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通过对地域结构形成与演化的一般特征、机制和趋势;地域结构中各类经济地域单元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区域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其演变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的形成过程、类型和特点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特征、机制和趋势以及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演变。

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脉络及各种类型地域空间的特点。

课、学时: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与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一)区域经济空间的非均衡活动

区域经济空间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他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

区域经济空间运动的非均衡性,是说组成这些区域经济空间的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的、均匀的,这就导致了地域单元之间、区域经济空间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聚集规模势差的动态作用。

(二)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1、相关理论

(1)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扩散效应:包括核心区对外围区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

回流效应:包括资本、劳动、商品和服务从外围区向核心区的流动,从而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

(2)佩鲁的增长极模型

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来自于少数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支配。所谓支配指少数经济单位通过不对称的和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的效应控制着其他经济单位的现象。

支配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

(3)赫希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其进一步集中。

(4)威廉姆森的倒“U ”字型理论

这是一种长期的非均衡理论。

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区域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增长极或核心区的极化与扩散,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在这种区域经济非均衡作用下,在区域经济空间内就形成了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和受核心支配外围区所组成的地域空间的二元结构。

2、对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理论的评价

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的三元结构

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山鹿诚次的阶段论

从商品化角度归纳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产品的商品化阶段:从一般性农业向商业性农业转换

2、劳动的商品化阶段

3、土地的商品化阶段

(二)科曾的周期性增长理论

以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作为角度

加速期: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快速向外扩展,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城市作用占主导地位;

减速期:城市扩展呈环状推进,城乡作用力进入交互作用状态;

静止期:乡村作用力占优势,城乡边缘区地域范围较为稳定,进入内部填充阶段。

(三)埃里克森动态模拟理论

从人口和产业的空间扩散角度研究

城乡边缘区的阶段推进,主要取决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能量的集聚。

外溢-专业化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城市边缘,以城市的各种功能向周边地区外溢而形成一些专业化的生长点,扩散主要发生在城市附近地区,对中心城市依赖性较大。

分散-多样化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40~60年代末期之间。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边缘区扩散的主导力量。这阶段城区内各类功能区数目明显增加,且结构日趋多样化,功能区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结构。 创

新 集中 主导

业 集中 增长极 等级体系 二元结构

非均衡增长

填充-多核化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各要素和功能仍迅速向城乡边缘区扩散,但在城乡边缘区的空间反映上则已内部填充为主,城乡边缘区的地域扩展进入相对静止稳定阶段。

(四)劳动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工理论

三、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

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的结果,是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变动的空间映象。

(一)生产力变动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与新的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而新的重大科学技术的出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会形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结合方式。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资源的结合方式和组合比例。

2、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3、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4、技术进步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和劳务。

5、技术进步引起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

地域结构的变化趋势:从极化导致的二元性加强,向核心扩散导致的二元性削弱演化,最终实现区域空间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均质化,从而形成逐级传递和逐级推进的动态演变过程。

陆大道关于区域空间地域结构演化的四阶段论:

1、低水平平衡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若干分散孤立的小城镇为中心,形成小地域范围经济活动的封闭式循环。如: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贫困落后地区

2、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区域经济的基本部门结构和城市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城镇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等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为主。

如我国的东部、中部广大地区

3、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核心区功能提升、扩散和作用加强,地域结构出现了城乡边缘区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各核心之间的横向联系密切;核心、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形成了三元结构。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

4、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整个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科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成员的收入达到很高水平,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消失。区域地域结构上,形成各种核心之间的联系网络,并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心,实现地域结构的均衡,地域结构处于稳定阶段。

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地带、纽约-芝加哥地带、日本东京地区

第二节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研究的视角

一、区域结构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一)同心圆理论

大城市的成长表现在城市地区外延的扩张。城市地域划分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居民区五个同心圆的结构模型。

(二)扇形理论

霍伊特认为住宅由城市沿放射状交通路线作扇形分布。

(三)多核心理论

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并非围绕唯一核心,而是围绕有若干距离的多个核心。城市分为中心地城市、港口城市、特殊城市

埃里克森中和上述三种学说,提出:城市的商业区是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市区外缘是工业区。住宅区处在各城市放射线与工业区围起来的地方。

社会学的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对其空间分化的内部机制进行概括性的、不精确的解释。

二、地域结构的物理学研究视角

引力模式(司徒瓦特):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潜能模式(斯图尔特):主要用于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遇或概率,表达了一个城市与城市系统内所有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强度。

中间机会模式(斯托费):距离衰减法则中的距离本身并不起决定作用,运动流之所以虽距离增长而明显衰减是由于中间机会的增加。

商区模式(赫夫):购物中心的销售额与商店的规模呈正相关,与购物者的距离呈负相关。

通达性模式(汉森):位于某一特定地区中一个商业中心吸引其他地区消费者来此的开支,与消费者购物总支出成正比;与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图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和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

三、地域结构的地理学研究视角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为满足中心性需要,中心地等级规模体系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这三个原则的支配下就会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中心地意指一个区域内向居住在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四、地域结构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视角

新城市经济学模型一般将城市地域假设成集中生产的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均质地域,进而住宅的需要仅仅与个别地点的规模和选址有关,而与外部效应和公共部门的政策无关,并且它们各自的活动被反映到市场竞争过程中地租的空间分配上。

阿隆索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不同土地使用者的竞租曲线,表示土地成本和区位成本之间的权衡。城市内部居住分布的地域分异模式表现为高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边缘和低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中心。

五、地域结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对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系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时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

距离函数质量常数相互作用??=

第三节专业化区域的地域结构

专业化区域,主要是针对专业化分工而言的。

一、产业活动与空间结构

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及产品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对区域产生着两大影响:地区专业化和城乡互动化。

从产业角度来看,集聚引致的地区专业化就是各类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工合作及其相互间结成的网络。

(一)农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1、传统农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杜能指出,在各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所能支付的区位地租的差异,以致其空间的分布呈现出以市场为中心的向心环。

传统农业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熟知的杜能环结构。这种结构中,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特性构成区域系统的基本结构特点,当区域系统受到来自政府的地价、农业土地利用政策和产品定价方式等作用时,区域系统将进行结构调整和组合,产生杜能环的结构变形。(如:沿交通线杜能环的延伸变形,多个市场中心下的多中心杜能结构等。)

杜能古典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一个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他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

2、“孤立国”既无河川、亦无运河,马车是产品唯一的运输手段。

3、农村除同中心城市外,与其他任何市场均无联系。

4、农村的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即纯收益,因此他们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类。

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皆假定固定不变。

6、运输费用与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运输费用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杜能圈布局模式

(1)市场上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于经营的产品种类和经营的方式,以及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费用之和。如以代表利润即纯收入,P代表产品的销售价值(实际为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则下式成立:

π

=

)

(t

-

P+

C

1、区位地租

R=Q(P-C)-QTK=Q(P-C-TK)

区位地租=总收益-生产成本-运费

设Q=40蒲式耳/公顷,P=2美元/蒲式耳,C=1美元/蒲式耳,T=2分/蒲式耳英里,假如:

A农场产品处于市场上,K=0 即无运费,于是

R=Q(P-C)=40×(2-1)=40(美元/公顷)

B农场产品距离市场25英里,于是

R=Q(P-C)-QTK=Q(P-C-TK)=40×(2-1-0.02×25)=20(美元/公顷)

区位地租在距离市场一定距离时,既K=50英里,即

R=Q(P-C)-QTK=Q(P-C-TK)=0

K=(P-C)/T=(2-1)/0.02=50(英里)

由此可见,区位地租的多少与距离成反向变化的关系。

表2-2 竞争作物的区位地租

2、现代农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现代农业地域中,以区位地租来反映农业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某些地域仍然存在。

保罗·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模型解释制造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和农业部门的地理分散现象。他假定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其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且完全竞争的特点。

不难看出,放松这一假定,可以发发现农业部门同样存在集聚现象,只不过农业的集聚过程交织制造业更为缓慢,集聚形态更为放松。

(二)工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1、作物种植的分界线应该是两种作物利润线交点对应的距离,如养奶牛和种土豆的分界线是A 点,而不是K=12哩,即两种生产利润相等。 土豆与小麦的分界线是B 点。 小麦与羊毛的分界线是C 点。

2、杜能圈实际是: 牛奶生产以OA 为半径的圆圈;土豆是以AB 为半径的圆圈;小麦是以BC 为半径

的圆圈;羊毛是以B 之外的

圆环带上合理的种植。

1、工业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

韦伯(1929)提出劳动力成本、运费节约和集聚经济来解释地区工业活动集中(分散)的空间分布现象。

胡佛、艾萨德最早把空间聚集分为大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分别讨论了企业、产业和产业群外部经济性。

斯托伯、沃克认为工业化过程的地理形态是由工业发展的内动力形成的,并不是古典区位理论所论述的那样,由原料地和消费地等外力所引发的。

保罗·克鲁格曼利用核心-边缘模型描述了制造业在地理上必然集中的原理。

W·布雷恩·阿瑟、保罗·克鲁格曼、藤田等认为,消费者对消费品有着多样性的偏好,而厂商生产的中间产品也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在空间经济呈现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竞争的常态时,制造业区域向某一地域集中,从而形成城市化区域。

2、新产业区的兴起

信息经济的到来使得原有的聚集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推动者聚集经济的卢纶研究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聚集,更注重聚集和网络的关系。

成功的区域是有创新性的区域,其主要特点:一是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很多公司在地理上几句;二是有支撑的制度结构;三是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地交易、交流和互动。

优秀的产业集群所具备的优势:

一是外部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二是外部范围经济;三是节省交易成本;四是自组织能力导致系统运行秩序的提高;五是创新和学习机制工业区域的空间结构的组合演化阶段:空间分散阶段——高度集中阶段——“核心-边缘”式分散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柔性生产的网络化聚集阶段

(三)高技术产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决定高技术产业区位的要素:对创新源的易达性;劳动力质量;市场因素;集聚因素;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发达通信网和运输网的易达性。

高技术产业产生了四个基本空间过程:

一是新产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每个生产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劳动力和职能要求,即有特殊的和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

二是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社会和空间等级原则构造了创新环境,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并集中在少数经过选择的区位。

三是不同生产职能的非中心化过程,产生了高技术工业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

四是除创新环境外,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富有弹性,它由高技术工业与其市场的密切关系决定。

集中区位,专门进行高技术产品从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验性生产,以及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一些新的增长中心。

分散区位,主要进行装配。

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区位特点与区位因素

构成单元:连续分布的资源区与市场区、企业(服务)构成的节点、通道特点:首先,城市时一种地域类型;其次,城市时一种地域网络;最后,城市是由功能区构成的地带结合。

(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特点

第四节 区域城镇体系与农村聚落

一、城镇体系的特点和层次

(一)城镇体系的特点

1、含义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组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相互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

2、特点

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动态性

(二)城镇体系的层次

按区域层次分:一是国家城市体系;二是地区城镇体系;三是地方城镇体系 按应用分:市域城市体系;中心城市经济区城市体系;大区城市体系

按城市的圈层分(日本):以东京为代表的国家城市阶层;地方广域的中心城市阶层;地域(县城)中心城市阶层。

二、城镇体系汇总城市发展的规模

(一)城镇体系中城市的合理规模

1、等级——规模模式

城市规模分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美国学者齐夫将城市人口规模和其所处级别概括为一种函数关系:

其中,P r 是区域城镇体系中第r 级城市的人口数,P 1为区内第一级或最大城市的人口数,r 是城市的级别,q 为参数,视各国各地区不同。

q=1,即等级规模分布律,区内第二级城市人口为最大城市人口的1/2,第三级城市人口为最大城市的1/3,其他依次类推。

q>1,首位型城市分布,即首位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在一个城市体系内,随着城市等级按算术级数(自然数序)由上到下排列,城市数按集合级数增多,单个城市的人口数按指数级数减少。

意义:第一,该模式从失控结合的分析角度,讨论了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第二,揭示了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特征的等级序列规律。

(二)城镇规模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1、城市规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rq P P r /1

由于城市聚集效益的作用生产效率随城市国模增加而增加。

城市规模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人们从城市中享受到的福利与城市规模成正比增加,但增长率递减。

2、协调研究的原则和基本着眼点

基本原则:以区域发展的质量管理为原则

着眼点:一是建立解释性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二是建立区域发展的整体模型;三是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的构想。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我国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分析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8-16 11:05:00 ]阅读:63作者:冯筱编辑:studa110711 摘要:科学合理地分析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对我国沿海11个沿海省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指出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内部各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沿海省市;辽宁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一、前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微观经济的组合演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建国初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总体竞争力上却逐渐落后与部分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进展不大。如今,辽宁省面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双重机遇,研究省内产业结构的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与其他迅速发展的沿海省的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将有助于辽宁省抓住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全省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偏离-份额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11个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M),是由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19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SSM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或全国为参考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并据此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区域特征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分析其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重点) 3、运用图像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 4、运用图文资料,比较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重点、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探究法、列表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具有南方地区代表性特征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采茶舞曲》,据此判断,这儿 的风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关于 该地区,你们还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 1、学生观赏图片,形成 对南方地区“山青水碧” 的初步直观印象。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 谈对南方地区的了解,增 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图片配以 轻音乐,给 学生耳目一 新的感受, 同时提升了 学生的审美 素养,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对 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情 感。 衔接过渡往昔之南方地区,古人曾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今日之南方地区,诸业兴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碧、物产富饶的南方地区。 明确目标 预习展示第一,教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 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 分析其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南方地区的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运用图像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 作物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 一,学生读目标,形成目标任 务驱动。 二,学生反映课前完成《地理 助学》中“学习过程”部分时 遇到的困难,结合出示的教学 目标,提出本节课的疑惑:比 如 1、为什么秦岭—淮河一 课前结合地理 助学预习,能 够使学生对南 方地区的自然 环境特征形成 初步的认识。

大跨空间结构案例分析_图文(精)

通过这一个学期建筑结构选型将建筑结构分类如下:●平面结构 梁柱结构(框架结构 桁架结构 单层钢架结构 拱式结构 ●空间结构 薄壁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 网壳结构网格结构 悬索结构 薄膜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 ●平面结构 平面屋盖结构空间跨度相比较小,节点、支座形式较简单。 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总建筑面积约23950平方米,比赛馆平面是一个82.4*94米平面,屋面是反对称的折面,采用巨型门式钢钢架结构,将建筑塑造为富有韵律感的

造型,如图所示。三维整体模型工程屋盖由12榀空间门式钢钢架组成,跨度82.4米,中心距8,0米,钢刚架为四肢组合的格构式结构。构件间的连接节点均为相贯节点,钢架柱(钢管连接于看台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柱,屋盖结构外形简洁、流畅,节点形式简单,刚度大,几何特性好。 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有连系杆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有连系杆

刚架柱支座 ●空间结构 ●网格结构 ?网架结构 一: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建筑面积80 476m2 ,固定座席118 万座,活动座2 000座,用于举办2008 年奥运会的体操、手球比赛,赛后用于举办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虽然体育馆在功能上划分为比赛馆和热身馆两部分,但屋盖结构在两个区域连成整体,即采用正交正放的空间网架结构连续跨越比赛馆和热身馆两个区域,形成一个连续跨结构。空间网架结构在南北方向的网格尺寸为815m,东西方向的网格有两种尺寸,其中中间(轴a和○K之间的网格尺寸为1210m,其他轴的网格尺寸为815m。按照建筑造型要求,网架结构厚度在11518~31973m之间。不包括悬挑结构在内,比赛馆的平面尺寸为114m ×144m,跨度较大,为减小结构用钢量,增加结构刚度,充分发挥结构的空间受力性能,在空间网架结构的下部还布置了双向正交正放的钢索,钢索通过钢桅杆与其上部的网架结构相连,形成双向张弦空间网格结构。其中最长桅杆的长度为91237m,钢索形状根据桅杆高度通过圆弧拟合确定。在

2019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研究报告

2019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 研究报告

目录 1.产业现状分析:始于总量,精于省份 (5) 1.1趋势:从农业占优至服务业领先 (5) 1.2产业结构之困 (6) 1.2.1国际比较,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6) 1.2.2纵向比较,中国过早“去工业化” (6) 1.2.3结构性视角:落脚省份,区别分析 (7) 2.相近的省份具有相近的经济环境变量 (7) 2.1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7) 2.2影响因素的地理分布 (8) 2.2.1人口经济要素 (8) 2.2.2资源禀赋及环境保护 (9) 2.2.3基础设施 (10) 2.2.4教育与科技 (11) 2.3聚类分析:因素相关,地理集聚 (11) 2.3.1直观分类:区域内省份的经济环境特征 (11) 2.3.2定量聚类:同类省份的地理位置相近 (12) 3.相近的省份具有相似的产业的结构 (12) 3.1省份产业结构现状:区域内相似,区域间有梯度 (12) 3.1.1产值维度:多数省份呈现趋同性 (12) 3.1.2就业维度:区域差异显著 (13) 3.2省份聚类:具有相近特征的省份集聚至某一区域 (13) 3.3省份优劣势产业 (14) 4.产业变动趋势:区域为界,政策为先 (15) 4.1中西部过早服务化,制造业“高端化”是主要趋势 (15) 4.2产业结构转移的视角:东部示范,中部承接 (16) 4.3政策引导:产业变动的关键机遇 (16) 4.3.1工信部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 (16) 4.3.2产业发展顺应国家战略 (18) 5.A股结构分化,资本支持仍显失衡 (18) 5.1省份结构:北京份额最高,省份分化较大 (18)

一、城市地域结构(精)

一、城市地域结构 (一)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1 1·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分形理论是美国学者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通过分维分析,可以揭示系统的演化。城市群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因此,在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分形性质。城市群之所以形成,就在于其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通过不同形式、速度、流向、流量的“空间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时时刻刻地发生发展着,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分维特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城市间的职能分工,相互作用力越大,城市间的分工越明显。就分维值而言,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高于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城市群,表明前者城市间分工更明显,城市间空间流交换更强烈。城市群区由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地域结构紧致与松散的差别。沪宁杭城市群分维值最大,地域结构最紧致;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城市群分维值最小,地域结构最松散;京津唐、辽宁中南部城市群则介于二者之间。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维,因为按照分维的定义,其数值应大于分形体的拓扑维数而小于嵌入空间的维数,城市群空间的分维值应小于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三大城市群区的各城市历史基础好,改革开放后,上海、北京、沈阳等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其“阴影”效应对城市群区的城市产生了相对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加强,新城市的孕育将会降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2·城市群地域结构形成过程的“二次极化”特征。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极化阶段以后,城市群区的地域结构的演化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城市群地域结构的更大的转换取决于城市群边缘地区新极的产生过程,即“二次极化”过程。由于城市群区综合交通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群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快速综合交通走廊的建立,城市群边缘地区产生新的增长极。新的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导致城市群边缘地区地域结构的重组,形成新的城市组群,城市群地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然,新的城市组群的产生也是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docx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 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 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 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 发利用效应 2.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 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诸多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也就是产业结构比较直观的反映。事实上,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研究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作用方式演化的规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二是分析不同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研究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反映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方式,也包括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方面的联系。 而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持续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讲,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提高社会各种资源的总和不断转化为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效率和效果,这样才能以最优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产业结构优化通常需要一个地区建立以某一个或几个高效率、有优势的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结构关系,最终形成“优势突出,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到区域而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与限制等多种经济发展要素,明确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特定的产业政策,以实现区域内产业内和产业间发展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名词解释: 扩散效应:包括核心区对外围区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7-P318 回流效应:包括资本、劳动、商品和服务从外围区向核心区的流动,从而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7-P318 城乡边缘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7-P320 简答题: 一.布代维尔如何利用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解释区域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7-P317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来自于少数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支配。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利用佩鲁的理论来解释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他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这种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它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不同规模的中心城市构成增长极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与其腹地构成地域空间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而区域空间的二元结构是由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7-325 1、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结合方式。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资源的结合方式和组合比例。 2、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3、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4、技术进步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和劳务。 5、技术进步引起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简述山鹿诚次关于城乡边缘区演化的阶段论。(7-P321) 从商品化的角度,将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的商品化阶段; 第二阶段,劳动的商品化阶段; 第三阶段,土地的商品化阶段。 四.简述城乡边缘区形成的动力机制。(7-P317) (1)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a.集聚经济b.扩散经济 (2)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五.简述柔性生产方式的企业区位选择特点。(7-P341) 柔性是指在不可预见、连续改变的环境中的企业生存能力,也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应变能力。柔性生产方式强调的是专业化分工和企业的集成。柔性专业化所要求的分工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分工,动态集成又要求各企业之间的密切的联系,也就是结网。柔性专业化基础上的合作企业通常具有向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节点处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在空间上常表现为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区。 论述题: 工业区域的空间结构 1、工业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幵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 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幵 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幵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 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 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城市地域结构(高考题组)

城市地域结构(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1·天津卷第1题)右图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2011·山东卷7~8题)图2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2~3题。

乙城市图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3.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011·重庆卷1~2题)图3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3回答4~5题。 4.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5.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2011·福建卷5~6题)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6~7题。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

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 [<<][>>]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 ried 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 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

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台湾学者唐富藏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这个阶段反映的是产业革命前和进入产业革命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在产业革命之前,区域中少数地方由于区位条件(如是原料地,交通枢纽,或其它历史原因)比其它地方好,就成了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开始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便不断地向这些人口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划分: (1)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域 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 均质区域: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 结节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依据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或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 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 动态性: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等。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①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5、外部性的概念: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6、外部性的解决对策: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陈健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空间结 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区域系统以及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探究浙江省过去二十年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是对过去浙江省空间布局的一种总结,更是对未来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变方向的指导和前瞻。基于此,本文分别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1989-2009年期间浙江省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真实的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能够指导未来空间布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的梳理,了解了当前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定性的方法总体探讨了从七五时期以来浙江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接着运用定量的方法,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了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发现:从1989年代至今,浙江省空间结构历经了极核的增长(点的形成)—极核区及发展轴的成长(线的形成)—网络状经济区的发展(面的形成)的过程,目前,浙江省空间已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对浙江省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增长、交通通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的五大因素。据此,笔者认为未来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将会随着交通路线的发展方向而不断的拓展。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中,指标选取上的不恰当也会导致结果上的误差和偏离。对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各县域地理单元经济总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取人均水平,以此作为研究所使用的 指标。 一、对区域空集中与分散的影响 1.信息化促进了空间 的分散。信息化社会中,产业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以信息科技为手段,让传统成熟的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再次充分发挥,并因此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范畴与动态,创造了全球经济。这样的生产环境除了使资金、技术和勞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能力持续增强外,同时也让工业生产区位的自由度越來越大,从而使得地方工业布局以及国际勞动分工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故Scott (1990) 认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经济空间的分散。 2. 信息化促进

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通过对地域结构形成与演化的一般特征、机制和趋势;地域结构中各类经济地域单元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区域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其演变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的形成过程、类型和特点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特征、机制和趋势以及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演变。 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脉络及各种类型地域空间的特点。 课、学时: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与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一)区域经济空间的非均衡活动 区域经济空间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他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 区域经济空间运动的非均衡性,是说组成这些区域经济空间的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的、均匀的,这就导致了地域单元之间、区域经济空间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聚集规模势差的动态作用。 (二)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1、相关理论 (1)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扩散效应:包括核心区对外围区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 回流效应:包括资本、劳动、商品和服务从外围区向核心区的流动,从而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 (2)佩鲁的增长极模型 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来自于少数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支配。所谓支配指少数经济单位通过不对称的和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的效应控制着其他经济单位的现象。 支配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

浙江省温州市地理的空间和地域结构

浙江省温州市地理的空间和地域结构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74分) 1. (6分)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 . 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B . 城市的边缘地带 C . 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D . 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2. (4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右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据图推断() A . 丁为大型中心商务区 B . 丙区是低等级的商业网点区 C . 乙是位于郊区的大型工业园 D .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 3. (2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所示地区() A . 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 .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 .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 . 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关于右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d (3)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A . a以内的区域 B . ab间的区域 C . bc间的区域 D . c以外的区域 4. (2分) (2019高一下·涟水月考) 2015年4月8日,仲量联行发布其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城市60强》,报告将中国大陆城市体系划分为以下几类,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2个一线城市,另外一个可能是() A.兰州 B.石家庄 C.深圳 D.太原 5. (6分) (2017高一下·宁波期末) 截至2013年底,阿根廷城市化率达到93%,远超欧美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反映了阿根廷存在() A . 逆城市化 B . 滞后城市化 C . 虚假城市化 D . 郊区城市化 6. (4分) (2018高一下·贺州期末)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处,地租最高的是() A . ① B . ②

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 构”的概念辨析* 林培英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100048) 摘要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科书中,一些人文地理学的概念或提法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有不同的呈现形式,甚至有不同的意义,“城市的空间结构”就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本文试图从内容分析的角度对其中产生差异的地方进行辨析,以便教师能够清楚这些差别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概念辨析 一、“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构”概念辨析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是课程改革前高中地理必修课教学大纲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城市的地域结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地域结构”的学习要求是分开表述的。关于城市的空间结构,《课标》的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关于城市的地域结构,《课标》的要求是:“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其重点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从《课标》的要求看,有关“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标准主要涉及城市内部功能区之间的空间联系,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标准主要涉及一个区域内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的版本回避了这两个概念,有的将“城市的地域结构”等同于“城市的空间结构”,这是因为即使在学术界,不同的学者对这两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定义和认识。 在查阅多种人文地理学者的著作后,我们将这些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构”两个概念的使用梳理如下: 第一类是用“城市地域结构”描述城市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没有同时使用“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即没有将这两个概念成对使用。在王恩涌、陈慧琳、张小林等人的著作中,均是如此用法。例如,陈慧琳主编的《人文地理学》中,明确使用了“地域结构”的概念,其定义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种不同的功能在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的城市整体。”1但该书并没有同时把某一区域内的城市体系定义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张小林等人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认为,城市具有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相应形成了内部和外部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结构,前者是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空间表现,称为城市地域结构;后者是指城市(点)之间以及城市与区域(面)之间的有机组合,形成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体系”。2该书在用“城市地域结构”描述城市内部的空间关系的同时,也没有将“城市空间结构”专门用于城市体系的定义。 第二类是明确将“城市地域结构”用于描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用于描述城市内部的结构。例如,蔡建明等人所著《现代地理科学》一书,就明确使用了“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这两个名词来描述城市景观,同时将“地域结构”用于分析城市体系。该书第十章第四节“城市景观的地域结 *项目来源: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地理教育实习专题指导策略研究》(2008—201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区位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和空间经济学发展阶段,但作为一门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采取几何学方法对单一个体的区位结构的静态研究,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集聚和分异过程的大量实证研究后进行理论提炼,到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成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理论体系形成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