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必看笔记

社会心理学必看笔记

社会心理学必看笔记
社会心理学必看笔记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性质、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孕育社会心理学有两个母体: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自然形成了两种研究倾向。即所谓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以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年)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68)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

年(P8),它指出:“社会心理是关于

(三)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与人互动过程中的心理以及行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应该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

1990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沈德灿(shen)在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学定义进行了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目前为我国大多数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所接受。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定性研究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特点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跨文化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原因)

1、人类的童年依赖期甚长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3、人类创造了社会化的重要沟通工具——语言,为经验传递提供了条件

4、人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社会化的类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

1、基本社会化: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即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学习今后扮演的角色。现在的大中专院校承担的任务。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3、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的形势(如家庭建立、工作调动、经济生活变更、社会关系变化、社会责任变化等),在完成了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干什么学什么。

4、再社会化:指个体生活环境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或者由于社会化过程的失败而受到严重处罚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重新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做出重大调整,进行重新学习。(新兵入伍,移民国外,要学习国外一些规范。)(还有就是那些常说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5、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前辈的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一问题被重视起来。“文化反哺”

社会化的内容(一)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二) 职业技能社会化。(三)行为规范社会化(四)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五)语言社会化(六)性别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特点)(一)社会强制性(二)个体能动性 (三)终生持续性 (四)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无意识(二)埃里克森:认同危机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四、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第三节社会化的途径

一、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一)社会教化的共同内容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二)社会教化的场所、机构

1.家庭家长的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家庭功能、教养方式、学习指导的方式、父母监控方式、家庭气氛

2.学校(1)校园环境(2)学风、班风(3)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影响因素:教师、班集体、同学、校园环境等

3.同辈群体: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4.大众传播媒介

二、个体内化

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奖赏

6.社会比较

第三章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亦即主观的我(主我)对客观的我的(宾我)(客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分类

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结构,诠释不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躯体我(生理)、精神我(心理)、社会我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

2.知的我、被知的我库利(德国)

3.主我(I)和客我(me)美国米德

4、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1998年时蓉华等人从表现形式分类

5、罗杰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6、希金斯分类实际自我、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一、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

(一)自我认知的含义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二)自我认知形成的途径:

1.乔韩窗口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

(1)公开区(公开的我)(开放自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2)盲点区(盲目的我)(盲目自我):别人知道,自己却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所谓个人的盲点。

(3)未知区(未知的我):未知自我

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4)隐藏区(秘密的我)(隐藏自我)

总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2、具体方法(1)自我觉察自我觉察使人们依照标准来审视自己、评估自己,同时引导个体不断进行调整。(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3)他人评价与反馈法肯定中长大的孩子安全感、自信度高。

(4)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5)心理测量法通过各种测试了解自己。

二、自我体验在对自己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

(一)自尊自尊即自我尊重,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以及期望获得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情感。

自尊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二)自我效能感: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判断或自信程度。这一概念是班杜拉70年代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影响:

●结果因素(好还是坏)

努力学习(好行为)成绩好(好结果)

强化(鼓励表扬) 继续努力(好行为)

(强化理论观点)。班杜拉认为此观点不确切。

●先行因素(估计、判断)

结果期待: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好好做有好结果作好好好做准备(或者选择此行为)。

效能期待: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

◆成败经验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

◆归因方式

?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成功归因于运气、任务难度等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失败归因于能力,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无助感)

(三)无助感“习得性无助”: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无助感的产生过程分四个阶段:

获得消极体验(屡考屡败——消极情绪)

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我笨,我无能)

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再做还是失败——何必做?)

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不管多努力都难逃失败命运;

悲观、颓废、开始厌学)

三、自我控制:你能把握住自己吗?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自控能力高的人表现在两个方面:做应该做而不想做的事(自制力),不做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抗诱惑力)。

四、自我增强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作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来建立或提升个体的自尊。

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强: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第四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并做出推测与

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等三个不同加工水平的认知阶段。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直接反映,是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的基础。社会知觉容易被复杂纷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社会错觉;

社会印象则是在社会知觉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加工概括而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主观印象,是人对社会对象的一种间接反映,如"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等都是这样社会印象;

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的高级阶段,是对某种社会对象的定性或定论的过程。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

二、社会认知的特性

1、选择性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3、防御性

4、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社会认知分类与图式

分类结果:加快讯息处理,以类别来解释讯息。

分类线索种族、性别、职业、年龄、外貌……

图式: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社会事件图式、团体图式。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兴趣、动机、知识经验、需要、价值观、情绪、个性人格特征等都会对社会认知产生相应的影响。

二、被认知者因素(客观因素)1.认知对象的特点。2.社会地位、知名度。3.自我表演

三、认知情境和场合背景

1.社会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

2. 场合背景

3.空间距离:

第三节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印象与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的印象。

第一印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表面性②片面性③类化④归因

二、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累加法则:心理学家费希本(M. Fishbein ,1964)认为,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

平均法则:平均值。安德森(N.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n

加权平均法则:统计学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印象=(f1信息1+f2信息2+……+fn信息n)/n

三、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

社会印象不像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接,它具有间接性

社会印象不像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它具有综合性

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不易被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

四、印象形成中的心理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新信息给人更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掉以往旧信息,而凭新信息对她人作出的判断(三)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四)投射效应,也称为虚假一致偏差,是指在评价他人时,会产生别人是跟我一样的假设,把自己的观点投射到别人身上。投射效应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刻板效应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概念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有意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或群体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的形成过程施加影响(或是努力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三)印象管理的意义

就积极方面: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使人际交往能够顺畅进行。成功需要印象管理

消极作用:所谓过犹不及,过分的印象管理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过分的印象管理很可能失去自己的个性

再次,如果动机不纯,而进行印象管理,会恶化社会风气。骗子。

(四)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1.自我表现:

2.美化他人(取悦别人)

最常用的策略就是讨好。主要方式有恭维、迎合、遵从别人观点、施惠,俗称拍马屁。

3、自我推销和宣传展示自己的才华,处处显示自己的能耐,老王卖瓜。

4、威慑与恫吓通过威慑与恫吓,给别人造成恐怖印象,使别人由于害怕而接受控制,由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多发生在上级对下级。。

5、恳求(哀兵之计)(示弱) 6. 以身作则

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1.借口和辩解

2.事先申明

3.自我设障①故意制造障碍减少自己成功的可能性②事先准备好理由以防万一出现的失败

4.道歉

第五章人际交往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1.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

2.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1.认知:前提,交往都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

2.动机:需要、愿望或诱因引发、指向和强化着交往;

3.情感: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是维系人际交往的纽带;

4.行为:交往一切通过言行举止、表情姿势表现出来;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一)本能(二)合群需要(三)自我肯定需要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

(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关系的破裂与预防

1.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

人际关系破裂的防止

1.懂得人的经历、情感、利益背景各异,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预见冲突是正确了解冲突,并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避免在冲突中付出不必要的更大代价的最有效途径。

3.用移情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出现那样言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判断的错误,也可以防止发生不恰当的体验和行为。

第二节人际沟通

一、沟通的定义

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一)按组织系统: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二)按照信息流动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三)按信息传播有无反馈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按信息传递方式口头沟通书面沟通

(五)按沟通的现实程度现实沟通虚拟沟通

沟通中常见的人为障碍:

?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先入为主;不善于倾听;缺乏反馈;沟通的位差损耗效应。

五、沟通的秘诀

真诚自信赞美他人善待他人积极倾听

第三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一)熟悉(二)仪表(三)邻近(四)相似(五)互补(六)能力(七)人格

三、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

所谓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萌芽开花结果初恋期热恋期质变期(失恋或结合)

爱情的主要特点

(1)一般来说爱情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同性恋除外)

(2)爱情是在个体生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

(3)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5)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

(二)爱情与喜欢

喜欢:

?相似的认知话要投机

?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爱情:

◆依恋与亲密

◆关怀与奉献

◆排他性与独占性

◆往往与性欲有关

(三)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斯腾伯格认为,亲密、激情、承诺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并非平均存在,而是有多寡之分。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存在的情况,可以把人类的爱情关系区分为八种类型(见表),其中正号代表成分的存在,负号代表成分的缺乏。

第六章利他行为

根据个人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

与行为等。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一、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含义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二)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三)利他行为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的帮助他人的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的4个特点

①自觉自愿;②有益于他人;③不指望回报;④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付出时间、精力、物质甚至生命的代价)

二、利他行为的研究

(一)决策理论:拉塔涅和达利的研究

1.注意

①信息的明确性②事件紧急性

2. 判断与解释

3.决定

(1)考虑个人责任

①个人责任越多,助人行为越多

②个人对自己能力之知觉

③他人期待落空的责难、自我压力、罪恶感。

(2)衡量利弊得失

①成本②收益③范例

4.选择①采取直接行动或对外求援②范例

5.采取行动

(二)社会学习理论

● 1.模仿 2.强化与惩罚

(三)进化理论生物学观点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留存下来。(主观利他,客观利己)?威尔逊(E.O.Wilson)认为利他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

?由此他推论人的利他行为也出于本能,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四)社会交换理论

在助人行为上,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施与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

对于接受者,得到了帮助;对于施与者,得到的报偿

或许是外部的:名誉、提升形象等

或许是内部的:提升自信、减少内疚感等。

研究:当一个人有了内疚感或损坏了别人物件之后,或者犯了错误被人发觉后,他就有更强烈的利他愿望。(五)社会规范理论

●贝尔的研究:

由于利他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它就成了社会习俗或规范的一部分。

一旦这种规范内化,即使没有外在奖赏,人们也会遵守,并从中得到满足。相反,如果违反这种规范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所谓“良心”。

三种规范与助人有关

互惠规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帮了我,我就愿意帮别谁。

社会责任规范

有责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和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人,而不是考虑以后的交换

耶稣说:如果你只爱那些爱你的人,(互惠),那么你有什么权力去要任何信任呢?

社会公平规范同等的贡献获得同等的报酬

四、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情境因素“旁观者效应”

2.榜样的示范作用

3.情景的模糊性

4.环境因素

(二)被助者的特点

1.仪表、相貌

2.值得帮助的人(依赖性、年龄、性别)

3.亲密关系

4.责任

5.求助

(三)助人者的因素

●心境人格、性别、年龄、先前的利他经验、情感

第七章侵犯

第一节侵犯行为概述

一、侵犯行为的含义(攻击行为)

定义多种:

1.任何伤害或能够伤害他人的行为。(行为主义)。含义特别宽泛。包含运动场上合理冲撞,包括无意中把

别人撞个大跟头。

2.任何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引入“意图”)。

?攻击行为是外显行为;

?攻击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

?攻击行为是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

这种定义属于广义的定义。包括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或开枪击毙罪犯。

3.任何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狭义的定义。

二、侵犯的种类

1.根据侵犯方式:语言侵犯、动作侵犯;

2.根据动机

报复性(敌意)侵犯:卢刚杀人案,马家爵杀人案。

工具性侵犯:只是把侵犯作为一种手段。如银行劫案,劫匪劫财。目的是抢劫,但为了达到目的而对人进行伤害。

3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

?反社会侵犯行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侵犯行为。凶杀等。

?亲社会侵犯行为:不但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还可以为维护社会秩序服务。如司法部门惩治罪犯。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这种侵犯虽然不为社会准则所需,但也不违背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如正当防卫,运动场上合理运动员违规的冲撞。

4.根据侵犯涵盖的范围:

广义的:包括一切有动机的侵犯行为。

狭义的:本教材定义中。专指违反社会主流的伤害行为。

第二节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生物学理论

1.人类都有好斗的劣根性。

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本能。所以人无法摆脱侵犯,只能通过替代性活动,比如体育运动竞赛,诉说叫嚷,写日记,摔东西,唱歌跳舞,游戏等等,消耗侵犯的动力,才能使侵犯的倾向得到控制。

2.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论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暴力,凶残等各种侵犯行为总结为个体内部天生的侵犯能量向外宣泄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代表对生命的追求、爱、创造的生本能和代表着恨与破坏冲动的死本能。

死本能这种自我破坏性冲动指向外部时,就以敌对、好战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成为对他人伤害、侵犯、攻击的动因,引发出人的侵犯行为。死本能转入内部时,就以自我惩罚的形式(如自我摧残、自我折磨、甚至自杀)表现出来。自杀是自我惩罚到了极端的程度。

3.洛伦兹的习性学观点

强调攻击本能的自发性。认为侵犯是动物的本能。作用在于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保持一定的地盘和食物来源,让最适宜生存的强壮动物活下来,并繁衍生息。

他认为动物的侵犯行为分两种:一是掠食行为。其目的是果腹,这种行为是不带情绪的,近乎天性的反应。二是争斗行为。群居的动物会因为食物的分配、性配偶、空间的争夺发生侵犯行为。

4.侵犯的生理基础

人们研究了激素、遗传基因、神经系统、生物化学等因素,认为侵犯行为的产生有其生理基础。

侵犯行为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雄性激素高的个体当受到干扰时,更多感到不安和紧张,他们就显得较为冲动、易怒,挫折忍受力相对较低。通过服用较低雄性激素药物可以削弱有暴力倾向男性的攻击性。

神经系统对侵犯也有作用。研究者在人身上和动物身上发现了一些与侵犯行为有关的脑区。当激活这些脑区,敌意程度增加。

酒精和神经递质5-羟色胺对某些人在面对冲突和挑衅时会不会做出攻击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二、挫折—侵犯假说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多德拉等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他们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同时,挫折的存在也总是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

多拉尔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

梅尔则提出"挫折固执理论"。他认为,犯罪一般有两种心理动力所引起,一种是心理欲求所引起,这种犯罪有偷盗、欺诈、拐骗、偷税漏税等。这种犯罪一般在行为前要考虑得失,得大于失才去犯罪。

另一种犯罪是基于挫折而起的,有性犯罪、杀人犯罪等。这种犯罪往往不考虑以后的惩罚,不计得失。这是因为,挫折使人情绪显著激昂。这时的攻击行为是刻板的、固定的、甚至是无目的的。

1941年N·米勒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文章对该假说进行修订,米勒认为,挫折并不都引起攻击。有的人受到挫折后反而增强了战胜因难的决心;有人受到挫折后变得紧张、倒退、无动于衷或陷入空想等;还有的引起攻击行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观察与模仿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如果儿童经常耳闻目睹各种侵犯现象,就可能学会各种侵犯行为。

四、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

较有代表性的是道奇1984,1994年研究。他认为社会信息加工包括五个步骤:编码、解释、反应搜索、反应评估和抉择、反应执行。这个理论主要解释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机制的。他认为,如果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个环节出现偏差或缺陷,就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并进入恶性循环。

第三节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一、导致侵犯的直接因素

(一)挫折根据挫折理论,剧烈的挫折可能激发直接的、指向挫折来源的攻击行为(强者一般采取直接攻击),也可能引起间接性、替代性的攻击行为(迁怒于他人、物、己);而弱的、来源不明的挫折则只引起间接性、替代性的攻击行为(迁怒于他人、物、己)。很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常常若是生非,就是这个道理。

(二)挑衅

当受到他人直接挑衅或被激怒时往往会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无必犯人。当然,至于对方的行为是挑衅还是友好,那要看自己如何解释对方的行为。

(三)诱因厌恶性刺激诱因:现实中产生痛苦的厌恶体验的刺激有多种不同来源与形式,它们都可以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

1.殴打暴力事件

2.言语侮辱、自尊受损。

3.生活资源匮乏或者被剥夺。就会激发游行示威、武装暴乱等集体性攻击行为。

4.疼痛。

二、影响侵犯的背景因素

1.炎热

2.拥挤。

3.家庭冲突和暴力

4.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

5.侵犯线索

第四节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一、宣泄二、惩罚三、置换和寻找替罪羊。四、培养移情能力五、培养成熟个性。六、认知干预

七、创造良好环境。

第八章社会影响

第一节从众

一、从众含义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从众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阿希(Asch,1951)的实验

试验结果表明:

(1)大约1/4到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大约有15%的被试,在回答次数中平均有75%的从众行为,即每12次回答中就有9次表现出从众;

(3)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是35%。

3.从众类型

(1)真从众: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3)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4.从众的原因

(1)信息压力行为参照目的获得正确信息(2)规范压力对偏离的恐惧

5.影响从众的因素:

①群体规模②群体的一致性③群体的凝聚力④任务的模糊性和难度⑤个体因素⑥从众的公开性

6. 从众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第二节服从

一、服从含义

(一)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而发生的。

(二)服从与从众的

相似性——二者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

区别——服从是没有选择的对命令、观念和权威的遵从,而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是为了消除群体压力,求得心理的平衡。

二、服从原因

1.合法权力社会赋予一方的权力。要求人们服从权威。

2.责任转移:规避风险,自觉降低对自我控制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1.他人的支持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蔑视

2.对行为后果意识影响服从越是意识到对别人造成大的伤害,做出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小。

3.个性因素影响服从独立意识强弱影响服从。有无主见。

第三节依从(顺从)

一、含义

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二、顺从、从众、服从

顺从与从众:顺从是在他人直接请求下做出的,而从众并没有他人的直接请求,从众是来自于一种无形的压力。

顺从与服从:顺从来自他人请求,非强制的,而服从来源于他人的命令,带有某种强制性。命令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规定性的社会角色关系。如警察与小偷,上级对下级等,而请求者与顺从者之间没有规定性的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各种人际交往中都可以产生顺从行为。

三、促进顺从技巧

1.登门槛技巧

2.低球技术

3.留面子效应

4.过渡理由效应与依从诱导策略

5.意外惊喜策略

第四节群体影响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抑制)

指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个体活动效率提高。

结伴和观众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两个表现形式,都有可能促进活动的完成。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驱动理论。优势反应强化说。扎琼克(查容克)1965年。

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过程的影响过程

2.评价顾虑说

驱力理论认为他人在场是决定社会助长最关键的因素,正是由于他人在场,使得生理的唤起水平提高,进而影响任务完成。

3.分心—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时,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和转移,产生两种趋势之间的冲突:注意他人和自己的工作。这种冲突从而影响活动效率。

二、社会惰化(社会逍遥)(社会懈怠)(社会性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一)含义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试验表明,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个人努力程度也会逐步下降。(二)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

(三)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惰化

(四)社会惰化的预防:

1.单独评价

2.提高认识

3.控制群体规模

4.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5.增加工作本身的挑战性。

6.培养团队精神。

集群行为与去个性化

集群事件共同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短暂性。

二、集群行为

(一)含义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短暂性狂热行为。也称群集行为。

(三)集群行为过程

首先是高度的刺激和暗示。其次是情绪感染。最后是情绪爆发。

二、去个性化群体成员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就叫去个性化、无个性化。

(二)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

1.匿名性。

2.责任模糊。

3.群体的淹没性

(三)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及其研究意义

1、有关的理论观点

2、去个性化研究的意义

第九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一节概述

一、态度的界定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前景、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二、态度的结构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行为倾向成分

三、态度的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2、态度的双向性态度具有特定的对象

3、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

4、态度的恒常性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

5、态度的内隐性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

(一)学习理论一是联结、二是强化、三是模仿

(二)凯尔曼的三阶段论:①服从(顺从)、②同化、③内化

(三)海德的平衡理论看教材

(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二、影响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个人因素:

1. 个体的经验

2. 知识:知识缺乏,迷信盛行

3.个性因素:

4.自我意识。对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认识不同,影响态度形成。

5.家庭、同伴、学校、教师

6.居住条件:城市、农村

三、态度转变的途径——说服(劝说)

1.说服者(传递者)方面的因素(信息源)

(1)传递者的威信(2)传递者的立场:可靠性(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个人的魅力。

2.信息方面的因素

3.被说服者方面的因素(对象)(目标靶)

被说服者的人格,;被说服者的心情;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4.情境因素

5.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两种研究倾向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 会思想和情感。 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首先,这两种研究倾向的定义强调的是理解行为的方式,主要目的、 方法、心理取向、情绪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分析状态和人格以及其他预测行为主要是基于实验,社会学取向也是为了研究不同层次的交流而进行的。例如,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社会之间的分析中,社会变量(地位和角色)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观察。社会心理学定义几个有影响的定义奥尔波特(1968):这是一项研究,研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真实或想象存在的影响 家庭的 迈尔斯(XXXX 年)3 件大事,4 个重要人物?1,1908 年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发表了《社会心理学》 ?2。1919 年,冯特完成了十卷本《民族心理学:语言、神话和道德 发展规律的探索》3。1924 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3。快速 发展时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1.标准普尔应该而且确实有一个基础研究领域; 2.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 3.最可靠的方法是经验方法。 4、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中立的真理的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

变革原则: 1.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解只是特定社会习俗运作的结果。 2.在研究领域不可能找到普遍规律;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性的思维工 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是值得怀疑的。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美国-关注实际问题并指出应用 欧洲——注意问题的提出并指向理论建构2。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是1982 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对问题、沉思问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3,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和文化人类 学的异同。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5.收集数据,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一部分是集约型战略伙伴理论。 第一,加强理论溯源 第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系、强化和模仿;第三,社会学习理论:应注意维持复制的再生产;第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交往是收入与成本的社会交换收入澈本关系的维持收入第二 节认知导向的SP 理论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lecture1.1:Introduction and Welcome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如何互相看待,影响,相互联系的学科 1)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2)Relies on data analysis 2.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or the “I knew-it-all-along effect”,is the tendcy to exaggerate,after learning an outcome,one‘s ability to have foreseen the outcome. Lecture1.4: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Do We Share the Same Reality? 2.....but percertions are powerfully influenced by: 1)What we happen to be paying attention to 2)环境,过往经历,主观预期,个人动机以及其它动机 2.我们的感知是由外界的事物跟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 庞佐错觉,运动后效(盯着桃红色背景看,会暂时的使你的眼睛的感光细胞对这种颜色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你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小小的偏移) 3.我们的视觉系统不是客观中性的 4.认不是客观中性的,相反,他们带有某些偏向,这些倾向会指引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信息。 Lecture1.5:Confirmation Bias(证实性偏见)

1.证实性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事先认知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这一认知的信息 e.g.表格中的四个格子都是有用的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会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否定这一理论的证据 2.当个人和群体相互交流时,他们常常会抱有某种期望。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是公正的看待自己心中的期望,事实上,人们喜欢寻找那些符合他们期望的信息,他们对于这类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高于那些可能会推翻他们期望的信息,即使注意到了反面证据,人们也往往会找借口置之不顾,最终导致刻板印象,成见或是社会期望。 3.不仅影响期望者本身,也影响被期望的对象。 Lecture1.6: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1.定义:一开始的一个对情景的错误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因而促成了原来虚假观念的实现,从而延续了错误的情况,就像预言家会引用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来证明他们一开始就说对了,这就是社会逻辑的反常性。 皮格玛利翁效应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行为确证(Behaviroal confirmation) 2.行为确证 1)Behaviroal confirmation takes place when people's social expectations lead them to act in a way that causes others to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2)It's a social type of self-fulfiling prophecy. (信念可以创造现实,即使当持有原始信念的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场景。)(Maybe: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之中,仅有40%确认此效应存在)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2个礼拜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厚达600多页的大本教材、这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着手进行了分析、昨天终于看到了首尾之作--“临床心理学”,总结了一点生活中的法则。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4、态度决定此行为,行为也会更加坚定你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科性质:①交叉性学科;②理论性的学科;③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三个阶段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 ①孕育时期也即社会哲学阶段,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a.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b.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②形成时期也即社会经验论阶段。a.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b.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同名教科书。 ③确立时期也即社会分析论阶段。F·奥尔波特1924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社会心理的定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可以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 四、社会心理的特点 1.内在性与外现性;2。互动性与冲击性;3。实用性与迎合性。 五、社会心理的作用:第一,预告作用:①可客观、准确地预告社会气候、中介作用;②通过调查后,社会心理可预报整个社会各层次、各群体的个性发展倾向;③预报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和人们的消费趋势。第二,中介作用:社会心理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位。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其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性格 一、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构成 1、定义: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者构成。 3、文化的社会功能:①它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历史,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 ②作为传统习惯留在人身上,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 二、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1、民族性格的深层背景作用 2、民族性格的中介作用 3、民族性格的整合作用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定义及其分析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1、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 2、类型: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分为主动的和强制 性的再社会化两种) 3、社会化的功能: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③指点生活目标④形成的发展个性⑤培养合格角色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只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