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液压传动课程组

3月

前言

液压传动课程是基础理论、液压元件、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而液压系统回路设计既重要又灵活。学生在学了液压元件有关知识后,经过液压元件的装拆实验,在加深对液压元件实物形体、内部结构及功用理解的基础上,使用《QCS014液压系统拼装实验台》,根据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参照本实验指导书选做(或由教师指定)若干个实验回路:自己拟定

实验方案进行液压回路设计即元件及液压附件的选用,然后亲自动手安装元件、接油管、联导线、组成电液实际系统。

实验台所备有的插接式液压元件有: ①溢流阀( 3个, 1个带遥控口) 、②减压阀( 2个) 、③单向减压阀( 1个) 、④单向顺序阀( 1个) 、⑤压力继电器( 1个) 、⑥节流阀( 2个) 、⑦单向节流阀( 1个) 、⑧调速阀( 1个) 、⑨单向调速阀( 1个) 、⑩单向阀( 1个) 、⑾液控单向阀( 2个) 、⑿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1个) 、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2个) 、⒁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个) 、⒃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个) 、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1个) 、⒅行程开关( 4个) 、⒆蓄能器( 1个) 、⒇液压缸( 2个) 、(21)流量计( 1台) 、(22)叶片泵( 2个) 。

为了使液压回路拆装方便迅速,安全可靠,故实验台油路的连接采用了快速接头,电路电源及信号采用了24V驱动联接。

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考虑到实验台的灵活性和可创造性,因此没对实验内容、步骤、方法等作硬性规定,只按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要求,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实验内容,并经过详细举例,使操作者懂得如何使用实验台。学生在受到启发后, 能准确地选用元件和进行设计,能够分析和解释使用中既定的规划和出现的问题, 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故本实验指导书中所列实验项目及实验步骤,甚至液压回路,均仅供参考。

目录

一、实验准备及注意事项 (3)

二、实验回路举例 (4)

三、实验内容(仅供参考)

实验(一)调速回路 (5)

实验(二)增速回路 (7)

实验(三)速度换接回路 (9)

实验(四)调压回路 (10)

实验(五)保压泵卸荷回路 (12)

实验(六)减压回路 (13)

实验(七)多缸顺序控制回路 (15)

实验(八)节流阀特性实验 (17)

一、实验注意事项

1、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在实验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回路的目的、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主要实验步骤,视条件可在此实验前先做元件拆装实验。

2、必须熟悉所用液压元件的拼装方法和使用场合,随之安置在实验台面板合适位置,进行液压元件和电气线路连接,经实验指导教师审定经过,方可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如实而有条理地记录,而且不放过可能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操作要胆大心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克服一有问题就问教师的依赖思想。

3、实验完毕,把所用的液压元件放回原处,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台。

4、实验后应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包括思考题),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回路举例

1 差动回路示例

a.按照差动回路,取出所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是否正确。

b.将液压元件安装在试验台安装面合理位置,经过软管和快换接头按回路图连接。

c.把所用电磁换向阀电磁铁和行程开关任意编号(图示lCT、2CT、3CT、1XK、2XK、3XK)和(lCT、2CT、3CT、lXK、2XK、3XK)对应编上,以免搞错。

d.把电磁铁lCT、2CT、3CT插头线对应插入在面板"输入磁铁”插座内。

e.根据差动回路的系统电器控制逻辑表输入信号顺序(工况表示2XK、3XK、lXK),把行程开关插头线对应插入面板”行程输入”插座内。

f. 根据电磁铁动作表输入框选择要求, 确定控制的逻辑联接”通”或”断”。

g.拧开溢流阀,启动YB-6泵,调节溢流阀压力为2Mpa,调节单向调速阀

(调至较小开口)。

h.按选择好的系统动作要求点动系统运行开始,即可实现动作。

液压回路分析

6、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可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要求 (1)说出图中标有序号的液压元件的名称。 (2)写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解:(1)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调速阀,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 7、图示回路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5.0MPa、减压阀的调整压力为2.5MPa。试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A、B、C点的压力值。 (1)当泵压力等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夹紧缸使工件夹紧后。 (2)当泵的压力由于工作缸快进、压力降到1.5MPa时。 (3)夹紧缸在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 解:(1)2.5MPa、5MPa、2.5MPa (2)1.5MPa、1.5MPa、2.5MPa (3)0、0、0

8、图示回路,若阀PY的调定压力为4Mpa,阀PJ的调定压力为2Mpa,回答下列问题:(1)阀PY 是()阀,阀P J是()阀; (2)当液压缸运动时(无负载),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 (3)当液压缸运动至终点碰到档块时,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 解:(1)溢流阀、减压阀; (2)活塞运动期时P A=0,P B=0; (3)工件夹紧后,负载趋近于无穷大:P A=4MPa,P B=2MPa。 9、如图所示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1)指出液压元件1~4的名称。 (2)试列出电磁铁动作表(通电“+”,失电“-”)。 解: 10、如图所示的液压回路,要求先夹紧,后进给。进给缸需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这四个工作循环,而后夹紧缸松开。 (1)指出标出数字序号的液压元件名称。 (2)指出液压元件6的中位机能。 (3)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通电“+”,失电“-”)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液压基本回路讲解

单元六基本回路 学习要求 1、掌握各种基本回路所具有的功能,功能的实现方法 2、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元件组成 3、能画出各种简单的基本回路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三种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液压效率的概念;三种容积调速回路的调速过程与特性;系统卸荷的卸荷方式;容积——节流调速的调速过程;同步回路中提高同步精度的补偿措施等。 第一节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是调节和改变执行元件的速度的回路,又称为调速回路;能实现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无级调节是液压传动的优点之一。速度控制回路包括调整工作行程速度的调速回路、空行程的快速运动回路和实现快慢速度切换的速度换接回路。 一、调速回路 调速是为了满足液压执行元件对工作速度的要求,在不考虑液压油的压缩性和泄漏的情况下。由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速度的表达式 可知: 液压缸的运动速度为: 液压马达的转速: 所以,改变输入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q或改变液压缸的有效面积A(或液压马达的排量)均可以达到改变速度的目的。但改变液压缸工作面积的方法在实际中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用改变进入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或用改变变量液压马达排量的方法来调速。为了改变进入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可采用变量液压泵来供油,也

可采用定量泵和流量控制阀,以改变通过流量阀流量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液压系统的调速方法可以有以下三种: (1)节流调速:采用定量泵供油,由流量阀调节进入执行元件的流量来实现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方法。 (2)容积调速:采用变量泵来改变流量或改变液压马达的排量来实现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方法。 (3)容积节流调速:采用变量泵和流量阀相配合的调速方法,又称联合调速。(一)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流量控制元件(节流阀和调速阀)通流截面积的大小来控制流入执行元件或从执行元件中流出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但这种调速方法的效率较低;所以,节流调速回路一般适用于小功率系统。根根流量阀在回路中的位置不同,分为进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和旁路节流调速三种回路。 1、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将流量阀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称为进油节流调速,如图6-1所以。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泵的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后,基本保持不变,调节节流阀阀口的大小,便能控制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定量泵输出的多余油液经溢流阀排回油箱。

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报告书-201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实验班级: 学号,姓名:, 总页数:11 指导教师:李益林刘涵章实验时间:2015.3. ~2015-7. 机电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3) 1.CB—B10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3)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3) 3.思考题 (4)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 (5) 一、叶片泵测试与计算 (5) 二、画P—Q特性曲线图 (5) 实验三液压阀拆装 (6) 实验四溢流阀性能测试 (7) 一、溢流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7) 二、画启闭特性曲线图 (7) 实验五节流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8)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8) 实验六调速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9)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9) 画负载特性曲线图 (10) 实验七基本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 (10) 1.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标出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 (10) 2.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完成填充。 (11) 3.液压元件图形符号描述传动系统示意图。 (11)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1.CB—B10 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1)计算齿轮轴齿数:Z = 个。 2)测量齿顶圆直径D= mm. 3)测量齿轮齿宽: B = mm,CM. 4)计算齿轮模数:m = D / ( Z+ 2 ) = mm,CM. 标准模数m : 数值计算后,应向下面标准模数值靠近取值(mm)。 5)当转速n= 1450 r/min 的电机,泵的容积效率取ηv= 85% 时,计算齿轮泵排量 V = 2π·Z·m2 ·B (mL/r)(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6)因为实际齿槽容积比齿轮体积稍大一些,通常取V = 6.66Zm2 B 7)计算齿轮泵流量q v = 6.66·Z·m2·B· n·ηv·10-3 (L/min) (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1)YB1-10双作用叶片泵铭牌参数: 额定压力= Map ,额定转速= 转/分, 排量= 毫升/转。 2)测量定子内表面大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3)测量定子内表面小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4)测量定子宽度:B = mm,CM。 5)测量叶片厚度:δ = mm,CM。 6)计算叶片数: Z = 片。 7)叶片倾角:θ= 13 度。 8)叶片泵转速:n = r/min。(取>1000 ~<1450 ) 9)叶片泵工作区环形体积:V1 = 2π(R2 - r2)B 10)叶片所占容积:V2 = 2·[(R - r)/cosθ]·B·δ·Z 11)双作用叶片泵理论排量V t = V1- V2(mL/r),即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元件模型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 (1)熟悉液压泵、液压阀等的结构组成; (2)掌握各液压泵以及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和特点;2.实验器材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各种液压泵;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行程阀等各种液压阀;固定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卡钳、十字起、一字起。 3.实验内容 (一)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泵体、前、后泵盖、主动轴、从动轴、齿轮 (2)工作原理 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3)拆装步骤 拆除螺栓——取出定位销——打开泵盖——取出齿轮和轴——分离齿轮和轴 (4)主要零件分析

齿轮: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 主动轴:对齿轮起定位作用,将电能转化能机械能 (5)职能符号 (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 (2)工作原理 液体压力达到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阀芯打开,液流流过主阀中的阻尼孔,使主阀上下两端形成压差,主阀阀口开启,开始溢流,此时液流阀进口压力基本上为定值。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进口压力油引入

液压回路实验指导书

篇一: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液压基本回路综合实验 实 验 指 导 书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液压传动课程组 2010年3月 前言 液压传动课程是基础理论、液压元件、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而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既重要又灵活。学生在学了液压元件有关知识后,通过液压元件的装拆实验,在加深对液压元件实物形体、内部结构及功用理解的基础上,使用《qcs014液压系统拼装实验台》,根据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参照本实验指导书选做(或由教师指定)若干个实验回路: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进行液压回路设计即元件及液压附件的选用,然后亲自动手安装元件、接油管、联导线、组成电液实际系统。 实验台所备有的插接式液压元件有:①溢流阀(3个,1个带遥控口)、②减压阀 (2个)、③单向减压阀(1个)、④单向顺序阀(1个)、⑤压力继电器(1个)、⑥节流阀(2个)、⑦单向节流阀(1个)、⑧调速阀(1个)、⑨单向调速阀(1个)、⑩单向阀(1个)、⑾液控单向阀(2个)、⑿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个)、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个)、⒁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个)、⒃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个)、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个)、⒅行程开关(4个)、⒆蓄能器(1个)、⒇液压缸(2个)、(21)流量计(1台)、(22)叶片泵(2个)。 为了使液压回路拆装方便迅速,安全可靠,故实验台油路的连接采用了快速接头, 电路电源及信号采用了24v驱动联接。 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考虑到实验台的灵活性和可创造性,所以没对实验内容、步 骤、方法等作硬性规定,只按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要求,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实验内容,并通过详细举例,使操作者懂得如何使用实验台。学生在受到启发后, 能准确地选用元件和进行设计,能够分析和解释使用中既定的规划和出现的问题, 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故本实验指导书中所列实验项目及实验步骤,甚至液压回路,均仅供参考。 目录 一、实验准备及注意事项 (3) 二、实验回路举例 (4) 三、实验内容(仅供参考) 实验(一)调速回路 (5) 实验(二)增速回路 (7) 实验(三)速度换接回路 (9) 实验(四)调压回路 (10) 实验(五)保压泵卸荷回路 (12) 实验(六)减压回路 (13) 实验(七)多缸顺序控制回路 (15) 实验(八)节流阀特性实验 (17) 一、实验注意事项

液压基本回路简答与计算题

简答题与计算题 1、 简述回油节流阀调速回路与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的不同点。 2、 一夹紧油路如图所示,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 1=5MPa ,减压阀的调整压力p 2=2.5MPa , 试分析夹紧缸活塞空载时A ,B 两点的压力各为多少?减压阀的阀芯处于什么状态?夹紧时活塞停止运动后,A,B 两点压力又各为多少?减压阀阀芯又处于什么状态? 3、如图7-2所示液压回路,两个液压缸的几何尺寸相同,无杆腔活塞面积皆为 24m 1020-?=A ,两缸支承的重物分别为N 70001=W ,N 40002=W ,溢流阀调定压力MPa 5=v p 。两缸的工作顺序为:液压缸1先运动,当液压缸1上升到顶端位置后液压缸2再向上运动;在液压缸2运动时,要求液压缸1保持在顶端位置。试确定顺序阀的调整压力。

4、如图7-4所示液压回路,已知溢流阀的调定压力MPa 5y =p ,顺序阀的调定压力MPa 3x =p ,液压缸1活塞的有效面积241m 1050-?=A ,负载kN 10L =F 。若管路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当两换向阀处于图示位置时,试求: (1) 液压缸活塞运动时A,B 两点的压力A p 、B p ; 图7—4 (2) 液压缸活塞运动到终端后,A 、B 两点的压力; (3) 当负载kN 20L =F ,A 、B 两点的压力。 5、如图7-5所示液压系统,两液压缸有效面积2221m 101-?==A A ,液压缸1负载 N 35000L =F ,液压缸2运动时负载为零。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4MPa 、3MPa 和2MPa 若不计摩擦阻力、惯性力和管路损失,确定下列三种工况下A 、B 、C 点的压力。 (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时; (2)换向阀电磁线圈1Y A 通电,液压缸l 活塞运动时及活塞运动到终端后; (3)换向阀电磁线圈1Y A 断电,2Y A 通电,液压缸2活塞运动时及碰到固定挡块时。

液压基本回路答案

2、下图所示液压系统是采用蓄能器实现快速运动的回路,试回答下列问题:(1)液控顺序阀3何时开启,何时关闭?(6分) (2)单向阀2的作用是什么?(4分) (3)分析活塞向右运动时的进油路线和回油路线。(10分) 答:1)当蓄能器内的油压达到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被打开,使液压泵卸荷。当蓄能器内的油压低于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关闭。(6分)2)单向阀2的作用是防止液压泵卸荷时蓄能器内的油液向液压泵倒流。(4分) 3)活塞向右运动时: 进油路线为:液压泵1 →单向阀2 → 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6分)蓄能器→ 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 回油路线为:油缸有杆腔→换向阀5左位→油箱。(4分) 11、如图所示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12分) (1)指出液压元件1~4的名称。 (2)试列出电磁铁动作表(通电“+”,失电“-”)。 4 Mpa,阀PJ的调定压力为2 Mpa,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阀PY是()阀,阀PJ是()阀; (2)当液压缸运动时(无负载),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3)当液压缸运动至终点碰到档块时,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

为()。 解:(1)溢流阀(2分)、减压阀(2分); (2)活塞运动期时p A=0 (2分);p B=0 (2分) (3)工件夹紧后,负载趋近于无穷大:p A=4MPa(2分);p B=2MPa(2分)。 21、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完成如下动作循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试写出动作循环表,并评述系统的特点。 解:电磁铁动作循环表 1Y A 2Y A 3YA 4YA 快进+——— 工进+—+— 快退—+—— 停止、卸荷———+ 特点:先导型溢流阀卸荷回路卸荷压力小冲击小,回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平稳性好,发热、泄漏节流调速影响小,用电磁换向阀易实现自动控制。 23、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工作循环,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元件2、3、4、7、8的名称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2)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通电“+”,断电“-”)? (3)分析系统由哪些液压基本回路组成? (4)写出快进时的油流路线?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磨床工作台纵向运动液压传动系统,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时,工作台要进行纵向进给运动(左右方向的移动) @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观察平面磨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工作过程 (1)平面磨床磨削运动时的进给运动分别有工作台的纵向移动、砂轮架的横向移动和砂轮架的垂直移动。 (2)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工作行程及换向是由两个可调节位置的撞块来控制的,说明是用液压方向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分别进入工作台下面液压缸的左、右两腔的。 (3)工作台的纵向移动速度通过旋转速度手柄可调节其大小,并可实现无级调速,说明是用液压流量控制阀来控制进入液压缸工作腔的液压油流量的。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可知,任何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四大主要部分组成的。了解了平面磨床工作台的纵向运动特点及控制方式,了解了各液压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名称及作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齿轮泵的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外啮合齿轮泵,对典型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3)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内卡簧钳、铜棒、专用钢套、橡胶锤,液压油等。 (2)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a、观察泵盖上的卸油孔和卸荷槽,并比较泵体两端的卸荷槽。 b、观察泵的三片式结构的装配特点。 c、观察齿轮泵中存在的三个可能产生泄露的部位: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齿轮端面与端盖间和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处。 (3)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a、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b、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后(输出轴侧)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c、从前(非输出轴侧)泵盖上取出从动齿轮和主动轴。 d、从前泵盖上取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 e、取下泵体定位销和前泵盖。 f、零件拆卸完毕后,用汽油清洗全部零件,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 (4)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PLC与液压实验报告

1.单缸连续往复控制回路(气动) 1、实验题目:单缸连续往复控制回路(气动) 2、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三位四通的电磁阀1Y A 、1YB分别外接PLC的Q0.0、Q0.1的输出端子;当三位四通电磁阀还没通电时,液压缸静止,开始按液压缸启动按钮SB1,液压杆开始,当运动到最左端时,Q0.0输出1Y A通电时,换向阀向左移动,液压杆向右运动;当运动到最右端时,Q0.1输出1YB通电,换向阀向右移动,液压杆向左快退运动。通过感应开关SQ1、SQ2来控制PLC程序的Q0.0、Q0.1交换输出,再控制换向阀1YA、1YB 通电,使液压缸自动往复运动。 工作原理图 I/O分配表

输入输出 操作功能地址操作功能地址启动SB1 p 向右运动0.0 停止SB2 I0.1 向左运动0.1 SQ1 I0.2 SQ2 I0.3 PLC程序 PLC外部接线:

3、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气动的运动原理,通过PLC控制实现液压缸的自动往复运动。 4、实验内容:通过感应开关控制PLC的输入实现液压缸自动往复运动工作无杆腔通气,有杆腔回放气时,杆前进;有杆腔通气,无杆腔放气时,杆快进。 5、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元件(单杆双作用缸、单向节流阀、接近开关、三位五通双电磁换向阀、三联件、连接软管)。并检验元件的实用性能是否正常。 2、看懂原理图后,搭建实验回路。 3、将三位五通双电磁换向阀和接近开关的电源输入口插入相应的控制板输出口。 4、确认连接安装正确稳妥,把三联件的调压旋钮放松,通气,开启气泵。待泵工作正常,再次调节三联件的调压旋钮,使回路中的压力在系统工作压力以内。 5、当电磁阀作为得电后,压缩空气经过电磁阀过单向节流阀进

液压回路PLC控制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电控制实验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PLC控制实验 实验指导书 重庆理工大学 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 2010年12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应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和约定的时间,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预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检查。 3.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 4.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主动清理实验现场。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8.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9.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应写出损坏情况报告,并接受检查,由领导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凡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学院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重庆理工大学

说明 1.同学可以登录学校的“实验选课系统”(从学校首页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bd782863.html, 或从数字校园登录),自己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能在每个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尽早进行实验预约(预约时间必须比实验上课时间提前3天),因为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某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同学未能进行实验预约,则错过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机会,补做就要在该实验项目下一次开放时进行。 2.如有什么问题,同学可以拨打电话联系62563172张君老师。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液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验证油液经细长孔、薄壁孔时的液阻特性指数α是否符合理论值; 2、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建立对于理论分析所获结论的信心,进而了解到油液流经任何形式的液阻都有符合理论值的液阻特性指数。深入地理解液阻特性,合理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避免温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验内容及说明 实验内容是:测定细长孔、薄壁孔的液阻特性,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说明如下: 油液流经被测液阻时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α V q R p ?=? 式中:α— 液阻特性指数; p ?— 液阻两端压差 R — 液阻,与通流面积、形状及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 细长孔:L = 285 mm ,d = 2 mm 薄壁孔:L = 0.3 mm ,d = 2.6 mm ,L ≤ d/2 分别令被测液阻通过流量V q 为2 L/min ,3 L/min ,或其它数值,测得相应的压差p ?,理论计算和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 αV11q R p ?=?, α V2 2q R p ?=?, αα V2 V121q q p p =??,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

V2V1 V2 V121lg lg lg q q q q p p ααα ==??, 则有:V2 V12 1 lg lg q q p p ??=α 三、实验系统原理图及实现方法 1、所需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液阻特性实验系统原理图 这个系统需要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2、实验平台简介 实验平台是一套多功能液压实验系统,图2所示为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所用的液压实验平台照片,图中橙色细管部分为被测薄壁孔液阻装置,两端的压力表用于测量液阻两端压差。图3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照片,要实现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需要调节实验平台面板上的一系列开关,本实验用液压泵2,打开针阀开关8(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关闭针阀开关9、10(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即可,用调速阀5进行调速,顺时针旋转调速阀手柄,流量增加,溢流阀3用于调定系统压力,瞬时针旋转溢流阀手柄,压力增加。

实验二 基本回路的原理分析及实验

实验二液压基本回路实验 基本回路是用液压元件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典型回路,对于任何一种液压系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实际上都是由一些液压基本回路组成的。熟悉这些基本回路,对于了解整个液压系统会有较大的帮助。常用的基本回路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三大类。每一个基本回路都具备一种特定功能。 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多缸控制回路是在基本液压回路的基础上,在液压系统中采用同一液压油源驱动与控制多个执行元件,可以节省液压元件和电机的数目,合理利用功率,减少站地面积,因此在机床液压系统和行走机构的液压系统中广泛应用。顺序动作回路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双作用液压缸、溢流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行程开关(常闭、常开)及压力继电器等液压元件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2.掌握基本的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3.学会使用液压元器件设计顺序动作回路,提高学生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原理 顺序动作回路是实现多个液压缸依次动作的控制回路。其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有四种:执行元件动作的规定位置、回路中的压力、流量及循环的某阶段算起的时间。按控制因素不同可将顺序动作回路分为压力控制、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三类。 实验内容:根据已学知识对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压力继电器的顺序动作回路两种顺序回路简图自己动手实现回路的整个动作过程。 实验原理: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是利用某一执行元件运动到预定行程以后,发出电气或机械控制信号,使另一执行元件运动的一种控制方式。该原理如下图1。 压力控制顺序动作回路:是利用液压回路中压力的差别,如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动作发出控制信号,使执行元件按预定顺序动作。该原理如下图2。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本实验采用YY-18透明传动实验台。此实验台采用透明液压元件、组合插装式结构、活动液压油路接头、通用电气线路,可方便的进行各种常用液压传动的控制、实验及测试。 1.实验方法 采用电器行程开关的顺序动作回路,各缸顺序由电气元件发出信号,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即可改变顺序动作,并可调整行程。 本实验动作过程如下:首先按动电钮,电磁铁1DT接通,左位接入,压力油流入液压缸A的左腔,右腔回油,实现动作,右行到终点时,缸A的挡铁压下行程开关1XK,电磁铁2DT通电,液压供油又进入缸B实现动作2。右行到终点缸B活塞的挡铁压下行程开关2XK,电磁铁1DT断电,换向阀呈图示状态,压力油进入缸A右腔,左回油,活塞返回,缸A实现动作3。左行到终点,缸A活塞的挡铁压下行程开关3CK,电磁铁2DT

液压基本回路

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7-4 多缸(马达)工作控制回路 一、顺序动作回路(sequencing circuit) 1、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图a所示为用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在图示状态下,A、B两缸的活塞均在端。当推动手柄,使阀C左位工作,缸A左行,完成动作①;挡块压下行程阀D后,缸B左行,完成动作②;手动换向阀C复位后,缸A先复位,实现动作③;随着挡块后移,阀D 复位,缸B退回实现动作④。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b所示为用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当阀E得电换向时,缸A左行完成动作①;其后,缸A触动行程开关S1使阀得电换向,控制缸B左行完成动作②;当缸B左行至触动行程开关S2使阀E失电时,缸A返回,实现动作③;其后,缸A触动S3使9断电,缸B返回完成动作④;最后,缸月触动S4使泵卸荷或引起其它动作,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2、压力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图所示为使用顺序阀的压力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当换向阀左位接入回路且顺序阀D的调定压力大于缸A的最大前进工作压力时,压力油先进入缸A左腔,实现动作①;缸行至终点后压力上升,压力油打开顺序阀D进入缸B 的左腔,实现动作②;同样地,当换向阀右位接入回路且顺序阀C的调定压力大于缸B的最大返回工作压力时,两缸按③和④的顺序返回。 3、时间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这种回路是利用延时元件(如延时阀、时间继电器等)使多个缸按时间完成先后动作的回路。图所示为用延时阀来实现缸3、4工作行程的顺序动作回路。 当阀1电磁铁通电,左位接通回路后,缸3实现动作①;同时,压力油进入延时阀2

中的节流阀B,推动换向阀A缓慢左移,延续一定时间后,接通油路a、b,油液才进入缸4,实现动作②。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来调节缸3和4先后动作的时间差。当阀1电磁铁断电时,压力油同时进入缸3和缸4右腔,使两缸返向,实现动作③。由于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受负载和温度的影响,所以延时不易准确,一般都与行程控制方式配合使用。 二、同步回路(synchronizing circuit)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保证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缸(马达)在运动中以相同的位移或相同的速度(或固定的速比)运动。在多缸系统中,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很多,如:缸的外负载、泄漏、摩擦阻力、制造精度、结构弹性变形以及油液中含气量,都会使运动不同步。为此,同步回路应尽量克服或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 1、容积式同步回路 (1)、同步泵的同步回路:用两个同轴等排量的泵分别向两缸供油,实现两缸同步运动。正常工作时,两换向阀应同时动作;在需要消除端点误差时,两阀也可以单独动作。 (2)、同步马达的同步回路:用两个同轴等排量马达作配流环节,输出相同流量的油液来实现两缸同步运动。由单向阀和溢流阀组成交叉溢流补油回路,可在行程端点消除误差。 (3)、同步缸的同步回路:同步缸3由两个尺寸相同的双杆缸连接而成,当同步缸的活塞左移时,油腔a与b中的油液使缸1与缸2同步上升。若缸1的活塞先到达终点,则油腔a的余油经单向阀4和安全阀5排回油箱,油腔b的油继续进入缸2下腔,使之到达终点。同理,若缸2的活塞先达终点,也可使缸1的活塞相继到达终点。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 编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二0 年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单向阀的拆装 2.换向阀的拆装 3.溢流阀的拆装 4.减压阀的拆装 5.顺序阀的拆装 6.节流阀的拆装 7.调速阀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 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 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 q =。 2.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它的容积效率——压力的变化特性()p f V V =η。 因为:() 0) ()()(q q q q V 空载流量输出流量理论流量输出流量理= = η 所以:理q q V = η 由于:)(p f q q = 则:)()(p f q p f V q V ==理 η 式中:理论流量 理q :液压系统中,通常是以泵的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或者 nv =理q ,n 为空载转速,v 为泵的排量) 。 实际流量q :不同工作压力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心得体会 液压基本回路实验心得体会

液压基本回路实验心得体会 液压基本回路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日期:年月日班级:姓名:. 典型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一、调速回路实验 实验数据1(差动连接): 实验数据2(普通连接): 液压缸伸出和返回曲线: 实验总结: 结合实验,说明在差动连接和普通连接情况下液压缸伸出速度不同的原因。 二、压力回路实验 实验总结:根据所做的实验,对图3、4在调定参数下,分析液压缸伸出缩回速度不同的 原因;对图5分析液控单向阀的启闭过程及应用场合。 三、顺序动作回路实验 实验总结:据所做的实验,对图6分析液压缸顺序动作次序及起作用的元件;对图7分 析液压缸顺序动作次序、压力继电器所控制的元件及电磁阀通断电关系;对图8分析液压缸顺序动作次序及电磁阀通断电动作循环表。第二篇、简单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液压基本回路实验心得体会第三篇、实验1液压基本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一液压基本回路 一、实验目的: 了解各类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学会采用FluidSIM软件构建简单的液压基本回路,并仿真回路运行,对液压回路进行调试。 通过本实验达到如下目的: 1.熟悉掌握各种液压基本回路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2.学会利用FluidSIM软件构建简单的液压基本回路,并仿真回路运行,对液压回路进行调试。 3.完成二位三通电磁阀单作用缸的换向回路、单级减压回路、用调速阀的同步回路。 二、实验内容: (一)实际液压回路——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的双向运动的控制(1)调试下面液压系统并绘制该系统的液压回路图 (2)利用FluidSIM软件仿真该液压回路并调试该回路 二)实际液压回路——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的调速回路的控制(1)调试下面液压系统并绘制该系统的液压回路图 (2)利用FluidSIM软件仿真该液压回路并调试该回路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一)用FluidSIM软件构建简单的液压基本回路。 二)调试液压回路图,写出其回路工作原理。 三)记录各元件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并计算校验回路相关参数。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液压传动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液压传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 首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压力取决于负载,再次判断你的系统:1.系统空负载2.溢流阀卡死而不 能加载3.泵内泄过大,建立不起压力。齿轮泵由于泄露较大(主要是齿轮泵端面密封长度变短, 端面泄露约占齿轮总泄露的75%-80%)同时因存在径向不平衡力,所以一般齿轮泵压力不易提高。 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 叶片泵本身的缺点就是吸油不良好,没有齿轮泵吸油性好。但是叶片泵压力要比齿轮泵要 高,还有比齿轮泵输出的油液平稳,脉动小。叶片泵对油的要求也要比齿轮泵要高,一般进口 的泵都是用机油的。齿轮泵、叶片泵、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特点不一样。齿轮泵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相对于其余两种泵抗污染能力强。叶片泵的优点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音小。齿轮泵一般应用于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它压力加工设备中。叶片泵一本应用于机床设备比较广泛。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液压基本回路复习题1

五、回路分析 1、下图所示液压系统是采用蓄能器实现快速运动的回路,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液控顺序阀3何时开启,何时关闭? (2)单向阀2的作用是什么? (3)分析活塞向右运动时的进油路线和回油路线。 答:(1)当蓄能器内的油压达到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被打开,使液压泵卸荷。当蓄能器内的油压低于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关闭。 (2)单向阀2的作用是防止液压泵卸荷时蓄能器内的油液向液压泵倒流。 (3)活塞向右运动时: 进油路线为:液压泵1 →单向阀2 →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 蓄能器→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 回油路线为:油缸有杆腔→换向阀5左位→油箱。 4、图示回路,若阀PY的调定压力为4Mpa,阀PJ的调定压力为2Mpa,回答下列问题:(1)阀PY 是()阀,阀P J是()阀; (2)当液压缸运动时(无负载),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 (3)当液压缸运动至终点碰到档块时,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 解:(1)溢流阀、减压阀; (2)活塞运动期时P A=0,P B=0; (3)工件夹紧后,负载趋近于无穷大:P A=4MPa,P B=2MPa。 5、如图所示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1)指出液压元件1~4的名称。 (2)试列出电磁铁动作表(通电“+”,失电“-”)。

解: 7、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完成如下动作循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试写出动作循环表,并评述系统的特点。 解:电磁铁动作循环表 1Y A 2Y A 3YA 4YA 快进+——— 工进+—+— 快退—+—— 停止、卸荷———+ 特点:先导型溢流阀卸荷回路卸荷压力小冲击小,回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平稳性好,发热、泄漏节流调速影响小,用电磁换向阀易实现自动控制。 8、如图所示系统能实现”快进→ 1工进→ 2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试画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7?

红河学院液压与气压实验报告书

红河学院工学院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书 编者: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红河学院工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 二○一一年四月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人(签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条件: 被拆装泵的型号:,特点 ;完成指定泵的拆装任务。 三、思考题: 1、什么是泵的工作压力、额定压力、排量、流量? 2、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 3、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应如何解决? 4、高压齿轮泵主要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二流体力学实验项目报告 液体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流动特性实验 实验人(签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压力特性 (2)液体流经细长小孔的流量——压力特性 (3)液体流经环形缝隙的流量——压力特性 三、实验原理 (1)薄壁小孔的流量——压力特性实验原理: (2)细长小孔流量——压力特性实验原理 (3)环形缝隙流量——压力特性实验原理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装置 1. 定量泵YB1-b 2. 先导式溢流阀Y-10B 3. 电磁阀22E2-10B 4. 节流阀L-10B 5. 节流阀L-10B 6. 电磁阀23E2-10B 7. 8. 9. 压力表 10. 量筒 11. 流量计12. 被试小孔(薄壁小孔或油长孔)和缝隙 六、实验方法 薄壁孔、细长孔、环形缝隙实验方法一样。 1. 全开溢流阀2; 2. 启动油泵1; 3. 关闭电磁阀3; 4. 调节溢流阀2至调整压力为1MPa ; 5. 关闭节流阀4,全开节流阀5; 6. 电磁阀6通电,接通量筒; 7. 打开节流阀4为小开口; 8. 电磁阀3通电; 9. 由压力表8、9记录小孔前后压差,由量筒测流量; 10. 减小节流阀5开口,由压力表8、9记录小孔前后压差,由量筒记录流量; 11. 重复步骤10,多次(10次以上); 六、实验结果 1. 记录各次测试小孔前后压差及流量; 2.提交实验数据及有关曲线(电子文档); 3. 比较三种实验流量——压力曲线的不同。 2 7 8 9 4 5 6 3 12 11 1 10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部分 一、方向控制回路 1.实验目的 了解基本换向回路的油路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熟悉相关元器件的结构,能够正确连接回路。 2.方向控制回路回路图 图1.方向控制回路 3.工作原理 正向运行: 正向运行时1YA通电,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接入回路中。 进油路:泵3 →节流阀5 →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液压缸右腔回油路:液压缸左腔→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油箱 反向运行: 反向运行时2YA通电,三位四通换向阀6右位接入回路中。 进油路:泵3 →节流阀5 →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液压缸右腔回油路:液压缸左腔→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油箱

二、互锁回路 1.实验目的 了解互锁回路的连接方式及原理,熟悉锁紧环节的特点,能够正确连接相应回路。 2.互锁回路回路图 图2. 互锁回路 2.工作原理 互锁回路主要是由两个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双向液压锁来实现不同工作方向运行时的动作,H型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可以使泵处于中位卸荷,同时由于液控单向阀的缩紧作用是缸不能浮动,实现锁紧。 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右侧液控单向阀进油,同时左侧单向阀液控口通油,左侧单向阀打开,工作台运行;换向阀工作位置切换后,左侧单向阀进油,用时右侧单向阀液控口通油,右侧单向阀打开,工作台反向运行;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泵卸荷,此时,两单向阀无压力,缸两侧不能排油,缸锁紧。

三、双向调速回路 1.实验目的 了解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及原理,熟悉调速回路的连接及原理,能够正确连接相应回路。 2.双向调速回路回路图 图3. 双向调速回路 3.工作原理 单向节流阀由单向阀及节流阀组成,当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右侧单向 流阀通油,液压油从单项阀进入液压缸右腔,进油路压力小;液压缸左腔出油到左侧单向节流阀,此时单向阀不通油,液压油从节流阀流通,为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当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左侧单向节流阀为进油路,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侧,进油路压力小;液压油由液压缸右腔流经右侧单向节流阀,此时单向阀封闭,节流阀通油,再次构成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因此形成双向调速回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