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汪氏姓氏渊源与迁徙发展等简识

汪氏姓氏渊源与迁徙发展等简识

汪氏姓氏渊源与迁徙发展等简识

汪氏荣耀而古老,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2014年最新报道,汪姓总人口约560万,约占全国大陆汉族人口的0.38%,已经排在百家姓氏第56位,安徽、湖北、四川三省汪姓人口最多,安徽尤为突出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以上六省的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关于汪氏的来源,众说纷纭,汪氏后人均认同为黄帝后裔、华夏的子孙,天下汪氏一家亲。因为有了汪氏,有些人将自家家族姓名列为汪氏,也有的改姓汪氏或得赐姓于汪氏,或为了逃避相关因由而成为汪氏,自己建立了汪氏家族,这些得汪氏的前人就分别成为了后来各汪氏家族族人的先祖或始祖,此后汪氏开始兴旺起来。氏族发展五千多年,姓氏形成和发展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所以天下归一汪氏远古始祖乃黄帝。华夏先祖是炎黄,即炎黄共为汉民族的祖先。虽然我们远古始祖是黄帝,但是我们同样是炎黄二帝缔造及社会影响共同之结果。因此,我们和其他华夏姓氏一样都是炎黄的子孙,传承黄帝血脉,传播华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

一、汪氏姓氏渊源

在中国姓氏学方面较为权威的袁义达先生认为,汪姓的来源主要有4个:姬姓、漆姓、嬴姓和外族改姓。(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shtml/hxdsb/20150208/va12.shtml)为众多汪氏统宗谱中的上乘之作的号称为后世修谱蓝本的元泰定年间汪松寿纂修、明正德十三年(1518)歙县仇以才等刻本的《汪氏渊源录》(安徽省图书馆索书号2:3625),对汪氏渊源,从“汪芝辩”、“平阳辩”、“颖川辩”等都给汪氏得姓给出不同说法,无统一定论。该谱以“始祖姓姬氏,名汪,鲁成公黑耾之次子,食采颖川,号汪侯,子孙因以汪为氏”做纂修。因此,汪姓基本是一个以姬姓汪为主干的姓氏。汪氏姓氏渊源为一个主流、多个支流,主要为春秋末期的姬分汪姓。

(一)汪氏家谱专家及史学界基本认同的五大渊源

第一大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

商朝末期,周国占领了位于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弟弟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去东征商朝的小伙伴徐国、奄国等17个小国。伯禽将17国讨平后,武王叫他在奄地(今山东曲阜)驻守。

武王大封诸侯时,将周公旦封在鲁国。武王英年早逝,即位的周成王才12岁。周公旦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抽不出身去鲁国就位。想到今后鲁国迟早也要传给长子,所以就让伯禽去当鲁国国君。伯禽就把鲁国从河南鲁山移到山东,先后传了25世34个国君,经历西周、春秋、战国七八百年,直到公元前249年被楚国灭掉。

话说春秋后期,鲁国国君传十三代二十一任至鲁成公姬黑肱。鲁成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姬午,被立为太子;次子汪,又叫满,世称公子汪。

关于公子汪,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鲁成公的夫人姒氏生下姬午不久,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彩虹绕身,然后就怀孕了。怀孕25个月后,姒氏生下一子。此子生下后,两只小手一直握着不松开。3天后,才把手松开。大家发现,他的左掌有纹路,像流动的“水”字,右手有一个“王”字纹路,两掌上的纹路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汪”字。鲁成公根据这一体貌特征,为他取名汪。汪出生前,父母已为他取名满,所以又叫满。这在史籍《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

很不幸的是,公子汪出生的那年,鲁成公去世了。年仅3岁的太子午当上鲁国国君,是为鲁襄公。公子汪为人敦实聪敏,长大后,鲁襄公拜他为上大夫。因多次为国立功,鲁襄公按惯例,以他的名封他为汪侯,食邑颍川,俗称颍川侯。

公子汪只有一个儿子,名挺,比孔子大一岁。因为挺是鲁成公的孙子,时人按例称他公孙挺。公孙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诵,次子名芒。问题来了,诵和芒两兄弟该姓什么呢?还是姓姬吗?当然不行。

周朝分封各地诸侯,也建立了相应的礼制: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这是什么意思呢?像鲁国这样的诸侯国,除继承爵位的嫡长子支系外,其他支系的人,到第三代人后,就不得以周王室为先祖;诸侯国国君的后代,不得以国君为先祖。

鲁成公的儿子汪、孙子挺,可以叫公子汪、公孙挺;曾孙诵肯定不能叫公曾孙诵,只能另取分支氏。氏的取法有多种,周王室或侯国公室分出的氏,最常见的取法,要么以“王父(祖父)字”取氏,要么以封爵取氏,要么以封地取氏等。

所以,按照惯例,诵以王父公子汪的名“汪”为氏。公子汪曾被封为汪侯,也可以说是以爵为氏。汉朝以后,姓、氏不分,汪氏也叫汪姓,四川人习惯叫姓,所以我们一直都是以姓为称谓。

就这样,汪姓正式诞生了,公子汪成为汪姓的始祖,许多汪姓家谱上,尊称他为“汪满”。汪诵是汪姓开宗接派的重要人物。鲁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汪诵出任都司马,鲁定公把平阳(今山东新泰市,非山东邹城平阳寺镇,也非山西临汾)封给他作为食邑。汪姓的郡望“平阳”,由此开始。

晋朝时期,淮安侯汪旭在其所撰的《上谱表》中称:“祖居颍,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侯,食邑颍川。”汪旭所指的“颍川”,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秦朝初期,秦始皇在该地置阳夏县,故太康又有“阳夏”之称。由于夏王太康曾在此筑城居住,故而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改称其为太康县,并一直沿袭到今天。阳夏县,西汉时期属淮阳郡,东汉时期属陈郡,故曰“陈郡阳夏县”。晋朝时期,太康之地志陈属梁,并隶属于颍川郡。

汪诵有3个儿子:汪越、汪铨、汪锜(又作汪踦)。汪锜是正史上汪姓有确凿记载的第一位名人。汪锜与孟武伯、冉求御一起作战,死于郎之战,时年19岁。古代男子年满20岁才算成年,要举行专门的加冠仪式。20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去世叫作“殇”,意思就是不搞任何纪念仪式。

汪锜为国捐驱,到底该按古礼作为“殇”处理,还是作为为国立功的“烈士”对待呢?对此,孔子一锤定音:“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所以,汪锜得到了厚葬,鲁国国君还赐给他谥号“烈侯”。

最新发现:已经传承了2400多年的陕西省户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创修的《姬姓宗谱》和河南偃师市李村镇东石罢村残存的《周庙志》中的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之前的《元圣宗谱序》,记载着姬姓族人系黄帝和周公的嫡系后世、宗系衍派。这些资料现保存在陕西省或西安市博物馆里,我们《姬姓汪氏》鲁宗室的宗系衍派,都有记载。姬传东先生据此所著《姬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中指出:“十四世:姬黑肱,宣公长子。公元590年辛未即位,是为成公,在位18年薨,生子二:午,公衡”。

即是说“姬满”为“姬衡”出生前父母已预取的小名,姬满出生时两掌有纹“左水右王”因而取名为汪即“姬汪”。“衡”成年后,受哥哥鲁襄公封的食邑颍川(氏、领地)叫“汪”,于是“以氏为名”,“姬衡”就该正式叫姬汪,号汪侯。史料对其称号很多,如公子汪、公子满、汪侯、颍川侯。三世祖诵公是“姬姓”改为“汪姓”的始作俑者。诵公又认爷爷为“始姓祖”,用爷爷的名为姓,从周礼来说,是合乎礼仪的;从社会的发展来说,姓氏改革已经渐渐进入“以名为姓”、“姓氏合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这样看来,姬汪的“汪”,先是以手纹为名取名为“汪”、受的封地也叫“汪”,后来“汪”也成为人名(以氏为名),最后“汪”为姓——汪姓。从一世祖名字的变化也可看出那个时代社会姓氏变革的大致历程,两者是基本吻合的。

即,一世祖姬汪:姬满(出生前预取名)—→姬衡(原名)—→汪满(小名)—→姬汪(受封后名)—→汪(始姓祖)

汪震球教授说:“这个姬姓家谱中的资料更接近原始版的,我觉得是可信的。”

家谱专家汪兴吾说:“汪氏起源可以表述为:汪姓源于姬姓。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封于鲁,十三传有鲁成公黑肱,其庶子因体貌特征取名为汪,封为汪侯。汪侯之孙诵以王父字别为汪氏,尊汪为汪氏始祖。”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8)

第二个渊源:源于金时女真(后为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吉林通志》等记载:

(1)满族瓦勒佳氏,亦称汪拉佳氏,满语为Wal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2)满族完颜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是金、元两朝着姓,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

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此外,蒙古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

(3)满族汪佳氏,亦称王佳氏,源出黑龙江女真虎尔哈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王佳(今辽宁辽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

(4)汪氏(Wang Hala)本汉族(尼堪)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沈阳、铁岭,著名人物有内阁侍读学士汪国弼。

(5)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古里甲,一名瓜尔佳氏曰汪。

(6)汪扎布氏(Wangjabu Hala)本蒙古姓氏,加入满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又作王扎普、旺扎布,世居科尔沁,后改汉字姓汪。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2)蒙古族旺扎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

(3)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清朝中叶以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等。

(4)成吉思汗八代孙南木哥始姓汪。元末,朝廷把白城子(今民和官亭地区)分给了南木哥,南木哥与其次子汪失加带领属部在官亭地区屯田。洪武四年(1371 年) 率丁壮归附明朝,授副千户袭职,安置于西宁县,是为土族之汪土司。累除金吾左卫中卫所副千户,加指挥佥事。传至汪升龙,顺治二年,归附清朝,仍袭指挥佥事。此支汪氏世居青海省湟中县海子沟。

(5)元时翁观部有改汪姓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土家族、东乡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为逃避相关因由等而由他姓改成汪氏。

除上述一主三副四个渊源外,还有其他姓氏或感恩戴德、或避凶免难、或入赘、或收养等等改为汪姓的。比如元末蒙族改汪姓(现居云南某地)、明代黄冈吴姓改汪姓(现居庐江黄墩)、刘姓改汪姓(现居贵池乌沙)等等。

(二)汪氏家谱专家尚有争议的一个渊源

一个渊源:源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翁姓避乱改姓是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至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采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享,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宋朝建国之初,北方有胡夷侵扰,在中原及南方各地尚有残唐和五代十国,各自称霸一方。当时福建为闽国,江苏为南唐,浙江为吴越,兵祸连绵,互相兼并,世局动荡。翁氏是名门家族,翁乾度堂叔翁承赞是闽王审知朝中宰相,由于闽国在兼并中灭亡,处于改朝换

代时期,如果死抱忠君,必被抄家灭族,于是翁氏六子采取了改名换姓逃亡避难,分别改姓洪、江、翁、方、龚、汪。其中六子宫处休,改姓为汪,堂号平阳。从此,六子处休的后人便姓了汪,六桂堂的汪姓后世有了很大的发展。

又据史籍《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发展。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现多居东南亚一带)。

家谱专家汪长富认为:“在当今社会姓氏中,就历史长短和人口众寡而言,汪姓源流有一个主流、多个支流,一主流即为春秋末期的姬分汪姓,多支流依次为南宋时的翁分汪氏(现居东南亚一带)、金末完颜氏(满族)改汪姓(现居辽宁、黑龙江某地)、元末蒙族改汪姓(现居云南某地)、清代也满族汉化后改汪姓的,还有明代黄冈吴姓改汪姓(现居庐江黄墩)、刘姓改汪姓(现居贵池乌沙),或许还有更多不曾知悉的其他支流。”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52)

家谱研究者湖北汪新才认为:关于翁姓六桂堂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六桂堂有大量的家谱资料记载,且有多种史书也有此记载,不能简单完全否定其来源。

家谱专家汪兴吾说:“翁氏分姓实为权谊之计,不久便复为翁姓。”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8)

汪聚贵教授说:“六桂(所谓改姓汪的第六子翁处休)改姓,毫无根据。翁氏家族根本不承认。”(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59)(三)汪氏家谱专家大多不予认同的七个渊源

最近十几年,全国各地都在编修汪氏家谱,对汪姓起源极其重视。由于上海那位历史学教授、姓氏研究专家在电视上也大谈汪芒氏、汪古部到翁氏改姓汪等汪姓起源,《讲坛》上的讲座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于是出现了以下补充的六个渊源之说。但是,汪氏家谱专家们大多不予认同。

第一个渊源:汪姓出自汪芒氏,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姓出自汪芒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汪姓是汪芒氏的后代,商朝时有汪芒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来改复姓为单姓汪。上古代的汪芒国在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部。

家谱专家汪兴吾说:《姓篆》、《通志氏族略》等重要姓氏典籍皆指出:“汪,汪芒氏之后。”此说实为误传也。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8)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诸侯国之漆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

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府(今浙江武康)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历夏、商、周三代,依水聚族而居,子孙繁盛,多向沿海地方开拓。于今范围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南及福建、广东等地,氏族繁兴未艾。

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

古防风国在今浙江湖州德清的三合乡封山和禺山之间,即下渚湖一带。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防风氏是当时的部落领袖,和大禹同时。在史籍《路史·国名纪》中注引《吴兴记》记载:“吴兴西有风山,古防风国也。下有风渚,今在武康(今浙江德清)东十八里。天宝改曰防风山,禺山在其东二百步。”

汪罔氏族部落规模不大,但国君防风氏的影响可不小。他本人个子大,气力也大。相传,共工氏怒撞断天河柱子不周山,神州一片汪洋。防风氏身材高大,用双手取得天上泥灰,填垫坑洼,泥灰化成大山,把洪水挤进大海。其神勇可嘉,邻近诸邦国俱奉为酋长。

按典籍《国语·鲁语》中的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意思是大禹召开祭祀神灵的大会,防风氏赴会时迟到了,大禹便把他杀了。其实,防风氏是一位治水的英雄,因威信很高,引起了大禹的嫉妒,借此把他杀了。大禹当着所有氏族部落首领的面杀防风氏,就是要杀一儆百,要一改过去一盘散沙、每个氏族部落

首领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局面。由此,各个部落的首领自然见禹而胆寒,不敢自行其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禹真正实现了号令天下,成了真正的“九州王”。

在后世的记载中,湖州德清三合乡地区的民间有一种祭祖的风俗,并建有防风庙,即每年农历的8月24-26日共三天,举行防风王庙会。在史籍《述异记》中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在“防风神话”中提到防风氏,为吴越地区亦神亦人、顶天立地的治水英雄,是能安邦立国、护佑生民、福泽吴越的远祖先神,也是忠于职守、嫉恶如仇、帮助大禹扫除奸侫的大忠臣,还是帮助大禹制订法律的法治元勋、文化英雄。由于防风是被大禹错杀的,不久大禹又为他平反昭雪,并亲自拜祭,后来成了民间世代相传的祭祖风俗。

夏禹时期的古汪罔国与后来生于东周敬王姬匄时期的汪挺次子“汪芒”相距有一千五百余年,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更何况,据汪姓研究者考证,汪芒没有子孙后代。古人将人名“汪芒”与国名“汪罔”混为一谈,以至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早期的姓氏书籍不知汪姓根源,只根据口传片语只言,就把汪姓归结为“汪罔”国之后,并错误地将“汪罔国”说成“汪芒国”。后期姓氏书籍全盘抄录早期姓氏书籍,不加斟别,把那些“权威”的姓氏书籍拿来比对,自认为所谓“汪芒氏”之后了。

再者,据专家考证,之所以称为汪芒国,是因为在史籍《孔子世家》中有记载:“吴伐越,得骨节专车,使问仲尼,对曰,禹治群氏近会嵇,防风氏至,戮之,其骨节专车。防风,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于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取材于《孔子家语》,故而与《孔子家语》所记基本相同,而说汪罔为汪芒,守封禺为漆姓,于周为长翟氏。

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

这在史籍《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和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震球教授说:“‘姬’‘姜’,这两个我国最古老的姓,各有自己的特点。‘姬姓’演变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大姓。而“姬姓”本身缩小了。从‘姜姓’演变出来的姓不多,总共100多个,其中是没有汪姓的。”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5)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希姓录》中记载,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家谱专家汪兴吾说:“①出自赢姓,秦国支庶之后,见《姓考》。②据《希姓录》所载,汉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东),居者或以为氏。第一种说法无从考证;第二种说法纯属臆断,无须考证。”(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8)第四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考》的记载: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据史籍《史记》记载:“秦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周成王姬诵即位后,殷侯武庚乘周朝内讧发动复辟之战,西周摄政周公旦用了三年时间最终平定殷侯武庚叛乱。因北殷氏汤(唐)侯也参加了叛乱,于是周公旦顺势将其灭掉。周成王后将唐国改封给弟弟唐叔虞,而将北殷氏汤(唐)侯西迁到杜原(今陕西始平),封其为杜伯,史称“汤杜氏”或“唐杜氏”。

杜伯在杜原建荡社祭祖,因而又称“荡王”。后来杜伯被周宣王姬静之妃诬告,无罪被杀,其裔分为汤(唐)氏、杜氏,因汤与荡同音通用,所以汤氏又称“荡氏”。荡氏逃奔西戎,被诸戎推为“西戎君”。在史籍《史记·秦本记》中记载:“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

早年的周宣王即位后,曾以秦仲为大夫率军伐西戎,而西戎君荡王在战争过程中杀了秦仲,因而与嬴姓秦侯结为世仇。西戎君荡王后来因助申伯杀周幽王姬宫涅,势力渐入周都,周平王则为了避戎寇而东迁洛阳,西戎君荡王遂在驱逐了周族人在岐、丰(今陕西地区)的势力后,回驾杜邑重建亳国,因而荡王又称“亳王”。

为此,周平王曾与秦国的开国君主秦襄公嬴开盟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从周平王三十年(公元前741年)开始,秦国就开始不断东征荡社。

直到秦文公之孙秦宁公嬴立即位后(公元前715-前703年在位),曾有一段时间居于“平阳”,目的是领军与荡社亳王作战。历经三年,即在周桓王姬林七年(秦宁公三年,公元前713年),秦宁公亲率秦军灭了荡社,杜伯的后裔子孙们成为了秦家的奴隶。之后,秦宁公封有子侄于平阳,因其地古称“汪”,因此有“诸侯小国汪国”,亦称“秦小汪国”。

到了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姬午十四年(魏文侯魏斯三十四年,公元前412年),在著名的“魏取秦繁庞之战”中,这个秦小汪国被魏国所吞灭,其后国人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汪氏,是为嬴姓汪氏一族,望族世代居住于平阳郡(今山西临汾,非山东邹城)。

第五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

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汪野”地名。

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其境在秦、汉时期初成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汪古,又称“雍古”、“旺古”,最早属于活动在阴山以北、漠北地区的回鹘人。唐武宗会昌年间(841一847),回鹘被西部的黠戛斯攻破,败亡漠南时,又被唐朝军队驱散,其一部留在阴山一带。金元时期活动于今蒙古大青山以北的地区。据波斯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以前,汪古诸部属于契丹(辽国)的军队和百姓之列,蒙古通金的要冲地带——净洲负有守卫界壕和抵御蒙古的责任。在蒙古统一北方各部的过程中,汪古部自动归附了蒙古政权,并辅助蒙古击败了金、宋。因此,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之时,授“同开国有功者”95千户,其中汪古部占5千户。而且自元建国至元灭亡期间,多次封汪古部人为北平王、高唐王、俞王、赵王。阿刺兀思一剔吉一忽里是蒙古统一到元建立时期汪古部的头领,元大德九年(1 305年)被追封为“高唐王”、“忠武”;最后一位受封的是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一1368)被封为“赵王”的汪古国。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蒙古族的姓氏汉化大多在元代以后,而汪古族的姓氏汉化却早在元以前已经完成。由于汪古人汉化得早,蒙古人还往往将其误认为汉人。如元文宗时任中书平章政事的赵世延,史书记载“其先雍古族(汪古),居云中北边”。而《元史》却把赵世延的传记编入了汉人传中。出身汪古族,却姓赵,众所周知,赵姓乃是宋朝的国姓,由此可见宋朝时已有汪古人易姓。到了元朝,汪古部在朝中任要职的已多是汪姓,如功绩赫赫世代显贵的汪世显家族。元代的汪世显家族虽算不上十分显赫,却相当出名,这个家族祖孙三代有四人前仆后继,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名垂史册,即汪世显和他的两个儿子汪德臣、汪良臣,以及孙子汪惟正。

又据史籍记载,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

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古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冠汉姓为汪氏、淮氏。

家谱专家汪兴吾说:“汪古部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汪姓源头,他只是姬姓鲁国汪氏迁移到徽州后出现的一个分支。”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8)

针对以上说法, 汪聚贵教授说:“如以河流、汪野国等,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主要流行的,或者说,有很多人公认的(虚假说)是:防风(汪芒氏)说、吐番汪古部说、翁氏六桂改姓说。”(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59)家谱专家汪长富认为:一定要鉴别真伪,要去伪存真地选择性收录,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切勿照抄照录。说“汪姓是典型的多源流姓氏”是不对的,说“天下无二汪”或“汪无二姓”也是不对的,说“防风氏、汪古族、汪野国、汪河”等等古代诸多汪氏源流更是不真实的。如“汪芒氏、汪古族、汪野国(赢姓)、汪海、汪河”等诸多源流之说,皆无实际依据可言。(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52)(四)尚需家谱专家及史学界考究的可能性渊源

最近,江苏汪子涵发表了《淮安汪氏族谱》(1926年修编)里收录的一段老谱文字记载:“我汪氏得姓始祖,出自远古少典氏第十二世孙也是华夏文明之始祖轩辕黄帝之后裔。据(周鲁叙系)考证,黄帝玄孙帝喾,娶有邰氏姜源,姜源外出,踩到巨人脚印,怀孕生子叫弃,即神龙氏氏周王朝的始祖,居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姓姬,弃的第十六世孙公刘在豳(今陕西省彬县)。从公刘一直传到古公亶父共二十二代,因受北方戎狄数族威胁,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居岐山。周原三子季历生子昌即周文王。文王之子发为周武王,武王之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史称鲁国公。从鲁国公一直传到第十七代鲁成公黑肱。成公有二子,长子午,为鲁襄公,次子叫汪午,史属春秋。长于敦敏,值功于鲁,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公元前552年)获封上大夫,食采颍川(颍河流域,郡治禹州),诞生时双手握拳,三日乃开,伸展后两掌有纹,左似水右似王,合而为汪,遂以为名。赐姓汪。其封地在颍川,史称食采颍川,因而得姓名为汪颍川,是我宗族得姓始祖。”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7)

这一段文字与其它老谱记载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矛盾之处(其它老谱记载:成公黑肱生子二——长子午、次子汪;黑肱传位与午是为襄公;姬汪受襄公姬午封为颍川侯。此记载:成公黑肱长子午为鲁襄公,次子叫汪午;长子鲁襄公封自己为上大夫赐姓汪),但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是鲁成公黑肱有一子叫汪午。如果不是笔误,则“汪午”为首次发现。

汪震球教授认为:很好。关于“次子叫汪午”,是可以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67)

综上所述,目前大家公认的汪氏得姓始祖为汪侯,即:姬衡(原名)—→姬满、汪满(小名)—→汪侯、姬汪(受封后名)、颖川侯、汪颍川—→汪(始姓祖)。

当然,也有极少数汪氏为避难改为他姓的,后来也在逐渐恢复为汪姓。比如比较典型的烟台汪家村王姓,就是明朝宰相汪广洋之孙彦圣、彦士、彦囗、彦俊他们后代的一部分,为避昏君灭九族举家改名换姓逃难达六百年。又如四川高县庆符镇,彭明星本是汪氏弟兄三人入川,由于祖人当朝为守相,受奸臣作害,害株连九族,其中一人怒姓改为彭明星。再如云南会泽县鲁纳乡的王姓人很多,有汪王一家之說法。前教育部工会主席王元德、现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永河等也公开自称“汪家王姓”。

其它详实情况,有待大家进一步考证。

二、汪氏宗族的迁徙发展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一主流多支流姓氏。春秋以降两千多年来,汪氏宗族顽强地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主要活动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河北、浙江等地;两汉至隋唐时期,主要活动在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湖南、贵州、四川、甘肃、河北等地;宋元明清至今,以安徽为中心,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

澳、台等地扩散,并有一批移居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据史书记载,汪姓人口在宋朝约47万,占全国人口约0.6%,排在百家姓氏第32位,其中安徽、江西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浙江、河南两省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明朝约62万,占全国人口约0.67%,排在百家姓氏第28位,其中安徽、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湖北、四川两省的汪姓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2010年11月1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汪姓总人口约占全国大陆汉族人口的0.38%,为510万人,排在全国姓氏总人口的第57位,尤以安徽为最多,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以上六省的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2014年最新报道,汪姓总人口约560万(含港澳台及海外),已经排在百家姓氏第56位。

起姓于北方的姬汪,经过世代繁衍发展成了一大望族。尤其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又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钦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一)天下汪氏出徽州

自从四十世叔举公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生有五个儿子(皓、泰、志、聘、霸),其中汪华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勋明、然、杰、默、仁),汪华祖越国公祖父勋明生有三个儿子(僧莹、僧湛、僧叔),汪华父僧莹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华叔父僧湛生有七个儿子(铁秩、铁师、铁佛、铁罗、铁彪、铁环、铁环)。到了汪华这一代汪华生了九个儿子(建、璨、达、广、逊、逵、爽、俊、献),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畅、操、素、术,亮、光、良、秦),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伯广、伯密、伯伦、伯廉、伯雅、伯嶷、伯顺、伯当),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大量外迁。下面重点介绍汪华九个儿子及后代迁移情况,并简介铁佛后代迁移情况足以看出全貌。

汪华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迁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迁现重庆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处凝随父迁涪川(今贵州思南,亦说重庆重庆涪陵),次子处崇迁浙江衢州;三子达生三个儿子,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在征贺鲁、龟兹、高昌及镇边中立功,汪达被袭封越国公,汪达后裔在甘肃璋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二子处哲任并州牧,迁并州,在并州发展,其后裔中五十世泰回迁绩溪尚田;四子广随汪华在长安任左卫飞骑尉,生三个儿子,后裔情况不明,但后代五十一世贤迁篁墩;五子、六子后裔情况不详;七子爽公生二子,长子处礼迁歙北慈姑(又叫慈川,处礼后裔情况不详),二子处贵迁泾县;八子俊的后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后代到了五十一世广又迁旌德新建、廙迁歙篁墩、言迁休宁藏溪、登明迁歙北清流、敬御迁绩溪三都淑水,这五支是第一轮辐射的延续。

由上轮辐射外迁后接着又有新一轮的辐射外迁,比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后。爽公后代迁泾县后,四十九世有二个儿子,长曰汪风思,次曰汪风林又名汪伦(李白访汪伦者)。汪伦住径县后代也大量繁植迁移,而风思任歙县令复住慈姑,被称为慈姑支派(又叫歙县支派)之始祖。风思后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马镇婺源,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婺源又发展并迁出很多汪氏到全国各地(也有四迁休宁西门,休宁西岸的)。道安弟道兴公兵马镇开化,开化及周边地区金华,建德有其后裔。道兴公五十九世孙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后慈姑又迁出十四支,这辐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歙县内。其中六十世炎公迁歙南琴川(洪琴),从洪琴又辐射出十一支。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迁歙南药谭,八十七世汪其林迁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迁青阳、淮安、宁波、南京、杭州等地。从慈姑迁歙南还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荣公由慈姑迁遐阜川(显村)。后从显村又分迁出六支,歙县内二支为米坑与汪田山,其余四支迁浙江富阳等地。

在这第二轮迁移中还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藤蔓式”。汪华长孙处脩迁旌德新建后,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长子迁祁门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之后以唐模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发展延伸,在歙西的车田、稠墅、东山、呈坎汪村、古关、岩寺、西溪、罗田等二十多个村安家,还有延伸到歙南药谭、溪子里(杞梓里)、黟县黄陂、宏村、休宁藏溪、罗墩等地。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这藤蔓上一颗名珠西溪汪氏。在一段时间内西溪可以说是徽文化的研究发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园”内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讲学、研讨交流。一代名师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学者戴震等都曾同时在这儿讲学,研讨交流过。

除了上述二种模式外还有一种“中转站”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二支及以上迁入和迁出,但没有形成一批向外辐射迁移,也没有在周围形成一批汪氏村落。例:旌德新建有汪华长子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还有八子后迁绩溪余川,迁歙县南乡的芭坑、白杨新桥(大概是汪华八子后裔)。再如篁墩有汪华四子的五十一世孙贤常与汪华八子的五十一世孙迁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种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轮迁移中铁佛的后代主要在休宁东关、新屯、旌城、婺源县凤亭等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为主的村落。

迁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断向外扩传。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中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汪氏及其后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裔成一种自然现象了。

历史地位:“颍川世胄,吴越世家。”自始祖汪侯到四十五的世汪华九子,历经1300多年,均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入相,位居高位;汪氏宗族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诏封为中国十大上柱国、名门望族世家之一;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后有807人中进士,其中8人中状元。

(二)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三)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四)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

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2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三、汪氏祖训、字辈、取名、族谱常识

(一)汪氏宗规宗训二十条

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结乡邻,怜贫老,恤孤寡,重冠字,别夫妇,谨闺门,慎嫁娶,正童习,戒习染,尽丧葬,崇祀典,遵法度,息争讼,远耻辱,备饥荒,急赋税。

(二)汪氏族规十六条

1、乡约当尊;

2、祠墓当展;

3、族类当辨;

4、名分当正;

5、宗族当睦;

6、谱牒当重;

7、闺门当肃;8、蒙养当豫;9、姻里当厚;10、职业当勤;11、赋役当供;12、争讼当止;

13、节俭当崇;14、守望当严;15、邪巫当禁;16、四礼当行。

(三)汪氏家戒二十则

一戒不孝父母言行忤逆;二戒不睦家庭唆讼激争;三戒霸占祀产侵蚀公祖;四戒杖为尊长逼勒孤寡;五戒盗葬公茔强伐竹树;六戒恃尊凌卑倚富压贫;七戒尊卑失序有伤风化;八戒窃盗奸淫罔顾廉耻;九戒不尊律条私宰耕牛;十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十一戒结交匪类酗酒赌博;十二戒春秋祀典推诿不到;十三戒执掌公帐临期不算;十四戒逐出子孙不许入祠;十五戒闺范不端入庙进香;十六戒躬为下役玷辱门风;十七戒不鸣族长辙行控告;十八戒阳善阴恶致招奇祸;十九戒鳏寡孤独不思矜怜;二十不尊祠规责处不贷。

(四)字辈简识

1、祖先赐字原由?

汪氏家族的字辈都是祖上先人始祖赐的。汪氏字辈由远古汪氏各先祖的一个字组建而成,我之各先祖各赐予各自家族子孙。虽然字辈造建发布才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字辈承接汪氏从姬汪起至今已经2588年,从黄帝起已经4723年,从盘古氏起已经7704年。字辈使用时可达万年,可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可见祖先之远见,家族功业之巨,汪氏血脉之大,汪氏渊源之长。字辈见证了汪氏家族闪耀的宏伟之光,汪氏族人之繁盛景象,由心之敬,祖先之功德。

2、字辈使用时间为几何?

当字辈用完可以重第一代字辈沿用,也可自己续修联合当支派族人创立字辈,以序万年。续修字辈的第一代人,亦可称世祖。

3、字辈如何传承?

汉族汪氏字辈繁多,每一支每一族都有自己的字辈。如果当族有二十代字辈,当承用到最后一个字辈的时候,家族应该怎么传承呢?按照汉族姓氏字辈续接惯例,可由最后一代续,沿字辈创立字辈,沿用数代。字代结束后再可重新立字,亦矣可用原始字辈重头使用,亦表生生不息。

4、为什么要续家谱?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态度?

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修续家谱是一个家族的一件大事,是遵照祖训,继承汉民族的优良传统,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活动。修家谱对于家家、族族都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汪氏宗亲网seadog60曾说:“注意一个事实:史料是记载的,不允许更改,只允许考证;家谱是传承的,不仅可以修改,还可以根据传说编造。”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

汪如清宗亲说:“中国近代两次人口大迁移中的清初湖广填四川,迁移后的汪氏后人手中的族谱由于水灾火灾丢失,山高水急,失去了与湖南湖北祖居地的联系,他们只能根据祖上传说及旁证来认祖归宗了。”固始汪德进宗亲跟帖说:“只要他姓汪,就是一家人,传说及旁证都是可贵的资料。当信!”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74)

我认为,家谱是根据以前的史实、资料编写的,决不能造假。如果老谱记载有误的,可以根据史实、资料另外补充说明,但老谱原文不能修改。补充老谱记载截止日以后的资料,

也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对于我汪氏族中有的支系或人,或族谱丢失,或因地隔人睽、年代久远,或因其祖、父早亡而不知其祖宗承接者,可以在“世系”或“支系”外另作记录,可以根据现有字辈、资料上网查询或向家谱专家咨询做出可能性判断做好记录以备考证。对于暂时不能确认而又必须记载使其连贯的人物或者史实,如果有几种可能性,有几种就记载几种,留待以后考证确认。

5、为什么要续字辈?

汪氏支派、堂号的字辈传承结束需重制字辈以则顺序,传至后世。制定可新的延续字辈可以改换堂号名号世系派别,也可沿用祖先派别世代传续。自立堂号、家族世系等需注明原支归属,以敬祖先。

6、堂号族系怎么形成的?

如果家族人汪单薄或者不单薄,你可以联系与你关系好的或有点渊源的同门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汪氏家族族系,共同拟定字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族派,更大的话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堂号。也有人说这样祖宗不是乱了吗?牌位怎么放?这个别急,汪氏流的黄帝的血液,另外还是炎帝皇帝的子孙,他们造就了汪氏家族的形成。华夏共同的祖先是炎黄,我们汪氏起源来于黄帝的后裔,所以牌位可以立黄帝。很多人想找出家族最高的始祖,这个没有必要去找。如果有那是好事,如果没有那就是你家族始祖记得记录下来的谁最高,谁就是始祖,就可以立谁的牌位,知谁立谁。汪氏家族发展几千年,姓氏的渊源多,比如赐姓、改性等等,所以谁是最高始祖,问题就在于你取决于谁。家族传下来谁是你的始祖谁就是,没有的话就记录你家族最高能记得的最早的祖宗那就是始祖。只要你姓汪那就是汪氏的传人,那就是华夏的传人,黄帝的血脉。

(五)传嗣諫言

凡汪氏族人均以光大汪氏为己任,让我汪氏香火繁盛,子孙千千万万而作努力。无嗣子的过继同姓子传承家族香火,亦可收养或领养作为嗣子。一旦收养或过继传承的家族香火,均为汪氏后人。无子有女的族人可招駙马上门,上门后所生子女均为汪氏,以传承家族香火,为家族的延续尽自己的责任。

(六)汪氏族人取名则

生为汪氏后人取名一律为:汪,姓氏开头。汪氏后人姓名由:汪氏加字辈加名组成。名字必须按照字辈取名字,必须把字辈加在姓之后、名之前。

比如:我们姓汪,那就是以汪开头,加上令者所属的字辈,再以名收尾。如果你为“兴”字辈,名为“祖”,那就是姓汪、字兴、名祖,即汪兴祖。这样就有姓有名有辈分。此为华夏礼仪之邦的姓名礼仪表现之一。名为最后一个字,名最多为两个字。字辈不得胡乱取用,越在前的辈份越高,越在后的辈份越底。如姓名为——汪兴祖,其诠释为——姓〈汪〉、字〈兴〉、名〈祖〉;如名字为——汪兴耀祖,其诠释为——姓〈汪〉、字〈兴〉、名〈耀祖〉。取名时不得与长辈重名。

(七)族谱概要

族谱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家乘等,是专门为记录历代家族成员及其血缘关系编写的书册,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家族内部子孙的繁衍,一个家族会不断发生分化,分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这种同一血缘的延续与分化,最初是靠口头记忆和传承的。从文字产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文字记载族系的繁衍传承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族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明清以后,族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汪姓族谱亦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失。到了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又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几乎每家每户都修家谱,并且每隔几年还要重修。但由于兵燹水火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下来的族谱并不是很多,且多为清以后的。《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汪姓家谱259种,《上海图书馆藏家谱

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汪氏族谱131种,其中明代编修的有50种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姓氏族谱中是少有的。

自立编纂汪氏族谱应以汪氏家族文化、华夏传统、汉族族风、汪氏全国宗谱基本内容为原则,以汪氏宗谱前言、汪氏简介、汪氏人文传承、汪氏起源、汪氏节日、传嗣諫言等本宗谱为核心大纲编纂。凡子孙过拾子女即可自编家谱,自立字辈,著谱立书。

族谱以宗谱归宗字辈为核心。如相连公支系归宗字辈为汪氏祖先一百代里精选的祖先名字,由祖先赐字而成:连珩端福荣,应维正先文,池洋浩泽深,广汝兴安宁。源流积德远,江河运久长,忠孝家名胜,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树照升平,持俭培秀毓,蔚瑞显茂清。尚传周尧宇,普及焕隆新,举才超俊伟,万载仁冠君。书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史册,耀武绍家声(100个字)。现在,已经使用到“宁”字辈。归宗字辈存在的必要,以还原在战乱家谱流失,无法承接汪氏渊源的族人可作为传家字辈,延续香火,亦以可作为天下汪氏共同的通用字辈。宗谱字辈为主,家族字辈为续。无法查证自家族谱字辈相关渊源的可以用汪氏宗谱天下通用字辈作为延续,以提高族人亲、连枝根,便汪互助,共同传扬家族,让汪氏子孙绵绵不绝。初次使用宗谱字辈以你所知的或所用的某个字辈开始使用传家、传汪子孙,牌位黄帝或你所知贵同门最高的先人。如你在天下汪氏宗谱里自己感觉混乱,可以从现在起使用从“源”字辈开始的字辈,你即为下代汪氏后人之始祖。为让家族传扬深远、万古长青,应把汪氏家族宗谱史料和字辈多为复制,传扬天下。为了不让家族混乱无从查证,用宗谱天下汪氏字辈可自己根据族人提名所用的宗谱一个堂号(广仁堂)或支名(相连公支系),归后留汪碑上。

(八)族谱管理训

凡是汪家后人成家以后必须拥有族谱。由父母传给子女,如果子孙多那就将汪氏族谱编纂或复制多册传送。爱惜族谱和汪氏谱书,不得随意拆毁。族谱记录错误的地方,查证以后给予更正。家谱如磨损,或则太旧,汪氏后人务必整理,复制给予保存,将家谱内容全部收集刻制下来,把族谱千秋万代传下去。汪氏族谱原本变旧情况下可以选择在三十年或则五十年以内定期重新印刷出版或刻录。匿名汪氏就是已经无法清理汪氏支系的汪氏族人可使用归宗谱即本谱,有条件的汪氏后人可自修或自纂谱牒,自立字辈,以把汪氏文化、汪氏香火传承万年。

汪广仁

2015年2月18三改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12 、https://www.doczj.com/doc/b814855031.html,/xnwsw/list.asp?id=5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