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1. 让我自己来整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1. 让我自己来整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1. 让我自己来整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1. 让我自己来整理|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认识我的“小伙伴”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雨。大家跟小雨打个招呼吧!小雨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镜头,仔细观察一下,小雨的房间里有些什么?

出示任务:1.PPT出示教科书42页内容,观察小雨的房间,说一说,房间里有些什么?

2.听一听,说一说,我们的小伙伴,谁的功劳大?为什么?

3.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再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小伙伴的功能,学习给小伙伴分分类吧。

反馈指导:

1.(PPT出示42页内容)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雨的房间有什么?

(追问)这么多东西啊!咦,小雨的房间怎么吵闹起来了?你们听……

2.出示PPT动画:《谁的功劳大》。小朋友,你来评评理,他们谁最重要呢?

小结:是啊,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所以,他们都很重要,都是我们的“小伙伴”。

(板书:小伙伴)

3.交流讨论,说一说,我的小伙伴是什么样的。

(1)分组交流: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带一个小伙伴,你们带来了吗?好,下面请大家4人一小组,在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其他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小伙伴,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那么多的帮助,你们说,他们的作用大不大?(大)是啊,小伙伴作用大。(板书:作用大)

(2)展示:哪组的小朋友愿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

4.分类认识:(PPT出示一系列日常用品)这么多的小伙伴,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功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1)你想怎么分?(我想把......放在一起)

(2)你为什么这样分?(他们都和......有关)

(3)那你想给这类小伙伴家族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

5.实践操作: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小贴板,试一试,给图上的小伙伴分分类吧!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分类。

小结:小伙伴,作用大,给我们帮助,伴我们玩耍,真是我们的好伙伴。

设计意图:首先导入富有儿童情趣的动画片《谁的功劳大》,让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争吵”的故事情景说出小伙伴的功能,并邀请学生来评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小伙伴”功能的了解。同时,老师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并说一说“它的作用是什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气息,并在教材基础上加以丰富拓展,挖掘教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知识文本再构,设计了一系列情境体验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

活动二:

猜猜我的“小伙伴”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很多小伙伴,他们都喜欢聪明的小朋友,谁能猜出他们是谁,她们就和谁做朋友。

出示任务:

PPT出示42页内容,猜猜我的小伙伴

反馈指导:

1.看动画片,猜物品。(出示转盘PPT动画)大风车转起来,转到哪位小伙伴,请同学们猜一猜。

2.听谜语,找物品。小朋友太聪明了,老师增加一点难度,下面老

师说出它的特点,小朋友蒙着眼,通过自己摸一摸、闻一闻,把他

从物品框中找出来,并大声的说出他的名字吗?

3.出谜语,大家猜。小朋友们,你们能将自己的小伙伴编一

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吗?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熟悉我们的小伙伴,爱惜他们大家行,我们都是好伙伴。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三个层次的“猜一猜”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实效性强,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凝

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实践,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

们走进文本,体验深刻。

活动三:

找找我的“小伙

伴”

导语:有时候,小伙伴就爱和我们捉迷藏。你们看,老师的铅笔不知道放哪去了。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帮助老师尽快找到他呢?

出示任务:

1.在物品中找铅笔。

2.在书包里找语文书。

反馈指导:

1.比一比,找物品。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物品中,先找到老师指定的铅笔。

2.小调查: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谁找得快,为什么?

3.赛一赛,找物品。请全班同学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能在

3

秒钟之内,在书包里找到语文书。

4.(追问)我来采访一下,你为什么找书找的这么快?为什么,你还没找到?

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好书包的必要性。

小结:我们的伙伴真不少,他们个个都是宝,如果谁要是不见了,大家的麻烦可不得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努力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

活动四:小伙伴不见了。

导语:小雨是个小马虎,你看,他的麻烦来了。

出示任务:

1.出示ppt,创设情境,展示教材43页内容。

2.说一说,你遇到的麻烦事。

3.你有什么好主意,避免这些麻烦事?

4.请在智慧树上写出你的金点子,并大声说出来。

5.辩一辩,他们说的对不对。

6.儿歌表演:《我们的小伙伴》

反馈指导:

1.播放微视频:小雨的烦恼

2.(追问)小朋友,小雨的橡皮去哪儿了呢?小雨找不到他的小伙伴,可着急了,你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3.交流汇报:说说你曾经遇到的麻烦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初步感知“小伙伴不见了,真麻烦”。

4.角色体验:你们瞧,静静和小明也遇到麻烦事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再次体验:小伙伴不见了真麻烦

(板书:不见了真麻烦)

5.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这些麻烦呢?

引导学生说出:学会自己来整理

板书:让我自己来整理

6.说一说,金点子大比拼。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小马虎可真不少,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想对她们说一说吗?

7.写一写,贴一贴。请在智慧果上写好你的建议,并把它贴在智慧树上,告诉身边的小马虎们吧。

8.辨一辨对不对。老师在校园里还听到了这些声音,同学们,你们来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如果你认为正确,就打个”√”,如果你认为错误的,就打个“×”。

9.演一演。同学们给智慧树上挂满了智慧果,一个个智慧小锦囊提醒着我们如何爱惜自己的小伙伴,老师非常开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儿歌,《我们的小伙伴》

小结:谢谢小朋友和我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小伙伴,知道要爱惜小伙伴,学会自己的物品,让我自己来整理。其实,整理物品还有很多小技巧,小朋友想不想学?好,下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整理我们自己的物品。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建立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然后,创设情境“丽丽和聪聪遇到的麻烦事”,丰富补充教材内容,同学们通过讨论会明白“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爱惜自己小伙伴的重要性,丰富人生经历,加深人生感悟。紧接着,通过“辨一辨对不对”的环节,让学生从情感体验的基础层面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体现了用知识指导生活,让生活印证知识,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无缝衔接”。最后,通过写一写智慧果上的金点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完美的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真实而灵动的充满

生命活力的世界。

九、教学板书

十、教学反思

“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主旨,如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并熏陶情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学会整理方法,培养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理好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并学会关爱父母、体贴家人,渗透感恩教育。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首先,从富有儿童情趣的动画片《谁的功劳大》,介绍小伙伴的功能,让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邀请学生来评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小伙伴”功能的了解。再通过“猜一猜”的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发挥联想,启发思维,深化学生对“小伙伴作用大”的认识。其次,通过微视频“橡皮哪去了?”,以身边同学为主人公,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代入故事中的一员,引起情感的共鸣,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体会到“小伙伴不见了真烦恼”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智慧树上智慧果”,让学生以帮助“小马虎”的视角,激发了学生“让我自己来整理”的情感,并初步认识整理方法,有机地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在一起,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践行,有效实现了多重教育价值。

理的启迪,情的感染,能的训练,扎实完成育的任务,达到德的目标,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不足之处:1、在介绍“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时,大家准备的基本都是学习用品,种类单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