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WindowsMobi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indowsMobi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indowsMobi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indowsMobi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软件设计开发第5卷第34期(2009年12月)基于Windows Mobile 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熊文钦,杨波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摘要:近年来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使得将现有学习系统扩展到移动端成为可能。这种新型学习模式称为移动学习,其旨在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地进行学习。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Win -dows Mobile 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其使用Web Service 技术实现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针对移动终端设备资源受限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合理的分层设计,并进一步分析了数据处理、界面展现及课件浏览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移动学习;Windows Mobile ;Web Service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24-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Windows Mobile Platform

XIONG Wen-qin,YANG Bo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fast popularize of mobile terminal devices,makes it possible for existing learning system extend to the mobile terminal.This new mode of learning is called Mobile Learning,which aims to make learners get rid of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so that independent learning could be carried out at anytime and anyplace.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Windows Mobile platform and use Web Service technology to deal with the interac -tion between client end and server end.Since the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are resource-constrained,a reasonable system structure was de -signed,and som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data processing,user interface and courseware browsing were also analyzed.

Key words:mobile learning;windows mobile;web service

1背景

20世纪末,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的数字化学习(E-Leaning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中。近年来,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M-Leaning )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旨在使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有线网络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作为传统学习模式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正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由于移动终端设备相对于桌面终端仍具有运算能力弱、存储能力低、屏幕大小偏小、网络速度偏慢、用户操作不便等缺陷,在设计移动学习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进行合理设计。本文设计与实现的移动学习系统基于Windows Mobile 平台,实现了课程学习、课程评估、课件浏览与管理、知识库查询等功能。

2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结构

本移动学习系统作为现有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延伸与补充,主要面向生活节奏快、工作流动性大、学习时间紧张的群体,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使得学习者在移动客户端上就可以完成原本需要在桌面PC 端进行的操作。

本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模块和移动客户端两部分组成,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1]。其中系统管理模块为原有数字化学习系统的一个模块,后台管理员通过此模块进行移动学习相关的管理,主要包括添加移动学习课程、添加移动学习课件、发布公告、查看学习状态等功能。

移动客户端为学习者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客户端软件,其可以通过

无线移动网络(GPRS 、CDMA 等)、Wi-Fi 无线网络、PC 数据线同步等方

式连接应用服务器,进而完成相关学习操作。

2.2系统构架设计

与桌面应用程序不同,移动应用程序受到移动终端性能和网络条件

等限制,很难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因此通常采用分布式的架构体系,

以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及架构层次的清晰性。本系统

中采用逻辑5层、物理3层的分布式软件架构[2],如表1所示。。收稿日期:2009-09-13

作者简介:熊文钦(1986-),男,江西南昌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行业应用,移动多媒体。

图1系统总体结构

ISSN 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Vol.5,No.34,December 2009,pp.9724-9726E-mail:xsjl@https://www.doczj.com/doc/bd1567400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bd15674007.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9724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

软件设计开发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第5卷第34期(2009年12月)系统架构的中间层用来协助移动终端完成相应操作,此处我们选择Web Service 技术,其具有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方式、支持跨网段、跨防火墙;遵循SOA

理念,适合企业应用集成;代码重用率高,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同时通过对Web

Service 层的进一步逻辑分层设计,减少了客户端的调用复杂度和调用次数,不

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使之更符合SOA 粗粒度、松耦合的特点。

2.3移动客户端设计

移动客户端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网络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界面展现模块。

2.3.1网络通信模块

Windows Mobile 平台对网络通信有着良好的支持,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通过GPRS 、Wi-Fi 、有线网络等进行通信。本模块主要负责处理网络通信相关操作,例如:建立与Web Service 服务器的连接,发起一个Web 请求下载课件文件等。

2.3.2数据处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处理客户端上使用的各类数据,主要包括XML 文件,Web Service 返回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SQL Mobile 数据等。

2.3.3界面展现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用户与程序的互交操作,其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经过有效性验证和简单的逻辑处理后调用数据处理模块获得相应数据,最后将获得到的数据用合适的方法展现给用户。

3关键技术

3.1数据处理

3.1.1XML 技术

XML 意为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其对用户自定义数据格式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也是在移动终端存储长期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在.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对XML 技术提供了多种的操作方法,开发者可以使用XML -Document 类对XML 数据进行随机的、有缓存的存取,也可以使用XMLTextReader 类对XML 数据进行快速、单向、无缓冲的存取。但是由于XML 格式的存储效率偏低和数据保护较难等缺陷,使其比较适合存储少量非机密性数据,例如程序的配置文件等。

3.1.2Web Service 技术

Web Service 也叫XML Web Service ,是一种跨平台、跨语言的轻量级通讯技术。其通过SOAP 在网络上提供的软件服务,使用WSDL 文件进行说明,并通过UDDI 进行注册。Web Service 消除了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具备很强的生命力,适合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但是在使用Web Service 时必须有网络连接的支持,因此其在应用场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

SQL Server Mobile 技术:SQL Server Mobile 是微软为Windows Mobile 、Windows CE 等移动设备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其除了支持常见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语法,还提供了远程数据访问和合并复制功能,确保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数据被可靠地传送,能够脱机操作,以及与服务器滞后同步。这使得SQL Server Mobile 成为移动和无线环境的理想选择,其适合存储内容较多且更新不是很频繁的内容,在本系统中我们使用其存储知识库数据。

3.2用户界面展现

3.2.1使用自定义控件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提供了很多基本的控件,它们和桌面端应用程序使用的控件在外观和操作上基本类似,可以满足Mobile 应用程序的基本开发需求。但由于这些基本控件旨在高效地使用设备有限的硬件资源,所以其在功能和展现效果上并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自定义控件。自定义控件可以从现有控件继承,也可以直接从底层Control 类继承,开发者需要自行实现控件特有的功能及控件展现效果。

3.2.2双缓冲技术

双缓冲技术是在图形绘图时经常使用的技术,使用双缓冲的图形可以减少或消除重绘显示图面时产生的闪烁。使用双缓冲时,所有绘制操作首先呈现到内存缓冲区,而不是屏幕上的绘图图面,所有绘制操作完成后,内存缓冲区直接复制到与其关联的绘图图面。因为在屏幕上只执行一个图形操作,所以消除了由复杂绘制操作造成的图像闪烁。鉴于移动终端在运算能力和显示能力上普遍存在不足,在自行绘制界面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双缓冲技术。

3.2.3控件自适应

Mobile 设备支持屏幕的旋转,屏幕可以在四个方向上进行旋转,还有部分手机支持重力感应功能,设备的屏幕会根据手机的方向自动切换[3]。然而Mobile 设备的屏幕通常不是正方形的,旋转屏幕就将导致窗体宽和高的发生变化,有些控件将超出屏幕范围,而窗体的某些部分又会因此出现大量空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程序中对控件的位置和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为Control 类提供的Anchor 和Dock 属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属性,可以使控件的对应边与父控件边缘的距离保持不变,或使控件按照一定的方式填充屏幕区域。对于窗体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或者有较多控件而且布局较复杂的,单纯依靠设置Anchor 和Dock 属性就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自行监控Resize()事件,并根据当时的屏幕方向重新安排各控件位置及大小。例如在主界面中,对于横竖屏分别采用了两行四列和三行三列的排列方式。

3.2.4移动课件浏览

由于受到移动终端性能、屏幕、存储等方面的限制,选择合适的课件格式是移动学习系统中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下文针对目表1系统构架分层

9725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软件设计开发第5卷第34期(2009年12月)前主流移动课件格式的特点及其浏览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1)网页格式课件

特点:网页是目前网络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展现形式,它提供了对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元素的支持,同时通过使用JavaScript 等脚本语言可以提供更多的互交操作。

浏览方式:内置的Mobile IE 浏览器。

2)PowerPoint 格式课件

特点:PowerPoint 格式广泛被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其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图像、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其制作时间较短、操作简便、修改方便,共享性强,并可以通过超级链接实现交互,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浏览方式:内置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Mobile 。

3)视频格式课件

特点:视频格式具有直观性强、针对性强、高自主性等特点,同时Windows Mobile 平台对MMS 格式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流式播放和实时在线直播。

浏览方式:内置的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器。

4)Flash 格式课件

特点:Flash 格式使用矢量作图技术,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并且支持流式传输,方便传输。Flash 课件制作方便,对音视频支持良好,展现效果好,交互性强,可以通过使用键盘、触控等方式完成交互操作。

浏览方式:Adobe Flash Lite 播放器。

3.2.5PDF 格式课件

特点:PDF 格式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其将文字、字型、格式、颜色及独立于设备和分辨率的图形图像等封装在一个文件中,集成度和安全可靠性都较高,已经逐渐成为电子出版业的首选格式。同时Adobe Reader LE 版还提供了包括多层缩放工具、文本查找以及页面旋转等功能以便于在移动设备上浏览。

浏览方式:Adobe Reader LE 阅读器。

综上可见目前在Mobile 平台上可以使用的课件类型较多且各具特色,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的类型和学习者的情况综合考虑,以选择最合适的课件类型。

4结论

本文针对移动应用程序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indows Mobile 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多层架构,使用Web Service 技术作为中间层,处理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同时在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中,综合考虑性能、展现效果等因素,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用相应技术,以求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娟.基于J2ME 和Web Services 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09,42(6):180-182.

[2]陆刚.基于企业级的移动开发[J].管理与技术,2007,(3):31-37.

[3]刘彦博.Windows Mobile 平台应用与开发[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53-158.

9726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网络平台运营计划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网络平台运营计划方案 一、目标计划 计划:以1年为周期计划实施前期目标: 目标:打响网站品牌 任务:提高网站的流量、培养客户的黏性 策略:网站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网站推广、市场开拓、团队机制建设。 第一阶段:网站平台完善期(1个半月):20~30天的平台基本建设阶段,包括网站流程的优化以及页面美化;20~30天的信息搜集,每天50条活动的完整信息录入,保证网站初期网站内容的信息量。目的:保证网站的流畅、稳定运转, 网站内容的基本完整。 第二阶段:网站试运营期(2个半月):其实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网站运营初期或者是内容的完善期,网站运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具有说服力,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网站的初步推广和网站性能的进一步完善。目的:形成自己的网站风格、提高网站的流量。 第三阶段:网站运营中期(5个月):这个阶段的由于前期的宣传和推广,为网站的带来了一定的流量,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应该放在网站会员公司的拓展和 网站用户的转换上,让普通的活动查看用户转化成活动发布用户或抢单用户,及时有效的搜集用户反馈信息,另外网站的线上和线下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进。 在网络营销方面,初步开展一些线上、线下商务活动,主要是:网络广告、网站 合作、联合客户公司线下推广。 目的:提高用户转化率、培养客户的黏性、提高网站会员客户公司的数量。 第四阶段:网站运营后期(3个月):建立网站品牌价值是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在前面两个阶段的运营过程中,提高了网站的流量的同时,积累了较多用户资源。因此在继续做网站推广和内容建设开发的同时,网站的营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对网站数据进行分析,提高网络营销市场 开拓,进一步完善网站功能,拓展网站产品。 目的:市场开拓、为占领市场做准备。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稿日期:2006-05-07 修订日期:2006-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104) 作者简介:杨小东(1981-),男,甘肃甘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密码学、信息安全; 张贵仓(1964-),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数字水印; 陆洪文(1939-),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论、密码学. 文章编号:1001-9081(2007)03-0584-03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小东1,3 ,张贵仓1 ,陆洪文 2,3 (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200092; 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上海200062) (y200888@https://www.doczj.com/doc/bd15674007.html, ) 摘 要:通过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的双线性和Euler 准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方案。它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加密解密速度,辨别消息的真伪,还能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该方案降低了公钥的存储和管理成本,签名长度大约是Guill ou 2Quisquater 签名长度的1/4。针对手机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签名加密方案的手机支付系统,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手机支付;身份认证;签名加密算法;Euler 准测中图分类号:T N918.1;TP309.7 文献标识码:A D esi gn and rea li za ti on of i den tity 2ba sed m ob ile pay m en t syste m Y ANG Xiao 2dong 1,3 ,Z HANG Gui 2cang 1 ,LU Hong 2wen 2,3 (1.College of M athe m atics and Infor m ation Science,N orth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L 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 2.D epart m ent of A pplied M athe m atics,Tongji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 3.Institute of N et w ork Infor m ation Security,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bilinear p r operty of the W eil pairing defined on elli p tic curves and Euler πs criteri on,an identity 2based signcryp ti on sche me was p r oposed .The sche me could obtain the quicker vel ocity of encryp ti on and decryp ti on,distinguish the right message fr om the wr ong message,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continuous cryp t ograph sending .This scheme could reduce the st oring and managing cost of the public key .The signature size was only about a quarter of the Guill ou 2Quisquater signature .Based on the 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 and the p r operties of the mobile,a new mobile pay ment syste m was p r oposed .Its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perfor mances were als o analyzed . Key words:mobile pay ment;identity authenticati on;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Euler πs criteri on 0 引言 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具有与信用卡相似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麻烦。在许多发达城市,平均每人持有一部以上的手机,手机支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都是用户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及个人账户密码,移动运营商发送短信息进行确认,购物款项从个人小额账户中扣除。但用户使用手机通信时,其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保密。绝大多数多公钥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体制[1],其公钥的管理和分发是通过一个公钥认证框架(如X .509)来实现,然而建立和维护这种框架异常复杂且成本过高。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2]的双线性,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识别传递信息者的身份,对传输信息保密,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还能有效地降低公钥的分发和管理成本。基于该签名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可以处理高额交易的手机支付系统。在交易过程中,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没有传输一次,用户只需提供手机号码便可完成整个交易,与目前的手机支付模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1 W eil 配对和Euler 准测 1.1 W eil 配对 选择大素数p 和q,p =12q,E 是定义在有限域F p 上且满足W eierstrass 方程y 2=x 3+1的一个超奇异椭圆曲线。 E ( F p )={(x,y )∈F p ×F p |(x,y )∈E}是一个阶为p +1的 循环群。设G 1是E (F p )中所有阶为q 的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1中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llip tic Curve D 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ECDLP )是困难的;G 2是F p 2中阶为q 的 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2中计算D iffie 2Hell man 问题和 W eil 配对的求逆运算问题是困难的。W eil 配对:G 1×G 1→G 2 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一个双线性映射: 1)若对任意的P,Q,R ∈G 1,有:e (P,Q +R )=e (P,Q )e (P,R )e (P +Q,R )=e (P,R )e (Q,R ) 对任意的a ∈Z +,有: e (aP,Q )=e (P,Q ) a =e (P,aQ ) 2)交换性:e (P,Q )=e (Q,P )-1 3)存在P,Q ∈G 1,使得e (P,Q )不等于G 2的单位元。 4)存在一个高效的算法 [3] 计算配对e (P,Q ),其中P, 第27卷第3期 2007年3月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 licati ons   Vol .27No .3Mar .2007

移动式操作平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 一般说明 因一层室内层高达12米,搭设满堂脚手架费太高,现为了满足安装等工种的施工需要,减少脚手架费用投入,故决定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安装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特制订本施工技术方案。 三. 编制依据 四. 材料质量 4.1 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Φ48.3*3.6, 4.2 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用扭力扳手测试)。 4.3 铺设板材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搭设操作平台的钢管全部采用Φ48.3*3.6,脚手架立杆间距纵横最大为1.2m,立杆底部增设300mm*300mm*30mm胶合板,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不得采用搭接接长。脚手架水平横杆沿高度最大间隔1.5m设一道,距楼地面650mm设一道扫地杆。脚手架的剪刀撑纵横均要设置,最大间隔4.0 m设一道,从下到上全高设置,剪刀撑与楼面的角度为45度至60度,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脚手架顶面满铺50厚木板,木板下水平横杆的间距不大于400mm,木板与水平横杆用12#铁丝绑牢。 五. 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六、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7.1 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7.2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移动操作平台操作。 7.3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7.4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7.5 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7.6 沿移动操作平台外侧严禁任意攀登。 7.7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确实需要进行杆件搭接时杆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3个扣件。 7.8 作业面下方不得设作业面,进行垂直交叉作业,以免发生物体打击。 7.9 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 7.10 操作平台工作时将其滚动部分固定住及支撑牢固。移动前,架上的材料、工具以及施工垃圾等应清除干净,移动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7.11 操作平台上操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作业时不得多人集中在一个跨距内。作业平台上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装人员必须配工具袋和工具挂钩。 7.12 操作平台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表明平台面积、高度及最大承载量。 7.13 操作平台每次拖移时应有专人指挥,专人观测,先试拖1~2m后,对架子变形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变形后方可正式拖移。拖移定位后应对操作平台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

1 总则 1.1. 概述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大GSM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已经从提供话音和基本数据业务的单一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未来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以BOSS、NMS、MIS为核心的IT架构,在企业的运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应用系统的推广和新应用系统的建设,使企业信息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应用系统平台的集中化和WEB化改造,实现接入的多元化,通过基础网络建设为扩展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网络承载。在此基础上,考虑目前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不同管理方向而形成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需要进行企业IT应用和信息在表现层和应用层的重整;同时为了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完成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企业IT能力和资源面向使用者角色的重构。以上这些工作的完成将使中国移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目前的OA系统升级改造成为统一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扩展成为企业门户打下基础。 本规范阐述了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原则,定义了系统建设的功能业务需求,是中国移动进行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业务框架标准。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

1.3. 起草单位 本业务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1.4. 解释权 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如中国移动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规范有矛盾,按此规范执行。

移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

移动支付APP的网络交易风险 1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风险 1.1 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和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机构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缺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而遭受的风险。前一种风险主要是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后一种风险则强调因支付监管法律缺位使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被关闭或整顿的风险。合规风险的性质通常较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最基础性的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壮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相继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开始通过颁发牌照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为了更加规范每类业务的具体运作,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预付卡、移动支付业务、客户备付金存管等又先后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主要有《支付机构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随着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视以及监管的逐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运作时必须首先保证合规守法,否则会给机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最大合规风险是由于监管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到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可能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的风险。通常而言,国家是在第三方支付某项业务发展过于迅速并出现相应问题时推出相关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类业务可能随时受到监管的约束。例如,今年3月初,支付宝和财付通与中信银行合作拟推出虚拟信用卡,但是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项通知的推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限制了相关服务,其股价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又如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支付机构转入资金不得向银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G-003-2010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 设计规范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C C 版本号:1.0.0 2011-6-24发布2011-6-24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系统架构 (4) 4.1概念 (4) 4.2系统组成 (5) 4.3接口 (5) 4.4承载业务 (5) 5接入方式 (6) 6系统设计 (7) 6.1PON系统设计 (7) 6.2PTN、MSTP/SDH系统设计 (12) 6.3WLAN系统设计 (12) 7网管系统 (14) 7.1网管功能要求 (14) 7.2网管系统设计 (14) 8设备配置及安装要求 (15) 8.1设备配置要求 (15) 8.2安装要求 (16) 9接入光缆设计 (20) 9.1光缆网结构 (20) 9.2光缆引入方式 (21) 9.3主干光缆设计 (22) 9.4配线光缆设计 (24) 9.5入户线缆设计 (25) 9.6缆线敷设及成端 (26) 9.7配线设施设置原则 (29) 9.8配线设施安装要求 (30) 10接入管道设计 (30) 10.1管道路由 (30) 10.2管道容量 (31) 10.3管材选型 (31) 10.4管材弯曲与波长 (32) 10.5管道埋设 (32) 10.6人(手)孔设置 (33) 11系统技术要求 (34) 11.1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要求 (34) 11.2设备技术性能要求 (36) 12环境与接地要求 (50) 12.1环境要求 (50) 12.2接地要求 (51)

课程设计XY移动平台

摘要 本文主要对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X-Y数控工作台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车床的纵-横向进刀机构、数控铣床和数控钻床的X-Y工作台、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元件表面贴装设备等。模块化的X-Y数控工作台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平台、滚珠丝杠螺母副,以及伺服电动机等部件构成。其中,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用来驱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螺母带动滑块和工作平台在导轨上运动,完成工作台在X、Y方向的直线移动。导轨副、滚珠丝杠螺母副和伺服电动机等均已标准化,由专门厂家生产,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载荷选取即可。控制系统根据需要选用设计专用的微机控制系统。 关键字:X-Y数控工作台,滚珠丝杠螺母副,伺服电动机,微机控制系统。

目录 1设计任务 (3) 2总体方案的确定 (3) 2.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3) 2.1.1导轨副的选用 (3) 2.1.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4) 2.1.3减速装置的选用 (4) 2.1.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4) 2.1.5检测装置的选用 (4) 2.2控制系统的设计 (5)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6) 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6) 3.2铣削力的计算 (6) 3.3直线滑动导轨副的计算 (7) 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8) 3.4.1最大工作载荷Fm的计算 (8) F的计算 (8) 3.4.2最大动工作载荷 Q 3.4.3初选型号 (9) 3.4.4传动效率η的计算 (9) 3.4.5刚度的验算 (9) 3.4.6压杆稳定性校核 (10) 3. 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11) 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1) J............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eq T........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等效负载转矩 eq 分快速空载和承受最大负载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12) 3.6.3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的选定 (15) 3.6.4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 (16) 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18) 4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选用 (18) 5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9) 6控制系统的部分软件设计 (20) 6.1输入输出分配 (20) 6.2人机界面设计 (20) 6.3控制程序设计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3)

移动式操作平台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银行吴江支行部装修及安防工程 移动式操作平台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贺星星职务(称):技术员 审核人:王国庆职务(称):项目经理 批准人 : 楮新伟职务(称):公司技术负责人编制单位 : 森茂装饰工程 编制日期:二0一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要求--------------------------------------------------- 3 三、技术保证条件----------------------------------------------- 3第二章编制依据--------------------------------------------------- 4第三章施工计划--------------------------------------------------- 5 一、施工进度计划----------------------------------------------- 5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5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6 一、技术参数--------------------------------------------------- 6 二、工艺流程--------------------------------------------------- 6 三、施工方法--------------------------------------------------- 6 四、检查验收--------------------------------------------------- 9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9 一、组织保障--------------------------------------------------- 9 二、技术措施-------------------------------------------------- 12 三、应急预案-------------------------------------------------- 15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16 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6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7 一、计算书---------------------------------------------------- 17

网站运营策划及方案(初稿)

网站运营方案 项目名称网络广播平台——吖吖网 编写人员王建顺、周博、高芸 编写日期2011年5月10日南京世纪之声广告有限公司新媒体事业部

1 网站运营概述 1.1 网站运营概述 网站运营是网络营销里的一个重要名词,它主要是指网络营销体系中一切与网站的运营推广有关的工作,主要包括网站流量监控分析、目标用户行为研究、网站日常更新及内容编辑、网络营销策划及推广等内容。网站运营是指网络营销体系中一切与网站的后期运作有关的工作。 做运营,特别是网站项目的运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经过一个市场培育过程,不断发展完善的。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我们才可能开展出有实际成效的业务。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做网站运营的时候,需要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去考虑,而不是想到这里说这里,想到那里说那里。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整体发展方案与方向,而且团队的集体思想也很重要,我们要的就是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统一思想下的工作模式,这是要干成事业的基本法则。 1.2 网站运营定位 常规网站运营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网站正常运转,而吖吖网运营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站运营不同,除了对网站内容的运维和人气的聚敛外,还要考虑网站的整体市场营销推广和辅助传统营销的作用。即结合网站内容生产和市场推广与一体的方法来充实网站,吸引、固化更大的用户群体,建设一个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社区网络平台,对公司传统广播媒体运营形成优势补充。 1.3 吖吖网项目概述 吖吖网站项目从3月份以来经过了项目调研、项目立项、项目需求分析、项目业务策划阶段,目前网站项目正在进行紧张的开发,预计可以在7月18号上线公测,8月18日正式上线。网站推广计划和推广方案等也在积极的准备中。本运营方案针对吖吖网站项目平台建设的具体功能特点,将部署网站项目线下储备期和初期运营的各项工作,以此来实现吖吖网站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完成网站各阶段运营目标。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吖吖网将成为世纪之声多种业务中,属于独立自有资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媒体业务单位,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1.4 网站运营的年度目标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移动支付流程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移动支付流程 英文原文:来源:互联网er的早读课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来发现和浏览商品,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问题产生了——这些用户是否愿意在他们的移动设备上完成支付呢?——答案马上揭晓。拿美国为例,2012年在移动电商(m-commerce)上的消费同比增长了81%, 达到了惊人的250亿美元。 而这当中,移动网页端对应用占据了压倒性优势。用户更愿意通过移动端网站来搜索比价,浏览产品,参与促销活动及完成支付。大部分受访者(61%-81%)表示更愿意用浏览器而非原生应用。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零售商们更加需要通过创建一种无缝的,更加友好可信的支付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优势来推动这种增长。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挖掘几个移动支付的例子,看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吧。 1. 只保留重要的输入区域 ‘你是从什么途径知道我们的?’,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可能对供应商有用,但它们对那些真正在你这花着血汗钱,应该真正做主的顾客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说这类问题出现在桌面端,是令人厌烦的;那么它们出现在移动端的话,就一定是致命的。左侧的响应式支付流程,通过删减不必要的信息,只保留重要的部分,成功地将支付过程浓缩为一个精华页面。而右侧则展示了一次简单的支付体验是如何变得臃肿不堪的。页面列出了很多非必填信息,如’Evening Phone’,‘Mobile Phone’,还将地址输入区域分为三个不同部分,而非用一个邮编来代替,而且还要求用户输入两次邮箱地址。 2. 允许非注册用户直接支付 给用户提供一个无需登录注册就能直接支付的选项,本该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移动端,然而却有24%的电商网站没有这么做。用户如果需要去创建并验证一个账户,才能完成一个订单,那么他很可能会就此放弃。数据表明,事实就是如此。一个零售巨头声称通过移除‘注册按钮’,销售额提升了3亿美元。 Burton给用户开始支付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式:登录,创建一个新账号,直接支付 3. 充分利用移动端UI优势

移动式卸料平台设计

移动式卸料平台安全措施 一、操作平台安全措施及其它要求: 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结点,必须设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2.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补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3.卸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H=120㎝; 4.卸料平台吊装,需要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锚固),接好钢丝绳,经过检验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钩; 5.操作平台在验收牌上应显著标明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8KN,工作人员严禁超过2人,配专人监督。平台每次移动安装后,安装小组应通知项目部经理组织所有相关人员验收,并填写好验收记录,合格后挂牌使用,并悬挂操作规程。 6、平台大梁尾端的锚固要求,选用园16钢筋作成锚环,锚入砼板中32㎝,穿入板下层钢筋下牢固绑扎。如果板筋设计是单层时,应在锚点局部按要求设置加强筋。锚环高度应根据自身工程情况而定。 7、平台用红丹两遍底漆、桔红色油漆面漆两遍。 8、平台用槽钢时请选用正品材,严禁使用轻型槽钢。 9、在制作平台时如果所用槽钢槽口为竖向时,请在开口方向加设园16钢筋加强筋,间距200㎜。 10、平台为使用工具安全检查的重点项目,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一次。 11、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平台螺栓连接件和绳卡的紧固情况,必须逐个检查,每周维护一次。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更换,发现焊缝脱焊及时补焊。栏杆、铺板发现松动及时修整、固牢,。 12、平台不得与外脚手架连接,不得在平台上支撑和搁置其它与

外架有关的杆件。 13、安全篼网清洁、牢固、完整、完好。 14、平台上起吊、落物应有指挥工指挥,严禁违章指挥。 15、严禁向平台抛物,每班完工后应保持平台清洁、完好,如发现有损坏应组织修复好后才能使用。 16、未详尽说明的,请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二、安全技术要求 1.卸料平台搭设和制作的各种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2.钢管式卸料平台在搭设之前,确定搭设位置清理,尽量避开外防护架的 剪刀撑,以防通道与剪刀撑冲突。工人在搭设钢管式卸料平台时,严格按 照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夜间施工必须由足够照明。搭设完 毕后,必须由生产部门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按 要求对平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填写必要的资料。钢管式 卸料平台在向上接搭时,必须由专人监督,按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要 求进行拆改,搭设到需要的高度时,同样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 使用; 3.平台作业外立面护栏不得低于1.5m,密目网封闭,内用竹编板或木板封 严,防止物料掉下伤人; 4.悬挑式卸料平台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平台运营部工作策划

平台运营部2019年工作策划 2018-1-15 一、2019年度工作目标 2019年是运营工作攻坚年,运营部要实现工作重点从平台建设到平台运营的转变。逐步完善部门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建设,完善产品体系,完善平台运营工作,在注册用户数、用户活跃度、平台内容丰富度、交易量等关键指标方面取得突破,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 1.云平台 4项建设+4个优化+4个标准+4项论证+1个配合+1个打造 在云平台总体架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保障、资源接入功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4+6+2”功能,将云平台打造成集团公司工程信息化建设主平台。同时开展集团公司工程信息化架构优化、CRP、CPDM、云平台基础架构论证工作。实现平台建设收入2500万,力争实现2700万。 2.商城 2个全面+1批关键指标+1个通过 全面完成商城平台功能建设,全面开展商城平台运营工作。平台生态圈中各角色企业均有活跃用户,各类系统业务均有应用示范。总注册用户量达到50万户,在线资源能力达20万条、在线需求达10万条、在线合同笔数达10万笔,用户活跃度显着提升,实现商城运营收入700万,力争实现1000万,通过三级等级保护测评。

3.移动云 1个总体论证+3大功能模块 从开展移动云产品总体建设方案论证,完成基础服务功能(云OA、移动端信息推送等)建设应用;完成云平台业务处理模块详细设计,以数字化车间应用为切入点,开展移动云产品化应用推广。移动云活跃用户达1000,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力争实现600万。 4.预研工作 1个技术体系+1项力保+4项指标 按照计划完成科技部、信息部、集团等在研项目的节点任务。完成智能制造技术体系规划,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在制造服务智能搜索/匹配,跨企业制造资源调度,跨企业云排程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力争实现1000万。 5.体系建设 3个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部门组织体系,多渠道引进人才与人才梯队建设相结合,形成专业化团队,满足各项工作人力资源需求。开展部门制度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内部工作过程管理规范和平台业务运行规则,使产品运营运转顺畅、高效。结合平台运营情况和用户需求,形成产品完善与产品运营的良性循环。 二、年度营业收入构成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壹期工程统壹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2 1.4.解释权2 2目标和原则3 2.1.目标3 2.2.原则3 3统壹信息平台总体说明5 3.1.俩级架构5 3.2.统壹信息平台组成5 3.2.1.应用系统6 3.2.2.展示平台7 3.2.3.网络和接入平台7 3.2. 4.安全管理平台7 4应用系统8 4.1.基本业务系统8 4.2.统计查询系统8 4.3.网上教育系统8 4.4.OA核心应用8

4.5.OA扩展应用8 4.6.电子招投标9 5展示平台10 5.1.业务功能10 5.1.1.访问安全控制10 5.1.2.个性化展现管理10 5.1.3.内容应用聚集11 5.2.内容组织规划11 5.2.1.规划原则11 5.2.1.1.资源组织规划原则11 5.2.1.2.内容展现原则12 5.2.1.3.色调风格原则13 5.2.2.页面布局13 5.2.2.1.系统区13 5.2.2.2.个性化内容区14 5.2.3.个性化14 6网络和接入平台15 6.1.广域传输网络15 6.2.内部局域网15 6.3.接入平台15 7安全管理平台17

7.1.网络安全管理17 7.1.1.网络管理17 7.1.2.网络安全17 7.2.系统安全管理17 7.2.1.系统管理17 7.2.2.系统安全17 7.3.数据安全管理18 7.4.防病毒18 8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互连互通互访19

电商平台运营方案

电商平台的运营方案 一、平台的定位与总体目标(阶段性) 1.平台目标 第一阶段以建成平台运营整体框架结构以及完成交易流程为重点,旨在以品质、专业、服务为核心推广筑巢电商品牌形象,最终以渠道下放快速丰富品类而达到从流量到订单的转化,形成交易的闭环。 2.市场定位 包含线上线下市场,线上市场实际上是线下市场的延伸,明确了商品品类范围、客户群体、商城的辐射范围等,商城电商平台和实体市场这个O2O品牌更鲜明,也就具备了有吸引客户的基础。 3.商城定位 常规网站运营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网站正常运转,网上O2O商城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站运营不同,除了对网站内容的运维和人气的聚敛外,还要考虑网站的整体市场营销推广。即结合平台内容和市场推广与一体的方法来充实网站,吸引、固化更大的客户群体。 4.商家定位 商家规模大小,厂家、代理或者个人,国营私营等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商家的现状,有利于客户在商品选择及招标等业务中做出选择。

5.产品定位 通过品类分布、产品价格分布,产品详细描述等针对不同的客户档次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及价格策略。 6.客户定位 结合以上几个定位,精确定位客户分布及掌握潜在客户信息可实现推广活动等精准投放,大大减少成本及提高客户转化率。 二、平台招商及供应商合作模式 1.如何做好招商工作 做好招商工作应该重点关注下面四个关键点: (1)展示平台实力:要想大量商家入驻,首先就要懂得充分展示自己平台的实力,告诉商家我们的平台与其他电商平台不一样的竞争力,并且这种竞争力可以帮助入驻的商家很容易获得更大的利益等。 (2)树立样板招商企业的典范:榜样的威力是无穷的,平台要懂得树立招商企业典范,靠案例告诉商家我们的实力不是虚假的,是能真正帮助商家获利的。样板商家必须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使商家从样板招商企业中国感觉这就是自己的未来。 (3)平台经营模式方案:给出一套可执行可操作的本平台经营模式方案,包括本平台的营销推广方式、每季度促销方案、每年的平台购物节等,另外在入驻时广告费等推广费用以及可以获取企业效益的对比数据等,简单明了,抓住企业的眼球。 (4)树立长久发展的企业形象:对于一个新的平台,很多商家担心的往往是平台的可持续性,人力物流财力投入都希望能获得长久的利益。将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前景向需要加盟入驻的企业介绍,并且将企业的最新合作动态、启动的大项目等向企业推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往往称JavaEE或.Net 开发的产品为“系统”,而移动平台(主要是:Android、iOS和Window Phone)开发的产品为“应用”。“系统”比较复杂,需要架构设计,而“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考虑架构问题呢?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的原则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层次划分方式,这些层次之间是松耦合的,层次的部是高聚的。降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目标,能够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就意味着我们的系统具有“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通用低耦合 JavaEE和.Net企业级系统架构图。 表示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组件集合,用户通过这一层向系统提交请求或发出指令,系统通过这一层接收用户请求或指令,然后,将指令消化吸收后调用下一层,再将调用的结果展现到这一层。表示层应该是轻薄的不应该具有业务逻辑。 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业务处理层,负责接收表示层的指令和数据,消化吸收后,进行组织业务逻辑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 数据持久层是服务层用于访问数据库层,从设计规上讲为了降低耦合度,服务层不应该具有访问数据库的代码,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应该放到数据持久层中。 信息系统层,是系统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数据库、文件、遗留系统和网络数据。 移动平台的分层架构设计

移动平台的应用是缩小版本的系统,它也需要架构设计,但并非所有的应用都一定基于通用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一般而言主要是涉及信息处理的应用才使用这种架构设计模式,例如:一些游戏有自己的游戏引擎,引擎也属于架构设计。iOS平台一般信息处理应用分层架构设计图。 表示层,iOS中的表示层是由UIKit Framework构成的,它包括我们前面学习的视图、控制器、控件和事件处理等容; 业务逻辑层,采用什么框架要据具体的业务而定,但一般是具有一定业务处理功能的Objective-C和C++封装的类,或者是C封装的函数。中国返利网www.chinafanli. 艺尚网www.artzhu. 数据持久层,提供本地或网络数据访问,它可能是访问SQLite数据API函数,也可能是CoreData技术,或是访问文件的NSFileManager,或是网络通信等技术,采用什么方式要看信息系统层是什么。 信息系统层,就iOS而言它的信息来源分为:本地和网络。本地数据可以放入文件中也可以放在数据库中,目前iOS 本地数据库采用SQLite3。网络可以是某个云服务,也可以是一般的Web服务。 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 架构对于我们iPhone和iPad开发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如果我们要编写一个基于iOS(iPhone和iPad两个平台)“My 备忘录”应用,它具有:增加、删除和查询备忘录的基本功能,“备忘录”应用用例图,分层设计之后,表示层可以有不同iPhone版和iPad版本,而且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信息系统层都可以公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这就是分层设计的好处。

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方案设计(20210104113947)

地铁前海时代广场 6、8 9号地块钢结构工程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方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编制说明 (3) 二、主要依据 (3) 三、施工准备 (4) 1. 现场准备 (4) 2. 技术准备 (4) 四、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 1. 操作平台的组装 (5) 2. 搭设的顺序 (6) 3. 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6) 4.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的安装 (6) 5 ?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的要求 (7) 五、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 (7) 1、 ..................................................................................... 参数信息8 2、荷载标准值 (8) 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9) 4、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11) 六、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安全措施 (11) 七、验收 (12) 八、操作平台的拆除 (13)

、编制说明 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代开发单位:中心深圳(前海)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施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施工方案是依据地铁前海时代广场6、& 9号地块项目平面图纸、立面图纸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我司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编制而成。由于6、8 9号地块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面积较大且吊顶层高相对较高、条件较为苛刻,为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和操作便利等,故采用门字型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二、主要依据 1、《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 B5036-1985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91 7、《建筑施工安全核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