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讲解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讲解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讲解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讲解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原理及选用器材的介绍 (5)

2.1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5)

2.2电动机的选型 (6)

2.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7)

2.4熔断器的原理 (7)

2.5继电器 (8)

2.6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 (10)

第三章工作原理 (12)

3.1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如下: (12)

3.2工作过程: (12)

3.3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 (13)

第四章软件仿真 (15)

基于GX-DEVELOPER和GX S IMULATOR6-C的仿真图 (15)

课程设计的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2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两套异步电机M1和M2,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时间继电器,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1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同时我们还采用PLC进行控制。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继电器、PLC控制

第一章绪论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在这种情况的要求下,将电动机的转动规律设计清楚显得尤为重要。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以小型实用性电力拖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主。

本设计是根据顺序控制设计法对电动机进行顺序启动/停止控制。运用三菱FX2N编程软件进行绘图。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原理及选用器材的介绍2.1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下图为主电路:

图2.1 主电路

工作流程如下图:

图2.2 工作流程图

2.2 电动机的选型

电动机的选用首先要了解电动机的机械负载特性根据机械负载的类型和特性来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容量、额定转速、额定电压以及型式。要为某一生产机械选配一台电动机首先要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通常根据生产机械负载的需要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同时还要考虑负载的工作制问题也就是说所选的电动机应适应机械负载的连续、短时或间断周期工作性质。功率选用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选小了保证不了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正常工作选大了虽然能保证正常运行但是不经济电动机容量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电动机经常不能满载运行使得效率和功率因数不高。其次根据电源电压条件要求所选用的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频率同供电电源电压与频率相符合。电动机的转速一定要按生产机械铭牌上的要求选择否则可能改变生产机械的性能。此外电动机的结构、防护、冷却和安装形式应适应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且要力求安装、调试、检修方便以保证电机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2.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就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个变换与以物理实现。输入输出变换、物理实现可以说是PLC实施控制的两个基本点同时物理实现也是PLC与普通微机相区别之处其需要考虑实际控制的需要应能排除干扰信号适应于工业现场输出应放大到工业控制的水平能为实际控制系统方便使用所以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电路、通信接口及电源组成。顺序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FX2N型PLC是PLC发展成熟后的小型控制器产品。之前PLC与简易控制器曾并存过一段时间后来由于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推动PLC 的品种逐渐增多、适应面更为广泛PLC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三菱FX_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是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的产品是FX系列中最高档次的超小型程序装置。除输入出1625点的独立用途外还可以适用于在多个基本组件间的连接模拟控制定位控制等特殊用途是一套可以满足多样化广泛需要的PLC。

它具有如下特点:

1 系统配置既固定又灵活在基本单元上连接扩展单元或扩展模块可进行16--256点的灵活输入输出组合。

2 备有可自由选择丰富的品种 7 可选用16/32/48/64/80/128点的主机可以采用最小8点的扩展模块进行扩展。可根据电源及输出形式自由选择。

3 令人放心的高性能程序容量:内置800步RAM可输入注释可使用存储盒最大可扩充至16k步。

4 编程简单本系统采用三菱的FX2N系列PLC实现上下井口的各种操作。上井口为FX_2N128MR下井口为FX_2N80MR车房为FX_2N48MR除紧停信号单独外的各种操作及信号的处理均由可编程控制器完成。本设计FX2N型PLC的指令丰富能满足本设计的要求而且更为方便故采取了FX2N型PLC来介绍本设计。

2.4熔断器的原理

熔断器也被称为保险丝,是一种利用热效应原理工作的电流保护电器,IEC127标准将它定义为"熔断体(fuse-link)"。它是一种安装在电路中,保证

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熔断器其实就是一种短路保护器,广泛用于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主要进行短路保护或严重过载保护。

熔断器(实物如图2.1)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

熔断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器。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熔管以及外加填料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熔断器串联于被保护电路中,当被保护电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并经过一定时间后,由熔体自身产生的热量熔断熔体,使电路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以金属导体作为熔体而分断电路的电器,串联于电路中,当过载或短路电流通过熔体时,熔体自身将发热而熔断,从而对电力系统、各种电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反时延特性,当过载电流小时,熔断时间长;过载电流大时,熔断时间短。因此,在一定过载电流范围内至电流恢复正常,熔断器不会熔断,可以继续使用。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外壳和支座3 部分组成,其中熔体是控制熔断特性的关键元件。

2.5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如图2.2)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它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型、电动型和电子型等。

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大(有0.4~60s和0.4~180s两种),它结构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当线圈通电(电压规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主要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

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2.6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

按钮开关:一种短时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的电器,它不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而在控制电路中发出手动“指令”去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再由它们去控制主电路,故称“主令电器”。按钮开关的结构以及符号如图2.3 (1)按钮开关的结构

按钮开关的结构:由按钮帽、复位弹簧、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外壳和支柱连杆等组成。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是指原始状态时(电器未受外力或线圈未通电),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处于分开状态的触头。

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未按下时,触头是断开的,按下时触头闭合接通;当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断开。在控制电路中,常开按钮常用来启动电动机,也称启动按钮。

常闭(动断)按钮开关与常开按钮开关相反,末按下时,触头是闭合的,按下时触头断开;当手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闭合。常闭按钮常用于控制电动机停车,也称停车按钮。

复合按钮开关:将常开与常闭按钮开关组合为一体的按钮开关,即具有常闭触头和常开触头。未按下时,常闭触头是闭合的,常开触头是断开的。按下按钮时,常闭触头首先断开,常开触头后闭合;当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首先将常开触头断开,继而将常闭触头闭合。复合按钮用于联锁控制电路中。

(2)按钮开关的安装和使用

1)将按钮安装在面板上时,应布置整齐,排列合理,可根据电动机启动的先后次序,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列:

2)按钮的安装固定应牢固,接线应可靠。应用红色按钮表示停止,绿色或黑色表示启动或通电,不要搞错。

3)由于按钮触头间距离较小,如有油污等容易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应保持触头的清洁。

4)安装按钮的按钮板和按钮盒必须是金属的,并设法使它们与机床总接地母线相连接,对于悬挂式按钮必须设有专用接地线,不得借用金属管作为地线。5)按钮用于高温场合时,易使塑料变形老化而导致松动,引起接线螺钉间相碰短路,可在接线螺钉处加套绝缘塑料管来防止短路。

6)带指示灯的按钮因灯泡发热,长期使用易使塑料灯罩变形,应降低灯泡电压,延长使用寿命。

7)“停止”按钮必须是红色;“急停”按钮必须是红色蘑菇头式;“启动”按钮必须有防护挡圈,防护挡圈应高于按钮头,以防意外触动使电气设备误动作。

第三章工作原理

3.1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如下:

图3.1控制电路

3.2工作过程:

1、合上开关QF使线路的电源引入。

2、按设备控制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辅助设备运行,并且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1启动。

3、延时继电器KT1得电。10秒后常开触点KT1闭合,KM2线圈得电,常开触点KM2闭合。电动机M2启动

4、当按下SB2时,线圈KM3得电,常开触点KM3闭合。常闭触点KM3断开。电动机M1停止。线圈KT2得电。

5、10秒后,常闭触点KT2断开。电动机M2停止。

6、主电机的过流保护由FR2热继电器来完成。

7、辅助设备的过流保护由FR3热继电器来完成,但FR3动作后控制电路全断电,主、辅设备全停止运行。

通用定时器:100ms通用定时器(T0~T199)共200点

10ms通用定时器(T200~T245)共46点积算定时器:1ms积算定时器(T246~T249)共4点

100ms积算定时器(T250~T255)共6点3.3 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

I/O分配表与编程

图3.3硬件接线图

梯形图如下图:

图3.3.1梯形图

第四章软件仿真

基于GX-DEVELOPER和GX Simulator6-C的仿真图第一步:使X000为NO并OFF

图4.1

第二步:等待10秒

图4.2

第三步:使X001为NO并OFF

图4.3

第四步:等待10秒

图4.4

从仿真结果来看,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是没有问题的。并且采用延迟控制。间隔10秒。

课程设计的体会

电力拖动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些程序枯燥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电力拖动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这次电力拖动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在我们班里算是比较晚完成的吧,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下来,我们又怎么会去在乎那个先后问题呢。因为对我来说学到的不仅是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和合作。现在想来,也许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有着它更深层的意义吧,它不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知识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两个星期前我们两个还在为到底选那个课题而发生分歧,最后还是在老师的耐心分析和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的选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困难的多。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需要耐心和精力在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我已明白课程设计对我来说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间的团结,虽然我们这次花去的时间比别人多,但我相信我们得到的也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魏炳贵.《电力拖动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陈伯时.《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 熊永前.《电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 杨长能.《电力拖动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

[5] 熊幸明.《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 作者.《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网络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2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两台电机顺序起动与停止控制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原理及选用器材的介绍 (5) 2.1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5) 2.2电动机的选型 (8) 2.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9) 2.4熔断器的原理 (9) 2.5继电器 (10) 2.6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 (12) 第三章工作原理 (14) 3.1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如下: (14) 3.2工作过程: (14) 3.3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 (15) 课程设计的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2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两套异步电机M1和M2,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时间继电器,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1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同时我们还采用PLC进行控制。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继电器、PLC控制

第一章绪论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在这种情况的要求下,将电动机的转动规律设计清楚显得尤为重要。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以小型实用性电力拖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主。 本设计是根据顺序控制设计法对电动机进行顺序启动/停止控制。

三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向停止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分析: 一、启动过程: 1)按下启动按钮SB1,KM1线圈得电吸合,通过其常开触点KM1和KT4延断触点实现自锁,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开始计时;2)KT1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1闭合,KM2线圈德电吸合,并通过常开触点KM2、KT3延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2常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1,其延闭触点KT1立即复位,时间继电器KT2得电,开始计时; 3)KT2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2闭合,KM3线圈得电吸合,并通过常开触点KM3、KA常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3常

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2,其延闭触点KT2立即复位;4)启动过程完毕。 二、停止过程: 1)停止过程:KM1、KM2、KM3启动完成,其常开触点KM1、KM2、KM3闭合,此时按下停止按钮SB2,中间继电器 KA得电吸合,常开触点闭合,KA的常闭触点分断,解除 KM3自锁,KM3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M3常闭触点复位, 中间继电器KA通过KM1常开触点闭合、KA常开触点闭 合实现自锁; 时间继电器KT3得电开始计时; 2)KT3计时时间到,其延断触点KT3分断,解除KM2自锁,KM2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T3其延闭触点闭合启动KT4, 时间继电器KT4得电开始计时; 3)KT3计时时间到, 其延断触点KT4分断,解除KM1自锁,KM1线圈失电分断; 4)KM1常开触点分断,解除中间继电器KA自锁, 线圈失电分断; 同时断开时间继电器KT3, 其延闭触点KT3、延断 触点KT3立即复位;其延闭触点KT3复位断开时间继电 器KT4,延断触点KT4立即复位。 5)停止过程完毕。 三、SB3为紧急停止按钮。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 2010-2011学年度 机电工程系系机电一体化专业 班级班学号 课题名称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10年12月2日

目录 课题、摘要、关键词 ---------------------------------------- 3 1. 电动机的选择、维护及常见故障 ---------------------------------- 3 1.1电动机的选型 ------------------------------------------------- 3 1.2 电动机的维护 ------------------------------------------------ 4 1.3 电动机常见故障 ---------------------------------------------- 4 2.PLC特点 ------------------------------------------------------- 4 3.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 6 4.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参考程序及梯形图指令表 -------------- 7 4.1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 ------------------------------- 7 4.2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 7 4.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 -------------------------------- 7 4.4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程序 ------------------------- 8 4.5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 9 4.6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参考 ------------------------------------ 9 小结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2

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

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 设计概述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些应用领域中,三项异步电动机常常运行在恶劣的环境下,导致产生过流、短路、断相、绝缘老化等事故。对于应用于大型工业设备重要场合的高压电动机、大功率电动机来说,一旦发生故障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在生产过程,科学研究和其他产业领域中,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机械设备的控制中,电气控制也比其他的控制方法使用的更为普遍。 本系统的控制是采用PLC的编程语言——梯形语言,梯形语言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应用最广的语言,因为它在继电器的基础上加进了许多功能、使用灵活的指令,使逻辑关系清晰直观,编程容易,可读性强,所实现的功能也大大超过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是专为在恶劣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的指令,并采用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它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适合于当前工业企业对自动化的需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PLC的发展,使的PLC的功能日益增强。如PLC可进行模拟量控制、位置控制和PID控制等,易于实现柔性制造系统。远程通信功能的实现更使PLC 如虎添翼。目前,在先进国家中,PLC已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设备,应用面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企业。PLC是一种固态电子装置,它利用已存入的程序来控制机器的运行或工艺的工序。PLC 通过输入/输出(I/O)装置发出控制信号和接受输入信号。由于PLC综合了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所以它发展日新月异,大大超过其出现时的技术水平。它不但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数字运算、数据处理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建立与各类生产机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联系,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展了PLC的功能,使它具有很强的联网通讯能力,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众多行业。

四台电动机顺序循环控制

内容摘要 本论文内容为四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按照课题要求的顺序依次启动的设计过程 及相关程的序编写过程。包含四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设计及四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设计。本文主要包含三章,第一章为总体的设计思路及主要设计要求;第二章是四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主电路、控制电路的设计,主要采用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不同组合实现互相控制,从而实现四台电动机的循环和单独启动;第三章是四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的主电路、外部I/O电路、电气安装接线以及梯形图的设计,主要使用计时指令实现PLC对主电路接触器的循环、延时控制。 本论文继电器接触器部分的电气符号的标准依据是新国标GB/T5094-2003、GB/T20939-2007,PLC控制部分以西门子S7-200系列CPU为设计依据,梯形图设计软件为西门子S7-200编程模拟软件WinSPS-S5。 关键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PLC控制;控制线路;控制思路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系统的控制要求 (2) 2.1 系统的控制要求 (2) 第3章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3) 3.1 主电路设计 (3) 3.2 控制电路设计 (5) 第4章 PLC选择及I/O连接图 (7) 4.1 PLC和选择 (7) 4.2系统资源分配 (7) 4.3 I/0连接图 (9) 第5章梯形图与语句表 (10) 5.1 梯形图 (10) 5.2 语句表 (13) 课程设计总结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引言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 3.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4.考虑到生产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用PLC时,在I/O点数和内存容量上适当留有余地。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PLC、输入/输出模块、I/O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 5.软件设计主要是指编写程序,要求程序结构清楚,可读性强,程序简短,占用内存少,扫描周期短。

两台电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分析.

两台电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年10月30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一种电动机的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将两台电动机成功的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两套异步电机M1和M2,在M2控制回路中串入常开触头,实现只有先开M1才能后开M2,在M1停机按钮上并联一常开触头,实现只有先停M2才能后停M1。系统用到的元件有常开常闭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一些常用的电气元件。绘制电路图与工作流程图,并进行改进。因为三相电机的仿真具有很高的难度,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故只使用原理图和电路图进行说明。 关键词:异步电机 M1和M2;常开常闭开关;熔断器;继电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ic drive based on a motor start stop design scheme, the two electric motors successful sequence startup, inverted order to stop. We use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its principle is: with two sets of asynchronous motor M1 and M2, in M2 control loop of the string into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ealize only first open M1 after can open M2, in M1 stop button on the parallel a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ealize only first stop M2 can stop after the M1. The system use components have normally open normally closed switch, fuse, relay and so on some commonly used electrical components. Draw circuit diagram and working flow chart, and makes some improvement.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three-phase motor has high difficulty, unable to complete in a short time, so only use principle diagram and the circuit diagram shows. Keywords: asynchronous motor M1 and M2; Normally open normally closed switch; Fuse; relay

典型电动机控制原理图及解说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 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 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 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 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 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 。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 。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 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 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

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 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 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 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 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 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 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 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 ,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 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 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3、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

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需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 顺序控制——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 1、电路原理图 2、电路组成 本电路由电源隔离开关 QS;熔断器 FU1、FU2;交流接触器 KM1、KM2;

热继电器 FR1、FR2;启动按钮 SB1、SB2;停机按钮 SB3 及电动机M1、M2 组成。 3、技术要求 电动机 M1 先行启动后电动机 M2 才可启动,停止,两台电动机同时停止。 4、工作原理 (1)合上 QS,电源引入。 (2)启动 M1 按下按钮SB1→KM1 线圈得电→ →KM1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1 启动连续运转。 →KM1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3)启动 M2 当M1启动后,按下启动按钮SB2→KM2线圈得电→ →KM2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2 启动连续运转。 →KM2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4)停止 按下按钮SB3→ → KM1 线圈失电→ →KM1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1 失电停转。→KM1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 KM2 线圈失电→ →KM2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2 失电停转。→KM2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5)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 QS。 5、顺序控制线路的其它形式 (1)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 M2 的主电路接在 KM(或 KM1)主触头的下面。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2)合上电源开关 QS。 (3)启动: 按下按钮SB1→KM1 线圈得电→ →KM1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1 启动连续运转。 →KM1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再按下按钮SB2→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2 启动连续运转。 →KM2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4)停止:按下SB3→控制电路失电→KM1、KM2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1、M2 同时停转。 (5)停止使用时,分断电源开关 QS。

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

实验八 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 通过各种不同顺序控制的接线,加深对一些特殊要求机床控制线路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 1.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顺序控制(一) Q 1 L 3 FR 图5-1顺序控制1

将两台实验装置的配件合并, 按图5-1接线。本实验用到M1、M2两台电机,如果只有一台电机,则可用实验台上的三相灯组负载来模拟M2,注意三相灯组负载务必要接成星形连接。图中U 、V 、W 为实验台上三相调压器的输出插孔。 ⑴ 将调压器手柄逆时针旋转到底,启动实验台电源,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线电压为380V 。 ⑵ 按下SB 1,观察电机运行情况及接触器吸合情况。 ⑶ 保持M 1运转时按下SB 2,观察电机运转及接触器吸合情况。 ⑷ 在M 1和M 2都运转时,能不能单独停止M 2? ⑸ 按下SB 3使电机停转后,按SB 2,电机M 2是否起动?为什么? 2.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顺序控制(二) 按图5-2接线。图中U 、V 、W 为实验台上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出插孔。 (1) 将调压器手柄逆时针旋转到底,启动实验台电源,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线 Q 1 1 2 L 3 FR 图5-2顺序控制二

电压为380V. (2) 按下SB 2,观察并记录电机及各接触器运行状态。 (3) 再按下SB 4,观察并记录电机及各接触器运行状态。 (4) 单独按下SB 3,观察并记录电机及各接触器运行状态。 (5) 在M 1与M 2都运行时,按下SB 1,观察电机及各接触器运行状态。 3、三相异步电动机停止顺序控制 Q 1 2 3 FR 图5-3停止顺序控制 按图5-3连接实验线路。 (1) 接通380V 三相交流电源。 (2) 按下SB 2,观察并记录电机及接触器运行状态。 (3) 同时按下SB 4,观察并记录电机及接触器运行状态。 (4) 在M 1与M 2都运行时,单独按下SB 1,观察并记录电机及接触器运行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电路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电路原理图 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如上图当辅助设备的接触器KM1启动之后,主要设备的接触器KM2才能启动,主设备KM2不停止,辅助设备KM1也不能停止。但辅助设备在运行中应某原因停止运行(如FR1动作),主要设备也随之停止运行。 工作过程: 1、合上开关QF使线路的电源引入。

2、按辅助设备控制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辅助设备运行,并且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3、按主设备控制按钮SB4,接触器KM2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主电机开始运行,并且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4、KM2的另一个辅助常开触点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作用,无法先停止辅助设备KM1。 5、停止时只有先按SB3按钮,使KM2线圈失电辅助触点复位(触点断开),SB1按钮才起作用。 6、主电机的过流保护由FR2热继电器来完成。 7、辅助设备的过流保护由FR1热继电器来完成,但FR1动作后控制电路全断电,主、辅设备全停止运行。 常见故障; 1、KM1不能实现自锁: 分析处理: 一、KM1的辅助接点接错,接成常闭接点,KM1吸合常闭断开,所以没有自锁。 二、KM1常开和KM2常闭位置接错,KM1吸合式KM2还未吸合,KM2的辅助常开时断开的,所以KM1不能自锁。

2、不能顺序启动KM2可以先启动; 分析处理: KM2先启动说明KM2的控制电路有电,检查FR2有电,这可能是FR2接点上口的7号线,错接到了FR1上口的3号线位置上了,这就使得KM2不受KM1控制而可以直接启动。 3、不能顺序停止KM1能先停止; 分析处理: KM1能停止这说明SB1起作用,并接的KM2常开接点没起作用。分析原因有两种。 一、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常开接点未接。 二、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接点接成了常闭接点。 4、SB1不能停止; 分析处理: 检查线路发现KM1接触器用了两个辅助常开接点,KM2只用了一个辅助常开接点,SB1两端并接的不是KM2的常开而是KM1的常开,由于KM1自锁后常开闭合所以SB1不起作用。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 P L C系统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毕业论文(设计) 2010-2011学年度 机电工程系系机电一体化专业 班级班学号 课题名称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10年12月2日 目录 课题、摘要、关键词 ---------------------------------------- 3 1. 电动机的选择、维护及常见故障 ---------------------------------- 3 电动机的选型 ------------------------------------------------- 3电动机的维护 ------------------------------------------------ 4电动机常见故障 ---------------------------------------------- 4 2.PLC特点 ------------------------------------------------------- 4 3.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 6 4.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参考程序及梯形图指令表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程序 ------------------------- 8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 9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参考 ------------------------------------ 9 小结 ---------------------------------------------------------- 10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原理及选用器材的介绍 (5) 2.1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5) 2.2电动机的选型 (6) 2.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7) 2.4熔断器的原理 (7) 2.5继电器 (8) 2.6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 (10) 第三章工作原理 (12) 3.1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如下: (12) 3.2工作过程: (12) 3.3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 (13) 第四章软件仿真 (15) 基于GX-DEVELOPER和GX S IMULATOR6-C的仿真图 (15) 课程设计的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2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两套异步电机M1和M2,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时间继电器,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1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同时我们还采用PLC进行控制。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继电器、PLC控制

第一章绪论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在这种情况的要求下,将电动机的转动规律设计清楚显得尤为重要。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以小型实用性电力拖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主。 本设计是根据顺序控制设计法对电动机进行顺序启动/停止控制。运用三菱FX2N编程软件进行绘图。

三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

三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 序停止控制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原理说明 主控指令MC:串联公共接点的连接指令(串联公共接点后另起新母线),主控电路块的起点,用于利用公共逻辑条件控制多个线圈。梯形图与目标元件如图N的取值范围:N0-N7 主控复位指令MCR:MC指令的复位指令,主控电路块的终点。 梯形图与目标元件如图7-2所 、MCR的注意事项: (1)输入X0接通时,执行MC与MCR之间的指令。 (2)MC指令后,母线(LD、LDI)移至MC触点之后。MC、MCR指令必须成对使用。 (3)使用不同的Y、M组件号,可多次使用MC指令。但是若使用同一软件号,将同OUT一样,会出现双线圈输出。 (4)在MC指令内再使用MC指令时,嵌套数N的编号顺次增大。返回时用MCR指令,嵌套数N的编号顺次减小,从大的嵌套级开始解除。 将图中的梯形图采用MC/MCR编程。 程序说明:左母线在A处,通过主控指令将左母线临时移到B处,形成第一个主控电路块(嵌套层数为N0);再通过主控指令将临时左母线由B处移到C处,形成第二个主控电路块(嵌套层数为N1);如此类推,形成了第三、第四主控电路块(嵌套层数分别为N2、N3)。 将上图中的梯形图采用MC/MCR编程。 主电路 列PLC的I/O分配表: 接线图梯形图

指令表编程 0 LD X0 1 OR Y0 2 LD X5 3 OR Y1 4 ANB 5 AND X 6 6 MC N0 M0 7 LD M8000 8 OUT Y0 9 LD X1 10 OR Y1 11 LD X4 输入程序并调试

plc控制三台电机顺序启动Word版

洛阳理工学院 课题设计 三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 班级:B140432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吴勇(B14043227) 指导老师:吕光

三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 摘要 本设计运用三台电动机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既可输送各种散料,也可输送各种纸箱、包装袋等单件重量不大的件货,用途广泛。它的控制形式也多种多样,本设计运用plc制,由于PLC为主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自动的首选控制装置,故本设计中采用PLC集中控制的办法,本设计中利用PLC简单可视化的程序,采用了手动的控制方式。 设计要求; (1)某一生产线有7台电机,分别由M1、M2等电动机拖动, (2)自动控制时,按下SB20按钮,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在机器人完成移动部件并返回出发点后给指令(Y0)被置为OFF.当操作面板上的X24被置为ON,传送带正传。 关键词: PLC 电动机继电保护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plc概况 (3) 第二章设计方案 (4) 2.1 PLC控制 (4) 2.2控制要求 (4) 第三章硬件的设计 (5) 3.1 PLC选型 (5) 3.1.1 PLC的特点 (5) 3.1.2 PLC的组成结构 (5) 3.2主回路 (6) 3.2.1 热继电器 (7) 3.2.2空气开关 (7) 3.2.3接触器 (7) 3.2.4 电动机 (7) 第四章软件的控制设计 (9) 4.1控制要求 (9) 4.1.1 设计的控制要求 (9) 4.1.2I/O接线图 (9) 4.1.3 I/O分配表 (10) 4. 2程序设计流程图 (11) 4.2.1根据逻辑表达式梯形图绘制出梯形图 (12) 4. 2. 2仿真图形 (14) 4.3 系统调试及问题解决 (14) 第五章设计总结 (15) 心得体会 (15)

实验七、两台电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

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七两台电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自锁开关、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基本电路的连接方法及各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1、380V三相四线制电源(由DJDK-3型电工实验装置提供) 2、三相闸刀开关1个 3、交流接触器2个(380V) 4、时间继电器3个 5、按钮开关1个 6、鼠笼式异步电动机2台(380V) 7、起子、钳子(自备) 8、万用表1个 9、导线若干 三.试验线路 启/停电机控制线路连接如图1,主电路连接如图2,三相调压电流保护端图3 图1、控制电路连线图

图2、主电路接线图 图3、三相调压电流保护端 四.实验原理 接线正确合上电源后,按下按钮开关,交流接触器线圈1CJ得电吸合,与按钮开关常开触点并接的1CJ常开触点闭合,锁住按钮开关,控制电路中的交流接触器线圈1CJ始终处于得电状态,与此同时主电路中的三个1CJ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得电处于星形转动状态。过五秒后,2CJ得电,过程与1CJ得电一样,两台电机开始同时转动。再过5秒后时间继电器失电,电动机2停转,再过五秒后电动机1停转。 五.实验步骤 注意:该实验为380V强电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身体应该远离裸露在外的带电触点。 1、用万用表检测交流接触器、闸刀开关各触点是否完好。 2、按照按图1、图2正确接线。

3、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确。 4、把闸刀开关电源线和控制电路电源线依次接入到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三相调压电流保护一端的U端插孔、V端插孔和W端插孔。如图3所示 5、为保证安全,先合上闸刀开关,打开实验台上的钥匙总开关,按下实验台上的电压启动按钮(绿色按钮),再按下图1控制电路中的按钮常开触点。 6、观察实验现象,如运转正常,1分钟后再按下按钮开关常闭触点,电路失电,电机 停转。 7、若电路运行不正常,按下实验台上的停止按钮,关闭实验台上的钥匙总开关,拔出 实验电路的各个电源插线,然后检查线路连接是否出了问题,直到问题解决,重复实验。 8、实验完成后,断开电源,拔出实验线路电源插线,整理器材,写出实验报告。 六.实验过程(图片) 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尝试了让两台电机有序的自动运行自动停止,主电路的连接比较简单,控制电路通过时间继电器的设定,可以实现我们需要的运行方式,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灵活的用定时器,并且能读懂复杂一些的控制电路。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 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

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延时控制方法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延时控制方 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延时控制方法 控制要求 图2-34 所示为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图。按下起动按钮SB2,第一台电动机M1 开始运行,5s之后第二台电动机M2开始运行;接下停止按钮SB3,第二台电动机M2 停止运行,10s 之后第一台电动机M1 停止运行;SB1 为紧急停止按钮,当出现故障时,只要按下SB1,两台电动机均立即停止运行。 图2-34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 要求用PLC来实现图2-34 所示的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其控制时序图如图2-35 所示。 图2-35 控制时序图 利用PLC的定时器及其通电延时控制电路可实现上述控制要求。 预备知识 1.编程元件(T)——通用定时器 PLC中的定时器(T)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通电型时间继电器。它可以提供无限对常开常闭延时触点。定时器中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字长),一个当前值寄存器(一个字长)和一个用来存储其输出触点的映像寄存器(一个二进制位),这三个量使用同一地址编号,定时器采用T与十进制数共同组成编号,如T0、T98、T199 等。FX2N 系列中定时器可分为通用定时器、积算定时器两种。它们是通过对一定周期的时钟脉冲计数实现定时的,时钟脉冲的周期有1ms、10ms、100ms 三种,当所计脉冲个数达到设定值时触点动作。设定值可用常数K 或数据寄存器D 来设置。项目中所用为通用定时器。 (1)100ms 通用定时器 100ms 通用定时器(T0~T199)共200 点,其中T192~T199 为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专用定时器。这类定时器是对100ms 时钟累积计数,设定值为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 (2)10ms 通用定时器 10ms 通用定时器(T200~T245)共46 点。这类定时器是对10ms 时钟累积计数,设定值为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 如图2-36 所示是通用定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通用定时器的特点是不具备断电保持功能,即当输入电路断开或停电时定时器复位。如图2-37 所示,当输入X000 接通时,定时器T0 从0 开始对100ms 时钟脉冲进行累积计数,当T0 当前值与设定值K1000 相等时,定时器T0 的常开触点接通,Y0接通,经过的时间为1000× s=100 s。当X000 断开时定时器T0 复位,当前值变为0,其常开触点断开,Y000也随之断开。若外部电源断电或输入电路断开,定时器也将复位。 图2-37 通用定时器举例 (a)梯形图(b)时序图 2.通电延时控制方法 延时控制就是利用PLC 的定时器和其他元器件构成各种时间控制,这是各类控制系统经常用到的功能。在FX2N 系列PLC 中定时器是通电延时型,定时器的输入信号接通后,定时器的当前值计数器开始对其相应的时钟脉冲进行累积计数,当该值与设定值相等时,定时器输出,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三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向停止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三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向停止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分析: 一、启动过程: 1)按下启动按钮SB1,KM1线圈得电吸合,通过其常开触点KM1 和KT4延断触点实现自锁,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开始计时; 2)KT1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1闭合,KM2线圈德电吸合, 并通过常开触点KM2、KT3延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2常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1,其延闭触点KT1立即复位,时间继电器KT2得电,开始计时; 3)KT2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2闭合,KM3线圈得电吸合, 并通过常开触点KM3、KA常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3 常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2,其延闭触点KT2立即复位; 4)启动过程完毕。 二、停止过程: 1)停止过程:KM1、KM2、KM3启动完成,其常开触点KM1、 KM2、KM3闭合,此时按下停止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得电吸合,常开触点闭合,KA 的常闭触点分断,解除KM3自锁,KM3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M3常闭触点复位,中间继电器KA通过KM1常开触点闭合、KA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锁; 时间继电器KT3得电开始计时; 2)KT3计时时间到,其延断触点KT3分断,解除KM2自锁, KM2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T3其延闭触点闭合启动KT4,时间继电器KT4得电开始计时; 3)KT3计时时间到, 其延断触点KT4分断,解除KM1自锁, KM1线圈失电分断; 4)KM1常开触点分断,解除中间继电器KA自锁, 线圈失电 分断; 同时断开时间继电器KT3, 其延闭触点KT3、延断触点KT3立即复位;其延闭触点KT3复位断开时间继电器KT4,延断触点KT4立即复位。 5)停止过程完毕。 三、SB3为紧急停止按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