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一)宏观掌控

本阶段是中国历史的幼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中华文明基础的初步奠定。

1、1、奴隶社会

(1)历程: 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

(2)政治: 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诸侯争霸。

(3)经济: 夏、商、西周生产工具尚处于金石并用时代,后期出现少量青铜工具;春秋时出现铁器和牛耕。劳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土地制度是井田制。赋税制度上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贡赋。(4)文化: 甲骨文和金文、历法、医学、《尚书》和《周易》,雕塑和青铜艺术达到高峰,伟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

(5)民族关系:

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国内各民族联系和交往不断加强,春秋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

2、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时期

(1)政治: 政权逐渐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形成变法、改革浪潮;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建立起来;大国争霸,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2)经济: 铁器、牛耕使用更普遍;井田制瓦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

(3)文化:科技成就突出表现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天文历法、医学等;社会大变革突出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如百家争鸣。

(4)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华夏族逐步形成,为秦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打下基础。(二)微观细嚼

1、夏、商、西周的更替

(1)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

(2)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都于亳,盘庚候前都于殷;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业之战后灭亡。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都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因为周厉王暴政。

2、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1)分封制

目的:巩固奴隶主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与周王关系:诸侯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打仗

分封的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

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瓦解:春秋时,诸侯争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2)井田制

性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臣下,土地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

劳作方式:奴隶集体耕种

瓦解:春秋时,诸侯争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3、春秋战国的纷争

根源: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目的:为争夺土地、人民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

经过:春秋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战国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长平之战

影响:给人民带来痛苦、灾难;加速了由分裂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和

4、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封建的)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确立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区别和本质:春秋时的改革是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但结果却使用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定下来;战国时的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和建立地主

阶级统治

内容: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

作用和结果: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新的封建制度确立了

6、商鞅变法

背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的出现——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内容:第一次(“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定封建土地私有制)

意义: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其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7、春秋战国的文化

思想:老子,道家创始人,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孔子,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为“仁”,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化典籍为《诗》、《书》、《礼》、《易》、《春秋》。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荀子,唯物主义思想,“制天而用之”。庄

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韩非子,后胜于今;“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文学:《诗经》、屈原和《离骚》、诸子散文

科学技术:天文历法,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载(早欧洲600多年);确立十九年七闰(早西方160年);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物理学,《墨经》光学八条。医学,扁鹊被后世尊为“脉学之宗”,四诊法

(三)重点优化

1、夏、商、西周三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暴政

2、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

原因:(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3)夏朝已经有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

3、武王伐纣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推翻暴君战争。

4、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及性质。根本原因:周厉王暴政;性质:平民的武装暴动

5、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

相适应的上层建筑。(3)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如何评价?

背景:①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②生产力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可乘之机。

评价:消极,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积极,客观上有利于历史前进。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在兼并和争霸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的统一,集权趋势加强,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丁基础。第二.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进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春秋时期是一个新旧制度更替的过渡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封建制同旧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和为争霸而实行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旧制度,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为新兴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的道路。第三,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不断的争霸战争,周边的少数民族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

系,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四,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线。随着各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发展,各族融合,形成了以秦、楚、晋、燕、齐等为中心的融合区域,使各族共同走上向封建制转化的道路,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7、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实质是什么? 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

8、认识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

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性质: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

9、公田至私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10、“相地而衰征”及“初税亩”的实质是什么? 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11、老子“无为”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

1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第二单元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一)宏观掌控

本阶段总特征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

1、政治

(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局面。秦灭六国,平越族,击匈奴,统一了全国,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基本形成。但是,由于秦的暴政,秦王朝在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覆灭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中期汉武帝的“大一统”,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西汉后期,外戚王莽自立为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的东汉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和发展。但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国家分裂割据的社会基础。东汉中后期,统治黑暗,外戚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黄巾起义.由于黄巾起义的打击和军阀势力的膨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国家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对当代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建立了整套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汉承秦铡,汉武帝推行一系列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东汉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专制集权。

2、经济

社会经济初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居世界前列,为后世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如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的安抚统治方法等,也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故出现了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和光武中兴。农业发展突出表现在铁器和牛耕技术的进步以及水利的兴修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以冶炼和丝织业的发展为主。东汉时,豪

强地主田庄经济发达,豪强地主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力量,这就为东汉后期政治黑暗和割据势力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3、民族关系

民族交往,特别是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重大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园长期的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灭六国,南平越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两汉时期,民族交往频繁,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在西南设置郡县,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同中原的联系。边疆各族对开发边疆地区,缔造中华民族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对外关系

中外交往开始发展起来,中外交往中中国主要是文化输出。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中外交通发达,统治者思想开放,政策开明,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西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都有联系、交往。出现了陆上要道“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影响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东亚,远及欧洲和非洲。

5、文化

秦汉文化的突出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行列;气势恢弘。原因:国家长期统一,社会较稳定;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发展

(二)微观细嚼

1、秦的统一

条件:客观上,①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联系加强(物质);②人民渴望统一;③诸侯争霸,局部已统一。主观上,①商鞅变法彻底,国富兵强;②秦王嬴政本人雄才大略;③实行了

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过程:灭六国;修灵渠,统一越族;统一西南;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意义:①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措施:①政治上,确立皇权;建官制;颁秦律。②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驰道。③文化上,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义: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使人民处境日益恶

3、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暴政——徭役重;刑罚严;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

经过: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刘邦项羽等反秦;前207年里帮攻进咸阳,秦亡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意义:第一次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两汉的重要制度

(1)刺史制度

实行:西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置刺史一名

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发展:东汉时,此时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拥有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至汉末,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实质: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

(2)郡国并存制

实行:汉初推行郡县制与封国制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形成了“王国问题”

解决: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3)察举制

目的: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实质:是一种选官制度

发展:汉武帝时建立,东汉注重孝廉,后随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开始注重门第望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内容:差距、皇帝征召

(4)编户制度

目的: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实质:成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内容: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5、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汉:①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凿空”;第二次建立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

6、两汉与西南夷、百越的关系

与西南夷:汉武帝时设郡;西汉末年一人反抗;东汉初重新并入汉版图

与百越:分布在华南、华东,汉武帝设南海九郡

7、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8、东汉于欧洲的往来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东汉,是为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9、秦汉科技成就

天文历法:①汉武帝时,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制订。②稀罕事,关于太阳黑子的世界最早记录。③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对日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数学:《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医学: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的麻沸散(1600多年);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10、史学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黄帝之汉武帝1300多年的历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断代史

11、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关系略

(三)重点优化

1、对秦长城的评价

积极方面:抵御了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闻名世界,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消极方面:它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中国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不利于民族融合,它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对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

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制度;统一度

幅员辽阔的疆域。

3

①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开创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继承和发展。③秦因暴政而亡曰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吸取,促成两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④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政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

5、秦汉时期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使其从此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佛教与道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繁荣。

1、政治上:(1)该时期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国家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五胡内迁,民族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3),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形成士族制度,政治日趋黑暗腐朽。(5)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经济上:(1)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发展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2)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3)分裂、割据、战乱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水平较低。(4)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

3、民族关系:因民族迁徙,各族交往联系加强;统治阶级的改革,促使了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4、文化上: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玄学、道教和佛教兴盛;文学艺术成就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即打上了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二)微观细嚼

1、江南农业的开发

2、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4、科学技术的进步

数学:魏晋刘徽提出计算∏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值(近1千年);《缀术》

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

5、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斗争

道教发展:东晋葛洪改造道教,成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萧梁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佛教传播:西汉传入,南北朝鼎盛;原因是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社会动荡不安,穷苦百姓寻找精神寄佛教教义的中国化

反佛斗争:原因,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

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

表现: 范缜《神灭论》;北周武帝灭佛

6、文学

特点:承上启下

流派:建安文学;陶渊明田园诗;乐府民歌

7、艺术

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二王”

绘画: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画人物,《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三)重点优化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及成因

(1)江南迅速开发--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统治者推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相对较安定。

(2)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战争破坏,农耕规模缩小;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环境破坏。

( 3)土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重要地位原因:士族制度形成并发展;佛教盛行。

(4)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原因:社会大动荡,城市遭破坏。

(5)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原因: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

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原因

(1)文化特点:①科学技术,世界领先;②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③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④思想领域异常活跃;⑤成就多样,各具特色。

(2)原因:①民族大融合②分裂中蕴含统一因素③北方经济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

3、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4、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异同在文化上的反映

(1)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和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及思想感情的民歌,如《敕勒歌》等。③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时出现在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同:①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②佛教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窟,南方修建寺院。宗教画流行,为反对佛教欺骗,范缜写《神灭论》。南北民族融合都加强了。

5、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王朝有几个:5个;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空前繁荣。

1、政治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因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唐初统治着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央宦官专权,促使唐朝走向灭亡。隋唐时期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得以革新和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表现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逐步与中原地区接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出现以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稍见松驰。

3、民族关系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和推动

了边疆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各民族间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4、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友好往来频繁。

5、文化方面:科技文化全面辉煌。表现在:对外文化兼容并收,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尤其

亚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二)微观细嚼

1、隋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581年,外戚杨坚建隋,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统一的原因:①民族融合;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③隋文帝的经济建设,做好准备;④陈朝的腐败

统一的意义: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2、隋朝建设

兴建两都:大兴城和洛阳城

广设仓库:洛口仓和含嘉仓等

开通运河:①目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②概况,公元605~610年修建,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沟通了

五大水系)③特点: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修筑驰道:榆林——涿郡、太原——洛阳

3、贞观之治

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

含义: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措施:

①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戎奢从

简;③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3、武则天的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统治具有贞观遗风

政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才(狄仁杰、姚崇);注重发展科举制;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首创武举和殿试;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旧地;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

使船进入市内,使洛阳“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玄宗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姚崇、宋璟);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大兴文治

评价: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5、三省六部制

背景: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目的:为了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事实:隋文帝时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

内容: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门下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职权:中拟、门审、尚行

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后世沿用

6、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推行原因:随着土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建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

完善:唐朝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主持考试,以后成定制

评价: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农业生产

7、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增加了赋税收入

内容:隋沿用前朝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扩大了兵员

发展:唐初调整健全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并将分离清除胡汉分治遗迹

破坏:武则天时,原因是均田制遭到破坏有益统一富强融合

崩溃:开元年间,开始实施募兵制

与募兵制的区别:①来源,均田农户出丁;自由应募。②补给,自备资粮;衣食由国家供应。③性质,兵农合一;终身职业兵。④兵将关系,分离;有隶属关系

8、租庸调制

含义:租即地租;庸纳绢或布以代役;调即户税,交纳定量的绢和布

创立:北魏

基础: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

发展:隋沿袭,“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推行)

完善:唐前期,庸不再有年龄限制(意义: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国家富强)崩溃:公元780年,标志是两税法的实行——根源是均田制破坏

9、两税法

原因:土地兼并——政府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秋季两次纳税

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0、经济的发展表现

农业特点:①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筒车、曲辕犁;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手工业特点:①产地分布广;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③分工细,品种繁多;唐三彩、秘色瓷;

④技术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冶铸业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造船

业最早使用机械动力,丝织品吸收波斯的风格)

商业繁荣:①交通四通八达;②有统一货币,开元通宝;③市场发达,固定交易,市中有柜坊和邸店,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六七百年

城市兴旺:①长安、洛阳是隋唐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大都会;②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商业都市的东西两个中心。

11、民族关系

(1)突厥

兴起:兴起于阿尔泰山,6世纪中期建突厥汗国

分裂:隋初分裂为东、西突厥

东突厥:贞观年间,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用开明政策,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等,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西突厥:隋唐之交势力强大,控制天山以南的西域各国,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征服依附其的高昌,治安西都护府下高昌故地;唐高宗时,灭西突厥;武则天时设北庭都

护府辖其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从回纥到回鹘

兴起:7世纪初,活动在色楞格河一带。

与唐的关系;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几次和亲衰落:8世纪后期,改为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

(3)靺鞨和渤海国

兴起:7世纪中期以后,黑水和粟末部强大

与唐的关系: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正式归属唐朝版图;

②7世纪末,唐玄宗封大柞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假手忽汗州都督,渤海正

式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

兴起: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

与唐关系: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5)唐蕃关系

吐蕃兴起: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内容: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8世纪初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入藏;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9世纪中期,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

12、唐疆域

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13、对外关系从登州、扬州处罚可到达今天的韩、日

(1)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

从广州出发经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设市舶司)

(2)和新罗

留学生:新罗人最多;著名的如崔致远

影响: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及制铜技术传入新罗,姓氏、服饰、节令、风俗受唐影响

(2)和日本

隋朝:日中互遣使臣

唐朝: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文化交往中突出人物有吉备真备、鉴真

对日影响:①日本大化改新仿唐制度;②都城建造;③儒学传播;④贸易往来频繁

(3)和印度

印度被称作“天竺”

往来:唐太宗派人学习熬糖法,中国十进位计算法传入天竺

代表人物:玄奘、义净

(5)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

和波斯: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其王及其子来中国,其商人在中国开“波斯店”

和大食:唐高宗时遣使来唐,造纸术传入大食

和东罗马:使节来往,东罗马的杂技、医术传入中国,唐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和非洲: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杜环

14、文化

(1)科学技术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书

火药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天文历法:僧一行,《大衍历》;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本草》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建筑:长安城;赵州桥

(2)诗歌的黄金时代

初唐:陈子昂

盛唐: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杜牧、李商隐

(3)多姿多彩的艺术

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绘画:宗教画、人物画、花鸟山水画;隋朝展子虔、唐朝阎立本、吴道子

书法:初唐三大家;盛唐颜真卿;中晚唐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

乐舞:隋有九部乐,唐扩为十部乐;《秦王破阵乐》;健舞、软舞,《霓裳羽衣舞》

(三)重点优化

1、对大运河的评价

对隋朝大运河,应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主观方面来,隋朝大运河的动机包括: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对江南繁华地区巡游享乐。从历史上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从客观上看,一方面,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秦隋两朝的相同点

(1)都是在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都是由于实行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3)统治时间短,二世而亡,教训被后世所吸取,开创了盛世局面;(4)开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为后世所延续;(5)都修筑了闻名世界的巨大工程。如秦长城,大运河;(6)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7)在民族交往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往。

3、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规律和对盛世的认识

(1)规律①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②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下出现的;③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④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强盛。⑤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2)盛世之下的劳动人民,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阶级地位丝毫没有改变。4、隋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2)前期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

切,互通有无。(4)对外政策开明,中外经济交往频繁。(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6)科技推动。

5、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1)原因:①国家统一,②交通发达;③各民族互相交流、融合;④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方式:①册封;②设立机构;③和亲;④会盟。

6、对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及认识

(1)特点:①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②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

(2)认识:尽管隋唐时间,民族之间有战争,但它却是短暂的,民族友好、和平交往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7、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1)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且具有连续性:(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3)交往是双向的,但内容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4)对外交往的渠道众多,有使节、留学生、民间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5)从唐对外贸易来看,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并举;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进行等。

8、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1)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对外政策比较开放;(4)有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丝绸之路);(5)文化交往频繁。

9、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特点

(1)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各族交往密切;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文化。

(2)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宋辽夏金元时期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1、政治:(1)民族政权并立,并逐步趋向统一。(2)北宋实现了局部地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强中央集权。(3)元朝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完善。元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台湾、西藏等我国周边地区正式归辖于中央政权。

2、经济: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封建制生产方式进一步向边疆地区扩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民族间的经济交流频繁,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

3、民族关系:(1)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发展迅速。(2)民族间战争一度频繁,但通过议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密切。(3)民族融合出现新高潮,形成新民族——回族。

4、文化:(1)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建筑技术、科技著作和天文历法成就突出。(2)理学产生和发展。(3)宋词和元曲成就突出,书院的兴起、宋词的繁荣、市民文学出现(新特点)。

(二)微观细嚼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东京北宋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措施,“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标志是北汉被灭

2、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原因:吸取五代十国的经验教训

措施:①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与统领军队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地方

上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司法人员

由文官担任。④发展科举制度,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成为定制);科目减少,进士

科最重要;实行糊名法

影响:积极,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基础被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

消极,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大,军队战斗力弱,导致“冗官”、“冗费”、“冗兵”,种

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不抑兼并”政策,“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2)“三冗”出现,宋仁宗时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3)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4)辽、西夏的威胁

4、庆历新政(核心:整顿吏治(结果:触犯了保守派利益,改革被废止)1043年,为摆脱统治危机,范仲淹

内容:严格官吏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做官;加强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令

5、王安石变法(1069年)

目的:挽救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措施:①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②军事,保甲法、将兵法;③教育,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意义: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荒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主要);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评价: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但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6、两宋民族及其关系

(1)与契丹

兴起:辽河上游;唐末,汉族人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融合进步契丹概况建国: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耶律德光夺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南北面官制:南面官为汉人和契丹人担任,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

战争:高梁河战役,宋败,后再次征辽,被歼;宋由进攻转为防御宋辽和战和议:1005年,澶渊之盟,“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影响:对峙形成,一个世纪保持和平局面,双方贸易兴旺,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与西夏

党项族是羌族一支,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

西夏概况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兴庆,“西夏”

效仿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行科举,创文字

战争:交战多年,损失严重,元昊请和

宋夏和战和议:1044年,元昊取消帝号,宋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影响:此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与女真

女真族(唐时的黑水靺鞨)完颜部统一各部

女真概况1114年,完颠阿骨打举兵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都会宁

推行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制度

辽亡原因:金国力强,辽政治腐败;各族人民的反抗;金与北宋联合夹击灭辽北宋1125年辽亡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亡

1127年,赵构应天府称帝,建南宋,都临安

抗金:①北方义军,八字军等;②岳飞“联结河朔”,郾城大捷南宋抗金绍兴和议:1141年,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

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平衡妆态

(4)与蒙古

蒙古概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蒙古汗国;征战达到中亚、俄罗斯、印度河流域

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都燕京,称大都

统一全国:先后攻灭和征服西夏、金、吐蕃、大理,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文天样抗元

7、元朝统一的条件、意义

条件:(主观)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②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地。(客观)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意义:①结束分裂局面,奠定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⑤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8、元朝制度

中央:健全官制,设①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宣政院

职权:①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②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河北、山西、山东硅中书省直接管辖)

影响:深远,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③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

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

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9、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到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

(2)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

(3)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澎湖设巡检司,管辖琉球

10、科技成就

内容:(1)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①北宋毕升活宇印刷术(400年)②指南针宋代航海普遍使用③南宋出现管形火器(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十

二气历”(3)元郭守敬《授时历》(300年)(4)李械《营造法式》

特点:具有开放性、开创性特征,继续领先于世界

11、理学

含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代表:朱熹是集大成者。理学的。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气”是第二性;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12、文学

(1)宋词

出现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壮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代表人物:五代的李煜,北宋的苏轼、柳永,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的辛弃疾

(2)诗:陆游

(3)话本: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4)元曲:元杂剧和散曲,关汉卿

(三)重点优化

2、对隋唐与北宋对宰相权力削弱的理解

(1)目的:强化中央集权。(2)隋唐时期,宰相权力被分为三省六部。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北宋时期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权归参知政事;枢密使管理军事,三司管理财政。(3)宰相权力的削弱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②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③结果相同。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①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是以理财为中心。②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

内在联系: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4、北宋时期,先后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1)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家分裂,南方割据政权的存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第二,武将大权在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不巩固;第三,辽占据幽云等地。

解决的措施及结果:第一,宋太祖和其弟宋太宗用了十几年时间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果,于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第二,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和节度使权力;分割宰相权,加强君权;各州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结果: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冗兵冗官现象,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第三,为了收回幽云地区,多次对辽用兵。结果:宋辽议和,达成了“澶渊之盟”。

(2)北宋中期的三大问题:第一,冗兵、冗官、冗费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第二,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第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解决措施和结果:统治集团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进行了两次改革,即“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但最终都失败了。

(3)后期:政治腐败和面临金的进攻两大问题。

解决措施和结果: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1127年被金灭亡。

5、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共同之处①都是少数民族杰出首领②建立政权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④在位时期创制文字。

6、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1)社会进程相同。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3)采取的措施相同。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7、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

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2)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4)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人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人中原。

影响:这一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使各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8、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和议”

(1)宋政府与少数民族的三次和议活动为辽宋“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即绍兴和议)。

(2)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而不让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得以实施。

(3)三次议和的结果与议和前的情况不相符合,议和前的史实都表明宋军能够打败掠夺者。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保卫战以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至于达成屈辱的和议。

(4)辩证看待三次议和的作用: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构成了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9、辽金战争和宋金战争的性质

(1)辽金战争:金反辽战争符合全体女真人民的愿望,是反对辽贵族对女真人民压榨和凌辱的正义战争。但后来,金军屡败辽军,辽统治者已不再能对金进行奴役和掠夺或构成军事上的威胁,金军仍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性质就转为非正义的了。

(2)金宋战争:金灭辽后,为了掠夺中原地区的土地和财富,连续用兵北宋,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原地区人民为反抗女真贵族的掠夺和破坏而进行的自卫战争,是正义的战

争。

10、为什么说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 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元朝统一又是进步的,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吗?

因为蒙古军队在灭南宋的过程中掠夺破坏,文天祥面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体现了坚贞不屈和不畏强暴的崇高民族气节,其斗争具有保护汉族社会生产、反对民族压迫的意义,因而是正义的。不矛盾。因为元朝统一的进步性是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角度来评价的,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是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而言的,因此都应该肯定。

第六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全面走向衰败。

1、政治:(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预示着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特务统治显示了统治的极端虚弱,八股取士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2)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3)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同时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2、经济:(1)统治者在一定时期调整生产关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2)“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渗透到农业中。(5)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占份额较小。

3、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4、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前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明中期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1)明中后期遭到倭寇、葡萄牙、荷兰等殖民势力侵扰。(2)清前期北有沙俄,南有荷兰等殖民者侵略。(3)前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依然活跃。(4)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文化:(1)基本特征是承古萌新。(2)传统科技(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3)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发展。(5)大型类书、丛收的编纂成就辉煌。(6)西学东渐昙花一现。

(二)微观细嚼

1、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建立:1368年,朱元璋应天(南京)

加强君权措施:①调整官制: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制。地方,三司分权,统归中央。②制定《大明律》。③始行厂卫

特务统治。④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实行文化专制,严格控制思

想。

2、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靖难之役:①原因:建文帝削藩;②经过:燕王朱棣起兵,1402年破南京,朱棣即位;③性质,封建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营建北京:1421年建成,迁都。目的是为了加强北方的力量,抵御蒙古族残余的进攻。

3、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明末农民战争

表现:①皇帝昏庸腐朽;②奸臣把持朝政;③宦官专权;④土地兼并严重。

(尤其是宦官专权,引起朝中大臣和东林党人的反对)

原因:政治腐败;魏忠贤专权;东林党斗争;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不断。

经过:①1627年王二陕北首义;②李自成“均田免粮”,1644年西安大顺;3月占北京,明亡。

意义:推翻了明朝,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均田免粮”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

4、满洲的兴起及统一

兴起: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后期,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八旗制度,兵民合一制度;1616年,建后金(赫图阿拉),后迁都沈阳

建国: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统一:1644年吴三桂降清;清顺治帝迁都北京;镇压农民军;灭南明,统一

5、清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1)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2)雍正时,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标志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3)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4)大兴文字狱:①目的: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统治权威;②后果:禁锢思想,摧

残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6、明清赋税制度?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1)一条鞭法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张居正1581年)

内容:把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于田亩,按人丁、田亩多寡来分担评价:①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②“役归于地”“量地计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③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④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⑤赋

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结果:一条鞭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

(2)摊丁入亩

推行:1669年康熙行更名田;1712年“滋生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行“摊丁入亩”

内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评价:①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税制度,改为以田亩为征收依据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上又一次重大改革;②人头税被废除表明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进一

步松弛,人口隐蔽现象减少;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7、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发展表现

①棉花种植由江南到江北(明代)

②明代引进外国新作物品种;玉米和甘薯

③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加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清代)

④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清代)

(2)手工业进步

①生产工具的革新:浙江嘉兴的“纱绸机”

②生产技术的提高:双色套印技术;新制糖技术,生产出白糖、冰糖

③分工日益细密:“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④生产规模的扩大:广东佛山冶铁业

⑤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基础: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明中期,江南丝织业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出现?实质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发展:明朝时稀疏?清朝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达,分工细密;部门和地区增多)地位: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只出现于个别地区和个别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特点: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原因是①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4)商业的繁荣

①国内市场扩大;②区域间贸易发展快;

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5)清朝对外贸易

政策:闭关政策

表现:①禁止国人出海贸易;②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实质:是自然经济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又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评价: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只能妨碍自身发展,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界隔绝,?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8明清民族关系

(1)与蒙古

明朝:①蒙古分为鞑靼、瓦剌等部;②修长城,防止蒙古南下;③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

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清朝:采取“联蒙制汉”方针,蒙古臣服;平定噶尔丹叛乱;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管辖

(2)与新疆地区

①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②1762年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③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渥

巴锡)

土尔扈特回归原因: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根本原因;②清政府的强盛;③执行正确的民族宗

教政策;④俄罗斯对土尔扈特部的剥削和压迫

(3)同西藏

明:①明设立卫所;②建立僧官制度

清:①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②设驻藏大臣,标志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

(4)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明初:政策为土司制度(沿袭元法,设宣慰司、土知府等机关;任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允其世袭,他们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

开始:原因是成祖时,两个宣慰司叛乱,平叛后设贵州布政使司(改土归流地区有限)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1726年雍正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作用:①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②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5)在东南清朝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清政策:1683年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作用:台湾府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

9、清疆域及政区划分

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南包南海

政区划分:全国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各省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10、明清对外关系(友好相处;兵戎相见)

(1)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年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等的需求;搜寻建文帝

概况:7次,亚非30多国,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意义: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经济交流结果:后停止?国力衰退?不以经济利益为主

(2)戚继光抗倭

猖獗原因:①日本封建统治危机,为聚敛财富,缓和内部矛盾劫,到中国沿海抢。②明中期私人贸易受到限制,奸商与倭寇勾结

抗倭经过: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1553年,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强行租占澳门

(4)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目的:为了捍卫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两河一岭”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1、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数学:程大位《算法统宗》;蒙古数学家《割圆密率捷法》

古典科技名著的涌现:①李时珍《本革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②徐霞客《徐霞客游

记》,介绍了石灰岩溶蚀地貌;③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④宋应

星《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进步的思想家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理学走向极端

实质: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

李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代表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提倡“工商皆本”

,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13、明清小说、类书、丛书

小说:具有反封建思想,如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类书、丛书:明解缙主编《永乐大典》;清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乾隆时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14、西学东渐

背景:16世纪后期,西欧宗教改革,新教势力强大,新兴资产阶级势力扩大,天主教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转向东方扩展

代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评价:①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②西方以此进行宗教渗透

(三)重点优化

1、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1)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4)明清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2、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

古代赋役制度的沿革体现如下特点: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3、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逐渐失去主动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面对日益逼近的西方殖民活动,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生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①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②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③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2)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发展。

(3)明朝对外政策趋势:在整体上是趋向保守和内向。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形式有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设立管理机构;③进行互市贸易;④平定叛乱;⑤开明的宗教政策和管理政策。

5、明清文化特点:总体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6、明清科技由发展而停滞的原因

(1)从根本上看,当时我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学技

术提出迫切要求和提供推动力。(2)明清时期,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商业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联系的科技的发展。(3)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哲学。(4)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窒息了学术空气;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5)长期以来闭关自守,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7、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

(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8、如何认识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比如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只好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君主专制制度走向反动,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2)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生产关系虽然未能像西方那样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但已经从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3)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明农民起义进入一个新阶段,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的政策由积极进取转向消极防守,闭关锁国,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5)文化上,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明传奇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以及明清小说,如直接揭露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红楼梦》。这些都是封建制度的没落在文化上的反映。9、宰辅制度的兴衰

(1)秦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可以说是一套相当完善的宰辅制度。

(2)汉初因袭秦代的官制,虽然有些三公九卿的名称略有不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其后历代的发展和演进,差不多都以秦代确立的制度为蓝本。

(3)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的中央制度影响深远。

(4)宋代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用意是分割相权,以抬高君权。

(5)明大祖废丞相,天子直领六部,而成祖以后,臵内阁大学士辅政,于是内阁制度产生。由于国无辅宰,遂演变成君主极权的局面。

(6)满清入关后,初期亦沿用明制,设臵内阁;其后雍正用兵西北,特设军机处参赞军务,逐渐发展而成定制,而内阁巳名存实亡+由于军机处完全由皇帝一人控制,所以清代的君主独裁比明代更甚。

10、归纳康熙帝的政绩

(1)主要政绩,表现在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两个方面。恢复经济方面有两件事;奖励垦荒;规定原明藩王的土地归耕种的人所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六件事:东北有两件: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东南有两件:清军进入台湾和设臵台湾府;西北有一件:平定噶尔丹叛乱;西南有一件;赐班禅封号。

(2)局限: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3)结论: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第二路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为接近高考,所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前要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2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 2020年开始变化,2020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20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20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20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

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20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抓住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

(完整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 (远古— 1840 年) 历史 阶段特征 中央政制 地方政制 时期 (政治) 奴隶社会的繁 王位世袭制: 封侯、伯 夏 荣时期 ①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②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注意:特征 商 阶级和国家产生; ③意义: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 ; 相、卿士、卜、祝、史 王位世袭制的确 家与国密切联系 西 立;等级森严的分 比较 分封制 宗法制 封制和宗法制的 巩固统治的需要 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 周 推行,逐渐形成了 目的 先 权的稳定(权力,财产,土地继承) , 我国早期政治制 巩固统治 秦 度。 ①定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 ①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 内容 (分封 时 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政治等级、巩固统治国家的制度; 最多是同姓诸侯 ) ②主要的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 期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 子分封制(核心内容) ;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具 的义务。 有相对性,周天子绝对的大宗) ③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 ④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 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宗法等级 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和 国密切结合。 影响 ①积极(前期) :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 ①对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 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 (周王确立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 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使 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 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消极(后期) :西周后期受破坏,春秋时期王室 ②对后世: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 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 破坏标志:楚王问鼎 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受破坏; 直接原因制度的缺陷(诸侯权力大) 选官 制度 世 官制 春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秋 诸侯争霸, 实现局 部统一;分封制逐 战 渐 瓦解,封建制度国 逐步建立 关系 相同 王室衰微 互为表里,相辅相承。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 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①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度)②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都是早期政治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④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各诸侯国实行改革和变法 (春秋管仲 改革 “相地而衰征 ”和战国 魏国李 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 封建社会的初 背景: ③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商鞅变法) 期 ①历史根源 : 吸取春秋战国出现诸侯割据的教训,加强统治。 ②前提条件 : 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 ④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实现了国家的大 BC230 年 —BC221 年先后灭六国。 BC221 年建立秦朝 ⑤政治根源: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一统;专制主义集 权制度的建立巩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固时期。 1. 首创皇帝制度 3. 地方建立郡县制 秦 秦 ①皇帝独尊(称号) :显示皇帝的神圣感 ①建立 例如: “皇帝 ” 朕“ “制 ” 诏“”“玺” A 、春秋战国,开始设郡县 ②皇权至上(权力) : 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是皇帝制度的 B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全国分 核心。例如:虎符调兵 为 36郡 ②内容 ③皇位世袭(王位) :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 A 、郡(守)职权:中央以下最高一 例如:秦始皇、二世至万世 级地方行政机构。 2. 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汉 B 、县(长 /令)职权:由朝廷任命, ①三公 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 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讼和兵役。 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 监 C 、乡里亭 察百官; ③意义: 太尉:太尉:负责管理军务,但军权秦始皇自掌。 A 、郡县制的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掌管各项具体事务 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 B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是官 僚统治取代贵族统治的重要标志。 影响 ( 1)积极方面 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成为当时的大国。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巩固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 2)消极方面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1 按 军 功 赐 爵,皇 帝 任 命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 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 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 的探求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 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 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 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 现权力高度集中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 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 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 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 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28.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 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 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 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 业所取代 29.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 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 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30.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 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 31.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2017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商朝历史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B . C . D . 2. 试图以“恪守周礼”来解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于 A .公元前3世纪初期 B .公元前3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公元前2世纪末期 4. 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儒家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一现象始于 A .西周 B.东周 C. 西汉 D.西晋 5. 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6. 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 A .汉武帝 B .孝文帝 C .松赞干布 D .皇太极 7.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 . B . C . D . 8. 16世纪中叶,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开始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下列作品属于这一异质文化的是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四库全书》 D.《古今图书集成》 五代 十国 隋 唐 辽 夏 金 北宋 南宋 北朝 南朝 春秋 战国

9. 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A .《人权宣言》 B .《法国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论法的精神》 10.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呈现出“需求引起发明”模式的产业部门是 A .毛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矿冶业 D .交通运输业 11.“工业”、“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会集中出现在下列哪一个年代 A.革命的年代:1789~1848 B.资本的年代:1848~1875 C.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2. 与右图喻指的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以后 13. 有学者认为:有关德国方面的条约过于严厉,……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 门……。这个条约是指 A.《五国海军协定》 B. 《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凡尔赛和约》 14. “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的“他”是 A .华盛顿 B .林 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15. 中国近代公派留学教育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民国建立初期 16.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士人撰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清廷腐败无能。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 关于“冷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 马克·吐温:当罗德斯站在好望角半岛上时,他的影子落在赞比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 历史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 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 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 A. 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 B. 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 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 D.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 2.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 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交通日益发达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市镇开始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代杂剧的突出特点是() A. 流传范围广 B. 反映社会生活 C. 富于观赏性 D. 体现文化融合 4.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 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 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 C. 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 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 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 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6.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B.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C. 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 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打牢基础是一轮复习的目标,落实是一轮复习成败的关键,规范是提高成绩的主因,把握方向是提高效率的捷径。转眼半年过去,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教师先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利用我校的网络优势,借鉴其他老师的网上备课,搜索相关专题,下载教案、习题等资料,围绕新课标整合教案和习题,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初步形成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二、加强单元整体备课,统领课时备课 《历史标准》在课程结构上有三大变革:一是设置学习模块,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材和教学体系,三是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第二大变革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针对新课程以主题单元呈现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思路也应更加开阔,这种编排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整体统筹,加强单元备课。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单课式备课法”,采取对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的“单元备课法”。强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统领课时备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结构设计和编排理念,也才能一步步落实模块教学和课标要求。 三、运用学案导学。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 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政体的演变 3.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 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 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内容: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 议会 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从法律上使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 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 1.背景 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因财政困 难而迫使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资产阶级改三级会议为制宪议会,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 的《人权宣言》。 2.意义

①《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 ②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 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宪法规定: 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 特点: 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大庆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周礼》中设计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刚健有为 D.贵和尚中 2.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3.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军机处制度 5.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 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 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重量命名的货币将不再流通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身价倍增 D.古人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6.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 7.清朝创立了一个复杂的粮食供给系统。朝廷向各地方官员收集粮价、气候和降雨的资料,以预测何时何地可能发生严重的缺粮,以及研究如何做出反应。而中心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储粮数百万吨、分布于县城和小市镇的粮仓。这反映出 A.庞大的官僚体制易于控制国家资源 B.中央集权有利于防灾抗灾 C.建储粮系统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 D.保证粮食供给是赈灾的关键

上海高中历史课本整理

第四册 第1课资产主义生产的萌芽 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的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注目。 ·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斯将这一历史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常用手段: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 英国圈地运动时资本原始积累典型的途径之一,他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影响: 百年战争影响英法两国历史进程。英国物理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民族意识日益明晰。法国遭受巨大损失,抗击入侵者,激发民族意识。 ·民族国家形成: ①英国,15世纪下半叶,政治危机,30年玫瑰战争,政治完成统一。伦敦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世纪末发展为民族国家。 ②法国,百年战争后,王室集中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破坏。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条件。·新航路的①开辟: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

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②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开辟殖民地。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与西班牙是始作俑者。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被称为文艺复兴。 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原因: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萌芽。文化自身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地点: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等 ·内容: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宗教改革: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第5 课英国革命 ·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标志:1640年超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本人学习吧!下面本人网的本人给你们 带来了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一)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 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 2019.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B.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2. 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表演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 A.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B.创立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 C.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两党合作 D.组建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北伐 3.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英勇善战,先后攻克汀泗桥与贺胜桥,率先攻人武昌城,俘虏守敌1万余人,基本上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两湖战事胜利结束。这表明 A.国民革命在闽粤等省兴起 B.共产党开始掌握革命武装领导权 C.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D.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1927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体现了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 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5.右图为1935年5月7日《新民报》刊登的“华德牌”电灯泡广告。 这一广告反映了 A.近代生活方式得到了普及 B.国货畅销取代了外国商品 C.家电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民众反侵略情绪高涨 6.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关于 这次会战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八路军在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C.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 D.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