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王冰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两者的比较中,提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粗浅看法。

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即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去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它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代替旧的手工和耕畜动力、农具,尽量投入机器设备,节约劳动力;二是技术现代化,通过采用生物的、化学的技术,改革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三是管理现代化,即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农业一体化,进行产业化经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一般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实现机械化,然后再转入生物、化学等技术化;二是以日本为代表,先侧重于技术创新,以节约土地和资本为主,当土地产出率达到较高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后,再普遍实行农业机械化。

属于第一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包括北美、澳洲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原苏联)。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现代化依次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生物革命和化学革命以及管理革命(并不排斥它们的相互交织)。首先,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以农业机械化为开端。它大体经历了南北战争前后至1910年的农业半机械化时期,到1910年至1940年的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再到1940年至今的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价格的高涨、耕地面积的缩小,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矛盾。美国就把农业现代化的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身的改革和运用仍旧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农业管理革命也加速进行,它一方面把工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运用于农场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标志着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国家我们以日本为例。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以生物、化学技术的采用作为先导。表现在侧重采用生物技术,多投劳力,进行劳动集约经营,结果以“多劳多肥”著称于世。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日本农村劳动力出现不足,日本开始了农业机械现代化。

其次,日本农业历来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体制为主,虽然在近年来日本的农户规模有所扩大,专业化畜牧场出现,但是由于其自然、历史条件造成的小规模家庭经营这一特点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正是日本农业现代化与世界其余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第三,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兼业农户一直占很大比重。其兼业方式有以农为主兼营其他,或以他业为主兼营农业这两种类型。而其他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大多采取弃

农就工,举家离农的途径向城市转移,其城市也具备了吸纳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日本则不具备上述条件。日本农民只得采取就近、就地解决并通过农户兼业化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到1986年日本农户平均兼业收入已是农业收入的4.5倍,达到450万日元。

第四,日本在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工业。发展农村工业,一方面可以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农业增长。

最后,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户,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即农协)起到了在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使小农户同大市场接轨的作用。这也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管理小规模农户,把它们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供了借鉴。日本农协是由农民按地域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但它与西方在农业专业化领域组织的合作社显著不同,一是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一般地看,合作经济组织是工人或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对抗大资本的中间盘剥组织起来的互助组织,具有单纯的经济性质。而日本农协除了它的经济性质外,它还兼有帮助政府贯彻农业政策、代表农民向政府施加压力、甚至组织农民反对政府的双重职责。因而具有“准政府机构”和“政治压力团体”的性质。二是与西方具有独立性的合作社不同,日本农协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垄断组织体系,覆盖了日本整个农村地区。西方农业合作社组织之间往往独立经营、互不联系,因此,在同大资本的竞争中,合作经济组织被挤垮压倒的现象屡见不鲜。日本农协在组织体系上采用“三段制”,即市町村一级设单位农协,都道府县一级设农协联合会,国家级设农协联合会,这样以其强大的组织系统,从生产到生活,采取上下一致的行为,形成买方垄断,垄断了整个日本农村市场,有效地阻止了工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盘剥。可以说,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

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起步晚,国际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条件与以前完全不同,因此,尽管农业发展总趋势仍然是农业技术化、机械化和管理现代化,但是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不得不独辟蹊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取得独立。起初发展中国家企图追赶发达国家,采取“重工抑农”的策略,急于发展工业,把有限的资金大部分投放在工业上。这种战略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6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着手对这种战略进行调整,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增加投资,推广“绿色革命”。

拉丁美洲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起步方式选择上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农村经济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在拉丁美洲地区,农业现代化主要模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使用机器、化肥和农药。机器的使用,节约了劳动力,但是并没有使土地利用率提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大农场主却将土地闲置起来。同时,机器的使用并没有与其他技术相配合,没有提高土地产出率,相反由于大机器的使用,使许多农村劳动力失业,造成农村中的普遍就业不足。

6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许多国家广泛推行了以改良品种和扩大灌溉为主的“绿色革命”。到80年代,亚洲各国实行“绿色革命”的土地面积达4000多公顷。占全世界推广面积的80%的水稻品种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印度推广。小麦品种的推广地区以南亚为主。这些国家稻田和麦田的40%采用高产品种。在推广“绿色革命”的亚洲国家中,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占粮食增产因素的60~90%。以印度为例,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绿

色革命”(“高产品计划”),同时,扶持农村电气化和机械化建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仅拖拉机一项,印度在1984年“绿色革命”成功时,已达到76173 台,比1962年的880台增长了85.56倍。结果“绿色革命”与农业机械化互相带动,促进了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

就目前世界上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看,各国由于是在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数量背景下开展农业现代化的。因此,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其独自的特点。

1.农业现代化起步方式不同。美国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开始,日本、印度则从选择能提高土地产出率的生物、化学技术——生物化、化学化起步。具体来说,一个国家实行农业现代化,究竟实行哪一种起步方式,一般来说是由其土地和劳动力状况决定的。人少地多的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从生产工具上进行改革,通过发明、创造新式农具来克服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要在充分利用劳动力方面找出路,实行“多投活劳动的农业”,并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产,以便促进农业的发展。

2.选择的技术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根本变革。各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术,概而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土地节约型)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劳动力节约型)。前者包括给植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培育和改良品种,采用先进的农作制度,增施化肥、农药,使用配合饲料等;后者包括采用各种机械设备,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这两个方面,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它们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生物及化学技术主要是直接改变生物本身,创造用于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以促进其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因此,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将其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放在了前者,而机械技术的重点是以物力来代替人力,提高工效,节约劳力,扩大每个劳力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及数量。因此,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一向把重点放在后者。

3.农业经营规模不同。土地资源状况,劳力的多寡,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的选择。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又成为影响土地规模经营的因素。由于人少地多,致使美欧走了一条机械化再到生物技术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机械化必然对农场规模产生深刻的影响。机器的使用需要土地集中连片,而大量劳动力脱离农业,使集中成为可能。在美洲和欧洲各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场面积不断扩大。在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发端,使其土地关系结构中以小自耕农或租佃经营为主的农业规模,未受到机械化的影响得以保留,表现在土地的使用上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一家一户为生产主体。只要农村中的剩余劳力转移顺利,农业机械化就接踵而来,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存在,无疑会遭到冲击。

4.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美国和欧洲各国农民彻底放弃了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农民往往以兼业为主。其原因是农民对土地的认识、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在亚洲各国,传统的农民意识及对土地的依恋,以及由于高昂的土地价格产生的保值心理,使许多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成为兼业农户。

尽管各国农业现代化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即是农业现代化无论以什么方式起步,都要达到机械化和生物、化学技术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构成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产出率,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管理现代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受自然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中国必须采用劳动集约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这是与中国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方式。对于这类问题,日本是有教训的。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曾模仿美欧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引进了农业机械,设立农具制造厂、试验厂,还聘请外国农业教师传播美国和欧洲各国使用农用机械的技术经验。但是,终于由于美国和欧洲各国大型的农业机具与日本的农业资源结构不相适应而归于失败。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尤其在农业现代化伊始,必须吸收日本的教训,在农业科技方式选择上,第一步要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在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下功夫,另外必须继承和发扬东方民族精耕细作的传统,在同一块土地上多投劳力,以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压力,否则,先进机械排挤出来的农民将加重农村中的失业。

第二,要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某一种技术单科独进的过程,它必须贯穿机械、生物、化学技术的交织作用。中国的问题是在以生物、化学技术取代传统技术的劳动集约开始后,如何转入机械化的资本、技术集约?要尽快并且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化,中国的棘手难题是农业剩余人口转移问题。只有使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才能为农业机械化腾出空间。

中国在转移农村过剩人口中,主张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去吸纳农村劳动力。中国农村工业的兴起主要是因为耕地稀缺,农业落后无法养活全部人口,这与亚洲各国农村工业的兴起是同源的,都是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实际上,中国农村工业已超出了一般农村工业的概念,并且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农村工业包括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缝纫工业、皮革工业、造纸工业、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等,几乎包括了城市工业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为主的小型工业,其中已有不少企业采用现代化装备和管理手段,开始进入了现代企业的行列。从规模上看,大中小齐全,有的已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到1991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已有1908万个,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9609万人,加上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民工潮”的形式向大、中城市涌进的,事实上已不再务农的大约5000~6000万农民,中国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约还有1~2亿人。结果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工业不能解决农业失业人口问题,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也不可能吸纳这么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中的隐性、显性失业仍然存在。并且,随着城市、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方式由手工向机械转变而释放多余劳力等因素,农村劳力失业现象还将进一步加重。这将成为中国用物力代替人力,实行农业机械化的最大障碍。可以预料,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大城市吸纳能力低,致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过程会比其他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长,最终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化学技术化的“单科独进”过程延续较长时间,直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基本缓解,才能搞农业机械化。这样,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是:如何才能加快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力转移的过程,为农业机械化腾出空间?我们的基本对策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应当是小城市和小城镇。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已达到饱和状态。尽管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加它们的人口容量,但增加度是有限的,而且增加的人口容量的吸纳对象主要是高知识阶层、技术专

家、少量来自农村的能工巧匠以及一部分可以填补城市就业空位的青年农民。而要完成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艰巨任务,则要依靠2000多个县城和县域首位城镇。农村剩余劳力往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小城市(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弥补了我国小城市(镇)相对发展的不足。

(2)鼓励农民“兼业”,以多种形式半脱离或脱离农业。

我国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根本原因。虽然目前农村有1亿多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和流入城市打工,但这些人仍然被户口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他们中一部分人在城市有住所、有铺面,长期不务农,已形成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但他们仍然是农业人口,其子女仍然承袭农村户口,在法制上他们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客观上使他们难以脱离土地。另外,这些人有强列的恋土情结,总是把土地作为他们维持生存的最后防线,结果使土地的规模集中难以形成。因此在中国,很难形成欧洲和美洲许多国家那样使农民弃农就工、彻底放弃农业而转入城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这是农民难以脱离农业,兼业农民多的原因。为了鼓励农民脱离农业,中国必须改革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在“农转非”问题上要合理松动,要按目前个人居住地和目前从事的职业来重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为农民脱离农业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对兼业农民给予鼓励和保护,逐步诱导其脱离农业。

第三,中国农业土地规模应以小为主,大小结合。从国际看,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法国为25公顷、联邦德国为15公顷,美国为183公顷,日本农户经营规模为1.1公顷。中国人多地少,日本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经验及管理办法可以借鉴。虽然,目前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劳力转移较多,个别地区出现了农业壮劳力短缺状况,农业成了老、弱、妇、幼的产业,在这些地区农业规模经营初现端倪,农业经营大户,如养殖大户、种粮大户等已出现,但这种做法不可能在中国广大农村普及,只能在人少地多的边疆地区和出现农业劳力不足的经济发达地区采用,而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不能盲目贪大。有些学者在分析传统农业为什么落后的根源时,把它归功于农业规模过小上。但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提供的事实却说明:农业规模与经济收益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现代化农业与大型的现代化生产工具也没有必然联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有大规模、大农场,取得高经济收益的(如美国),但也不乏中型农场、小型农户,使用中小型农业生产工具取得高经济收益的例子(如西欧和日本)。

另外,中国是在许多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因此,别国所走过的路及现成的一套做法,将为我们选取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我们可以在认真总结他国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中,走出符合中国农业资源状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捷径来。

总的看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客观条件同欧洲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不尽相同,而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中国不得不做出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外国的做法,都将延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中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这是我们的国情,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第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要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支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摘编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资本农业,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 关键词:小农制;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1](p934)。时至今日,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下一步,我国如何实现小农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科学论断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2](p910)。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3](p485)。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3](p500-501)。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刘艳梅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在这一讲当中我主要讲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第一部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第二部分,是什么原因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怎么样去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一)农业发展阶段和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个部门,先于工业,然后农业发展了,才有了工业和服务业,那农业发展阶段大体上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的,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生产力水平很低,基本上满足人类的生存状况,到了传统的农业阶段又分为古代和近代的农业阶段,传统农业主要是以手工劳动,以畜chù力和人力为主的农业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的工业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概念。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去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的农业有三个要素,即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些现代的要素融入了进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了现代农业,这是农业的现代化,“化”是事物性质的一个转变,而农业现代化是要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这样一个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 农业现代化很多核心特征,如信息化、产业化、一体化、科技化、规模化,在这儿我就把核心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 第一个方面,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有学者提出来说,农业的产业化其实是要打造农业的第六产业,什么是农业第六产业?1+2+3=6,1×2×3=6,一产、二产、三产,把农工商的产业链打通,这是农业的现代化。国外称为“农业的一体化”,从田野到餐桌一体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让小农户更多地去参与社会化的一个大生产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 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 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 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 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 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 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 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 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 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 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 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 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 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 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 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个“发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胡鞍钢: 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1]本文考察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毛泽东对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

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当时农村人口几乎都是绝对贫困人口。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3] 历史上,中国还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饥荒大国。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恢复,但按不变价格(1987年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3%,农业增加值相当于92.3%。

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罗志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期望江苏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对如何走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并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人民温饱和务农劳动力增收,直接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不到7%,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更加突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江苏农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日趋明显,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满足这些需要,应对这些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安徽日报》 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较高,农业发展走上了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条件,不断完善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大大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改变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第二,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表明,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应用胚胎移植、冷冻技术繁育优良畜牧品种,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欧盟各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优良品种培育、动植物检疫等方面投入大量经费。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现代高科技培育谷物新品种,使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亩产突破了500公斤。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现代化管理,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实行监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大大减小了农业经营的风险。 第三,以农业产业化为重要途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生产已突破了传统的产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

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及农业产业基地,将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起来走进市场,进行产加销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许多国家成立了许多农民社会组织和农业协会,代表农民的利益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或者参与国际、国内市场谈判和规则制定。如日本农协除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外,还代表农民参与农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为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覆盖面很广,大到改良农业生产和销售技术,小到各种度量换算和计算捷径,都可到州县农业推广服务部门获取满意的服务。荷兰的家庭农场虽然规模较小,但农业合作组织的类型却很多,有信用、供应、加工、销售、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第四,拥有一个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农民素质普遍较高。各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形成了集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农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农场主普遍接受过正规教育,大多具有大学学历,有的还有硕士、博士学位,少部分只有高中学历的,也都受过专门的农业职业教育。他们不仅懂田间栽培技术,会熟练操作各种农业机械,还熟悉农产品市场,会经营管理。 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具体模式也不同。我国要从国情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论文终稿

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与研究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方向。 关键字: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模式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稳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1.1 概念的界定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上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和麦克勒兰德等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完善、提升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进入近现代以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前进发展的方向。作为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也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但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农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

第三专题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2.区域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3.世界性和时代性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9年)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9年) 2019-09-18 08:58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 情的突出特点。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 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我们这个 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1]本文考察了中 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毛泽东对中国这 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 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 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 似的。”[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当时农村人口几乎 都是绝对贫困人口。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 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 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 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 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3] 历史上,中国还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饥荒大国。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恢复,但按不 变价格(1987年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3%,农业增加 值相当于92.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直接受到政府农业改革政策的影响。安格斯?麦迪森 认为,1949年以来,中国有过六次影响农业制度的重大政策变化[4],但并非每次政策 调整都能成功,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在加速工业

“发展现代农业”的申论范文: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现代农业”的申论范文: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期望江苏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对如何走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并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人民温饱和务农劳动力增收,直接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不到7%,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更加突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江苏农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日趋明显,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满足这些需要,应对这些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任务,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保护体系“五个体系”,努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三化”同步发展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江苏省按照“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促进“三农”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一方面,强化工业支持农业。注重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水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城乡互动发展。深入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争取用3至5年实现全省村庄面貌根本性改观。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创新驱动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此,应把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一是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农业前沿进军,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种新型服务组织的作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扩大新技术、新品种覆盖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三是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工业发展,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进农业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