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代词分类

古代汉语代词分类

古代汉语代词分类
古代汉语代词分类

古代汉语代词大致可以分在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

疑问代词,问人,做主语,译为“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问代词,问物,作主语,译为“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疑问代词,表选择,作主语,“哪一个,什么”吾子与子路孰贤?。

疑问代词,问人,做宾语,寡人将谁朝而可?;

疑问代词,问人,作定语,敢问谁之罪也?;

疑问代词,问人,作谓语,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疑问代词,问事物、处所,作主语,什么:何贵何贱?

作宾语,什么:大王来何操?

作状语,怎么,为什么:徐公何能及君也?

作定语,什么:宋何罪之有?

作谓语,什么原因: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疑问代词,问处所,作宾语,哪里: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表反问,作状语,怎么,哪里:燕安知鸿鹄之志?

疑问代词,问处所,作宾语,哪里:学恶乎始?恶平终?

疑问代词,表反问,作状语,怎么,哪里: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乎?

1,指示代词。相当于“于+彼”,作补语,在(从、到)那里:制,严邑也,虢叔死焉。

相当于“于+此”,作补语,在(从、到)这里,比这: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相当于“于+之”,作补语,向(对)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2、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作宾语,他(她、它):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疑问代词,问处所,作宾语,哪里: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表反问,作状语,怎么、哪里:姜氏欲之,焉辟害?

附:语气词,表示揭示或加强语气: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疑问代词,问事物,作宾语,什么:胡为至今不朝也?

疑问代词,原因,作状语,为什么:谁为君夫人?作胡弗知?

疑问代词,问事物,作宾语,什么:太师将奚以教寡人?

疑问代词,问原因,作状语,为什么: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疑问代词,问事物,作宾语,什么: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问代词,问原因,作状语,为什么:汝曷弗告朕?

1、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作宾语,他她、它、他(她)们:爱共叔段,欲立之。

表示第二人称,作宾语,你,你们: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我们: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里等: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3、指示代词,表示复指,用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姜氏何厌之有?

附: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的:以子之牙,陷于盾,何如?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这样的词组可以作主、宾、状语:大哉,尧之为君。(主语)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宾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状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组成的结构作分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连词,连接主语和介词结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连词,连接中心词和补语,得:了奚哭之之悲也?

1、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作定语,他的、他们的:执其手而与之谋。

表示第三人称,作宾语,他(她、它)、他们:孟尝君给其食用,无使乏。

表示第三人称,作主谓词组的主语,他、他们: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的、我们的: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2、指示代词,表示特指,作定语,那、那个等: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附: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作状语,大概、可能:子其怨我乎?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作状语、希望、不是: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语气副词,表示反诘语气,作状语,难道、哪里:欲回之罪,其无辞乎?

指示措词,表示近指,作主语,这、这个等:是乃仁术也。

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里等:今其人在是。

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等:是心足以王矣。

表示近指,作谓语,这、这样等: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指示代词,表示复,用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主语,这、这个等:孟尝君曰:“此谁也?”

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里等: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里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等: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附: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子路问:“闻斯行诸?”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里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等:登斯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附:副词,表示程度加深,更、更加: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1、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吾翁即若翁。

表示第二人称,作主语,你、你们: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表示第二人称,作宾语,你、你们:予我千金,吾生若。

2、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样等: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附: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1、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盍各言尔志?

表示第二人称,作主语,你、你们: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宾语,这、这事等:公与为尔也。

表示近指,作定语,这、这个:虽曰匪予,既作乐歌。

表示近指,作谓语,这样: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作谓语,这样: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附: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然而: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1、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作主语,他、他们:彼丈夫也,我丈夫也。

表示第三人称作宾语,他、他们:吾何畏彼哉?

2、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那、那个: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

表示远指,作主语,那、那个: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1、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作主语,他、他们: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那、那个: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附: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语气:夫战,勇气也。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指示代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无定代词,表示肯定性的虚指,作主语,有人、有个人、有的人、有些人、有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附:语气词,用于句中,凑足音节: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无定代词,表示否定性的无指,作主语,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个地方等:子曰:“莫我知也夫!”附:副词,表示禁止性否定,作状语,不要、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辅助性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的人(地方、东西、原因等)

附着在动词之后: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附着在动词性词组之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

附着在形容词之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附着在数词之后:此王者,邦之*也。

附着在所字结构之后: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

附着在名词之后:陈胜者,阳城人也。

附着在时间词后: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附着在分句之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后三种有人认为是语气词)

辅助性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的人(地方、东西、原因等)

附着在动词之前: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

附着在动词性词组之前: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附着在有介词的动词性词组之前: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指代工具或方法);此世之所以乱也。(指代原因)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吾与汝毕力平险。

表示第一人称,作定语,我的、我们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我们:今者吾丧我。

表示第一人称,作定语,我的、我们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表示第一人称,作定语,我的、我们的: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我们: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余.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余病矣!

表示第一人称,作定语,我的、我们的: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我们:书曰:“洚水警余。”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台恐德弗类。

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作主语,我、我们:朕又何知?

表示第一人称,作定语,我的、我们的:臣作朕股肱耳目。

表示第一人称,作宾语,我、我们:天忘朕邪?

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作主语,你、你们: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从儒。

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表示第二人称,作宾语,你、你们:由!诲女知之平?

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作主语,你、你们: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

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表示第二人称,作宾语,你、你们: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

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作主语,你、你们:朕心朕德惟乃知。

表示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你们的: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附:副词,表示时间的承接,作状语,就:陈涉乃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表示出人意料的语气,作状语,竟然:今其智乃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而(见“常用连词用法例解”)

24、常用副词用法例解

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以前: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附:1、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向吾不为斯所役,则久已病矣。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向着,面对:西门豹向河立良久。

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已经、……以后: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附:连词,表示让步关系,既然:既来之,则安之。

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已经:剑不行,而舟已行矣。

附: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已经: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曾经: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1、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曾经: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2、语气副词,表示出人意料的语气,居然、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时间副词,表示现在时、正、正在:蚌方出曝,而*啄其肉。

时间副词,表示现在时,正、正在: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瘐公,瘐公正料事。]

时间副词,表示现在时,正好、恰巧:会天大雨,道不通。

时间副词,表示现在时,正好、恰巧:此时鲁仲连适游赵。

时间副词,表示将来时,将、将要:(项羽)行略定秦地。

时间副词,表示将来时,将、将要: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附: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不是:、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

且(见“常用连词用法例解”)

时间副词,表示最后时,终于、最后:(韩非)终死于秦,不能得脱。

1、时间副词,表示最后时,最后、到了: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2、语气副词,表示出人意料的语气,竟然: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1、时间副词,表示最后时,最后、最终: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2、情态副词,表示情况的突然性,突然、猛然: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短暂,: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时间副词,表示平时的时间,平时、一向:雍齿雅不欲属沛公。

时间副词,表示平时的时间,平时、平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都、全部: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全、全部: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所学而学焉。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全、全都:一辈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都、全都: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范围副词,还未范围大,全、全都:君举不信群臣乎?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都、全都: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全,全部:良乃入,具告沛公。

范围副词,表示范围大,

、常用介词用法例解25.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其中,前三种是古代和现代都在使用的代词,后两种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代词,能够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做到准确地今译。学习时,还应注意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的用法。 一、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 、“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 ,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胡”、“曷”、“奚”。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 、“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 ,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 二、指示代词 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古代汉语图解笔记

王力版古代汉语图解讲义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我”则是既无谦卑卑也无尊崇、倨傲义的通种说法,所以在“吾”字

古代汉语笔记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分成四期: (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 (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 (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 (四)现代汉语,民国以来(确切定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 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作文言。 (二)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称作古白话。 文言的两大特点: (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 (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注:书中这一段话挺有意思的,我把它抄在后边:要想把一种距今久远,脱离当代生活的历史语言长期使用下去,就势必要着力模仿,而且,按照古代正统文学和文章学的评论标准,越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就越被认为是语言修养高。)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应以先秦两汉作品中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即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提高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是学一点理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阅读足够量的文言作品,以积累语言材料和产生语感。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 1、文言文阅读与历史遗产的继承 这段课本内容写得极好,能够激励学子们。 2、学习古代汉语是深入瞭解现代汉语的需要 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的句式,大部分来自古代汉语。有些古代汉语的特殊短语和句式,虽然在现代汉语句法中不存在了,但在构词法中还有所保留。文言与白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学习现代汉语不能一点也不涉及文言。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对现代汉语理解的深入程度和应用的准确程度。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1、处理好语感与语理的关系 自由阅读古书是一个较高的目标,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 2、处理好分解与综合,微观与积累的关系 在阅读时,要通过每一篇短文的学习,积累词汇,词义和句式,最终达到熟练和形成语感。 3、处理好古代与现代的关系 既要注意古今汉语的差异,也要注意古今汉语的沟通。 4、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 最后:一旦有了阅读古书的能力,我们将能够与古人对话,那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境界!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代词 代词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 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 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 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 (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古代汉语笔记

通论一古今语音的异同 古今音的差异表现为声、韵、调三个方面。 一、古今韵的不同 读唐诗发现韵不协调。如,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哀、回、来、台、杯,为押韵字,在“平水韵”中同属“灰”韵,但5字韵尾同,韵腹有差别。再如, 李白《越女词》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月、袜同属入声“月”韵,但今音差别大。 上古更甚,如《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与下面的“流、求、逑”相押,但第二章的“得、服、侧”,第三章的“采、友”,按今音就不押韵了。从《诗》到南北朝,一千多年过去,韵母系统变化很大。古人不理解,如《诗.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音、心押韵,但“南”不押。于是沈重提出临时改读说。宋朱熹“叶音说”,或提“协句说”,都是主观的,不知古韵是发展演变的 叠韵联绵词窈窕、輾转、崔嵬、婵媛、蹉跎、须臾,古今一致,但“仓庚、芣苡”就不同。 二、古今声母的不同 从双声联绵词看,彷彿、参差、踟蹰、蝃蝀、蒹葭、栗烈,古今一致;零声母的“伊威、逶迤、犹豫、鸳鸯”也双声。但“缤纷”古今不一致。 古代有“三十六字母”,代表了中古音的声母系统,大致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三、古今声调的不同古今四声的不同 1.平分阴阳 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间、还、山”的分析。

(练习)下面的字为什么分成两组? 石,白,人,浊——高,空,飞,机 2.浊上变去 王维《新晴晚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垢、口、后、亩, (练习)下面哪些字符合此规律? 运动大会胜利闭幕 3.入派三声 王昌龄《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诗.小雅.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黄、章、章、庆,押韵,但“庆”古平声,今去声。 (练习)把下面的字按四声分类 即,集,忽,恶,吉,息,孽,服,郝

古代汉语代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各分作几类,常用的有哪些? 2.无定代词“或”和“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其所属的类别: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3.树成阴而众鸟息焉。(劝学)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北冥有鱼)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8.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天论) 9.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北冥有鱼) 11.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荐) 12.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韩信拜将) 1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 1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6 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 17 庶斯楼之不朽也。(黄冈竹楼记) 18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晋灵公不君)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词性、词义: (1)或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历山之农者侵畔)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2)莫 1.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公输)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谏弭谤)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论)(3)所 1.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韩信拜将)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庖丁解牛) (4)所以 1.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察今)2.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3.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韩信拜将) 4.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自知)

古代汉语代词教案资料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 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 (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 (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 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论语·xx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 “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 此例《史记》翻译成“xx曰: ‘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 “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

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 “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 “xx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xx于众坐问xx: “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 (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 “此何物?”曰: “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 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古代汉语 代词副词

代词 一、代词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代词是具有称代和指示作用的一个特殊词类。又叫“指代词”。它数量少,用法复杂,可替代多种词类,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大体分为体词性代词和谓词性代词。前者和名词、数量词功能接近;后者和动词、形容词、副词功能接近。现在一般按意义和作用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部分指示代词、部分疑问代词,具有体词功能,是体词性代词;部分指示代词、部分疑问代词,具有谓词功能,是谓词性代词。代词不仅代词,也可代词组、句子或语段,并有好多活用情况。 古代汉语代词同现代汉语代词比较,差异很大。学习古代汉语代词,一要知道有哪些类,每类包括哪些词;二要知道他们是体词性还是谓词性,在句子中做什么句子成分;三要知道相当于现代汉语什么词,如何对译。 二、代词分类 (一)人称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反身自称之分 1.第一人称:吾、余、予、我、朕、台(yi2)昂(ang2) (1)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左·子产论尹何为邑》(2)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先秦一般人都可用“朕”,秦始皇起“朕”成为帝王自己的专称) (3)曰“余病矣。”(《左·鞌之战》) 2.第二人称:汝、女(ru3)尔、若、而、乃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齐桓公伐楚》) (2)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勾践灭吴》)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宣十五年》) (4)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陈涉起义》) (5)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平原君列传》) (6)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3.第三人称:之、其、厥、彼 (1)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僖三十二年》)(其:师之;它的)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庄十年》) (3)射其元王,中厥目。(《左·成十六年》) (4)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庄十年》) 秦汉以前,“其”只用作定语;“之”只用作宾语。魏晋以后,“其”也偶作主语、宾语或兼语;如:“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宋书·刘劭传》)“修德使其来,羁縻故不绝”。(杜甫《留花门》)(“之”不作主语,古汉语语意上该用第三人称的地方,就只好:一是重复所称代的人名,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襄十五年》)二是省略主语,如“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4.反身代词:自、己、身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年》)(自:自己,作主语。注意:要与作状语的副词“自”区别比较:“汤自把斧钺以伐昆吾。”)(《史·殷本纪》)意义上,代词:自己;副词:亲自。句子成分,代词作主语,副词作状语。)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身:自己,我,作主语。注意:要与作状语的副词“身”区别,“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战国策·楚策》)意义上,代词:自己;副词:亲自。句中成分,代作主语,副作状语。)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有两种情况要注意:一是,没有单复数之分,是表单数还是复数,由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 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补充: 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1古代汉语笔记之一

献诗说: 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 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 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说: 删诗说: 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 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 3、这个说法不准确; 吴越春秋: 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 2、作者是越晔; 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古文运动: 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 2、主张“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艺术特色: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2、神灵的价格化; 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 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 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

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 辞曰:辞,告别。 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 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 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 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 【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 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 “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的代词 一古今汉语代词异同的情况 1 同: 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 2异; ⑴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a无定代词莫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现代汉语必须用词组的形式去表现它。 b 辅助性的代词所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⑵古代汉语的代词有许多都使用了同现代汉语不同的形式。 a 第一人称: [我] 吾余予朕 b 第二人称: [你] 女(汝)尔而乃若 c 指示代词: [这、那] 彼夫斯是 d 疑问代词: [哪、什么] 安孰胡奚何曷盍 ⑶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体例不完备,没有真正的纯粹的第三人称 代词 二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吾予余朕 我: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 吾:吾与汝毕力二而平险。(列子)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朕: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女:居(坐下),吾语女。(论语) 汝: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

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 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乃: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而: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定14) ※人称代词形式繁复,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至今也没有研究出一个所以然出来,但有两种情况是可以肯定的: 1由于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的书写习惯,比如: 余、予古同音,但在尚书里都用予,在左传里都用余。 又比如: 女、汝《尚书》用“汝”,《论语》用“女”。 ※书写形式不同,纯粹是各人书写习惯不同罢了,而没有什么语法上或词汇上的讲究的。 2语法特点不同 有时候,在同一部书里,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乃至同一个句子中,同一人称却用了不同的形式,就不能认为是习惯使然了,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龙》) 今者吾丧我。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孟子〃《公孙》)※都可以做主语,如1、3句。 ※“我”只能做宾语(如2句),“吾”只能作定语(4句)。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象“吾、我、尔、汝”等,都是既可以用于单数,也可以用于复数: 吾吾与汝毕力而平险。 若若皆罢去(西门豹治邺) 我我吾尔诈,尔无我虞 有时,要明确地表示复数,可在代词后加一个表示等辈的词,构成一个词组去表示:侪曹辈属等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词类——代詞 代詞是代替名詞以及其他實詞或詞組的詞。主要作用在於行文時避免重復,以求文章簡潔。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 (一)人稱代詞 根據人稱代詞所表示的物件,可以將其分爲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者本人。常用的有“我、吾、予、余”等,均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例: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莊子·逍遙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王風·黍離》)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爾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孫醜上》) 需要注意的是,“吾”在上古漢語的肯定句中一般不作賓語,在否定句中可以,但應該前置。例: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子皮曰:“厚,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表示第一人稱的代詞還有“卬、朕、某、儂”等。“朕”先秦可用於所有人,秦始皇以後,只用于皇帝。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卬”的用例不多,主要作主語,不作定語,少作賓語。例: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2、第二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的對方。常用的有“女、汝、爾、若、而、乃”等。根據用法可以分爲兩類:“女、汝、爾、若”爲一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例: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衛風·碩鼠》)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衛風·碩鼠》)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今爾出於涯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莊子·秋水》) 爾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左傳·襄公十五年》)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而、乃”爲一類,一般作定語,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例: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何意义 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2、查检词语和典故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1)《助字辨略》 清人刘淇著 (2)《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著 (3)《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 (4)《古书虚词集释》 (5)《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 第一章文字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一、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六书说 二、汉字的形体构造 1、象形 甲骨文“鱼”金文“鱼” 甲骨文“马”甲骨文“虎” (2)象形字的特点 甲骨文“鹿”甲骨文“象”金文“象” 2、指事 3、会意

[甲“逐”] [篆“戒”] [篆“寒”] (2)会意字的特点 4、形声 (1)许慎对“形声”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叙》: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2)形声字的特点 (3)形声字常见的结构形式 见教材P77 (4)形声字比较特殊的一些结构 穎、栽、騰、勝、穀、賴、疆、荆、佞 旌、旗、徒、聽、歸 游、隨 歸、星[]、屦 豪、雷、夜 5、转注 6、假借 (1)许慎对“假借”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2)“六书”的“假借”与通常所谓“通假”有别 第三节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第四节古书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如上古时代,一个“共”字就兼表“共同”的“共”、“拱手”的“拱”、“供应”的“供”等词,如: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商君书·修权》)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荀子·赋》)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 3、古今字的特点 然—燃孰—熟隊—墜縣—懸其—箕要—腰反—返 辟—避属—嘱章—彰竟—境賈—價昏—婚取—娶 解—懈 敛—殓赴—讣說—悅陳—陣 身—娠 《诗经》:“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2.异体字之间形体上的差异 三、通假字 1.什么是通假? 2.用字通假的几种类型 四、繁简字 松—鬆 干—乾—幹—榦 斗—鬥(鬭、閗) 谷—穀 里—裏(裡) 余—餘 后—後 曹植《登台赋》:“从明后之嬉游,聊登台以娱情。” 鐘—鍾 《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鐘鼓乐之。” 發—髮 獲—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