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社会保障学》形成性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到第四章)

第一题填空题

1、社会保障具有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和互助功能及其他多种功能。

2、社会保障具有:公平性;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多样性;等特征。

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等。

4、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的产生,是进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的标志。

5、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使社会保障制度摆脱了历史上充当稳定社会工具的单一色彩,代之以社会公平等理念,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维系机制。

6、早期的社会保障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它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办慈善事业,在西方是宗教慈善事业为主,在中国则是官办慈善事业为主。此后才进入济贫制度阶段。

第二题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包括: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和属于社会化行为等必备要素。

2、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是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

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险

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5、社会福利

广义是指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狭义是指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管理

属于社会政策管理范畴,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各国行政架构的制约。目前主要存在着三种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第三题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保障的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分目标包括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有: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有:

(一)立法先行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协调发展

(四)多样化发展

4、简要评述早期社会保障的发展

(1)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2)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3)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

(4)保障水平是极端底下型

(5)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5、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第一,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等三大基本系统。第二,对社会保障体系仪可作如下划分:(1)与社会生产相关联的保障制度;(2)普遍保障制度;(3)全民的福利性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

7、社会保险制度除具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还具有:预防性、补偿性、储蓄性、多源性和互济性等特点。

8、社会保险制度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死亡抚恤和残障保险等

9、社会福利具有哪些特征?

第一,保障对象的全员化;第二,保障项目的广泛化;第三,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第四,保障水平的弹性化。

10、简述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意义与价值。

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并促进其得到贯彻落实,能够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能够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以保证其健康有续的运行。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作,从而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得到良好的实现。

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一是内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固有的价值;二是外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社会目标来说所具有的工具价值。

11、社会保障法有哪些主要形式?

当代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等。

12、在社会保障的立法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有:人权保障原则;公平优先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13、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有: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第四题综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2、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3、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4、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5、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2、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有哪些?

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是:

(1)尊重本国的国情

(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4)努力追求社会化

(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社会保障的主要国际教训是:

(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

(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

(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3、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制度变革。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全面变革与制度创新。迄今为止,它走过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中也出现过失误,现阶段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最艰难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新制度的建设将进入加快进行的轨道。

4、试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其分目标包括: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是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要追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应当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协调。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必须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5、试述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一是削减福利支出;二是调整福利结构;三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四是引入私营机制等。

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法的实质?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解决国民生存保障问题并促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与归属点的,因此,社会保障立法实质上既是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保护法和国民安全法,同时也是社会稳定法和社会调节法。

7、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状况

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属于社会政策管理范畴,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各国行政架构的制约。目前主要存在着三种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

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其他有关部门不同程度地参与着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

第五题比较分析题

1、试比较分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异同。

它们都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象不同;第二,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第三,保障水平不同;第四,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第五,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2、试比较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

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军人保障制度;而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

3、试比较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

世界上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有:福利国家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等四种类型。

福利国家模式强调普遍性与全民性,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全面保障形式,目标在于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

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

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是新加坡创造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以及后来变种的智利模式,都以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基本原则。

国家保险型模式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由于是由政府统一包揽的,因而又称为政府统包型社会保障制度。

姓名

成绩

教师

第二次作业(第五章到第八章)

第一题填空题

1、以其来源为依据,社会保障基金一般分为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基金。不同的社会保障基金有着不同的筹资渠道,并必须用于特定的社会保障项目。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一般包括: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和自由筹资方式三类。

3、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一般有:财政拨款;征收社会保险缴费(税);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服务收费;基金营运收益;其他渠道等。

4、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等性质特点,还具有;普遍性;重要性;长期积累性;和复杂性等特征。

第二题名词解释

1、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为了分担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因疾病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具体来说,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也叫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立法实施的对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它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的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3、补充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是在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并对其起补充作用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构成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商业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是指同保险公司开办并完全按照等价交换、自愿成交原则确立的市场化医疗保障,它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医疗保险合同为直接依据。

5、失业

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6、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就是化解失业风险、增强社会成员对失业风险的防御能力的制度安排。

第三题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并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第三次分配则是对前两次分配的进一步调节。社会保障处于再分配环节。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

有:第一,依法管理,规范运营;第二,专款专用;第三,收支分离;第四,预算管理等原则。

3、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

政府责任型;责任分担型;个人负责型;混合责任型

4、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5、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社会统筹模式;个人帐户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6、养老保险金的缴费与给付模式

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模式;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水平确定模式

7、养老保险的功能

保障功能;稳定功能;公平功能;发展功能;文化功能

8、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有:覆盖范围;基金来源与筹资方式;基金运营;申领资格条件;养老保险金的待遇水平和其管理监督等。

9、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由于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需求、供给的特殊性,又使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有着明显的区别。他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普遍性;第二,因涉及面广而更具有复杂性;第三,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第四,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来实现的;第五,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10、医疗保险在实施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强制性原则;第二,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第三,保障性原则;第四,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第五,医疗保险基金有效管理原则;第六,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费用原则;第七,收支平衡、略有积累原则;第八,合理偿付医疗费用原则。

11、医疗保险体系

医疗保险从体系上看,可以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项目。

12、医疗保险主要有哪些模式?

主要有: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等。

13、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利息收入;财政补贴;以及其他收入等。

14、造成失业的原因

有:第一,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第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第三,劳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15、失业保险的功能

有:第一,保障功能;第二,合理配置功能;第三,促进就业功能;第四,稳定功能;第五,其他功能。

16、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失业保险按照参保是否具有强制性、失业保险层次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般都包含有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保险管理等内容。

第四题论述题

1、政府如何才能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进行有效监管?

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的管制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律及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法律等,制定可供操作的完善的基金运营规则,它可以视为国家社会保障投资立法的延伸和具体化;二是通过财务审查或投资审查来纠察基金运营中的失范行为。此外一些国家还通常建立由政府代表、雇主代表与雇员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机制。

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必要的。中国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还在形成之中,其最高目标是全民健康保障,但相当长时期内将是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3、国际上失业保险改革的趋势是怎样的?

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国情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之间也有着诸多区别,目前国际上失业保险的改革趋势是限制享受失业保险的权利、加强失业保险的管理和运营、突出就业导向。

4、试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是向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发展。

5、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试点与推广

第二阶段:改革的深化

第三阶段:新模式基本形成

第五题分析论述题

1、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方式与内容有:第一,预算管理;第二,财务监督;第三,投资管制等。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基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确保基金的安全。在实践中,应当遵循依法管理、规范运营、专款专用、收支分离、预算管理等原则。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承担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责任,但社会保险基金自治管理与民间管理方式亦日益受到各界政府的重视。

2、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是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其职能的标志?

因为: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是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其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民实现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基本标志。社会保障待遇通常包括现金给付、实物援助、劳动服务等内容,并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分类给付。3、为什么社会保障基金要与资本市场相结合?

在基金制条件下,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途径,从而应当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但社会保障基金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它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应当理性,同时亦要求政府提供强有力的监管。

4、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第二,家庭保障功能减弱;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地区差距过大;第四,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5、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较,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第一,化解的风险性质不同;第二,造成风险的原因不同;第三,目标与功能的单一性和多元性;第四,失业保险具有周期性;第五,参保人数的动态变化性;第六,使哦业保险不单单提供经济帮

助;等。

6、比较不同医疗保险模式的异同。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等

7、比较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异同。

积累交纳答: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后付制和预付制(或称前瞻性付费)。前者指按服务项目付费;后者有总额预算包干、按人头付费

、按病种付费等方式。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还可以分为对医院和对医生的支付方式。不同支付方式对费用控制、服务质量以及管理的要求不同

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方式包括:定额自付、扣除保险、共付保险和限额保险。

姓名

成绩

教师

第三次作业(第九章到第十二章)

第一题填空题

1、工伤保险的原则有:费用由企业一方负担(或强制性)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赔偿与补偿结合的原则;保险待遇从优的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等。

2、工伤保险的待遇主要有:医疗给付;工伤津贴;残疾补助金;遗属津贴等。

3、中国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主要有:工资待遇;医疗待遇;残废待遇;和死亡待遇等。

第二题名词解释

1、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2、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是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它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及其危害的后果,因其能够减少工伤事故并最终减少企业的事故损失,不仅消除了职工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也减轻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压力,进而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工伤康复

工伤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其他一切措施,对工伤致残者进行治疗、训练,运用一切辅助手段,以达到尽可能的补偿、提高或者恢复其已丧失或削弱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促使其适应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4、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5、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其根本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帮助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

6、贫困及其分类

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等类型。

7、灾害救助

灾害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以使其摆脱生存危机,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制度。

8、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9、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高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0、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在广义上包括法定的社会保险与非法定的员工福利;在狭义上,仅指非法定的员工福利。

11、非法定员工福利

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12、法定员工福利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种休假制度

13、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企业举办的一种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在员工工作期间,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和投资运营进行资金积累,直到老年时享用,因此,它是一笔延期支付的工资收入。它的提出早于社会养老保险,但现在被视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14、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福利计划。在国外,有许多种健康保险计划供企业选择,如商业保险(团体保险)、内部资金(自我保险)、健康维持组织、选择服务提供组织和指定服务计划等。

第三题简答题

1、工伤保险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意义上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由受害工人个人负责制、雇主过失赔偿制、雇主责任保险以及工伤社会保险等若干阶段。

2、在中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伤保险条例》的特色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的特色在于:第一,是中央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仅次于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在国家没有对社会保险尤其是对工伤保险进行专门立法的条件下,它是中国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依据,对适应范围的单位与个人均有很强的约束力与强制力。第二,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第三,工伤保险基金管理走向规范;第四,规范了工伤认定。

3、社会救助的特点

社会救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最低保障性;第二,按需分配;第三,权利义务单向性。

4、社会救助的功能

有:第一,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是缓解贫困问题;第二,可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第三,可以作为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

5、社会救助的对象及标准

社会救助的对象各国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但在现代社会,就一般而言,凡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贫困线的个人和家庭,都是接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或社会救助的对象。

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公民;二是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公民,,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受害者。三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的公民。

社会救助的标准,各国一般是通过财力审查和就业审查来确认申请人领取救助金的资格。

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有:第一,生存权保障原则;第二,普遍性原则;第三,保底原则;第四,法制化原则等。

7、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来划分,社会救助的分类。

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来划分,社会救助可以分为: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农村扶贫开发等。

8、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的社会福利?

狭义的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和社会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政策,通常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福利津贴或福利设施。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举办的一切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政策,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它包含了文化、卫生、教育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

9、社会福利的特征

社会福利的特征有:政府的主导性;对象的全民性;目标的高层次性;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等。

10、社会福利的内容

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和妇女儿童福利等。

11、中国社会福利的内容

中国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的公共福利,以及专为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特殊社会福利。

12、按照享受对象,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等。

13、按照其内容,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生活福利;教育福利;医疗卫生福利;文体娱乐福利;住房福利等。

14、按照设施的范围,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国家福利;地方福利;和职业福利等。

15、按照其形式,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货币形式;实物形式和服务形式等。

16、员工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员工福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现实中,员工除了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外,还可以享受用人单位为职工自主举办的员工福利计划,这种与职业相关的福利主要包括:收入保障计划;健康保健计划;和员工服务计划等。

17、企业年金的主要内容

企业年金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年金的分类;覆盖范围;分配;投资运营;组织管理等。

18、企业年金的功能

有:保障功能;分配功能;激励功能;和理财功能等。

19、为什么企业要建立健康保险计划?

主要因为:健康保险可以处理;第一,职工医疗费用;第二,职工由于疾病和伤残引起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等问题,可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第四题综述题

1、简述工伤保险的内容

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有:工伤保险的范围;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等。2、简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的关系

其关系是:第一,简述三者的定义;第二,分析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第三,分析其作用的时期的不同。

3、试述贫困标准的划定。

贫困标准可以从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界定。从绝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标准就是保证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居住条件,而不致受冻挨饿。也就是常说的绝对贫困。从相对意义上讲,所谓贫困标准,就是享有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下相对来将属于数量最少的消费和服务,也即只是相对于其他居民群体拥有的消费品和服务数量少才有的“贫困”之感。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可以有市场菜篮子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和恩格尔系数法等几种方法。

4、灾害救助的特点

灾害救助的特点有:第一,灾害救助的紧急性;第二,内容的广泛性;第三,手段的多样性;第四,灾害救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5、灾害救助的内容

灾害救助的内容包括:第一,救助灾民生命是基本内容;第二,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第三,安抚灾民情绪,实施精神救灾;第四,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的能力。

6、残疾人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残疾人福利的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就业福利;特殊教育;残疾人康复;环境福利;优惠待遇等。

第五题分析论述题

1、如何理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色?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善爱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第二,贫富差别是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第三,社会捐献是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第四,民营机构是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第五,捐献者的意愿是慈善事业的实施基础;第六,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是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础。

2、谈谈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

总体而言,我国的现行社会救助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作为一般制度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以及对特殊对象的救助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特点,而特殊救助制度则具有即时性与相对不确定性。

3、为什么说老年人福利是社会福利事业的主体内容?

因为:人生皆有老,而人到老年必然体力衰退,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难以再行劳动创造收入,而且生活照料能力持续下降,因此,老年人是各个历史时代和各个社会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已经不满足于对养老金的需要,而是对社会福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年人福利构成了许多国家社会福利中的主体内容。

4、中国传统社会福利的弊端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制度结构的板块状,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原则相背离;第二,工资分配与福利分配相混淆;导致政府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角色错位;第三,实施范围的身份限制,表明了制度安排的非公平性;第四,资金严重短缺,福利方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第五,职业福利严重异化。

改革的方向是:第一,重整社会福利结构,使其由体系残缺向体系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第二,以不断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第三,实现社会福利的开放与社会化。第四,在制度构架中推进社会福利的多元化。同时还需强调:第一,坚持福利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第二遵循社会福利的发展规律;第三,坚持并完善中国自己的特色。

5、如何理解企业年金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

企业年金是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补充。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年金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薪酬福利结构的一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第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第三,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障;而企业年金则大多采用

积累制,实行个人保障。第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多样化,更重视基金的投资收益性。第五,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的色彩突出;而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极力机制的福利手段。

6、如何理解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员工福利,在广义上包括法定的社会保险与非法定的员工福利;在狭义上,仅指非法定的员工福利。可见,员工福利是对社会保障的补充。

7、中国的住房公积金是一种怎样的员工福利计划?

住房公积金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令所建立起来的一项由国家建立的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缴费责任的强制性住房储蓄计划。和一般性存款不同,它具有国家政策上的优惠,主要表现在:第一,税收优惠;第二,较高的存款利率;第三,低息住房公积金贷款等。

8.失业的类型?

失业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分类。第一,根据失业的意愿,可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第二,根据失业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失业和部分失业;第三,根据失业的表现,可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第四,根据失业的原因,可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等待性失业等。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社会保障

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它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系统

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用以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各个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保险

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定面向劳动者建立起来的,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空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

是指社会和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中特别贫困的弱势群体或减少收入而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给予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5、福利国家型

是以福利经济为理论依据,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为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C)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政府介入和(A)是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的核心。

A.调控手段

B.政府扶持

C.社会拥护

D.个人支持

3、(C)是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最低生活保障

4、福利国家的起源地是(D)。

A.德国

B.瑞典

C.日本

D.英国

5、以劳动者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是(A)模式。

A.社会保险型

B.福利国家型

C.强制储蓄型

D.国家保险型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2]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2]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以为着社会保障要由()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国家)(国家)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安全)[2] 5。社会的提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2]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2]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2]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方向发展。(多样化)(复杂化)[3] 10.社会保障理论由()、()、()三大部分构成。(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3]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3]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为起点。(制度)[3]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3]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美国)[3]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3]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P7)[9] ——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2、就业关联制度(P12) ——就业关联制度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它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 3、普遍保障制度(P12) ——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又称按“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补助资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其中部分保障资金来自工人和雇主交纳的保险金。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2019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020秋社会保障学形考一答案

2020秋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题L1 1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 答案是:安全 题H 2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的功能() A ?调节功能 B. 补偿功能 C. 稳定功能 D. 救济功能 答案是:救济功能 题11 3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 ) 答案是:NG0组织 题U 4( )通常是根据最低生活需要制定一个标准,并调查个人或家庭的财源,以判断受 保人是否符合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 A. 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B. 普通保障制度 C. 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D. 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答案是: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乂称“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 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利全济障 福安救保 A.b U D O? 业府人 NG 企政个 A.b U D

A.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B.普通保障制度 C ?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D.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答案是:普通保障制度 题目6 ( )通常乂称为劳工法典,即国家通过法律,要求雇主对工人实行各种事故保护。 A.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B.普通保障制度 C.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D.储蓄保险基金制度答案是:雇主责任保险制度题U 7 ()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 A.普通保障制度 B ?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C.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D.雇主责任保险制度答案是: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题口8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包括:( ) A.农村居民保障制 B.乡村集体保障 C.国家保障制 D.企业保障制 答案是:农村居民保障制 题L1 9从共性上看,( )显然不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制度答案是:社会制度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任务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

2016年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测社会保障学——判断题

2016年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测社会保障学——判断题 (1/20)、世界上还有其他2种保障方式:一是公营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二是雇主责任保险制度。(2分) A、正确 B、错误 (2/20)、社会保障对受保人提供的保护,通常通过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实现:现金补助和提供服务。(2分) A、正确 B、错误 (3/20)、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关系。(2分) A、正确 B、错误 (4/20)、针对收入损失提供现金补助的措施,通常称为“收入维持”方案。(2分) A、正确 B、错误 (5/20)、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主要阐述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和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2分) A、正确 B、错误 (6/2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国家保障制,企业保障制,乡村集体保障,城市居民保障。(2分) A、正确 B、错误 (7/20)、社会保障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目标的社会性、实施范围的社会性、保障方式的社会性和物质管理的社会性四个方面。(2分) A、正确 B、错误 (8/20)、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企业和个人的缴纳及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2分) A、正确 B、错误 (9/20)、经济状况调查制度,又称“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在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分为社会保险、社会补贴、社会照顾。(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有:(1)补偿功能。(2)稳定功能。(3)调节功能。(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对受保人提供资助或直接服务的措施,通常称为“实物补助”方案。(2分) A、正确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得发展水平(儿童实际得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得指导下与帮助下所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儿童潜在得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得差距。 2、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得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得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与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得表现与结果,它就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得。 三、 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得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与当时教育思想发展得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得水平以及她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得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得科学基础上,这就是十分可贵得。夸美纽斯得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得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得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得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得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得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得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得投入得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得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得认识。2、树立正确得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得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得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得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得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得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得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得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得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得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得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得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得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得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得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得发展进人了理论化与科学化水平得新阶段。表现在两方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

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从第二次作业开始,经常能够看到要求:字数1000以内。确实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你怎么也得写600-800字吧?像个小论文一样。毕竟是40分的题目,200以内的字数怎么可能得分呢。作业二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选择你周围的一种品牌的酒厂或其销售商,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

电大《比较教育学》形成性考核试题汇总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题目1 【多项选择题】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应注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B.交易系统的开放性 C.教育系统的结构性? D.教育系统的层次性? 题目2 【判断题】法国现行学制中,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判断题】英国现行学制中,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判断题】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载入史册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判断题】主观观点是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判断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主要有两类:保育学校和幼儿园。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A.比较历史法? B.比较法 C.比较统计法 D.因素分析法? 题目8 【多项选择题】法国的高等教育由以下()几类机构实施。 A.大学? B.学院? 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D.大学校 题目9 【判断题】技术中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有()和矛盾观点。 A.实践观点? B.联系观点 C.客观观点? D.发展观点? 题目11 【多项选择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以下()几个主要目的的指导。

D.“借鉴—改善”的目的 题目12 【多项选择题】美国中等教育学制主要有()几种。 A.四年制 B.六年一贯制 C.八年制 D.三三制 题目13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借鉴性 B.可比性? C.跨学科性 D.跨国或跨地区、跨文化性? 题目14 【单项选择题】中国学制在北洋军阀时期,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公布了()。 A.壬戌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题目15 【判断题】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 【判断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主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判断题】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使英国学制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 【单项选择题】德国现行学制中,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 A.理科中学 B.文科中学? C.艺术中学 D.技术中学 题目19 【判断题】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 【单项选择题】在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较着名的比较教育家是康德尔、施耐德和()。 选择一项: A.诺亚 B.朱立安? C.汉斯 D.萨德勒 题目21 【判断题】日本实行初等教育的机构单一的五年制小学。 正确的答案是“错”。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D 7、A 8、C 9、B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BCE 3、ACE 4、BCE 5、BCE 6、ACD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 (2)样本是非唯一的; (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测社会保障学——不定项选择题 (1/20)、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3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20)、()通常又称为劳工法典,即国家通过法律,要求雇主对工人实行各种事故保护。(3分) A、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B、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C、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D、普遍保障制度 (3/20)、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方向发展。(3分) A、模型化 B、复杂化 C、趋同性 D、多样化 E、单一化 F、数量统计 (4/20)、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3分) A、NGO组织,政府 B、政府,政府 C、政府,NGO组织 D、NGO组织,人民 (5/20)、从共性上看,()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分) A、社会制度 B、社会权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保障 E、社会福利 F、社会保险 (6/20)、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3分) A、《社会保障法》 B、《大西洋宪章》 C、《济贫法》 D、《第三条道路》 (7/20)、()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3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8/20)、现代社会保障时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A、社会服务 B、社会保险 C、社会权利 D、社会救助 E、社会福利 F、社会保障 (9/20)、()主要阐述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和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3分) A、社会保障制度理论 B、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C、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 D、福利经济制度理论 (10/20)、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3分) A、农村居民保障制 B、个人保障制 C、国家保障制 D、企业保障制 E、乡村集体保障 F、城市居民保障制 (11/20)、2004年9月颁布的()白皮书,标志着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3分) A、《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社会保障法》 D、《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状况和政策》 (12/20)、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3分) A、《社会保障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济贫法》 D、《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13/20)、在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分为:()(3分) A、社会权利 B、社会服务 C、社会保险 D、社会救助 E、社会福利 F、社会保障 (14/20)、在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分为:()(3分) A、医疗保健 B、社会服务 C、社会保险 D、社会补贴 E、社会救助 F、家庭救助 (15/20)、社会保障理论由()构成。(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