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科学考试题

生命科学考试题

一、 填空
1、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64)种
2、反射弧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
3、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
4、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四种情况,即(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5、转录过程中信使核糖核酸分子是按(5’-3’)的方向延长的。
6、根据达尔文选择学说,物种种群极高的繁殖率与有限的生活资源的矛盾,形成了生存竞争,再加上生物的(自然选择)和(可遗传变异),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7、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可能涉及的两种机制是(光敏色素感知昼夜)的机制和(生物钟机制感知昼夜)的机制。
8、通常把膜蛋白分为(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
9、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中,反应中发生(水)的光解、氧气的释放和(NADPH)的生成;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10、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等
二、 选择填空
1.在食物链中,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能量最终
A.消散在环境中 B.导致更大量的分解者 C进入另一条食物链 D.重新循环回到分解者
2.色盲是人类伴性遗传的疾病,如果姐妹几人的父亲和外祖父为色盲,母亲正常,她们患色盲的概率应该是——。
A.100% B.50% C.25% D. 0%
3.生物学家从人细胞中分离出一个基因并将其连接到一种质粒上,而后将该质粒转导入细菌中。该细菌经培养后,经检测证明该细菌产生了一种新蛋白质,但是此蛋白质不是人细胞中正常产生的蛋白质。这可能是因为——。
A细菌经过了转化作用 B.基因没有粘性末端
C该基因含有内含子 D.该基因不是来自基因组文库
4.羊膜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陆地生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结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羊膜是由——发生的。
A母体子宫壁 B.受精卵的细胞膜 C胚胎 D.卵巢;
5.下列对激素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作用力强 B. 作用有特异性 C可以积累 D. 特定细胞合成
6.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
A. 溶解度最大 B 电泳迁移率最大 C导电性最小 D. 以上都不对
7.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也就是联会。这一现象发生于
A前期I B.中期I C.前期II D. 中期Ⅱ
8.实验室中杀死细菌芽孢通常用————和———。
A巴斯德灭菌法 B.高压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紫外照射法
9.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这意味着在其配子中有——种可能的不同染色体

组合。
A. 8 B. 16 C. 32 D. 64
10.遗传学家发现某基因上的突变对于该基因所编码的多肽无影响。这一突变可能涉及——。
A.一个核苷酸的缺失 B.其始密码子的移动 C一个核苷酸的替代 D.一个核苷酸的插入
11.多细胞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更复杂是因为——。
A 在真核生物,不同的细胞专化而执行不同的功能
B.原核生物仅限于稳定的环境
C真核生物具有较少的基因,所以每个基因必须承担更多的—
D,多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基因
12.线粒体的可能祖先是 。
A,单细胞藻类 B.寄生性原生生物 C.厌氧细菌 D.光合原生生物
13.在地址年代表中,——早于侏罗纪。
A泥盆纪 B.白垩纪 C. 第三纪 D.第四纪
三、名词翻译与解释
1.Ribosome核蛋白体 2.amino acid 氨基酸3.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 4.gene library 基因库5.Population 人口 6.virus病毒
四、论述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①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②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原核细胞的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交联在一起进行。 ③真核细胞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 ④真核生物中除某些低等类群(如甲藻等)的细胞以外,染色体上都有5种或4种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 ;而在原核生物则无。 ⑤真核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有专门的DNA复制期(S期);原核细胞则没有,其DNA复制常是连续进行的。 ⑥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原核细胞所没有的。 ⑦真核细胞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其鞭毛(纤毛)、中心粒、纺锤体等都与微管有关,原核生物则否。 ⑧真核细胞有由肌动、肌球蛋白等构成的微纤维系统,后者与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等密切相关;而原核生物却没有这种系统,因而也没有胞质环流和吞噬作用。 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型,原核生物的为70S型,两者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⑩真核细胞含有的线粒体,为双层被膜所包裹,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核酸合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内膜上有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链。 11真核生物细胞较大,一般10~100纳米,原核生物细胞较小,大约1~10纳米。
2.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部分?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生物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终末途径?
指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具体表现为

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又称细胞呼吸。其根本意义在于给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细胞呼吸可分为3个阶段,在第1阶段中,各种能源物质循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转变成乙酰辅酶A。在第2阶段中,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CO2和氢原子。在第3阶段中,氢原子进入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与之生成水;同时通过电子传递过程伴随发生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分子。生物体主要通过脱羧反应产生CO2,即代谢物先转变成含有羧基(-COOH)的羧酸,然后在专一的脱羧酶催化下,从羧基中脱去CO2。细胞中的氧化反应可以“脱氢”、“加氧”或“失电子”等多种方式进行,而以脱氢方式最为普遍,也最重要。
三羧酸循环的底物是乙酰辅酶A,而糖和脂类在进行分解时的最终底物正是这个乙酰辅酶A。同时,三羧酸循环中间还有10步反应,每一步都可以接受外来的正确分子进入循环,这就为脱去氨基的氨基酸(即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的进一步氧化提供了途径。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这三类物质的代谢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要加上尿素),而这正是三羧酸循环的作用:将含碳骨架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共同的途径,就可以减少参加不同反应所需要的酶,不仅可以减少细胞内蛋白质成分的混乱程度(实际上已经非常混乱了),还可以减少表达这些蛋白质的压力(即需要的原料和酶),更可以减小基因组的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