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地区)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地区)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

课时作业 (十八)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读资料,回答1~2题。

常住人

口(104人) 出生率(‰)死亡率(‰)

城市人口

比重(%)

2000年1846 15.57 5.40 33.8

2010年2181 15.99 5.43 39.9

A.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新疆2000—2010年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大量学生前来上学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图K18-1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3~4题。

3.图K18-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4.下列对当前人口迁移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据此完成5~7题。

5.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6.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7.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图K18-2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图K18-2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市近年来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2009—2015年,该市人口( )

A.2012年以前,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B.2012年以前,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C.2012年以后,总人口数量有所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迁移有关

9.推断2009—2015年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B.城市面积缩小

C.经济水平持续下降D.生态环境恶化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图K18-3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

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

11.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人口迁入的目的分别是( ) A.经济矿产开发B.环境生态保护

C.政策国土开发D.军事加强国防

澳大利亚人口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2015年澳大利亚人口突破2400万的大关。读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状况图(图K18-4),完成12~13题。

图K18-4

12.关于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大致吻合

B.该时段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大致吻合

C.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

D.2011年9月国际移民人口增长数量为本土人口增长的2倍

13.该国国际移民的主要来源为( )

①技术移民②劳务输入③战争难民④宗教移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19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17世纪至20世纪初“闯关东”人口迁移路线示意图(图K18-5)。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大量关外的农民来关东开荒种地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以来不断下降,已从1950年的1.5%下降到1980年的0.7%,但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美国目前实行自由生育与国内人口自由迁移政策。

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K18-6)。

图K18-6

材料三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图K18-7)。

图K18-7

(1)美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加以分析。

(2)中国和美国人口增长模式都是现代型,影响两国自然增长的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3)简述人口在国内的自由迁移对美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课时作业(十八)

1.A 2.B [解析]第1题,2010年,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99‰-5.43‰=10.56‰。根据新疆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新疆的人口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农牧民迁往城市有关。2000年新疆农业人口为1846×(1-33.8%)≈1222(万),2010年为2181×(1-39.9%)≈1309(万)。第2题,2000—2010年,新疆人口合理容量变化不会很大,A项错误;C项不符合实际,错误;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十年来新疆人口死亡率略有上升,D项错误。新疆常住人口增多,主要是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造成的。

3.A 4.D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①④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总数,说明①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大,①④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②③户籍人口总数大于常住人口总数,说明②③两省级行政区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①②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大于③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粤,②为豫,③为黔,④为沪。第4题,河北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因此河北人口主要流向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安徽离京津地区较远,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等地;湖南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远,因此人口流向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不大;广西邻近广东,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5.B 6.C 7.C [解析]第5题,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是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难以生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江源地区牧民迁入城镇是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属于生态移民。三峡库区居民外迁是大型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人口迁移;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是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第6题,三峡移民东迁沿海某地,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原有的生活习惯会有所改变;增加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是直接目的。A、B、C三项均不属于“深远意义”。“杂居”安置方式可以促进库区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推动地域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迁入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杂居”安置方式不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第7题,三江源属高原、高山气候,居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近距离安置充分考虑到移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①正确。近距离居民的风俗习惯有较大的相似性,可以加快移民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加强移民的归属感,减少矛盾冲突,③正确。移民已迁出原来的居住地,不需要考虑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交通的便捷性;牧民迁入城镇后主要从事工商业,不再继续维持原来的放牧生产方式。

8.B 9.A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2012年以前,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高于自然增长率。2012年以后,虽人口变化率下降但仍在0以上,人口总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迁移无关。第9题,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低,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影响。该市迁入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10.B 11.C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下降幅度大,净迁出率上升;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小于总人口下降幅度,就业率提高。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生育率的高低,人口容量随经济发展会有一定提高。第11题,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口在政策引导下迁往远东地区开发国土资源,其主导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人口迁入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国土。

12.B 13.A [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该时段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幅度不大,而净海外移民的人数变化幅度大,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大致吻合。

目前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2011年9月澳大利亚国际移民人口增加数量约为澳大利亚本土人口增长的1.5倍。第13题,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口迁入国,迁入人口主要是具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移民。

14.(1)“闯关东”的主要原因:华北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多;东北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劳动力不足。“雁南飞”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东北地区。

(2)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减少。

(3)有利: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

不利: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等的压力。

[解析]第(1)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原因。华北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自然灾害频繁;东北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前华北地区的贫苦农民就有向东北迁移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区、市)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多,由此导致了人口迁移方向的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第(2)题,结合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来回答。第(3)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大基础设施的压力、加剧环境问题等方面。

15.(1)主要是大量的人口迁入。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的美国等国家迁移。

(2)不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再加上文化观念的影响,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3)有效调剂美国国内各种人才的余缺,促进其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美国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种族、民族的融合。

[解析]第(1)题,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当前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2)题,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主要是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来实现的。第(3)题,从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