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数值分析 练习题 (2)

2015数值分析 练习题 (2)

2015数值分析 练习题 (2)
2015数值分析 练习题 (2)

2015《数值分析》练习题

1、 填空题

(1)1.73和1.7321都是3的近似值,已知 7320508.13=则1.73具有 位有

效数字,则1.7321具有 位有效数字。

(2)设25.1=x 是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某个量的近似值,则x 有 位有效数字

(3)设80~

=x ,若要确保其近似数的相对误差限为0.1%,则它的近似数x 至少取 位有效数字。

(4)为了提高数值计算精度, 当正数x 充分大时, 应将)1ln(2--x x 改写为 。

(5)设110111011A -????=--????-??,233x ??

??=??

????

,则1A = ,1x = 。

(6)矩阵3132A ??

= ?-??

,则1A =_____,2A =_____,A ∞=_____,()cond A ∞=_____。

(7)已知4222102226A -??

??=??

??-??

, 对于A 作Cholesky 分解T A LL =,则L = . (8)设有节点012,,x x x ,其对应的函数()y f x =的值分别为012,,y y y ,则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0()l x 为 。

(9)设14)(34-++=x x x x g ,则差商[]4,3 ,2 ,1 ,0g =________ 。

(10)已知16)4(,8)2(,4)1(===f f f ,则=]2,1[f ,=]4,2,1[f ;相应的二次Newton 插值多项式为 ;

(11)解方程0)(=x f 的Newton 迭代公式为,Newton 迭代法对于单根

是 阶局部收敛的。

(12)用迭代格式)1(3

1-+=+k

k k x c x x 法求方程013=-x 的实根,为了保证迭代法的局部收敛性,则参数c 的选取范围是 。

(13)用二分法求方程0152)(3=--=x x x f 在区间[1,3]内的根,进行一步后根所在区

间为 ,进行二步后根所在区间为 .

(14)当 a (满足怎样的条件)时,用高斯—赛德尔

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3

6410218321

321321ax x x x x x x x x 一定收敛。

(15)数值求积公式?++≈

1

0)1(6

1

)21(32)0(61)(f f f dx x f 具有 次代数精度。

(16)在解线性方程组b Ax =的主元素消元法中,选择主元素的目的是 .

2、试用Doolittle 分解法求解方程组:

12325610413191963630x x x -??????

??????-=??????

??????----??????

3

用追赶法求解三对角方程组:123210613210242x x x -??????

??? ?--=

??? ? ??? ?--??????

4、对于方程组 ??

?

??-=++=++=++5

.25.05.05.05.05.00

5.05.0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1)写出用Gauss —Seidel 迭代法求解方程组的迭代格式;

(2)验证迭代格式的敛散性;

(3)取初始近似解T x )1,1,1(0=,给出迭代一步的近似解。

5、请写出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1231231

23202324812231530

x x x x x x x x x ++=??

++=??-+=? 的迭代格式,并判

断其是否收敛?

6、(1) 证明方程02ln =--x x 在区间(1,∞)有一个单根.并大致估计单根的取值范围.

(2) 写出Newton 迭代公式,并计算此单根的近似值.(要求精度满足:

5110||-+<-k k x x ).

7、设有一非线性方程

()012

3=--=x x x f , (1)用牛顿法求其近似值,取5

.10=x (迭代一次);

(2)方程在

5

.10=x 附近有一根,试分析迭代公式

211

1k

k x x +

=+ 的收敛性。

求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2x L ,并写出Newton 插值多项式。

9、已知x

x f 2)(=的函数表如下,利用二次Lagrange 插值多项式求4

.02的近似值,并估计

误差。

10、[]1()0,3P x f x =求上的一次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 11、用复合梯形公式,复合Simpson 公式计算?

+=1

02

14

dx x π的近似值(保留小数点后三

位)

12、用龙贝格算法计算积分dx x

I ?=3

1

1

13、试确定参数210,,A A A ,使求积公式

()()()()?-++-≈2

2

2

1

101f A f A f A dx x f

具有尽可能高的代数精确度。代数精度是多少?

14、确定下列求积公式中的待定参数,使其代数精度尽量高,并指出其代数精度

)()0()()(22h Cf Bf h Af dx x f h

h

++-≈?

-。

19、叙述在数值运算中误差的来源?避免误差扩大的原则有哪些?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数值分析》 题目: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 1、研究第一导丝盘速度y与电流周波x的关系。 2、数据拟合问题运用样条差值方法求出温度变化的拟合曲线。 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编程加深对三次样条插值及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的理解; 2、学习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 课程设计环境 visual C++ 6.0 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1: 合成纤维抽丝工段中第一导丝盘的速度对丝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丝盘的速度和电流周波有重要关系。下面是一组实例数据: 其中x代表电流周波,y代表第一导丝盘的速度 课程设计题目3: 在天气预报网站上获得你家乡所在城市当天24小时温度变化的数据,认真观察分析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样条差值方法求出温度变化的拟合曲线。然后将该函数曲线打印出来并与原来的温度变化数据形成的曲线进行比较,给出结论。写出你研究的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步骤 1、利用最小二乘法写出题1的公式和算法; 2、利用excel表格画出数据拟合后题1的图像; 3、在Visual C++ 6.0中编写出相应的代码; 4、搜索11月12日南通当地一天的温度变化数据; 5、在Visual C++ 6.0中编写出相应的代码; 6、利用excel表格画出数据拟合后题3的图像 课程设计结果 课程设计题目1 数值拟合

解:根据所给数据,在excel窗口运行: x=[49.2 50.0 49.3 49.0 49.0 49.5 49.8 49.9 50.2 50.2] y=[16.7 17.0 16.8 16.6 16.7 16.8 16.9 17.0 17.0 17.1] 课程设计题目3 数据为:X=[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Y=[12,12,11,12,12,12,12,12,13,15,16,17,17,18,17,17,17,16,15,15,15,15,14,14]; 源代码为: 第一题: #include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double x[100],y[100]; int main(){ int i; double k,b; double sum1=0,sum2=0,sum3=0,sum4=0; double x[10]={49.2,50.0,49.3,49.0,49.0,49.5,49.8,49.9,50.2,50.2}; double y[10]={16.7,17.0,16.8,16.6,16.7,16.8,16.9,17.0,17.0,17.1}; for(i=0;i<10;i++){ sum1+=x[i]*y[i]; sum2+=x[i];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12110303 课程名称: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周数/学分:3/3 先修课程:《数值分析》 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 一、目的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内容之一,是《数值分析》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设计,使学生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值计算方法的程序设计能力,初步具备解决实际数值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内容。误差的基本概念,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2.对每部分内容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3.进行模拟与仿真,进行结果分析,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教师向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补充相关基本知识,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2.学生查找资料,编程、调试程序。本步骤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相应程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算法说明正确无误,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毎生一台计算机,要求学生使用Matlab软件或Mathematica软件编写相关程序。 3.按要求完成一篇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程设计的方式:以集中学习为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 五、课程设计进度表 序号 内 容 所用时间 1 教师讲解,布置任务 1天 2 学生编写程序并撰写设计报告 11天

3 教师反馈意见,学生修改设计报告 3天 合计 15天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平时设计环节中的表现占总成绩30%,课程设计报告和软件运行情况占总成绩70%。 执笔:赵国喜 审定:朱耀生 梁桂珍

数值分析思考题1

% 数值分析思考题1 1、讨论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之间的关系。 答:(1)绝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将x 的近似值x * 表示成 x *=±10m ×(a 1×10﹣1+a 2×10﹣2+ …a n ×10﹣n +…+a k ×10﹣k +…),其中m 是整数,a 1≠0,a 1,a 2,…,a k 是0到9中的一个数字。若绝对误差,那么x *至少有n 个有效数字,即a 1,a 2,…,a n 为有效数字,而a n+1,…,a k ,…不一定是有效数字。因此,从有效数字可以算出近似数的绝对误差限;有效数字位数越多,其绝对误差限也越小。 (2)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将x 的近似值x * 表示成 x *=±10m ×(a 1×10﹣1+a 2×10﹣2+ …a n ×10﹣n +…+a k ×10﹣k +…),其中m 是整数,a 1≠0,a 1,a 2,…,a k 是0到9中的一个数字。若a k 是有效数字,那么相对误差不超过 ;反之,如果已知相对误差r ,且有 ,那么a k 必为有效数字。 2、相对误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代替 ' 答:在实际计算时,由于真值常常是未知的,当较小时, r e x x e x x *****-==

通常用代替。 3、查阅何谓问题的“病态性”,并区分与“数值稳定性”的不同点。 答:(1)病态问题:对于数学问题本身,如果输入数据有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输出数据(即问题真解)的很大变化,这就是病态问题。 (2)不同点:数值稳定性是相对于算法而言的,算法的不同直接影响结果的不同;而病态性是数学问题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与算法无关,也就是说对病态问题,用任何算法(或方法)直接计算都将产生不稳定性。 4、 取 ,计算 ,下列方法中哪种最好为什么 (1)(3322-,(2)(2752-,(3)()31 322+,(4)()61 21,(5) 99702-答:(1)( 332-==; (2)(2752-==; , (3) ()31322+=; (4)()6121=; (5)99702-=;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方法(3)最好,因为计算的误差最小。 2141.≈)6 21

数值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值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班级学生: 题目:典型数值算法的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从2017 年 6 月12 日起到2017 年7月 1 日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每人需作10个算法的程序、必做6题、自选4题。 对每个算法要求用C++语言进行编程。 必选题: 1、高斯列主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2、牛顿法解非线性方程组 3、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法解一阶微分方程组 4、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压紧样条)用C++语言进行编程计算 依据计算结果,用Matlab画图并观察三次样条插值效果。 5、龙贝格求积分算法 6、M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据计算结果,用Matlab画图并观察拟合效果。 自选题:自选4道其他数值算法题目.每道题目重选次数不得超过5次. 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2.1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按照算法要求,应用C++语言设计和开发算法程序,提交由: 1)每个算法的原理与公式说明; 2)每个算法相应的程序设计说明(程序中的主要变量语义说明,变量的数据类型说明,数据在内存中组织和存储结构说明,各函数的输入形参和输出形参说明,函数功能说明,函数中算法主要流程图,函数的调用方法说明); 3)每个程序使用的实例(引用的实例可以自拟,也可以借用相关数值计算参考书中的例题作为作为验证程序是否正确的实例,无论是自拟实例还是引用实例,实例都应详细写入报告的正文中); 4)每个算法的调试记录(包括程序调试(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和程序修改记录、程序测试(可以手工计算进行测试、也可以利用Matlab的函数或

北航数值分析大作业第一题幂法与反幂法

《数值分析》计算实习题目 第一题: 1. 算法设计方案 (1)1λ,501λ和s λ的值。 1)首先通过幂法求出按模最大的特征值λt1,然后根据λt1进行原点平移求出另一特征值λt2,比较两值大小,数值小的为所求最小特征值λ1,数值大的为是所求最大特征值λ501。 2)使用反幂法求λs ,其中需要解线性方程组。因为A 为带状线性方程组,此处采用LU 分解法解带状方程组。 (2)与140k λλμλ-5011=+k 最接近的特征值λik 。 通过带有原点平移的反幂法求出与数k μ最接近的特征值 λik 。 (3)2cond(A)和det A 。 1)1=n λλ2cond(A),其中1λ和n λ分别是按模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2)利用步骤(1)中分解矩阵A 得出的LU 矩阵,L 为单位下三角阵,U 为上三角阵,其中U 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积即为det A 。 由于A 的元素零元素较多,为节省储存量,将A 的元素存为6×501的数组中,程序中采用get_an_element()函数来从小数组中取出A 中的元素。 2.全部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 init_a();//初始化A double get_an_element(int,int);//取A 中的元素函数 double powermethod(double);//原点平移的幂法 double inversepowermethod(double);//原点平移的反幂法 int presolve(double);//三角LU 分解 int solve(double [],double []);//解方程组 int max(int,int); int min(int,int); double (*u)[502]=new double[502][502];//上三角U 数组 double (*l)[502]=new double[502][502];//单位下三角L 数组 double a[6][502];//矩阵A int main() { int i,k; double lambdat1,lambdat2,lambda1,lambda501,lambdas,mu[40],det;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10级应数及创新班) [设计题一] 编写顺序Gauss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消去法的函数,再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下面的84阶方程组: = , 然后考虑将方程组的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进行求解。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行比较。从“快”、“准”、“省”三个方面分析以上两个算法,试提出改进的算法并加以实现和验证。 [设计题二] 编写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参见教材《计算方法》P54的例题2.5)的函数,然后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Ax=b,其中A和b分别为: (1)系数矩阵A为矩阵(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 , 向量b随机地选取; (2)系数矩阵A为Hilbert矩阵(阶数取为5至40之间多个值),即A的第i行第j列元素,向量b的第i个分量取为。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 行比较。 若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的设想并尝试实现之。

对于迭代法 ,......)2,1,0(99.021=-=+k x x x k k k , 它显然有不动点0* =x 。试设计2个数值实验 得到收敛阶数的大概数值(不利用判定收敛阶的判据定理): (1) 直接用收敛阶的定义; (2) 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 [设计题四] 湖水在夏天会出现分层现象,接近湖面温度较高,越往下温度变低。这种上热下冷的现象影响了水的对流和混合过程,使得下层水域缺氧,导致水生鱼类的死亡。如果把水温T 看成深度x 的函数T(x),有某个湖的观测数据如下: 环境工程师希望: 1) 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出T(x)。 2) 求在什么深度处dx dT 的绝对值达到最大( 即02 2=dx T d )。 [设计题五] 某飞机头部的光滑外形曲线的型值点坐标由下表给出: ...值y 及一阶、二阶导数值y ’,y ”。绘出模拟曲线的图形。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 误差分析 实验(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1.1() ()20()2)(1()(20 1∏=-=---=k k x x x x x p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2.1(0 )(19=+x x p ε 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数。这相当于是对()中19x 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我们希望比较()和()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 函数:“roots ”和“poly ”。 roots(a)u = 其中若变量a 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 为一个n 维的向量。设a 的元素依次为121,,,+n a a a ,则输出u 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 01121=+++++-n n n n a x a x a x a 的全部根;而函数 poly(v)b =

的输出b 是一个n+1维变量,它是以n 维变量v 的各分量为根的多项式的系数。可见“roots ”和“poly ”是两个互逆的运算函数。 ;000000001.0=ess );21,1(zeros ve = ;)2(ess ve = ))20:1((ve poly roots + 上述简单的Matlab 程序便得到()的全部根,程序中的“ess ”即是()中的ε。 实验要求: (1)选择充分小的ess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记录结果的变化并分析它们。 如果扰动项的系数ε很小,我们自然感觉()和()的解应当相差很小。计算中你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发现表明有些解关于如此的扰动敏感性如何 (2)将方程()中的扰动项改成18x ε或其它形式,实验中又有怎样的现象 出现 (3)(选作部分)请从理论上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注意我们可以将 方程()写成展开的形式, ) 3.1(0 ),(1920=+-= x x x p αα 同时将方程的解x 看成是系数α的函数,考察方程的某个解关于α的扰动是否敏感,与研究它关于α的导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哪些根关于α的变化更敏感 思考题一:(上述实验的改进)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用roots 函数求解多项式方程的精度不高,为此你可以考虑用符号函数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龙格—库塔法分析Lorenz 方程 200820302033 胡涛 一、问题叙述 考虑著名的Lorenz 方程 () dx s y x dt dy rx y xz dt dz xy bz dt ?=-???=--???=-?? 其中s ,r ,b 为变化区域内有一定限制的实参数,该方程形式简单,表面上看并无惊人之处,但由该方程揭示出的许多现象,促使“混沌”成为数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Lorenz 方程实际上是一个四元一阶常微分方程,用解析法精确求解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数值计算,最主要的有欧拉法、亚当法和龙格- 库塔法等。为了得到较高精度的,我们采用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该问题。 三、实验程序及注释 (1)算法程序 function [T]=Runge_Kutta(f,x0,y0,h,n) %定义算法,其中f 为待解方程组, x0是初始自变量,y0是初始函数 值,h 是步长,n 为步数 if nargin<5 n=100; %如果输入参数个数小于5,则步数 n=100 end r=size(y0);r=r(1); %返回初始输出矩阵的行列数,并将 值赋给r(1) s=size(x0);s=s(1); %返回初始输入矩阵的行列数,并 将值赋给s(1) r=r+s; T=zeros(r,n+1); T(:,1)=[y0;x0]; for t=2:n+1 %以下是具体的求解过程 k1=feval(f,T(1:r-1,t-1)); k2=feval(f,[k1*(h/2)+T(1:r-1,t-1);x0+h/2]); k3=feval(f,[k2*(h/2)+T(1:r-1,t-1);x0+h/2]); k4=feval(f,[k3*h+T(1:r-1,t-1);x0+h]); x0=x0+h; T(:,t)=[T(1:r-1,t-1)+(k1+k2*2+k3*2+k4)*(h/6);x0]; end

北航数值分析报告第三次大作业

数值分析第三次大作业 一、算法的设计方案: (一)、总体方案设计: x y当作已知量代入题目给定的非线性方程组,求(1)解非线性方程组。将给定的(,) i i

得与(,)i i x y 相对应的数组t[i][j],u[i][j]。 (2)分片二次代数插值。通过分片二次代数插值运算,得到与数组t[11][21],u[11][21]]对应的数组z[11][21],得到二元函数z=(,)i i f x y 。 (3)曲面拟合。利用x[i],y[j],z[11][21]建立二维函数表,再根据精度的要求选择适当k 值,并得到曲面拟合的系数矩阵C[r][s]。 (4)观察和(,)i i p x y 的逼近效果。观察逼近效果只需要重复上面(1)和(2)的过程,得到与新的插值节点(,)i i x y 对应的(,)i i f x y ,再与对应的(,)i i p x y 比较即可,这里求解 (,)i i p x y 可以直接使用(3)中的C[r][s]和k 。 (二)具体算法设计: (1)解非线性方程组 牛顿法解方程组()0F x =的解* x ,可采用如下算法: 1)在* x 附近选取(0) x D ∈,给定精度水平0ε>和最大迭代次数M 。 2)对于0,1, k M =执行 ① 计算() ()k F x 和()()k F x '。 ② 求解关于() k x ?的线性方程组 () ()()()()k k k F x x F x '?=- ③ 若() () k k x x ε∞∞ ?≤,则取*()k x x ≈,并停止计算;否则转④。 ④ 计算(1) ()()k k k x x x +=+?。 ⑤ 若k M <,则继续,否则,输出M 次迭代不成功的信息,并停止计算。 (2)分片双二次插值 给定已知数表以及需要插值的节点,进行分片二次插值的算法: 设已知数表中的点为: 00(0,1,,) (0,1,,)i j x x ih i n y y j j m τ=+=???=+=?? ,需要插值的节点为(,)x y 。 1) 根据(,)x y 选择插值节点(,)i j x y : 若12h x x ≤+ 或12 n h x x ->-,插值节点对应取1i =或1i n =-,

12级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12级应数及创新班) [设计题一] 编写顺序Gauss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消去法的函数,再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下面的84阶方程组: = , 然后考虑将方程组的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进行求解。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行比较。从“快”、“准”、“省”三个方面分析以上两个算法,试提出改进的算法并加以实现和验证。 [设计题二] 编写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参见教材《计算方法》P54的例题2.5)的函数,然后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Ax=b,其中A和b分别为: (1)系数矩阵A为矩阵(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 , 向量b随机地选取; (2)系数矩阵A为Hilbert矩阵(阶数取为5至40之间多个值),即A的第i行第j列元素,向量b的第i个分量取为。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 行比较。 若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的设想并尝试实现之。

对于迭代法 ,......)2,1,0(99.02 1=-=+k x x x k k k , 它显然有不动点0*=x 。试设计2个数值实验 得到收敛阶数的大概数值(不利用判定收敛阶的判据定理): (1) 直接用收敛阶的定义; (2) 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 [设计题四] 湖水在夏天会出现分层现象,接近湖面温度较高,越往下温度变低。这种上热下冷的现象影响了水的对流和混合过程,使得下层水域缺氧,导致水生鱼类的死亡。如果把水温T 看成深度x 的函数T(x),有某个湖的观测数据如下: 环境工程师希望: 1) 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出T(x)。 2) 求在什么深度处dx dT 的绝对值达到最大( 即02 2=dx T d )。 [设计题五] 某飞机头部的光滑外形曲线的型值点坐标由下表给出: ...值y 及一阶、二阶导数值y ’,y ”。绘出模拟曲线的图形。

数值分析作业思考题汇总

¥ 数值分析思考题1 1、讨论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之间的关系。 2、相对误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代替 3、查阅何谓问题的“病态性”,并区分与“数值稳定性”的不同点。 4、取 ,计算 ,下列方法中哪种最好为什么(1)(3 3-,(2)(2 7-,(3) ()3 1 3+ ,(4) ()6 1 1 ,(5)99- , 数值实验 数值实验综述: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是一切科学计算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求解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法和迭代法两大类。直接法——指在没有舍入误差的情况下经过有限次运算可求得方程组的精确解的方法,因此也称为精确法。当系数矩阵是方的、稠密的、无任何特殊结构的中小规模线性方程组时,Gauss消去法是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如若系数矩阵具有某种特殊形式,则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计算量与存储量,需采用其他专门的方法来求解。 Gauss消去等同于矩阵的三角分解,但它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故需要选主元素。对正定对称矩阵,采用平方根方法无需选主元。方程组的性态与方程组的条件数有关,对于病态的方程组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求解。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题目1 1、实验1. 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 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和“坏”之别。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的解对数据变化的比较敏感,反之属于好问题。希望读者通过本实验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 r e x x e x x ** * ** - == 141 . ≈)61

北航数值分析大作业第二题精解

目标:使用带双步位移的QR 分解法求矩阵10*10[]ij A a =的全部特征值,并对其中的每一个实特征值求相应的特征向量。已知:sin(0.50.2)() 1.5cos( 1.2)(){i j i j ij i j i j a +≠+== (i,j=1,2, (10) 算法: 以上是程序运作的逻辑,其中具体的函数的算法,大部分都是数值分析课本上的逻辑,在这里特别写出矩阵A 的实特征值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的求法: ()[]()() []()[]()111111I 00000 i n n n B A I gause i n Q A I u Bu u λλ-?-?-=-?-?? ?-=????→=??????→= ?? ? 选主元的消元 检查知无重特征值 由于=0i A I λ- ,因此在经过选主元的高斯消元以后,i A I λ- 即B 的最后一行必然为零,左上方变 为n-1阶单位矩阵[]()()11I n n -?-,右上方变为n-1阶向量[]()11n Q ?-,然后令n u 1=-,则 ()1,2,,1j j u Q j n ==???-。

这样即求出所有A所有实特征值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 #define E 1.0e-12 #define MAX 10000 //以下是符号函数 double sgn(double a) { double z; if(a>E) z=1; else z=-1; return z; } //以下是矩阵的拟三角分解 void nishangsanjiaodiv(double A[N][N]) { int i,j,k; int m=0; double d,c,h,t; double u[N],p[N],q[N],w[N]; for(i=0;i

数值分析课程课程设计汇总

课 程 设 计 我再也回不到大二了, 大学是那么短暂 设计题目 数值分析 学生姓名 李飞吾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专业班级 信息计x x x x x 班 指导教师 设 计 题 目 共15题如下 成绩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1 水手、猴子和椰子问题:五个水手带了一只猴子来到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发现那里有一大堆椰子。由于旅途的颠簸,大家都很疲惫,很快就入睡了。第一个水手醒来后,把椰子平分成五堆,将多余的一只给了猴子,他私藏了一堆后便又去睡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水手也陆续起来,和第一个水手一样,把椰子分成五堆,恰多一只猴子,私藏一堆,再去入睡,天亮以后,大家把余下的椰子重新等分成五堆,每人分一堆,正好余一只再给猴子,试问原先共有几只椰子?(15621) 试分析椰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利用逆向递推的方法求解这一问题 解:算法分析:解该问题主要使用递推算法,关于椰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可以设起初的椰子数为0p ,第一至五次猴子在夜里藏椰子后,椰子的数目分别为01234,,,,p p p p p 再设最后每个人分得x 个椰子,由题: 14 (1)5 k k p p +=- (k=0,1,2,3,4)51(1)5 x p =- 所以551p x =+,11k k p p +=+利用逆向递推方法求解 15 1,4 k k p p +=+ (k=0,1,2,3,4) MATLAB 代码: n=input('n= '); n= 15621 for x=1:n p=5*x+1; for k=1:5 p=5*p/4+1; end if p==fix(p), break end end disp([x,p]) 1.2 设,1 5n n x I dx x =+? (1)从0I 尽可能精确的近似值出发,利用递推公式: 11 5(1,2,20)n n I I n n -=-+= 计算机从1I 到20I 的近似值; (2)从30I 较粗糙的估计值出发,用递推公式:

数值分析课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我再也回不到大二了, 大学是那么短暂 设计题目________ 数值分析 学生姓名________ 李飞吾 _________ 学号 ______ XXXXXXXX 专业班级信息计XXXXX班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1.1水手、猴子和椰子问题:五个水手带了一只猴子来到南太平洋的 一个荒岛上,发现那里有一大堆椰子。由于旅途的颠簸,大家都很疲惫, 很快就入睡了。第一个水手醒来后,把椰子平分成五堆,将多余的一只 给了猴子,他私藏了一堆后便又去睡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水 手也陆续起来,和第一个水手一样,把椰子分成五堆,恰多一只猴子, 私藏一堆,再去入睡,天亮以后,大家把余下的椰子重新等分成五堆, 每人分一堆,正好余一只再给猴子,试问原先共有几只椰子? ( 15621) 试分析椰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利用逆向递推的方法求解这一问题 解:算法分析:解该问题主要使用递推算法,关于椰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可以设起初的椰子数为p o ,第一至五次猴子在夜里藏椰子后,椰子的数 目分别为Pb ,p 1 ,p 2,P 3,P 4再设最后每个人分得x 个椰子,由题: 4 1 p k 1 ( p k 1) ( k=0,1,2,3,4 ) x -( p 5 1) 5 5 所以P 5 5x 1, p< p< 1 1利用逆向递推方法求解 P k - P k 1 1, ( k=0,1,2,3,4 ) 4 MATLAB^码: n 二in put(' n 二'); n= 15621 for x=1: n p=5*x+1; for k=1:5 p=5*p/4+1; end if P==fix(p), break end end disp([x,p]) 1 n 1. 2 设,I n — dx 05 x (1) 从I 。尽可能精确的近似值出发,利用递推公式: 1 I n 5I n 1 -(n 1,2,L 20) n 计算机从h 到I 20的近似值; (2) 从%较粗糙的估计值出发,用递推公式: 1 1 I n 1 —I n (n 30,29,L ,3,2) 5 5n 输出结果: 1023 15621 结果分析:此题的解题思想是在迭代法 中,判断p 为整数时,输出与p

数值分析思考题9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数值分析思考题9 1、一个算法局部误差和整体误差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定义常微分 方程数值方法的阶? 称e n y(X n) y为某方法在点的整体截断误差,设y是准确的,用某种方法计算y n时产生的截断误差,称为该方法的局部截断误差。可以知道,整体误差来自于前面误差积累,而局部误差只来自于 p 1 y n的误差。如果给定方法的局部截断误差为Tn1 O(h ),其中 P为自然数, 则称该方法是P阶的或具有P阶精度。 2、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多步法中为什么还 要使用单步法? 显式方法优点:方法简单快速。 缺点:精度低。 隐式方法优点:稳定性好。 \ 缺点:精度低,计算量大。 多步法需要多个初值来启动迭代,而初值的计算需要用到单步法。 3、冈『性问题的求解困难主要体现在哪儿?计算刚性问题的最简单的稳 定方法是什么? 了保证数值稳定性,步长h需要足够小,但是为了反映解的完整 性,x区间又需要足够长,计算速度变慢。最简单的稳定方法就是扩大绝对稳定域。 4、分别用欧拉向前法、欧拉向后法、改进的欧拉法、经典的四阶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Run ge- Kutta 法、四阶Adams方法计算下列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 。 (1) dy dx x 3 ^,1 x y(1) 0.4 x 2 ; (2)y' z 10y 9z, 10y 11z, 满足 解: (1) 取步长为, 向前Euler公式:y n y n 3 hf (X n, y n) = °.1X n 向后Euler公式: Y n Y n hf (X n 1, y 1) 0.1x : ( 1 x n )y 1 y n X n X n 1 0.1 y n 1 y n 改进的Euler公式: y n h -f (X n, y n) 2 0.1 2 3 y n X n X n 3 X n x n 1, y n hf(X n,y n) 0.1x;1 y n -2~ X n 1 3 X n 1 经典的四阶Runge-Kutta法: y n h 6 (k1 2k22k3 k1 f (X n, y n ) k 2 f (X n h -,y n 号kJ k3 f (X n h 2,yn h k2) 2 k4 f (X n h, y n hk3)k4) y n 1 四阶显示Adams方法: y n 0) 1 y n h 2;[55f(X n, y n) 59f(X n 1 , y n 1)37 f (X n 2, y n 2) 9f (X n 3, y n 3)]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最终版)

本文主要通过Matlab 软件,对数值分析中的LU 分解法、最小二乘法、复化Simpon 积分、Runge-Kutta 方法进行编程,并利用这些方法在MATLAB 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求解,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中,本文选取LU 分解法,并选取数据于《数值分析》教材第5章第153页例5进行实验。所谓LU 分解法就是将高斯消去法改写为紧凑形式,可以直接从矩阵A 的元素得到计算L 、U 元素的递推公式,而不需要任何步骤。用此方法得到L 、U 矩阵,从而计算Y 、X 。 实验二插值法和数据拟合中,本文选取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进行实验,数据来源于我们课堂学习该章节时的课件中的多项式拟合例子进行实验。最小二乘拟合是一种数学上的近似和优化,利用已知的数据得出一条直线或者曲线,使之在坐标系上与已知数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利用excel 的自带函数可以较为方便的拟合线性的数据分析。 实验三数值积分中,本文选取复化Simpon 积分方法进行实验,通过将复化Simpson 公式编译成MATLAB 语言求积分∫e ;x dx 1 0完成实验过程的同时,也对复化Simpon 积分章节的知识进行了巩固。 实验四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本文选取Runge-Kutta 方法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了解Runge-Kutta 法的收敛性与稳定性同时学会了学会用Matlab 编程实现Runge-Kutta 法解常微分方程,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意识到尽管我们熟知的四种方法,事实上,在求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四阶法是单步长中最优秀的方法,通常都是用该方法求解的实际问题,计算效果比较理想的。 实验五数值方法实际应用,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我国2001年到2015年的人口增长模型,并预测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 关键词:Matlab ;LU 分解法;最小二乘法;复化Simpon 积分;Runge-Kutta

数值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题12 给定节点01x =-,11x =,23x =,34x =,试分别对下列函数导出拉格朗日插值余项: (1) (1) 3 ()432f x x x =-+ (2) (2) 4 3 ()2f x x x =- 解 (1)(4) ()0f x =, 由拉格朗日插值余项得(4)0123() ()()()()()()0 4!f f x p x x x x x x x x x ξ-=----=; (2)(4) ()4!f x = 由拉格朗日插值余项得 01234! ()()()()()() 4! f x p x x x x x x x x x -= ----(1)(1)(3)(4)x x x x =+---. 题15 证明:对于()f x 以0x ,1x 为节点的一次插值多项式()p x ,插值误差 012 10()()()max () 8x x x x x f x p x f x ≤≤-''-≤. 证 由拉格朗日插值余项得 01() ()()()()2!f f x p x x x x x ξ''-= --,其中01x x ξ≤≤, 01 0101max ()()()()()()()() 2!2!x x x f x f f x p x x x x x x x x x ξ≤≤''''-=--≤-- 01210()max () 8x x x x x f x ≤≤-''≤. 题22 采用下列方法构造满足条件(0)(0)0p p '==,(1)(1)1p p '==的插值多项式 ()p x : (1) (1) 用待定系数法; (2) (2) 利用承袭性,先考察插值条件(0)(0)0p p '==,(1)1p =的插值多项式 ()p x . 解 (1)有四个插值条件,故设230123()p x a a x a x a x =+++,2 123()23p x a a x a x '=++, 代入得方程组001231123010231 a a a a a a a a a =? ?+++=?? =? ?++=? 解之,得01230 021 a a a a =??=?? =??=-?

北航数值分析第二次大作业--QR分解

《数值分析A》

一、算法设计方案 整个程序主要分为四个函数,主函数,拟上三角化函数,QR分解函数以及使用双步位移求解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函数。因为在最后一个函数中也存在QR分解,所以我没有采用参考书上把矩阵M进行的QR分解与矩阵Ak的迭代合并的方法,而是在该函数中调用了QR分解函数,这样增强了代码的复用性,减少了程序长度;但由于时间关系,对阵中方法的运算速度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1.为了减少QR分解法应用时的迭代次数,首先对给定矩阵进行拟上三角化处理。 2.对经过拟上三角化处理的矩阵进行QR分解。 3.注意到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过程首先要应用前面两个函数,于是在拟上三角化矩阵的基础上对QR分解函数进行了调用。计算过程中,没有采用goto语句,而是根据流程图采用其他循环方式完成了设计,通过对迭代过程的合并,简化了程序的循环次数,最后在计算特征向量的时候采用了列主元高斯消去法。

二、源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i,j,k,l,m; //定义外部变量double d,h,b,c,t,s; double A[10][10],AA[10][10],R[10][10],Q[10][10],RQ[10][10]; double X[10][10],Y[10][10],Qt[10][10],M[10][10]; double U[10],P[10],T[10],W[10],Re[10]={0},Im[10]={0}; double epsilon=1e-12; void main() { void Quasiuppertriangular(double A[][10]); void QRdecomposition(double A[][10]); void DoublestepsQR(double A[][10]); int i,j; for(i=0;i<10;i++) { for(j=0;j<10;j++) { A[i][j]=sin(0.5*(i+1)+0.2*(j+1)); Q[i][j]=0; AA[i][j]=A[i][j]; } A[i][i]=1.5*cos(2.2*(i+1)); AA[i][i]=A[i][i];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课题名称数值积分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12 月20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课题数值积分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09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辉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5 年12 月7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5 年12 月20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非奇异矩阵矩阵A ∈R n*n ,已知A -1的一个近似矩阵D (0)∈R n*n ,则由矩阵公式: ?????+=-=--)()1()1(K K K K K F I D D AD I F , K=0,1,2,3........... (1).已知矩阵A 及其逆矩阵的一个近似D (k)为: A=?? ??? ?? ?? ???--------7.49.43.49.19.47.11.88.78.26 .21.27.07.37.08.38.1 D= ???? ? ???? ???---------185.0061.0388.0293.0199.0009.0046.0230.0089.0016.0169.0035.0270.0163.0460.0211.0 用以上方法计算序列{D (k)}迭代次数超过100次时结束。 (2)分析最后得到的D (k)是否A 的一个较好的近似逆矩阵 2.设计要求: ●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内容 a. 问题的描述及算法设计; b. 算法的流程图(要求画出模块图); c. 算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推导; d. 相关的数值结果(通过程序调试),; e.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f. 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 ● 书写格式

数值分析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它们是如何构造的?有何重要性质? 答:若n 次多项式()),,1,0(n j x l j =在1+n 个节点n x x x <<< 10上满足条件 (),,,1,0,, ,0, ,1n k j j k j k x l k j =?? ?≠== 则称这1+n 个n 次多项式()()()x l x l x l n ,,,10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以()x l k 为例,由()x l k 所满足的条件以及()x l k 为n 次多项式,可设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x l ----=+- 110, 其中A 为常数,利用()1=k k x l 得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1101, 故 ()()()()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 1101 , 即 ()()()()()()()()∏ ≠=+-+---=--------=n k j j j k j n k k k k k k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0110110)( . 对于()),,1,0(n i x l i =,有 ()n k x x l x n i k i k i ,,1,00 ==∑=,特别当0=k 时,有 ()∑==n i i x l 0 1. 2.什么是牛顿基函数?它与单项式基{ }n x x ,,,1 有何不同? 答:称()()()(){ }10100,,,,1------n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牛顿基函数,利用牛顿基函数,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牛顿插值多项式()x P n 可以表示为 ()()()()10010---++-+=n n n x x x x a x x a a x P 其中[]n k x x x f a k k ,,1,0,,,,10 ==.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不同,牛顿插值基函数在增加节点时可以通过递推逐步得到高次的插值多项式,例如 ()()()()k k k k x x x x a x P x P --+=++ 0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