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一、书本

地理科的书本大体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科知识较重,也就是记忆量较多的部分,例如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另一类是理科思维较重,也就是需要理解、应用较多的部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在看书时要记忆和联系实际,注意关键词句。而自然地理则应加深理解及推算的原理。看书时还要注意加强空间思维的联想,按照以上的规律看书,把书本的知识结成网络,这样就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

二、练习

在熟悉书本的基础上做练习也是需要技巧的。

文科类的知识题量不需要太多,重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明和清晰,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涉及简答题。

而理科类的题目通常是难点,特别是计算的部分,做这类题可以进行专题式的训练,对每一种类型题进行专门训练,并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便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做练习贵在精而不是多,做题是检查书本知识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题时不清晰或出现错误,立即查书并记住是很重要的。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建议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如: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

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高中地理学习攻略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

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

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人类与环境”内容,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分析理解,可以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

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浅谈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摘要: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本文参阅已有文献的论点,就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作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Brieftalkthemethodologyonhumangeography Abstract:Human geography as a branch of geography, has its unique research methods. Modern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method is a multi-level, multi-branch scientific system. Refer to the literature of this article's argum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Keywords: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Methodology

目录 1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3) 1.1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3) 1.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 1.3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3) 2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4) 2.1经验主义方法 (4) 2.2实证主义方法 (4) 2.3行为主义方法 (4) 2.4现象学方法 (4) 2.5存在主义方法 (4) 2.6理想主义方法 (5) 2.7实用主义方法 (5) 2.8马克思主义方法 (5) 2.9唯物主义方法 (5) 2.10后现代主义方法 (5) 2.11后结构主义方法 (6) 2.12女性主义方法 (6) 3 结语 (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6) 致谢 (7)

人文_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1)

第30卷 第3期 2011年3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30,N o 3M ar ,2011 收稿日期:2011 02 10;修订日期:2011 02 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三维目标空间中的区域发展 (40871071) 作者简介:陆大道(1940 ),男,安徽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E mail:ludd@igsn rr ac cn 人文 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 人-地系统 动力学研究 。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 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 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 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学者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 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关键词:人文 经济地理学;人 地系统;方法论;不确定性 文章编号:1000 0585(2011)03 0387 10 近代地理学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间,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内涵和研究方法不断发展,今天已成为地学庞大的学科体系中一门特殊交叉学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领域的最为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之一[1]。 大千世界,纷纭繁杂。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每一个活动主体的空间位移可能是无序的,可是在总体上却有明显的空间规律。如何寻找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的作用及其形成的空间格局?这里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具有 不确定性 ,也就是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简称 人-地系统 )发展变化的 或然性 。这种 或然性 正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之所在,也是人文-经济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地学学科的特点之所在。但长期以来这种不确定性使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难以被充分认识。 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 1 地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与方法论 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一定区域范畴组成的地域系统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愈来愈强大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各种范畴地域系统的性质和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使地理学及其研究的交叉性质愈来愈明显,表现在整个地理学及人文-经济地理领域都很突出。这种变化使关于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认识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即人们在认识、解释、预测社会经济客体的地域组合、空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然而,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使得新课标的要求无法顺利得以实现,而教师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其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且学生成绩低下,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教学质量差。 因此,探索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本着提高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始的设想,我把《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作为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从古至今都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同时也要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 (3)教会学生学习地理方法。地理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适用的学习方法。由听懂知识到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回学知识,由教师教会知识逐步过渡到不要老师教而自己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知识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活动和 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得新课标理念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策略: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有效教学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 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构建为中心的思想。

评_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_一书

11 周廷儒等.泥河湾盆地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31-136 12 李容全等.北京地区长辛店砾石层的沉积学特征与西山地貌发育的几个问题.地理学报,1984,39(1):86-9513 李华章.北京地区第四纪古地理研究.地质出版社,1995,135 14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河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新构造图说明书.地震出版社,1985,12 15 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501-502 16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632-633 17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227-229 18 天津市地质矿产局.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2,228 19 王宪曾.山西天镇刘家沟第三系褐煤中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4):89-10620 内蒙古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318 21 李容全.内蒙古岱海盆地新生代古地理研究.中国北方资源开发与环境研究.海洋出版社,1992,161-166 22 叶伯丹等.全国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汇编(第四集).地质出版社,1986,22-277 23 王慧芬等.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K-Ar 年代学及其演化.地球化学,1988,(1):1-11 评《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 袁兴仁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730070) 兰州大学地理系徐建华教授编著的《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目前地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基本囊括了地理学定量分析中所应用的数学内容,为地理学定量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学习参考书及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需要,地理科学定量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自1963年美国地理学家鲍顿提出计量革命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地理学的定量化已由原始数据的处理和转化发展到建立地理模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存储、更新、检索、管理、综合分析及输出的过程实现了微机化。这一突变,使古老的地理学焕发了青春,推动了地理科学的大发展,并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马克思曾经预言:“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史,证明了马克思的这一精辟论断。没有数学方法的引进就不可能有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国地理学者从80年代以来积极追赶世界地理科学的发展步伐,编写教材、开设课程、培养人才、新增设备,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有关的地理问题,为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是我国自80年代以来在地理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概括和归集,它是地理定量化专论中的一枝鲜艳的奇葩。这本书除了内容全面、取材先进外,在编写上也有很多特点:(1)其章节结构既有系统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便于读者既了解全面,又能对某种数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2)该书对每种数学方法的介绍简明扼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而且作者联系实际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实例,可供读者借鉴。(3)书中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论述全面、脉络清晰、资料翔实、观点明确,很有启发及参考意义。 该书作者是一位刻苦奋进、功底扎实的青年地理学家,近年来著作颇丰,《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和数学方法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地理教育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祝愿作者再接再励、百尺竿头、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为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页46第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第13卷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横切了从“文化”到“自然”的所有系统,同时横跨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必然同时兼具解释与描述、解释与诠释、诠释与思悟,由此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注重类比和空间表述。 (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哲学方法论、数学和系统学方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地理学运用、嫁接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同时,地理学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地理学的方法体系。 (1)地理观察、观测、实验测试等方法 观测、观察、实验是依据研究目的,借助于特定仪器装备工具,有计划地提取、采集对象的属性特征、状态过程.借以获取第一手感受性材料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的野外观测实验站、钻孔和测年技术的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高精度测试仪器极大地提升了观测范围、速度和精度。地理观察强调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微观观察与宏观观察相结合、、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相结合、结构观察与功能观察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一个训练有素的地理学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功底:具备解读地表事物和现象、地理景观的能力;依据研究的目的或问题(图4.3),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揭示性的主题与区域;系统地培养资料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对采样设计、样本、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的典型性、代表性、揭示性、准确性、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判和说明。

(2)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可视化技术 地理学和地图学之间传统上的紧密联系被恰当地赋予了地理学对空间和地方的关注,保证了在多数科学分类中地图学作为地理学子学科的地位。现代地图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动态多维产品,展示了地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电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使地图新型符号化、制图自动化和程式化、空间可视化和空问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同时增强了电子地图的大众化特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三者的结合实现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转变。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获取、存储、检查、操作、分析和显示与地球有关的空间数据的系统”,在地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资料调查搜集与定性分析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搜集各种文献、图件、数据,包括论文成果、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磁盘数据等。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座谈与访谈、民族志方法、调查咨询、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特茜(Tesch,1990)在《定性研究:分析类型和软工具》一书中总结了社会科学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其中不少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也经常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认知人类学、特尔斐法、描述性研究、文献研究、批判主义、民族志、实验心理学、场所研究、焦点群组研究、实证研究、诠释学方法、解释评估、生命历史研究、现象地理学、定性评估、先验论的唯实论、转换研究等。 (4)比较法、分析法与综合分析 比较法是认识差异的主要手段,因此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往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

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

地理学习理论与方法

地理学习理论与方法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姓名:席许苛 学号: 104754140136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方向: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地理学习理论与方法 任课教师:陈德广 上课时间:2014.09—2015.01(周二9-10节)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而探究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大量不足,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此,我简单谈一下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和项目(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新高中地理教材强化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点,以正确阐述人地关系为基本线索,构建知识框架,并附有大量图表、阅读材料及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一强化就要求地理教师应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探究式教学概述 1.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对知识质疑并进行研究、思考、调查的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首次将探究的方法引入到教学之中。在他看来,科学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得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主张利用探究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教材与学习材料,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对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 1.2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人文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环境与规划学院

人文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12级地理科学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在地理学的研究中,一切地理要素,如:区域的规模、道路的长短、人口增减等,均可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地理现象,可以做出确定性解释和精确预测与判断。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有着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数学方法研究地理问题的程序:观察实践→先期模式→提出假设→对资料进行筛选→建立模型→反复检验→建立理论和法则。数学方法所采用的推理方式以演绎推理为主。 关键词:数学方法地理学应用 前言: 将数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理学,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开展地理学的定量化研究,建立定量模式,这种定量化研究之热潮,就是所谓的计量运动。经过40多年的发展,计量地理学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目前,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已经涉及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它不但继承了计量运动的成果,而且还吸收

了40多年以来数学、系统理论、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科学、现代计算机理论及计算方法等领域内的相关成果,其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 本文主要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一、 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为了成功的运用数学方法,达到定量化研究的目的,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地理数据的筛选与质量问题(2)模型建造问题(3)与GIS的结合问题。 总结: 客观上讲,在地理学研究中,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数学方法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对于某些地理问题,目前人们还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去处理,这是外部局限性;另一方面,单纯的用数学方法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究竟可以达到怎么样的深度,这是内部局限性。只有认识这些局限性,并不断的寻求克服他们的途径与措施,才能使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不对发展和完善。

2015中山大学882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2015中山大学882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被尊为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 )和( ). 2、地理学中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和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 )、( )、( )、( )、环境感知论等等。 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代表性的有3种,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的( )模型,二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 )模型,三是由美国地理学家( )等人提出的( )模型. 4、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 )和( )。 5、国家的中心性区域包括:( )和核心区。后者又包括( )和( ) 6、一般类型的乡村聚落形态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类型:( )、( )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题,共40分) 1、计量革命 2、区位因子 3、中心地 4. Inner city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3题,共60分) 1、请从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简要评价四个方面对人文地理学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进行简要比较,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 2、请简要阐述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些主要学说?同样列举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简要评价。 3、简述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 四、问答题(共30分) 案例分析:中山市下属白石村距市区100公里,土地面积200公顷,全部为适宜建设用地。现有村民3000人,外来务工人口3万人。1990年代以来,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300多家企业,大部分土地均已作工业利用。现在,由于国际出口形势影响,村内企业开始搬迁、减少,村的财政收入也急剧下降,但大部分外来人口仍滞留村内。 村委会欲通过规划手段重振白石村经济,解决发展难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规划方案,并系统阐述你的思路。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一章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本世纪的理论研究重点,明确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认识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不同学者和学派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 重点: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本世纪的理论研究重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指导:提前预习,上课用心听讲,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多读一些经济地理学导论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教学方法:以以教师讲授为主为主。 时间安排:3课时。 推荐的参考文献和阅读材料: 1.吴传钧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杨吾扬等.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杨万钟等.经济地理学导论(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学报,2003年1月第58卷第1期. 5. 郑度.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地理研究,2001,21(1):9-14. 6.Nigel Thrift.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33: 291–298. 7.“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5-6月出版. 8.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https://www.doczj.com/doc/bd2207863.html,/showarticle.php?id=500&class=6 9.顾朝林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https://www.doczj.com/doc/bd2207863.html,/showarticle.php?id=51&class=6 10.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2005,25(4):437-442. 11.Caterina Marchionni.Geographical economics versus economic geography:towards a clarification of the disput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4, 36: 1737 -1753. 12.《经济地理》杂志,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所. 13.Economic Geography. 14.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1301011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总学时: 72 学分:4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区位入手,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将经济地理学列为地理学所有三个专业主干课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被作为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古典区位理论和影响经济活动布局的条件,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使学生掌握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活动全球化等方面的理论; 4.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使学生能将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辅以多媒体教学。 (四)实践环节 无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研究設計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四年級 B90208002 石瓊心 【題目】廣告中的女體操作-性別、空間與權力關係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大致上分為三個部份: 1.量化內容分析 蒐集市面上的廣告(以電視廣告為主),並進行整理,希望透過性別意識量表(Scale of Sexism)的建立,就其廣告的訴求與所呈現的性別訊息進行分析。 圖1 性別意識量表 由於電視廣告數量龐大,而類型也相當多元,而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探究廣告中女體是如何被操作(指被當作推銷商品的工具,無論是直接地展示或以隱喻的方式),所以不會限定某種類型的廣告來做討論。 也因為廣告橫跨時段甚多,所以比較理想的方式是經由選擇幾個較熱門的時段,如晚上八點至十點、晚上六點到八點和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將廣告錄下來。先進行初步的分類,並從中建立性別意識量表(專門針對女性的地位與角色而論),其他如產品類型、訴求分布等也是會做出清楚的圖表來對廣告內容做初步的說明。

2.符號學分析 對於廣告內容進行三層意義的的解讀。 背後隱涵的意識形態 圖 2 符號表徵的三層意義(van Zoonen,1994) 如圖所示,廣告內容可分為這三層意義來做探討,一是明示義,為廣告 的表徵意義;二是隱含義和迷思,為廣告所反應的社會文化價值;三是意識 形態,乃是廣告背後隱涵的意識形態或其價值形成之體制。 3.深度訪談 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對廣告創業人做訪談,挑選幾個比較有爭議性或在黃金時段強力播放之廣告,訪問其廣告內容所訴求的對象、劇情的設定(女性在其中是如何被運用、被選擇的)以及由商品引申出來的意念或標語是如何制定的;另個是針對廣告訴求的對象做訪談,大致上會鎖定前面訪談過的廣告創意人所製作過的廣告為主,對觀眾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廣告訴求有無被消費者接受,或是訴求對象有無體察到廣告中充滿性別意味的訊息,或是有無思考過廣告內容的女體操作手法等。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推荐书目(自然地理部分):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1999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1997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斯特拉勒(A.N Strahler)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 目录: 一、现代地理学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一)古代地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近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三)现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科学体系 三、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发展方向 (一)现代地理研究承继的主要传统理论、流派(学派) (二)现代地理学的若干重要理论 (三)现代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热点及前沿 (一)主要研究领域 (二)热点与前沿 五、现代地理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一)进展 (二)趋势 六、先进技术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传统和观念。 一、区域学派。 1、概念内涵: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异进行记载,描述和研究,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有关专题研究的基础。 资料:区域学派 (Regional school)是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学派之一,以原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教授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萨乌什金为其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心不是各个经济部门,而应该把区域看作地理学的核心,并重视区域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区域综合地理学、地图及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区域学派对促进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十月革命以后,在与部门统计学派、经济学派的论争中创立了对世界经济地理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前苏联区域学派。科洛索夫斯基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理论,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地域综合体。认为自然是基础、经济是核心、技术是纽带,把自然、经济、技术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联系中去分析生产力的地域组合现象。 2、主要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3、代表人物:德国李希霍芬、赫特纳、美国哈特向、苏联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 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 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之一。生于德累斯顿,卒于海德尔堡。哈雷大学博士。1882~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1895年创办《地理杂志》,并长期任主编。曾任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到过俄国、北非和亚洲等地旅行。赫特纳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特性。他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叙述了地理学的历史、性质、任务、研究方法、概念和思想的构成、地图和图片、文字表达以及地理学教育,系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是其地理学思想的代表作。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哈特向: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

地理学科中的数学知识

地理学科中的数学知识 峨眉四中叶玉娥 地理是一门研究领域很广泛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借数学等基础学科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适应了当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达到增强知识活力的目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地理问题就是很好的列子。 (一)经纬度的计算: 1..纬度间隔1度,其间隔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2、如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则与它正想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为180度减去x,,所属的东西经相反。 (二)比例尺的计算: 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例题; 已知两地的时间距离是150千米,在地图上测得它们的距离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是? 解析: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比例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注意两个距离的单位必须统一。 (三)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高处海拔-地处海拔 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相对高度H:

(N-1) ×h ≤H <(N+1) ×h N 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h 为等高距 陡崖(顶部)海拔高度H : A ≤ H < A+h A 为重合处最大等高线数值,h 为等高距、陡崖底部海拔高度H : B-h <H ≤ B B 为重合处最小等高线数值,h 为等高距 3.例题 (四)气温的计算: 1.计算公式: (1).日平均气温=当天各次观测到的气温之和÷当天观测的次数 (2)月平均气温=当月每天的平均气温之和÷12 (3)气温年较差=气温最高月气温-气温最低月气温 (五)海拔与气温关系的计算: 1、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陡崖相对高度:40米≤H <80米; 陡崖海拔高度:160米≤H <180米。 底部海拔高度:100米<H≤ 120米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由俄国著名科学家M.B.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来的。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文地理学、乃至整个地理学中具有很高理论与应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发展相对较快的一门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已广泛涉及到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城镇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企业区位、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其研究对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点揭示这种关系的内在规律性,考察和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2、经济地理学研究一定地区的经济结构,重点探讨经济活动的区位表现和空间类型。 3、经济地理学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类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区域布局的差异性。 4、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生产、利用和再生产,重点是开发利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为物质条件。 5、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在地方、国家和世界尺度上的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生产、交换和销售货物及服务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差异。 6、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或经济)布局,即探讨各种经济部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重视利用这种规律去调整已有的分布与组合格局,使之趋于优化状态。(前苏联、我国) 7、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总之,现代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由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两部分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学科发展的基础。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有相关的资源和经济要素依据一定的技术经济关系而组合在一起。而资源和经济要素的分布往往受地理空间的约束,表现在空间上的异位或不完全同位。 而且,有的资源和经济要素在空间上不能发生位移(如旅游资源、土地资源);有的则可以在空间上移动(劳动力、技术);有的则要改变一下形式(水能变电能)才能进行空间流动。 此外,有的资源和经济要素在效用上可以替代(如建筑材料可以因地选材),有的则不能替代(如水源)。 因此,如何把相关的资源和经济要素按照一定的技术经济关系(如生产工艺、数量比例等),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组织起来,形成一项相应的经济活动,就要克服和利用地理空间对这一过程的影响。 我们把根据一定的经济目的,按照相关资源和经济要素之间所存在的技术经济关系,进行资源和经济要素配置的过程称之为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所形成的各种有形物质实体,称为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如工业点、农业区、经济增长中心、交通网络 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形式

地理学方法论

地理学方法论 将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活是任何学科都在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地理学也不例外。地理学不仅关注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也关注生活世界。这就导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极其广泛,其主题、所用方法、所持哲学及理论立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地理学者在解释和理解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时纳了多种不同的哲学立场、方法和研究设计,需要在某种研究背景上理解这种多样性。地理学研究的广阔范围是令人振奋和激励的源泉,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从本质上讲,地理学研究比任何其他人文学科或自然学科领域都要求更多的思想。因此地理学方法论也具有复杂性,地理学方法论要求明确地理学的性质、范围和任务。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一门学科的方法论,就要通过对其思想史和案例的深入钻研,然后以之与学科“实践相印证,而后才能得出。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的哲学审视,地理学方法论范畴正是这样一种“哲学审视”,是在“利其器”的同时做“君子不器”式的探索。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自然的人文地理现象、人文的自然地理现象。自然地理现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单独或综合变化所产生的的各种现象。自然地理现象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这个动态过程;有整个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有整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产生的的结果。人文地理现象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其表现形式有人文地理现象变化的这个动态过程、整个动态过程的一个阶段或这个动态过程产生的结果。自然人文现象是自然地理现象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人文自然现象是作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类,其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人类本身作为自然生物界的一类而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地理研究的方法分为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是指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受到经典物理学等自然学科方法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的人文方法是强调人本主观性的方法,包括历史学的史实叙述、心理学的异域想象、美学的艺术欣赏、社会学的价值判断等。自然地理研究以科学方法为主,但也涉及人文方法;人文地理研究以人文方法为主,同样也涉及科学方法。 地理学科考虑的基本因素是时间和空间。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是地球表层的固体地壳圈、液体水圈、气态大气圈、生命生物圈以及人类社会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地理学重视研究这种变化的过程,即事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表现为地球形成以来的地质时期、人类出现以来的考古时期、人类文明出现以来的历史时期以及当代社会的年、月、旬、周、日、时、分、秒。地理时间是有限的,起始于地球的形成,终止于地球的消亡。地理时空尺度是地理研究者在地理研究中采用的定性或定量的时空单位,是阐述地理实体在地理时空中的存在特征、观测地理现象在地理时空中的过程特征的基准规矩,包括两种尺度:在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本征尺度;地理研究者为了阐述和观测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而主管设定的非本征尺度。地理时空尺度的转换是指将以一种地理时空尺度进行研究而获得的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推译、换算、转化到另一种地理尺度上,是地理研究者多层次、多视野、多方位、多维度的认识和分析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整体特征的研究范式,即整体把握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的研究手段,依据不同的的标准与因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地理时空尺度转换类型。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存在内在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地理学方法论的主流思想依然是还原论。20世纪中晚期,系统论的私思想被引入地理学,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有分析与综合、局部与整体、区域与系统以及简单与复杂等各种方法论。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范畴是主观与客观,从客观与主观对立的角度看,地理学者的地理研究是主观的,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从客观与主观统一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整体科学方法论和地理学方法

数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渗透着自然科学思想方法和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或思考地理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各学科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做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运用集合知识来讲解地理概念、分类其相互关系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本形式,许多地理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活动,都要以正确的地理概念作基础,因此,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但是,中学地理中的很多概念,其关系用语言表达很费神,学生也不好掌握,运用时容易搞错关系,造成认识的偏差和解题失误,如用数学中的集合,就浅显易懂了。 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地理概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从属关系的概念:这类概念如能源、一次能源、常规能源,如果要从文字上区别,首先得记住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内涵与外延,这样学生的记忆负担太重,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若用集合知识讲解,它们只不过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学生很容易明确(图1);类似的还有土地资源、土壤资源、耕地资源;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等。②包含并列关系的概念:这类概念,如降水、降雨、降雪,有些同学总是把降水与降雨、降雪混淆,特别是降水与降雨常常混用,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降雨、降雪只不过是降水的两个并列独立子集,用集合表示就很直观;类似的还有锋、暖锋、冷锋,准静止锋;淡水与各种陆地淡水资源的关系等等。③交叉关系的概念:这类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不完全相同,稍不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计量地理学 计量地理学是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科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2、秩相关系数 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3、众数 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数。 4、定性数据 定性数据表示地理现象或要素只有性质上的差异,而没有数量上的变化的数据。 5、地理数据的变换 地理数据的变换,是将原始数据的每个数值通过某种特定的运算把它们变成一个新值,而且数值的变化不依赖于数据集合中其他数据的数值。 6、中位数 也称中央值,它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7、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8、回归分析 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填空 1、地理数据变换的目的为去伪存真、易识规律、减小变幅和便于建模。 2、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地理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4、在Excel数据统计处理软件中,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分别可以用average() 、median()、mode()、var() 和stdev() 等函数进行计算。 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5、相关系数是表示两要素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它的值介于[-1,1] 之间;相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