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宋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10期

[摘要]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很强,趣味性却不够,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宋芳,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10-0168-0002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但趣味性不够,再加上此课程是中职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

解和把握,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感觉到很抽象,甚至乏味难懂。学好基础会计,可以为以后会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基础课程,就可能会挫伤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其对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现状,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法

中等财经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入门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源问题。中等财经学校所面对的学生,基本上是不能升入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较差,同时由于年龄较小,对社会经济生活缺乏一定的认识,理解能力也较差。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入门的第一门课就是《基础会计》,《基础会计》相对于初中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专业课程。基础会计教材中讲授的会计基本理论,语言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以及很强的专业性,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的学生来说是陌生、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此时,如果照本宣科讲解,学生会如坠云雾,不知老师所云。

生活化教学法是根据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让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在知识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在知识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尽量选取与学生身边生活有关的例子,贴近学生生活或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较好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账簿时,可让学生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同时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每位同学以一个月为单位,记下每天的消费情况,每天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月末,要求大家对本月消费进行小结,分析哪些费用

应该消费,哪些不应该消费,并向自己的父母报告一个月的消费情况,同时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教育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抽象到抽象,则既达不到教学目的,也难使学生产生兴趣。案例教学法就是将教与学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基础会计》课程的实用性很强,是一门最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对于会计一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案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案例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例如,关于原始凭证的讲解,可以长野冬奥会申办过程的凭证被全部烧毁、银广夏1998年之前的财务资料丢失为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始凭证?为什么要烧毁、为什么会丢失原始凭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