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知识点

一、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

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文学常识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南朝梁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

三、语音

缥(pi ǎo)碧无碍(ài )负势竞(j ìng )上泠泠(l íng)作响

嘤嘤(yīng )成韵鸢(yuān)飞戾(l ì )天互相轩(xuān )邈(mi ǎ o )

四、通假字

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

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五、古今异义词: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

② 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 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六、词类活用 :

① 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 语。

③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 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1 、风烟俱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2 、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⑥ 横柯上蔽,上,在上,名词作状

七、一词多义

① 蝉则千转不穷 ( 尽,

完 ) ,

② 猿则百叫无绝 ( 停止 ) ,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③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至 ) ,

④ 横柯上蔽(向上),

⑤ 直视无碍(一直),

欲穷其林。 (走完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消失 ) , 果如鹤唳云端。 ( 叫 ) 负势竞上(上面) 争高直指(笔直)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3、一百许里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 “左右”。

4、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经久不绝:停。

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6、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

7、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8、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 ,不是“寒树”。

9、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0、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

12、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至

13、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4 、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

15 、窥欲忘反忘反:流连忘返;

16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

17 、在昼犹昏犹:好像,如同。

18 、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

19 、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

20 、嘤嘤成韵韵:和谐声音。

九、重点语句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十、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十一、理解性默写

1 、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十二、课文内容理解

1 、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 (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水色、水

清、

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以负、竞、轩邈、争、直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或(雄奇高峻,充满情趣、树多):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 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

6、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飞箭奔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7 、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 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

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与朱元思书 知识点整理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原文 与朱元思书1 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3。从4流飘荡,任意东西5。自6富阳至7桐庐,一百许8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 水皆10缥碧11,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2,直视无碍13。急湍14甚箭15,猛浪若16奔17。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8。负势竞上19,互相轩邈20;争高直指21,千百成峰22。泉水激23石,泠泠作响24;好25鸟相鸣26,嘤嘤成韵27。蝉则千转不穷28,猿则百叫无绝29。鸢飞戾天30者,望峰息心31;经纶世务32者,窥谷忘反33。横柯上蔽34,在昼犹昏35;疏条交映36,有时见37日38。 重点字词: 1.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 2.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 从:顺,随。 5. 东西:向东,向西。 6. 自:从。 7. 至:到。 8. 许:上下,左右。 9. 独绝:独一无二。独,绝,极点,绝妙。 10. 皆:全,都。 11. 缥碧:青白色。 12.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 直视无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 急湍:湍急的江流。 15.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 16. 若:好像。 17. 奔:飞奔的马。18.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9.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 20. 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21.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22. 千百成峰:形成无数山峰。 23. 激:冲击,拍打。 24. 泠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 好:美丽的。 26. 相鸣:互相和鸣。 27.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28.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千转:长久不断地叫。转,通“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 绝:绝,停止。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汇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汇 一、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1、项为之强()《童趣》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6、一切乌有()《山市》 7、裁如星点()《山市》 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9、对镜帖花环()《木兰诗》 11、满坐寂然()《口技》 12、止有剩骨()《狼》 13、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4、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5、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 17、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9、荡胸生曾云()《望岳》 20、略无阙处()《三峡》 21、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4、才美不外见()《马说》 2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26、其真无马邪()《马说》 27、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28、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29、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1、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32、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3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34、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35、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6、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37、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38、仓鹰击于地上()《唐睢不辱使命》

39、是以先帝简拔以()《出师表》 40、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41、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2、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3、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4、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5、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4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47、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48、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49、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50、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1、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5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53、一厝朔东()《愚公移山》 二、古今异义 1、鄙:肉食者鄙。() 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3、但: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方:方七百里。() 5、故:故使人问之。() 6、股:两股战战。() 7、感激:由是感激。() 8、河:山河表里潼关路。() 9、何苦:何苦而不平。()10、居:①居十日()11、交通:阡陌交通。()12、开张:诚宜开张圣听。()13、可以:可以一战。()14、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5、绝境:()16、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7、虽:虽人有百手。()18、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9、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0、汤:滕人持汤沃灌。()21、无论:无论魏晋。()22、牺牲:牺牲玉帛。()23、再:一鼓作气,再而衰。() 24、识:默而识之。()25、走:双兔傍地走。() 三、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闲情记趣》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五柳先生传》 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公输》 7、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陈涉世家》 8、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陈涉世家》 9、策之不以其道(策:)《马说》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醉翁亭记》

和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选自《异文类聚》,吴均,梁朝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本文是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文体特点: 骈体文,四字句为主,对偶句多。 三、知识点 1、解释重点字。 ⑴风烟:指烟雾。⑵共色:同样的颜色。⑶俱:都 ⑷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⑸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⑺急湍:急流的水⑻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⑼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⑽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⑾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⑿相鸣:互相和鸣⒀戾天:到天上;戾,至 ⒁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⒂经伦:筹划、治理。⒃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⒄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⒅犹:好像,如同。⒆交映:互相掩映。 ⒇见:同“现”,显现,显露。(21)缥碧:青白色。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一词多义: 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5.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6.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语文知识点--初二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初二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知识 点 语文知识点初二与朱元思书 语文知识点初二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释重点字。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 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 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到天

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5)经伦: 筹划、治理。(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17)⑩横柯上 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8)犹:好像,如 同。(19)交映:互相掩映。(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 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 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 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 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 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 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 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 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 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 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 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5.结合文中 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复习过程

与朱元思书 一、理解性默写重点词句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三峡》中与本文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其间千二百里,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澄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 ★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两句分开描写,已用斜杠隔开) 5. ★表明诗人志向与处世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翻译本文重点词句★ 1.从流飘荡(顺、随) 2.任意东西(向东向西,名词作状语) 3.一百许里(左右) 4.直视无碍(阻碍) 5.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 6.负势竞上(凭借) 7.互相轩邈(高)(远,这两个词都是作动词用) 8.鸢飞戾天(至,到) 7.望峰息心(平息) 8.经纶世务者(筹划) 9.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10.横柯上蔽(树木的枝条) 11.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12.有时见日(通“现”,显露) 13.水皆缥碧(青白色)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迅猛的波涛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像鸢鸟一样飞到天上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本文一词多义解释归类★本文通假字归类 三、 四、感知与赏析本文相关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爱莲说》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爱莲说》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副词,更。 3 、植:立。 4、鲜:少。 5、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7、只,仅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最新整理最新整理《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

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一、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他 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 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 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 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 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 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 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鲁庄公和曹 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 进攻。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 “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 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国军队。打了胜仗 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攻时, 他们的士兵鼓足了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 见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三、文言实词 1.师:军队2.伐:攻打3.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4.间:参与5.鄙:鄙陋,指目光短浅6.安:养7.专:独占 8.徧:同“遍”,遍及,普遍 9.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10.帛:丝织品 11.信:言语真实 12.孚:为人所信服13.福:赐福,保佑 14.狱:案件(今义:监狱) 15.虽:虽然(即使) 16.察:弄清楚 17.情:实情 18.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9.属:类 20.可以:可以用来,可以凭借21.鼓:击鼓22.败绩:溃败 23.驰:驱车追赶 24.逐:追逐,追赶 25.克:战胜 26.作:振作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 二、理解性默写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无绝。 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三、问答 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2.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答: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答:“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6、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7.赏析句子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通过仰视和拟人化手法,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作者以闹写静,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美妙自然,和谐动听。以动衬静。 1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第五单元知识点精要梳理 《与朱元思书》(不含翻译和重点解词)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全文的总写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表现山生机勃勃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表达退隐避世、爱慕自然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异”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急、山之高峻、山之险,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趣。4.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写山的“奇”:高峻、连绵。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清澈、湍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应怎样理解? 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这句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诱人的力量,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2020年xx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本文将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常见考法,以及误区提醒、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

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分类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分类整理 一、重点字 水皆缥(piǎo)碧窥(kuī)谷忘反轩邈(miǎo)泠泠(líng)作响 鸢(yuān)飞戾(lì)天嘤嘤(yīng)成韵急湍(tuān)经纶(lún)事务者 横柯(kē)上蔽 二、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三、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约计的数量,上下,左右;今义:或许,允许等) 经纶 ..事务者(古义:筹划;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四、一词多义 绝天下独绝(极)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甚急湍甚箭(胜过) 渔人甚异之(非常) 异奇山异水(与众不同)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 五、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净尽) 任意东西 ..(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飘) 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远处伸展)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六、文言句式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船”) 2、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3、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飞戾天”是“鸢”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该将其提前。) 七、名句积累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后又被任命为奉朝请。他曾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二、故事背景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曾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向往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三、课文翻译 1.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俱:全,都。 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从流飘荡:(船)随着水流飘浮移动。从,顺、随。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指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独绝:独一无二。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漂碧:青绿色。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马。 译文: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夹岸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负,凭依。竞,争逐。 轩邈: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重点实词 臣本布衣:平民。躬耕:亲自。以驱驰:奔走效劳。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扩大。失义:适当恰当。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陟罚臧否。刑赏:罚。 以遗:给予。夙夜:早晚。驽钝:比喻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 以彰:表明。之慢:怠慢、疏忽。以咨诹善道,雅言之理:治。 3、通假字:阙漏。简拔 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由是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4、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深追先帝遗诏 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6、特殊用法:之秋:时。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猥自。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5、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翻译重点句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翻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训练 一、文学常识: 1.吴均,___朝___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__________”。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文中描绘的富春江美丽的风景,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同时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二.按原文字形填空 横柯上()直视无()窥谷忘()负势()上互相轩()嘤嘤成()()飞()天经纶()三、重点字词: (一)词类活用现象:猛浪若奔(___,互相轩邈(__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斗折蛇行(___)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 (二)通假现象:蝉则千转不穷(__),窥谷忘反(_);略无阙处(__) (三)一词多义: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__),猿则百叫无绝(___);绝多生怪柏(___)沿溯阻绝(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佛印绝类弥勒(___)自:自三峡七百里中(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自富阳至桐庐(__)清:以其境过清(__)水尤清冽(__)清荣峻茂(__) 四、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5.猿则百叫无绝()6.经纶世务者() 五、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六、理解默写: 1、《与朱元思书》总写富春江奇丽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 2.写水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写水流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4.写山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听觉侧面写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树木茂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B.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 C.横柯上.蔽负势竞上. D. 直.视无碍争高直.指 八、阅读文章与朱元思书,答文后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 (lún) 窥(k uī)谷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三峡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此,这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练习(覃柳松) 21《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一文的作者是 吴均 ,字 叔庠 , 南朝梁 (朝代)文学家。课文选自 《艺文类聚》 。 (二)重点字词: 1.风烟俱净 2.从流飘荡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甚:比得过 奔: 飞奔的马 5.负势竞 上 6.蝉则千转不穷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负:凭依 “转”同“啭”叫 戾:道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横柯上蔽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干 (三)《与朱元思书》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五)赏析: (1)富春江的山水“奇”在哪?“异”在哪? “山”奇在峻峭,有活力;“水”异在清,急。 (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 A .窥谷忘反(通“返”) B .在昼犹昏(夜晚) C .负势竞上(向上) D .从流飘荡(随着) 2.对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 .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 .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C .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 .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