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41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41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41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4.1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邵玉良

教材: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3?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过程性目标:

1?从生活命题引入数学命题,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维方法。

2?在学生总结命题、真命题、定理和公理之间的关系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初步体验举反例、推理说明等数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命题的真假的概念和判别。

判别命题的真假其实已涉及证明,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表述上,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采用情境引入一一探究新知一一巩固新知一一学以致用一一畅所欲言的模式展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组织学生两两合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六个环节:情景引入—一一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 学已致

用----- 畅所欲言----- 作业布置.

2?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命题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家乡

3.组织学生写命题,互相判断命题是否正确的过程,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再通过对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判断过程,引出公理和定理,并由学生归纳出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由小组讨论得到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设计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学生在互相检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分层教学,整堂课的设计既有基础训练,又有能力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5.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加大思维密度,有力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去说、写、想、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的表现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