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政治_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_陈高华

哲学与政治_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_陈高华

哲学与政治_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_陈高华
哲学与政治_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_陈高华

〔收稿日期〕2006-07-12

〔作者简介〕陈高华(1980-),男,江西永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国哲学研究。

 【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哲学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

陈高华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哲学;政治;政治哲学;阿伦特

〔摘 要〕在现代西方的政治思想中,阿伦特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理解独树一帜。她认为,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的歪曲,由此发展出来的政治哲学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而这一歪曲源自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阿伦特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调和这一政治思考主题的论述,展现出其独特的政治哲学运思和其别具一格的思想脉络。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6)05-0012-04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中,阿伦特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她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政治哲学传统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1〕因为它从来没有意识到政治的尊严和自主性,没有对政治经验的重视,并且把政治简化成统治,因此也就不把政治生活当成一种高贵的生活。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的这一传统源自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那么,哲学与政治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无法调和的不可兼容性?这一论题贯穿了阿伦特政治哲学思考的整个过程。

阿伦特对这一主题的关注主要源自以下两个政治现象:第一,希特勒掌权。她在一次访谈中说到,1933年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对我来说,是一个直接的震惊,从那一刻开始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不关心政治

已经不可能”〔2〕。第二,海德格尔与纳粹的结盟。这使得她关注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因为在阿伦特看来,海德格尔是哲学思考杰出的代表,他与纳粹的结盟让她感到不安,由此她进一步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专制感兴趣的伟大哲学家不只海德格尔一人,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甚至比海德格尔对民主更加怀有敌意。

从希特勒掌权和海德格尔与纳粹结盟这样的政治现象中,阿伦特认识到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不安关系,由此她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对政治本性的扭曲。她认为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哲学不再是建立在行动者的真实政治经验上,而是建立在哲学家的经验之上。哲学家孤独地思考,然后再从思考中回到现实来处理他们并不理解的世界。即自柏拉图以来,政治哲学是从哲学家的观点,

而不是

从政治行动者的角度发展而来的。阿伦特认为,这种政治哲学观让政治丧失了它应有的尊严。因为在哲学家看来,政治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因此政治被误解为是一种制作,最好由一个能够很好地理解其目的的统治者来支配,政治成了统治。在认为唯一的真理优于多数的意见的哲学家看来,单一的统治者比复多的行动者更好。这种观点的糟糕结果就是,丧失了对人的复多性的理解和开创行动的能力。哲学家认为自己拥有真理,所以他们不再去说服大众,而是去强迫大众,要么以神的惩罚进行威胁,要么以更为专业的思想强制形式迫使大众走在狭窄的演绎推理道路上。同时,他们还抓住自由这一关键的观念,给这一真实的政治经验以致命一击,即他们把自由解释为一种私人的内在状态,而不把它看成是在世界的自由行动,从而消灭了作为真正的政治行动的自由。

根据阿伦特那个时期的手稿,英国学者卡诺范为我们勾勒了开启这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故事。〔3〕阿伦特认为,在早期希腊城邦时期,雅典公民过的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统一的生活。logos这个词象征着这种原初的统一,其本意既是言说也是思想。希腊政治正是通过这一logos而实现。它意味着在公民永无止尽的相互谈话中,行动揭示了思想,思想在公民彼此说服时告诉他们如何行动。在公民之间形成的这一公共领域中,实在从各方面显现并为人们所看见,同时,在这种建立于言说和思想与行动的统一的政治中,人的复多性和自由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阿伦特看来,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思考正是从这种公共言说的雅典政治中产生的。他的思考风格从未与政治脱离,更不要说对立。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意见,而意见代表着世界向他显现的方式,因此,有多少意见,就有多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观点注视着这个共同的世界

。苏格拉底就想鼓励每一个人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他看来,maeutics(创造性灵魂的诞生)是建立在严格平等上的一种政治活动,其意义不能用结果、目标或普遍真理来衡量。苏格拉底认为朋友之间的谈话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而不是要去发现结束谈论的权威真理。因此,阿伦特认为,苏格拉底相信哲学家的政治作用就是帮助确立一种建立在对友爱的理解上的共同世界,那里不需要统治。

在阿伦特看来,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思想与行动、哲学与政治是不分离的,那就是苏格拉底审判之前的希腊时代。阿伦特由此表明,哲学与政治对立的特性并非必然,而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其中首要的就是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之死不仅使得柏拉图对政治充满敌意,而且使他怀疑其老师的整个哲学路径。在审判中,苏格拉底对大众的讲演明显是徒劳的。因此,柏拉图不再要去说服他们,而是代之以只能在哲学思考的孤独中才能获致的绝对真理来反对大众的意见,并且把这唯一的真理通过逻辑力量或者神的惩罚威胁强加给他们。

这一故事蕴含了困扰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哲学与政治的对立。不过,阿伦特的观点绝非那么简单,尽管她描述并探究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对立的外在原因,但她也承认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不安关系还有其它更为基本的原因。而且,这种更为深层的紧张关系在苏格拉底那里也存在。苏格拉底虽说没有宣称是拥有哲学真理的专家,但他还是异于一般的普通公民,因为他全身心地关注真理,总是促使那些与之对哲学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

话的人把意见表达得更连贯一致。这种对真理的追求显然会不可避免地腐蚀意见,破坏意见。因此,在苏格拉底那里,就已经可以看到对城邦的忠诚与对真理的忠诚之间的潜在冲突,只不过柏拉图加强了这一点并用理论表达出来了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没有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在哲学家自身那里也会存在着两种经验———即公民生活与心灵生活———之间的冲突。对于柏拉图而言,这两种生活经验之间的冲突就是身体与灵魂之间的冲突,而只要灵魂是自由的,那么它就一定会在冲突中获胜。就像自由公民统治奴隶一样,灵魂也统治着身体,而这种内在统治反过来就成了柏拉图哲学王统治者的模型。由此阿伦特意识到了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在城邦中不能维持的另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在阿伦特早期的《哲学与政治》草稿中有所论及,她说,占有奴隶的制度已经给“知”和“行”打开了一个鸿沟,由此为希腊政治奠定了统治经验的基础。〔4〕那么,是否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沟壑真的无法填平呢?在阿伦特那里,是否存在着很好地处理了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哲学家呢?阅读阿伦特关于雅斯贝尔斯的文章,人们会觉得阿伦特认为雅斯贝尔斯是哲学的典范。她说,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理只能在交往中呈现,而思考是人与人之间的实践,而不是一个人在自我选择的孤独中的表演。因此,

雅斯贝尔斯的哲学与世界和他人联系密切,显然具有政治性质。然而在后来发表的《近来欧洲哲学思想中的政治关注》的演讲中,阿伦特认为他的交往哲学的政治相关性是可疑的。因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植根于个人的“我与你”的相遇,而非公共的政治领域,这种纯粹的对话关系更接近于在孤独中思考的原初经验。因此,这种交往并不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的任何关系包含更多的政治经验。在《心灵生活》这一晚期著作中,阿伦特更是直指雅斯贝尔斯说,尽管在一定的情形中思想的内在对话可以扩展到朋友身上,但它还

是无法提供一个政治范式,因为它没法提供达到我们这一复多性的行动。〔5〕因此,阿伦特认为雅斯贝尔斯并未解决这一困扰着西方政治哲学的问题:哲学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政治是复多的人们的行动。

在《近来欧洲哲学思想中的政治关注》这一演讲的草稿中,阿伦特说能够让人们走出这一困境的是海德格尔。阿伦特抓住海德格尔的“世界”和“在世存在”这些暗含复多性的概念,从其著作中读出了政治哲学。当然,这个演讲的最后版本里没有上面提到的这些,而是代之以法国存在主义对行动的强调。阿伦特认为,真正的政治哲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类事务领域惊异的基础上。哲学源于惊异,政治哲学源于对人类事务的惊异,政治哲学依然是哲学,政治哲学是一种以政治经验为源而进行思考的哲学,而非什么政治体系或者构建什么政治蓝图。这似乎就是阿伦特所说的政治哲学,由此我们看到,阿伦特对哲学与政治的之间关系的调和,是想通过一种“政治哲学”、一种“政治的世界观”来达到,即政治地思考。

在《真理与政治》一文中,阿伦特区分了两种思考:一种是政治思考,它以共同世界中持不同观点的公民之间的交谈为导向;另一种是哲学思考,它是孤独的并以真理为导向。〔6〕阿伦特坚信哲学思考无法提供真理,我们最丰富可靠的实在知识只能从在一个公共空间中自由行动、多角度观察事物和讨论问题的人们那里获得。这就意味着,这种在政治行动发生的空间找到

的知识,在原则上能够弥合哲学与政治之间的裂缝。这依然是在强调,如何从政治经验发生的场域出发进行思考,即政治地思考,由此来达到一种“政治哲学”,从而调和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不过,这好像并未表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隔阂全然消除。因为在哲学与政治之间,还有一个东西存在,那就是哲学所必须的孤独性,哲学需要一个哲学家从世界退隐。“我”与自身的对话只能在远离公共事务的孤独中进行。如此看来,“政治哲学”是一个自我矛盾的词。政治哲学这项事业,是一项自败的事业。一个政治哲学家如何能够既退隐从事哲学,又充分地与公共世界协调而理解政治呢?

在由艾希曼事件激发而写就的《思考与道德考量》一文中,阿伦特提炼了另一条独创性地把哲学家与世界连接在一起的道路。她认为,艾希曼的恶行与他完全的缺乏思考有关,因此,思考有助于实践,从世界退隐的哲学家也可以通过思考最终回到行动。尽管内在的对话提供不了该做什么的明确指令,但它还是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这尤其会在危机时期体现出来。因为思考中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良心,会给自己该做什么设定界限,而且思考质疑一切,能够使人免于随大流。在阿伦特看来,最为重要的是,思考解放了心灵能力中所具有的政治性的判断能力。

通过对《判断力批判》的研究,阿伦特认为康德是唯一一位与自由政治和谐共处的哲学家。在康德看来,对于思想家而言,伙伴必不可少;思考能够在孤独中进行,但是,如果无法在公共场合自由交流思想,以使得把他人的想法包容进来而扩大心胸,思考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康德的批判思考依靠理性的公共运用,同时又反过来质疑所有权威和公认的设定。由此,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在康德那里得到了调和。康德是政治哲学家的真正典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阿伦特对康德的这种解读,是有选择性的,她基本上是以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为蓝本,而忽略了康德政治著作和道德哲学文本。退一步讲,即使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在康德那里得到了调和,可是哲学思想史上还有那么多哲学家显然是取反政治的立场的。因此,笔者以为,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答。不过,无论如何,阿伦特对于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可能道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视域,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1〕〔2〕Hannah Arendt.Essays in Understanding1930 -1954〔M〕.New Youk:Harcourt Brace&Company, 1994.428-446,1-23.

〔3〕M argaret Canovan.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 itical Thought〔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53-274.

〔4〕〔6〕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发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39-366,299-338.

〔5〕Hannah Arendt.T he Life of the M ind〔M〕.Lon-don:Harcourt Brace&Company,1978.202-212.

【责任编辑:侯小丰】

哲学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

政治哲学的伦理学基础

政治哲学的伦理学基础 摘要: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就是政治与道德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我们对政治生活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古代政治哲学中,道德与政治是直接同一的,在近代欧洲政治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政治与道德相疏离的倾向,而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则普遍确认政治正义的道德依据。事实上,无论是道德生活,还是政治生活,都具有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功能,因此表现出道德与政治的相互交融性。 关键词:政治哲学;伦理学;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在西方学界,政治哲学的复兴是以罗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正义论》为标志的,而在我国学界,政治哲学研究进入活跃状态已是21世纪的事情,晚于欧美近三十年。因此,在我国,政治哲学仍然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这自然会带来对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的讨论。在这个讨论中,厘清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关系不仅涉及政治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同时也涉到我们对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内在相关性的理解,更涉及我们对政治生活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笔者看来,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从最一般意义上说,“善”是道德生活的核心概念,或者说是伦理学的最高范畴;“正义”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概念,或者说是政治哲学的最高范畴。但无论是道德生活,还是政治生活,都具有建立和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功能,而无论是“善”还是“正义”都代表着一种体现健全人格和健康社会的正面价值,因此对“善”的追求和对“正义”的追求,无论是在伦理学中还是在政治哲学中,都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表现出道德与政治的相互交融性。本文试图通过概要地梳理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阐释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理解。 一、古代政治哲学:道德与政治的直接同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对政治哲学的三点认识

对政治哲学的三点认识 摘要:学术界对政治哲学的内涵及学科定位众说纷纭,但还是有一些基本观点是可以确定的:政治哲学的论域正从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形而上学宏大政治叙事理论转向对社会政治的微观分析,政治哲学是对社会政治的理性分析,政治哲学是对社会政治的道德和价值分析。 关键词:政治哲学;理性;道德;价值;分析 政治哲学历史悠久,但其在中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任重而道远。政治哲学在知识的景观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政治哲学处于一个暧昧的地位上,它一方面要回溯到一种对它的各种前提所作的本体论说明和对它的种种概念的阐释上;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增加方法与问题的多样性而回溯到与所有想要研究 人类行动的不同学科的相遇上。”[1]101政治哲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政治哲学研究的独特理论境域。目前,学术界对政治哲学的内涵及学科定位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认为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认为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认为它是一个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有的认为它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文化哲学,有的人认为不存在独立的政治哲学学科。笔者认为,这是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在短期内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问题,但在政治哲学的主题研讨下,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观点可以确定的。 一、政治哲学论域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分析 中西古代政治哲学都以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为主要特点,占统治地位的是社会整体主义思想。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主要围绕着王霸之道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尤以《论语》、《中庸》、《孟子》为典范。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从个人“修身”出发,经“齐家”,终达于“治国”这一伦理目的王国。这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人的“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那乃是一个国家的道德”[2]125;中国哲学从抽象发展到非哲学性(黑格尔的偏见)的具体,就是“道德、治国之术”[2]132。这种社会整体主义思想,经西汉董仲舒的“存理灭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专制大一统思想而至顶点,一直持续到清代。古希腊罗马时期政治哲学思想主要围绕着城邦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问题而展开,尤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典范。作为社会整体主义者的柏拉图,他创作《理想国》这部古代西方正义论的“首要任务乃是铸造出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来,但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而是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3]133。现代理性批判主义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首要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只要是推进国家利益的都是善良与公正的,“道德的标尺是国家利益。道德不过是政治的保健术。”[4]209柏拉图正义理论的鲜明特征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价值观上的国家主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重点探讨城邦的政体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说法,《政治学》的论纲是“理解何种政体是最好的,每种政体在各种政体的优劣排序中的位置,以及它有着何种法律与风俗”[5]318。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神学的政治国家理论,却构建起了另一种宏大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理性千年王国”理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们或从社会原子论出发,从个人出发来论证个人与国家的统一性,如社会契约论者霍布斯、洛克、卢梭;或从社会整体论出发,从国家整体出发来论证个人与国家的统一性,如孟德斯鸠与黑格尔。正像马克思所总结的那样:“霍布斯、斯宾诺莎、许霍·格老秀斯,直至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则已经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从理性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神学出发来阐明国家的自然规律……现代哲学持有更加理想和更加深刻的观点,它是根据整体观念来构想国家的。它认为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在这里,必须实现法律的、伦理的、政治的自由,同时,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6]227-228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日益转向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理论与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 纳 一、听写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壮烈 牺牲 谢意 沉浸 深情 凯旋 征衣 凝固 阿姨 精通 经济 贡献

圣坛 罪恶 呼吁 健康 木屑 呻吟 宛转 芦苇 打扮 脊背 枕头 防备 卓越 弥漫 威胁 蔚蓝 巡弋 梦幻 阻挡 绿茵茵不慌不忙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飘飘忽忽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二、比较组词 削(削皮) 喂(喂养) 哨(口哨) 挺(挺拔) 斯(斯文)甩(甩开)销(销售) 偎(依偎) 捎(捎带) 蜓(蜻蜓) 期(期末)用(作用)攀(攀登) 泰(泰山) 骆(骆驼)

罗(罗列) 障(屏障)兀(突兀)樊(樊笼) 秦(秦国) 络(网络) 萝(萝卜) 章()元(元旦) 绵(绵羊) 浙(浙江) 桐(梧桐) 簇(簇新) 浓(浓厚)臀(臀部)棉(棉花) 淅(淅沥) 铜(铜锁) 族(民族) 农(农村)臂(手臂)稍(稍微) 擦(擦干) 蜿(蜿蜒) 蜒(蜿蜒) 乳(乳汁)据(据说)

梢(树梢) 察(观察) 碗(茶碗) 延(延长) 浮(浮动)居(居民)三、多音字 屏①bǐng 卷①uǎn(卷起) 转①zhuǎn(转身) 系①xì(联系) ②píng(屏幕) ②uàn(画卷) ②zhuàn(转动) ②ì(系绳) 重①h&iul;ng(重新)乘①héng(乘车) 似①sì(似乎) 饮①ǐn(饮料) ②zh&iir;ng(重视)②shèng(千乘) ②shì(似的) ②ìn(饮马)

四、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五、文内容 、《夜莺的歌声》一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写了四部分内容(一是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二是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三是写游击队消灭德国兵)(四写战斗结束后依然在村边小路旁吹奏宛转的歌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

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搞清楚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开个好头。 知识体系: 第一节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由来和含义 思想,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政治,一是指思想上的政治烙印,即政治认识、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等。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主要是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工作,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活动,二是指思想政治管理的专业化活动。 二、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含义及其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是指它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产生、形成、变化规律的学说,二是指它是关于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三是指它是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变化规律以及共产党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领域,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理论研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研究,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文献和领袖人物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研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 第二节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 一、思想政治工作学范畴的含义 范畴是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三类: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这里着重研究关系范畴中的物质与意识、思想与行为、政治与经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认识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等七对基本范畴。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3、夜莺的歌 削xuē(削平、削尖、削减、削价、削铁如泥) 喂wèi (喂养、喂奶、喂鸡、喂鸭) 哨shào(口哨、哨子、哨声、哨兵、吹哨) 挺tǐng(挺拔、挺身、挺立、昂首挺胸) 斯sī(斯文、法西斯、慢条斯理、斯斯文文) 甩shuǎi(甩卖、甩开、甩手、甩掉) 踢tī(踢球、踢开、踢走、踢人) 枪qiāng(枪支、枪击、枪声、枪口) 防fáng(防备、防务、防止、防不胜防) 鬼guǐ(鬼脸、鬼混、魔鬼、神出鬼没) 汉hàn(汉族、汉语、汉口、汉阳、汉字) 滚gǔn(滚动、滚蛋、滚雪球、滚开、滚烫) 毁huǐ(烧毁、毁击、毁灭、毁于一旦) 惯guàn(习惯、惯用、惯性、惯犯、惯例)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牺xī(牺牲、牺牲品) 牲shēng(牲口、牲畜、畜牲) 凯kǎi(凯旋、凯歌、胜利凯旋) 征zhēng(长征、征收、征求、征服、南征北战) 阿ā(阿姨、阿婆、阿哥) 姨yí(姨父、阿姨、姨妈、姨母) 济jì(经济、接济、同舟共济) 贡gòng(贡献、贡品、贡出、进贡) 圣shèng(圣诞、圣地、圣洁、圣明、圣人) 驻zhù(驻地、驻扎、驻军) 罪zuì(罪行、罪恶、犯罪、罪大恶极) 恶è(恶劣、恶毒、恶战、恶习) 健jiàn(健身、健壮、健康、安康、康复) 康kāng(康健、小康、康复)

二、读读写写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 维护壮烈谢意沉浸深情凯旋 征衣阿姨精通经济圣坛呼吁 不慌不忙以防万一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模模糊糊断断续续永驻人间 三、读读记记 木屑蘑菇宛转芦苇苇絮枕头 卓越蓝盔威胁防备梦幻弥漫 巡弋阻挡脊背枕头打扮 绿茵茵手榴弹睁眼瞎 飘飘悠悠歪歪斜斜不速之客 四、多音字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劲:jìn(干劲)jìng(强劲) 教:jiāo(教书)jiào(教诲) 空:kòng(空白) kōng(空间) 觉:jué(觉察) jiào(睡觉) 缝:fèng(缝隙) féng(缝补) 钉:dìng(钉钉子)dīng(钢钉)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还:huan(归还)hái(还有) 弹:dàn(枪弹)tán(弹琴) 拧:níng(拧毛巾)nǐng(拧紧)nìng(拧脾气)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济:jì(经济)jǐ(济南) 吁:yù(呼吁)xū(气喘吁吁) 丧:sāng(丧钟)sàng(丧失) 五、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赶紧—立刻快活—快乐轻蔑—轻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曳屋许许声(yè hǔ)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倘(tǎnɡ) 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犬吠(quǎn fèi ) 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闭塞(sāi)磅礴(pánɡ  (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少顷(shǎo qǐnɡ ) 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 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叱(chì ) zhà)浑身解数(xiè)尽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  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 )呓语(yì yǔ) 【第16课.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 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

政治哲学 大题

哲学 唯物论(辩证的唯物主义) 世界的性质 第1点: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2点: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⒈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两点:客观性、世界观。) 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方法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⒉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客观性、世界观。) ⒈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方法论: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是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⒊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3点:世界物质性原理。 ⒈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⒉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⒊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起源和本质 第1点: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选择题。)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⒉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第2点: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难点。) ⒈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第3点: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选择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难点、大题。) 第1点: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⒈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⒊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2点: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⒈什么是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⒉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⒊意识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①方法论:意识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反对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物质决定作用而否定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否定物质决定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1点:运动 ⒈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 1 :9 2=(6 1 ×18):(9 2 ×18)=3:4 也可以用:4:3432 9 619261== ?=÷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高考政治全套哲学知识点总结

2020备战高考——高中政治全套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核心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哲学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⑤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⑤(期中卷26题)时政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区别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体系。①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就有了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否认根本看法和总的看法。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时代包括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等。①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词汇】 1.humorous adj.有幽默感的; humor n. 幽默 2. silent adj.沉默的;silence n.沉默in silence 保持沉默 3.helpful adj. 有帮助的help n. v. help sb (to) do sth. helper n. 帮手 4. score n &v.得分,进球。 5. interview v &n. 面试,采访;inerviewer 采访者;主持面试者 6. dare v. 敢于;胆敢; 7.private adj. 私人的,私密的。privacy n.隐私 8.require v.需要;要求; 9. European adj.欧洲的;Europe n. 欧洲 a Europe country 10. British adj.英国的;Britain n.英国 11.speech n. 讲话;发言;speak v.spoke过去式spoken过去分词 12. influence n &v影响;have an influence on对…有影响 influential adj有影响的 13. pro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 pride n 骄傲take pride in 为感到自豪 16. seldom adv. 不常,很少;= hardly = scarcely 17. fail v. 不及格,失败;failure n.失败 反:succeed v. 成功success n.成功 fail to do sth. 未能做某事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做某事 fail (in)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18. general adj. 普通的,常规的;n.将军in general 总体而言 19. introduction n.介绍;introduce v.介绍 introduce sb. to sb. 把某人介绍给某人 20.Appearance: 表达外貌的词 tall, short, fat, thin, young, old, straigh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hort hair, medium build, medium hight 21.Personality: 表达性格的词 outgoing, serious, funny, smart, friendly, shy, unfriendly, quiet happy, 22.u 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情态动词 used to + 动词原形 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 经不再存在)。只有一种式,即过去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句式:肯定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否定句:I didn’t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疑问句:Did you afraid of the dark? 答语:Yes, I did. No, I didn’t. 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来做某事”,是被动结构,强调主语是动词use 的承受者。 Stamps can be used to send letters. 邮票可用来寄信。 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to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九、十课) 【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 P86-87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P87-88 (1)“喜”: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2)“忧”: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表现:A.某些部分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 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 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3)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详细可见“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应该采取的对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含义) (1)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 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注意: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 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 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人民大众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2 ★1.表现、危害与对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 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两者都是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 2.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 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3.对策: (1)文化消费者(公民个人):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90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 P109 (2)文化生产者(企业):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 / 21 4、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一、汉语拼音我最棒 1.易读错的字 暴(b ào )风雨 屋檐(y án ) 偶(ǒu )尔 发愁(ch óu ) 沾(zh ān ) 晾(li àng ) 孤零(l íng )零 缺陷(xi àn ) 陌(m ò)生 竭(ji é)力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模(m ó)仿 诧(ch à)异 2.多音字 ???)ma(ma(吗啡干吗)吗 ???)dan()dan(重担担心担 ???)zhong()zhong(当中中奖中 ???) tan()dan(弹琴子弹弹 ???)ya()ya(压力压根压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 1.易考字 准备 暴风雨 墙壁 抓虫 晒太阳 2.形近字组词 板(模板) 准(准备) 壁(墙壁) 抓(抓虫) 晒(晒太阳) 版(版本) 淮(淮阳) 璧(和氏璧) 爪(爪子) 洒(洒水) 晾(晾衣服) 怒(愤怒) 访(拜访) 凉(凉快) 努(努力) 纺(纺织)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 1.近义词 安心─放心 使劲─用力 注意─留心 浓密─茂密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 继续─持续 牢固─结实 必须─一定 缺陷─毛病 同情─怜惘 寻思─思索 圈套─陷阱 取笑─嘲笑 诧异─惊讶 安详─慈祥 素性─干脆 2.反义词 偶尔─经常 安心─担心 漂亮─丑陋 浓密─稀疏 长─短 匆匆忙忙─从从容容 继续─停止 高兴─难过 紧张─放松 容易─困难 失望─满足 陌生─熟悉 批评─表扬 洪亮─低沉 3.好词运用 (1)表示修饰的词 (小小)的声音 (又大又漂亮)的网 (浓密)的胡子 (甜甜)的果酱 (2)和“笑”有关的词语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哈哈大笑 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哑然失笑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聊(liáo) 郁(yù) 囱(cōng) 撑(chēnɡ) 冈(gāng) 案(àn) 攻(ɡōnɡ) 驳(bó) 撞(zhuàng) 脾(pí) 茸(rónɡ) 劲(jìn) (2)难写的字 彩:右部是三撇,注意不要多写或少写。 戏:右部是“戈”,不要写成“弋”。 教:左部是“孝”,最后一笔要变横为提。 补:左部是“衤”,不要写成“礻”。 劲:左部上是“”,不要写成“又”。 记:右部是“己”,不要写成“已或巳”。 (3)多音字 dài(大夫)jiāo(教书)biàn(便利)大教便 dà(大家) jiào(教育)pián(便宜) liáng(测量)pāo(眼泡)jìng(劲敌)量泡劲 liàng(适量)pào(泡茶)jìn(干劲)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彩色梦境森林苹果精灵脚尖 雪松歌声季节太阳伞阿姨弟弟 游戏字母喜欢好像说话童话 对岸发明周围补充火药合力

炸死忘记公主勇士飞机地道 胜利叫喊屁股一泡尿干净屎壳郎 幸运使劲苍耳留神从来比如 (2)近义词 蹦跳——跳跃透明——透亮葱郁——葱翠 梦境——梦乡叮咛——叮嘱好像——仿佛 遮蔽——遮掩常常——经常看望——探望 发明——创造快乐——高兴凶狠——凶恶 反驳——反对赞赏——欣赏补充——添加 可爱——可人干净——清洁旅行——旅游 免费——无偿特别——非常幸运——走运 昏头昏脑——晕头转向一不留神——一不小心 (3)反义词 透明→浑浊喜欢→厌恶遮蔽→暴露 常常→偶尔上升→下降快乐→难过 哭→笑凶狠→善良反驳→赞成 攻打→防守胜利→失败懒→勤 干净→肮脏免费→有偿特别→普通 幸运→厄运昏头昏脑→心明眼亮 (4)词语归类 ①含有数字的:四面八方 类似的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②AABB式:蹦蹦跳跳摇摇晃晃 类似的词语: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安安静静 ③ABAB式:很深很深 类似的词语: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笔直笔直意思意思 ④量词积累 一个苹果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六只小喜鹊一个魔王一个小伙伴一只小虫子一颗露珠

政治哲学-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社会历史性。 2、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及其方法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3、真理含义及特点 (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怎样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 结 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万 千 百 十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2、小数的读、写法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分之一、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 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 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有几个0就要读出几个0)例如:0.58读作零点五八;12.004读作十二点零零四。 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与整数的写法一样),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 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3、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4、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如:0.8和0.80大小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0.8 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80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5、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分别 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