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部编本七下语文期末课内文言文整理【教师版】

2018部编本七下语文期末课内文言文整理【教师版】

2018部编本七下语文期末课内文言文整理【教师版】
2018部编本七下语文期末课内文言文整理【教师版】

七下课内文言文整理复习一(读背卷)

1、《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告诉)(当权)(推托)(用)(难道)

经为博士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

(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只)(应当)(了解)(历史)(谁)(像)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于是)(到,等到)(经过)(才干和谋略)(再)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就)(重新)(知晓)(于是)(表顺承)

▲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作者)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重点句翻译: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对着)(门)(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

(思念)

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了)(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

(早晨)

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只)

骑.鸣啾啾。

(战马)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奔赴)(跨越)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

(有余)(愿做)(希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穿)(通“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动弹)(眯着眼)(跑)(怎么)

▲选自宋代(朝代)郭茂倩(编者)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重点句翻译:

1、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壮烈牺牲了,有的凯旋而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天子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还赏赐很多的财物。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象乌云一样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3、《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擅长)(凭借)(夸耀)(曾经)(放下)(表顺承)(斜着眼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指陈康肃射箭)(表修饰)(离开)(只是)(点头)(指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你)(懂得)(射箭的本领)(罢了)(…的样子)

曰:”尔安

..地,以.钱覆.其口,..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

(你)(怎么)(轻视)(凭)(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放置)(在)(用)(覆盖)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慢慢地)(下滴)(指油)(却)(于是)(只是)(表修饰)(打发)▲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北宋(朝代)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重点句翻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老翁看到他射箭每十支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入到葫芦里。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四、五、六单元复习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口技》 [一]阅读全文回答: 1、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会宾客大宴(A)A.适逢,正赶上B.会议C开会D.会合 (2)众妙毕备(C)A.毕生B.毕业C全、都D.完了 (3)宾客意少舒(B)A.少量B.稍微C减少D.年轻 (4)不能名其一处也(D)A.名字B.名声C.出名D.说出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4.“一时齐发”指文中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样写的作用是烘托口技艺人技艺之“善”。 7.文中用犬吠声写声之远,用妇人惊觉欠伸、妇抚儿乳和妇拍而呜之写声之近,用儿醒大啼写声之大,用有鼠作作索索写声之小、夜之静。 8.文章正面描写了口技者表演的内容,侧面描写了观众的反映,都是为了突出“善”。 9.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答:我认为可信。因为口技人的表演技艺非常高超,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呢?答: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效果的作用,这样围着,易把听众带人情景之中。如果不围,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效果。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喂奶)(2既而儿醒(不久,紧跟着)(3)一时齐发(同时)(4)众妙毕备(全、都)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众妙毕备。∥满座宾客)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文言文汇总

一、《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象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下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细观察,以丛草作为树林,以小虫和蚂蚁作为野兽,以泥土凸的作为山丘,凹的作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见到有两个小虫在草里斗,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进去。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驱逐去别的院子。 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字,代家,本文选自《》。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童稚()鹤唳()项为之强()土砾()凸凹()()藐()小凹者为壑()怡()然自得 3.解释词语 张目对日(睁开)明察秋毫()纹理()时(时常)有物外之趣(超出物体本身之外的乐趣)私拟作(私下,私自;比拟) 项(颈,脖颈)为之强(通“僵”,僵硬) 徐( 慢慢地)喷以( 用)烟鹤唳( 鸣叫)云端怡然(愉快的样子) 盖( 原来是) 方(正)出神鞭(用鞭子打,抽打)数十 4、一词多义 ?指出下列“之”的用法(在括号中选出恰当的序号)A、代词,代人,代物,代事;B、结构助词,的;C、结构助词,舒缓语气,不翻译D、语末助词,不翻译;E、动词,去,往,到、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B的) 2、故时有物外之趣(的B ) 3、心之所向() 4、昂首观之( A ) 5、项为之强(A) 6、使之冲烟而飞鸣( A ) 7、为之怡然称快( A)8.至之市(E 去,往,到、) ?指出下列句中“以”的用法:A、用,拿;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B、把,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C、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D、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必考4大题型题型2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测试

题型2 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老的书籍,有“三坟五典”之说。也可指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时期,主簿官职仍存在于各级官署中,如杨修曾为曹操主簿。 C.阁老,唐代以中书舍人的年资长久者为“阁老”,到明代,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 D.兖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 解析:选C C项,“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错。明代亦称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者为“阁老”,不限于内阁阁臣。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后代因为先世官爵而得到官职。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接见大臣,商讨、处置国家重要事务的办公场所。未经帝王允许,其他人不可随便进出。 解析:选D D项,“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D.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 解析:选D D项,应是“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B.部伍,即“部曲行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部队。 C.典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由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 D.归葬,指归葬本土,是我国古代丧葬的一种重要习俗。因从军、仕宦等原因亡故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 《孙权劝学》 【作家作品】 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1.初.,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事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 5.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6.但当涉猎 ..耳()()..() 7.见.往事 8.卿言多务,孰若 ..孤() 9.蒙乃.始就学() 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 ..()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3.大兄 ..之晚乎()()..何见事 【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 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用原文词语填空) 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 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木兰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 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 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 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 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1.策勋十二转策:()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 【重要实词】 1.木兰当户织当:() 2.问女何所忆忆:() 3.昨夜见军帖帖:() 4.唯闻女叹息唯:()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6.旦辞爷娘去旦:() 7.朔气传金柝朔:() 8.策勋十二转策勋:() 9.赏赐百千强强:() 10.出郭相扶将扶将:() 12.著我旧时裳著:() 13.当窗理云鬓云鬓:()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特殊句式】 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 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翻译: 3.互文现象: 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赵且伐①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⑤。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⑥。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⑦,以弊大众⑧,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①伐:攻打。②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③惠王:赵国国君。④曝(pù):晒太阳。⑤喙:鸟的嘴巴。⑥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⑦相支:长久相持。⑧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赵且伐燕________ ②以弊大众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4)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1)将要;蒙蔽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析】【分析】(1)“且”是副词,将要;“敝”指使…劳苦(贫困) (2)注意相舍指放过对手;并指全都;故翻译为: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我们可以不同的人物角度方面来回答。如从苏代的角度,抓住“方法巧妙、态度诚恳”等方面来回答;从惠王的角度看,抓住“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方面来回答。 (4)从“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中可知,这个成语应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故答案为:(1)①将要;②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过:到;拜访。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木兰诗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0、《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1:必修1课内文言文复习

必修一课内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 一、温故知新(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 1.封:①既东封.郑 ②肆其西封. 2.军:①亮率诸军.攻祁山 ②晋军.函陵 ③万人为一军. 3.阙:①不知天上宫阙.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辞:①不辞.劳苦 ②停数日,辞.去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鄙:①北蛮夷之鄙.人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微:①防微.杜渐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若.入前为寿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8.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且焉.置土石 ④复驾言兮焉.求 三、文意理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2.本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3.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 (),可汗大点兵,军书 ..()卷,卷卷有爷. ..()十二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 ..()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选自朝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汉乐府中的“乐府双璧”指的是和。 三、解释下列重点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初一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

文言文翻译专题 第一课时 一. 真题演练: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译: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译: 2.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译: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译: 《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是“理解”,即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它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二是“翻译”即能把文言文的内容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它是文言文阅读专题中直接考查的内容。 二、指点迷津 理解句子 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

2013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名词的活用】归纳学生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名词活用习案 (一)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二)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 3.不冠.不袜. 4.不可不语. 5.策.扶老以流憩 6.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7.臣乃敢上.璧 8.臣少多疾病 ..。 9.臣少仕.伪朝 10.臣语.曰 1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12.祠.韦苏州 13.道.芷阳 14.德何如则可以王.? 15.羝乳.乃得归 17.东亦客.也 18.而后乃今将图南. 19.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20.范曾数目.项王 2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22.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23.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4.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25.怀.其璧26.缓板.而歌. 27.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28.惠等哭,舆.归营 29.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0.籍.吏民,封府库 31.既祖.: 3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3.皆白衣冠 ...以送之 34.皆名.天下 35.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 36.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37.谨拜表.以闻 38.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9.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40.绝不饮食 .. 41.君子不齿. 42.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43.乐琴书 ..以消忧 4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5.历职.郎署 46.吏.吴两载 47.蔺相如前.曰 48.履.至尊而制六合 49.面.北为平远堂 50.目.吴会于云间。 51.乃朝服 ..,设九宾 5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3.沛公军.霸上 54.沛公欲王.关中 5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5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58.秦伯说,与郑人盟.。 59.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6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61.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6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6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6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5.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67.汝又不果.来 68.舍.相如广成传舍 69.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70.师.道之不复: 71.始舍.于其址。 72.树.之以桑 73.顺流而东.也: 7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75.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76.天雨.雪 7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79.无得而状. 80.吾得兄事.之 81.吾师.道也 8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资料

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原文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上海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

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 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景,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的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已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上学了,反正学不好,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到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样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对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今年就没有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的鼓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有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汗流下来,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睌上,回到家里,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躺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那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爱你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确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已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邃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大全

一、 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