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逆反心理的存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大阻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及原因,探讨消除或者纠正其逆反心理的对策,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因为自身认知结构与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发生冲突,而引起的与教育目的相背离的心理反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有意识地做所不被期望的事情,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否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2.对正面的宣传教育作片面的反面思考。

3.标榜不良倾向,追求个胜自我。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二者的素质因素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施教的后果。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如果自身存在瑕疵,必然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其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态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互动的。在施教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大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对象,没有平等意识,也不注重受教育者的反馈。(g)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需要教育者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因才施教。而有的教育者只是作为国家方针政策的传话筒,生硬的灌输,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受教育者不能得到满足,引起大学生的反感。(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学的德育课内容有交叉,教育者如果没有适时提炼出反应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而只是简单的重复,对于对知识渴求心理极强的大学生来说势必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相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其逆反心理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1)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因素。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日渐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意的需要,往往做出与其期望相反的举动。其次,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成熟,看待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其自身的认知结构的判断结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矛盾时,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情绪。(2)发展阶段的需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大学生面临交友、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用各种技能武装自己,参加各种资格培训似乎才是大学生的真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直接体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导致大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

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倾向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是网民构成的主体,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随意性,不良的网络行为容易使个体角色混乱,造成人格的虚拟性、封闭性、变异性和迷失性。另外,许多学生在分析批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接受外国文化的观点,把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造成了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偏见,进而强化了心理上的逆反倾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因素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教导方法就是理论灌输。教育者并未全面准确向受教育者展现各种重要相关信息,仅靠某些“大道理”来诱导大学生,使其在认知方面发生变化。其出发点是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知,而不是帮助他们理解和认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专注于将书本中宣传的主流价值观念“灌输”给学生,没有对那些非主流观念作深入批判分析。这种“明令禁行”的教导更激起了大学生猎奇的心理,对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起到了诱导作用。

三、预防或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措施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逆反心理,必须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同时要尽量消除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净化社会环境。

1.提高教育者工作能力,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现代化的观念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体系,打破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的界限,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不断更新、拓展新的理论方法,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用具有现代化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大学生;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改造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

2.改变教育模式,以主体互动的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目的,而不是客体及被改造的对象;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倡导和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挥;积极主动地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在理解与对话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相互激励和促进,以求得共同发展进步。

3.优化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每个人的发展都面临大量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教育者能够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探索隐性教育方式,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要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程,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面向社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社会求发展,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只有自身社会化程度搞,才能有效的帮助受教育者获得和发展社会性,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就是要改变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教育工作的状况,要引导广大群众和各个部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关心、参与教育活动,互教互帮,共同提高。

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 姓名: 胡琪 题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 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教师: 专业: 小学教育(本科) 联系电话: 地址: 长沙市枫林三路长 丰小区40栋四单元 三楼邮编: 410205 QQ 号: 二O一二年八月 目录 前言 (1) 一、对学习兴趣的内涵的理解 (1) (一)学习兴趣概念的界定 (1)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特点 (1) 1 、学生兴趣的广泛性 (1) 2 、学习兴趣的倾向性 (2) 3 、学习兴趣的可塑性 (2) 二、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2) (一)自身因素 (2) (二) 学校教育方面 (2) (三)家庭方面 (3) (四)社会影响 (3)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4)

四、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4)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5)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5) (三)设置新颖的教学安排,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四)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五)巧设疑问,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六)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七)通过动手实践和竞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八)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7) 五、后记 (8) 参考文献 (8)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可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是成才的起点和一生事业的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因为喜欢、感兴趣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习的兴趣也可能会有提高或减弱,良好学习兴趣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高度的自觉和积极的状态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厌学; 一、对学习兴趣的内涵的理解 (一)学习兴趣概念的界定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它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苦学”还是“乐学”的问题。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xxx”规划,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

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校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十篇。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校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校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315880987.html,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 作者:程鹏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04期 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受传者、信息、受众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受众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传播效果最终只能通过受众的心理接受进而转化成行动才能实现。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受众并不总是与传播者的意愿相一致,传播内容也未必总会得到受众的接受和喜欢,相反,有时甚至会出现相互对立、相互背逆的现象,致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无法实现、目的无法达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受众的逆反心理无疑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新闻受众及其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新闻受众的逆反心 理则是指受众受已有意识的支配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新闻传播内容或传播者产生不满、怀 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的情绪,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状态的心理意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它是新闻受众对传播信息作简单的逆向思维和反面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会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顺向传播的心理防线,使传播者的本意受到歪曲、变性,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使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产生零效果或负效应。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出逆向评价——认知层面。受众对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性趋向,即传播者持正面态度的,受众却持反面态度,传播者持反面态度的,受众却持正面态度;传播者作为真实的新闻所进行的传播,受众却当做虚假的新闻加以否定或排斥;传播者宣扬的正面形象,受众反而持反面的评价,等等。二是产生逆反情绪——情感层面。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涵和表现的情绪或情感,不仅未被受众 所接受,反而激起受众的反感。如传播者喜欢,受众却厌恶;传播者褒扬,受众却贬斥等。三是做出逆向选择——行为层面。传播者希望受众采取某种行为,而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某种商品 暂时出现短缺,居民纷纷抢购,传媒告诉大家不要抢购,结果抢购风潮反而更加盛行。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而且还会强化成一种定势,如果传播多次导致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其逆反心理会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以致在今后类似的条件下,即使受众还没有具体了解传播内容,便已经产生了抗拒情绪。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成因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往往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是原则 的错误,老师辛辛苦苦地做工作,费了不少的唇舌,有的学生就是不服,或是口服心不服,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表现为:或是沉默不语,或是当面顶你一两句,或是当面不说,背后又 来另一套。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师说话的方式方法问题,二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 理状态问题。 一、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来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年龄特点决定的思维因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初中学生的 年龄在13、14岁左右,对事物的个性和事物的本质还不是很了解,更不可能了解事物的发 展规律了。他们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用抽象的思维去理解、判断事物。 2.年龄决定的性格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格不仅是与气质智力有关,还与情感和意 志有关,性格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个性心理核心的特征。公元前5-4世纪孔子提出了“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学说,他认为人生来禀赋差异不大,是后天造成较大差异的,也就是说性格大多是由后天造成的。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学说,性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他 认为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他对外部的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与人交往中易于 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做事大胆而轻率,动作快。性格内倾的人,很少向别人吐露自己的 喜怒哀乐,他在人面前不容易说慌。初中学生性格是多样的,有的受外部影响而意志比较脆弱,受到一点点批评就一蹶不振,但大多学生还是经得起批评的。他们大多喜欢表现自己某 一特长,也就是说喜欢露一手,希望自己在同龄人当中强一点,以博得同龄人的羡慕、长辈 的赞扬。然而,他们做事又不顾前及后,一旦做错了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指出,则认为这是 老师有意与自己过不去,由此感到自己名声扫地,因而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对老 师记恨在心。对这样的学生,只能作正确的引导,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并且以表扬为主,并寓批评于表扬之中,通过表扬其正确的,达到批评其错误的。 也有的学生性情比较孤僻,心胸比较狭窄,像眼睛一样容不得半粒沙子,尽管是自己错了, 受到批评,心里似乎受到极大的创伤。因此,不管碰到什么样的事,遇到什么样的人跟他谈话,他都觉得这是有意与他过不去的,心里总是这样认为,“又是鸡蛋里挑骨头”。那种心情 真有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切身感受。由此产生种种忧郁感,或固执,或闭口不谈、只字不露。如本班有一位姓施的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做事却出人意料,常逃学到外面上网,一蹲就是大半天,有时搞个通宵。老师从小道理讲到大道理,说了老半天,他就一言不发, 金口不开。有同学问他为何,他说:“反正我在他们的眼里是坏的,说也没用。”对这样的学生,老师批评要把握好分寸,点到即止。应从心理上去医治,扫除其心理上的障碍,使其丢 掉思想包袱,树立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同时,还要注意其“闪光点”,一经发现就多加 表扬,让他树立信心,改正缺点,避免其自暴自弃,再次闯祸。 3.学生的心胸气质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稳定的特征。也 就是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情、秉性等。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猬”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猬者有所不为”。“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 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表现于外;属于“猬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比较“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在 中学生当中,有的学生真有点“初生牛犊不识虎”,正如孔子所说的“狂者”一类的人,他们情 绪发展比较快,说话直率,但性格比较刚强固执,脾气比较倔强。他们什么时候都认定自己 是对的。这样的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很可能当众顶牛,给你难堪。此时,作为 教育者——老师,如果不善于开导,很可能导致“风来树挡、水来土埋”的僵持局面。对这样 的学生,只能是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想工作,也就是说,对他们应抱着治病 救人的态度,用和风细雨式的谈话,以对朋友那真诚的情感去触动他们,对他们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战略任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思想问题: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较深。对此需要认真面对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层面:国内外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所导致或引发的新挑战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社会公德、身体心理状况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斗下一代的斗争更加激烈,大学生成为敌对势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

式的重要目标;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3.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命题,大学生的坚定性存在下降趋势;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走向问题,有很多大学生表现出茫然点或持非主流观。 4.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日益广泛,对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然而,虚假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往往乘虚而入,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乘机扩大传播范围,对广大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5.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校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相比有所下降。他们中的一些人自我意识强、团结协作能力弱,自我期望值高、应对挫折能力差,自由权利意识强、责任义务意识弱,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 (二)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欠佳和对象本身的变化所形成 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日期: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我国全方位的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校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修养和道德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仍很突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贯穿于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战略任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从探索与努力的程度上,还是从实施的内容体系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显著地提高,思想主流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从大学生整体行为表现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上来看,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与进一步努力的领域,仍需要我们去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和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活跃。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他们在教育上舍得花大钱、下大力气,很多在校生都有一技之长,或音乐美术,或舞蹈体育等,再加上他们接触的新

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上表现出了自信、张扬的一面。 由于当代大学生与“网络”一起成长,迅猛发展的网络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塞于他们的生活,正面的负面的都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手机、宽带,还是MP4、MP5等数码产品,他们的熟悉度和使用度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群体。 2、集体观念弱化,承受能力差,责任感缺失。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其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由于成长环境的特定性,他们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中,什么是忍让谦虚,什么是团结协作,什么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认识上模糊;由于长期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使他们无法体验到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而离开小家庭来到了大校园,每天生活在竞争,受制约的环境中,这些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和承受力,一些人能够逐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难以适应,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过渡。由于没有经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心理比较脆弱,甚至有极少数人遭受一点小挫折就会感觉人生无前途、生活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出现偏向。 3、乐于“档次”消费,缺少吃苦精神,自由权利意识强。在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一代骄子,可以说是吃穿用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一

小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来一些逆反行为。那么,当孩子发生逆反行为之后,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来应对呢? 一、保持冷静,制定规则,说出自己的期望。有一些孩子喜欢就每一个事情与家长争论、顶嘴,当这样的行为发生过一两次之后,便会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并且越来越恶劣。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控制情绪,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也不要与孩子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当中去。而要制定一些规则,用简单而明确的语言冷静而有威严地告诉他,什么是可以争论的,什么时候争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争论,什么样的问题是不可以争论的,如果违反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案例】:6岁的亮亮玩过了积木之后没有收拾好东西就去看电视,积木扔了满地—— “马上把积木捡起来。”妈妈说。 “等一会儿再捡。” “你知道,我们的规矩是先收拾玩具,后看电视。” “你怎么那么多规矩阿,我就不想捡,你管得着吗?” “看来你很喜欢说‘你管得着吗?’这句话,现在给你5分钟的时间,你可以一遍遍地这么说。以后我再也不想听到这句话。如果你下次还这么不礼貌地跟我说话,那一天你将不能够使用电话;第二次你将一个晚上不能够看电视;第三次……” 【点评】:我们要尊重孩子,但不是迁就孩子,我们要对他们宽松一些,但不是放任他们。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碰到一些反抗。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动怒,那样于事无补,反而会使矛盾激化。但家长一定要坚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制定相关的规则,说出自己的期望,然后要严格地执行规则。当孩子再犯时,他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一般的孩子都懂得趋利避害,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二、提供选择。 当孩子不按家长的要求去做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而不是采用强制的命令。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权力控制自己,自己作出的行为是出于自愿的,而不是家长强迫的结果。 【案例】:小明三点半放学回家,妈妈说:“先把作业做了,”“呆会儿再做。”小明坐到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妈妈又催促了一遍,小明还是坐着不动。这个时候,妈妈说道:“现在离6点钟吃晚饭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你可以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写完你的作业,然后再接着玩,这样吃完晚饭之后你就可以看你最爱看的动画片。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动荡,人们的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考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新形势下对高职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尤其是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父母在“90后”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不少很多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2、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而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生怕他们吃苦受罪,所以对“90后”的他们疼爱

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90后”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家里就一个孩子的“90后”们从小就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参与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少政治追求。 3、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是想要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这样养成“90后”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服装、电脑、手机、IT产品等都追求名牌。许多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比如在

儿童的逆反心理原因分析

儿童的逆反心理是因为儿童到了逆反成长期,很正常的表现.就像我们到了青春期要发育一样.儿童从无知到懵懂,一方面对外界产生好奇.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刺激.慢慢的他开始形成自己的观念,我们说的逆反就是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一些事情,而他们也有自我防御机制,往往会坚持.家长应该正视逆反期,而不是归罪于孩子的不听话,他们也要长大,也要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一辈子跟在你身后走.幼儿和儿童时期对人一生很重要,家长们要在这一时期多观察他们的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正确的疏导他们刚刚形成的思想观念.并且要常和孩子进行交流,要真诚不能欺骗,从小让他感受到平等感,这样慢慢的他就会有责任感,这对他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 深圳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资讯师: 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 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 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过程,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训斥、打骂,不然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够缓解两辈人之间的冲突,逆反心理才能得以改善。 逆反心理的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许多的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二是对孩子过于严厉。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以势压服。 三是压抑孩子的好奇心。世界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神奇的。但许多大人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聪明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是反复唠叨,喋喋不休。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不乐意听了。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浅谈青少年逆反心理探究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逆反心理探究及对策 "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青少年期产生逆反心理是人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进行科学教育,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心理状态及个人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易出现挫折、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存在的,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和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便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逆反心理现象,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是正常的,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需经历的过程。总体上来看它是一种抵触性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1,不接受教导。情绪上的敌对意识,行为易产生偏激,往往与老师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2,情感冷漠。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闭门造车”。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 3,易走极端。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只有找准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1,青春期心理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感到自己不能被压制、被剥夺权利。于是,他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浅谈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摘要:逆反心理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结合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归纳出小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有自尊型、独立型、好奇型和盲目型等四种类型,并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导向;重视同辈群体的指导工作等消除各种逆反行为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逆反心理小学生抵触 逆反心理是小学生为了维护自尊而采取与常理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能力的提高,生活阅历的增加,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迫切地希望摆脱成人的管制。为了表现自己已经长大和成熟,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常常在感知,认识和接受事物时带有一种相反的情绪反应。 一、逆反心理概述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的negativism ,最早是病理心理学中的概念。[1]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与正常情况不同的逆向反应和强烈的抵触情绪,并导致当事人负向要求和行为的心理倾向。[2]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有的认为是由于个体认知归因的偏差造成,也有的认为是个体特有的人格障碍以及好奇心所致。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长期,因此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与心理因素。小学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在生理方面,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在体力,脑容量等生理指标方面,都接近成人水平,但是在心理方面却形成了与身体发育失衡的局面。一方面,小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反对成人把他当作小孩来看待,处处以成人自居,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迫切需要成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是这时的小学生对社会的理解相对不足,缺乏政治经验,生活阅历和组织管理能力,对“是”与“非”的判断标准欠妥。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学生党团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学生党团建设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充当的社会角色也越来越多,担任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名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高职也要大力建设学生党员的队伍建设。只有大学生党团的建设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并保质保量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性人才承担起国家的接班人,同时在大学里也开展起了学生党员的培养,把党的建设和大学生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们的学生党组织,我们的口号是:“一名党员,一名旗帜”。让理想从这里起飞,让新的生命从这里开始,让我们的种子在这里发芽,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能撑起一片绿荫的大树,发挥我们的作用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为实现富强昌盛的国家,而为知奋斗终生。 一.党员建设在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实施教兴战略、人才强国的基础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青年大学生更是将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全

新的文化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做好高校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保证党员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二.我院党团建设的现状 (一)对团员进行管理教育 我院学生约有4000人,团员占总人数的96%,占全校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同时要加强对团员思想上的建设,只有团员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才能带动班风、系风,甚至校风的提高。对未加入团员组织的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团章,并组织活动锻炼提高他们的对团的认识,并组织学习团知识考试,凡考试合格、在校无违纪现象、学习成绩科目无大挂、各方面表现良好者方可加入团员的队伍中。 对已经是团员的学生们进行“三会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给一个统一的题目或是由本班的团支书组织以多样的形式,进行团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并由系部的团总支书记进行检查;由院部的团助委进行抽擦查;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评比,并在星期一的升国旗时公布最好的班级以及较差的班级。三个星期组织一次德育课实践,由团委的老师进行检查,资料由班长写入班主任工作手册中,同时不定期的由班级、系部、院部组织一月最少一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并把青年志愿者的名单同参加人数以及时间一起上交团委,并由系部团总支统一填写在青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引言 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其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违拗,态度上的抵触,情感上的冷漠三个方面。中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但如何科学,正确的分析、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则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了能找到比较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经过对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本人十几年来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初步得出了结论。本文就此经验进行阐述。一、典型案例 案例1:王老师任初二年级某班班主任。王老师的教育思想是:学生就应该劳动积极,公而忘私,思想纯真,不应该计较小小的得失。而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在一次植树劳动中,这个班分的劳动任务比别的班重了一些,王老师在劳动开始前还动员了一翻:多干一点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但一些调皮的男生一副反对的表情。他们认为王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使自己多干活。在老师的要求下,活虽然是干开了,但牢骚满腹。在挖树坑时把土扬的老高,有的故意把土撒向其他同学,还有的拿树苗撒气。 案例2:周涛,男,初三年级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管教比较严厉,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逆反心理特别强。在小学阶段,由于害怕爷爷的斥责和打骂,还能勉强按家长的意思去做,到了初中,家长不让上网他千方百计找理由上网,家长让他按时回家他偏不按时回家,学习成绩下落非常厉害,爷孙关系极不和睦,家长非常头疼。 案例3:在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正讲到精彩之处,他抛出了一个很有想象空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目,的确,几乎每个人都举手了,他微笑着叫起了一个平时在每个老师看来都是一无事处的学生,他是希望这个孩子也能在这样一个时候获得成就感。可是,该生站起来的回答却让他后悔不已,他说:“你让我站起来干什么?我又不会回答问题!”他很震惊,可毕竟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依旧微笑着问:“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着想一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

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2009-08-10 17:34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在孩子的发展过程度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阶段。但两个反抗期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获得活动自由。如“让我自己穿衣服”、“让我自己走路”等等。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家长不妨回想一下,上小学的孩子,当您去接他,孩子看到您高兴得不得了,会跑过来与您亲热。孩子上了初中,您还去接他,孩子大多会不理您,或板着个脸,跟同学继续说话,觉得您像跟班一样跟随在旁边,给他丢人,甚至会认为您在偷偷跟踪他。具体地说,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一是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由于孩子“成人感”的形成,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 二是与大人在观念上的碰撞。初中孩子开始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他们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偏激、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想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观念。 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由于孩子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如果家长依然像教育小学生那样,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满。倘若家长用高压手段,会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满和反抗。因此,教育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长应该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呢? 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几条妙方: 1、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当父母让孩子发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以便对症下药,解决矛盾的一个途径。(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让孩子把话讲完,避免随意的指责引起双方的不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地理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2011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要求,我系的德育工作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任务和要求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是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观念: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需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两课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具有“培养信仰、提升道德、指引理想”的“立德立言”的教化功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应对 策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因、家庭教育的原因和学校教育的原因这三方面分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面对复杂的原因,说服教育已不是万能钥匙,笔者从6个方面谈应对策略。 关键词:逆反心理、原因、应对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教师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与之“顶牛”的现象:你叫他做作业,他嘴上应付你,但就是不肯下笔;他犯错误了你通知家长,和家长一起教育他,他非但没有好好接受批评,还故意再犯些小错误气气你;他迟到了,你苦口婆心教育他,他口头上答应你明天不会迟到了,结果却又连着几天继续迟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抱怨孩子上了中学就没有小学时候听话了,有时甚至蛮不讲理,故意做出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像这种“经常与老师、家长对着干,老是反其道而行之”现象,我们称之为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容易造成感情失控。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因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其实,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青春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他们相信“我能行”,他们反感说教,不服管教。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所以往往引起他们对家长、对师长的顶撞,有时粗鲁放肆。或者是表面服从,内心抵触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的原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对其的影响。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当前的青少年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同时,随着“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家长们对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