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对文章的理解也离不开思想感情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生前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挖掘和体会思想感情因素,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讲得情景交融,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也是使语文教学在思想感情方面起到导向作用的体现。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渗透思想感情教育呢?下面我就具体的谈一谈:

一、揭示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内涵。老舍先生说过:“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与肉,是分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情感,要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出来,也就是说,要找到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之魂。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结尾有这样一句:“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个句子在全篇中,既是总结全文,又是点明中心;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来鉴赏、挖掘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为亲人?为什么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流血牺牲,朝鲜人民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些具体的事物,又突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的深刻含义——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是永存的。

(二)对教材中蕴含的情感之魂要深挖,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就是说,教师用自己的“情”去唤醒作品中的“情”,与作者的“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之“情”,达到“情、情”交融。例如《麻雀》一文,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拯救了自己的幼儿。猎狗与麻雀,猎狗是多么地庞大,麻雀是那么地渺小,不过一种强大的“情”的力量——母爱,使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逼退猎狗,猎狗也产生了“情”,只好“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这样的引导,就能激起学生对那只老麻雀虔诚的敬意,使情感升华到对母爱的景仰。

(三)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群情亢奋。例如教学《掘强的小红军》第二段时,让学生感受到小红军过草地面临的困难。以“小红军面对困难,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红军的处境,小红军十一、二岁的年龄那么小,他在草地上行军掉队了,多么需要别人照顾他啊!由此,学生自然会想到,他的双腿又青又紫,现在有马骑,真是雪中送炭。他“黄黄的脸”,说明他很饿,多么需要食物,哪怕是一点点都好。“太阳偏西了”,天快黑了,又冻又饿又孤单的小红军多么需要有人搀扶、相助,学生内心呼唤:小红军还是骑一下马吧,为什么不呢?你多么需要协助啊!这是学生想为小红军想,忧为小红军忧,其情感与小红军的处境融为一体,在这样入境入情理解的基础上,情感得到真正的升华。

二、推敲标点挖掘思想感情因素。标点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无声语言,它使文字组合相连,是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些标点符号还蕴含深义。仔细推敲这些标点符号,有助于扩宽思路,加深理解,使文章的思想教育意义和教育作用更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

生理解字、词、句,还要选择一些标点符号作为训练点,引导学生实行推敲。例如《穷人》一文中的第九自然段用了五个省略号,既显示了内容的省略,又表示了桑娜断断续续的思想活动,突出了她的不安心情和矛盾心理。抓好对这五个省略号的推敲,使学生加深了对桑娜纯朴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协助别人的品质的理解,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又如《黄继光》一文,在教学中,抓住“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进了,更进了,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先让学生按标点符号的要求读这句话,体会10米……,后边用的省略号,省略号了那些内容,让学生明白,这个省略号省略的不但仅是更进的数字,9米,8米……,还省略了黄继光负伤后在暴风雨般的子弹中前进的艰难历程。接着让学生体会“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般的子弹中站起来了!”的三个感叹号。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诵,体会到感叹号在这里使用是作者对黄继光那惊人的毅力的赞叹,是对黄继光不畏牺牲崇高品德的歌颂。教学中,注意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推敲标点符号的用法,使学生不但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还理解了通过标点符号又补充了的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意思,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课文思想感情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作用就能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三、朗读课文,以情感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又是感染人、熏陶人的感情,实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所有文章的作者,都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由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增强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领会、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最有效的就是采用叶圣陶先生倡导的“美读”,即是在朗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使作者移情动容,读者受到熏陶感染。下面用两种情况来具体说明:

1、读在激情处。激情就是具有爆发力的情感。如《就义诗》、《囚歌》、《我的自由书》等等,面对这些气壮山河的诗篇,一定要发挥读的传情优势。如果用繁琐的分析来代替情感体验,抽象的慨念代替情感的陶冶,既扼杀了学生情感的萌动,又使课堂死气沉沉,就不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才会把革命者坚定的信念,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英雄气概充分的表达出来。

2、读在移情处。移情,就是把人们的感情移入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事物中去,使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事物获得人的生命力和情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几句:“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这句话中的小鹿本来是没有感情了,但用上“欣赏”一词使没有感情的仿佛变得有感情了,鹿也会欣赏这春天的美丽景色,欣赏起自己的倩影。所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悟透思想,对升华情感具有积极促动作用。

四、从导语中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生动巧妙的导语,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可为渗透思想感情教育埋下伏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是举世闻名的森林王国;小兴安岭既然那么美,你们想不想去旅游?一下子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景致之中,学生在教师游戏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讲读课文,既领略了小兴安岭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激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设置情趣创造浓郁的情感气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知道明情、触景生情、

睹物思情、由事及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能够先创设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如悬挂总理遗像,播放哀乐等,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一种沉痛的心情,在讲读“灵车通过”和“灵车离去”之时,能够用播放录像带等手段,将学生情感的波澜推向高潮,在悲哀的氛围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和净化。又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为了让学生和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情境,以缩时代的差别,也就是讲读课文之前先把作者所处的时代形式作一番介绍,使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所了解,以激起学生对美帝国主义的憎恨,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在讲读过程中使用迁移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正如真正的雨水之情,从而受到国际主义思想教育。

六、在分析比较中渗透思想感情教育。有比较,有鉴别。让学生将课文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与现实生活实行比较,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引导学生将“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时代”与“今天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实行比较,使同学们知道:在黑暗社会里,穷苦孩子大年夜还在街头卖火柴而且挨冷挨饿,最终被黑暗的社会所扼杀,冻死在街头。而在今天,同学们在大年夜是鞭炮声声、载歌载舞、身穿新衣、满桌好菜的度过,幸福、健康地成长。这样通过鲜明比较,学生自不过然地产生了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也受到了生在福中而知福的教育。

七、联合实际、导之以行。思想具有动力功能,对人们的理解和行动起调节作用。学生学习了一篇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后,随着也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然后思想还具有实践性,实践是思想形式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思想的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所以,应把学生的思想导向之于行动,进一步升华他们的思想。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后,学生体会到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后,能够组织学生使用作者观察事物,搜集素材,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去调查,采访家乡的人情风俗,自然风光及家乡的变化,要求他们写一篇反映可爱家乡的作文。学生在调查采访中,能够亲眼目睹到家乡的变化事实,亲自体验家乡父老生活的欢乐和幸福,领略家乡山水的自然之美,然后“情动而辞发”,任热爱家乡的肺腑之言跃然纸上。随后,又可组织“家乡美”书画展,让学生把自己对家乡的爱与情凝于笔尖,创造性地体现出来,使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得以实实在在的熔炼。

八、从审美教育入手。小学语文课本绝绝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反映了生活美(社会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很多课文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美的反映,是生活美的具体展示);或反映了情感美(课文内容都饱含着作者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因素);或反映了形象美(通过刻画人物,反映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审美评价);……阅读欣赏这些作品时,自然会给人以丰富、独特的美的感受。如有些名篇诗作,像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静夜思》,从古流传至今而不衰,内在的美是重要的因由,从审美教育入手,就是从上述具体的审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由欣赏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形象美和语言美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理解世界”,“体会人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握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内涵,推敲标点符号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从导语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情境、应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教学,把学生的思想导之行动、实行审美教育等方面重要环节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思想感情教育任务,是根据时代的需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

学生来讲,特别是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坚持文和道的统一,不发挥材料的思性,学生的情感激发不出来,必然感觉到枯燥无味,影响学习效果。所以,通过语文课实行思想感情教育,既是育人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