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欺诈防范研究--以银河科技为例

财务欺诈防范研究--以银河科技为例

财务欺诈防范研究--以银河科技为例
财务欺诈防范研究--以银河科技为例

学校代码:10128

学号:200830712076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财务欺诈防范研究--以银河科技为例

学生姓名:解坤磊

学院:管理学院

系别:会计系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财管08-2班

指导教师:陈秀芳讲师

二〇一二年六月

摘要

财务报告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欺诈性财务报告越来越多,这给利益相关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根据我国证监会2009-2011年因财务欺诈而被公开处罚的公司资料,选取了较为典型的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为例,对财务欺诈问题进行分析。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提出我国部分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欺诈问题,归纳出财务欺诈的手段主要有非法信息披露、非法关联交易、虚构利润等。然后,从公司自身角度、监管机构角度、外部审计角度这三个方面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公司自身的委托代理问题、财务压力以及内控缺陷,加之外部监管薄弱,惩罚力度弱,此外,部分CPA为自身的经济利益,且在柠檬市场的大环境下,较易成为财务欺诈的帮凶。最后,针对财务欺诈的原因,从公司自身角度、监管机构角度、外部审计角度这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对策有公司应修改业绩评价标准,强化内控和内审,完善治理结构,还要加强文化学习;监管部门应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外部审计部门应着重提高CPA的执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同时应完善审计机制。总之,治理财务欺诈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财务欺诈;柠檬市场;银河科技

Abstract

Financial report as one of the media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decision-making for the investor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s,They caused enormous losses to the stakeholders ..From this practical, according to China's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09-2011 financial fraud be punished publicly listed company data, Select the typical case Yin he Hi-Tech Industrial ,analysis the financial fraud of the listed company.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First, put forward that the financial fraud is serious in China,summarized the main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include: not provision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llegal associated trade, fictional profit, etc. Then, analysis the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main include three aspects: listed companies :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financial pressures, the weak internal contro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weak supervision , weak punishment; External audit : CPA involved in the fraud conform cost-effective, game behavior, lemon market.Finally, for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listed companies : modif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s,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rnal audit,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strengthen cultural learning;angle: enhance the efficiency, strengthen supervision, increased fraud liability, establish the anti-financial fraud hot line;external audit : improve CPA practice and moral qualities, improve the audit mechanism, strengthen supervision.In short, control financial fraud is a long-term project, need the join efforts of all society.

Keywords:financial fraud;lemons market;Yin he Hi-Tech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概述 (2)

1.1 财务欺诈的含义 (2)

1.2 财务欺诈的相关理论 (2)

1.3 财务欺诈防范的现实意义 (3)

第二章财务欺诈的现状分析 (5)

2.1 我国公司2009-2011年财务欺诈手段的描述性统计 (5)

2.2 目前财务欺诈的具体手段 (6)

2.3 财务欺诈现状分析 (8)

2.3.1 公司自身角度 (8)

2.3.2 外部审计角度 (11)

2.3.3 监管机构角度 (13)

第三章防范财务欺诈的对策建议 (14)

3.1 公司自身角度 (14)

3.1.1 修改现行业绩评价标准并建立适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14)

3.1.2 强化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14)

3.1.3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14)

3.1.4 公司自身角度防范财务欺诈的其他对策 (15)

3.2 外部审计角度 (16)

3.2.1 提高CPA的道德素质和执业能力 (16)

3.2.2 加强对CPA行业的监督并强制其回归主业 (16)

3.2.3 外部审计角度防范财务欺诈的其他对策 (16)

3.3 监管机构角度 (17)

3.3.1 提高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 (17)

3.3.2 加大公司财务欺诈的法律责任 (17)

3.3.3 监管机构角度防范财务欺诈的其他对策 (18)

第四章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例 (19)

4.1 银河科技公司概况 (19)

4.1.1 银河科技财务欺诈的手段 (19)

4.1.2 银河科技高管人员涉案情况 (20)

4.1.3 银河科技2010-2011年的审计情况及性质认定 (21)

4.2 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处理结果 (21)

4.3 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责任分析 (22)

4.3.1 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的各方责任 (22)

4.3.2 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的对策及启示 (23)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谢辞 (30)

引言

20世纪以来,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的部分公司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财务欺诈行为。例如:2008年,安妮股份虚增的收入、成本、利润分别为6900.77万元、5291.63万元、1609.14万元;2009年,五粮液因为财务欺诈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财务欺诈行为使得财务报表成为管理层的数字游戏,极大的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也干扰了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行规则,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治理财务欺诈势在必行。会计报告是投资者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减少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公司更好的进行规划,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诚信水平,以净化投资者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以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治理财务欺诈的难度很大,需要公司自身、监管机构、外部审计部门、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密切配合。最近几年,财务欺诈案频发,引发了公众的深思:如何有效抑制财务欺诈。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银河科技财务欺诈案例集中讨论如下问题:我国公司的财务欺诈的现状、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第一章概述

1.1 财务欺诈的含义

只有严格的概念,才能清楚和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将思考转变为语言,以语言的方式把思考传达给别人,但是目前,理论界对财务欺诈的含义还没有统一定论,以下列举三种较为权威的定义:

一、来自美国欺诈师协会(ACFE)的定义:财务欺诈是指故意错报或遗漏重大事项,以欺骗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广大投资者。

二、来自美国注审协会的定义:财务欺诈是指故意隐瞒、遗漏或者错报重要信息,或会计数据,最终可能诱导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改变决定的欺诈性会计信息。

三、来自中国CPA协会的定义:财务欺诈会导致财务报表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产生很大的损害。

由上述观点,得出财务欺诈是指公司在进行财务方面的活动时,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向社会公众提供欺诈性信息,最终导致财务报表的歪曲反映,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非本意的决策,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一种故意的行为。

1.2 财务欺诈的相关理论

20世纪以来,财务欺诈大案频频发生,这就促使大量的专家学者对财务欺诈的动因进行研究,主要产生了三大理论。

一、三角理论

由劳伦斯?索耶提出,该理论认为:财务欺诈产生有三个必要条件:压力、机会、借口。压力是财务欺诈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财务方面的压力以及工作压力;机会是财务欺诈实施的条件,包括内部审计存在缺陷、信息不对称等;借口是欺诈者心理平衡的理由。例如:认为我只是借公司的以后就归还。

二、GONE理论

由G.Jack提出,该理论认为:财务欺诈由机会(Opportunity)、贪婪(Greed)、暴露(Exposure)、需要(Need)四因子组成,这四因子共同决定着财务欺诈的风险程度。其中G主要是指个人主观方面的低下的道德水平;O主要是指实施财务欺诈行为的可能途径与手段;N主要是指产生财务欺诈的直接动因;E主要是指财务欺诈被揭发的概率。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由约瑟夫提出,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卖方比买方了解的有关

商品的信息更多。这主要分两种情况: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事前,此时较易产生逆向选择,即协议前做出对你不利的选择;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事后,较易产生道德风险,即协议后做出对你不利的选择。

综合分析上述三种理论,三角理论中的“压力”、“借口”分别与GONE理论中“需要”、“贪婪”相对应,都是财务欺诈产生的直接动因;三角理论与GONE理论都提到“机会”这一因素,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财务欺诈行为的最终发生;三角理论与GONE理论又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因此,这三个理论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1.3 财务欺诈防范的现实意义

财务欺诈的对象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真实,才有高效的管理,才能最终实现企业所定的目标;若财务信息不实,就不能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与运营情况,无法规划未来,会弱化管理工作,最终危及企业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会诱导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会导致很不公平的财富转移,不利于和谐发展。而且,目前财务欺诈现象愈演愈烈,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及效果,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

通过对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这不仅可以减少财务欺诈行为,也可以有效的减少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欺诈的现象的发生,从而促使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更加勤勉尽责,这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有利于加强对公司自身的管理,最终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可以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的质量,从而使管理当局依靠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对公司近期的财务情况和运营状况进行清晰的了解,以更好的制定长远计划,促进公司的合规运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诚信水平,以净化公众的投资环境。

通过对公司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可以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氛围,培植社会整体的诚信体系,从而净化公众的投资环境。

四、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通过对公司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可以促使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而真实的财务信息不仅是公众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公司运营状况进行了解的基本依据,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正确,才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二章财务欺诈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公司2009-2011年财务欺诈手段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2009-2011年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资料进行细致的整理,发现因财务欺诈行为而受到证监会处罚的公司不胜枚举,故本文仅选取2009-2011年的典型公司进行分析。共计65家(见附表),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出目前财务欺诈的主要手段见表2-1所示:

表2-1 财务欺诈主要手段及数量分布

违规事项数量百分比(%)

非法信息披露44 27.85

非法关联交易26 16.46

虚假记载21 13.29

违规使用资金19 12.03 隐瞒或遗漏重要事项15 9.49

违规担保14 8.86

虚构利润8 5.06

其他违法行为11 6.96

合计158 100 资料来源: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来。注:因一公司可能同时违反多项规定,证监会的一项处罚可能针对几项违法行为,故本表所列财务欺诈总数大于65家。

由表2-1可知:目前最常见的财务欺诈行为是未按规定披露信息,高达44项,占27.85%;其次为违法关联交易26项,占16.46%;第三位是虚假记载21项,占13.29%;其他较为常见的欺诈方式依次为:违规使用资金、隐瞒或遗漏重要事项、违规担保、虚构利润,分别占12.03%、9.49%、8.86%、5.06%。这七种欺诈行为总共占总数的93.04%。

2.2 目前财务欺诈的具体手段

一、非法信息披露

定期信息披露是公司的义务,是利益相关者掌握公司经营业绩,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但目前我国部分公司非法信息披露的现象很严重,样本的158项中有44项是这种情况,占总数的27.85%。此外,非法信息披露也包括隐瞒或遗漏重要事项。隐瞒或遗漏重要事项包括:对重大担保、诉讼事项、大股东占用资金等的隐瞒。例如:上海中润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ST松辽股份达5%时,却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二、非法关联交易

关联企业间的交易称为关联交易,它是一把双刃剑,公允的关联交易可以使企业的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危害。部分公司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虚增利润、非法占用资金。附表所列的65家公司的158项违规行为中有49项(其中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5项、非法关联交易26项、关联方非法挪用公司的公有资金18项)同关联方有关,占总数的31.01%。下面介绍关联交易的具体欺诈方式:(一)关联购销。即公司以非公允的价格与关联方进行购销,虚增利润,或用相反方式,掏空公司,使利润在公司和关联方间非法转移。(二)违规担保。样本中违规担保案例14件中有5件同关联方相关。(三)关联资产转让或租赁。即公司以低于市场价购买或租赁关联方的优良资产,以获取较高收益,或以相反方式,掏空公司。例如:2011年,威达股份与金土地签订《林地租赁协议书》,将3.11万亩林地,以每亩每年225元的价格租赁给金土地使用,这显然有失公允。(四)关联方违法挪用公司的资金。即公司与关联方进行资金拆借、控股股东违法挪用公司的资金。例如:兆驰股份以反担保质押形式,非法为控股股东提供2927.05万元的资金。(五)隐藏关联交易。主要包括3种情况:1.表面上解除关联关系,但在解除前,进行关联交易;2.在成为关联方前,双方默许为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3.在对敲交易基础上衍生出循环交易,即互买产品,互增利润。隐藏关联交易使得财务欺诈行为更加隐蔽,监管难度提高。

三、虚增利润

公司通过虚增利润,向公众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虚假信息,借此可以抬高公司的股价,给公司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此外,虚增利润还有利于公司开展融资贷款活动,为公司的发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从公司的管理当局角度来说,虚增利润可以得到更多的薪酬和奖金。因此,部分公司经常利用虚增利润的手段,进行财务欺诈。

虚增利润的五种手段:(一)提前确认收入。例如:沈阳银基将应在2010年确认的部分收入,提前至2009年确认,金额为7652.38万元。(二)虚构收入和资产。为创造虚假成绩而虚构销售业务,将库存的商品确认为收入,然后调高债权账款,以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2010年,多佳股份的3家子公司,虚构收到东兴置业销售价款,以此来虚构收入;2011年,年报中虚构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3076.40万元、2209.41万元。(三)费用确认不当。主要手段是少记费用。例如:2008-2010年,两面针少计营业费,虚增利润分别为3386.92万元、6971.34万元、5832.62万元。(四)固定的资产所用的折旧方法不恰当。固定资产折旧的确定包括:折旧的方法、折旧的时间、

资产的净残值。可通过延长年限、改变折旧方法来降低费用,调节利润。(五)随意计提或根本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司期末资产应以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孰低法进行计价,视情况对应收账款等计提减值准备。但是部分公司却不这样做。例如:2011年,威达股份对深圳广渊的长期股权投资出现减值,应按18.18%的比例计减值准备,但威达股份却没有计提。

四、违规担保和违规使用资金

违规担保是指第三人或相关责任人违反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以信用或者特定财产为债务人提供不合理的担保的情形。目前,我国部分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非法担保现象。例如:2010年,海龙股份存在非法担保事项:未含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互保42300万元,含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互保84332万元,分别占2010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43.90%、87.64%。违规使用资金主要是部分公司对募集到手的资金,未经股东大会决议,便擅自改变其用途。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财务欺诈的手段主要包括:非法披露信息、非法关联交易、虚增利润、隐瞒或遗漏重要事项、违规使用资金、违规担保等,这也是目前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我国部分公司频繁发生财务欺诈问题,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2.3 财务欺诈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部分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根源是经济或政治利益的驱动。由于公司自身、监管机构、审计机构分别负责财务报告的编制、监管、审计,因此与财务报告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财务欺诈的产生原因。其中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审计署、证交所、证监会、财政部四个部门;审计机构主要包括:CPA协会、事务所两个部门。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2.3.1 公司自身的角度

一、委托与代理关系存在矛盾

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在分离之后,紧接着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追求不一样,前者追求自身收益更大,后者追求工资津贴、闲暇时间、奢侈消费更大,这就导致了两者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在公司的经营中,管理者便很可能利用自身优势产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此外,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管理层的去留,因此当管理层面对财务困境时就易选择财务欺诈。

二、公司面临着财务方面的压力

财务方面的压力主要是指从财务方面对公司管理当局的压迫,包括上市压力、

退市压力、筹资压力、债务压力等。竞争大、行业不景气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业绩与所定目标相去较远,此时,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部分公司就可能为达目标而浓妆艳抹,乃至欺诈。

三、公司存在内控方面的缺陷

有些公司内控方面有缺陷。例如:领导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关键岗位不轮岗等,这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在我国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股权分配不合理,国有股占大部分,内部董事占多数,且选聘制度不合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独立董事大部分是花瓶董事,面对财务欺诈束手无策。

四、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

关联交易缺乏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平等竞争,因此,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它具有比一般市场交易更大的优势,可以提高竞争力,但是,当经营者过度关注其优势时,就易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最终引发财务欺诈。

五、公司的特别需要

由于各种各样的特别需要,也会促使公司走上财务欺诈的不法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六种特别需要。

(一)管理层追求奖金的需要。管理层的奖金一般与经营业绩挂钩,并最终由财务指标反映,为追求奖金,管理层往往通过对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更改,来改变业绩。

(二)股票上市的需要。优序融资理论告诉我们:融资应遵循以下顺序:内源、借债、股票。但在我国,当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内源融资受限,借债融资有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因此,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票融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可获得巨额资金,而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这种稀缺资源的流动总是有趋利性的,总是青睐那些优良企业。中国证监会实行核准制,即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通过审核,作出申请人是否符合上市条件的判断。因此,为达到上市条件,本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就可能虚构财务指标,为股票融资而欺诈。

(三)再融资(配股、增发)的需要。上市公司经常会有再融资的需要,但是再融资,必须具备增发股票的条件。例如:最近3年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小于6%,于是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便采取财务欺诈手段来达到再融资的目的,于是我国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便呈现出一个非常特别的6%现象。

(四)逃避处罚的需要。公司上市后可能因利润低于预测而停止配股资格、经营情况不佳而被ST(特别处理)、PT(暂停交易)、退市等。当业绩恶化,为逃避处罚,

经营者就倾向于采用欺诈来力挽狂澜。

(五)迎合他人或其他组织期望的需要。在特殊情况下,为迎合他人或其他组织的期望,部分公司会相应的粉饰财务报表。例如:在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为获得信贷资金,迎合银行期望,就易粉饰报表。

(六)减少纳税的需要。公司应缴纳的税额=调整后的会计利润*所适用的税率。公司可能为减少纳税,而进行财务欺诈。

六、股票期权的弊端是财务欺诈的潜在诱因

经理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高管人员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这种剩余索取安排,主要目的是激励高管人员。但是,股票激励具有双面性:若运用恰当,它将经营者报酬与股东的利益绑在一起,可产生激励相容性,减少代理成本;但在股票期权成为高管人员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又监督力度不够时,就可能成为财务欺诈的潜在诱因。例如:当公司陷入危机时,高管人员往往为自身收益最大化,而制造象征虚假繁荣的财务泡沫。

七、部分公司自身的治理机构不够完善

部分公司自身的治理机构不够完善,是导致财务欺诈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董事会监督职能弱化。董事会主要责任是审视重大决策,监控管理层。但事实上,许多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监督职能弱化,反而为财务欺诈提供了环境。例如:黄彬是ST东碳的董事长兼总经理,ST东碳未及时将重大事项在2009年报告中披露,黄彬是主要责任人员。此外,花瓶独立董事普遍,他们履行职责的时间很少,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督大多是形式重于实质。

(二)股权结构畸形,监事会虚设。监事会是维护股东利益,监督公司运营的法定机构。《公司法》规定,监事由股东和职工代表选举产生,而职工代表人数由公司的章程规定的,章程又是股东大会制定的,在受大股东控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就间接控制着监事的产生,这会损害监事的独立性。此外,监事会还存在着监事素质较低等局限性,这些都导致监事会形同虚设。

八、组织文化的劣根性

组织文化会对企业的财务欺诈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畸形的组织文化,大大扭曲了部分管理当局的价值观。例如:安然为保持股价,形成了一种不择手段、结果第一的氛围,公司内部的竞争很荒唐。安然的一位工作者说,“安然是一个让我很压抑的地方,这里的荒唐竞争简直就是违背道德,我每天都要锁好抽屉,担心同事偷窃

信息”。这种组织文化的劣根性,为财务欺诈提供了土壤。

九、公司间的博弈行为-囚犯理论

甲乙两同谋犯被抓获并分别关押,量刑原则:若两个人都认罪,那么都被判刑5年:若均不认罪,各判2年;若一人认罪一人不认罪,认罪者判1年,不认罪者判7年。模型见表2-2所示:

表2-2 囚犯困境

博弈主体乙

博弈情形认罪不认罪甲认罪-5 -5 -1 -7

不认罪-7 -1 -2 -2 由表2-2分析的博弈过程如下:先考虑甲。若乙认罪,甲也认罪,那么甲判5年;不认罪,甲判7年。于是,甲会认罪(因为5<7);若乙不认罪,甲认罪,判1年;不认罪,判2年。于是,甲会认罪(因为1<2)。可见不管对方怎么选择,个人都会选择认罪,他们都不愿承担自己不认罪而别人认罪的风险,但是,很显然认罪不是最好的策略,这就是博弈论中的囚犯理论。

是否选择财务欺诈也存在这种博弈行为,根据囚犯理论,假设甲乙两公司在提供财务报表时有两种选择:合法、欺诈。设置的模型见表2-3所示:

表2-3 甲乙公司的博弈均衡

博弈主体乙

博弈情形合法欺诈甲合法0 0 -a A

欺诈 A -a A-B A-B 由表2-3可知:若甲、乙都合法,则会出现零和的博弈结果;若其中一方欺诈,则欺诈方净收益为A,合法方则由于他人收益提高,而丧失某些收益,最终收益为-a;若双方都欺诈,则都可得到净收益A,但从长远看,由于丧失信用,而产生共同损失B,双方得到净收益为A-B。作为经济人的甲乙,都会考虑到他人的选择,同处于囚犯困境下,此时的博弈平衡是双方都欺诈。

2.3.2 外部审计的角度

一、CPA参与欺诈符合成本与效益的原则

表2-4 2009-2011年因欺诈而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统计表

年份

样本公司

处罚上市公司(a) 处罚CPA(b) 处罚高级管理人员(c) 处罚总次数(d) a/d b/d c/d 2009

19 14 5 19 38 36.84% 13.16% 50% 2010

20 19 2 15 36 52.78% 5.56% 41.67% 2011

26 23 1 19 43 53.49% 2.33% 44.12% 合计 65 56 8 53 117 47.86% 6.84% 45.30% 资料来源: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来。根据表2-4制作折线图见图2-1所示:

图2-1 因财务欺诈而受处罚折线图

由图2-1可知:2009-2011年65家公司中,几乎都对高管人员进行了处罚。例如:2011年科达股份,在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的同时,对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分别处以3-30万元的罚款。但处罚CPA 的比例仅占6.84%,这就使得CPA 参与欺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CPA 聘任制度干扰其公正性

当今的CPA 聘任制度损害了审计的公正性。如果说公司自身的治理是解决财务欺诈的内部安排,那么,审计就是解决财务欺诈的外部安排。我国的CPA 聘任制度很不合理,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根据证监会的要求,公司聘请事务所,须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实际权力掌握在大股东手中,这就损害了CPA 的独立性。

三、CPA 业务扩展太多影响其公正性

目前,CPA 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由根本的审计业务发展为税务咨询、会计服务等,会计师事务所过度地介入被审计企业的业务活动,必然会将两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多数情况下,作为经济人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自身与客户的双赢,变得不再客观公正。

四、事务所所采取的组织方式减少了CPA 的违法成本

当今,超过80%的事务所倾向于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方式,而只有不到20%的事务所倾向于选择合伙制。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失职行为发生后,前者承担有限责任,这减少了CPA的违法成本;后者承担无限责任,这就有助于提高其工作质量。对于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方式的事务所而言,欺诈成本大大低于欺诈收益,这就使得欺诈者有充分的博弈空间,因为即使财务欺诈被发现,成本也是很小的。因而,当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减少了CPA的违法成本,违法成本的微不足道,往往导致CPA肆无忌惮的参与财务欺诈。

五、CPA职业道德问题

CPA不能充分的揭发财务欺诈,主要是道德素质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CPA的职业道德是指CPA在执业过程中所应该遵守的规范,主要包括: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但现实中,CPA违背职业道德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条:(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诱惑是CPA失德的根源。在经济利益面前,部分CPA和被审计的单位互相利用,由公平的裁判员变成企业的运动员。(二)缺乏良好的执业环境。部分CPA职业道德低下,缺乏职业贡献愿望,使原本坚持准则的CPA受到影响。(三)职业从属性。CPA的职业具有较强的从属性。CPA受雇于公司,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接受一定的报酬,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出于经济从属的考虑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从而形成一定的职业从属性。(四)缺乏相当的职业报酬。职业报酬达不到CPA 的期望,就会使部分CPA缺少勤勉尽责的动力,甚至违背职业道德。

六、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即次品市场(阿克洛夫模型),是指在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在柠檬市场上,往往好商品被淘汰,而劣商品会逐渐取而代之,最终会使市场上都是劣商品。审计市场也存在这种现象:低水平审计人员收费较低,并且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来迎合公司,这大大的吸引了部分公司,长久以来,渐渐的导致高收费、坚持原则的CPA没了市场。于是,公正诚信的CPA越来越少,不公正不诚信的CPA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审计市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柠檬市场。

七、公司和审计部门之间的博弈行为

公司和审计部门的博弈,设置博弈的模型见表2-5所示:

表2-5 公司和审计部门的博弈行为

博弈主体审计机构

博弈情形合法欺诈

上市公司合法G A 一般不存在

欺诈Gp+H(1-p)A-k*N G+βA+β表2-5中,G、A分别指的是公司和审计机构在均合法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净收益。审计机构为公司审计,一般没有欺诈的原始动机,但基于经济人假设,审计机构有可能在与公司的博弈中,选择参与欺诈。对表2-6的模型分析如下:若双方都合法,则会出现零和的博弈结果;若公司欺诈而审计机构合法,则公司的净收益取决于未被审计机构发现的概率p,公司净收益为Gp+H(1-p);审计机构由于与公司意见不同,下一年被更换的可能性k,此时,审计机构会在平均利润的基础上,失去k*N的长远收益,故其净收益为A-k*N;若双方都欺诈,分别得到净收益G+β和A+β。因而在理性人的情况下,博弈结果是双方都欺诈。

2.3.3 监督机构的角度

财政部、证监会、证交所等机构负责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监督检查工作。财政部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实施监督,但是其人力物力难以满足需要;证监会也只是对部分单位进行监督,好多问题鞭长莫及,甚至出现真空地带;证交所由于成本和效益的原因,不可能事事调查。各个监管机构在制度和规则方面存在偏差,这种交叉管理为财务欺诈留下了空间。此外,还有制度、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例如:独立董事制度存在问题;会计制度不完善;市场本身的弱有效性;社会整体的诚信水平下降等都有可能诱发财务欺诈。

第三章防范财务欺诈的对策建议

3.1 公司自身角度

3.1.1 修改现行业绩评价标准并建立适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修改现行业绩评价标准

大部分公司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这两个财务指标,来考核经营者的业绩,指标单一,非财务指标基本没有,这样的考核很片面,易引起财务欺诈。因此,应对高管人员采用多重考核制度,设计一套全面、客观的多重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该体系要能反映过去、预测未来,有可比性、综合性,能有效的防止财务欺诈。

二、建立适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公司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发现,管理层所持有的股份与财务欺诈正相关。根据激励相容性原理,当经营者的努力程度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时,经营者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需要采用激励机制,如年薪制、声誉激励等。但是在激励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如问责制、说明责任制等。

3.1.2 强化内控和内审

一、强化公司的内控

内控是一个过程,包括5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监督。要从各要素入手,加强内控,使其能有效防止、发现、纠正重大错报,此外,还要保证内控得到良好的执行。良好的内控应涵盖所有业务循环,最终做到全控制的模式。例如:电器王国海尔的成功,除得益于战略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外,还离不开健全严密的内控系统。

二、强化公司的内审

公司应当强化内审。内部审计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其他内控要素进行再控制。另外,内部审计对于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的财务欺诈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2002年,世界通信利用欺诈手段虚构100亿利润的事件,就是由该公司内审部的辛西娅女士揭露的。若不是内审人员坚守职责,这一惊天欺诈案恐难以昭然,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十分重要。

3.1.3 完善公司的治理机构

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机构,可以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改善股权结构,同时注意不相容的职务应当分离。我国股权结构不合理,可建立中小股东信托的制度,将其表决权集中起来,以克服大股东的独霸行为,此外,董事长和总经理应两职分开,保证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相对独立性。

二、完善董事会决策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并设立董事会辅助机构。可规定董事会采用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此外,董事会决议违反公司章程、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使公司受到损失的,应追究参与表决的董事的责任,同时,为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可设立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方面的委员会和提名服务方面的委员会。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主要体现在:完善聘任制度。例如:独立董事的任命和解聘由掌握着流通股的股东决定;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应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如赔偿机制,但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其有努力工作的动力;人员比例方面,应加大独立董事的数量,以利于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改良监事会在运行方面的机制。监事会作为公司在治理方面唯一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监督的职能部门,是必须加强的环节。应做到:要保障监事会的相对独立性,从选聘、报酬上完全脱离董事会、管理层;应要求监事是复合型人才,监事应特别注意公司是否存在非法关联交易、违规担保、虚构利润等现象;要加强对监事的责任约束,在规定其权利的同时,要增加在失职情况下所应负的责任,使监事更好的起到监督作用。

3.1.4公司自身角度防范财务欺诈的其他对策

除了修改业绩评价标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控和内审、完善公司治理这些对策以外,还有以下两条从公司自身角度提出的防范财务欺诈的对策。

一、建立管理层宣誓的制度并加快培育经理人市场。

即要求公司的 CEO、CFO 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宣誓,CEO、CFO 将直接接受法律的监督,若财务报告出现问题,签字的 CEO、CFO 会直接遭到证监会的处罚。此外,还应大力培育职业经理市场,特别是国有的控股公司,应改变由政府选择的机制,将其推向社会,使在位经理深深感受到被替换的压力。

二、建立全面预算制度,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并加强管理层文化学习。

全面预算是将各项工作联系在一起来考虑,以实现信息、业务以及资金方面的合理配置。预算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明确主要的目标并制定具体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程控制,以强化内控,预防财务欺诈发生。此外,公司还要积极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压力,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减少因财务状况不佳而进行财务欺诈的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管

财务欺诈理论知识

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Financial Fraud) [编辑] 财务欺诈的概述 财务欺诈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近年来,美国的著名国际大公司: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发生了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其丑闻导致美国股价暴跌。公司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屡禁不止。例如:黎明股份、猴王A股、银广夏,甚至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分公司也发生财务欺诈。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公司的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剖析公司财务欺诈的动因,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编辑] 财务欺诈理论综述 近几年,全球的特别是美国上市公司刮起的财务舞弊风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和会计界丧失了信心,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一连串臭名昭著的财务舞弊案件凸显出美国以及各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分析财务欺诈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欺诈理论。 (一)欺诈三角理论 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它们当中的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日期: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 (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 (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和提升对策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由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以及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原因,出现了琼民源、银广夏、郑百文、红光实业等许多重大的审计失败案例,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禁让社会公众对审计产生了质疑,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学术界,人们也将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研究。1997年北京中城会计师事务所倒闭,2001年深圳中天勤事务所破产,在2009年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对夏新电子的审计、2010年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夏建通北京分公司的审计、2011年华寅会计师事务所对银河科技的审计中,由于注册会计师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未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等导致审计失败。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里,注册会计师或其所在事务所竟成了同谋,这个原被视为独立、公正化身的“经济警察”开始失去公众的信任,审计报告非但不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还将进一步降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甚至使投资者完全丧失对证券市场的信心。2011年在1600外家受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有87张存在着严重问题,这些事件多数都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有关。所以,怎么样才能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1.2 研究意义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与重建时间较短,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人员尚未树立起强烈的道德意识,因此,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宄,对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本文对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现状分析,可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及本行业乃至全社会,充分意识到强化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自觉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分析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执业环

公司的财务欺诈及其治理

财经纵横 近几年来,随着安然、世通、银广夏等财务欺诈事件的爆发,人们对公司的财务欺诈现象尤为关注。公司的财务欺诈的行为不仅让信息使用者蒙受损失,也干扰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对公司财务欺诈现象的治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欺诈及其成因 财务欺诈,是指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我国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相关法律不健全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上,对公司的欺诈行为一般采用行政处罚办法,而受害方一般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同时,有关的刑事和行政处罚力度不够。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和处罚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行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相关的制度、机制不健全,更加纵容了会计人员参与造假。 (二)信息不对称 随着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通过命令,暗示等要求会计人员粉饰报表,而会计人员直接受雇于管理层,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而引发财务欺诈现象的发生。 (三)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助长了财务欺诈。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有追求利益的倾向。一般来说,财务欺诈的预期成本要低于财务欺诈所产生的收益,这就助使了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一般来说,这些经济主体往往通过虚增资产、收入;虚减负债、成本来粉饰财务报表,已获得巨额收益。 二、财务欺诈的主要手段 (一)虚构交易事项 虚构交易事项是一种常见的造假手段,一般通过两种手段:一是提前确认收入,比如将销售合同已签订但未执行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并同时增加应收账款;二是通过伪造合同、单据、凭证,故意错账混淆会计科目等手段编造交易,虚列收入,从而形成虚假利润[1]。 (二)粉饰会计报表 1.利用会计政策影响财务报告 会计政策是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最后反映在财务报告上的经营状况数据也不同。比如不同的折旧方法、坏账的确认标准等,会对资产和净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使管理层有机会操纵公司的经营业绩,以满足自己的利益。 2.利用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客户往往会通过如下交易,来粉饰会计报表:将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以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经营用较少的花费或未花费来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的子公司;控股股东减少客户的利息费用或减免债务,以高于市场利率的利息,将大量的款项带给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以非现金资产认购股份,并且作家价格远高于账面价值。 3.利用时间差异 更改会计事项确认的时间,主要包括:将应由本期补偿的已销产品成本推迟到以后期间结转;将应计入期间费用的支出计入成本;将应由本期负担的已发生费用列作待摊;以虚增存货减少当期费用;将应计入本期但须以后支付的费用不予计提,以虚增本期利润和资产;将以后期间的收入提前确认或者虚开发票,次年在予以收回;借助签订“买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 4.故意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掩饰重大交易或事实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利用报表项目进行掩饰,在会计报表项目中,以“其他应收款”作为调节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饰,通常有以下做法:对日常经营中发生的委托理财、诉讼、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抵押的重大事项故意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5.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欺诈问题 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工作底稿时,往往根据自利性的需要,对关联交易形成的会计结果恶意隐瞒合并资料,尤其是公司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资料,其结果是公司的合并利润中很大比例是由于内部销售实现的虚盈。 三、公司财务欺诈的治理措施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强制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和监控的能力;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股东对管理人员的内部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健康的业绩评价考核机制,让考核指标既反映企业短期财务状况又能评价对未来利益的影响;在选择管理人员时把候选人的信用道德水平纳入评价标准,建立管理人员的信用档案,通过各个企业分享相关信息达到约束管理人的目的;通过科学的权力制衡、分配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强制管理层做到信息透明、均衡信息分布;合理设置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让管理层分享公司剩余。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科学完善的内控机制是防止财务欺诈的重要屏障,企业应从以下五个层面做好内控:①控制环境。主要是创建公司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影响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工作能力。 ②风险防范。主动发现由于情况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③控制的执行。控制是管理层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后,对控制风险所实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要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有效的执行。 ④信息畅通。内部控制的顺利执行要求企业各部门信息畅通,其重点是使相关人员履行职责。⑤监控。内部控制系统需要监控,特别是对高层管理人员,如其不履行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的有关人员应及时予以纠正,避免财务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建立公司财务欺诈的赔偿机制 公司的财务欺诈及其治理 白 雪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太和供电分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财务欺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本文对公司财务欺诈现象的成因和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欺诈;成因;手段;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125-02 125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简析 冯百川08级会计3班200800620098 一、蓝田的背景分析 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虽然人们对蓝田股份的垮掉早有心理准备,但“蓝田神话”的凋零仍然让股民们感到浑身发冷。对几年来的股市略做回顾,人们不难发现,从亿安科技到银广夏再到蓝田股份,黑马马失前蹄,神话化为泡影,几乎每一个动听的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不知多少中小股民在虚假业绩的引诱下落进了圈套,最后血本无归。 与银广夏“异曲同工”的是,曾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股份玩的同样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银广夏所鼓吹的生物萃取不过是画饼充饥,而蓝田股份的渔塘奇迹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说银广夏的“大饼”披着高科技的外衣还难以被轻松识破的话,那么,在常识可及的水产养殖领域,蓝田股份编织的百衲衣应该是很容易就被戳穿的,但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亩产值3万元的小圈套和每年数亿元利润的大泡泡却安然无恙,银行的贷款源源流入蓝田股份,股民的血汗钱也涓涓汇入洪湖。如此拙劣的手段就能瞒天过海,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到底是整个股市太不理性了,还是大家明知神话是圈套,也要钻进去揩点油水?在股民、庄家、上市公司、监管机构这个链条里,到底谁出了问题? 蓝田股份与银广夏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破灭都是遭到了口诛笔伐。从《九问银广夏》到《银广夏陷阱》,媒体彻底撕开了笼罩在银广夏身上的华丽迷雾,而一篇短短600字、发表在内部杂志上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也给了蓝田股份致命的一击,切断了蓝田股份极不健康的资金链。这些文章影响巨大,但其基本策略也不过是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真实性,无须高深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弄清个大概。但捅破这些黑马、神话的显而易见的漏洞,不应该都由传媒来做。 蓝田涉及的贷款数额巨大,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已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其余部分也已无力偿还。因未能如期还款,已经被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起诉。金融机构虽未明确表示对公司停止贷款,但事实上已不向公司提供融资。 了解了蓝田事件,那么蓝田是一个怎样的大公司呢? “蓝田”的全称为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09,其前身为沈阳市三家企业。蓝田的经营范围主要有农副水产品和医药制品两大类,其产品主要销往洪湖、武汉、荆沙、宜昌、岳阳等地区,产品市场覆盖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五大区域。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沈体改发[1992]65号文批准,由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和沈阳市新北副食品商场全部资产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沈阳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确认结果,将原三家发起人净资产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成1828 万股国家股,委托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将净资产中属企业法人的资产3525.6万元折成法人股3525.6万股,由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同时向原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股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二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2、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企业在实施某一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分析,运用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

[案例4.5] 基本案情:对某企业2008年的银行存款进行审查: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6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5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12月存在的未达账项如下: (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12月31日,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一张1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31日,银行以代付企业电费8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12月31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3200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金额为3850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3900元 分析要点: (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 ①编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金额是多少? ②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③如果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28 000元,请问是否真实? 答案提示: (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单位:XX公司 2008年12月31日单位:元 2.常见银行存款错弊 (1)制造余额差错。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底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明,以后除非再全部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很难发现。 (2)擅自提现。擅自提现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单位。 (3)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 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是一种故意从本质上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那么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有哪些常见手段呢?我们又怎样才能识别呢?接下来律伴网小编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作相关阐述。 一、财务欺诈的特征和常见手段 (一)财务欺诈的特征 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很多,但归结起来都是为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或经营者所在的小集团的利益。不同的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不同非上市企业进行财务欺诈可能是为了领导者的业绩或者偷逃税款;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上市筹资条件,达到配股、增发等再融资条件,避免遭到“t”或“p"处理或退市,美化业绩,抬高股价等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欺诈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虚增公司投资价值误导投资者; 二是多计收人、收益,少计费用、成本和损失,虚增公司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三是不按规定披露信息,削弱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影响投资者决策; 四是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做文章,调节当年收益,达到收益稳定的效果。 (二)常见手段 误导投资者在具体做法上,主要采用的手段包括: 1.虚构交易事实或者掩饰交易事。 实虚构交易事实的行为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成单、在核算中混淆会计科日等,掩饰交易成事实的行为指对应该披露的重人事项,如委托理财、关联交易、诉讼、担保、大股东占用资金等,不予披露或不及时披露,!查成投盗者利益受损。 2.在会计核算上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随意变更或者选择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 --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 一、案情简介 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 (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 (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 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 (一)公诉人起诉 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 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 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 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 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 (二)会计师答辩 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 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 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 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1)没有明知行为 2)没有串通舞弊 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 (三)法院的判决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失败原因

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财务是一个单位运行状况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务风险是各单位自始至终面临的一种客观事实。特别是加人WTO后,我国企业面对的资本市场以及所处的贸易环境、税收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结果是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我国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理性认识财务风险的涵义与特征,分析和判断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1.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要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包括交易风险、换算风险、投机风险等。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并且对其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无法回避和忽视的。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特征,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企业是经济整体的基本单位,其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是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因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价值增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风险,而这些风险以价值形态反映到财务活动中,就表现为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的背离。(2)财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由于受到宏观或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摘要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与否,对国家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对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其财务信息对证券市场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相继曝光,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会计信息,避开财务报告中的陷阱,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财务欺诈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已披漏案例的研究和我国上市公司欺诈的主要手段,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成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制度上的缺失因素,也存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的影响。就此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欺诈;成因;防范;案例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true or not, to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acro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n the parties to the enterprise outside to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and strengt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 on all ha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 and eve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has a vital role. But unfortunately,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supervision,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events continuously exposed one after another, not only directly harm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and lead to the social public to the listed companies, intermediaries, and even the whole capital markets weaken, lose confidence, and very bad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ow to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avoid the trap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s practice and theory focuses on the topic.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securities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审计研究 【摘要】最近几年,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萨班斯法案》提交财务年报。在此背景下,作者撰写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欺诈财务欺诈理论成因防治防范 财务欺诈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2笔者认为,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如操纵、伪造或窜改会计记录或用以准备财务报表的支持文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错误陈述或蓄意漏报重要的事实或交易,蓄意滥用会计准则等。 财务欺诈的发生存在着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既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关系模糊、会计审计制度缺陷等微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弱化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是社会上诸多因素在会计活动中的综

合反映。 一、追根索源:财务欺诈理论综述 最近几年,全球的特别是美国上市公司刮起的财务舞弊风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数万亿美元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财务丑闻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和会计界丧失了信心,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一连串臭名昭著的财务舞弊案件凸显出美国以及各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分析财务欺诈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欺诈理论,下文将做一个综述:(一)唐纳得卡瑞塞博士(DR. Donald Cressey)和欺诈三角 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它们当中的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 (二)艾德温苏瑟兰德(Edwin Sutherl)和白领犯罪 1949年,印第安纳大学的罪犯专家艾德温H苏瑟兰德教授提出了“白领犯罪”的概念。他定义白领犯罪为:“在其职位上有名望的个人和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进行的犯罪行为。”苏瑟兰德反对当时普遍认为盗窃和欺诈者要么是卑贱的贫困者,要么是家族遗传窃贼的看法。“白领犯罪”认为一个人进行犯罪的时间越长,他就能从其犯罪行为中得到更多。苏瑟兰德将窃贼犯罪的原因归因于犯罪理性化程度、动机及其他已存在的看法。 (三)史蒂夫W. 阿尔伯察博士(DR. W. Steve Albrecht)的欺诈范围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在伯明翰扬大学的史蒂夫W 阿尔伯察博士,就研究并分析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正文

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不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成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

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使企业理财陷入困境。 (二)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和投资决策的失误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由此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我国有的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本身资金又不够,只好向外筹集大量的负债资金,造成资金结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评价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评价 【摘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本文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外部监督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舞弊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空前严重,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数量逐渐上升,且金额越来越大,影响面也越来越广。从我国内地的琼民源、郑百文、大庆联谊、蜀红光、银广厦、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以及2004年台湾的博达、讯碟、皇统这一连串科技股舞弊案,再到美国的安然(Enron)、施乐(Xerox)、世界通讯(WorldCom),波及美、亚的会计舞弊案件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导致这些财务舞弊案件和审计失败案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执行不完善,和注册会计师不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评价是两个重要原因。 一、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化。1992 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赞助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论述得最为全面。该研究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度,则属于由频繁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所带来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制度创新。在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最初,美国独立审计的业务范围主要侧重于财务鉴证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独立审计的范围开始扩展为包含内部控制评价在内的管理鉴证。而随着安然、施乐、世通等一系列会计案件的出现,美国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程度则更为加强。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开启了一个新的会计审计与资本市场监管时代。该法案对公司的内部治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国内,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1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2001年10月,我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与国际标准趋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_王建新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王建新 =摘要>近几年,国内外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0的5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6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务欺诈财务欺诈理论成因防范 财务欺诈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5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6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01笔者认为,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财务欺诈的发生存在着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既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关系模糊、会计审计制度缺陷等微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弱化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是社会上诸多因素在会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 一、财务欺诈理论综述 近几年,全球的特别是美国上市公司刮起的财务舞弊风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和会计界丧失了信心,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一连串臭名昭著的财务舞弊案件凸显出美国以及各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分析财务欺诈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欺诈理论。 (一)欺诈三角理论 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它们当中的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 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 图1:欺诈三角 *王建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会会计研究室,邮政编码:100036,电子信箱:wangjianxin@cacs.g https://www.doczj.com/doc/bc15280749.html,。本文是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5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研究6(200503722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及其效果评价研究6(05B J 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贯彻实施及其效果评价研究6(70540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1 /企业欺诈0一词在美国司法部的定义中包括以下法律条款:(1)公司伪造财务信息(包括,例如,伪造会计分录,虚假交易,和其他人为设计波动收入欺骗性地高估资产,利润和收益或低估/隐藏负债和损失的交易,以及逃避法律监督的交易);(2)公司内部人的自行交易(包括,内部交易,回扣,为求个人利益而不适当地使用公司资产以及任何自行交易违反有关的个人所得税的行为);(3)与其他团体经营的共同基金和防御基金有关的欺诈(包括,延迟交易,某些市场时间计划,虚假的净资产价值及其他在共同基金或防御基金交易实践之内,或包括造假和舞弊);(4)阻碍公正,伪证,篡改证据,或其他与上述1至3项相关的其他阻碍行为。 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