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队训练计划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年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散手连拳、24式太极拳。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3月份: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4月份:1、采用重复及间歇训练法强化基本功,包括压腿、踢腿、下腰以

及直摆性、曲伸性腿法的训练。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之人以德为先。

3、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4、练习十字平衡、朝天蹬、720度前扫腿等难度动作。

5月份:1、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步型、手型的动作到位;压腿、踢腿的方向、路线;身体的姿势以及眼神的配合。

2、检查队员文化课作业完成情况,对没完成者进行思想教育。

3、要求队员能熟练准确地完成规定拳,手、眼、身配合到位。

4、素质练习运动量增加,运动负荷适中。

6月份:1、促使队员在动作的力度、节奏、稳定性上取得进步。

2、要求队员在完成规定拳时,在速度、力度方面取得进步。

3、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

7月份:1、加大运动负荷,运动量适中。

3、练习规定拳的分段动作。

4、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小队员先分段练习,再整套练习。掌握运动路线、节奏以及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武术队:

武术年度教学计划

坊子区坊安街道石埠小学 2013年度《武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总结去年我校开展武术教学训练工作的经验,以培养我区武术后备人才为目的,想方设法改善训练环境,狠抓日常训练,重点加强我校武术后备力量的建设,促使我校武术教学训练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减少阻力。 完善我校开展武术运动领导小组,组长为韩佃亮,负责全面统筹学校的武术工作,指导教师为李士勇、孙萍,责监管和协调武术工作并组织和开展日常的武术训练工作,组员为各班主任,负责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武术运动,引导学生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协助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三、完善工作方法,提高训练实效。 1.教学做到有计划有总结。 2.保障训练时间。坚持上课期间每天训练,训练课每天保证至少一小时的训练时间。 3.坚持训练的系统性。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基础训练为主,以技术训练为辅,以技术巩固基本功,以基本功促进技术的发展。 4.在人员的培养方面要注重梯队的衔接,避免出现人才的断层。 5.以“武德”的培养放在训练的首位,以意识形态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6.重视对外交流,取长补短,开阔学生的视野。今年准备组织学生几次交流训练。 7.重视学生处理多项事情的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训练与学习双赢的局面。 8.搞好各方关系,争取更多的支持。训练期间注重搞好与班任的关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关系、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使各项训练工作能顺利进行。 9.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更多的武术人才。 10.积极参加各级武术赛和各种表演活动,本学期特别是做好四月分的课题中期验收、六月份的家长开放日表演。 四、本年度的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徒手操 2、五步拳 3、初级长拳第一路 五、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制订各月份的工作安排。 上半年: 3月份:对全学期工作作出通盘考虑,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学生进行节后恢复性训练。 4月份:学习比赛内容,强化训练,迎接学校课题中期验收展示; 5月份:做好参加学校武术比赛工作,加强日常训练; 6月份:做好家长开放日的展示工作。 下期: 9月份:对全学期工作作出通盘考虑,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学生进行节后恢复性训练。 10月份:学习比赛内容,强化训练,迎接学校课题中期验收展示; 11月份:做好参加学校武术比赛工作,加强日常训练; 12月份:做好家长开放日的展示工作。 2013年2月篇二:武术教学计划 武术队年度训练计划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特制定如下训练计划。

武术训练计划表

武术训练计划 通过学习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根据学生的武术专项基础、身体素质情况,采取分班教学法,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班、提高班。 1.基础班:面向武术专项基础较低学生。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该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至少掌握1套拳术套路,并通过参与武术专项锻炼,提高体能。 (3)了解并运用部分武术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武术比赛、自觉的自我锻炼。 2.提高班:面向有一定武术专项基础课的学生。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强化武术运动兴趣,能够主动参加课外练习,提高套路的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 (2)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武术套路及空手道的基本动作,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掌握并利用武术运动的特点,科学地锻炼身体,参与教学比赛、表演,制定自我训练计划。 基础班教学内容 一.基本手型:拳、掌、勾。 二.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 三. 1.复习基本手型、步型。 2.武术基本功:冲拳、亮掌、正踢腿。 四 .1.武术基本功:侧踢腿、里合、外摆、弹腿。 2.武术*。 五 .1.复习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2.学习单拍脚,腾空飞脚。 3.武术*。 六 .1.基本功。2.五步拳起式及1-4动。 七 .1.基本功术: 4.学习五步拳5-7动及收式。 八 .1.基本功: 2.复习五步拳。 3.学习五步拳反面动作。 九 .1.基本功: 2.五步拳总复习。 十 .1.测试五步拳 提高班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段,第1-6动,名称如下:1.弓步冲拳 2.蹬腿冲拳 3.顺弓步冲拳 4.并步砸拳 5.马步上架冲拳 6.上步弓步推拳 二复习1-6动,学习第7-10动。 名称如下:7、弓步双摆拳8、弓步勾手撩掌9、斜拍脚10、弓步上架推掌。 三学习起式,复习第一段。 四复习,学习第二段第1-4动。 名称如下:1、转身盖步弓步冲拳 2、提膝推掌 3、大跃步前穿 4、幺步连环冲拳。 五复习,学习第二段第5-7动。 名称如下:5、击拍右脚 6、转身歇步推掌 7、高虚步亮掌。 六学习第三段,第1-4动。 名称如下:1、弓步按掌 2、丁字步按掌 3、上步里合腿 4、弓步勾手推掌。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队训练教案2014年9月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爱好与兴趣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激活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孩子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树立正确的武术观;激活孩子的潜质,落实素质教育,使他们在武术学习中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丰富生活,增进友谊,进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传承文化、自强不息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体能训练,目前学生整体素质差,双差生较多,肥胖生较多,新生也比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基本动作练习,完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力争全体学生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技能训练: 在基本训练方面,从拳法、腿法、收身、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在训练中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在组合训练方面,加强基本练习,提高组合训练,力争在本学期实现大部分学生基本动作过关,一部分学生掌握组合动作。 四、教学目的与任务: 1.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方向,由浅入深的学习武术。 2.在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灵活多变、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法,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创造自觉学习的条件,鼓励学生互助互学、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3.加强对学生技能、技法的培养,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了解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教师以“习武先习德”的教育思想贯彻教学始终,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武术文化内涵与自身修养,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 5.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6.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7.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武术训练计划规划方案与大纲纲要大纲.doc

...... 武术训练计划 通过学习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 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 自卫的能力。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根据学生的武术专项基础、身体素质情况,采取分班教学法,选择不同的教学 内容。分为基础班、提高班。 1.基础班:面向武术专项基础较低学生。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该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至少掌握 1 套拳术套路 ,并通过参与武术专项锻炼,提高体能。 ( 3)了解并运用部分武术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武术比赛、自觉的自我锻炼。 2.提高班:面向有一定武术专项基础课的学生。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强化武术运动兴趣,能够主动参加课外练习,提高套路的动作规格 和演练水平。 (2) 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武术套路及空手道的基本动作,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身 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掌握并利用武术运动的特点,科学地锻炼身体,参与教学比赛、表演,制定 自我训练计划。

基础班教学内容 一.基本手型:拳、掌、勾。 二.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 三. 1. 复习基本手型、步型。 2.武术基本功:冲拳、亮掌、正踢腿。 四 .1. 武术基本功:侧踢腿、里合、外摆、弹腿。 2.武术 *。 五 .1. 复习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 2.学习单拍脚,腾空飞脚。 3.武术 *。 六 .1. 基本功。 2.五步拳起式及1- 4 动。 七 .1. 基本功术: 4.学习五步拳 5 - 7 动及收式。 八 .1. 基本功: 2.复习五步拳。 3.学习五步拳反面动作。 九.1. 基本功: 2.五步拳总复习。 十 .1. 测试五步拳 提高班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段,第 1-6 动,名称如下: 1.弓步冲拳 2.蹬腿冲拳 3.顺弓步冲拳 4.并步砸拳5.马步上架冲拳 6.上步弓步推拳 二复习 1- 6 动,学习第 7 - 10 动。 名称如下: 7、弓步双摆拳 8、弓步勾手撩掌9、斜拍脚 10 、弓步上架推掌。 三学习起式,复习第一段。 四复习,学习第二段第1-4 动。 名称如下: 1、转身盖步弓步冲拳2、提膝推掌3、大跃步前穿4、幺步连环冲拳。 五复习,学习第二段第5-7 动。 名称如下: 5、击拍右脚6、转身歇步推掌7 、高虚步亮掌。

武术训练计划.doc

德州市第七中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武术训练活动方案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训练中改善和增强学生 身体素质,最终达到磨练意志培养高品格修养的目的,特制 订本训练方案 一、训练目标 1、身体训练方面:主要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等运动素质。 2、技术训练方面:单个动作和组合相结合,强调精、气、神在套路中的运用。打好扎实的长器械基本功,为学套 路打好基础。 3、心理训练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大方、大胆的心理品质。 4、智能训练方面: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智能。 二、训练方法 间断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比赛法、游戏法 三、训练时间 每周一下午第四节 四、训练地点 学校操场 五、训练对象 初一初二武术爱好者

六、训练内容 礼仪训练和基本功训练:抱拳礼、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跳跃等练习。 通过武术基本功和基本运动练习,可增强各个关节、韧 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弹性,从而使 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并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 专项身体素质,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为提高技术水平打 下良好的基础。 七、周训练计划 周次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 教学内容 活动热身 ① 武术礼节 ② 武术的手型、步伐、推掌、冲拳等基本动作 活动热身 ① 学习弹腿冲拳 ② 学习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转身落马步 活动热身 ① 学习提膝穿掌 ② 复习五步拳 ③ 学习压掌撤步歇步冲拳、转身提膝穿掌接仆步亮 掌

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活动热身 ① 学习搂勾挑掌 ② 复习五步拳 ③ 学习上步搂勾虚步挑掌、收 势活动热身 ① 复习五步拳 ② 新动作组合:马步顶肘转身弓步弹腿冲拳冲拳、 虚步亮掌 活动热身 ① 复习上节课动作 ② 学习上步并步对拳、震脚马步架截 拳活动热身 ① 复习组合动作 ② 学习马步冲拳、收势 活动热身 ① 南拳一路 ② 认识南拳一路的风格 ③ 学习南拳一路的气势 活动热身腿冲拳 ① 学习南拳一路的第一节动作 ② 分解动作讲解 ③ 熟悉第一节动作运行路线 活动热身

武术训练年度训练计划

武术训练年度训练计划 一、年度训练目标: 1、为了适应高水平比赛要求运动员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心理自然能力、技术的完善,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各个单项水平。 2、学习与掌握各个单项技术,促使整体水平提高。针对运动员的情况,形成个人特征,弥补弱项均匀发展。 3、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要能跑、会跳、善技。运动员力量、速度、速度耐力、灵巧协调,柔韧全面高水平的发展。在整个训练中要以竞赛项目为主体,速度为先导,跳与投项目为两翼,力量则就是推进整体的原动力。 4、为了达到高水平,要求运动员必须提高文化修养,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与完善各项技术,才能达到高水平,冲出高校走向国际。 二、本队队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与成绩目标: 1、队员的身体素质:本队大部分队员的身体素质较好,都就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后才进入了代表队,特别就是在速度、力量(爆发力、弹跳)、耐力、灵敏等等方面尤为突出,但在柔韧素质方面有待提高(大部分还需要进行强化训练)。 2、专项技能:(专项技能为该队员能充分反应与合理运用有效地运应技术的能力)武术套路的专项技能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指标,专项技能就是与运动项目与运动成绩关系最密切、能直接影响动作质量与最终成绩特有的能力。队员按其专项技能的要求:身体形态、动作的规格、演练意识、跳摆动的各类动作、特别就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能力,以及平衡与柔韧动作等为全套动作的完成提供基础。专项技能的训练必须就是长期培养与训练的过程,在训练中培养、在训练中强化、在训练与比赛中寻找最优秀的队员。 1)柔韧性训练:肩、腿、踝有待进一步强化训练与提高。 1)动作的规格:长期坚持严格要求,必须达到规则的要求,减少扣分点。 2)演练意识:在练习中提示,体会项目风格特点。 3)动作难度:有意识安排一些辅助性训练(负重、跳转+步型等等)。

学校太极拳队训练计划

学校太极拳队训练计划 - 一、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老的太极拳,既是武术,又是文化;既是健身术,又是护身术;它既练内(心)又练外(体),精、气、神兼顾;既有养生健身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太极拳非常重视加大人体下部运动量,大大有利于避免上盛下虚的“时代病”.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相结合,从而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太极拳是一条非常可靠的身心健康之路.只要天天练太极拳,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太极拳的魅力,已经吸引了整个世界,它不仅是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的运动.纵观太极拳开展与研究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开展太极拳活动的基本上集中在中老年,尤其是老年人的活动.少有在青少年中开展,特别是在学校开展太极拳的教育几乎没有.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校确立了太极拳普及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措施: 1、内容:在线学习《杨氏三十八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本学期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深化太极拳的演练水平. 2、聘请柴师傅为学校的太极拳队顾问,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对师生进行武德、武艺、武理等方面的训练. 3、选择部分年级的学生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地在全校进行推广. 4、确定具体的时间安排: 每周我们安排一节体育课、对试点年级的各班进行基本套路教学; 每周安排一次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体的太极拳巩固练习; 每周安排一次课余时间,针对试点年级中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提高性练习.同时安排一定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练习,使得我校的每一位教师至少掌握一套太极拳的套路,在校每一名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前至少都能够学会一套太极拳,增强健身意识,提高健身技能,增强师生身体素质. 4、通过专题教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强化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技能.组织竞赛活动,培植兴趣、提高技能,并通过各种形式激励,发展兴趣特长. -

20XX年武术进校园活动方案

20XX年武术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一: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中国武术段位进校园培训方案 湘西州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 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武术进校园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健学生体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体育局武术进校园的相关文件精神,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武术进校园培训方案。 二、总体目标 以武术学习为载体,培养我县各个学校体育教师学习国家武术初级段位(1--3)和传统文化武术操项目,使我县青少年学生能掌握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和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能熟练掌握一套武术套路,并能大胆表演,初步形成校园的特色课程。 三、领导小组 组长:廖精武 副组长:彭涛龙茂刚龙满星吴环清 成员:各班教练 四、具体措施 (一)打造一支智慧笃行的师资队伍,保障武术特色形成。 1.全县开展校本武术体育培训活动,提升各校体育教师的武术基本功

水平。学习与训练内容包括:武术基本姿势、 简单武术套路、国家武术初级段位(1--3)和传统文化武术操项目。 2.全县开展武术比赛研讨活动,将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各校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内容研讨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如何有效落实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内容。 3.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配备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器材护具等。 (二)武术课教学与训练的课程设置。 1.普及武术活动,形成全县普及特色课题。 (1)各校每天体育活动必须保证学生进行至少30分钟武术训练活动,负责组织的体育教师与各班班主任教师严格监督学生武术训练的完成质量。 (2)每周体育课中必须有1-3节课进行武术课教学,进行武术的基本常识教学与简单武术套路的教学。 (3)将学生武术套路表演纳入一年一度的体育第二课堂活动中,以班为单位进行表演,并组织评奖,激励全校师生作好武术全面普及工作。在学校各种大型活动中必须融入武术表演形式及相关活动,让中华武术传统文化深入到教师、学生与家长之中。 2.专业武术训练,突出学校重点武术特色的成果。 (1)根据现有师资,扎实开展套路、太极拳的训练,保证训练顺利实施,提升训练质量。

武术班年度培训计划

武术班年度培训计划 为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文化生活,锻炼学生意志品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兴趣培养。经研究并上报批准,我校成立武术队,特制定以下年度训练计划。 一、本年度主要学习内容: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拳术。具体如下: (一)武术基本功: 1、腿部训练:压腿、扳腿、劈腿、撕腿、控腿、踢腿; 2、腰部训练:前俯腰、侧俯腰、转腰、拧腰、翻腰、弹腰、甩腰、吊腰、下腰、揉腰; 3、裆部训练:马裆步、弓裆步、虚步、丁步、仆步; 4、手眼训练:松肩、活腕 (二)武术基本动作: 1、平衡动作训练:提膝直立平衡、盘腿半蹲平衡、扣腿全蹲平衡、前后卧云平衡、仰身探海平衡、侧身平衡; 2、跳跃动作训练:腾空飞脚、腾空双飞脚、蹦步连环脚、腾空摆莲、旋风脚、腾空箭弹; 3、跌扑翻滚动作训练:抢背、侧跟斗、虎跳、加冠、小翻、鲤鱼打挺、扑虎、前倾跌、盘腿跌、绞柱; 4、折迭旋转动作训练:歇步、坐盘、前扫腿、磨盘扫腿、旋子; 5、步法训练:迈步走、偷步走、踏步走、击步走、行步走。 (三)基本拳术训练 1、拳、掌、钩、爪: 各自的定位、变动要领和名称; 2、五步拳:分两阶段教学,第一阶段包括起势、并步抱拳、左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冲拳。第二阶段包括提膝穿掌、仆步亮

掌、虚步挑掌,收势。 3、十二路弹腿:冲拳、十字腿、劈腿、撑扠、架打、双展、单展、蹲踹、

碰锁、箭弹、钩挂、披身拳 4、少年规定拳训练:可分成四段进行教学; 二、训练场地:学校操场、武术健身房。 三、训练时间:每周二次,每次45 分钟。 四、训练目的: 本年度主要学习基本功腿法和拳法,学会简单的五步拳,弹 腿和初级长拳 五、训练要求:武术教练根据训练内容安排每次训练内容。参训队员每 次训 练要按时到场,队员练习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做到精神饱满、动作规范、劲力顺达、节奏分明。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文武学校武术队年度训练计划

长拳类项目包括拳术和刀、枪、剑、棍等器械,是竞技武术比赛中争夺十分激烈的项目,练习过程中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北京武术队是全国公认的武术强队,特别是在长拳类项目上北京武术队与其他省市队伍相比有较大的优势,曾有多人在此类项目上获得过多次全国及世界冠军。 北京武术队的丰硕成果是全体领队、教练、运动员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但现代竞技体育仅仅依靠苦练加巧练,要达到世界顶级高度并且保持住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从长拳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年龄特征、科学选材、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负荷、运动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诸多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指导理论,或者说一种模式。所谓模式通常理解为样子(模型、样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某种对象、过程或者现象的任何一种样子(想象中的或者假定的)。 长拳类项目基本技术特点 长拳是武术主要拳种之一,长拳类项目是以查、华、炮、红、少林等拳种的动作素材和基本技法为基础创编的现代长拳,以及由此衍发的长拳类器械,如刀、枪、剑、棍套路。长拳类运动项目特点主要表现为撑拔舒展、势正招圆、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教学训练与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可以看出,长拳对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马灵娟 现代训练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表明:对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而言,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需要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对武术套路项目来说,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培养也需要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训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术套路世界冠军马灵娟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研究,总结出马灵娟在枪、剑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马灵娟在枪、剑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一方面与她多年的系统训练分不开,另一方面她对待武术套路训练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较高的心理稳定性也是她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马灵娟多年训练过程中主要身体素质指标、专项技术、难度动作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最佳竞技阶段增长最为迅速。 基础训练阶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主要抓动作规格、以武术套路基本技术动作、器械的基本动作训练和身体姿势的训练为主;负荷安排主要以中小强度训练负荷为主,负荷节奏变化较小:比赛安排较少。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是提高套路演练水平、发展专项身体素质,

武术训练计划模板.doc

美的学校 武 术 训 练 计 划

一、训练计划制定方案: 1、主要重复周计划为主,随着运动员的身体水平和训练水平的逐渐提高来增加每周固定练习的运 动量。 2、让运动员熟悉整体的训练模式,主要提高运动员基本功以及增加运动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 3、短期内了解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及身体状况,根据运动员对训练项目的掌握情况,进一步 调整训练计划。 二、周训练计划安排: 星期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内容 早晨主要一般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舞龙)训练:(武术)训练:(舞龙)训练:(武术) 任务内容 训速度、力量练习速度、力量练习协调、耐力练习协调、耐力练习练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技术训练: 课1、武术基本功1、舞龙基本功1、武术基本功1、舞龙基本功 安下午主要(包括柔韧2、组合动作训2、分段动作练 2 、组合动作练 排训练内容练习)练习习 2、基本动作 3、组合动作3、柔韧练习3、分段练习 3、组合动作 三、课的训练计划安排: 时间 早晨下午 星期 1、热身跑 3 圈 1、热身跑 2、手腕脚踝活动 准备2、短跑前准备活动:高抬腿、准备 3、基本柔韧练习:压腿、扳腿、劈叉、后踢 部分后踢腿交叉步、协调拍脚、部分 腿、下腰、甩腰、坐盘、坐位体前屈、弓仆双脚跳、单脚跳 步 1、基本功:每个动作 6 次 ①直摆性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 速度练习:外摆腿、(里合加外摆腿)单拍脚、双拍脚② 30 米反应跑 2 组屈伸性腿法:弹踢(冲拳)、蹬腿(推掌)、 周一50 米全速跑 2 组侧踹腿③翻腰(弓步)④下盘练习:仆步穿基本100 米全速跑 2 组基本掌、弓步前行、仆步前行、马步加弓步冲拳、 部分200 米全速跑 1 组部分仆步加弓步冲拳、弹踢加马步弓步冲拳、前 50 米蛙跳 1 组扫腿、后扫腿⑤跳跃:击步跳、腾空飞脚、 15 米往返跑 3 个来回 1 组旋风脚、外摆莲、旋子、侧手翻 摸高每人 15 次2、基本动作:摆头(左右)、摆头亮掌、耸 肩练习 3、器械方法:刀、剑挽花 结束柔韧:压腿10 分钟甩腿 10 结束柔韧:压腿 10 分钟甩腿次

中华武术进校园的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武术进校园的实施方案 中华武术经过近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有单纯的武术格斗、武术竞技演练到了一种武术精神及艺术。是当今世界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发扬中华武术传统体育文化,让“武术走进校园”这一科目在吴中区部分中小学已经得到试点(如越溪实验小学、莫厘中学等),并以各自学校为名成功建立了自身的武术表演队,弥补了校园武术文化的空缺。 我们为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国家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扬中国传统体育事业等相关政策的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对比,我们选择了“太极拳”这一科目进行全区校园的武术推广和普及。 方案宗旨:发扬中华武术文化提高当代学生体质 实施目的:中华武术走进校园增加学校教育特色 实施对象:吴中区各中小学

实施模式:学校+筹备组 学校提供场所;筹备组全权负责武术教学和日常管理事务。 实施时间: 阶段一: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完成吴中区60%以上中小学的武术进校园计划;阶段二:2022年底完成吴中区镇级以上中小学的武术进校园计划; 实施步骤: 第一步,筹备组选派各校体育教师进行太极拳教练员培训; 第二步,教练协助学校进行校级太极拳培训; 第三步,体育课安排太极拳课的课程表;

第四步,学校安排校级的太极拳比赛; 第五步,安排区级太极拳比赛活动; 第六步,各中小学大课间安排太极拳作为活动容; 附1:具体的措施 (一)打造一支智慧笃行的师资队伍,保障武术特色形成。 1.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提升各校武术教师的武术基本功水平。学习与训练容包括:武术基本姿势、简单武术套路、简单武术器械使用等。 2.开展主题校本研讨,将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体育组教师积极开展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容研讨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如何有效落实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容。 3.争取区教育局的支持,经常配武术教练来各校指导武术的教学和训练工作。

小学武术队训练方案

2011下学期武术队训练计划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因为学生已经有一个学期的练习为基础了,因此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和协调性训练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青年拳拳。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四、训练过程中注意的要求:

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5、五步拳是基础套路。 6、少年拳是提高套路。 五、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附活动队名单 由子杰李昌俊张隆德李孟浩李国威张玉明 李嘉林李睿琪房明宇李金秀李蒙琦 南北寺小学下学期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训练计划

2006-2007年武术训练计划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特制定如下训练工作计划。 一月份:1、寒假假期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 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 单个练习动作。 二月份:1、制定并实施各种体能训练,使队员的体能尽快恢复。 2、从各年级(1—2年级)中挑选部分身体素质好,对武术有浓厚兴 趣的队员充实到队伍中来。 3、安排武术表演队的训练工作。 4、针对今年的武术套路比赛,对老队员与新队员采取区别对待,老队 员继续提高专项技能,新队员牢固掌握基本功,形成一套 “以老带新”的方法与手段。 三月份:1、采用重复及间歇训练法强化基本功包括压腿、踢腿、下腰以及直摆性、曲伸性腿法 训练。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之人以德为 先。 3、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 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4、学习旋风脚、侧空翻、旋子等难度动作,以示范为主,整体示范与 分解示范相结合。

四月份:1、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步型、手型的动作到位;压腿、踢腿的方 向、路线;身体的姿势以及眼神的配合。 2、检查队员文化课作业完成情况,对没完成者进行思想教育。 3、要求队员能熟练准确地完成规定拳一、二段。 4、素质练习运动量增加,运动负荷适中。 五月份:1、做好武术表演队的演出工作。 2、促使队员在动作的力度、节奏、稳定性上取得进步。 3、学习规定拳三、四段,复习一、二段。 4、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 六月份:1、老队员为比赛作最后准备,加大运动负荷,运动量适中,并注意营养和休息。 2、新队员先分段练习,再整套练习。掌握运动路线、节奏以及精气神 的和谐统一。 3、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4、进行赛前动员。 七月份:1、参加比赛,力求更好。 2、进入比赛休整期,让队员积极休息。 八月份:1、进行适应性训练,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2、学习组合动作,不放松基本功训练,同时加强素质练习。 九月份:1、从一、二年级挑选部分新队员。 2、侧重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组合、手法跳跃组合、手法平衡动作组合。 3、新队员入门训练,老队员基本功复习,让老队员带新队员。 4、学习短器械的基本握法、主要运动方法。 十月份:1、开展好武术表演队的训练工作,参加并认真完成表演任务。 2、学习短器械(刀、剑)的组合动作,培养队员良好的武术意识。 3、让队员了解部分动作的武术攻防含义。

武术小组训练计划

光明小学社团活动武术训练计划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因为学生已经有一个学期的练习为基础了,因此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和协调性训练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三路长拳。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四、训练过程中注意的要求: 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5.五步拳是基础套路。

武术训练年度训练计划

武术训练年度训练计划 一、年度训练目标: 1、为了适应高水平比赛要求运动员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心理自然能力、技术的完善,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各个单项水平。 2、学习和掌握各个单项技术,促使整体水平提高。针对运动员的情况,形成个人特征,弥补弱项均匀发展。 3、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要能跑、会跳、善技。运动员力量、速度、速度耐力、灵巧协调,柔韧全面高水平的发展。在整个训练中要以竞赛项目为主体,速度为先导,跳和投项目为两翼,力量则是推进整体的原动力。 4、为了达到高水平,要求运动员必须提高文化修养,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各项技术,才能达到高水平,冲出高校走向国际。 二、本队队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和成绩目标: 1、队员的身体素质:本队大部分队员的身体素质较好,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后才进入了代表队,特别是在速度、力量(爆发力、弹跳)、耐力、灵敏等等方面尤为突出,但在柔韧素质方面有待提高(大部分还需要进行强化训练)。 2、专项技能:(专项技能为该队员能充分反应和合理运用有效地运应技术的能力)武术套路的专项技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指标,专项技能是与运动项目和运动成绩关系最密切、能直接影响动作质量和最终成绩特有的能力。队员按其专项技能的要求:身体形态、动作的规格、演练意识、跳摆动的各类动作、特别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能力,以及平衡和柔韧动作等为全套动作的完成提供基础。专项技能的训练必须是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在训练中培养、在训练中强化、在训练和比赛中寻找最优秀的队员。 1)柔韧性训练:肩、腿、踝有待进一步强化训练和提高。 1)动作的规格:长期坚持严格要求,必须达到规则的要求,减少扣分点。 2)演练意识:在练习中提示,体会项目风格特点。 3)动作难度:有意识安排一些辅助性训练(负重、跳转+步型等等)。

武术协会管理训练计划

武术协会管理训练计划 1.(星期日)找到黄锦和麻老师商量训练时间,场地,热身负责人,大队长,副队长 (我的建议;早上自由训练,时间为6,:10至6:40。下午训练时间由黄锦老师制定,训练场地由黄锦老师定,最好是有电视的,顺便申请一个挂钟,热身负责人由老师定,最好在老成员中选择,可以自荐) 2.(星期日)将管理制度和计划交给老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3.(星期一晚)到各个班级下发通知:武术协会开会时间,顺便提醒武术协会成员准备好宽松衣物。 (我的建议:星期二中午12:10分开会,星期二下午开始训练) 4.(星期二中午)组织武术协会新老成员进行开会。 (先进行签到然~~后安排找位置坐好~~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加入武术协会,我叫XXX~~~念武术协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大家一起把它完善起来,~~~下面由老师说几句话,大家鼓掌欢迎~~~现在请新老成员进行自我介

绍,按顺序来,要求说明所在班级,姓名,是否新老成员~~~~新成员可以解散,老成员留下开会) 秘书——黄桂艳副会长——刘勇 五、协会需要的干部 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训练委员两名;组织委员一名;秘书一名;正、副队长各一名。总共八个名额 六、干部的工作 1.(会长)——主要负责管理方面及与老师沟通场地及器材方面的问题。 2.(副会长)——主要协助会长工作,以及把每天的训练的情况做总结,如果协会需要的东西和会长说 3.(训练委员)———主要负责协会成员每天的训练,教协会成员拳法及基本动作

4.(正副队长)——主要负责纠正和指点协会成员的问题所在,及带队热身 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武术队社团训练计划

小学武术社团训练计划指导教师: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四段长拳。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3月份: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4月份:1、采用重复及间歇训练法强化基本功,包括压腿、踢腿、下腰以及直摆性、曲伸性腿法的训练。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之人以德为先。 3、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4、练习十字平衡、朝天蹬、720度前扫腿等难度动作。 5月份:1、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步型、手型的动作到位;压腿、踢腿的方向、路线;身体的姿势以及眼神的配合。 2、检查队员文化课作业完成情况,对没完成者进行思想教育。 3、要求队员能熟练准确地完成规定拳,手、眼、身配合到位。

中国武术训练计划

中国武术训练计划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特制定如下训练工作计划。 一月份:1、寒假假期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 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 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二月份:1、制定并实施各种体能训练,使队员的体能尽快恢复。 2、从各年级(1—2年级)中挑选部分身体素质好,对武术 有浓厚兴趣的队员充实到队伍中来。 3、安排武术表演队的训练工作。 4、针对今年的武术套路比赛,对老队员与新队员采取区别 对待,老队员继续提高专项技能,新队员牢固掌握基本功, 形成一套“以老带新”的方法与手段。 三月份:1、采用重复及间歇训练法强化基本功包括压腿、踢腿、下腰以及直摆性、曲伸性腿法 训练。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 之人以德为先。 3、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4、学习旋风脚、侧空翻、旋子等难度动作,以示范为主, 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四月份:1、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步型、手型的动作到位; 压腿、踢腿的方 向、路线;身体的姿势以及眼神的配合。

2、检查队员文化课作业完成情况,对没完成者进行思想教 育。 3、要求队员能熟练准确地完成规定拳一、二段。 4、素质练习运动量增加,运动负荷适中。 五月份:1、做好武术表演队的演出工作。 2、促使队员在动作的力度、节奏、稳定性上取得进步。 3、学习规定拳三、四段,复习一、二段。 4、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 六月份:1、老队员为比赛作最后准备,加大运动负荷,运动量适中,并注意营养和休息。 2、新队员先分段练习,再整套练习。掌握运动路线、节奏 以及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3、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4、进行赛前动员。 七月份:1、参加比赛,力求更好。 2、进入比赛休整期,让队员积极休息。 八月份:1、进行适应性训练,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2、学习组合动作,不放松基本功训练,同时加强素质练习。九月份:1、从一、二年级挑选部分新队员。 2、侧重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组合、手法跳跃组合、手法平衡 动作组合。 3、新队员入门训练,老队员基本功复习,让老队员带新队 员。 4、学习短器械的基本握法、主要运动方法。 十月份:1、开展好武术表演队的训练工作,参加并认真完成表演任务。 2、学习短器械(刀、剑)的组合动作,培养队员良好的武 术意识。 3、让队员了解部分动作的武术攻防含义。 4、采用游戏法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寓教于乐。 十一月:1、组织队员分段复习规定拳,动作规范到位,形神合一。

武术队的训练计划

大一训练内容安排: 1~8周:务必学完整套少年规定拳,并能熟练打出来。以后每次训练之前都要打一遍,可以当做基础训练,不必练太多基础动作,练此套拳过程中哪里比较弱就加 强练哪里,直到完整演练少年规定拳。 9~12周:重抓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力量和抗击能力;同时进行冲拳踢靶训练,学习各种手法腿法,提高攻击能力(也可以说是散打训练)。注意,必 须先进行体能训练再进行踢靶训练,以免肌肉损伤或韧带拉伤。 13~15周:学习对练和擒拿,进一步加强实际作战能力。 16周:武术队集体训练结束,自由训练。 16周之后,停止一切训练,全心投入复习。 大二训练内容: 1~3周:为大一1~8周训练内容 4~7周:为大一9~12周训练内容 8~11周:为大一13~15周训练内容 12周:复习并熟练之前的训练 13周以后:教导大一 表演性活动不必经常参加,以免耽误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大一中有人提前完成了任务,可以调到大二里面训练。 基础训练内容可从少年规定拳里截取片段来进行训练,以更好地掌握本套拳。 基础训练内容: 武术基本功: 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 腿部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横拉胯、竖叉、横叉 腰部练习:下腰、叉步翻腰、乌龙盘打、后撩、左右弓步活腰转体 踢腿: 直摆性腿法: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侧踢腿、单拍脚、双拍脚 屈伸性腿法:弹腿冲拳、蹬腿推掌、侧踹腿、前扫退、后扫退 手型手法: 手型:拳、掌、勾 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劈掌 步型步法: 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步法:击步、弧形步 跳跃:腾空飞脚、旋风脚、外摆莲、旋子、侧空翻、后空翻、抢背 平衡:提膝平衡、扣腿平衡、燕式平衡、侧身平衡、望月平衡 其他动作:鲤鱼打挺、乌龙绞柱、震脚砸拳、 武术套路: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少年规定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