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ONE理论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与案例启示

基于GONE理论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与案例启示

基于GONE理论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与案例启示

基于GONE理论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与案例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进入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各类问题接踵而至,其中财务舞弊问题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问题。财务舞弊对投资人、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均百害而无一利。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和规定,尽力将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但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发展现状来看,财务舞弊行为没有并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制。

在这一研究背景下,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选取金亚科技财务舞弊事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依据GONE理论的四因子,分别从贪婪、机会、需求和暴露四个方面对金亚科技财务舞弊进行动因分析,并对财务舞弊行为提供防范依据,从而为同行业或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文献综述;其次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对财务舞弊概念进行准确定义的前提下,诠释了财务舞弊理论基础,包括舞弊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和舞弊GONE理论,并重点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舞弊GONE理论;与此同时,对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进行了回顾,主要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与舞弊的经过,并运用金亚科技财务报表、舞弊后出具的自查报告和实际经营数据等识别其财务舞弊的手段,并揭示财务舞弊的严重后果;第四章在此基础上运用GONE理论从四个方面对金亚科技财务舞弊进行动因分析。最后,阐述本案例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防范的启示,分别从加强内部防范机制和增强外部监管措施两个方面给出建议,加强内部防范机制主要包括包括抑制贪婪心理和减少舞弊机会,加强外部监管措施包括加强会计行业自律性、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增加舞弊暴露风险和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李 蓓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摘 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为基础,分析金亚科技财务造假的手段及动机,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 关键词:金亚科技;财务造假;防范对策 近年来,我国不断涌现出的财务造假案,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015年,作为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的金亚科技出现了重大的财务造假,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案屡禁不止,上市公司应进行反思,相关部门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措施来惩治财务造假,为广大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 公司简介及案例回顾 1.1 公司简介 金亚科技全称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占地50余亩,注册资金1亿1千万元,主营数字电视设备的硬件、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业务。2009年10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曾是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十大自主品牌、四川省质量AA级认证企业。 1.2 案例回顾 2018年03月01日,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金亚科技存在以下违法事实:金亚科技披露的2014年合并财务报表虚增银行存款217,911,835.55元,虚增营业收入73,635,141.10元,虚增营业成本19,253,313.84元,虚增预付工程款3.1亿元,造假金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2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的手段2.1 建立多个账套 金亚科技建立了003和006两个账套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真实的会计数据记录于003账套,作为内部管理的依据;造假的会计数据记录于006账套,用于对外披露。2015年金亚科技对外披露的2014年的会计报告就是依据006账套的数据。 2.2 虚增利润 2013年,金亚科技出现了大幅亏损,为了改变此局面,2014年年初,董事长周旭辉制定了3000万元左右的利润目标,为了在账面上达到该目标,指使财务部工作人员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伪造材料产品收发记录、伪造银行单据、隐瞒费用支出等方式虚增利润总额80,495,532.40元,使2014年金亚科技的利润总额由亏损变为盈利。 2.3 虚增银行存款 金亚科技披露的2014年年报中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为219,301,259.06元,而该账户的真实余额为1,389,423.51元,虚增了217,911,835.55元,银行存款虚增金额占当期披露资产总额比例的16.46%。 2.4 虚构预付工程款 金亚科技的子公司成都金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的建设项目,估算需要预付3.1亿元的工程款, 者股东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权利和责任方面的问题。因此本国投资方应该从根本上进行对应协调,直至将双方各自的权利地位加以科学划分,并得到双方一致认同,这样才能减少投资合作进程中的控股风险发生概率。5.2 调和管理者思想,减少不和谐风险 投资行为不仅仅是对外行动中的重点,国内管理层人员的投资行为也同样密切关联到内部的利益。因此在确认投资行为和投资方向后,企业应尽快搜集内部人员的意见,调整内部人员对于投资项目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国内的投资配合工作可以如期开展,不会出现一些因思想方面的因素而对投资行为造成阻碍。 6 结语 综上,文章以农产品流通作为背景因素,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外投资审计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要完成对外投资审计,细致和调节属于必然步骤。 参考文献: [1]郑纪芳.山东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发展趋势与主渠道作用发挥——基于418份农户的调查问卷[J].新疆农垦经济,2016(8):9-14.[2]陆刚.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投资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 [3]许亚萍,颜迪,李梦远,等.印度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新动态[J].商业经济研究,2018(6). [4]陶倩倩.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 [5]李明,邱淼,田洪春,等.“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40-343.

会计舞弊案例

: 会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结课论文 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

摘要:本文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格林柯尔案例进行介绍,揭示了格林柯尔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格林柯尔财务舞弊会计假账 一、格林柯尔案例简介 (一)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 格林柯尔从2005年8月1日起停牌,于2007年5月18日退市,顾雏军资产从此灰飞烟灭。从并购科龙开始,可能已经有所打算。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 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德格林柯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从此开始。2001年10月31日,科龙电器在香港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容声集团与顺德格林柯尔(顾雏军的私人公司)订立买卖协议,后者将以5.6亿元的总代价获得科龙电器20%的股权。一个月后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顾雏军等8人被正式委任成为董事。新一届的董事会中共9名董事,其中5名执行董事全部来自于格林柯尔。china中国最优秀的家电生产巨头科龙电器已经在顾雏军的掌控之中了,而此时顾雏军仅支付了1.5亿元,20%的股权也只是质押还没有过户!2002年4月仃日,科龙电器公告:原单一大股东容声集团向格林柯尔出售2.05亿股科龙电器股票(占已发行股本的20%)的总代价减至3.48亿元人民币。在顾雏军率管理团队进驻科龙电器几个月后,出台巨亏15亿元的2001年报,使掌控科龙的代价顺势降了2.12亿元。2005年4月26日科龙电器公告预亏4,000万元(按国际Accountant会计师准则),并给出了两点原因:一是华意压缩机连年亏损,需将相关7,100万元商誉撇除;二是4,700万元存货拨备。2004年前三季度科龙电器的赢利已达2亿元,投资机构纷纷做出乐观的预计。后来突然曝出亏损令国内外舆论哗然,连科龙的大股东格林柯尔及顾雏军本人都被置于难堪的焦点。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公布2004年年报:亏损6,000多万元,这与上一年盈利2亿多元的业绩形成巨大反差。5月,中国证监会就此问题立案调查,科龙危机爆发,国内投资者眼看着科龙股票从25元掉到了1元多。据有关资料指出,科龙电器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现金流出总额约为40.71亿元,不正常现金流入总额约为34.79亿元,至少给科龙带来5.92亿元的损失。顾雏军本人遭遇四面楚歌,于同年7月底被捕。① ①中华会计网校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财务舞弊案例及启示

财务舞弊案例及其启示 【摘要】财务舞弊行为会造成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事实不相符,必然使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遭受巨大危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2001年发生的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导致的银广夏神话破灭,将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这是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建设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的根本所在。因此,“银广夏事件”的典型意义在于人们认识到上市公司种种问题,认识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关键字】财务舞弊公司治理结构银广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日益猖獗。为遏制这种行为,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建议采取四道防线:高层管理理念、业务经营中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和外部独立审[1]。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也较为严重,为此,新的《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条款,规定了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针对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不论是美国的四道防线还是我国的三位一体,从理论上说还是较完整的,逻辑也比较严谨。但是,在实践中受到诸多的阻力,效果并不理想,财务舞弊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一、我国银广夏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综述 2001年8月,曾一度被捧为中国股市绩优典范的银广夏以其造假事件震惊股市。[1] (一)银广夏公司概况 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即银广夏),创建于1992年。1993年5月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之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700万股。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4年6月17日上市的“银广夏”,开盘价仅1.64元,上市后的5年间,该股一直在低价股的行列中徘徊。直到1999年9月24日,它的股价才上升到9.24元。而“神话”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银广夏”的股价竟上升到37.89元,涨幅高达440%(2000年4月)。2000年4月18日,该股在36元附近以10送10大比例除权,除权后股价跌至18元附近,此后又开始一路填权,“银广夏”又成为填权板块的领头羊。到2001年1月15日,该股以填满权,股价再次高达37.99元。若复一下权,该股的价位已高达76元,累计涨幅高达880%。公司上市6年来,股本从7400万涨至50526万,资产总额从1.97亿元增至24.3亿元。上涨了1200%! 到停盘时,“银广夏”仍站在高价股行列,市场价格为30.79元,流通市值86.21亿元,总市值155.57亿元。其流通市值仅排在深发展(192亿元)、宝钢股份(90.66亿元)之后,名列两市第三。 (二)造假情况的揭露 在中国财经界素有口碑的《财经》杂志2001年第8期推出长篇封面文章《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财务舞弊动因的理论基础 对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财务舞弊GON E理论(四因素论)和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①]。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完善的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财务舞弊的动因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侧重于个体的因素,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一般风险因子则指组织控制风险因素。当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对舞弊者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因子分析 (一)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2) 内部控制不健全我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其行为多为政府主导,企业都是被动接受,没有形成内化的需要,导致内控措施执行不力,多流于形式。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其内部控制无一例外地失效了。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就为财务舞弊的发生留下的缺口和机会。 3) 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存在 任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面俱到,它只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原则性的规范和指导,具体处理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这样就预留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自然为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2、被发现的可能 舞弊行为被发现或者暴露的可能性大小会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人是否实施舞弊行为。由于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制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应该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舞弊行为人就会存在侥幸的心理,企图逃避被发现的可能。 3、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惩罚存在处罚不严厉的弊端,证监会往往只是对违规企业和负责人公开谴责或行政处分或罚款,罚款的力度也很小,极少数被追究刑事责任,财务舞弊行为人很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以金亚科技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务舞弊行为呈上升趋势。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经济秩序。本文以金亚科技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和手段。同时结合国内外经验,认为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违规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辅之相应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来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关键词:财务舞弊;虚增预付款;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共享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会计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受各种利益的驱动,企业财务舞弊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南海公司为财务舞弊的始作俑者,此后,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因会计法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造假行为也层出不穷。90年代以来,长城机电、银广夏、绿大地、金亚等企业的金融诈骗丑闻相继曝光。造假丑闻引发了证券市场的动荡,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因素越来越多,舞弊手法越来越隐蔽。财务舞弊行为触目惊心,相对于单纯的理论研究,找出症结、深挖根源、对症下药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上市公司的运营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势态,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引导和保障。本文通过对金亚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动因、舞弊手段和预防对策的研究,辅之以近年来其他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总结,以期得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理措施,从而为我国经济高效高质运行保驾护航。 1.2.2 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市场运转态势良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财务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 (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 1 蓝田股份简介 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 (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

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蓝田实现会计舞弊的手段 蓝田股份主要是通过会计处理上的一些不合规手法,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一增一减,大幅增高利润,特别是通过固定资产来调节利润。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其固定资产是不断增加的,只有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配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蓝田股份1998.1999.2000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很好,其造假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蓝田股份1998-2000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使其账面现金流十分好看。 (四)蓝田股份会计舞弊的后果 由于蓝田股份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该公司董事长等10人被警方拘传。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案例研究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案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攀升已经突破3000家,上市公司都想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补充资金。但是上市公司数量提升的同时,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高。近几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越来越多,直接损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企业自身经营的效果和质量关系着一大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特别是上市公司因为其直接在股市中融资,所以它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由于之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曝光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财务舞弊行为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还会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可以更加清晰的剖析财务舞弊的原因和目的,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建议,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金亚科技公司通过财务舞弊欺诈上市的案例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金亚科技公司在2009年10月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成功登陆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代码为300028,成为了当时最新上市的通信类上市公司,取得了很多不俗的业绩。 然而,最后面被调查得知,这些所谓的不俗的业绩都是通过财务舞弊和欺诈上市而虚构的假象。在上市之前以及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金亚科技公司虚构工程的预付款,以及虚增收入和净利润,并且随意篡改财务报告的数据,从而给投资者呈现出了一个看似让人满意的虚假的财务报表。通过分析得知,我们能够结合财务舞弊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以及风险因子理论来分析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动机、机会、借口这些因素,从而从企业内部管理和社会的外部监督两个不同的方面探究四川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动因,希望尽量的通俗易懂和详细。分析金亚科技欺诈上市的动机原因这个角度,主要是建立在财务舞弊三角理论、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这些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面。 后半部分所提出的防范上市企业财务造假的对策和建议,都是和前半部分所分析的金亚科技欺诈上市的动因和原因进行相对应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做法主要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有,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对权力进行制约,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从而从企业内部方面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从企业外部来讲最重要的是完善法律法规,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启示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启示 【摘要】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在总结案例带给我们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政策建议 一、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简介 2012年9月14日,证监会对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公司涉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该案为首例创业板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万福生科发行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及湖南博鳌律师事务所等三家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涉嫌未勤勉尽责,出具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记载,后续分别被立案调查。经调查,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和信息披露违法。 1、万福生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08年至2010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经查,万福生科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根据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决策并经财务总监覃学军安排人员执行,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0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15000万元、19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 2、万福生科2011年年度报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经查,在上述财务数据中,其披露的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和165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和3435万元。 3、万福生科未就2012年上半年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也未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予以披露。万福生科的公告显示,其收入前五大客户存在重大变动,存在着虚拟合同以及随意造假的行为。同时,万福生科公告称,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因技改停产,其中普米生产线于2012年1月12日至6月30日累计停产123天;精米生产线于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停产81天;淀粉糖生产线于2012年3月17日至5月23日累计停产68天。 二、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手段简析 1、虚增收入。以2012年半年报为例,该公司在2012年的半年报中公告其营业收入约为2.7亿,而其更正后的实际收入为8231万元,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且其实际亏损为1368万元,与虚报盈利2655万元利润相比虚增了4023万元。 2、虚构客户。万福生科从2008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的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同时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全然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有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关心关联方偿还贷款 1) 大股东平常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

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 占用资金 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通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不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托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如此上市公司既达到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断被曝光。这反映出了我国公司制度不完善,中介机构独立性低,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投资者、市场配置以及公司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基于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与理论知识对财务舞弊的概念、成因以及常用手段做个简单的归纳总结,为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万福生科公司舞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舞弊过程采用手段与成因,特别深入分析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增资产以及隐瞒重要事项手段进行舞弊。最终,针对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特点,对公司自身、中介机构以及政府层面的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个案件来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 第二章财务舞弊概述 (5) 财务舞弊的概念 (5) 财务舞弊的原因 (5) 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6) 第三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件分析 (9) 万福生科公司概况 (9) 万福生科舞弊的财务分析 (9)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采用的手段 (1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18) 第四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治理及启示 (19) 公司自身层面的治理 (19) 中介机构层面的治理 (19) 政府机构层面的治理 (20) 第五章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财务信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因此财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效率。然而各个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公司管理日趋复杂,由此带来的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近些年来国内外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成为广泛误导市场主体的普遍问题。 在国外,财务舞弊行为频繁发生,对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安然公司通过虚增利润进行财务舞弊最终致使公司破产,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随后,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发生一系列财务舞弊行为。这些财务舞弊事件的曝光极大的削弱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成立至今仅仅30多年尚未成熟,并且资本市场体制不健全致使我国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也一直相当普遍。先是主板市场上的银广夏,然后是中小板的绿大地和创业板的万福生科等公司。从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中可以看出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在各种行业,其危害性也极大。虽然财务舞弊案件曝光后,各国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出台相关措施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但随着当今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财务舞弊的手段也日渐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还有公司内外部复杂的因素致使财务舞弊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效防止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当今市场的题中之义。我国创业板是在2009年登陆证券市场,应该在制度上借鉴已有的经验,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但创业板在财务舞弊方面依然没有减少,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万福生科公司作为我国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在上市前后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行为并且财务舞弊涉及的金额、采用手段以及影响范围都比较大,并且涉及到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会计事务所三大主体。因此通过该案件可以对三大主体提出一定的建议,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再次发生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所以本文选取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本论文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防范以及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是根据公司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有效地维护两者的利益。其次,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研究复习过程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 例研究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作者:朱立新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0期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在资本投资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得到了投资 者的特别关注,但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出现,已经给证券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带来了 严重的冲击,本文以上市公司金亚科技为例,详细介绍了案例背景,并对其造假的主要手段和 原因进行了系统剖析,最后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的一些相关措施。 关键词:上司公司;财务造假;防范措施 一、案例背景 金亚科技有限公司是经四川省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9年11月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了整体改制。该公司拥有34620.30万元的注册资金,2009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从公司经营范围来看,其主要进行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网络中断设备 等各种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从事技术开发、实业投资和进出口,属于制造行 业。 金亚科技上市后,金亚科技公司完成了较多公司的并购,由于整个行业市场环境在发生变 化,金亚科技承受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开始出现盈利能力下降问题。2015年,从公司的前三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情况来看,公司已经产生了9500万元的亏损,很难实现扭亏为盈。因异常 收购事件公司控制人被立案调查,最终暴露出公司存在财务舞弊的问题,以至于公司面临着退 市的局面。从2015年开始,金亚科技就不断进行股票暂停上市风险的公告。 2018年3月1日,证监会表示,经查明,金亚科技及相关当事人主要存在的违法事实包 括,金亚科技2014年伪造财务数据,2014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约8049.55万元,2014年年度报告虚增银行存款约21791.18万元,2014年年度报告虚列预付工程款 3.1亿元等。3月7日,金亚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周旭辉于3月6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 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证监会对金亚科技给予警告,并处以 60 万元的罚款;对实控人 周旭辉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财务负责人张法德、丁勇和分别采取 10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董事罗进、何苗分别采取 5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经证监会查明,金亚科技的会计核算设置了006和003两个账套。003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内部管理,以真实发生的业务为依据进行记账。006账套核算的数据用于对外披露,伪造的 财务数据都记录于006账套。 (一)虚增利润总额 金亚科技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伪造银行单据、伪造材料产品收发记录、隐瞒费用支出等方式虚增利润。经核实,金亚科技 2014 年年度报告合并财务报表计虚增营业收入73,635,141.10元,虚增营业成本19,253,313.84元,少计销售费用3,685,014元,少计管理费用1,320,835.10元,少计财务费用 7,952,968.46 元,少计营业外收入19,050.00元,

会计信息化舞弊案例

1998年至2002年间,犯罪嫌疑人叶某在担任厦门某厂出纳、会计期间,其单位实行了信息化。叶利用其担任厂成本会计,在电脑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后,输出打印,此凭证与其附件(原始单据)是对应的,此账应对审计、税务;之后叶采用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篡改电脑上的会计记录,形成新的记账凭证和账簿,而后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记录,使之与其将贪污的款项相对应,输出出纳银行日记账,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这部分修改后的记录是为应对单位财务主管每日对账目平衡的审查。 叶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篡改电脑会计账簿,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手段,先后数次擅自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 现金支票从银行领取现金,侵吞公款近40万元,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案例分析 叶某的案件绝不是个案,现实中利用会计软件篡改凭证和账簿进行财务舞弊的案件不胜枚举。许多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用计算机处理的会计数据用磁介质来保存就绝对安全了,这种错误观念来源于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层次性和协调性的不了解。一旦修改了数据,对企业而言很有可能导致权责不分,内控失衡,濒临破产。因此,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基于此,我们认识到对信息化下账簿机制的控制与管理

是极其重要的。注册会计师们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之时,要掌握识别舞弊的技术,因为这会对审计结果的对与错带来很大帮助。(一)特点 会计簿记有“记载”和“反映”两项职能,分别由账簿和账户来完成,账户负责“记载”,账簿负责“反映”。传统会计的簿记是被记录在纸介质上的,一经记载其簿记的信息格式和内容都不会再发生变化,若要修改,必然也是有痕迹的。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不断拓宽和深入,更加集成化、智能化的承载财务信息的电子信息平台成为了一种必然地趋势。 1.原始数据输入方式多元。传统的会计账簿登账工作繁琐,容易出错,主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逐笔或汇总记录在会计账簿上。而信息化环境下原始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形式已经发生了变革,如硬盘、u盘等磁介质导入,远程网络收集与传输等。 2.数据处理方式先进。手工会计核算程序下,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采用平行登记,核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而在信息化下,由于计算机的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处理(批处理)的方式,即多个业务子系统采集原始凭证信息,记账凭证一次输入或生成,数据的运算与归集高度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时运作。 3.数据存储电子化。传统的会计账簿是以纸张存储方式保留与管理信息。而在计算机方式下,以电磁介质作为会计信息的存贮载体,有需要时可通过打印机输出纸质账簿。但是这种存储介质具有可逆性,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

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案件描述: 美国施乐(Xerox)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以经营办公设备为主的跨国企业。2000年,由于佳能的竞争,施乐股价跌至7美元以下,至2001年,施乐股价 已跌再跌,进入严重亏损状态,,资产大幅缩水,2002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 委员会(SEC)对其近年来的收入报表提出质疑,指控该公司有做假账嫌疑,并处以1000万罚款,同时要求该公司重新进行审计,彻底清查账目。同年6约8日,施乐提交了的1997年至2001年的重述年度财务报表中,承认在此期间虚 计收入64亿美元、税前利润14亿元。施乐的会计欺诈案随即曝光,并在资本 市场上激起轩然大波,成为财经界的热点问题。 作弊动机分析: 施乐的财务诈欺主要动机还是出于利益驱动,归结几点: 1.迎合市场的盈利预期,促使公司股价保持良好走势。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账面利润。违规提前或延后确认利润、为了提高流动性而进行交易 安排等,这些手段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 及公司内部制定的盈利目标。通过这些会计操作手段虚增和平滑了公司的盈余 数字,达到并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公司股价一直保持较好的走势。 2.使企业高级管理者保全职位并获取高额报酬。施乐之所以要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公司内部盈利目标和市场预期,主要还是因为这关系 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包括报酬和职位。正是依赖于公司经营业绩的酬金 以及与股价直接相关的股票收入,促使公司管理层不惜使用违法的会计处理来 谋取高额的回报。除报酬之外,职位的保全也是动机之一。因为市场竞争使的 没有创造出色业绩的管理层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会计利润又是评价管理层业 绩的重要指标,管理层有动机为保全职位而去操纵会计利润。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影响研究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资本市场出现若干在IPO及以后年度进行财务舞弊的案例,对投资者以及整个证券市场造成极大的危害。如美国的安然舞弊案、世界通信舞弊案、废品管理公司舞弊案、环球电讯舞弊案等;日本的东芝公司财务舞弊案;中国的南纺股份、海联讯、圣莱达、昆明机床、华泽钴镍舞弊案也不尽其数。因此,全方位分析上市公司舞弊的后果及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过程,分析公司舞弊之后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对策。在分析评述国内外有关财务舞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论理论对财务舞弊在公司自身、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市场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回顾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件,从金亚科技自身、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市场其他方面分析财务舞弊造成的各种影响:对金亚科技自身来说,金亚科技通过虚增营业收入与利润等舞弊手段使自身在短期内侥幸上市且免遭退市、阻碍了金亚科技实现长久稳定发展、舞弊被揭露使公司股价、市值狂降;对投资者来说,侵害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知情权,使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中介机构来说,金亚科技财务舞弊被揭露,中介机构受罚被迫提高审计质量,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由于舞弊手段复杂与多样化使中介机构审计成本、审计风险提高;对市场其他方面来说,金亚科技索赔案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进步、增强了监管机构及事务所的责任感、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从而增加业务收入与业务量;以此为基础,提出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政

策建议:关于防范财务舞弊方面,一是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构建优良企业文化环境。二是中介机构应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三是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与效度。关于治理财务舞弊方面,第一,提升投资者相关的投资素质。第二,完善财务舞弊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制度。证券的监管机构与相关司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第三,加强对财务舞弊处罚力度。一是要加强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二是要加强对负有责任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