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管理学 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 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 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 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考试主要内容

1、信息与管理思想的演变

从科学管理的思想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的演变过程,是管理重心从物→人本→信息资源管理的变化过程。

2、信息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角度,管理过程是以信息为媒介,

角度,信息是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

1、信息概念及分类

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实质内容。可用四种方法分类:(1)信息按内容分为自然信息(非人类)与社会信息(人)

(2)表现形式【文献型信息:声音、图像、数字、多媒体】;

(3)时间状态【过去信息(记录信息)、现在信息(控制信息)、未来信息(计划信息)】;

(4)空间状态【宏观信息(国家)、中观信息(部门)、微观信息(企业);】

2、信息资源及内涵

资源: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序化成为为信息资源。

三部分组成。生产者:生产信息的工作者。信息:在信息资源三要素中,通过开发和利用,表明其的价值,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核心。信息技术:搜集、加工、存储和传递技术

3、信息科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概念:研究不同领域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以及使用的学科。

理论基础:出发点是认识信息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

4、信息化

指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1、信息管理的内容概念及任务

概念:(1)狭义;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2)广义;对涉及信息活动的【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任务:(一)【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任务;(1)制定其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和政策,保障信息活动的有序进行。(2)制定信息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为社会的信息活动提供制度及法律保障并实施监督。(3)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关系,利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共享。(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为社会提供有效信息物质保障。(二)【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任务;(1)根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框架。(2)适用信息技术,建设组织内部信息系统,确定信息加工、存贮、检索和传递的具体方法。(3)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信息管理活动进行绩效评价。

2、信息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为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称之为文献管理时期。

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内容。该时期以电子信息系统为象征,使信息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是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集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最高形式。

克服了原有的缺陷,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章联系起来。

3、信息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理论基础除了反映信息社会实践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信息学外,就是

管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三者构成了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体系结构,是信息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

鉴于信息管理科学的跨学科特征,其研究方法理应是综合性的。以信息论为主体包括控制论和系统论在内的学科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系统论方法。

1、信息采集的方法与原则

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手段也会存在差异。不同的信息获取方法和手段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应结合组织的自身条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获取信息。

常用的信息获取方法:【1)购买2)调查3)交换4)索取5)检索】

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提高采集效率,我们需要:【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预见性、计划性】获取和收集过程,【采全率、采准率、及时率、费用率、劳动耗费率】

采全率:P=r/R 采准率:E=r/Q 及时率:T=∑ti 费用率:C=F/G 劳动耗费率:L=∑li

信息源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是信息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源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结合信息的内容和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交叉分析,以期发现对应于特定用户信息需求的信息源分布格局。

如果以组织边界为界限,可将信息源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如果根据时间标准来区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和二次信息源。

如果根据信息的运动形式,还可以把信息源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根据信息是否数字化,可以将信息源区分为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2、信息的分布规律

信息产生的多目的性和无序性,使得其分布呈现复杂的表象,但仍然存在一些基本规律:1)马太效应2)洛特卡定律3)普赖斯定律4)布拉德福定律5)齐夫定律6)指数增长律7)逐渐过时律

3、信息组织的方法及要求

对于所采集到的信息,一般还要做序化处理,这也就是信息组织。我们通过各种手段采集到大量的信息后,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便于管理和使用。

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整序的主要方法是分类。大量的信息不加以分类,将会既不便于保留和存储,也不便于查找和利用,信息的作用也很难发挥。

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引用组织法、文献型信息的宏观组织。

网络信息组织方法:凡是能将网络信息有序化的方法都可以称为网络信息组织方法,一些传统方法对网络信息也是同样适用的。下面列举了几种最常用的方法。文件方式(例如FTP)数据库方式(例如CNKI)主题树方式(例如BBS)超媒体方式(例如GOOGLE)、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5、信息对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的整个运动过程。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的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

6、信息宿的界定

所谓信息需求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1、干扰企业内部信息传播的因素

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故意歪曲、基于主体理解偏差的无意失真、基于主体传播技术生疏的无意失真、基于多次传播造成的信息畸变

传播渠道的干扰:1)机构层次繁多2)传播系统不健全3)分工不明

客观传播障碍的存在:1)自然语言障碍2)技术知识障碍3)传播技术障碍

2、信息鉴别程序

内容鉴别→方法鉴别①源信息鉴别②加工方法进行鉴别→存疑

3、信息筛选程序

/

保留真实//有用/

落后,保留真实/有用/精约/先进信息。

4、信息存储内容

(1)归档(2)登录(3)编目(4)编码(5)排架

5、信息利用的本质和方法

信息利用的本质:按照一定的思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内容:1.先开发,后利用2.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出发寻找可利用的信息3.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找可利用的信息4.从否定之否定的角度出发寻找可利用的信息。

6、信息反馈的概念

是将利用某信息后得到的结果(即反馈信息)与利用该信息前对结果的预测相比较,以期获得该信息利用效果的结论,借以指导下次信息利用的过程。

(1)信息反馈是不断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保证

(2)信息反馈是优化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条件

(3)信息反馈是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

1、逻辑顺序阀

对企业来说,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调查清楚,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研究,找出那些对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加以充实和提高。因此,这里把信息资源的管理划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要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了解企业领导对信息方面的需求情况和各业务部门对信息方面的需求情况以及得到满足的程度。不仅是要查清现在的明显的信息资源,而且更主要的是在发现对企业未来有重要意义的潜在的信息资源。

使用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同他们的信息需求进行比较。经过初步的分类、归纳、整理,对其内容、数量、质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然后,按信息资源分类将登记表编出目录,并按照部门编出索引,以便可以迅速查找。

采取积极的措施。核算信息资源的成本,对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行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2、物理过程法

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从信息的产生到最终被使用发挥其价值,一般可分为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这几个阶段。可见,信息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管理。这里将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信息需求与服务。一方面,这是信息规划的问题,目的是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和要求。另一方面,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他们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2)信息收集与加工。主要是通过已有渠道或建立新的渠道去收集需要的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这时数据才成为真正的信息。

3)信息存储与检索。将处理后的信息按照科学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便用户检索使用。存储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检索才是存储的目的。

4)信息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作用在于为用户所接收和采用。如何使所需要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送到需要的用户那里,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3、BSP过程具体步骤和内容

1)研究的准备工作。

企业的最高层领导亲自参与;企业各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能正确解释他们所在部门得到的资料;由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全面负责;在整个工作中,需要各业务部门的具体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提供详细真实的材料。要制定研究计划。参与研究的成员在思想上要明确“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研究的开始阶段

企业规划方法研究的首项活动是企业情况介绍,全体研究组成员都要参加。

由企业的最高领导介绍研究的目标,期望的成果和研究的远景,以及与企业的活动和目标的关系。

由系统分析员介绍收集的有关资料,使成员熟悉有关资料。系统分析员应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由各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本部门数据处理的历史和现状、主要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相关处室的数据联系。

3)定义企业过程

企业过程被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过程的集合,这些决策和过程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由许多企业过程所组成。识别企业过程是企业完成其目标的必要条件。

识别企业过程要依靠已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要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讨论商讨,因为只有他们对企业的活动了解得最深刻。

4、UC矩阵和ER方法

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通常将表的纵坐标栏目定义为数据类变量(X)横坐标栏目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Y),将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即X与Y之间的关系)用使用(U,use)和建立(C,create)来表示,那么将上一步数据汇总的内容填于表内就构成了所谓的U/C矩阵。

E--R图的具体画法:把有联系的实体(方框)通过联系(菱形框)连接起来,注明联系方式,再把实体的属性(椭圆框)连到相应的实体上。

1、战略信息管理的概念和过程

企业战略是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战略管理,就是对战略决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套用战略管理的三过程,可以将战略信息管理围绕信息战略展开的过程分为三个环节:信息战略制定、信息战略实施、信息战略评价

2、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的步骤

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要对组织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以规划,包括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和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的匹配关系等内容。

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只是一种可能,要使其变为现实,关键还在于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1)业务分析,主要是理解业务部门的现在与未来的状况;

2)检查当前的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技术系统,重点是评估其支持业务部门的程度;

3)识别机会,重点是定义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改进业务的机会;

4)选择方案,主要是寻找和确定内在一致的机会和方案。

战略的信息资源规划:

战略的信息资源规划则要对组织内部中的信息资源管理进行规划,其中战略数据资源的识别及其管理问题是最重要的内容。企业的一切信息活动都是围绕着信息资源而进行的,信息资源要素本身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

战略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广泛收集一般信息资源;加工、提炼形成战略信息资源;分析战略信息资源;传送战略信息资源给需要它的用户,最大限度地发挥战略信息资源的价值。

信息战略规划的组织

战略规划不仅要对其各项规划内容作出回答,同时还要对规划中所提出的方方面面之间的相互关联作出规划。

3、信息战略规划的组织

战略规划不仅要对其各项规划内容作出回答,同时还要对规划中所提出的方方面面之间的相互关联作出规划。

高层领导参与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为了实现规划目标,最高层领导必须自始至终地参与全部的规划工作。组成一个权责明确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在组织的最高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由一名全面负责规划工作的负责人和一个核心小组组成。负责人最好是出自高层领导,也可以是受组织最高层领导委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规划工作具体应由强有力的核心小组来完成。

1、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模式

(1)集中式结构模式。(2)分散型结构模式。(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

2、企业信息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1)信息使用部门:使用信息的用户,是提出信息的需求,信息的内容、范围、时限等具体的部门,也是将信息用于分析研究、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部门。

(2)信息供应部门:大体上有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3)信息处理部门:主要是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处理信息的专业部门。

(4)信息咨询部门:主要是为使用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向信息供应部门、信息处理部门提出要求,帮助用户研究信息和使用信息。

(5)信息管理部门:它在信息工作的五种职能部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各部门,使之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3、CIO的组织结构和能力

在一个组织中,CIO是全面负责信息工作的主管,但又不同于以往只是负责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的单纯技术型的信息部门经理。CIO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管理,且身居高级行政管理职位的复合型人物。

1)从统揽业务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2)熟悉各业务部信息流的关系,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能够综合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工作。

3)熟悉信息科学、系统方法和信息技术,能够将数据管理、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信息主管的职责是全面管理公司的信息资源开和利用,包括更新企业信息技术、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培训和管理企业信息人员、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组织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交流。

CIO的理想知识结构大致包括三个板块:一是信息技术知识;三是管理知识;二是与某一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CIO的理想能力结构也可分为三类:一是信息技术技能;二是管理技能;三是相关经验。

1、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信息系统是为搜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反馈和提供信息服务而建立的人工系统。

信息系统是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开放式系统。它可以看成是由三个基本的行为部件构成,它们是输入、处理和输出。

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3、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的分类

横向子系统和纵向子系统。

横向子系统包括:(1)市场销售子系统(2)生产管理子系统(3)物资供应子系统(4)人事管理子系统

(5)财务管理子系统(6)决策管理子系统

纵向子系统包括的内容有:1)业务执行子系统2)管理控制子系统3)战略规划子系统

4、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及每个步骤的文档

1

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3。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这个阶段又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等内容。

4

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系统设计说明书为依据,编制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代码,建立文件和数据库等,测试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使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

这个阶段的任务具体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系统测试,人员培训,数据转换,试运行与转换等。

5系统交付使用使用以后,研制工作即告结束。但是信息系统不同于其他产品,它不是“一劳永逸”的最终产品。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80年代中期,我国的信息系统开发主要采用用户自主开发方式以及与大学、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的方式。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软件开发公司的兴起和国外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委托开发、购买现成软件等成为常见的开发方式。

PS:考前复习概要,简单明了。更合适在考试中……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八)(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高考适应性考试(八)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3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管理概论 判断题:16道,每道2分,总分32 1.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 (对) 正确 错误 2.实物信息源中的实物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对) 正确 错误 3.电子书具有计算机能力、通信能力和多媒体功能,此外还具有电子设备的各种特点。() 正确 错误 4.智力型信息源主要指由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对) 正确 错误 5.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对) 正确

错误 6.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比较著名的有《国际十进分类法》。 ( 错 ) 正确 错误 7.利用间接法评价信息源,可以把调查和评分结合起来使用。 (对) 正确 错误 8.元数据是结构化的编码数据,用于描述载有信息的实体特征,辅助描述数据的标识、发现、评价和管理。 (错) 正确 错误 9.分类法除了直接选取自然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作为标识外,还大量采用了复分标题。(错) 正确 错误 10.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对) 正确

错误 11.缩微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并且已广泛应用于保存珍贵的文献和典籍。(错) 正确 错误 12.直接评价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比较客观。(错) 正确 错误 13.信息的提供、评价和利用等环节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的或无意识的错误。 () 正确 错误 14.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 错) 正确 错误 15.事实型数据库也称数据型数据库,是一种存贮简单而独立存在的非文献信息。(错) ()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预测: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决策: 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激励: 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作用。 控制: 控制是指接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对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系统按预定的计划运行,或适当的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C)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A卷)试卷类型: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 1 文献著录 2 史志目录 3 分析目录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 4报导性文摘 5 在版编目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是《》。 A.七略 B.别录 C.七志 D.七录 2 郑樵主张会通,反对断代史的做法。他的著作是《》。 A.史通 B.通典 C.文献通考 D.通志 3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佛经目录,它是梁天监年间由编撰的。 A.释道安 B.释僧祐 C.朱士行 D.释道宣 4 希腊诗人在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期间编撰过一部题为《皮纳克斯》(Pinakes),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

A.卡利马科斯 B.亚历山大 C.格斯纳 D.特里森 5 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知识单元,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是。 A.目录 B.文摘 C.索引 D.字典 6 元代钟嗣成所编《录鬼簿》是一部。 A.戏曲汇编 B.传奇汇编 C.私藏目录 D.戏曲目录 7 《汉书·艺文志》的编撰者是。 A.刘向 B.刘歆 C.班固 D.裴松之 8 《》是一部辑录体书目,它的编撰者是清代著名诗人与学者朱彝尊。A.文献通考 B.经义考 C.小学考 D.史籍考 9 梁启超以为,《》中最有价值之创作是《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 A.大唐内典录 B.开元释教录 C.历代三宝记 D.出三藏记集 10 是揭示和报导若干文献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A.文摘 B.推荐书目 C.联合目录 D.地方文献书目 11 的中文译名是联机公共目录。 A.OBAC B.OPAC C.LPAB D.OPAB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第四章)

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本章从信息处理的环节(需求、收集、存储、传输、加工、使用)来探讨信息资源的管理。本章内容实用性强,要求能结合实际应用来理解相关的方法和手段。 1.【识记】信息需求的定义是什么?(P98)名词解释 所谓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 2.【识记】作为信息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P98)[201104综合分析题]案例4-1 注意信息用户名词解释 将既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称之为信息用户。信息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作为信息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拥有信息需求,及需要接收信息以解决未知问题。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 (2)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况能力、抽象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等),即有能力接收、处理和利用信息。 (3)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即事实上接收和利用信息。 如果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则为潜在信息用户。 3.【识记】职业信息需求的定义是什么?(P98)[201104单选] 职业信息需求是指除了生活中的信息需求之外,个人的信息需求还包括工作中产生的信息需求。 4.【识记】生活中的信息需求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P98) (1)物质生活的信息需求; (2)精神、文化生活的信息需求; (3)个人安全的信息需求; (4)劳动和其他社会工作的信息需求; (5)社会交往与互助的信息需求; (6)适应社会的信息需求; (7)增长知识的信息需求; (8)创造活动的信息需求; (9)实现某种生活目标的信息需求; (10)产生某种兴趣的信息需求。 5.【识记】职业信息需求可以分为哪些类别?(P98) 一、为完成工作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 (1)为熟悉各工作环节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2)为了解同行业及同仁的工作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3)为熟悉客户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4)为提高职业技能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二、为应付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为解决工作中发生的意外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 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 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试卷答案

《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 1、破译或攻击密码的类型有 惟密文攻击 、 已知明文攻击、 选择明文攻击 和 选择明文攻击四种。 2.按信息的性质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 和 语用信息 。 3.若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n ,且0≤p i ≤1,i=1,…, n ,∑=n i i p 1=1, 则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的香农信息熵公式为∑-=i i s p p H log 。 4.若C={000,111},则=⊥C {000,101, 110,011},且=⊥C dim 2 。 5.列出[3,2]循环码C 的所有码字 {000,110,101,011}。 2.在决策科学中,效用值是指某事物对决策者的作用程度与效果,是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基础的精神感受值,是决策方案的后果对于决策者愿望的满足程度。它具有以下二重性: 客观性和 主观性 。 4.若C={000,110,101,011},则=⊥C {000,111},且=⊥C dim 1。 5. 设C 是二元[6,3]线性码,则C 中含有(8)个码字。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3分) ?1. 修改为:泛化是用来扩展概念的外延,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应用于更多的对 象。泛化分析可以用来扩展一个概念的语义信息,从而合并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减少要处理对象的个数,约简信息的处理空间。 ?2. 修改为:解密不是译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陪集个数为2n-k 。 √4. 设C 是[n , k ]二元线性码,则n C C =+⊥dim dim 。 √5. 从密钥的使用来看,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是一般通讯加密的逆过程。 √1. 在F 2上,x 7-1除以x 3+x +1的商为x 4+x 3+x +1。 ?2. 修改为:加密不是编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修改为: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的个数与陪集个数之和为2k +2n-k 。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管理信息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科学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扩散性共享性可加工性有用性 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是客观记录、分类和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语法信息 信息是被组织起来、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可能是一些接受者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但接受者自己能解释。---语义信息 知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语用信息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生产者:是为某种目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 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信息生产的产品,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 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与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 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信息和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信息是由人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 信息资源的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它具有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即需求性、稀缺性和对象的选择性。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源,它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如可共享性、无穷无尽性和驾驭性等。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支柱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交换规律的科学。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其支柱为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信息管理也是一种社会规模的管理活动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生物氧化都能产生ATP B.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过程都直接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ATP都能直接用于主动运输 D.加热和加酶能加速反应进行的机理都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关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内产生C02的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人体内产生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C.人体内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呼吸产生的CO2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3.某科研人员将蚕豆根尖(染色体数2n)放置于3H-胸腺嘧啶的介质中生长8小时(小于1个细胞周期),用放射自显影检测根尖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如图甲所示。然后转移至含秋水仙素的正常介质中,再次培养至有丝分裂中期,检测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 B.依据甲乙可推断根尖细胞DNA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 C.图乙对应的细胞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被标记 D.若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n则可以确定发生2次DNA复制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的是 A.催化DNA复制与RNA复制过程的酶不同 B.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核苷酸种类不同 C.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D.同一个体分裂细胞与分化细胞中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5.如图所示是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得含义 【本章考点】 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得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 2、信息得特征 3、社会信息化得含义及层次 4、信息管理得内容及任务 5、信息管理得沿革发展 【本章重难点】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管理得目标与任务 3、信息管理得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知识点详细讲解】 一、信息概念得发展 1、消息层面得信息 早期,人们对信息得理解就是很肤浅得,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瞧做就是消息得同义语。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得名句。诗中得“信息”就就是指音信、消息。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与“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就是相互通用得。 2、通信领域得信息概念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得就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得开创研究 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得方式,并用选择得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得大小。 (2)申农得负熵理论 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得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与信道容量得方法与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得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得东西。 (3)维纳得控制理论 1950年,控制论得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瞧做广义通信得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得过程瞧做就是一种广义得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得信息传递与交换。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得信息概念 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得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得关注。这些关于信息得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她领域得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得减少(信息得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得生物科学概念 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她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得元素得数目以2为底得对数就就是该集合得变异度。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得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瞧做就是信息得传递。例如生物体内得核酸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就就是通过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就是一种重要得信息传递。 5、科技工作得信息概念 科技信息工作中信息被瞧做经验、知识与资料。诸如:“信息就是作为存贮、传递与转换得对象得知识”,“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得一切符号系列化得知识”,“信息就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得经验、知识与智慧”,“信息就是组织好得、能传递得资料”等等都就是有代表性得信息定义。 6、哲学中得信息概念

信息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填空 1、按管理层次分, 在一个组织中, 有 ___________信息、 ___________信息和_____业务 ______ 信息。 2、信息管理经历了 ___传统 ________管理、 ___技术 ________管理到 ____资源 _______管理三个时期。 3、通常认为, 信息资源管理由信息 _____源 ________、信息 ____系统 _____和信息 __服务 _____ 三部分(3S 组成。 4、钟义信提出的信息技术四基元是 ____感测 _技术、 _通信 _____技术、 ____计算机和智能 __技术和 ___控制 _ 技术。 5、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分为 ___计算机 __________ 时代的信息系统和 ____信息 ______ 时代的信息系统。 6、从概念上看, 管理信息系统由 __信息源 ___________、 __信息处理器 ___________、 _信息用户 ____________和 ___信息管理者 __________四大部件组成。 7、如果以组织边界为界限, 可将信息源分为 _____内部 ________信息源和 ____外部 _________信息源。 8、就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向看,有 _____水平 ________流和 ____垂直 _________流。 9、一般来说,信息管理部门可下设 ____系统运行 _________部、 ___系统开发__________部和 _信息资源 ____部。 10、伴随着层次从低向高发展,信息管理人员相应地经历了 ____数据库管理员____、 _____ MIS 经理 ________、 ____ CIO _________ 三个阶段。

医学信息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医学信息学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2015年12月 1、信息、数据与知识的关系。第一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召开的 时间、地点?P2-3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而成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指导人们从大量的数据中认识信息的某种规律。 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 2、数据、信息与载体的关系。举例说明。P3-4 信息是人们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所获得的对人有用的数据,数据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信息的载体。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都是数据,都是可以加工成人们所需的信息的原材料。 载体是承载信息的媒体。若我们将数据比作一部货车,信息比作货物,则货车是用来运载货物的,而数据肩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因此叫做载体。 3、常用的收集信息方法有哪9种?P10-11 阅读法、投书法、询问法、观察法、收听法、采集法、购买法、网络法、挖掘法 4、常用的信息分析原则有哪些?P11-12 1)时空性2)旁系性3)内涵性4)可拓展性5)可组合性6)类比性 5、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的组成?P18 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由提供数据的对象、承载数据的载体、传递数据的信道、处理数据的规则和目的等要素组成,是具有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人工或非人工的系统。 信息系统由信源、信道、信宿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6、信息系统相关理论中的“老三论”、“新三论”的名称是?P21 老三论:一般系统论、古典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理论 7、你是如何理解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构成医学信息学的学科框架?P26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人员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在医学、生命科学、卫生保健等领域应用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除了包含医学、信息学外,还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领域,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医学图象处理与传输、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 8、如何理解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畴(4个层次)?如何理解医学信息的人机交 互过程? (1)原始健康数据 ⑵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in London?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These four London restaurants are as welcoming as they are wallet-friendly. ◆Barbican Kitchen at the Barbican Centre Europe’s largest multi-arts venue is home to cinemas, a theatre, a concert hall and galleries so there are plenty of ways for families to work up an appetite before refueling at the Barbican Kitchen. This ground floor restaurant serves a range of light bites, hot sandwiches and handmade pizzas and children under 12 eat free with every adult ordering a main meal. ◆Sticky Fingers, Kensington Sticky Fingers in Kensington is a rock n’roll restaurant that serves classic American dishes. The kid’s menu(for under 128)is just £ 7.95 for a meal, a drink and a dessert and if you visit on a Monday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nday Madness” promotion for up to 50% off all main courses for adults. Don’t leave without exploring the Rolling Stones souvenirs including gold discs, guitars and photos of the band. ◆Jamie’s Italina, Various Locations Top British chef, Jamie Oliver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catering for children. There are often “kids cat free” promotions running during school holidays but the regular kids menu is only £6.50 for a main dish, a salad and a drink. Activity packs are available for kids and the 2-course lunch deal for grown-ups is a bargain at £11.95. ◆Vauxhall City Farm Café Combine a day with the animals and lunch with the family at Vauxhall City Farm, a community space home to horse, pigs, goats and camels, Enjoy lunch at the Old Dairy Caféwhich serves affordable sandwiches, soups, salads, cakes and dishes from a weekly specials menu. Half portions of everything are available for kids for around £2. 21.What are you expected to do before eating at Barbican Kitchen? A. Eat light food. B. Order a main meal. C. Enjoy art and entertainments. 22. Which restaurant can attract music fa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