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具体测量方法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具体测量方法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具体测量方法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具体测量方法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具体测量方法

1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测量的基本步骤

1.1 单组蓄电池

1.1.1测量放电时电压

⑴第一次测量:使整流装置停电,实现蓄电池组向二次负荷供电,立即测量单节蓄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放电前电压V”栏。

⑵第二次测量:在放电30分钟后,再对单节蓄电池电压和蓄电池组电压进行一次测量, 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放电后电压V”栏左侧。

放电期间要观察监控装置显示的蓄电池放电电流和蓄电池电压,单节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11.5V,否则终止放电。

1.1.2 测量开路电压

第三次测量:先使整流装置送电,然后迅速断开蓄电池充、放电开关或熔断器,实现蓄电池开路状态,静止15分钟后对单节蓄电池开路电压和电池组电压进行一次测量,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放电后电压V”栏右侧。

投入整流装置和蓄电池组停运时的倒切操作要迅速准确,要两个人同时进行,一人先将整流装置送电,另一人立即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时间在10秒钟内完成)。禁止造成二次设备直流失电,避免倒切过程中整流装置对蓄电池充电时间过长,影响开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1.1.3 恢复正常运行:

合上蓄电池充、放电开关或熔断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立即观测充电瞬时电流值,并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

录本上的“均充”处,浮充电流值记录正常浮充电时的电流。

1.2 双组蓄电池

1.2.1 测量放电时的电压

第一次测量:断开1#、2#整流装置输出开关,实现1#、2#蓄电池组向二次负荷供电。立即测量每节蓄电池电压和蓄电池组电压,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放电前电压V”栏。

放电期间要观察监控装置显示的蓄电池放电电流和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11.5V,否则终止放电。

1.2.2 测量第1组蓄电池开路电压

第二次测量:在放电30分钟后,断开1#蓄电池组充、放电开关,实现1#蓄电池组停运,静止15分钟后,对1#蓄电池开路电压和蓄电池组总电压进行测量,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Ⅰ组“放电后电压V”栏。

1.2.3 测量第2组蓄电池开路电压

第三次测量:依次合上1#蓄电池组充、放电开关,断开2#蓄电池组充、放电开关,合上1#整流装置输出开关(立即观察此时1#蓄电池组的充电电流瞬时值,具体要求与1.2相同),实现1#整流装置正常充电运行,2#蓄电池组停运,静止15分钟后,对2#蓄电池开路电压和蓄电池组总电压进行测量,并将电压值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Ⅱ组“放电后电压V”栏。

1.2.4 恢复正常运行:依次合上2#整流装置输出开关、2#蓄电池组充、放电开关,实现2#整流装置正常充电运行。

1.2.5 在投入1#、2#整流装置正常运行时,立即观察蓄电池组的充电电流瞬时值,并记录在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记录本上的“均充”处,浮充电流值记录正常浮充电时的电流。

2 蓄电池检修记录的填写

2.1 修前状态栏,主要记录蓄电池外观检查现状,蓄电池放电前的最高、最低电压和蓄电池总电压。

2.2 检修内容栏,主要填写检查、检修、测量、清扫、擦拭、紧固螺母等内容。

2.3 修后结语栏,主要填写开路电压测量最大、最小值及对容量的判断结论和修后结论;填写环境温度和蓄电池最高温度。

3 其他事项

3.1各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要对所管辖的蓄电池开路电压测试程序进行细化,形成蓄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施细则,具体指导蓄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工作。

3.2 各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要对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蓄电池容量严重降低,及时汇报并进行更换。(蓄电池开路电压与容量存在一定关系,当开路电压小于12V时,蓄电池剩余容量为零;当开路电压等于12V 时,蓄电池剩余容量为10%;当开路电压等于12.5V时,蓄电池剩余容量为43%;当开路电压等于13V时,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为82%;当开路电压大于13.3V时,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为100%)。

3.3 在蓄电池放电28分钟时,利用测温枪测量每节蓄电池的温度,将最高温度的蓄电池编号及温度记录在有关记录本上。

3.4蓄电池开路电压测量工作,应尽量避开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间和繁忙季节。

蓄电池容量测试操作说明

1准备工作: 1.1工具准备 1.2资料准备 检修票,通信电源蓄电池组维护测试记录表(半年), 1.3注意事项 放电仪的选用: 注意蓄电池放电仪型号选用,48V蓄电池放电仪(型号:IDCE-4815CT)只能用48V蓄电池测试,UPS蓄电池放电仪(型号:IDCE-6006CT)只能用于UPS蓄电池测试。切勿混用。 2操作步骤: 2.1手续办理: 2.1.1信息确认: 把测试事宜及内容告知管理处相关人员,了解测试站点近期市电供电情况,是否存在市电供电异常,确认测试站点当日及第二日市电供电正常,才进行测试,否则,不得进行测试。 2.1.2资料报备: (1)填写检修申请票,并由管理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完成维护报备工作;

(2)通知网管中心,测试前将测试内容和涉及的设备向网管中心值班人员报备。 2.2检查记录: 2.2.1设备检查 (1)设备检查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开关电源的其它设置参数,检查蓄电池组的现有容量是否100%。 (2)检查所有的电池端子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检查电池是否有漏液、酸雾等异常。 2.2.2仪器检查 按照设备清单清点配件是否齐全, 面板介绍 2.3开机与参数设置 2.3.1开机 UPS电源系统: 1)断开待测电池组断路器(注意:严禁两个断路器同时断开),如下图:

2)接交流电源,打开仪表上的市电开关,正常开机 40V蓄电池: 1)断开开关电源柜内的待测电池组熔断丝(注意:两组熔断丝严禁同时断开) 2)把正负极电缆接入仪器正负极接口,另一端与蓄电池正负极相连,然后先打开仪表 市电开关,再合上F1空开,仪表正常开机。(拆下的电池线铜鼻子做好绝缘保护)

锂电池测试方法

锂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锂电池是一个要求高品质、高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时往往不清楚电池的性能,导致在使用时电池的工作效率往往达不到理想目标,有时甚至盲目使用还会引起电池爆炸事件的发生,人生安全也会受到损伤,因此了解电池的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锂电池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电压、内阻、容量、内压、自放电率、循环寿命、密封性能、安全性能、储存性能、外观等,其它还有过充、过放、可焊性、耐腐蚀性等 工具/原料 测试仪 硬质棒 钉子 方法/步骤 方法一、自放电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 由于标准荷电保持测试时间太长,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 1.0V.1C充电80分钟,搁臵15分钟,以1C放电至10V,测其放电容量C1, 再将电池以1C充电80分钟,搁臵24小时后测1C容量C2,C2/C1×100%应小于15% 锂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 3.0V,恒流恒压1C充电至 4.2V,截止电流:10mA,搁臵15分钟后,以1C放电至3.0V测其放电容量C1,再将电池恒流恒压1C充电至 4.2V,截止电流100mA,搁臵24小时后测1C容量C2,C2/C1×100%应大于99%. 方法二、内阻测量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

容易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交流内阻测试方法为:利用电池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的特点,给电池一个1000HZ,50mA的恒定电流,对其电压采样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从而精确地测量其阻值. 方法三、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IEC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标准循环寿命测试为: 电池以0.2C放至1.0V/支后 1.以0.1C充电16小时,再以0.2C放电2小时30分(一个循环). 2.0.25C充电3小时10分,以0.25C放电2小时20分(2-48个循环). 3.0.25C充电3小时10分,以0.25C放至1.0V(第49循环) 4.0.1C充电16小时,搁臵1小时,0.2C放电至1.0V(第50个循环),对镍 氢电池重复1-4共400个循环后,其0.2C放电时间应大于3小时;对镍隔电池重复1-4共500个循环,其0.2C放电时间应大于3小时. EC规定锂电池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电池以0.2C放至3.0V/支后,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20MA,搁臵1小时后,再以0.2C放电至3.0V(一个循环)反复循环500次后容量应在初容量的60%以上. 方法四、内压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内压测试为: 将电池以0.2C放至1.0V后,以1C充电3小时,根据电池钢壳的轻微形变通过转换得到电池的内压情况,测试中电池不应彭底,漏液或爆炸. 锂电池内压测试为:(UL标准)

蓄电池的检测

蓄电池de检测方案 一、检测目的 由于汽车上的需要,我们购买到了一台蓄电池。但出于对蓄电池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特对其进行检测。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案。并选择其几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二、检测要求 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①GB/T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②ZBT35001 电器硬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③ZBT36009 电器接线柱标记 三、蓄电池的性能指标 ①蓄电池的电压 ②蓄电池的容量 ③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④蓄电池的效率 ⑤蓄电池的自放电 ⑥蓄电池的放电深度与荷电态 ⑦蓄电池内阻的检测 ⑧蓄电池的串联与并联 四、蓄电池的检测项目 ①蓄电池的外观检测 ②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检测 ③蓄电池的好坏检测 五、检测具体的方法 1、蓄电池的外观检测:

检查产品的标志和标识,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商标、正负极。如果上述内容缺漏,这项检测即为不格。外观检查中应特别小心所标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外观检查还应该考核蓄电池外壳质量。确保外壳硬度、注液孔等指标。 2、蓄电池的电压检测: 方法一:如图所示,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12V,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先把万用表打到20V档,让后红棒头与黑棒头分别接到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根据万用表显示出的电压判断蓄电池的电压是否正常。但这种测量不准确!因为测量内无负载,所以测量的不一定是蓄电池的实际电压。 方法二:用蓄电池检测仪测量蓄电池接线柱间的断路电压时,如果检测出来的电压等于或大于12.5V时,这是说明蓄电池正常。但是如果电压低于12.5V,则说明蓄电池存在问题或欠压。 3、蓄电池容量检测: 测试需要的准备: 1、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万用表、测温仪、钳形直流表、蓄电池内阻仪、棘轮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防护眼镜、手电筒、PH试纸。 2、环境检查 机房环境检查:机房应该凉爽、干燥,机房内的通风和制冷设备需运行正常,温湿度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UPS设备检查:协调UPS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参数进行确认,根据电池方提供的数据设置UPS参数,其中包括:放电截止电压、均充限流、均充时间限制、均浮充电压的设置。 3、电池检查 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如有液体或污渍可借助PH试纸帮助判断,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4、人员准备 方法一:传统容量测试法。将蓄电池接上假负载,并接上电压表与电流表。调整负载大小使得放电电流保持在一个定值,当蓄电池的端电压到达放电终止电压时放电测试结束。然后根据测出的放电时间和放电电流来计算其容量。 方法二:电源监控控制测试法。此方案利用电源本身的监控,实现对蓄电池在设定时间,设定放电电流(满负荷)的放电,通过放电后电池组的参量变化,来初步估算蓄电池的容量。电源监控控制测试法不需另外增加其它电池容量检测设备。 方法三:曲线比较法。利用蓄电池容量检测设备对蓄电池进行几分钟的放电后再充电,将此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对比该型号蓄电池的特性曲线数据库,进而分析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曲线比较方法的特点: (1)用测试后所得的曲线可以比较直观的分析蓄电池的状态; (2)测试蓄电池时,需要该型号的容量分析数据库,制作此数据库需要一定的时间; (3)如负载太小,小于10小时放电率的电流或负载电流波动太大,需连接智能负载。 方法四:交流检测法。交流检测法特点: (1)不改变电源系统的任何工作状态;

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测定精编

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 测定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LiFePO4/C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测试研究 摘要:研究了圆柱形动力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电流、不同测试持续时间下的直流内阻。分析了电池SOC、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持续时间以及电流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电池直流内阻的影响。研究表明,测试电流和持续时间对电池的直流内阻影响比较大,在30~80%SOC范围内相同测试条件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不大;放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略高于充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在0~10s 内,电池的直流内阻测试值与测试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容量型电池与功率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规律相同。 关键词:直流内阻,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测试方法 Study on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4/C Li- ion battery Abstract: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battery is an essential parameter for designing vehicle auxiliary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 effects of current, time, SOC on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4/C Li-ion batter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is similar at 30~80% SOC on the same test methods,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with

(整理)蓄电池性能测试检测系统的详细说明

蓄电池性能测试检测系统 一,蓄电池性能测试检测系统概述 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5-6年,在这么长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电池端电压不均匀、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渗漏、容量不足等现象,为供电带来安全隐患。蓄电池容量,是蓄电池充足电后放出电能大小的数值,因此蓄电池的容量反映了蓄电池的健康状况。 蓄电池长期浮充,容易造成活性物质钝化,电解液固化;蓄电池均充频繁,造成电解液干涸、极板栅格腐蚀; 大电流充电或过放电,造成极板变形、硫化。以上原因,导致电池容量降低甚至失效,给系统启动、通讯造成安全隐患; 蓄电池由于长期频繁使用,电解液比重不断增加,浮充电流加大,因此电极腐蚀更为迅速,电极腐蚀也会消耗氧气从而使电解液变干,这是蓄电池特有的故障。 当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到其标称容量的90%以下时,电池便进入衰退期。 当电池容量下降到标称容量的80%以下时,便进入急剧的衰退状态,这时电池已存在安全隐患,当电池容量下降到标称的70%以下时,电池已达到报废状态。《电源维护规程》要求: 1)新安装的蓄电池验收应做100%容量实验; 2)蓄电池每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30%-40%实验; 3)超过三年后每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100%的容量试验; 4)蓄电池放电期间应每小时测量一次端电压和放电电流。 一、蓄电池性能测试检测系统 2.1.电池安装前检测、定期维护——电池容量寿命检测 充满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之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放电率不应超过0.35%~0.5%。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 1)极板或电解液中含有杂质,杂质与极板间或不同杂质间产生了电位差,变成 一个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构成回路,产生局部放电电流,使蓄电池放电。 2)隔板破裂,导致正负极板短路。 3)蓄电池壳表面上有电解液或水,在极桩间成为导体,导致蓄电池放电。 4)活性物质脱落过多,并沉积在电池底部,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

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测定

LiFePO /C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测试研究 4 摘要:研究了圆柱形动力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电流、不同测试持续时间下的直流内阻。分析了电池SOC、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持续时间以及电流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电池直流内阻的影响。研究表明,测试电流和持续时间对电池的直流内阻影响比较大,在30~80%SOC 范围内相同测试条件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不大;放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略高于充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在0~10s内,电池的直流内阻测试值与测试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容量型电池与功率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规律相同。 关键词:直流内阻,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测试方法 /C Li-ion battery Study on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 4 Abstract: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battery is an essential parameter for designing vehicle auxiliary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 effects of current, time, SOC on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4/C Li-ion batter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is similar at 30~80% SOC on the same test methods,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with discharging methods is larger than it with charging methods, and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is linear with the test time in 10s at the same SOC and current.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variation rules of the high energy battery are similar to the high power battery. , Li-ion battery, power battery, Keywords: DC internal resistance, LiFePO 4 test methods 内阻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内阻的测试包括交流内阻与直流内阻。对于单体电池,一般以交流内阻来进行评价,即通常称为欧姆内阻。但对于大型电池组应用,如电动车用电源系统来说,由于测试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来直接进行交流内阻的测试,一般通过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组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多用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的健康度,进行寿命预测,以及进行系统SOC、输出/输入能力等的估计。在生产中,可以用来检测故障电池如微短路等现象。 直流内阻的测试原理是通过对电池或电池组施加较大的电流(充电或放电),持续较短时间,在电池内部还没有达到完全极化的情况下,根据施加电流前后电池的电压变化和施加的电流,计算电池的直流内阻。测试直流内阻必须选择好四个参数:电流(或采用的倍率)、脉冲时间、荷电状态(SOC)、测试环境温度。这些参数的变化对直流内阻有较大的影响。 直流内阻不仅包括了电池组的欧姆内阻部分(交流内阻部分),还部分包括了电池组的一些极化电阻。而电池的极化受电流、时间等影响比较大。目前常用的直流内阻测试方法有以下三个:(1)美国《FreedomCAR电池测试手册》中的HPPC测试方法:测试持续时间为10s,施加的放电电流为5C或更高,充电电流为放电电流的0.75。具体电流的选择根据电池的特性来制定。(2)日本JEVSD713 2003的测试方法,原来主要针对Ni/MH电池,后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首先建立0~100%SOC下电池的电流一电压特性曲线,分别以1C、2C、5C、10C的电流对设定SOC下的电池进行交替充电或放电,充电或放电时间分别为10s,计算电池的直流内阻。(3)我国“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HEV用高功率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性能测试规范》中提出的测试方法,测试持续时间为5s,充电测试电流为3C,放电测试电流为9C。 JEVS法、HPPC法两种测试方法各有特点,JEVS法采用0~10C“系列”电流可以避免采用单一电流产生的结果偏差,其假定电池的内阻主要成分是近似恒定的欧姆阻抗,因此

浅谈铅酸蓄电池容量 及其 测试方法

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测试方法 1、容量的定义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即电池的放电能力,指的是当电池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放电,外界可以从电池中获取的容量,人们一般用安时数来表示,即AH,符号是C。 2、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分类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分为额定容量、理论容量、实际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指的是在铅酸蓄电池设计和生产的时候,厂家规定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能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 2)理论容量 理论容量指的是按照理论计算,参照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电解液中每种化学物 质的含量,假设电池中的所有化学物质在电池放电时全部参加化学反应,所有 化学物质消耗完所计算得到的容量。 3)实际容量 实际容量指的是在实际的电池放电中,电池放电放到规定条件时所释放的电量。 实际容量达不到理论容量,与铅酸蓄电池使用的次数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有 关。电池使用越多,时间越久,实际容量就会越少。 一般铅酸蓄电池放出1A的电量,其正极的二氧化铅就会被消耗掉4.463g 左右,负极的海绵状铅就会被消耗掉3.866g左右,电解液中的硫酸就会被消耗 掉3.660g左右。 3、放电率和放电终止电压 在讲电池容量的时候,首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与铅酸蓄电池有关的两个重要参数。即放电率和放电终止电压。 1)放电率 放电率指的是铅酸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电流的大小,有电流率和时间率之分。电流率指的是对额定容量不同的铅酸蓄电池间的放电电流的比较, 。时间率指的是铅酸蓄一般用10小时率来作为电流率的标准,表示符号为I 10 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放到电池的终止电压时止的时间长短。 2)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终止电压指的是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的温度下(例如25℃),用一定的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 一、什么是电池内阻 以前到商店买电池,营业员都要先用小电珠试一下,如发光正常, 则说明电池是好的。现在电器的从业人员,判断电池新旧好坏的时候, 是先测一下开路电压, 再快速测一下短路电流。例如对于普通 5号电池, 短路电流大于 500mA , 则就是好的。以上二个例说明了作为一种能源的电池要求能够输出电流也就是能够输出功率,才能称得上性能良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电池内阻的概念,简约的说,电池内阻等于开路 电压除以短路电流。当然这仅仅是表明内阻的概念, 实际上是不可能用这个方法测试内阻。在直流条件下我们可以给出电池的直流等效电路, 见图一,以及公式 U=E-IR。此式说明电池内阻 R 越小,输出的电流时 电池电压降就越小,或者说该电池能够在大电流的条件下工作。

二、测试电池内阻的意义 1、工厂中出厂检验的项目之一 2、组装电池组时,需挑选内阻相近的电池单元组成一组。 3、因电池的容量 Ah 越大,内阻就越小,因此可以根据内阻大小粗略判断电池容量 . 4、电池老化和失效后突出的表现为内阻增大,因此测试电池内阻就可以快速判断出电池的老化程度。 5、电池组维护过程中,需要经常测试各电池单元的内阻,以便把内阻增大的单元挑出来, 换个好的。 三、电池内阻的直流测量方法 1、等效电路(见图一 2、测试标准 各种电池的测试标准不完全一样,下面以锂电池为例大体介绍一下测试步骤。 第一步:以 0.2C/h的恒定电流充电至规定电压 . ,例如设电池容量 C=6Ah,则 0.2C/h=0.2 6Ah/h=1.2A。 第二步:存放 1-4小时。 第三步:以 0.2C/h的恒定电流 I 1放电时,测出电池两端电压 U 1 。 第四步:以 1C/h的恒定电流 I 2放电时,测出电池两端电压 U 2 。 以上各步骤在 20°C ±5°C 的环境下完成。 电池的直流内阻 R dc =U1-U 2/I2-I 1 。

蓄电池维护中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蓄电池维护中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为确保VRLA的可靠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在蓄电池维护中都会对蓄电池进行一定的测试,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1、电压测量法 通过万用表测试单节电池电压,寻找落后电池。 优点:方法简单 缺点:准确性差,浮充状态,落后电池的电压和正常电压差别不大,基本上无规律可循。 2、核对放电法 1利用实际负载进行核对放电。 2利用传统电阻箱、水阻或PWM假负载进行放电测试。 优点: 测试准确可靠。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常用检测方法。 缺点: 1、核对放电时间长,蓄电池需要脱离系统,风险大。 2、需要人工操作。 3、机房必须具备主备电池的条件。 4、只能整组测试,不能单节测试。 5、频繁测试将导致蓄电池硫酸盐化,损害蓄电池寿命。

6、只适合定期维护,不适合日常维护。 3、在线快速容量测试法(电池在线测试仪、巡检仪 通过巡检测试仪对单节电池进行在线测试。 优点: 操作简单,风险小,可快速查找落后电池。 缺点: 1精度差,只能定性判断好坏,无法准确测算好坏程度及容量指标。 2要求较高的机房测试环境,但大部分机房实际很难满足要求。 4、电导(内阻测试法 在蓄电池两端加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信号,测量出与电压同相位的交流电流值,其比例即为电导,一般测量频率为30HZ,根据不同容量的电池频率进行调整。电池容量越小,电池电阻越大,电导值越小。 优点:测试方法简单,可准确查出完全失效电池。 缺点:很难准确测量蓄电池容量,大量试验表明,只有电池容量降低到50%后,电导才有较大变化,40%以下,电导有明显变化。因此此方法只能确定电池的好与坏,很难准确测出实际指标。

磷酸铁锂电池直流内阻测定

LiFePO4/C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测试研究 摘要:研究了圆柱形动力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电流、不同测试持续时间下的直流内阻。分析了电池SOC、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持续时间以及电流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电池直流内阻的影响。研究表明,测试电流和持续时间对电池的直流内阻影响比较大,在30~80%SOC 范围内相同测试条件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不大;放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略高于充电测试条件下的直流内阻;在0~10s内,电池的直流内阻测试值与测试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容量型电池与功率型电池的直流内阻变化规律相同。 关键词:直流内阻,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测试方法 Study on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4/C Li-ion battery Abstract: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battery is an essential parameter for designing vehicle auxiliary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 effects of current, time, SOC on DC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FePO4/C Li-ion batter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is similar at 30~80% SOC on the same test methods,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with discharging methods is larger tha n it with charging methods, and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is linear with the test time in 10s at the same SOC and current. The DC internal resistance variation rules of the high energy battery are similar to the high power battery. Keywords: DC internal resistance, LiFePO4, Li-ion battery, power battery, test methods 内阻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内阻的测试包括交流内阻与直流内阻。对于单体电池,一般以交流内阻来进行评价,即通常称为欧姆内阻。但对于大型电池组应用,如电动车用电源系统来说,由于测试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来直接进行交流内阻的测试,一般通过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组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多用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的健康度,进行寿命预测,以及进行系统SOC、输出/输入能力等的估计。在生产中,可以用来检测故障电池如微短路等现象。 直流内阻的测试原理是通过对电池或电池组施加较大的电流(充电或放电),持续较短时间,在电池内部还没有达到完全极化的情况下,根据施加电流前后电池的电压变化和施加的电流,计算电池的直流内阻。测试直流内阻必须选择好四个参数:电流(或采用的倍率)、脉冲时间、荷电状态(SOC)、测试环境温度。这些参数的变化对直流内阻有较大的影响。 直流内阻不仅包括了电池组的欧姆内阻部分,还部分包括了电池组的一些极化电阻。而电池的极化受电流、时间等影响比较大。目前常用的直流内阻测试方法有以下三个:(1)美国《FreedomCAR电池测试手册》中的HPPC测试方法:测试持续时间为10s,施加的放电电流为5C或更高,充电电流为放电电流的0.75。具体电流的选择根据电池的特性来制定。(2)日本JEVSD713 2003的测试方法,原来主要针对Ni/MH电池,后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首先建立0~100%SOC下电池的电流一电压特性曲线,分别以1C、2C、5C、10C的电流对设定SOC下的电池进行交替充电或放电,充电或放电时间分别为10s,计算电池的直流内阻。(3)我国“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HEV用高功率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性能测试规范》中提出的测试方法,测试持续时间为5s,充电测试电流为3C,放电测试电流为9C。 JEVS法、HPPC法两种测试方法各有特点,JEVS法采用0~10C“系列”电流可以避免采用单一电流产生的结果偏差,其假定电池的内阻主要成分是近似恒定的欧姆阻抗,因此在放电倍率较低情况下可靠性较高。实际上在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时,整个电池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由小倍率下的电荷转移过程控制变为传质过程控制,电池的阻抗构成中不仅有电池本体欧姆阻抗,还有极化反应阻抗等,并且随电流和脉冲时间发生变化。HPPC法同时采用中

锂电池内阻测量的方法及电路设计

文中测量锂电池内阻的方法是由激励信号电路产生正弦信号,正弦信号通过电容隔离与电池连接,即电池两端无直流信号,在电池两端分别接上电压测量电路和电流测量电路得到电压、电流信号,将得到的电信号通过AD 采样电路输入到FPGA 中,在FPGA 中通过同步积分法的滤波和取样积分法的取幅值过程,最后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到测量的内阻值,并通过DA 电路输出到示波器或LCD 上显示。 1 .信号激励电路 为产生锂电池内阻测量时所需的正弦波信号,设计了一个简易的交流电流源作为信号激励模块。该模块选用ICL8038 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电路如图 4 所示,ICL8038 波形发生器是一个用最少的外部元件就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脉冲波形的高精度函数发生器。由于它具有电压范围宽、适应性强、精度高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模拟信号源或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中,并且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可以由电流或电阻控制,范围可从0.001 Hz 到高于300 kHz。 2 .电压采集电路 锂电池的端电压测量电路采用INA117 高共模差分放大器组成的电路模块.INA117 是精密单位增益的 差分放大器,可代替隔离放大器,可以消除孤立的输入侧电源及其相关脉动、噪声和静态电流,测量电路通过芯片引脚2、3 采集电池正负极之间电压差值,如图5所示。https://www.doczj.com/doc/bd10901039.html,/article/show-2383.htm 3. 电流采集电路

电流测量电路与电压测量类似,如图6 所示,通过采用WHB06LSP5S2 电流传感器来将电流的测量转化为电压的测量,采用闭环系列霍尔传感器能将测量误差降到最低,并且电流、电压电路采用一样的INA117电路模块可以进一步降低误差。 本资料属于购线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资料查看,请前往购线网!

UPS蓄电池的测试使用与维护

UPS蓄电池的测试、使用和维护 2006-07-03 00:48:12 UPS蓄电池在UPS电源设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小型UPS电源中广泛使用的免维护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占据UPS电源总成本的1/4~1/2之多。不仅如此,实际维修也表明,约有50%以上的UPS电源故障与UPS蓄电池有关。无论作为UPS故障的起因还是结果,UPS蓄电池的失效都会直接表现为内阻增大、端电压不够、容量不足或瞬间放电电流不满足带载启动要求等。因此,在使用和维修UPS电源时,正确认识UPS蓄电池、科学使用UPS蓄电池、掌握测试和挑选UPS蓄电池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为说明问题方便,UPS蓄电池简称为电池。) 一、UPS蓄电池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衡量UPS电池的指标中,电池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是两个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例如,日本汤浅NP6—12型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是6Ah/20h;德国阳光A406/165型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容量是165Ah/20h。 电池的容量是指充足电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输出的电量。在恒流放电的情况下,容量Q=It 式中Q——电池放出的电量,Ah; I——放电电流,A; t——放电时间,h。 所谓终止电压指电池低于这一规定的电压时,电池就无法正常工作的电压。换言之,电池在低于终止电压的情况下继续放电使用,可能会造成电池永久性损坏。电池的额定容量或标称容量用字母C表示。例如,额定容量为6Ah的电池,C=6Ah;额定容量为24Ah的电池,C=24Ah。 容量的概念实质是电池能量转化的表示方式。例如,考虑到电池的端电压E=12V在实际使用时保持近乎不变的事实及输出能量表达式W(t)=IVt=IEt,因此,6Ah从能量效果的角度,可理解为NP6—12型蓄电池在保持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释放能量,若以6A电流放电可释放1h或以1A的电流放电6h。 二、放电制与放电速率 在研究电池时,常常规定统一的放电时间,称为放电制。利用给出的放电制就能通过额定的容量求出放电电流。放电电流(A)=电池的额定容量(Ah)/放电制时间(h) ,为了对容量不同的电池进行比较,放电电流不用绝对值(安培)表示,而用额定容量C与放电制时间的比来表示,称作放电速率或放电倍率。20h制的放电速率就是C/20=0.05C,单位为A。 因此,上述NP6—12型电池的容量指标6Ah是在20h制的放电速率,即0.05C放电速率下测定的。对于NP6—12型电池,0.05C等于0.3A的电流。 三、测试UPS蓄电池 测试UPS电池的目的是确定该电池是否满足UPS电源的使用要求。这在更换UPS电池和判定原有UPS电池是否失效时是必须的。 在实际维修UPS时,一般的UPS电源对电池的要求:满足原来使用电池的端电压;电池应具有在启动放电瞬间就能输出大电流的特性;满足一定容量和内阻,以保证逆变供电的时间。 从以上UPS电源对电池的要求可见,单凭测量UPS电池的端电压是不能确定电池好坏的。

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

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低温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及检测标准1.电池测试方法 蓄电池充电 在20℃士5℃条件下,蓄电池以1I (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 V,静置1h, 3 (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时转恒压充电,至然后在20℃±5℃条件下以1I 3 充电电流降至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I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 3 (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计)。 c) 用1I 3 d)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则可以重复a)一c)步骤直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允许5次。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2℃下储存20h。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 c) 蓄电池在-20℃士2℃下以1I 3 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计),并表达为20℃放电容量的百分数。 -4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40℃士2℃下储存20h。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 c) 蓄电池在-40℃士2℃下以1I 3

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计),并表达为20℃放电容量的百分数。 备注:1I 3— 3h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 3 /3。 C 3 — 3 h率额定容量(Ah)。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60℃士2℃下储存7day。 c) 蓄电池在20℃士5℃下恢复5h后,以1I 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 d) 用 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e) 蓄电池再按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1 3 (A )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 9) 用 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循环寿命 a)然后在20℃±5℃条件下以9I 3 (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b) 蓄电池在20℃士2℃下以91 3 (A )电流放电,放电后静置l5min。 c) 蓄电池按a)方法充电。 d) 蓄电池按b)一c)步骤连续重复若干次。 e) 按方法检查容量。如果蓄电池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的92%终止试验。 f) b )一e)步骤在规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为循环寿命数。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一)实验内容: 1.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二)实验目的: 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 (四)课时:2节 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 (五)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 2、布置实训任务 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3、演示讲解 1).仪器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 2).实训注意事项 (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 (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外观直接检查 (2)电解液液面检测 (3)电解液密度检测 (4)蓄电池端电压检测 4、指导学生操作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密度计读数不准; 2).高率放电计接通时间过长。 5、操作步骤 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 (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 (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 (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 (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2)液面高度的检查 (1) 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1-1(a)。

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标准值为10~ 15 mm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2)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1-1(b)。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3)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1-1(c)。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3).检查电解液密度 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 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②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插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孔内,如图1-2所示。 ③用手将橡皮球捏瘪,再慢慢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玻璃管中。 ④注意控制吸入时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项住为宜。 ⑤使管内的浮子浮在玻璃管中央(不要相互接触),读密度计的读数。要求读数时使密度计刻度线与眼睛平齐,测量的密度值应用标准温度(+25℃)予以校正(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见表1-2。 表1-2 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 修正g/cm3)电解液温 度(℃) 密度修正 值(g/cm3) 电解液温 度(℃)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试验操作手册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试验操作手册 制定 编写 日期

通信系统后备蓄电池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因电池内活性物质脱落、变质、电解液减少、正极格栅腐蚀或硫化等原因,使电池组的实际容量逐渐减少。为了掌握蓄电池组的真实放电工作情况,确认市电停电后蓄电池组的保证供电时长,保障设备安全供电,应定期对在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 蓄电池的放电测试有两种方式:核对性放电试验和容量试验。 核对性放电试验是指每年以实际负载做一次(UPS使用的密封电池,每季度一次)放电试验,每次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的30%-40%。通过核对性放电试验可以检验出各只单体电池间的连接是否可靠,电池内部是否有短路、断开等故障,整组电池放电性能是否严重劣化、是否存在落后电池等。 容量试验是指每三年做一次容量试验,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的80%。使用六年后的电池应每年一次。对于UPS使用的6伏或12伏电池,每年做一次。容量试验是一种完整的检测方式,只有通过容量试验才能真正判断电池的放电性能。 根据《电源、空调维护规程(2013修订版)》的规定,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手册,以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为手段,了解全省在网运行的蓄电池设备供电保障能力,指导现场维护人员操作方法,提高全省的动力专业蓄电池维护水平,保障蓄电池设备的运行安全。 本手册只适用于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前的检查 在进行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前,应对相关的通信电源系统和环境等设施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电池室环境及电池外观检查; 电池室环境检查: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氢气,如果电池室密封很好,并且没有通风设施会造成氢气浓度过高,极易发生爆炸,属于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空气流通不好,新鲜度不足,对人员安全也存在较大风险。在放电试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风状况良好。 电池组外观检查:检查极柱、连接条有无松动、变形、腐蚀,温度是否异常,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泄露、变形等。 发现问题应首先处理隐患,在没有完成隐患处理以前不能进行放电试验。

锂电池保护板的简单检测方法精编版

锂电池保护板的简单检测方法 锂电池保护板对锂电池进行过充、过放、过流(充电过流、放电过流和短路)保护,有些保护板上设计有热敏电阻,用于对电池进行过热保护,但过热保护通常是由外电路完成的,并不由保护板实现。保护板上的热敏电阻仅仅是给外电路提供一个温度传感器。如果保护板不良,电池就很容易损坏。本文介绍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简单检测方法。 检测电路如下图: 电路很简单,主要元件就是一个电容和两个电阻,两个开关可以用鳄鱼夹或手动搭线都没问题的。色框内的部分是锂电池保护板的内电路。 原理: 电解电容C连接到保护板上的电池接点(B+,B-)上,充当电池,可进行充电和放电,连接时别弄错极性就行。电压表(数字万用表20V电压档)并联在电容两端,用于监视电池电压。 初始时,电容C没电,保护板上的控制芯片无工作电源,保护板处于全关断状态,即使接通开关K2,电容也不会充电。断开开关K2,电容也无电可放。即使电容有电,但电压达不到保护芯片的工作电压,也不会通过R1、R2放电。 如果带保护板的锂电池(比如手机电池)放置太久,电池因自身放电和保护板电路耗电使电池电压低于保护板上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保护板则全关断。测量电池引出电极P+、P-无电压,充电也充不进,就相当于上述这种初始情况。对这样的电池,一般人只能将它报废处理。其实很多时候电池并没有坏,只是必须拆开电池的封装外壳跳过保护板直接给电池芯充电,当电池芯的电压达到保护板上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之后,电池才起死回生,能正常充电和使用。 本电路中,电容C充当电池的作用,下文关于电路原理的叙述中一律称之为电池。 接通开关K2,如前所述,电池并不会充电。按下按钮开关K1,5V电源通过R1、保护板的P+、B+(保护板上的这两个接点是直通的)、K1给电池充电,电压表上可实时读取电池两端的电压,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约2V)时,放开K1,这时保护板

锂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51电池搜索网https://www.doczj.com/doc/bd10901039.html, qtekc 锂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锂电池是一个要求高品质、高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时往往不清楚电池的性能,导致在使用时电池的效率往往达不到理想目标,有时甚至盲目使用还会引起电池爆炸事件的发生,人生安全也会受到损伤,因此了解电池的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锂电池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电压、内阻、容量、内压、自放电率、循环寿命、密封性能、安全性能、储存性能、外观等,其它还有过充、过放、可焊性、耐腐蚀性等 测试仪 硬质棒 钉子 1 方法一、自放电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由于标准荷电保持测试时间太长,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V.1C充电80分钟,搁置15分

钟,以1C放电至10V,测其放电容量C1,再将电池以1C充电80分钟,搁置24小时后测1C容量C2,C2/C1×100%应小于15% 锂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3.0V,恒流恒压1C充电至4.2V,截止电流:10mA,搁置15分钟后,以1C放电至3.0V测其放电容量C1,再将电池恒流恒压1C充电至4.2V,截止电流100mA,搁置24小时后测1C容量C2,C2/C1×100%应大于99%. 2 方法二、内阻测量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易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交流内阻测试方法为:利用电池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的特点,给电池一个1000HZ,50mA的恒定电流,对其电压采样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从而精确地测量其阻值.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