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想渠道通路

联想渠道通路

联想渠道通路
联想渠道通路

联想通路三部曲:从多层级到扁平化

-----联想渠道通路精品篇联想集团是渠道扁平化发展的成功案例。作为中国IT行业的领先者,其渠道再造经历了三个具有标志性的阶段。1990年代中期,联想实行代理渠道制。在全国范围内,联想拥有几千家分销代理商,从分销商再铺到零售商。由于渠道过长,导致管理混乱甚至失控,尤其是随着联想产品线的增长,通路已达不到共享的效率。1998年,联想开始第二阶段渠道模式的重构,引入专卖店的特许经营模式,加速构建直营店,2000年年底,联想专卖店的销售增长超过分销和代理渠道。2004年,受DELL电脑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迅速进展的挑战,联想再次进行通路改造,建立第三阶段的新渠道模式“通路短链+客户营销”,以更短的渠道和强化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赢得竞争优势。

从联想渠道演进的路径可以看出,联想早期以层级较长的分销为主,虽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被削弱,并且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第二、三阶段渠道模式以终端为突破口,贴近最终用户,并通过加盟专卖店塑造了品牌形象。

渠道扁平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由于扁平化的路径和方式不同,渠道扁平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国本土企业渠道扁平化的典型路径有:调整渠道结构使渠道重心下沉、自建渠道和基于互联网

技术建立e渠道等。其中自建渠道的风险最大,在增强企业控制力的同时,带来成本的巨大风险,耗费企业大量资金、人力、精力。因此,自建渠道的扁平化策略,需要企业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自建渠道的初衷在于实现通路扁平化,以增加对通路的控制,使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响应加快,利于公司多品牌和多品种的市场推进。然而,当自建渠道大幅增加企业成本时,企业只能进行通路再造,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渠道“瘦身”举措,降低通路成本,以提高渠道整体效率。渠道扁平化目标从“通路控制第一”转向“通路效率第一”,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网络直销渠道

渠道扁平化的极端是直销模式。网络直销是基于B2C模式的新型渠道,渠道长度为零。诞生于21世纪的诸多新型企业直接定位于B2C网络营销渠道模式,并构筑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投资者热捧,如当当网、卓越网以及近期引人注目的B2C新秀Vancl、京东商城和红孩子等。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电子商务市场的迅速增长。据2008年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显示,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2008年B2C 模式将增长100%以上,2009年甚至将达到400%的增长。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庞大,电子商务环境日趋成熟,结算方式和物流体系日

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和体验网络购物这种新型渠道模式,一些消费者甚至产生了依赖性。

网络直销模式的特殊性对其出售产品一定的特性要求。由于B2C 渠道模式无法解决消费者的体验问题,因此网上产品通常对顾客感官体验要求较低。目前本土企业中较为出众的B2C模式企业,都是定位于某一特定行业,品类以图书、音像制品、数码产品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顾客对消费体验要求不高的特点,因此快速获得了成功。

由于没有物理店面成本,加之渠道中间环节成本的节约,网络直销的成本优势非常显著。然而,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网络直销渠道对于网站后台的产品供应、配送中心的建设、网站的吸引力、顾客下单及配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均有较高要求,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最终是后台物流管理系统之间的竞争。此外,多元渠道战略下传统分销与网络直销可能存在的双重渠道冲突问题,也是需要努力解决的。

联想集团在销售渠道开发中的优势:

联想集团采取销售渠道“扁平化”的发展模式,改变了销售渠道过长,销售管理混乱的状况,加速直营店和特许经销店的建设,

并通过推广“通路短链+客户营销”这样的新的营销理念,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运营商不仅需要提升渠道管理水平,还需要丰富渠道管控手段,转变渠道管理观念

内部控制系统

销售数量与销售效率管理(目标管理、激活率)

新发展用户质量调控(离网率、平均ARPU)

渠道业绩考核跟踪(销售增长、业绩提升)

渠道信息反馈与应变机制(渠道拜访与报告)

渠道秩序与经营规范(奖励与处罚)

渠道管理人员激励控制(绩效考核)

外部监控系统

经销商真实信息记录(网点录入、统计准确)

核心渠道信息反馈(对手动态、市场异动)

中介机构调查(渠道检查、市场跟踪)

经销商协作沟通机制(全体例会与个别沟通)

树立新观念合作互信双赢发展服务意识正视竞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