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规技术路线

控规技术路线

控规技术路线
控规技术路线

一、规划技术路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1日实施)和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对控规的要求,本控规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三大层面:规划分析层面→分层控制层面→规划保障层面。

1、规划分析层面

从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规划必要性的阐述入手,分析规划区现状建设特征和存在问题,解读上位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要求,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出发,重点确定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处理好总规和控规的衔接关系,为下一层面规划控制提供前提条件和依据。

2、分层控制层面

规划采取分层控制方法,即整体控制→单元控制→地块控制,层层深入,实现规划区的全面控制。

(1)整体控制:以整个规划区为范围,明确空间结构→深化细化用地布局→优化道路交通体系和道路工程控制等→城市“四线”控制→确定开发强度控制分区(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高度)→市政工程规划(含环卫设施)→配套设施控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特别控制(城市设计引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

(2)单元控制:结合整个规划区的实际,划分若干管理单元。以管理单元为范围,结合整体控制,明确管理单元的主导功能(含用地结构),控制人口容量(一般控制为3—5万人);深化配套设施控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加强城市“四线”(绿线+蓝线+黄线+紫线)坐标控制。

(3)地块控制:以管理单元为依托,划分控制地块,明确地块的用地兼容性,建立指标控制体系,合理制定各地块的各项控制指标;同时编制分图图则。

3、规划保障层面

最后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以促进控规的有效实施。

本次控规的技术路线图示如下:

二、管理单元控制

(一)管理单元划分的意义

“规划管理单元”是开展控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实现“一张图、一本书、一个网”管理而建立的地域单元。

“一张图”,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将所有的主要规划意图落实在一张图上,作为日常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最主要依据之一;“一本书”,区分刚性弹性强度控制。区分“核心控制内容”与“一般控制内容”,前者作为实际规划管理的“底线”,不可轻易调整;后者有一定调整幅度,实现弹性控制,方便管理;“一个网”,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平台。规划管理单元内容是建立在一个动态更新的平台上,所有的规划调整和最新信息均在此得到反映。

划分管理单元并加以控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划分规划管理单元,可较好地在城市分区与地块之间加以层次衔接,有利于下一层次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单元划分后,资料搜集、信息反馈、成果归档、信息更新均可有序进行;同时可以1个或数个区位相邻而功能相关性密切的管理单元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位。

2、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动态更新的管理平台提供基础

划分规划管理单元,可以各个单元为基础,将各类规划的信息整合、疏理、协调后纳入,组建一个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统一管理平台,最终实现“一张图”管理;同时,规划管理单元为建立一个可不断覆盖、替换、补充、动态更新的规划管理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处理好规划管理灵活性与权威性的关系

划分相对独立的“规划管理单元”,有利于确保规划管理的灵活性与权威性,如:以严格控制单元总建筑面积与容积率为前提,降低相应地块容积率以协调部分地块提高容积率的问题;严格控制开敞空间规模与数量、公益性配置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但可按实际需求在单元内对其位置或形状进行调整。

(二)管理单元划分的原则

1、无缝覆盖原则

以空间结构为基础,合理划分管理单元,实现管理单元对规划区的无缝全覆盖。

2、合理划分原则

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分区,以城市主次干道、河流等人工和自然界线,作为管理单元划分界线;同时尽量与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有效衔接,整合好管理单元与街道办事处管辖区的关系,但不可机械地套用现状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界线。

3、功能完整原则

充分考虑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和功能内在的关联性,保证功能布局的完整性。

4、规模合理原则

管理单元的划分应保持合理的用地规模。一般地,居住用地管理单元的规模按居住人口3~5万人左右进行控制,与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区人口规模保持一致,以便于合理配置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三)管理单元的规划控制

借鉴兄弟先进城市的规划经验,管理单元的规划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核心控制内容和一般控制内容两大部分。

1、核心控制内容: 421。即,4—“四线”控制:绿线、蓝线、黄线、紫线;2—“两个基本指标”:主导属性、人口总容量;1—“一个指引”:公益性设施配套指引(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

2、一般控制内容:城市设计导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图则指标。

管理单元核心控制一览表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1.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1.1.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开发设计平台”使整个项目技术架构上更加合理,更容易获得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采用Java语言开发,符合J2EE规范; ?应用服务器支持各种主流应用服务器,包括BEA Weblogic、IBM Webphere、Tomcat等; ?数据交换和配置采用XML技术;

?数据库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包括Oracle、SqlServer、Sybase、MySql 等; ?由于采用Java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Linux、Unix等; ?客户端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IE6以上浏览器; ?开发工具主要采用Eclipse。 1.1. 2.采用B/S多层结构 该项目基于J2EE技术平台,采用XML数据总线技术、MVC设计模式和SOA 框架,将各种服务包装为松散耦合的模块,通过在XML数据包中加入标签数据(元数据)的方法实现了调用接口的弹性,从而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随需应变的企业级应用和开发设计平台。 在技术路线上,采用组件化技术和基于BROWER/APPSERVER/DBSERVER的三层应用架构模型,以B/S方式实现。数据外部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可靠、稳定、及时的交换,各个应用终端采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方式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数据的查询、增加等操作。 整个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中,客户(请求信息)、程序(处理请求)和数据(被操作)被隔离。多层结构是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它把显示逻辑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这就意味着业务代码是独立的,可以不关心怎样显示和在哪里显示。业务逻辑层处于中间层,不需要关心由哪种类型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图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1 设计思路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 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 ????重点详解 重点1:前期策划 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

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 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 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 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 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 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 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 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 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 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 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

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 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规范集团公司环保设施改造工作管理,指导企业确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方案,确保各项烟气污染物治理设备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编制依据 GB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保部2013 年第14 号)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4]2093 号) 关于印发《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536 号) 《火电厂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环保部2014 年第18 号)《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规范》(环保部2014 年第17 号)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路线指导意见(中电联201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烟尘排放控制指导意见(试行)(201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硫设施建设与生产管理办法(181 号〔2013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硝改造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95 号〔2013 〕)中国大

唐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指导意见(试行)(2011 ) 第三条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实施后,在干基准氧含量6% 的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10mg/m 3、35 mg/m 3、50 mg/m 3。特殊地区烟尘排放浓度限值为5mg/m 3。 第四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单机容量 300MW 及以上燃煤机组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其它机组可参照本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章改造原则 第五条企业需结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需求,合理制定烟气污染排放目标。 第六条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需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充分诊断分析,结合环保设施实际运行状况、现场条件,并综合考虑引风机扩容、烟道优化降低阻力及烟气冷却器回收烟气余热等技术的实施和应用,经过充分技术经济比较后,制定系统化改造方案。 第七条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方案应统筹考虑低氮燃烧器、脱硝、除尘、脱硫、烟囱等设施的协同影响关系,充分发挥各环保设施对污染物的协同脱除能力,在满足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环保设施经济高效运行。 第八条超低排放改造应充分挖掘管理减排的潜力,优先考虑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探讨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探讨 发表时间:2016-09-26T15:50:32.8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作者:杨超英毛燕蒋廉颖 [导读]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民性话题。 ( 1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3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要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需要集成各种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其协同脱除功效,我们将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称为超低排放技术。 关键词: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民性话题。雾霾、酸雨的频繁出现使得国家对于工厂排放指标的要求逐年提高,而传统燃煤机组则成为了国家环保部门监控的重点对象之一。随着国家控制火电厂烟尘排放政策的日益严格、烟尘排污收费力度的增大和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试行,火电厂实施烟尘微量排放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大。为此,各大电力企业均对燃煤机组的节能减排改造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各种先进的减排技术也不断涌现,协同控制就是其中之一。协同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低低温电除尘、超净电袋复合除尘、袋式除尘等干式除尘技术,通过脱硫塔协同脱除粉尘,同时控制出口石膏液滴浓度以及液滴的含固量,实现出口排放小于5mg/Nm3。 一、超低排放的概念 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发电运行、末端治理等过程中,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基准含氧量6%)分别不超过5mg/Nm3、35mg/Nm3、 50mg/Nm3,比《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燃煤锅炉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分别下降50%、30%和50%,是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生产水平的新标杆。 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目前而言,通过干式除尘及新技术与湿式除尘的不同组合,以及干式除尘与湿法脱硫协同除尘,可以得到3种烟尘超低排放工艺路线。 第一种技术路线是采用湿式电除尘器进行末端控制。其中脱硫塔前端的干式除尘器可采用低低温电除尘、电袋复合除尘、高频电源等技术,在脱硫塔后加装湿式电除尘器,以保证烟尘小于5mg/Nm3。 第二种技术路线是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是国内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该技术可在一个吸收塔内同时实现脱硫效率99%以上,除尘效率90%以上,满足二氧化硫排放35mg/Nm3、烟尘5mg/Nm3的超净排放要求。 第三种技术路线是干式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协同控制,不上湿电。其中干式除尘器可选用低低温电除尘、超净电袋复合除尘、袋式除尘等技术,通过脱硫塔协同脱除粉尘,同时控制出口石膏液滴浓度以及液滴的含固量,可实现出口排放小于5mg/Nm3。这种工艺可以避免在烟气处理系统尾部增设湿式电除尘器,节省投资和占地,降低运行费用,在简化系统的同时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 针对第一种技术路线工艺,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和已投运的湿式除尘器已超过国外投运数量的总和,部分投运项目经测试虽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但也逐渐暴露一些缺陷。比如包括三氧化硫在内的酸性气体遇水后对设备产生腐蚀的现象开始显现;从湿式除尘器中排出的泥浆造成二次污染;在严寒地区由于防冻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金属板式湿式电除尘器耗水量大,以60万千瓦机组为例,日耗水量在300吨以上。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在缺水地区,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种技术路线,目前在建和头晕项目也比较多。优点是投资少、改造项目改动量小,占地小,施工进度快,适合工期较紧的改造项目。缺点是低负荷工况下性能不够稳定,SO3、汞等脱除效果不理想。 第三种技术路线为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协同处理,适用范围较广。可以避免在烟气处理系统尾部增设湿式电除尘器,不会新增电厂用水点;同时能保证低负荷工况下的处理性能稳定,通过低低温电除尘改造可以很好地对SO3进行很好地脱除;节省投资和占地,降低运行费用,在简化系统的同时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 因此,对于新建和技改燃煤机组应制定不同的技术路线。新建燃煤机组宜优先考虑协同控制技术,技改燃煤机组由于受到现有环保设施和场地的限制,一炉一策,提出最优化的技改方案,避免一刀切。 三、超低排放协同控制主要除尘技术 1、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 由于成本较低,且效果明显,成为目前在各个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辅助除尘增效改造方式。高频电源相比普通工频电源具有如下优势:更好的节能效果、可提高电晕功率、更好的电源适应性、更好的火花控制特性。 2、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电袋复合除尘器是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机理有机结合的一种复合除尘器,综合了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优点。目前,国内一般采用“前电后袋”串联式一体化结构,通过前级电场使粉尘预荷电并收集下大部分粉尘,而剩下的比电阻比较高、颗粒比较细而难以捕集的粉尘进入后级滤袋区,可以发挥布袋除尘器对细微粉尘的高效捕集特点,而前级电场的预除尘作用和荷电作用提高了后级滤袋区的过滤性能,使得过滤阻力大大降低,清灰周期也大大延长。目前的国家标准要求电袋复合除尘器出口烟气含尘浓度低于30mg/Nm3,一般可以长期稳定在20mg/Nm3以下。 3、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是指在空气预热器和电除尘器之间有烟气换热器,其运行温度由通常的低温状态(120~170℃)下降到低低温状态(90~110℃左右),这种烟气换热器和电除尘器的组合称为低低温电除尘器。其工作原理是:烟温降低,使得粉尘比电阻降低,粉尘的荷电性能提高;烟气量减少,电除尘器电场风速也得以降低,从而增加了烟气在电除尘内部的停留时间;烟气中颗粒及气体分子热运动能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1.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1.1.1.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开发设计平台”使整个项目技术架构上更加合理,更容易获得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采用Java语言开发,符合J2EE规范; 应用服务器支持各种主流应用服务器,包括BEA Weblogic、IBM Webphere、Tomcat 等; 数据交换和配置采用XML技术; 数据库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包括Oracle、SqlServer、Sybase、MySql等; 由于采用Java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Linux、Unix等; 客户端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IE6以上浏览器; 开发工具主要采用Eclipse。 1.1. 2.采用B/S多层结构 该项目基于J2EE技术平台,采用XML数据总线技术、MVC设计模式和SOA框架,将各种服务包装为松散耦合的模块,通过在XML数据包中加入标签数据(元数据)的方法实现了调用接口的弹性,从而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随需应变的企业级应用和开发设计平台。 在技术路线上,采用组件化技术和基于BROWER/APPSERVER/DBSERVER的三层应用架构模型,以B/S方式实现。数据外部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可靠、稳定、及时的交换,各个应用终端采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方式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数据的查询、增加等操作。 整个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中,客户(请求信息)、程序(处理请

求)和数据(被操作)被隔离。多层结构是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它把显示逻辑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这就意味着业务代码是独立的,可以不关心怎样显示和在哪里显示。业务逻辑层处于中间层,不需要关心由哪种类型的客户来显示数据,也可以与后端系统保持相对独立性,有利于系统扩展。多层结构中安全性也更易于实现,因为应用程序已经同客户隔离。 在一个多层次系统中,每一级都支持应用程序的一个独立部分。应用客户机完成描述逻辑,应用服务器完成业务处理逻辑。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每一个客户机只向应用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通讯和竞争。每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是由该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共享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业务处理,同时当修订业务处理而产生变化时,能极大地简化变化的实现。数据服务器负责管理和优化同时并发的数据存取。

对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城市设计管控方法探索——以无锡市区为例

对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城市设计管控方法探索——以无锡市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09T07:52:42.175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2期作者:赵毅 [导读] 本文尝试探索城市设计“图则怎么画”和“规划怎么管”的问题,以标准图则的形式提供转译标准,将城市设计管控纳入控规为主的规划管控体系,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支持城市设计领域的日常规划管理活动。 赵毅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本文尝试探索城市设计“图则怎么画”和“规划怎么管”的问题,以标准图则的形式提供转译标准,将城市设计管控纳入控规为主的规划管控体系,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支持城市设计领域的日常规划管理活动。 关键词:城市设计管控;城市设计图则;城市设计成果转译;无锡市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城市设计日益重视,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许多城市往往是先完成了若干地区的城市设计编制项目,之后才陆续研究和实施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内容。常见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规划层面进行管控,将城市设计规划意图落实在地块规划条件之中,进一步指引具体项目的建设。 就体系而言,现有总规-控规为主的法定规划体系业已成熟,城市设计管控应当与之充分结合;就内容而言,城市设计成果应进行标准化转译,从管理到使用上跨越设计方案的表达,实现可读、可用、易用的目标。 2.国内相关研究及做法探索 2.1 梳理层次,对接法定规划管控环节 梳理城市设计的层次,将各层次城市设计与总规-控规-修详(建设实施)的法定规划体系相互衔接是近年相关研究的共识。《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区段、地块和专项四个大类,前三类与法定规划的层次一一对应。 以上海为例,按照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结合不同尺度的管控要素特征,将城市设计管控工作划分为总规阶段、控规阶段以及建设实施阶段三个阶段。总规阶段划分为市域层次与区县层次;控规阶段划分为地区层次与街区层次。总规与控规阶段可针对特定对象及特定范围进行专项城市设计。建设实施阶段按照管控对象,分为建筑项目、公共开放空间、市政设施、环境设施四种类型。各阶段与层次对应不同的设计范围、典型尺度、设计类型与管控途径,主要设计管控内容各有侧重。相关管控要素通过规划设计全过程进行层层落实,并在建设实施阶段结合《上海市城市设计导则》,在不同类型与等级的地区,进行差异化管控。 2.2 编制城市设计图则,同步审批 在图则方面,将城市设计要素以附加图则的形式和控规一并纳入建设审批条件,为城市设计图则赋予法定性。 以上海市为例,协调制度与机制可以促成规划管理各环节统一思想,领会城市设计成果的意图,确保城市设计的审批成果切实可行,核心地区形成贯穿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的管控协调体系,明确城市设计作为附加图则与控规共同纳入土地出让合同。附加(城市设计)图则与控规图则范围、比例尺均相同相同,视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多寡可以绘制多张城市设计图则。 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出台《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明确特定意图区地块出让须城市设计图则;一般地区采用文字通则要求;城市设计图则可直接纳入出让条件;已批地段城市设计须形成城市设计图则并报审。同步出台的《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关于图则内容和标准图层给予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标准可直接进行城市设计要素的落实和城市设计成果转译。 3.实践案例:无锡市区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及图则的研究 3.1 管控体系研究 参照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管控方法,无锡市区将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对接法定规划各层次: (1)总体城市设计和片区城市设计对接无锡市区、各行政区和功能区、新市镇的总体规划,确定无锡总体风貌定位和空间格局,明确重要特色意图区、特色空间要素、城市空间基底等方面宏观控制要求,并作为正式成果的组成部分纳入相应总体规划;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择探讨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择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08T16:30:02.4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毛睿 [导读] 摘要: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严列苛的排放标准,超低排放已成为未来电厂环境保护的新趋势。 (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 750000) 摘要: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严列苛的排放标准,超低排放已成为未来电厂环境保护的新趋势。分析了超低排放脱硝、除尘、脱硫的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超低排放已投产的联合技术路线。 关键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三大工业区大气污染持续加重。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一直存在原煤入洗率低、回采率低、燃烧利用率低和开采污染等问题,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由此看来,与调整能源结构相比,强化末端治理是能够在短期内控制大气污染形势的有效措施。从 2011年到2013年,为应对雾霾天气,控制大气污染形势,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简称大气“十条”)等政策性文件以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等一系列有关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力求加大对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力度;因此,在国家政策和民生驳论的重重压力之下,中国大气治理延向了新思路——超低排放。 1.超低排放改造的原则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择时应遵循“因煤制宜、因炉制宜、因地制宜、统筹协同、兼顾发展”的基本原则,具体到钙基湿法脱硫协同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则应考虑技术成熟可靠,经济性好,节约用地,施工方案简易可靠的原则。目前国家环保部已发布了HJ2301-2017《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因此在选择SO2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时可参考该标准;超低排放改造必然会增加电厂的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用,据统计,一台660MW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将增加单位供电成本0.00847元/(kW?h),因此超低排放改造应考虑其经济性;现有钙基湿法脱硫装置大多建造于2010年之前,超低排放改造时已无多余的场地来布置大型的容器或设备,所以超低排放改造应选用节约用地的技术;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工期普遍紧张,改造施工方案只有尽量简易且安全可靠才能同时保证工期和质量。 2.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部分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资过高、厂用电率过高 部分项目急于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因此将各种技术堆积在一起,改造后NOX、SO2、粉尘排放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但投资运行成本过高,且烟气治理部分能耗较高,厂用电率的提高无疑使全厂供电煤耗增加。 2.2超低排放改造仅按满足目前的要求进行排放控制 火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在完善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更要注意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否则对技术路线的发展将十分不利,包括对SO3、重金属、PM2.5等的控制应该是我们综合考虑的问题。举例:某2′30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改造后NOX、SO2、粉尘排放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但未考虑协同治理,结果测试SO3排放浓度在100mg/Nm3以上。而SO3是造成低温腐蚀、设备结垢的元凶。 2.3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技术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低温电除尘器+高效湿法烟气脱硫协同控制由于理念先进,节能及综合环保性能好有望成为环保治理技术的主流工艺路线(包括对燃中硫中灰以上工程应用)。但应注意对低低温电除尘器除尘体系进行细致设计。目前已有电厂由于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后引起一电场的灰量增加以及灰中SO3增加,引起的流动性变差,造成输灰困难,已有几个工程出现上述问题,应该在以后的输灰系统设计时引起重视。 3.除尘系统增效改造技术 3.1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通过低温省煤器或热媒体气气换热器将除尘器入口烟温降至酸露点以下,一般在90℃左右。该技术的特点有:1)烟气温度降至酸露点以下,SO3在粉尘表面冷凝,粉尘比电阻降低至108~1011Ω?cm,可避免反电晕现象,提高除尘效率;2)由于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量降低,可减小电场内烟气流速,增加粉尘停留时间,能更有效地捕获粉尘;3)SO3冷凝后吸附在粉尘上,可被协同脱除。在国际上,日本对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研究较为深入,其多家电除尘器制造厂家均拥有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配套机组容量累计已超15000MW。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多家电站成功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技术进行除尘,如华能长兴电厂2×660MW机组除尘系统采用该电除尘技术除尘,经测试,该厂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约为12mg/m。 3.2湿式电除尘技术 湿式电除尘器运行原理与干式除尘器基本相同,但清灰方式与干式电除尘器的振打清灰不同,湿式电除尘器无振打装置,而是通过在集尘极上形成连续的水膜将捕集到的粉尘冲刷到灰斗中。通过该方式进行清灰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扬尘和反电晕问题,对酸雾和重金属也有一定协同脱除的效果。 4.烟气脱硝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SCR技术是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还原剂将NO;还原成N:和H:0,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其中,催化剂是SCR反应器的核心元件,通过增加催化剂和喷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硝效率,减少NO。的排放,但运行成本较高。SNCR技术又被称为热力脱硝,是没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利用炉内高温(900℃~1200℃)驱动来完成还原反应。与SCR技术相比,由于不使用催化剂,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NH,的逃逸量较多,脱硝效率也不高。随着NO,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低氮燃烧+SNCR+SCR的组合路线开始受到关注。前期的低氮燃烧可减轻后续系统的脱硝压力,而SNCR和SCR的组合,将SNCR的还原剂直喷炉膛技术同SCR利用逸出NH,进行催化反应结合起来,进行两级脱硝,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脱硝效率,减少了NH,的逃逸。 5.二氧化硫超低排放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的燃煤电厂,提升石灰石品质、添加脱硫增效剂以及对脱硫设施增容改造是脱硫系统提效的主要技术措施。某电厂300MW机组配置有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设施,设计脱硫效率不低于96.5%以上,正常运行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可控制在 90mg/m3的水平上。经实施所有浆液循环泵全部运行的模式,加大浆液喷淋量,脱硫效率可提高至97%以上;在此条件下再添加脱硫增效剂,脱硫效率可提高至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可控制在50mg/m3左右,基本达到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特别排放限值水平。因此,二氧化

软件项目技术路线

软件项目技术路线 篇一: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纵观全球大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从vb、.NET向J2EE java全面迁移,迄今为止,所有的集团客户和高端政府机关在大型软件系统技术的选择上,几乎清一色的选择JAVA品台,而且面向集团化的大型软件系统定位的企业,如九思软件、东软集团,也统统在此路线上完成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在国外,JAVA技术已成为解决大型应用的事实标准,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则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企业应用的中间核心平台。因其具有易移植性,广开放性、强安全性和支持快速开发等特性,成为面向对象开发组织应用的首选平台。参照文档如下:基于J2EE应用服务器支持EJB组件开发技术,包括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机制和交易管理等。支持中大型网站和中大型组织应用等需要大规模跨平台、网络计算的领域。软件构造有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XML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网络化应用。其中Java 因为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易开发、好维护、很强的网络使用性等, 而成为主流环境。J2EE是企业级应用的标准。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并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机制。使之具有重用的能力,并集成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式及灵活的事务控制。 J2EE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一个J2EE组件是自包含的,与其相关的语气它组件通信的类及文件集成到J2EE应用程序的功能软件单元。J2EE规范定义了下面一些组件:1)、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客户程序及小程序。 2)、运行于服务器网络的Servlet&Jsp组件。 3)、运行于服务端的企业逻辑组件。 J2EE组件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相同的方法编译。J2EE组件与标准Jav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J2EE组件集成到了应用程序中,与J2EE规范兼容,并部署到负责运行、管理的J2EE服务器上。 基于J2EE企业级应用服务器的结构 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是基于Web Services 的新一代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上突出了XML的应用,比如XML在本地化的存储及各种处理;通过SOAP与.NET及通过IIOP 与CORBA的连接等。 Web Server 基于对本系统需求的深入分析,我们建议采用B/A/D应用模式,这样,这样,跨系统平台、性能优异的Web Server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 Servlets 是网络化的组件, 被应用于网络服务器的功能的扩展。它从客户主机(如: 浏览器)得到命令和要求,并将内容反馈给主机,实现从HTML界面传递到网络商务系列。无论如何, Servlets是不必要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的,它们可被作为普通的命令要求组件,Servlets 更适合于实现简单要求的需要,并且不需要应用软件服务器的管理。 JSP与Servlets非常相似。事实上, 它们的最大区别是JSP为非纯Java代码, 更易于感知。如果希望看到并感觉到配置是与其它配置分开的, 并且易于维护, 可以使用JSP,JSP 擅长于此,它们易于被编写及维护。 XML 当前,对XML的技术应用如火如荼,在我们的系统解决方案中,XML技术的应用也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技术架构必须提供对XML技术强大支持。

达国IV排放标准三条技术路线

达到国IV排放标准柴油车有三条技术路线 中国汽车报2007-2-28 9:02:05 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开始对轻型柴油车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轻型车率先实施国Ⅳ是一个信号,表明重型车实施国Ⅳ标准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远。 对柴油车实现欧Ⅳ(等同于国Ⅳ)排放,现在公认比较成熟、能够实现重型柴油车欧Ⅳ排放的技术路线有三种:EGR+POC(废气再循环+微粒催化氧化器)、EGR+DPF(废气再循环+微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由于柴油机工作的特点,使微粒和氮氧化物两种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生成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在排放标准达到欧Ⅳ之前,开发设计人员在控制柴油机燃烧时,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达到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都不超过限值。但排放标准提升到欧Ⅳ之后,则需要机内控制结合机外后处理方式才能达标。 EGR+POC和EGR+DPF这两种技术路线,是采用控制燃烧温度等手段在机内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再利用POC(微粒催化氧化器)或DPF(微粒捕集器)对生成的微粒进行后处理。SCR技术是通过强化发动机机内燃烧来降低微粒的生成,然后利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机外催化氧化。 从技术特点看,EGR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但需要改动原有欧Ⅲ发动机的结构,增加废气再循环系统。由于引入温度很高的废气,增加了整个发动机的热负荷,不仅对发动机进气过程的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整个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也需要提高。同时,由于需要控制氮氧化物生成,对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对发动机效率和经济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后处理方面,DPF通过采用微孔吸附性材料对废气中的微粒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但捕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堵住,这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再生方式是通过装在车上的再生控制装置向捕集器内喷射少量燃油,将捕集器内积攒的微粒物质烧掉。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安装微粒捕集器的同时,还必须加装相应的再生控制系统,除行驶之外还需要额外的燃油用于微粒捕集器再生。此外,微粒捕集器对燃油的含硫量有严格要求,而且再生后的微粒捕集器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POC主要通过催化氧化方式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这种后处理装置与DPF和SCR相比,产品体积最小,而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燃油进行再生。但相比DPF,POC降低废气中微粒含量的能力较差。如果要达到与DPF同样的排放效果,则要求发动机内生成的微粒总量较低,增加了发动机控制的难度。除要求发动机的喷油压力更高,严格控制燃油含硫量外,对产生微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润滑油的稳定性和杂质含量的要求也更苛刻。 SCR技术在机内燃烧过程中不处理氮氧化物,而是通过强化燃烧降低微粒的生成。使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比采用EGR技术的发动机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要好,节油所带来的费用节省与使用的尿素溶液费用相当。与欧Ⅲ车型用车成本也基本相同,动力性能还得到优化。SCR 技术由于仅优化燃烧过程和加装后处理装置,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设备,对原有欧Ⅲ发动机

超洁净排放技术简介2016

超洁净排放技术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环境容量的限制,国家对提高了燃煤机组火电机组排放标准,即排放废气中粉尘、SO2和NO X分别小于 5mg/Nm3、35mg/Nm3、50mg/Nm3。以较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当地环境。针对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需求,我公司研发自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产品,用低成本和简洁可靠的技术使SO2及粉尘的排放达到超低要求。下面就我们的超低排放技术的两种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SO2超低排放技术:加装双气旋气液耦合脱硫增效装置 1、常规湿法喷淋式吸收塔在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时存在的几个问题:1)吸收塔内烟气偏流造成烟气短路(俗称:烟气爬壁)导致脱硫效率低。 2)浆液与烟气接触时间短、接触频率低,为提高脱硫效率得增加喷淋层。 3)喷淋层下部区域烟气温度过高,不利于浆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

2、湿法喷淋式吸收塔加装双气旋气液耦合器对提高浆液吸收二氧化硫效率的理论依据: 1)浆液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可分三个步骤(见下图1) (1)溶质(二氧化硫)由气相(烟气)主体扩散到气液两相界面;(2)气相(烟气)穿过液相(浆液)界面; (3)气相(烟气)由液相(浆液)界面扩散到浆液主体。 图一 因此,如果能使气相(烟气)穿透液相(浆液)液膜,便可使吸收反应加快。由于在液相中任一点化学反应都是平衡状态,二氧化硫一旦到达气液界面,就在界面与液体反应达到平衡,但由于反应是可逆的,界面必有平衡分压,在界面发生中和反应,使其液相(浆液)的钙离子浓度相应减少,而反应物(亚硫酸钙)浓度相应增加。因此,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平衡分压必较浆液主体要高一些,这就在气液界面液膜中溶解了未被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硫,溶解的二氧化硫形成了向浆液主体扩散和继续反应的倾向。 反应速率方程可表达为取单位面积的微元液膜,其离界面深度为x,微元液膜厚度为dx,(见图2)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的适应性研究——以上海控规编制实践为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的适应性研究 ——以上海控规编制实践为例 曹培灵 摘要:于其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规划中往往面临更多的问题,同时由于其技术力量相对雄厚和对规划的相对重视,一直走在我国控规改革和实践的前沿。本文在分析现行控规控制体系在适应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首先对上海控规编制单元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接下来进一步对上海近年的控规实践进行分析,并对上海在增强控规适应性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总结:“通则+个案”的赋值方法,分区域控制,有效的城市设计控制引导,法定文件与技术文件相分离。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适应性上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应对新体制下城市土地管理和开发的需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应运而生,控规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的体制,有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一系列制度与环境发生了变迁,城市建设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增量扩张为主转向当前存量优化为主的阶段,传统控规在实际运行中被频繁调整,广泛诟病,出现了诸多挑战和不适应。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新时期,依法治国被提到新的高度,作为整个法定规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控规,在城市管理和开发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如何使控规更好的面向城市开发和管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现行控规控制体系在适应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封闭的编制程序和精英主义的编制思维与日益增强的民主化进程不相适应 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从城市规划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重的精英主义色彩和为民做主的思维方式,传统城市规划也一度由专家和政府完全掌控。公众参与在很长一段时期只停留在政府和学者对民众进行规划常识的普及层面。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产权制度的深化,国民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往这种政府和专家主导的,精英主义的编制思路已经明显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控规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影响并决定着公众对控规方案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缺少公众的广泛与深入参与的控规方案不能获得社会的最大认可,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各种阻力,最终影响其实施效果。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纵观全球大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从vb、.NET向J2EE java全面迁移,迄今为止,所有的集团客户和高端政府机关在大型软件系统技术的选择上,几乎清一色的选择JAVA品台,而且面向集团化的大型软件系统定位的企业,如九思软件、东软集团,也统统在此路线上完成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在国外,JAVA技术已成为解决大型应用的事实标准,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则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企业应用的中间核心平台。因其具有易移植性,广开放性、强安全性和支持快速开发等特性,成为面向对象开发组织应用的首选平台。参照文档如下: 基于J2EE应用服务器支持EJB组件开发技术,包括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机制和交易管理等。支持中大型网站和中大型组织应用等需要大规模跨平台、网络计算的领域。 软件构造有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XML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网络化应用。其中Java 因为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易开发、好维护、很强的网络使用性等, 而成为主流环境。 J2EE是企业级应用的标准。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并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机制。使之具有重用的能力,并集成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式及灵活的事务控制。 J2EE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一个J2EE组件是自包含的,与其相关的语气它组件通信的类及文件集成到J2EE应用程序的功能软件单元。J2EE规范定义了下面一些组件: 1)、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客户程序及小程序。 2)、运行于服务器网络的Servlet&Jsp组件。 3)、运行于服务端的企业逻辑组件。 J2EE组件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相同的方法编译。J2EE组件与标准Jav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J2EE组件集成到了应用程序中,与J2EE规范兼容,并部署到负责运行、管理的J2EE 服务器上。 基于J2EE企业级应用服务器的结构 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是基于Web Services 的新一代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上突出了XML的应用,比如XML在本地化的存储及各种处理;通过SOAP与 .NET及通过IIOP 与CORBA的连接等。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背景与趋势:由总规向控规深化 我国普遍存在洪涝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去看海”成了流行词,但与此同时,又有很多城市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等困扰。对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雨水资源利用的理论,如可持续城市排水(SUDS)、低影响开发(LID) 及海绵城市等。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4 年10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对海绵城市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总体技术方法框架。笔者以此为指导,进一步对控规层面的海绵城市技术导则展开研究,以便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引。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空间管控+ 指标控制 一、空间管控:四大类分区+四种设施要素管控方式 1.四大类分区:高、中、低雨水径流调出区和雨水径流调入区划分出雨水径流调出区和调入区是实现《指南》提出“基本维持场地开发前

后水文特征不变”这一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在单个地块层面,海绵城市的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要求消化但又消化不了”的困境。所谓“要求消化”,是指《指南》中提出的开发地块要按场地开发前的绿地状态来控制雨水,而绿地的雨水外排率仅为10%~15%,也就是说开发地块理论上要“消化”高达85%~90%的雨水;而“消化不了”是指在现实中任何开发都会将场地中原来的绿地变成建筑或者铺地,这势必会导致地块“消化”雨水的能力减弱。在我国,城市建设强度普遍较高,资金和技术又相对缺乏,即使按照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 如以深圳光明新城为标杆),一般单个开发型地块( 如居住区和商业区) 在建设后仍然比建设前至少多出15%的雨水“无法消化” ①。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跨地块间的雨水调节,即结合城市规划的用地类型,分成不同等级的雨水径流调入区( 如绿地、水体) 和调出区( 如各类居住区、商业区),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雨水水文特征的平衡。在城市规划中,除去大型自然要素,一般雨水径流调入区( 即绿地) 的设置都是以2 ~10km2 的控规单元( 北京称为“街区”,武汉称为“编制单元”,其余城市的提法基本类似) 为基本单元,那么跨地块进行雨水调节的范围,就应当与控规单元的范围进行统一。换言之,一般控规单元的界线就可当作雨水区域平衡的界线。因此,海绵城市控规导则中空间管控的第一步,就是基本参考控规单元的界线范围,通过整体统筹布局,将单元内的各地块划分成雨水径流调出区和调入区。参考一般控规中对各类用地的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的相关控制要求,笔者尝试设置四个等级的雨水径流调出/ 调入分区( 表1),

专项规划编制要求

城市公路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一、规划期限及范围 1、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2、规划范围:城市市域。 二、规划依据、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规划依据: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公路交通规划,以及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与综合标准,公路交通规划及设施标准; 2、研究思路: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针对问题,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切实解决公路交通及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编制分期实施计划,并纳入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去,保证逐年投资建设,以保证公路交通设施规划的顺利实施; 3、技术路线: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定量与定位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多轮的检验、比选与完善,增加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三、规划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1、公路主要指三级以上含三级的多级公路、包括专用公路、旅游公路等。 2、调查城市公路交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公路的现状情况(数量、长度、等级)、公路交通设施的现状(车辆、场站、运量)、公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公路网络、客货运输),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与策略; 3、制定公路交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进行公路交通发展预测; 4、公路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公路网选级规划(网络形态、构

成)、新增公路规划(起止点、走向)、公路红线控制(红线宽度、绿化带宽度)、公路运输场站设施规划(枢纽格局、场站位置、功能、面积、等级)、城市出入口规划(出入口路由、方向、等级、道路红线宽度、断面); 5、确定公路交通建设时序,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及投资估算; 6、提出具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四、成果要求 1、文件:文本、图纸与说明书 2、图纸:公路网络图、场站设施规划图、城市出入口规划图等 图纸内容:公路网布局、公路枢纽、场站设施位置、城市出入口位置等 城市铁路、民航交通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一、规划期限及范围 1、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2、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 二、规划依据、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规划依据: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铁路、民航规划,以及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与综合标准,铁路、民航规划及设施标准; 2、研究思路: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针对问题,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切实解决铁路、民航及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编制分期实施计划,以保证铁路、民航设施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