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论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概述

生产者也称厂商,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的类型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四种:

?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X1、X2……Xn依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写为:

Q=f(X1、X2……Xn)

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写为:

Q=f(L、K)

注意:生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变化,原有生产函数就会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二、常见的生产函数

(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通常写为:

其中,Q表示一种产品的产量,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各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劳动的投入量和资本的投入量。该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取决于

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这是因为Q的生产被假定为必须按照L和K之间的固

定比例,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定时,另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

该生产函数一般又假定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则有:

,即

上式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生产技术系数之比。就固

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而言,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故各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维持不变。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A、α、β均为参数,0<α<1,0<β<1。

参数α、β的经济含义是:

⑴ 当α+β=1时,α、β各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⑵ 根据α、β之和,判断规模报酬。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分为不变要素投入(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和可变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等)。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要素投入。

注意: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一个月。

二、短期生产函数

(一)短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函数 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用表示,劳动投入量可变,用L 表示,则得到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

产量的概念。

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写为:

TPL=f(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写为: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写为:

例: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 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

连结TPL曲线上任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APL值。

在上图中,当APL曲线在C’点达最大值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相切TPL曲线于相应的C点。

2.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过TPL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MPL值。

在上图中,在总产量的上升段(D点以前),MPL为正值。当TPL曲线在D点达最大值时,MPL 为0。在总产量的下降段(D点以后),MPL为负值。进一步地,当TPL曲线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时,MPL曲线上升,当TPL曲线的斜率在拐点B达最大值时,MPL曲线在B’点达最大值;当TPL曲线在B点后以递减的速率继续增加时,MPL曲线在B’点后下降。直至TPL曲线的斜率在D点降为0时,MPL曲线在D’点与坐标横轴相交。

3.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MPL曲线的变动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原因在于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自身的极值点。

例:

某排球队的平均身高是1.80米(平均量),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1.8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是1.7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下降。

在上图中,在C’点以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APL曲线是上升的;在C’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APL曲线是下降的。MPL曲线与A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大值点C’点。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组合比例。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总是存在的,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边际产量曲线呈先升后降的特征。

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意义重大。以农业为例,当增加劳动后产出会大大增加——田地更加精耕细作,灌溉沟渠更加整齐。但是,增加的劳动带来的产出会越来越少。一天中的第三次除草和第四次给机器上油只能增加很少的产出。最后,当大量劳动力涌向农田,产出几乎不会再增加,过多的耕作者会毁坏农田。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根据可变生产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TPL曲线上C点以前

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增加。这说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至第Ⅱ阶段。

?第Ⅱ阶段:TPL曲线上C点到D点之间

这一阶段是厂商的生产区域。

?第Ⅲ阶段:TPL曲线上D点以后

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下降。这说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厂商将会缩减生产至第Ⅱ阶段。

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一、长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K)

二、等产量曲线

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与前面已经学习过的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很相似。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Q=f(L、K)

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注意:由等产量曲线图的坐标原点引出的射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区别在于:

由等产量曲线图的坐标原点引出的射线代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固定不变情况下的所有组合方式,射线的斜率等于固定不变的两要素投入量的比例。这种射线表示要素投入量的不变比例的组合和可变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等产量曲线表示要素投入量的可变比例的组合和不变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以RTS代表边际技术替代率,、各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劳动和资本的变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当时,则有:

说明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即: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解释为: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逐渐下降,而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上升。作为逐渐下降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逐渐上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一般是凸向原点的。但是,等产量曲线也存在着如下特殊情况:

1. 完全替代

完全替代指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例:乐器的制造,可以完全由机器制作,也可以由技艺高超的工匠借助少量的工具完成。

2. 完全不能替代

完全不能替代指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不存在替代关系,即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角型的折线。

例:用风镐对人行道进行翻建,一个工人用一台风镐,一台风镐也只能由一人操作。

多人一台风镐或一人多台风镐都不能增加产量。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生产的经济区域为脊线OE和OF以内的区域。脊线OE和OF以内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可通过对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互替代,来生产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生产的不经济区域为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同时增加,也只能维持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

五、等成本线

生产理论中的等成本线与效用论中的预算线十分相似。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成本方程为:

其中C表示既定成本,w和r分别为已知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和资本的价格(利息率)。

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动。等成本线的变动与预算线的变动相类似。

六、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均衡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假定企业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劳动和资本的价格w和r已知。(一)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在图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与其中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E点,该点即生产的均衡点,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任何更高的产量,如Q3,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如Q1,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低效率的。

均衡条件是代表既定成本的等成本线与它可能达到的最高等产量曲线相切,在切点有:

由,可得

表示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在图中,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和三条等成本线AB、A'B'和A''B''。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E点,该点即生产的均衡点,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等成本线AB虽然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相交于R、S两点,但其代表的成本过高。等成本线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其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均衡条件是代表既定产量的等产量曲线与它可能达到的最低等成本线相切,在切点有

由,可得

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与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两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是相同的。

七、扩展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的产量或成本发生变化时,厂商会重新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变化了的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或在变化了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

扩展线是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由于在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生产的均衡。下图中的曲线ON是一条扩展线。

八、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相应,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规模报酬变化一般呈现出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可能会比较长。此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例:铁路业的规模报酬

20世纪以后,尽管遇到不少资金问题,铁路运输仍不断发展。规模对铁路运输业有无影响?要研究铁路运输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应,需要一系列指标。首先可以用运输密度来度量投入。运输密度指的是在一特定线路上每单位时间内铁路可以承运的货物吨数。产出以沿着该线路在特定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总重量计。产出与投入之间的规模报酬关系如何?大量研究表明,起初,在运输密度值较小时,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因为在运输密度增加以后,铁路管理部门可以统筹规划,制定出适宜的、富有效率的运输方案。但是,当运输密度的增加超过某一值(这一点称为有效密度)后,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为超负荷的运输量已经多得难以规划,运输速度也将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只有在运输密度值很大时才会出现。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 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 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 LK =2,且2=L K MP MP ; B.RTS LK =2 1,且2=L K MP MP ; C.RTS LK =2,且 21=L K MP MP ; D .RTS LK =2 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 的斜率为( )。 A.γω;B.- γω;C.ωγ;D.- ω 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 B.平均产量递增; C.平均产量不变; 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B.4.5<L <7; C .3<L <4.5;D.0<L <4.5。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 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 .无法判断

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 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 C.等于固定成本; 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 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当生产函数Q=?(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增且为正; C.递减且为负; D.为零。 2.关于生产函数Q=?(L.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是()。 A.开始于AP L 开始递减处,终止于MP L 为零处; B.开始于MP L 开始递减处,终止于AP L 为零处; C.开始于AP L曲线和MP L曲线相交处,终止于MP 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D.开始于AP L的最高点,终止于TP L的最高点。 3.对于生产函数Q=?(L.K)和成本方程C=ω·L+r?K,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B.RTS LK=ω/r; C.RTS LK= r/ω; D.MP L/ω=MP K/r。 4.生产要素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 A.资本; B.土地; C.劳动; D.企业家才能。 5.等产量曲线具有如下特征()。 A.斜率为负; B.凸向原点; C.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RTS; D.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A.存在技术进步; 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具有两种以上可变要素的生产; D.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 一、概念 固定投入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技术系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等斜线扩展线 二、选择题: 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纵轴相交。 C.横轴相交。 2.当生产函数Q=f(L,K0)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 A.边际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 B.平均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 C.总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此情况下,如果要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6.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上述都正确 7.如果规模收益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的使用,但保持资本量的不变,则产出将()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 D.增加小于10% 8.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9.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横轴代表L,纵轴代表K)意味着() A.生产要素K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L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L的价格下降了。 10.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L,纵轴表示生产要素K的坐标系里,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表明() A. P K/P L=2 B. MP L/MP K=2 C. Q L/Q K=2 11.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L代替K的边际替代率是2,这意味着() A. MP K/MP L=2 B. MP L/MP K=2 C. AP K/AP L=2 12.已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这说明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 量水平,应该() A. 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1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4.生产理论中的生产扩展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预算线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供给分析生产理论

第四章供给分析(上) 生产理论 第一节概述: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厂商及组织形式 1、厂商: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指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2、组织形式:(略)

二、企业的本质:对市场的替代(略) 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体系指挥和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的;而在企业内部,生产者的行为则是由一个统一的领导层依靠行政命令来指挥和协调的,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 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上大学时,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企业产生的根源。 交易费用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分为“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 外部交易费用又称为市场交易费用,是指收集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讨价还价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为保证契约的实施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等,外部交易费用主要依靠市场价格协调; 内部交易费用是进行生产过程调度、组织内部资源供应等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主要靠规章制度、行政指令协调。 外部市场的使用不是免费的,是要化代价的,存在外部交易费用。为了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就有必要建立企业,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将交易“内化”,这样,企业就产生了。 但是,企业内部也存在交易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内部交易费用也会扩大。 一般地,外部交易费用是企业规模的减函数!内部交易费用的企业规模的增函数! 即:企业规模越小,内部交易费用越小,但是外部交易费用越大(较多地依赖外部市场!);反之相反,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交易费用会越大(内部协调成本加大),而外部交易成本会越小(不依赖外部了)。 完全依靠市场:不好;完全依靠企业:不好;应该部分依靠企业;部分依靠企业。企业规模扩张到哪上点? 当企业规模增加一个单位时,如果: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大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30元),那么企业的规模可以继续扩大; 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30元)小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过大; 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等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是最好的。 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根据科斯理论,企业的规模应扩张到这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使递减的。 3.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4.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5.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生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6.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二、选择题: BDDBB DDAAB D (AD )ADC CDC 三、计算题: 1.20.0881.0.5,10100.510L L L Q K AP K L K AP L L L L MP Q K L L ==-+==-+'==-=-解:将代入可得 2.解:(1)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 =d d Q L d 10d KL L K L ?? = ?+?? ()() 2 1010K K L KL K L +-= +

() 2 2 10K K L = +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L Q AR L = 101 KL K L L = + 10K K L = + (2)生产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指产量不变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投入量与另一种生产 要素相应减少的投入量之比,即K L ?- ?或d d K L - 。为此,需要从生产函数中先求得K 和L 之 间的关系,然后从这一关系中求得d d K L 。 由生产函数 10KL Q K L = + 得 QK +QL =10KL K (Q -10L )=-QL 10QL K Q L -= - 则边际技术替代率 LK d d K MRTS L =- d d 10QL L Q L ??-=- ?-?? ()() () 2 101010Q Q L QL Q L --?-= - () 2 2 10Q Q L = - 要知道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的增减性,只要对MRTS 求偏导,即 () () () () 2 2 2 4 3 102010201010Q Q L Q L MRTS Q Q L L Q L Q L ? --?=== ??-- 已知从生产函数中得到 10QL K Q L -= -。可见,此式中分母(Q -10L )<0(因为产量Q ,劳动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判断题 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2.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 3.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成本递减。 4.当总成本不变时,工资率的增长将总是导致使用更多的资本。 5.当X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A和B,生产函数为X=4A9B。如果A、B价格相等,企业应使用同量的A和B。 6.如果生产要素A的边际实物产量(MPa)与A的使用量之积总是等于要素B的边际实物产量(MPb)与B的使用量之积,那么,如果A的价格是B的两倍,则一个追求成本最小化企业应该使用两倍于A的B要素量。 7.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8.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9.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的价格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的价格之比。 10.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 1.一个工厂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从7000小时增加到8000小时,产量从140000个增加到155000个,则额外一小时的边际产量是个。 2.如果规模收益和投入的资本量不变,对于生产函数Q=f(L,K),单位时间里增加10%的劳动投入,产出将(大于、等于、小于) 10%。 3.长期生产函数Q=f(L,K)=KL-0.5L2-0.32K2,则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

酬。 4.若生产函数为Q=100 L0.4K0..6,则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5.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的成本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6.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7.根据生产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边际产量(大于、等于、小于)0,平均产出递(增、减),总产量继续(增加、不变、减少)的阶段。 8.经济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三.选择题 1.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 A.何时生产,如何生产 B.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 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2.厂商用来生产产品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叫做 ( )。 A.现付要素 B.生产要素 C.现付成本 D.折算要素 3.如果厂商A的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1/3,厂商B的是2/3,那么( )。 A.只有厂商A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 B.只有厂商B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 C.厂商A的资本投入是厂商B的两倍 D.如果厂商A用3单位劳动与厂商B的2单位资本相交 换,厂商A的产量将增加。 4.如图4-1,如果Z1的价格为每单位10元,那么( )。 A.投入5单位Z2将使生产10单位产量的成本最小 B.Z2的价格为400元 C.一定有规模收益增加 D.10单位产量的总成本为1000元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简述生产函数的内涵; ●区分生产的短期与长期;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规律; ●掌握一种和两种生产要素技术系数可变时的合理投入; ●掌握两种生产要素技术系数不变时的规模经济问题。 从本章开始研究生产者即厂商行为。我们假定,任何生产者(厂商)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目标涉及三个问题:第一,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素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使投入的生产要素为最少。这就是如何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第二,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是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第三,市场问题。市场有各种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上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我们分三章分别介绍这三个问题。 本章的生产理论要说明如何合理地投入生产要素,并从中得出若干生产规律。 4.1 生产与生产函数 4.1.1 生产与生产函数 1.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厂商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就是从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机器、原材料等),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产品或劳务,在产品市场上出售,供消费者消费或供其他生产者再加工,以赚取利润。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即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生产也是这四种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产品则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是指劳动力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能力,由劳动者提供,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它包括两种形式: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前者指在生产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料等资本品;后者是指在劳动者身上的身体、文化、技术状态以及信誉、商标、专利等。在生产理论中指的主要是前一种物质资本。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所存在的,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矿藏、森林等。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经营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企业家根据市场预测,有效地配置上述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以追求最大利润。经济学家特别强调企业家才能,认为把劳动、土地、资本组织起来,使之演出有声有色生产经营话剧的正是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 (1)定义 生产函数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的一个概念。 (2)生产函数的表达方法 以Q代表总产量,L、K、M、E……等分别代表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的才能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K N L f ) E Q= ( , , , , 为了分析方便,通常把土地作为固定的,企业家才能因难以估算,所以,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 f Q=(式4—1) L ) , (K (式4—1)式表明,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时,生产Q的产量,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同样,(式4—1)式也表明,在劳动与资本的数量与组合已知时,就可以推算出最大的产量。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 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 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2,且2=L K MP MP ; =2 1,且2=L K MP MP ; =2,且 21=L K MP MP ; ? D .RTS LK =2 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 的斜率为( )。 A.γω; γω;C.ωγ; ω 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 B.平均产量递增; C.平均产量不变; 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 C .3<L <;<L <。 】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 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无法判断 》 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 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 C.等于固定成本; 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当生产函数Q=?(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增且为正; C.递减且为负; D.为零。 % 2.关于生产函数Q=?(L.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是()。 A.开始于AP L 开始递减处,终止于MP L 为零处; B.开始于MP L 开始递减处,终止于AP L 为零处; C.开始于AP L曲线和MP L曲线相交处,终止于MP 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D.开始于AP L的最高点,终止于TP L的最高点。 3.对于生产函数Q=?(L.K)和成本方程C=ω·L+r?K,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ω/r; ) = r/ω; ω=MP K/r。 4.生产要素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 A.资本; B.土地; C.劳动; D.企业家才能。 5.等产量曲线具有如下特征()。 A.斜率为负; B.凸向原点; C.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RTS; ;

第四章 生产理论作业

第四章生产理论作业 一、概念解释 1、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 5、预算线和等成本线; 6、扩展线; 7、规模报酬; 二、单项选择 1.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A 平均产量度;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 平均成本 2.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A 3; B 30 ; C 35 ; D 36 ;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A 收益保持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报酬递增; 5.我们知道,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 A 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 MRTS L,K =ω/r ; B MP L/ω= MP K /r ;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是:()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边际报酬递减;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A 、1/3; B 、3; C 、--3 ; D 、6 ;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3.如果确定了生产要素组合,()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论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概述 生产者也称厂商,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的类型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四种: ?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X1、X2……Xn依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写为: Q=f(X1、X2……Xn) 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写为: Q=f(L、K) 注意:生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变化,原有生产函数就会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二、常见的生产函数 (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通常写为: 其中,Q表示一种产品的产量,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各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劳动的投入量和资本的投入量。该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取 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这是因为Q的生产被假定为必须按照L和K之 间的固定比例,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定时,另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该生产函数一般又假定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则有: ,即 上式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生产技术系数之比。就固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 3. 长期生产函数 4. 生产要素 5.总产量 6.平均产量 7.边际产量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9.等产量曲线1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1.等成本线12.等斜线13.扩展线14.规模报酬15.规模经济16.规模不经济17.外在经济18.外在不经济 二、选择题: 1.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与(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生产技术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A和B 5.当总产量下降时( )。 A.AP为零 B.AP为负 C.MP小于或等于零 D.AP递减 6.等产量线(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了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 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表示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量都是一定的 7.生产的第二阶段( )开始于AP L开始下降处。 A.总是 B.决不是 C.经常是 D.有时是 8.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量,则MRTS Lk是( )。 A.1/2 B.2 C.1 D.4 10.在生产有效区域里,等产量线( )。 A.凸向原点 B.不能相交 C.负向倾斜 D.以上都对 11.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 D.以上都正确 1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 A.Px/Py=2 B.Qx/Qy=2 C.Py/Px=2 D.上述都不正确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3、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4、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6、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报酬问题 (二)难点 1、规模报酬的递增 2、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 3、如何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4、两条脊线所围成的三个区域的特征 二、关键概念 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规模报酬三、习题 (一)选择题 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A.AP l 是递减的; B.AP l 为零; C.MP l 为零; D.MP l 为负。 3、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5、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 A.MRTS=P1/P2 B.MU1/MU2=P1/P2 C.MRTSLK=w/r D.MPL/MPK=r/w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 D 上述都正确。 1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 增加10% ; B 减少10%; C 增加大于10%; D 增加小于10%。 (二)判断说明题 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2、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习题 (上海商学院)

第四章生产函数分析 一、名词解释 生产者生产函数生产要素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长期生产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等斜线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扩展线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二、选择题 知识点:生产函数 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 A.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观察图4.1,回答第3—6题。 3.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不变劳动投入的是( )。 A.L0B.L1 C L2D.L3 4.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下面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平均生产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边际生产率是生产函数的斜率B.在L3平均生产率等于边际生产率 C.平均生产率开始先上升,然后下降D.边际生产在L3处达到最大 5.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下列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L2和L4处平均生产率相等B.边际生产率在L2处达到最大 C.在L2处,平均生产率等于边际生产率D.平均生产率在L3处达到最大 6.如图4.1的生产函数,则下列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C和D之间的平均生产率下降B.A和C之间的边际产量上升 C.C点的平均生产率最小D.B和D之间的平均生产率上升 7.如果生产函数为Q = min (3L,K),w = 5,r = 10,则劳动与资本的最优比例为( )。 A.3 : 1 B.1 : 2 C.1 : 3 D.2 : 1

生产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使递减的。 2.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生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4.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二、选择题 1.C 2.C 3.A 4.D 5.CD 6.A 7.A 8.C 9.B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C 22.A 23.D 24.A 三、是非判断 1.T 2.T 3.F 4.T 5.F 6.T 7.F 8.F 9.T 10.F 11.F 12.T 13.T 14.F 15.F 16.T 17.T 18.F 19.T 20.T 21.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是短期生产函数。 22.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3.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短期成本曲线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对应短期生产曲线上的平均产量最高点,而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因此,在平均变动成本 等于边际成本的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上,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4.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 25.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q=(4L)1/2(9K)1/2,dq/dL=3(L/K)1/2,dq/dk=3(L/K)1/2,L 、K 价格相等,L/K=1。因此,企业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相等。 26.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大型企业往往同时具有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但两者并无必然联系。 五、论述题: 1.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1)总产量线TP ,边际产量线MP 和平均产量线AP 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本身的最大值以后,再呈下降趋势。参考第4题图。 (2)平均产量线是总产量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曲线。因此,总产量线上的各点与原 点连线的斜率值最大的一点即通过原点所作直线与总产量线的切点(图中C 点)就是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见图中C ′点)。 (3)边际产量线是总产量线上各点的斜率值曲线。因此,斜率值最大的一点,即拐点(图中B 点),便是边际产量线的最高点,(图中B ′点)。 (4)总产量线的最高点(图中D 点),斜率为零,这时边际产量为零,边际产量线与横轴相交(见图中D ′点)。 (5)平均产量线的最高点,一定是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交点C ′点。 (6)平均产量上升的部分,边际产量曲线一定高于平均产量曲线;平均产量线下降的部分,边际产量线一定低于平均产量线。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内容提要 生产者行为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求得最大的产出和利润。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要素投入组合与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记为Q= ? (L,K,…,T)。它表示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Q)取决于劳动(L)、资本(K)等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T)。 在生产函数中,各个生产要素间的比例称为技术系数。技术系数可变动的称为可变技术系数,不可变动的称为固定技术系数。相应的生产函数也可分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和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假定生产者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L,K)。有两种特殊的生产函数,一种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一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A LαKβ,0<α<1,0<β<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如下性质: ①α+β<1,规模报酬递减。 ②α+β=1,规模报酬不变。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α表示劳动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表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③α+β>1,规模报酬递增。 (二)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根据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是否能改变全部要素投入,可将生产时期划分为短

期和长期。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一个生产时期。短期生产函数研究的是可变投入的不同数量与固定投入两者的和所能带来最大的产出。 在假定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定义一种要素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如果假定短期中资本不变,Q=?(L,K),则 总产量 (Total Product, TPL) TPL=f(L,K)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L) APL=TPL/L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L) MPL=d TPL/d L 如果假定劳动不变,同样可得出关于资本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MP和TP之间的关系:当MP>0时,总产量TP递增;MP<0时,总产量TP递减;MP=0时,总产量TP极大。 MP与AP之间的关系:当MP>AP时,AP递增;MP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概念: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利润、总成本、总收益。 2.规模收益与可变收益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分别陈述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原因。 4.何谓U型成本? 二、选择题 1.生产函数是指() A.企业不断进行投入的活动 B.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C.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D.企业研究和开展的活动 2.不变投入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不变的投入 B.在短期内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投入 C.与产出没有关系的投入 D.其物质运动处于静止状态的投入 3.可变投入是指() A.企业采购数量经常变动的投入 B.在短期内企业的产出数量随之变化的投入 C.企业生产中不稳定的投入 D.企业生产中容易被消耗的投入 4.从长期来说,投入() A.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B.只有不变投入 C.只有可变投入 D.基本上是可变投入 5.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长期与短期的划分() A.要视企业的生产特点来确定 B.以企业实现赢利的时间来确定 C.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 D.一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 6.一个企业的规模的大小() A.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 B.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 C.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 D.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 7.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 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 8.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产品的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也是极大值 B.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也是零 C.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是极大值 D.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没有必然的联系 9.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A.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上升 B.边际产品下降,平均产品上升 C.边际产品大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 D.边际产品小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 10.可变投入常数收益是指() A.可变投入始终保持常数 B.可变投入所产生的产出始终保持常数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答案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 (4)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5)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 (9)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1、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明成本、隐含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2、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B )。 A.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B.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C.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D.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中,参数A、α、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α代表增加l%的劳动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B.β代表增加1%的资本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C.A是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越大 D.A是风险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风险越大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下降时,( C )。 A.AP L递减且AP L<0 B.MP L=0 C.MP L递减且MP L <0 D.AP L=0 (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