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鲜切花贮藏过程中失水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二 鲜切花贮藏过程中失水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二  鲜切花贮藏过程中失水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二  鲜切花贮藏过程中失水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二鲜切花贮藏过程中失水特性研究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鲜切花采后贮藏的一般方式;了解不同鲜切花采后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和及其对切花品质的影响;了解水分平衡在观赏植物产品品质保持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掌握鲜切花短期贮藏保鲜的简单操作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

观赏植物产品的价值与本身水分平衡有关,切花采后流通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采后失水造成水分不平衡。不同种类、同一种类不同品种切花失水胁迫耐性有差异,而且切花水分损失途径、失水胁迫后切花的表型等都不同。研究切花采后失水特性、失水胁迫耐性等对切花采后保鲜非常重要。

三、实验材料

月季、非洲菊、满天星、菊花、唐菖蒲等切花。

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千分子一天平、花枝剪、插花容器、标签纸、切花包装箱、塑料薄膜、蒸馏水、游标卡尺

五、实验步骤

1.花材整理。将市场购买(温室采切)的月季切花在实验室进行去刺及多余叶片等,留花朵下方3-4片复叶,将花材剪切成35cm长;将香石竹、满天星切花基部叶片去除,剪切成35cm长;菊花去除基部叶片,剪切成45cm长;唐菖蒲剪切成约45cm长。注意所有切花在水中进行剪切,剔除含有病斑等的花枝。

2.用吸水纸吸干切花表面水分,分别用标签标记顺序,称量鲜样质量。

3.将切花分别用塑料薄膜包装,置于切花包装箱中。以不用塑料薄膜包装的切花为对照,分别置于恒温条件(25℃)下放置

6、12、

24、36h,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取出称量鲜样质量。

(根据具体花材,如月季、菊花,在第一次称量后将叶片剪下,分别称量胁迫后的鲜样质量,与完整花枝进行对照。)

4.在胁迫后分别将切花进行复水瓶插,在切花瓶插观察室中记录花朵开放进程。用没有经过胁迫失水的切花作为瓶插对照。

5.记录瓶插过程开花指数变化(根据不同切花开花指数判断标准目测)和花朵直径的变化(用游标卡尺测量花朵直径)。

6.统计分析切花鲜样质量损失率,统计胁迫后不同切花的瓶插寿命缩短百分率。

7.撰写实验报告。六、作业

比较不同种类切花的失水速率;及复水后瓶插切花的表型。

电力拖动实验—思考题答案

; n1.测量比例+积分环节前,必须将电容两端短路,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电容两端短路是为了让电容放电,将电路变成纯比例环节,否则测量时只能观察到比例环节而看不到积分环节。 2.接线检查无误、弄清楚如何测量数据/波形后,方可通电,并尽快完成测试断电,准备下次测试,通电调试时间过长容易烧电机和其它器件(为什么) 主要是因为实验中的电机无散热装置,调试时间过长,引起电机发热,其温度升高超出允许限度,导致绕组过热烧毁。 3.工作时,必须保证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励磁电源接通(为什么) 如果没有励磁,电机内没有初始磁场,电机无法启动,且先加电枢电源,引起启动电流过大,长时间后会烧坏电机。 ( 4.电流变换器的输出值的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一:放大器的电压倍数,电流变换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转速偏差电压。 答案二:电流输出与整流管电流大小、变压器功率大小有关。如果是开关电源,还与开关管功率有关。 5.本系统中,给定值、比较器、执行机构、受控对象、被控量、测量及变送器、测量信号分别是什么 给定值——转速给定电压 比较器——PI调节器 执行机构——UPE(晶闸管可控整流器) < 受控对象——电动机M 被控量——转速 测量及变送器——电流变送器 测量信号——给定值 6.P调节器和PI调节器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它们对于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有何影响 作用:P调节器使调速系统动态响应快,PI调节器使调速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提高了稳态精度,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 影响:P调节器的比例系数越小,消除误差能力越强;而采用PI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无静差。 # 7.实验中,如何确定转速反馈的极性并把转速反馈正确地接入系统中调节什么元件能改变转速反馈的强度 通过给定值Uct的极性来判断。调节给定值Uct和反馈系数比α能改变转速反馈的强度。 8.对于电流单闭环、速度单闭环和速度-电流双闭环系统,给定输入的极性应如何设置(Uct

喷管流动特性与管道截面变化规律的关系

喷管流动特性与管道截面变化规律的关系 摘要:针对管内流动规律的一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喷管内工质流动特性与管道截面变化规律的关系,从而更准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喷管内工质流动规律。 关键词:喷管;流动特性;变化规律 通常在研究喷管内工质流动特性时,只着重于对喷管外形的确定,所以总是以状态参数变化为前提,去探讨工质流动截面(即管道截面)的相应变化。这时由可逆绝热流动的基本方程组,即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过程方程,整理出如下两个关系式: 很明显,式(1)、(2)反映了工质流速c、压力P、截面A之间的变化关系。从数学角度而言,这几个量是可以互为变化前提的。但对具体的管内流动来说,究竟谁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控制着(导致)其它两个量的相应变化,这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很多文献[1~3]中并无明确地阐述。 显然,要揭示清楚喷管内工质的流动规律,必须揭示清楚上式中各个量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不然问题的实质就不会充分地显现出来,所得结论也是不完整的,也就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特别是个别文献还错误地强调了这种关系,从而让人产生各种疑惑甚至是误解。这也是许多人在学习了喷管内流动特性之后,对一些管内流动现象还仍然解释不清,甚至出现概念上的错误的根本原因。 1对喷管内流动特性与管道截面变化规律关系的分析 任何一种流动都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随流动条件的不同,管内流动现象才是多种多样的。就喷管流动而言,其流动条件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力学条件:即喷管前后的压差;(二)几何条件:即喷管长度L和喷管流动方向(设为x方向)的截面变化规律A=f(x)。 工质降压升速、升压减速等流动特性,即工质压力P、比容v、流速c包括流动截面A的相互变化关系,应属流体自身属性,这种属性不会自发地表现出来,它是从属于流动的外部条件而存在的。这里的力学条件是工质流动和膨胀的动力,几何条件是工质连续降压增速的保证。在流动产生前和流动过程中,其力学条件和几何条件都是客观的,两者共同确定了相应的流动特性,缺一不可。比如,即使在力学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若没有几何条件的保证,流体降压升速等属性也不会自发地表现出来。对此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设流动的 力学条件为初压P 1与背压P b ,在流动产生之前,只有P 1 、P b 是客观存在的,P 1 与P b 之间的其它压力以及其它参数都不是客观的。只有在流动产生之后才在各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测试-力士乐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时的静态特性。学会溢流阀静态特性中的调压范围、启闭特性的测试方法。并能对被试溢流阀的静态特性作适当的分析。 二、实验原理 通过对溢流阀开启、闭合过程的溢流量的测量,了解溢流阀开启和闭合过程的特性并确定开启和闭合压力。原理见图3-1。 三、实验仪器 力士乐液压教学实验台、秒表 四、实验内容 1.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 1)调压范围:应能达到规定的调压范围(0.5--6.3MPa),压力上升与下降时应平稳,不得有尖叫声。 2)调压范围最高值时压力振摆:压力振摆应不超过规定值( 0.2MPa)。 3)调压范围最高值时压力偏离值:三分钟后应不超过规定值(0.2MPa)。 2.启闭特性 1)开启压力:调节系统压力逐渐升高,当通过被试阀的溢流量为额定流量1%时的系统压力值称为被试阀的开启压力。 2)闭合压力:调节系统压力逐渐逐渐降低,当通过被试阀的溢流量为额定流量1%时的系统压力值称为被试阀的闭合压力。图3-2为启闭特性曲线 五、实验步骤 松开溢流阀11,关闭节流阀10,换向阀13失电。 1.启闭特性 调节溢流阀11,使系统压力达到4.5MPa。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3得电。调节被试阀14的实验压力为3.5MPa,用秒表配合量筒测量在试验压力下的全流量。 闭合过程:慢慢逐渐松节流阀10手柄,观察压力表P ,使被试阀14的进 12-2 口压力分别为3.5、3.4、3.3、3.2、3.1…MPa每一压力对应测一流量值,直到被试阀无流量(全流量的1%)溢出为止。 开启过程:调节节流阀10,使系统逐渐升压,当被试阀有流量溢出时开始测量压力与流量,逐渐升压,直到被试阀14流量到全流量为止。 松开溢流阀11,14手柄,停泵。 注意事项 1).调节被试阀进口压力时,开启过程,压力应一直逐渐上升,不允许上升 后又下降再向上调;闭合过程,压力应一直逐渐下降,不允许下降后又上升再下降,否则,压力时高时低,实验数据无法反映启闭特性。 2).使用量筒时要注意控制油面高度,每测完一个数据后,应立即打开放油 开关,以免油液喷出。 2.压力稳定性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记录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实验五—气相色谱法实验 姓名:张瑞芳 学号:2013E8003561147 班级:化院413班 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 指导教师:李向军 组别:2013年12月30日第二组

气相色谱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部件的功能。 2.加深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一般实验方法。 4.学会使用FID气相色谱对未知物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气相色谱仪器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气相色谱仪器框图 仪器均由以下五个系统组成:气路、进样、分离、温度控制、检测和记录系统。 2.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在这种吸附色谱中常用流出曲线来描述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也就是说,让

分离后的各组分谱带的浓度变化输入换能装置中,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然后将电信号的变化输入记录器记录下来,便得到如图2的曲线。它表示组分进入检测器后,检测器所给出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是柱内组分分离结果的反映,是研究色谱分离过程机理的依据,也是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图2.典型的色谱流动曲线 3.FID的原理 本次试验所用的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它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的火焰作为能源,利用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出的组分。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1)试剂:甲醇、异丙醇、异丁醇 (2)仪器: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2014气相色谱仪); 氢-空发生器(SPH-300氢气发生器)、氮气钢瓶; 色谱柱; 微量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稳定电源。 2.打开N2钢瓶(减压阀),以N2为载气,开始通气,检漏;调整柱前压约为 0.12MPa。

电路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1、设某器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函数式为I=f(U),试问在逐点绘制曲线时,其坐标变量应如 何放置? 在平面内绘制xOy直角坐标系,以x轴为电压U,y轴为电流I,观察I和U的测量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合理地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稳压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有何区别,其用途如何? 普通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电电阻很 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电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 电路中常把它用在整流。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加反向电压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稳压二极管用来稳压或在串联电路中作基准电压。普通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都是PN半导体器件,所不同的是普通二极管用的是单向导电性,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了其反向特性,在电路中反向联接。 实验二网络的等效变换于电源的等效变换 1、通常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不允许开路,为什么? 2 P U 如果电压源短路,会把电源给烧坏,相当于负载无限小,功率R为无穷大。 2 如果电流源开路,相当于负载无穷大,那么功率P I R为无穷大,也会烧坏电流源。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趋势,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 否保持恒值? 因为电压源有一定内阻,随着负载的增大,内阻的压降也增大,因此外特性呈下降趋势。电流源实际也有一个内阻,是与理想恒流源并联的,当电压增加时,同样由于内阻的存在,输出的电流就会减少,因此,电流源的外特性也呈 下降的趋势。不是。当负载大于稳压源对电压稳定能力时,就不能再保持电压稳定了,若负载进一步增加,最终稳压源将烧坏。实际的恒流源的控制能力一般都有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恒流源的恒流性能较好,可以基本保持恒流,但超出恒流源的恒流范围后,它同样不具有恒流能力了,进一步增加输出的功率,恒流源也将损坏。 实验三叠加原理实验 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 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置零连接?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单独作用,则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 短路侧;要令U2单独作用,则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不

减压器特性实验指导书

减压器特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减压器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性。 (2)研究减压器的静态特性,掌握测定减压器静态特性的方法,掌握减压器静态特性的一般规律。 (3)了解减压器的过渡过程压力曲线测定方法,增加对减压器动态特性的感性认识。 2 实验背景 2.1减压器的应用 减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油、气工业、化工行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航天行业中,减压器可应用于地面设备(包括地面试验设备)、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航天器。具体而言,减压器可用于: (1)地面试验吹除系统。受系统工作压力的限制,此类减压器出口压力较低,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但质量流量大,要求有较好的启动稳定性。 (2)地面试验或弹箭体供气系统。对于使用气体推进剂的地面发动机试验系统或弹箭体而言,其供气系统中都必须使用到减压器,以保证稳定的压力和流量供应,对减压器的精度!动态特性要求较高。 (3)地面试验或弹箭体液体推进剂输运系统。减压器为推进剂储箱提供恒定的压力,进而为发动机提供需要的推进剂,其出口压力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推进剂供应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是影响整个发动机推力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减压器精度要求较高。 (4)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控制。在卫星、探空火箭、宇航控制系统、空间站对接操纵系统中以及弹体姿态控制系统中的的冷气推进系统中,减压器出口的气体直接送至喷管进行姿态或轨道控制,具有开启次数频繁,流量变化大的特点,对动态特性、工作范围、控制精度、可靠性和寿命都有较高的要求。 (5)提供基准压力或控制其它调节器。利用减压器出口压力稳定的特点,

实验二 溢流阀的特性测试

实验二溢流阀的静态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溢流阀稳定工况的静态特性。根据实验结果对被测阀的静态特性作适当分析。 2、通过实验,学会溢流阀静态性能的测试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二、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 1.实验装置与回路: 实验装置:YZ-01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实验回路: 注:油源的流量应大于被试阀的试验流量;允许在给定的基本回

路中增设调节压力、流量的或保证试验系统安全工作的元件。 1、测量点的位置 测量压力点的位置:进口测压点应设置被试阀的上游,距被试阀的距离为5d(d 为管道通径);出口测压点应设置在被试阀的10d 处。 注:测量仪表连接时要排除连接管道内的空气。 测温点的位置:设置在油箱的一侧,直接浸泡在液压油中。 2、实验用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不得高于 19/16。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a、调压范围的测定 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是由导阀弹簧的压紧力决定的,改 变弹簧的压缩量就可以改变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具体步骤:如图所示将被试阀2关闭,溢流阀1完全打开。 启动泵,运行半分钟后,调节溢流阀1,使泵出口压力升至7Mpa。 将被试阀2完全打开,泵的压力降至最低值。调节被试阀2的 手柄,从全开至全关,再全关至全开,观察压力的变化理否平 稳,并测量压力的变化范围是否符合规定的调节范围。 b、稳态压力—流量特性试验 溢流阀的稳态特性包括开启和闭合两个过程。本实验中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若没有数据采集系统则用记录描 点法。

开启过程:关闭溢流阀1,将被试阀2调定在所需压力值(比如5Mpa),打开溢流阀1,使通过被试阀2的流量为零,逐渐关 闭溢流阀1并记录相对应的压力,流量。并通过对压力和溢流 量的比值的分析,可以绘制特性曲线图(如图所示)。开启实验 作完后,再将溢流阀1逐渐打开,分别记录下各压力处的流量。 即得到闭合数据。 卸压—建压特性试验 卸压—建压试验是动态试验,周期短,肉眼只能观察到现象,而数据记录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由数据采集系统来完成相 对容易些。具体操作如下: 关闭阀1,将被试阀2调定在所需试验压力下(比如5Mpa),将电磁阀3通电,系统处于卸荷状态,然后将电磁阀3断电。 卸荷控制阀换向阀切换时,数据采数系统记录测试被试阀从所 控制的压力卸到最低压力值所需的时间和重新建立控制压力值 的时间。电磁阀3的切换时间不得在于被试阀的响应时间的 10%,最大不超过10ms。 当溢流阀是先导控制型式时,可以用一个卸荷控制阀换向阀切换先导级油路,使被试阀卸荷,逐点测出各流量时被试阀 的最低工作压力。 (一)特性曲线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0 年 3 月31 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记录成数据。 液相色谱的定性依据是保留时间的相对性,通常相对误差不能大于5%。定量参数常常采用峰高、峰面积、相对峰高、相对峰面积等。定量方法通常采用外标法、内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为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制定标准曲线法;内标法为在标准溶液、样品溶液中加入内标物质,以相对峰高、相对面积对标准物质的浓度制定标准曲线;面积归一化法假定所有出峰物质的吸光系数相同,计算某物质的峰面积占所有峰面积的百分比。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SCL-10A vp紫外可见双波长检测器;SPD-M10A vp柱温箱;LC-10AT高效液相

色谱仪;10μL微量注射器 2.试剂:2μL/mL苯标液;2μL/mL甲苯标液;0.2μL/mL、2μL/mL、4μL/mL、10μL/mL 的苯与甲苯的混合标准溶液;甲醇溶液;待测试样溶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选择合适的流动相配比,优化色谱条件 设置有关参数:控制流速为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4nm。 设置流动相配比(甲醇:水=1:1),用10μL微量注射器注射5μL的10μL/mL苯与甲苯的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定,观察其分离度和出峰时间。然后改变流动相配比,改进分离,调整出峰时间。从而得到最佳测定条件。 2.苯、甲苯定性分析: 在最佳的测定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射5μL2μL/mL苯的标准溶液和2μL/mL甲苯的标准溶液。观察记录保留时间,确定苯和甲苯的峰。 3.苯、甲苯定量分析: 在最佳的测定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射5μL 0.2μL/mL、2μL/mL、4μL/mL、10μL/mL苯与甲苯的混合标准溶液,再分别测定苯和甲苯的峰面积,以峰面积对浓度作图,做出工作曲线。 在最佳的测定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注射5μL的试样,观察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根据峰面积在工作曲线上查处苯和甲苯待侧溶液的浓度,并计算试样中苯和甲苯的含量。 五、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 1. 优化色谱条件

电路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电路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1、设某器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函数式为I=f(U),试问在逐点绘制曲线时,其坐标变量应如何放置 在平面内绘制xOy直角坐标系,以x轴为电压U,y轴为电流I,观察I和U的测量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合理地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稳压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有何区别,其用途如何

实验六 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1、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阶跃信号可作为RC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激励源;脉冲信号可作为RC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激励源;正弦信号可作为RC 一阶电路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2、已知RC 一阶电路R=10K Ω,C=μF ,试计算时间常数τ,并根据τ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τ的方案。 ()ms s RC 111.010******* 63=?=???==--τ。测量τ的方案:如右图所示电路,测出电阻R 的值与电 容C 的值,再由公式τ=RC 计算出时间常数τ。 3、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他们必须具备什么条 件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 积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积分成正比的电路;应具备的条件: ?≈dt RC u u S C 1。微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的电路;应具备的条 件:dt d RC u u S R ≈。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积分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三角波;而微分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为尖脉冲波。功用:积分电路可把矩形波转换成三角波;微分电路可把矩形波转换成尖脉冲波。 实验七 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在50Hz 的交流电路中,测得一只铁心线圈的P 、I 和U ,如何算得它的阻值及电感量 若测得一只铁心线圈的P 、I 和U ,则联立以下公式:阻抗的模I U Z =,电路的功率因数UI P =?cos ,等效电阻?cos 2Z P R I ==,等效电抗?sin Z X =,fL X X L π2==可计 算出阻值R 和电感量L 。 实验八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 当开关接通的时候,电源电压立即通过镇流器和灯管灯丝加到启辉器的两极。220伏的电压立即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

热工学实验

实验十 渐缩(缩放)喷管内压力分布和流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并加深对喷管中的气流基本规律的理解,树立临界压力,临界流速,最大流量等喷管临界参数的概念,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2.对喷管中气流的实际复杂过程有概略的了解。 3.通过渐缩喷管气流特性的观测,要明确:在渐缩喷管中压力不可能低于临界压力,流速不可能高于音速,流量仍不能大于最大流量。 4.根据实验条件,计算喷管(最大)流量的理论值,并与实侧值进行对比。 二、实验设备 本设备由2x 型真空泵,PG -Ⅲ型喷管(见图10-1)和计算机(控制与显示设备)构成。由于真空泵的抽吸,空气自吸气口2进入进气管1,流过孔板流量计3,流量的大小可以从U 型管压差计4读出。喷管5用有机玻璃制成,有渐缩、缩放两种型式(见图10-2、10-3),可根据实验要求,松开夹持法兰上的螺丝,向右推开进气管的三轮支架6,更换所需的喷管。喷管各截面上的压力是由插在其中,外径0.2mm 的测压探针连至可移动真空表8测得,探针的顶封死,中段开有测压小孔,摇动手轮——螺杆机构9,即可移动探针,从而改变测压小孔在喷管中的位置,实现对喷管不同截面的压力测量。在喷管的排气管上装有背压真空表10,排气管的下方为真空罐12,起稳定背压的作用,背压的高低用调节阀11调节。罐前的调节阀用作急速调节,罐后的调节阀作缓慢调节,为减少震动,真空罐与真空泵之间用软管13连接。 在实验中必须观测四个变量:(1)测压孔所在截面至喷管进口的距离x ;(2)气流在该截面上压力P ;(3)背压P b ;(4)流量m 。这些变量除可分别用位移指针的位置、移动真空表,背压真空表及 U 形管压差计的读数来显示读出外,还可分别用位移电位器、负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把它们转换为电信号,由计算机显示并绘出实验曲线。位移电位器将在螺杆之旁,它实际上是一只滑杆变阻器。负压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分别装在真空表和U 形管压差计附近,其内部结构为一直流电桥,压力和压差改变时将改变电桥中两臂的电阻,从而获得电桥的不平衡电压输出。为了使这些传感器可靠而稳定地工作,都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三、实验原理 1.喷管中气流的基本规律 气流在喷管中稳定流动后,喷管任何截面上的质量流量m 均相等,有连续性方程: M= 2 2 21 1 1C A C A AC υυυ = = =定值,[kg/s] (10-1) 式中:A —— 截面积[m 2] C —— 气体流速[m/ s] υ —— 气体比容[m 3/kg] 下标1—— 喷管进口 下标2——喷管出口 气体在喷管中作绝热膨胀,C 1<C 2,工质为理想流体时,喷管的理论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121 1 22 12112 2 2 2k k k p p p p p k k A C A m +-?-== υυ (10-2) 式中: k —— 绝热指数,对于空气k=1.4 P 1 —— 喷管进口压力(初压) [N/ m 2] P 2 —— 喷管出口压力 [N/ m 2] 喷管中气体状态参数P 、υ和流动参数C 的变化规律和流通截面积A 的变化以及喷管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 学习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3 掌握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通过HPLC分离测定来对目标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二、实验原理 液相色谱法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质量交换,使溶质间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放大的效果,达到分离分析和测定的目的。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分离不可挥发而具有一定溶解性的物质或受热后不稳定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确定了液相色谱在应用领域中的地位。 高效液相色谱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更多适用于分析中、高分子量、高沸点及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80%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目前以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石油化工等行业。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 高效液相色谱至少包括输液系统、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 1 输液系统: 包括贮液及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贮足够量、符合HPLC要求的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颗粒比较小,通过柱子的流动相受到的流动阻力很大,因此需要高压泵输送流动相。 2 进样系统: 将待测的样品引入到色谱柱的装置。液相色谱进样装置需要满足重复性好、死体积小、保证柱中心进样、进样时引起的流量波动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多项要求。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项功能。 3 分离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是对色谱柱的一般要求。商品化的HPLC微粒填料,如硅胶和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等的粒度通常在3μm、5μm、7μm、以及10μm。采用的固定相粒度甚至可以达到1μm,而制备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粒度通常大于10μm。HPLC填充柱效的理论值可以达到50000/m~160000/m理论板,一般采用100-300mm的柱长可满足大多数样品的分析的需要。由于柱效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色谱柱达到其应有的效率。应尽量的减小系统的死体积。 4 检测系统: HPLC检测器分为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流出物(包括流动相和样品组分)的全部特性变化。这类检测仪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

电工实验思考题答案汇总

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电压值、周期(频率)的方法。答:要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仪器面板上的每个旋钮及按键的功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用示波器读取电压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波形在Y轴上所占的总格数h,按公式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的周期及频率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扫描速率,知道屏幕上X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时间,再数出波形在X轴上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d,按公式T= d ×ms/cm,,计算相应的周期和频率。 2.欲测量信号波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应如何测量?答:先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任意两点间在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两者相乘即得所测电压。 3.被测信号参数与实验仪器技术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答:被测信号参数应在所用仪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应按照所测参量选择相应的仪器。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或交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4.用示波器观察某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应调节哪些旋纽?①波形清晰;②波形稳定;③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周期数;④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幅值。答:①通过调节聚焦旋钮可使波形更清晰。 ②通过配合调节电平、释抑旋钮可使波形稳定。 ③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④调节灵敏度旋钮。 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喷管特性实验

压传感器读出。喷管用有机玻璃制成,配有渐缩喷管和缩放喷管各一只。根据实验的要求,可松开夹持法兰上的固紧螺丝,向左推开进气管的三轮支架,更换所需的喷管。喷管各截面上的压力是由插入喷管内的测压探针(外径φ1.2)连至“可移动真空表”测得,由于喷管是透明的,测压探针上的测压孔(φ0.5)在喷管内的位置可从喷管外部看出,它们的移动通过螺杆机构移动,标尺或位移传感器实现测量读数。喷管的排气管上还装有“背压真空表”,其压力大小用背压调节阀进行调节。真空罐直径φ400,起稳定压力的作用。罐的底部有排污口,供必要时排除积水和污物之用。为减小震动,真空罐与真空泵之间用软管连接。在实验中必须测量四个变量,即测压孔在喷管内的不同截面位置X、气流在该 、流量m,这些量可分别用位移指针的位置、可移动真截面上的压力P、背压P b 空表、背压真空表以及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来显示。 实验装置特点: 1.可方便地装上渐缩喷管或缩放喷管,观察气流沿喷管各截面的压力变化。 2.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初压不变,改变背压),观察压力曲线的变化和流量的变化,从中着重观察临界压力和最大流量现象。 3.除供定性观察外,还可作初步的定量实验。压力测量采用精密真空表,精度0.4级。流量测量采用低雷诺数锥形孔板流量计,适用的流量范围宽,可从流量接近为零到喷管的最大流量,精度优于2级。 4.采用真空泵为动力,大气为气源。具有初压初温稳定,操作安全,功耗和噪声较小,试验气流不受压缩机械的污染等优点。喷管用有机玻璃制作,形象直观。 5.采用一台真空泵,可同时带两台实验台对配给的渐缩、缩放喷管做全工况观测。因装卸喷管方便,本实验台还可用作其他各种流道喷管和扩压管的实验。 三、实验原理 1、喷管中气流的基本规律 (1)由能量方程: 及 可得 可见,当气体流经喷管速度增加时,压力必然下降。 (2)由连续性方程: 有 及过程方程

HPLC实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HPLC的结构,了解仪器的开、关程序。 2. 了解流动相的制备和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知道仪器的运行程序和进行样品分析。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美国安捷伦1200型HPLC、10μL的微量注射器 试剂:磷酸乙腈溶液(PH=3)、重蒸水、邻氯苯甲酸 三、实验步骤 1.流动相的准备 流动相只有一组:PH=3的磷酸乙腈溶液,进过脱气,用蠕动泵输送。2.开机,色谱柱平衡 当1完成后,开机,待色谱柱平衡。 3.样品溶液的准备 配置好邻氯苯甲酸溶液,按要求选好滤纸的孔径大小。用低压过滤装置过滤,由于美国安捷伦1200型HPLC配有脱气装置,因此滤液无需事先脱气就可以进行分析。 4.基线的查看 由于仪器内部压力的变化可以引起基线的不断波动,因此,需等待压力稳定后,基线平稳才能进行进样。 5.样品进样分析

用10μL的微量注射器取5μL的邻氯苯甲酸,微量注射器中不能有气泡,将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注射的孔时,打开微量注射阀,将邻氯苯甲酸注射进去后,迅速关闭阀门,抽出针头,等待仪器的分析结果。 6.色谱柱的清洗 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的残留样品,也要用适当的液体来清洗色谱柱。 7.关机 实验完毕后,关闭仪器和电脑。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LC参数 2.色谱柱参数 3.四元泵状态 A:0.0%流速:1.000ml/min B:0.0%压力:91bar C:0.0% D:0.0%

5.色谱分析谱图见附页,经过注射5μL的邻氯苯甲酸,得到三组实验色谱图, 根据谱图列表数据如下: 色谱柱长(L)、理论塔板高度(H)与理论塔板数(n)三者的关系为: n = L / H 理论塔板数和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n = 16 ( t R / W b ) 2 = 5.54 ( t R / Y1/2 ) 2 则取第五组数据计算得: t R=2.437 min = 146.22s Y1/2 = 2.354(0.1375min / 4 ) = 4.855125 s n = 5.54 ( t R / Y1/2 ) 2 =5025 (块)

电路实验思考题

实验4 1.叠加原理中US1, U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S1或US2直接短接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实验6 1.如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测量 A.开路电压可以直接用V表直接量出来;然后接一个负载电阻,再量端口电压,该电压除以该电阻得电流,用该电流去除两次电压测量的差值,得等效内阻,于是,开路电压除以等效内阻得短路电流。 B.当内电阻过小时,不能测量短路电压,当内阻过大时,不能测量开路电压。 2.说明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 A.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b半电压法C.伏安法D.零示法 一用电压表直接测电压,把电路内电流源短路,电压源开路。用电阻档测电阻。二在电路分 别接二个不同电阻,测出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然后计算出。列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就行。 实验8 1.什么是受控源了解四种受控源的缩写、电路模型、控制量与被控量的关系 受控源向外电路提供的电压或电流是受其它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因而受控源是双口 元件:一个为控制端口,或称输入端口,输入控制量(电压或电流) ,另一个为受控端口或 称输出端口,向外电路提供电压或电流。受控端口的电压或电流,受控制端口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根据控制变量与受控变量的不同组合,受控源可分为四类: (1)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如图8 —1(a)所示,其特性为: u2u1 其中:皿称为转移电压比(即电压放大倍数) 。 U1 (2)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如图8—1(b)所示,其特性为: i2 g U1 其中:g m 12称为转移电导。 U1

喷管特性实验

喷管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喷管中气流的基本规律,加深对临界压力、临界流速和最大流量等喷管临界参数的理解。 2.比较熟练地掌握压力、压差及流量的测量方法。 3.重要概念1的理解:应明确在渐缩喷管中,其出口处的压力不可能低于临界压力,流速不可能高于音速,流量不可能大于最大流量。 4.重要概念2的理解:应明确在缩放喷管中,其出口处的压力可以低于临界压力,流速可高于音速,而流量不可能大于最大流量。 二、实验装置 整个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真空泵(规格为1401型,排气量3200L/min)。实验台由进气管、孔板流量计、喷管、测压探针、真空表及其移动机构、调节阀、真空罐等几部分组成,如图6-4所示。 图6-4 喷管实验台 1-进气管;2-空气吸气口;3-孔板流量计;4-U形管压差计;5-喷管; 6-三轮支架; 7- 测压探针; 8-可移动真空表; 9-位移螺杆机构及位移传感器; 10-背压真空表; 11-背压用调节阀;12-真空罐;13-软管接头;14-仪表箱;15-差压传感器;16-被压传感器;17-移动压力传感器 进气管为φ57×3.5无缝钢管,内径φ50。空气从吸气口入进气管,流过孔板流量计。孔板孔径φ7,采用角接环室取压。流量的大小可从U形管压差计或微

压传感器读出。喷管用有机玻璃制成,配有渐缩喷管和缩放喷管各一只。根据实验的要求,可松开夹持法兰上的固紧螺丝,向左推开进气管的三轮支架,更换所需的喷管。喷管各截面上的压力是由插入喷管内的测压探针(外径φ1.2)连至“可移动真空表”测得,由于喷管是透明的,测压探针上的测压孔(φ0.5)在喷管内的位置可从喷管外部看出,它们的移动通过螺杆机构移动,标尺或位移传感器实现测量读数。喷管的排气管上还装有“背压真空表”,其压力大小用背压调节阀进行调节。真空罐直径φ400,起稳定压力的作用。罐的底部有排污口,供必要时排除积水和污物之用。为减小震动,真空罐与真空泵之间用软管连接。 在实验中必须测量四个变量,即测压孔在喷管内的不同截面位置X 、气流在该截面上的压力P 、背压P b 、流量m ,这些量可分别用位移指针的位置、可移动真 空表、背压真空表以及U 形管压差计的读数来显示。 实验装置特点: 1.可方便地装上渐缩喷管或缩放喷管,观察气流沿喷管各截面的压力变化。 2.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初压不变,改变背压),观察压力曲线的变化和流量的变化,从中着重观察临界压力和最大流量现象。 3.除供定性观察外,还可作初步的定量实验。压力测量采用精密真空表,精度0.4级。流量测量采用低雷诺数锥形孔板流量计,适用的流量范围宽,可从流量接近为零到喷管的最大流量,精度优于2级。 4.采用真空泵为动力,大气为气源。具有初压初温稳定,操作安全,功耗和噪声较小,试验气流不受压缩机械的污染等优点。喷管用有机玻璃制作,形象直观。 5.采用一台真空泵,可同时带两台实验台对配给的渐缩、缩放喷管做全工况观测。因装卸喷管方便,本实验台还可用作其他各种流道喷管和扩压管的实验。 三、实验原理 1、喷管中气流的基本规律 (1)由能量方程: 221dc dh dq += 及 dp dh dq ν-= 可得 cdc dp =-ν 可见,当气体流经喷管速度增加时,压力必然下降。 (2)由连续性方程: 有 及过程方程 常数=k p ν 常数=?=??????=?=?νννc A c A c A 222111c dc d A dA -=νν

溢流阀性能试验报告

溢流阀性能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 XXX XXX XXX 班级:第组共人 姓名: 1.实验目的:了解主溢流阀主要性能指标,学会测定溢流阀静态特性的基本方法,绘制溢流阀启闭特性曲线。 静态特性――指溢流阀在稳态情况下,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指溢流阀被控参数在发生瞬态变化的情况下,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2.实验内容: 测试静态特性 (1)调压范围:溢流阀能正常工作的压力区间,指调压弹簧在规定的范围内调节时,系统压力能平稳的上升或下降,并且压力无突跳或迟滞现象。 (2)压力稳定性:溢流阀在某一定压力值下工作时,不应有尖叫和噪声,而且压力波动越小越好。 (3)启闭特性:包括开启特性和闭合特性曲线。 开启特性是指阀从关闭状态逐渐开启,流经阀的流量和对应的阀前压力之间的关系。 开启压力比――阀在开启过程中,当流经阀的流量为该阀全开启时实际流量的1℅时,所对应的阀前压力与调定压力之比值。 闭合特性是指阀从全开启状态逐渐关闭,流经阀的流量和对应的阀前压力之间的关系。 关闭压力比――阀在关闭过程中,当流经阀的流量为该阀全开启时实际流量的1℅时,所对应的阀前压力与调定压力之比值。 3.实验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按标准符号、比例绘制系统图) 原理关键词:逐级加压慢慢开启(或关闭)测定流量 要点:围绕关键词,结合原理图进行说明。 4.使用仪器、元件明细表

5.实验步骤(按实验过程自己写) 实验数据记录表 6.实验报告 (1)报告分析部分只写文字,不要写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放在数据计算处理部分)。 (2)计算过程要写清除,并加适当文字说明。 (3)用坐标纸绘制溢流阀启闭特性曲线(横坐标为压力,纵坐标为流量),并分析实验结果。 (4)被试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关闭压力的大小与书上描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 (5)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岛津液相色谱仪(LC-10AT)[配有紫外检测器,Phenomenex ODS 柱]; 10μL微量注射器 试剂:苯标准溶液:10.0μL/mL; 甲苯标准溶液:10.0μL/mL; 苯、甲苯混合标准溶液:10.0μL/mL; 甲醇:80% ; 苯和甲苯混合待测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配制系列 用100μL的微量注射器分别量取10μL、20μL、50μL、100μL的苯和甲苯的混合标准溶液(10.0μL/mL),再分别加入90μL、80μL、50μL、0μL甲醇将其稀释,作为待测液,其浓度分别为1μL/mL、2μL/mL、5μL/mL、10μL/mL 2、色谱条件优化 ①按操作规程开机,并调好色谱条件,使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流动相流速为甲醇: 0.8mL/min、水:0.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观察记录保留时间,通过软件分析两峰分离效果。 ②改变色谱条件,控制流动相流速为甲醇:0.95mL/min、水:0.0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观察记录保留时间,通过软件分析两峰分离效果。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测试-力士乐教学内容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测 试-力士乐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时的静态特性。学会溢流阀静态特性中的调压范围、启闭特性的测试方法。并能对被试溢流阀的静态特性作适当的分析。 二、实验原理 通过对溢流阀开启、闭合过程的溢流量的测量,了解溢流阀开启和闭合过程的特性并确定开启和闭合压力。原理见图3-1。 三、实验仪器 力士乐液压教学实验台、秒表 四、实验内容 1.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 1)调压范围:应能达到规定的调压范围(0.5--6.3MPa),压力上升与下降时应平稳,不得有尖叫声。 2)调压范围最高值时压力振摆:压力振摆应不超过规定值( 0.2MPa)。 3)调压范围最高值时压力偏离值:三分钟后应不超过规定值(0.2MPa)。 2.启闭特性 1)开启压力:调节系统压力逐渐升高,当通过被试阀的溢流量为额定流量1%时的系统压力值称为被试阀的开启压力。 2)闭合压力:调节系统压力逐渐逐渐降低,当通过被试阀的溢流量为额定流量1%时的系统压力值称为被试阀的闭合压力。图3-2为启闭特性曲线 五、实验步骤 松开溢流阀11,关闭节流阀10,换向阀13失电。 1.启闭特性 调节溢流阀11,使系统压力达到4.5MPa。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3得电。调节被试阀14的实验压力为3.5MPa,用秒表配合量筒测量在试验压力下的全流量。 闭合过程:慢慢逐渐松节流阀10手柄,观察压力表P12-2,使被试阀14的进口压力分别为3.5、3.4、3.3、3.2、3.1…MPa每一压力对应测一流量值,直到被试阀无流量(全流量的1%)溢出为止。 开启过程:调节节流阀10,使系统逐渐升压,当被试阀有流量溢出时开始测量压力与流量,逐渐升压,直到被试阀14流量到全流量为止。 松开溢流阀11,14手柄,停泵。 注意事项 1).调节被试阀进口压力时,开启过程,压力应一直逐渐上升,不允许上升 后又下降再向上调;闭合过程,压力应一直逐渐下降,不允许下降后又 上升再下降,否则,压力时高时低,实验数据无法反映启闭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