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显微组织的体视学定量分析

材料显微组织的体视学定量分析

材料显微组织的体视学定量分析
材料显微组织的体视学定量分析

材料显微组织的体视学定量分析

xxx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xxx ,xxx ,

北京100083

摘 要:通过体视学方法,人工测量并计算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平均截线长度等。 关键字:体视学 显微组织 金相显微镜

Abstract :Burnish and polish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pecimens, then erosion by etchant. After that observe microstructure by metallography microscopy and map it out. Key word: stereology microstructure metallography microscopy 1实验过程

1.1 实验前准备

样品及实验设备:磨制抛光但为浸蚀的球墨铸铁金相样品1块;磨制浸蚀好的退火纯铁金相样品1块;金相光学显微镜

1.2 显微组织定量分析

1.2.1测量第二相的体积分数

根据体视学原理,先析出相体积分数:

V P V P = (1)为保证高的测量效率,使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误差5%≤,采用网格式规则阵点随机叠加在显微组织图像上作为测量点体系,相应的测量结果V V 的相对标准误差可用下式估算:

()()2

2

//1/V V P P V V P P P ασσ==????????(2)

式中P P 是用规则点以计点法测量时落在测量对象上的点数总和除以测量用总点

数所得的比值,P α则是落在测量对象上的点数,()P P σ为n 次P P 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

取满足预定相对标准差的测量结果为最终结果。采用如下形式报告测量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石墨相的体积分数为:

()V P P V P C P σ=± (3)

当网格与显微组织图像随机叠加次数

()140n -≥时,式中系数C 的值建议近

似作2;当1n -仅为9左右,C 值建议近似取2.3。

本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误差5%≤,将其代入(2)式得

400P ≥,因此落在测量对象上的点数

应大于400。

采用人工计点法测量第二相石墨的体积分数,所用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x10,测量网格点数为6x6=36,测量时随机选择视场,视场应覆盖整个金相样品表面,计数落在测量对象上的点数,数据附后。

P P 为测量平均值,i=1

n

pi

P P

P n

=

∑,

36

pi P

P α=,测量次数n=120。将

0.095P P =,1

409n

i i P P α===∑代入式

(3

)得,()0.0046P P P ==。 本实验中()111940n -=≥,取系数C=2。则在95%的置信度下石墨相的体积分数为:

()0.0950.009V P P V P C P σ=±=±

1.2.2 测量第二相的平均截线长度和单位体积内相界面积

由体视学原理,球墨铸铁样品单位体积内界面面积:2V L S P =,第二相平均截线长度:34/2/V V P L L V S P P ==。式中L P 是随

机测试线穿过被测量的曲面所得的交点密度。

对于离散分布于基体相中的第二相

粒子的相界面积V S 的测定,根据经验,

测量的结果的相对标准误差可用下式估算:

()()2

2

//2/V V L L S S P P P σσ==????????式中P 为测量时测量线与晶界线相交的

总点数。取满足最大相对标准误差5%

的测量结果V S 的最终测量结果。采用如下形式报告最后测量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单位体积内的石墨表面面

积:

()22V L L S P C P σ=±

式中系数C 的取值及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计算方法见前文。

0.069L P =,()0.003L P σ=,单位体积内界面面积:0.0690.006V S =±,平均截线长度:132/ 2.75m P L L P P μ-==

1.2.3 自动图像分析法测量体积分数与尺寸

由体视学原理,第二相的体积分数:

V

A

V A

采用上式测量第二相的体积分数

时,一般不再采用测量网格或测试点,

而是直接测量每个视场中的第二相的面

积分数。测量次数n足够大时,计算单

个测量值得标准差。

软件自动分析得出黑色区域的面积

比例为11.49%,即第二相的体积分数约

为11.49%。人工测量的体积分数约为

9.5%。二者相比有明显的误差。误差的

原因主要有点:(1)本实验中没有采用

同一样品;(2)人工数点时存在不随机

性;(3)人工数点时,有些与测试点相

切的测量对象没有计数。

软件分析,球墨铸铁球墨的尺寸分

布直方图如下:

1.2.4 白口铁类型的推测

过共晶白口铁:室温下组织是莱氏体与一

次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以平面树枝晶形结晶,

在显微镜下呈粗大的白色片条状。

2分析和讨论

1、人工数点是应该注意视界选取的随机

性以及全面性。不能以人的意愿来决定测试点

与测试对象的相交数,也应该令视界包含整个

样品表面。

2、在用软件进行自动分析球墨尺寸时,

软件在给石墨相编号时可以发现同一个石墨相

会有多个编号。通过比对给出的数据和编号发

现,同一石墨相的多个编号的主轴长度相同。而且与其他类似编号也存在相同的现象。初步推测是软件无法识别边界不规则的石墨相,导致数据有错误。所以在选数据时,我将这些数据点删除。

3总结

通过本实验,初步掌握了体视学原理及实际应用,初步掌握了软件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国权,冯承明.ASTM平均晶粒尺寸评定标准与体视学. 北京:冶金标准化质量,1994.

信息组织资料

(1)名词 a 轮排转换(2):依次把检索语句中每一个有检索意义的词轮流排列在检索位置上。 b.分析标引(10):分析标引是一种根据资源中部分片段或集合型资源的构成单元进行的标引。 c.职能符号(2):一种表示主题标识在组配中的句法职能而规定的辅助符号。 d.层累制(5):是按照类目相应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的号码,类号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和等级的标记制度。 e.标记符号(5):是分类法中标记类目的次序、关系和位置的符号。 f.同义控制(2):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同义控制的作用是。 g词义控制(2):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h.联系符号(2):是一种揭示同一文献主题之间联系强度的符号,可以防止主题词之间出现误组配。 i.描述控制(2):即对描述记录的内容、描述方进行的控制。包括描述项目、描述文字、描述级别、描述格式的控制。j.句法控制(2):是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词造句规则,对检索词的组合方式做出的规定。常见的句法措施有确定引用次序、使用辅助符号和句式转换。 k.范畴索引(8):范畴索引又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的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l.引用次序(2):是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在分类法中引用次序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或各主题分面在组配时的先后次序;在主题法中是指字顺检索系统中主标题与各级子标题组合的次序m.检准率(2):是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数量,占检出的全部信息资源数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检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数/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100% n.轮排(2):是指把一串多词素的检索词包含的各个有检索意义的词素轮流排列在检索入口位置的方法。 o.叙词法(8):叙词法是一种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规范处理的叙词作为文献主题的标识,通过概念组配的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 (2)复习重要知识点 A常识性知识 1)信息组织类型中以内容特征形成的检索工具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2)词汇控制方法(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词汇控制:即根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对自然语言中的的词汇进行优选、规范、揭示相关性的过程。 (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 A同义控制,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同义控制的作用是可以克服一义多词的自然语言现象,把相同内容或特征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 B词义控制,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C词间关系控制,是揭示词汇之间的等级、等同、相关关系,使之成为语义相关的系统。在主题法中词间关系控制采用设置参照、倒置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以及编制词汇索引系统,如词族索引、范畴索引、轮排索引等。分类语言主要通过类目体系显示词语间的从属、并列、相关关系,用类目参照显示语词概念的横向联系。 (3)词汇控制还应包括词量控制、词组选择与使用控制、词汇专指度控制等。 3)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5) 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关系,它们的表现有哪些? (1)类目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关系,即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中同位类之间构成的关系;交替关系,是指交替类目与相应的使用类目之间形成的关系;相关关系,是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等关系之外其他联系; (2)上述关系在类目体系中体现为:从属、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的主要关系,揭示类目之间的纵向联系,类目从属关系以上位类、下位类表现出来,类目并列关系以同位类表现出来;类目交替关系、类目相关关系是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揭示了类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类目体系中,交替关系以交替类目与使用类目体现出同一关系主题内容的资源的可选择性;相关关系以类目参照体现类目之间的交叉等联系。

相与组织的相关概念

材料学中的相和组织 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体系的相数P∶;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固体:有几种物 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的,这两个是相,但由于结晶方式的不同,它们两个的形态,相对数量会有所不同,造成宏观上形貌的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组织了。如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本质都是由两种相构成,但是比例不同,当然形貌不同,它们就是不同的组织。 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尺寸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独特形态的部分。 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P表示。(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会发生突变。 (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体系的相数P∶ 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固体: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水泥生料。但如果是固溶体时为一个相。 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在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在固溶体晶格上各组分的化学质点随机分布均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均匀性的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是一个相。 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个相(phase)。系统里的气体,无论是纯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总是一个相。若系统里只有一种液体,无论这种液体是纯物质还是(真)溶液,也总是一个相。若系统中有两种液体,如乙醚与水,中间以液-液界面隔开,为两相系统,考虑到乙醚里溶有少量水,水里也溶有少量乙醚,同样只有两相。同样,不相溶的油和水在一起是两相系统,激烈振荡后油和水形成乳浊液,也仍然是两相(一相叫连续相,另一相叫分散相)。不同固体的混合物,是多相系统,如花岗石(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又如无色透明的金刚石中有少量的黑色的 金刚石,都是多相系统。相和组分不是一个概念,例如,同时存在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尽管这个系统里只有一个组分——水。一般而言,相与相之间存在着光学界面,光由一相进入另一相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的相里行进的速度不同。混合气体或溶液是分子水平的混合物,分子(离子也一样)之间是不存在光学界面的,因而是单相的。不同相的界面不一定都一目了然。更确切地说,相是系统里物理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三种。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 体、索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魏氏组织。其中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三种既是相也是组织,具有双重身份,其他的都是混合物。 如何区分? 1、根据含碳量:铁素体含碳0~0.0218%,奥氏体0~2.11%,渗碳体6.69%, 2、根据冷却速度: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一个比一个冷速快。 3、根据相变反应:珠光体是共析转变产物、莱氏体是共晶转变产物。

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 1.信息组织的内涵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 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 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 ●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 ●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 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 ●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 ①基本术语规范; 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 等); 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 果编排规则等);

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 ●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 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 ●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 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则将其描述项目分为1 5个大项。题名、作者或创作者、主题和关键词、描述、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描述文字规范:采取的文字 ●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 ●描述格式规范: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 4.词汇规范 ●用词规范:同义规范、词义的规范; ●词间关系的规范:这些关系包括等同、等级、相关三种基本类型。 5.句法规范 ●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 ①关系符号:分类组织中用:+ :( );主题组织中用:—,:②联系符号:防止错误的组配关系③职能符号:明确主题标识的句法含义④逻辑组配符号。 ●句式转换

金属材料常见金相组织的名称和特征

金属材料常见金相组织的名称和特征 名称定义特征 奥氏体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 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 方晶格 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 体分布在马氏体针间的空隙处 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 溶体 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 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 出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 珠光体 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 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 物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 度。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在 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 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 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在 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 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 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在600~550℃形成的珠 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 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大 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屈氏体 上贝氏体 过饱和针状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混合物,渗碳体在铁素体针间 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 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位向差为6~8od铁素体板 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 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 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 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 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 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转变时先在晶界处形 成上贝氏体,往晶内长大,不穿晶 下贝氏体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 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易受侵蚀变黑,回火马氏体颜色较浅,不易受侵蚀。高碳高合金钢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钢高,针叶比低碳低合金钢细

信息组织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 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是__D______。 A)外在特征 B) 内容特征 C)主题特征 D) 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 2. 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是____B____。 A) 语言学 B) 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C) 逻辑学 D) 语言学和逻辑学 3. 不属于布尔检索的是____B_______。 A)+ B)- C) ︳ D) () 4.大量信息的组织常采用数据库方法,ISO2709与GB2901是__B___的标准格式。 A)文献数据库B)数值数据库? C)事实数据库 D)多媒体数据库 5. 在元数据中,___A_____具有内容选择和过滤机制。 A)DC B)PICS C)CDF D)RDF 6. 根据信息资源的三级组织方法,Dublin Core被划分在_B________。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7.在HTML语言中, 实现外联图像的语句是_______A______。 A)< A HR EF=”文件名”>…… B)< IMG SRC=”文件名”>…… C)…….. D)…. 8.在多选按钮表单设计中, 相关的HTML语句为_____B_____________。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信息搜集与选择 B) 信息分析与揭示 C) 信息描述与加工 D) 信息整理与存储 2.Yahoo分类目录对分面原理的具体应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A) 建立分类索引 B) 根据上下文进行信息内容组合 C) 利用冒号标记信息内容 D) 提供不同的路径入口 3.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搜索引擎方法 B) 词表方法 C) 主题树方法 D) 国际十进分类法 4.在Web数据库中, 数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线性数据 B) 结构化数据 C) 无结构数据 D) 半结构化数据 5.标引语言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类语言 B) 主题语言 C) 自然语言 D) 代码语言 6.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步骤包括____________。 A) 商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 系统实现 C) 整合运行 D) 正常运行与维护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相与组织

组成材料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为组元。组元可以是纯元素,如金属元素Fe、Cu、Al等,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C、N、O等,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等。材料可以由单一组元组成,如纯铁,纯铜,石英( )等,也可以由多种组元组成,如钢(Fe、C二种组元组成)。多组元组成的化合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可以不同,结果这些化合物表现出来的性能也差异甚大,如常见的钢和铸铁,虽然它们都是由Fe、C二种元素组成,但钢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变形,而铸铁则不能,因此它们的应用场合也十分不同。这种相同组元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可以成为不同材料的规律为人们研制新材料指明了方向。这种规律是由一种称之为“相图”的图来表征的,它表示了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成份的综合关系。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相图做一简要介绍,使大家体会到材料微观世界中影响性能的又一层次--相和组织。 相是指系统中的物质结构均匀的部分。气体在平衡条件下,不论有多少组分,都是均匀的,因此气相只有一种,固体内部就比较复杂了,在固体材料中,具有同样聚集状态,同样原子排列特征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之为“相”。相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材料的性能与各组成相的性质、形态、分布和数量直接有关。人们还常将用肉眼观察到的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为宏观组织,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为显微组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为电显微组织。图2-54a为Al铸锭的宏观组织(横截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液态Al在凝固时形成的晶粒形状,在靠近铸模的部分是细的等轴晶,然后是一些柱状晶,在中间部分是一些粗大的等轴晶,如果冷却条件不同,这些不同形状的晶粒的大小和分布就不一样,进而导致材料的性能不同。这个Al锭是纯Al ,所有的晶粒都是同样的相,这种组织为单相组织。材料也可由不同相组成此时的组织为多相组织。图2-54b,是一张显微组织照片,里面有两种颜色,表示有两种相,白色的为铁素体,即α-Fe,黑色的为化合物,称之为渗碳体。从这张照片中还可发现,在带黑条的晶粒中,黑条和白条有规律的相间分布,这又构成一种独特的组织形态,称之为珠光体。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到,相和组织不是同一概念。图2-54c 是一张电子显微组织照片。由于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更高的放大倍率,故从中可以看到更微观的结构特征。这张照片所用材料是一种低碳合金钢,经过高温加热和水冷以后,得到的是板条马氏体组织,其中的黑线是位错。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通过特定的 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名词】 2.信息采集渠道:大众传播媒体、文献、政府渠道、合作伙伴、消费者、信息中介机构 3.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等。【填空】 4.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简答题】 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的信息的过程。 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或特征,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集合。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订制的规范,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则是根据检索的需求,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的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5.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 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6.信息组织的内容: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填空】 7.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 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描述与揭示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著录,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填空】 8.信息的著录: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格式,对原始信息的外表特征(名称、来源、加工 者等)和物质特征(载体形式)加以描述并记录下来的活动;信息的标引是指在著录后的信息载体上按一定规律加注标识符号的活动。 9.从信息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看,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 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从广义上看,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组织信息的过程;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性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 10.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 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处理的电子化信息等。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目录、题录、简介、文摘、索引、书目数据库等。 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等深加工而成的,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度报告、文献指南、期刊书目、百科全书、年鉴等。【名词】 第三章 11.信息组织最基础的理论是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填空】 12.信息组织的原理:系统原理、语言学原理、逻辑学原理、知识分类原理、事物分类原理 【填空】 13.科学分类的典型体系:文献分类体系、百科全书知识分类体系、大学学科分类体系、科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 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ε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 面上的方向。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 一、 填空 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 (2)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是 。 二、 问答 1、 分析氢,氮,碳,硼在?-Fe 和?-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Fe :0.124nm ,?-Fe :0.126nm 。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1. 填空 1. 在液态纯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 起伏和 起伏。 2 液态金属均质形核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其中 自由能

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坚持到底的品质。因此结构游戏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此外,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 (一)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 1、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老师应以一颗童心来接纳每一个孩子,以与孩子平等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孩子们能做的、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们能探索,发现;孩子们能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们能选择判断的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孩子们能获取的,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顾忌少,可以充分地想象、交流,表现,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自主性的培养。 某幼儿园提出的五个自主原则; 自主选择结构材料 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自主选择场地 自主选择玩伴 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2、开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室外,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2)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3)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合结构的材料 (4)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 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能够一物多用,它与定型的材料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等。 (5)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 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多次摆弄同样的材料,幼儿也会玩腻,如果很少有幼儿去玩或很少幼儿专注地去玩这些结构材料,老师就要及时地更换这些材料,但是更换的频率也不能太快,以免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被材料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 游戏前 (1)知识准备: ①丰富并且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这是开展建构游戏首先要做的。你让幼儿建构一些事物,如果幼儿不接触生活,不观察生活,对它们没有一点印象,你让孩子们如何去建构?所以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儿的坐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活动场地上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等,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幼儿细心观察的品质;接着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或少见的物品(体),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逐渐让幼儿养成对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细观察的习惯,为下一步的建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掌握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开展好结构游戏的必要条件。识别材料(大小、形状、凹凸、颜色等特征),结构操作技

《信息组织与检索》期末复习材料

《信息组织与检索》课程期末复习 一、理论部分 1.无序的信息无助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反而加剧信息增长与使用矛盾,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超载、知识缺乏”,原始信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P1) 2.信息组织。(P1) 所谓的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3.信息检索是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与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P2-3) 4.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其中,网络搜索引擎是一种以网络信息资源为对象的检索系统。(P4) 5.按照依据的标识特征,检索工具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概念。(P5) 按照依据的标识特征,检索工具的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另一类则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标识为依据。 分类法以表达信息资源内容的标记符号为标识,按照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组织。 主题法直接以表达文献内容的语词为标识,依据主题字顺等方式提供检索途径。 6.查全率与查准率的概念及其关系(公式、图)。(P12-13) 查全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量之比,可以表示为 查全率=系统相关信息资源总量 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 ×100% 检准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之比,可以表示为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答案

一、课程说明 开设本课程的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 使用教材名称:信息管理概论,心新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二、考试说明 考试式:闭卷笔试。 考核围:信息管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九章容。 三、复习要点 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管理的涵(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知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要素、知识技术类型、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功能、政务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中的信息科学(信息科学的研究容、信息科学的研究法)、信息管理中的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中的传播学(信息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传播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的特征)。 第三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涵与体系(信息技术的涵、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类型、OSI模型、TCP/IP协议、Internet的主要服务)、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四章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的基本问题(信息容层次的组织、信息组织的功能、信息组织的原则)、信息组织的过程及容 第五章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的涵 第六章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第七章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概述(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第八章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的功能(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电子商务的服务类型)、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B2B电子商务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B2C模式的应用层次 第九章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政策的含义、信息法、信息道德及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20个空,共40分)、单项选择题(10道题,共20分)、判断题(10道题,共20分)、问答题(包含2道题,共20分)。 四、综合复习题(试题例) 一、填空题 1、根据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法,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时期、时期和时期。 2、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的五种不同的含义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 3、从信息管理发生源的角度来看,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三个领域是:领域、领域、领域。 4、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看,可以将信息管理分为对的信息管理、对的信息管理和对的信息管理三个不同层次。

信息组织大学基础考试

1.信息组织的含义:通过对 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和内 部特征进行描述,实现无 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转 换,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 效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 流通。 2.信息组织的方法:一方面, 按组织对象,可分为文献 实体和信息内容,其中信 息组织的本质是对信息内 容的组织;一方面,按组 织层次可分为①语法组 织;②语义组织;③语用 组织。 3.信息组织的原则:①客观 性;②目的性;③标准化; ④准确性;⑤系统化;⑥ 发展性。 4.信息组织的条件:①信息 资源;②人员;③设备和 软环境。 5.信息组织的必要性:①信 息污染严重、信息超载; ②检索机制的变化;③检 索技术的变化;⑤信息需 求多样化。 6.信息组织的可能性:①信 息组织是信息管理的重要 环节;②信息采集是信息 组织的前提;③信息组织 的直接目的是信息检索。 7.信息组织的一般过程:组 织者:信息资源—信息特 征—标引记录—整理—排 挡—信息资源系统;用户: 提出问题—问题特征—提 问档—信息资源系统(匹 配)。 1.义素分析:把一个词的义 位分解成若干词的组合; 语义场:具有共同意素词 的组合。 2.系统论原理:部分组成整 体,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 功能总和 评价:查准率和查全率 3.信息组织的四大原理:① 语言学;②系统论;③逻 辑性;④知识分类 4.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基本 属性和含义。 5.概念的外延:概念适用的 范围,在一个概念中当它 的内涵扩大时,它的外延 就会缩小。 6.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外 延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全部 外延; 同一关系:两个概念的外 延完全重合;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 有且只有部分概念是重合 的。 7.概念的限定与概括:通过 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 的外延,称之为限定;-通 过减小概念的内涵增加概 念的外延叫做概括。 8.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分析 —对整体事物和复杂事物 进行分解的研究方法;总 和—对对象的各个部分、 各方面、各因素联系认识 的方法。 1.信息描述:根据一定的信 息管理规则与标准,将存 在于某一物理载体的信息 源的外部特征与部分内容 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 录的过程。 2.信息描述的作用:①识别 信息资源;②定位信息资 源;③提供检索点,便于 检索;④利于用户选择信 息资源。 3.信息描述的程序:①查重; ②描述;③标引;④复核。 4.连续出版物著录细则:① 当题名出现逐年、逐期变 化信息著录时,用“……”; ②当题名变化信息出现在 开头时,把省略号省去不 写 5.信息描述符号举例: ①拓扑学的首要 概念=线、曲、圆几何学/ (美)陈熙俊,(美)汤姆 逊;蒋守芳,蒋御宝译.—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3 ②196页,32开本 ③the first concept of topology ④ isbn12345-6-4646 ⑤Ⅰ.拓……Ⅱ.① 陈……②陈……③蒋…… ④蒋……Ⅲ.计算机—教辅 Ⅳ.G324.5 6.我国文献著录准则包括① 题名与责任者说明项;② 版本项;③文献特殊细节 项;④出版发行项;⑤载 体形态项;⑥丛编项;⑦ 附注项;⑧标准编号与获 得方式;⑨提要项。 1.分类法含义:通过号码标 识符号表达各种概念,并 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 行分类和系统排列的概念 标识系统。 2.分类法的特征:①按照内 容特征相互关系进行组 织;②从一定角度出发组 织和揭发信息资源;③采 用一定标识符号作为一定 排列工具;④通过类目索 引提供查找类目的途径。 3.分类法的意义:①有助于 上下排列,分类查找;② 有助于建立分类索引;③ 有助于分类统计;④有助

材料科学金相实验

铁碳合金的纤维组织及分析 材科0904 徐飞 40930212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铁碳合金相图(Fe-Fe3C相图)。 2.掌握各相和组织组成以及它们的金相形貌特征(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莱氏体等)。 3.掌握共晶、亚共晶、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莱氏体、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的形成与形貌特点;高温奥氏体转变所得室温产物等)。 4.了解碳含量对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形貌和相对量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分析并讨论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及组织组成物形貌。 2.结合理论知识,观察各金相样品的显微组织,绘制组织特征图。 3.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和思考题。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光学显微镜 2.标准实验样品若干 四、实验过程 1.分析并讨论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及组织组成物形貌 在铁碳合金中,碳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θ-Fe3C相,另一是石墨。θ-Fe3C 实际上是一个亚稳相,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铁固溶体相α(Fe)或γ(Fe)和石墨,因此铁碳相图通常有Fe-Fe3C和Fe-石墨两种形式,且Fe-石墨体系是更稳定的状态。 在Fe-Fe3C体系相图中,存在有液相、固溶体相δ(Fe)、α(Fe)和γ(Fe)及θ-Fe3C相。根据组织特征则有奥氏体(A)、铁素体(F)、δ铁素体,渗碳体或液析渗碳体(Cm)、二次渗碳体(CmII)、三次渗碳体(CmIII)、珠光体(P),莱氏体(Ld)、变态莱氏体(Ld’)和液体(L)。 铁素体:碳溶入铁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固溶体,称铁素体。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为均匀明亮的多边形晶粒。(BCC)

奥氏体:碳溶入铁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固溶体,称奥氏体。(FCC) 渗碳体:Fe3C和其他相共存时以片、粒块、网状形态出现,它不受硝酸酒精侵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呈白色发亮。 2.结合理论知识,观察各金相样品的显微组织,绘制组织特征图。 下图a)所示为亚共析钢的退火组织。白亮者为铁素体,黑色的为珠光体。随着含碳量的提高,珠光体的相对量增加。当含碳量达到0.6%以上,铁素体沿着原奥氏体晶粒呈网状分布。 下图b)所示为共析钢的退火组织。全为片状珠光体组织,高倍观察时片层很清楚。 下图c)所示为含碳量为1.2%的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沿原奥氏体晶粒呈网状分布,呈亮白色。用碱性苦味酸溶液染色侵蚀,可使网状渗碳体变成黑色。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含碳量为1.2%的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的组织有亚共晶、共晶和过共晶三种。 图a)是亚共晶白口铁,黑色的为原奥氏体枝晶形成的珠光体,枝晶间为莱氏体共晶,白色的渗碳体为基体。 图b)是共晶白口铁,组织是莱氏体共晶,黑色李壮为珠光体,白色基体为渗碳体。 图c)是过共晶白口铁,黑色粗大片状为一次渗碳体,而其余部分则为莱氏体共晶。 a)亚共晶白口铁图b)共晶白口铁图c)过共晶白口铁 课堂所绘组织图见附录,并与标准组织图进行对比观察。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组织引论 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 化的过程。组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 2、信息组织的诞生与发展: (1)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 1)清册职能时期 2)查检职能时期 3)组织职能时期 (2)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 1)文献组织阶段 2)信息组织阶段 3)知识组织阶段 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P8) 1)系统论 a)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耗散结构理论 a)一种自组织结构 b)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相互作用 c)相互影响、制约,与环境发生交互 d)使自身保持稳定,动态有序的活结构 3)协同论 a)海尔曼·哈克 4、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P9) 1)语言学 a)一种符号系统(形式和内容) b)词(词组) 词形、发音、语义、语用 2)逻辑学 a)形式逻辑 b)数理逻辑 c)辩证逻辑 3)知识分类学 a)信息资源的知识分类 b)知识分类体系(图书馆图书分类) 5、自动分类标引(P15):是指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赋予其分类标识, 以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活动。分为: 1)自动归类 自动归类是指先分析待分类对象中的特征,将其与各种类别中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 进行比较,再将待分类对象归入特征最近的一类并赋予其相应的分类号。自动归类 根据使用的技术通常分为基于词的自动分类(词典法)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分类 (知识法)。

2)自动聚类 自动聚类是指从待分类对象中提取特征,再将提取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并按一定原 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对象定为一类,设法使各类中包含的对象大体相等。一 般是在语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词频统计和相似性比较加以聚类的。 6、自动主题标引技术(P16):自动主题标引是指由计算机自动确定语词标识来表达信息资 源主题的过程,包括 1)自动抽词标引:是指直接从原文中抽取词或者短语作为标引词来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 2)自动赋词标引:是指由计算机从受控词表中自动选取词语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 7、文献著录标准(P21) 1)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各类型文献书目著录的国际标准。外文简称ISBD。由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根据1969年丹麦哥本哈根国际 编目专家会议精神而制订。ISBD在总则及各分则内,明确规定了款目的著录项目、 各著录项目的顺序以及标识符号的使用等,既统一了各类型文献的书目著录,又各 有特点,同时有利于不同文种书目记录的识别与交流。 2)AACR:《英美编目条例》国际性的文献著录规则。1967年出版的《英美编目条例》简称AACR1,由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图书馆协会,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提 出,C.S.斯波尔丁编。由于英美双方对部分规则有分歧意见,AACR1有两个版本, 即英国版(British text)和北美版(North-American text)。1971年《国际标准书目 著录》问世后,为适应网络化和文献著录标准化的需要,1978年出版了AACR2。 注:以上均来自百度百科 8、信息资源标引(P23) 1)标引的含义:分析文献的内容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2)标引过程: a)主题分析,即在了解和确定文献的内容属性及帮助揭示内容的某些外表属性 (如文献类型)之后,将这些属性概括为主题并用自然语言表述,同时分析主 题概念之间或主题概念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b)转换标识,即用专门的主题概念或概念因素,构成一定形式的检索标识。 3)标引语言:标引语言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文献需求主题概念的简明性、单义性和关联性概念标识系统,是根据标引和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类语言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32)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71年着手编制,1975年出版第1版,1980年、1990年、1999年分别出版第2,3,4版。 2)分类(P33、34) 《中图法》类目排列的基本原则是: ①优先使用事物的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的次序、科学的系统次序以及人们 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 ②同位类的排列贯穿着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 ③当某类事物的客观次序不明显或某种人为的次序更有利于检索时,则按人为次序 排列同位类。主要是按类目的重要程度、文献的多少、通常的习惯次序以及从现实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