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欧洲联盟 学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欧洲联盟 学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欧洲联盟 学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欧洲联盟 学案

第10课欧洲联盟学案

课标内容:知道欧洲联盟

学习纲要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2.欧洲共同体经济的发展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2.欧盟的建立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欧洲的联合

学习难点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联邦德国的崛起

课时安排:一课时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

学习提示: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欧洲国家普遍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被摧垮,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受到严重削弱,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而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西欧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平。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

5.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扩大,促进了成员国相互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增强

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

6.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1年,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

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

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

欧共体和欧盟不能相混,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内涵也有不同。

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西欧经济恢复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最重要是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劳动者的素质,所以科教兴国是许多国家的基本要策。

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竞争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温故知新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两次世界大战。因素有:一是战后欧洲地位的下降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是西欧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需要联合;三是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其中第三是最根本的原因。

畅想天地

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对欧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70年代以来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同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同时在政治上,西欧国家逐渐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这就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疑难点拨

战后到70年代初,是西欧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阶段,其共同原因主要有:1.西欧各国进行社会发行和政策调整。一是社会改革,推行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二是政策调整,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并建立和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地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的重工业在短期内更新了设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原料。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有利于西欧的复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社会动荡和革命的发生。3.战后西欧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调整发展。战后,联邦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较稳定;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投入经济建设;美国的扶植政策使德国保留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并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政府在宏观管理经济的同时,强调市场规律的作用;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劳动者素质高。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017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第10课欧洲联盟教案

第10课欧洲联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经济的破坏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影响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地位 ①通过对“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建立社会福利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欧洲共同体形成到欧洲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识读图文资料,使学生感知大战对西欧的破坏,了解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②通过对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②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科教兴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的联合 难点: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联邦德国的崛起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哪里?这次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后,指出:欧洲是第二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欧洲国家普遍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被摧毁,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受到严重削弱,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但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而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新课教学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②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恢复的时间:战后至50年代初 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岳 麓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

《欧洲联盟》习题1

第10课欧洲联盟 一、选择题: 1、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的严重局面是() A.无产阶级革命再次掀起高潮B.经济遭到战争的破坏,生产严重衰退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激烈D.经济基础被摧毁,失去发展条件 2、二战后不久,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是() A. 要依靠大国援助 B. 要实行国有化政策 C. 要加人世贸组织 D. 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3、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说明西欧国家联合的趋势是() A.西欧国家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B.由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联合D.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4、右图所示宣传画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马歇尔计划 二、填空题: 1、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实行_____和______;加上美国____的实施,大量“_____”涌入____。这一切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条件。 2、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建立欧洲“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条约。在此基础上,196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六国签订《_____》,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

并,组成欧洲共同体。_____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其成员国后来扩大到____个。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雨果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2002年以来,欧洲的老百挂感受到了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 ——《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请回答: (1)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为实现材料一中“高一级的整体”成立了什么组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成立的目的。 (3)材料三中“口袋里的欧洲”指的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什么发展趋势?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二、填空题: 1、干预经济社会福利马歇尔计划美援西欧 2、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布鲁塞尔条约1967 12 三、材料解析题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2.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 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13.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 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 1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二、连线题(10分) 16.用线段将下列两侧相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 莫斯科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6月,巴黎和会上,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署 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作 出了规定。《凡尔赛和约》满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严重损害了中 国的权益,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凡尔赛和约》和协约国的其它 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史称“凡 尔赛体系”。 2.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其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但实际被英法控制,成为列强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5.1934年,德国希特勒自封为“元首”,确立法西斯统治,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后,日本法西斯上台,制定侵略 中国和征服世办的计划,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7.二战:1938年9月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 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 区割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 的侵略。 9.1942年1月1日,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 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太平洋战场出现重大转机;同年11月,英军在 阿拉曼战役中获胜,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共同构成二战中的 '三大战略转折。 11.1943年,美、英、苏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 消灭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 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2.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 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2)战后成立 联合国;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 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二战的意义: 13.1943年9月意大利向同盟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 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学案 新人教版1

冷战中的对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知识梳理】 一、冷战政策 1、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原因: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 ⑵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发展壮大,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⑶二战的破坏性使双方都不想再次卷入战争,因此,冷战政策是东西方争夺的结果,也是美苏对立的产物 3、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或反对社会主义,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4、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备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⑴成立:1955年 ⑵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美苏争霸 1、50年代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霸(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达到高潮: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的体现)

3、80年代有所缓和:美苏双方经济实力下降 4、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争霸的影响:①造成了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地区冲突不断 ②美苏为首的两极实力均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四、美苏争霸的启示 1、美苏争霸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2、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遏制霸权主义最有利的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美苏推行霸权主义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重大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知识链接: 1.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开始和结束标志: ①“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 (5)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 第10课欧洲联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经济的破坏战后初期西欧经 济恢复发展的条件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影响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地位 1、通过对“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实行干预经济和建立社会福利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 生初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事 物的能力; 2、通过对欧洲共同体形成到欧盟的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图文资料,使学生感知大战对西欧的破坏,了解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历 史背景; 2、通过对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辨证的观点分析历 史事物的方法; 3、运用问题讨论法解答本课学习中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探究性学

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2、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科教兴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欧洲联合的历史条件、进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 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课前引导:你知道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流通的货币?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各国货币,并指出:一般流通货币都是由国家发行,而欧元是由一个区域性集团组织——欧洲联盟发行。教师多媒体显示“欧洲联盟示意图及欧盟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和中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对比,然后指出:介于欧洲联盟在当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某次国际会议补充了和部分地改变了巴黎诸条约的部分条款,调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这是历史无情地嘲笑20年前召开的(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 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统治秩序( ) A、欧洲和西亚 B、欧洲和非洲 C、西亚和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心德国会对这次会议签订的哪^一条约进行报复(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⒈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⒉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⒊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⒋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⒈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⒉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⑵时间:1918年开始。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⒉工业国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⒊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国家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⒈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战败国(最主要是德国)的处置问题---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赃会议) ⒉《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集团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①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会议”);③军事方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④赔款: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⒊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②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⒈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开时间:1921—1922年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 ⒊《九国公约》:⑴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⑵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自学目标】 1.掌握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 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区主权收复的史实。 2.通过讲述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理解和认识到人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万隆会议和“非洲年”。 难点:万隆精神和拉美国家维权斗争。 【自学填空】 亚 非 拉 国 家 的 新 发 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的与会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不了解,也有些国家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受到美国在背后的指使。美国还千方百计进行挑拨离间。因此,怎样在万隆会议上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排除杂音,保证会议的大方向不受干扰,并取得成功,这是摆在中国代表团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产生了巨大变化,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越来越多……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增至9个。此后,独立运动 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使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4亿多非洲人民 获得了自由和解放……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由此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非洲国家独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有50多个独立国家的非洲在联合国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对世界产生着重大影响。(1)面对材料一所描述的恶劣外交环境,这次会议在各国的努力下,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会议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运动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哪一年出现了17个国家的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指的是什么?这块殖民地在哪一年获得独立? 【巩固练习】 1.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1799—1814年的法国②1933—1945年的德国③1933—1945年的美国④1936—1945年的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 ) A、实行非军事化 B、奉行和平外交 C、深刻反省历史 D、奉行殖民扩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10课《欧洲联盟》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二战对西欧经济的破坏及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及影响;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地位。通过对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对欧洲共同体形成到欧盟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图文资料,使学生感知大战对西欧的破坏,了解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及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运用问题讨论法解答本课学习中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西欧走向联合;知道欧洲联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欧洲的联合(历史条件进程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和联邦德国的崛起 三、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导入: 学生主持人: 1、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哪里?这次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可指名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主持人补充: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欧洲国家普遍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被摧垮,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受到严重削弱,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但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而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本课我们来学习欧洲联盟的内容。) 2、下面大家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 看图片《遭德国空袭后的英国本土》、《战争破坏后的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等 战争给欧洲的的和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课本上讲了那几个国家? 国、国、国。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1) (2) (3)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学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教学目标 二、(1)、了解慕尼黑的时间、内容以及绥靖政策的危害。 (2)、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导火线及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的挑起者。 (3)、记住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的时间、标志。 (学习重点: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 (学习难点:慕尼黑阴谋) 二、合作与探究 (一)复习与导入 (1)指名回答前一课知识(问题略); (2)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自学指导(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学生阅读课文P27、28页,勾画、标注(慕尼黑会议【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的时间:1938年9月。操纵国:德、意、英、法。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作为政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2)内容: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危害: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自学指导(二)德国进攻波兰和大战爆发 学生阅读课文P28——30页,勾画、标注(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导火线:德国突袭波兰。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大影响。二战爆发的两个战场:欧洲战场:1940年4-5月,德军很快占领

《欧洲联盟》教案1

第10课欧洲联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建立和影响等知识点。 2、通过识读图文资料,感知大战对西欧的破坏,了解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2、运用问题讨论法解答本课学习中的系列问题,培养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是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使学生理解科教兴国的重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欧洲的联合 2、教学难点: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以“班级的中考目标群雄榜”引入梦想的话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逼近生活在有梦想的班级,还生活在有梦想的时代,新一届政府提出来中华民族的梦想“中国梦”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人人有自己的梦想,国家有自己民族的梦想,不过我还知道一个人,他不仅有自己的梦想、还有关于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梦想,他就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先生。展示雨果的梦想预言:会有一天,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意大利,你们英国,你们德国,你们大陆上的每一个国家,你们会并不丧失自己不同的品质,并不丧失你们光荣的个性,而又严密地组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统一体,你们会组成欧洲的兄弟姐妹……会有一天,我们会看到这两个大群体,美利坚合众国,欧罗巴合众国,面对着面,隔着大海,彼此伸出手来…… ——[法]维克多·雨果 同学们,从今天的现实来看,雨果的梦想是否实现了?(实现了)那么这个更高层次的统一体是什么呢?(欧洲联盟。) B、讲授新课:欧洲联盟中的“欧洲”主要指除苏联和东欧之外的24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欧。说到西欧,历史不仅记载了他作为资本主义文明发祥地的辉煌,同样记载了他因战争而留下的悲伤——因为他是两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各国带来了严重的战争创伤。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多媒体展示大战对西欧破坏的图片及1939年和1945年英、法、德等国煤、铁、钢产量表,并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相关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的空前灾难。强调侵略战争损人不利己,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因此当今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西欧各国如何医治战争所留下的创伤呢?他们恢复和发展经济又有何有利条件呢?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归纳然后展示相关图片,进一步理解原因,思考讨论课中题。强调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启发学生思考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强调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控制西欧,抵制苏联。 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强调西欧经济恢复的时期、高速发展的时期,着重指出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最快,并由学生读出原因。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欧国家领导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并开始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努力。请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强调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是走向联合的根本因素。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思考:欧共体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因素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荔城中学:侯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 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 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 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 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 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具: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 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 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 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欧洲联盟讲义

第一讲导论和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一、欧洲联盟简介 地理的意义;政治的意义;名称的演进;成员国的扩大;一体化内容的深化等 二、欧洲联盟国际关系行为体及其两个维度的问题 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的定义:是指在对外政策的各个领域(对外经济政策与联系国政策;共同外交、安全与防务政策;东扩与地区稳定政策)以及对外政策决策的各个阶段(政策的形成、决断和实施),欧盟成员国发展联合决定的机制或使其超国家化的过程。 三、欧洲观念的历史沿革与欧洲统一的定义 作为具有整体性的、有别于其他各洲的欧洲观念始于中世纪(公元476年,日耳曼“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主要表现为基督教在全欧洲范围的传播和欧洲基督教文化圈的确立。 关于欧洲统一的定义,中国学者冉隆勃指出:“这里所说的欧洲统一不是指罗马帝国或查理曼帝国对欧洲的统治,也不是指拿破仑或希特勒式的通过武力来统一欧洲。历史上的欧洲统一运动是主张通过建立欧洲联邦或欧洲联盟来避免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维持这一地区的和平。”欧洲统一不是始于二战以后,欧洲统一的思想与运动早在二战以前就已存在。 四、二战以前欧洲统一的思想与运动 1、17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朝臣萨利公爵(Maximilien de Be’thune (The Duc de Sully), 1560—1641) 他在法王授意下,制定了一个由十五个欧洲基督教国家组成的欧洲联邦,以对付东方土耳其人和俄国人入侵的计划;这一欧洲联邦计划,要由法国领导实施。这种主张反映了法国的霸权主义,为后来拿破仑所沿袭。 2、18世纪法国科学院院士圣—皮埃尔神父(Abbe de Saint-Pierre,1658—1743年) 圣—皮埃尔神父,全名是查理—伊赖内?卡斯岱尔(Charles-Irenee Castel),生于圣—皮埃尔教堂,故名。他从1712年开始写《给欧洲以永久和平的回忆录》,共三卷,前两卷题为《给欧洲以永久和平的方案》,第三卷题为《在基督教国家君主间建立永久和平的方案》。《方案》的详细节录收入《卢梭全集》里,作为卢梭的一篇《永久和平方案的判断》的附录。圣—皮埃尔的欧洲联合或邦联主义思想主要表现:第一,欧洲政治联合或组成邦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永久的和平。第二,实现永久和平的手段和途径是建立统一的欧洲邦联。第三,如何建立一体化的欧洲邦联,圣—皮埃尔提出五条通则:a, 缔约;b, 特定国家合作; c, 自治; d, 遵约;e, 成员国一致赞成通过。如果建立了这五条通则,拟议中的欧洲邦联就足以给欧洲以牢固而永恒和平了。第四,在欧洲邦联范围内,各成员国要“平分实力”,同时要重视“日耳曼集团”的作用。 3、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灰色的思辩领域对欧洲永久和平的政治学探索,集中体现在他于1795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论——一个哲学方案》(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的著作中。 他认为,战争是人类寻求“平衡法则”的方式,总有一天,人类会采取理性的原则,通过联邦的方式,即通过联合起来的权力和联合起来的意志来消除战争,获得永久和平。为此,他在理论领域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和争端上,通过签订“和平条约”来解决。第二,在欧洲各国建立统一的共和制的政治体制。共和体制是拒绝战争的体制。第三,在欧洲,各国联合成一个欧洲联邦,并缔结和平盟约,然后,由欧洲联邦扩展到世界联邦,成立“国际政府”,从而永久地结束战争、获得永久和平。 4、19世纪—20世纪将欧洲联盟与和平联系起来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 其中最著名的是1849年9月在布鲁塞尔、1859年8月在巴黎、1850年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