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标准-筑炉工工作标准

岗位标准-筑炉工工作标准

岗位标准-筑炉工工作标准
岗位标准-筑炉工工作标准

筑炉工工作标准

一任职条件

1.1最低学历要求:高中、技校、中专及以上,必备的职称或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证,工种(岗位)资格证书.

1.2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防腐保温的专业知识、掌握吊装设备及工机具的维护保养知识,熟悉本岗位QHSE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技能、分析判断能力强、能够应对突发事件,书面/口头表达能力较强

二职责

2.1 热爱本岗位工作,遵守劳动纪律和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

2.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工机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2.3积极参加班组及车间各项学习

2.4积极参与QHSE管理的有关工作

2.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2.6检查各种耗能设备耗能情况,及时准确的填写班组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对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解决。

2.7节约用水、用电,合理用能;对违反合理用能标准现象,要及时制。

2.8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做到文明生产。

2.9学习掌握筑炉工及防腐保温工理论只知识和操作技能。

2.10参与QC、合理化建议、技能鉴定等。

2.11参与事故调查。

2.12参与班前喊话。

2.13协助班组长和领导开展好日常工作。

2.14检查各种耗能设备耗能情况,及时准确的填写班组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对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解决。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3.1 施工准备阶段

3.1.1切砖、磨砖设备操作人员要熟知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电盘必须符合“三级用电,两级保护”规定。

3.1.2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保护接地等

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启动。对连接电缆进行检查,破损处要进行绝缘处理,老化的要更换。

3.1.3炉子的钢骨架、炉管上、不得直接悬挂电线。

3.1.4耐火砖垛高度不得超过1.8m。

3.1.5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环境技术交底。

3.2施工阶段

3.2.1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粉尘大的环境中应戴防尘口罩和防风镜、披肩,扎紧领口和袖口。

3.2.2筑炉时,炉内外的联系,应设联络装置及信号。

3.2.3磨砖机、切砖机的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a)作业人员戴好眼镜和防尘口罩。

b)作业人员应站在砂轮片旋转方向的侧面,严禁站在砂轮片正面并防止手被砂

轮碰伤。

c)作业时,切、磨砖不得用力过猛。

3.2.4向深坑或设备内吊运材料时,应在顶部设平台、围栏,内部要设置防护隔离层,向下送料位置应予以固定。

3.2.5光线不足的地方要有足够的照明。

3.2.6砍削砖块,应对着墙体或跳板,跳板上碎砖杂物应随时清除。

3.2.7进入烟道、烟囱内检查时应有人监护。

3.2.8大型拱顶的拱支设完毕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支柱的垂直度;对口楔是否打紧等。确认无误后方可砌砖。烟道弧形拱顶砌完后,应先将回填土夯实或拧紧拱顶拉杆螺栓,方可拆除拱胎。普通粘土砖砌筑墙拱时,待砂浆强度达到60%以上方准拆除拱胎。拆除时应先松动对口木楔。当有两根支柱时,两根应同时拆除;当有中间支柱时,应先拆除中间支柱后,再拆除两侧拱脚处支柱。

3.2.9大、中型的炉、窖和半圆状的拱顶砌筑,在砌筑完前墙拱、分隔装置等的第一层拱后,必须将拉杆的螺母拧紧,方可砌筑上层拱。反拱、前墙拱、分割装置等的上层不得比第一层拱砌得紧。

3.2.10筒体内进行砌筑时,托板和支撑应均衡紧固,转动前应检查筒体内部是

否有人或料具。

3.2.11进行大型砌块作业时,吊装砖块的吊臂、索具必须事先检查是否牢靠。

3.2.12喷涂用的机泵安全阀、压力表必须灵敏可靠。气管与喷枪、喷嘴要连接紧固,操作时禁止喷嘴对人。

3.2.13在容器内进行施工时,应小心被锚固钉划伤。

3.2.14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数量不得超过脚手架的限定荷载。

3.2.15交叉作业时应设置隔离层。

3.2.16以磷酸盐为胶结剂的衬里施工时,搅拌及作业必须佩带防酸橡胶手套,佩带防护眼镜。

3.2.17拆除大面积衬里时,下方严禁站人施工。

3.2.18熬沥清前应清理周围易燃物,调制碳素浇热沥青,要防止人员烫伤。3.2.19碳砖砌筑时防止滑落,操作地点应通风良好,捣固工具加热后应放在固定位置。

3.2.20陶瓷砖板加热或粉末材料烘干地点,要有专人看管,粉末筛选场地要排尘。

3.2.21正在衬砌的设备内,不准搅拌耐酸胶泥。

3.2.2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遵守Q/CNPC-WSH Sa 4513-2015《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3.2.23高处作业应遵守Q/CNPC-WSH Sa 4514-2015《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3.3施工收尾阶段

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