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 必修一 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岳麓版 必修一 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咸阳秦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始皇自称为“朕”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言即法律”

虎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三公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百官之首,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

副丞相

掌管律令、书籍

监察百官

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

奉常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宗庙礼仪教化

宫中警卫

宫门警卫

司法首都警卫

少数民族事务

皇室宗族事务

租税国家财政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宫廷车马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告密?2)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多少如此在意?3)这则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

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因为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事无大小皇帝独裁,也反映了秦政严苛、残暴。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高一历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点

高一历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知识点 .纵观百家 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主干知识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都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介绍。细微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人教版的知识线索更加清晰,对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运行机制介绍得更加明确,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析得更加透彻;人民版教材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秦王朝的政治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人教版、人民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干知识。 2.百家之长 秦朝中央机构的运行特点: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秦朝还在当时被称为“西南夷”的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郡县制的特点: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

式。……郡县制的建立……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概念阐释 1.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三皇,一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另一说为天皇、地皇、泰皇;还有一说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2.三公九卿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有关秦朝的知识,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时有所了解。我们一起回忆秦统一的过程,先是灭了离秦国近的国家,韩、赵、魏,后灭了楚、燕、齐,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同学们想一下,秦朝之前是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给秦朝带来了什么样的教训。周王室衰微——应加强中央集权 诸侯争霸——应限制地方权力 秦朝建立了什么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板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新课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学习提纲,有下面这几个内容学要大家来完成。(下面全是板书)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 1、秦朝统一的条件: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3、地方——()的全面推行1、郡县产生的时间: 2、内容: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点: 4、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官僚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同学们,你们先根据课本来总结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请同学来回答,谁还有补充的。还有一点就是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 秦统一后,吸取了周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本节课我们主要讲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说一下皇帝称号的来历。你来说一下,说的非常对,他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称为“皇帝”。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并根据材料来总结出皇帝制度的特征: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位世袭)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皇权至上)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独尊) 我们从皇帝称号以及皇帝制度的特征能总结出皇帝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呢?(君主专制:皇帝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那如何在中央和地方行使皇权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中央官制的学习提纲。找同学来说一下,秦朝中央官制有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三公九卿: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大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各项事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三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相互配合,彼此牵制,都是为皇权服务。) 在中央行使了皇权,在地方面对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区管理呢?群臣展开了激烈的谈论,我们一起来看资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史记》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 说说这两个人分别主张是什么,秦始皇最后采取了谁的建议?请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来完成学习提纲。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至此秦朝金字塔式的官僚体系建立,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官僚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是: 作用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5课

第二单元第5课 学业达标 1.“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D) A.民族性格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D.地理环境 【解析】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三面环海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海外贸易推动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2.下列统计表是对古代雅典相关人群及其人数的统计。对统计表格分析正确的是(D) B.所有雅典人均能享有平等权利 C.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的数字可以看出,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约3000人,所占比例相当小,这说明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3.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进行选举。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 A.1票B.2票 C.3票D.4票 【解析】据所学知识,在古代雅典能享有政治权利的人群是成年男性公民,题干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男主人,故选A项。 4.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大。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D) A.城邦小国寡民 B.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D.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解析】B、C两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A项是材料体现出的特点,D项是特点导致的结果。 5.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A) A.发展工商业B.实行民主政治 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D.提高农业技术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雅典人多地少、依赖进口,这使它采取的对应措施是发展工商业。 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B) A.古中国B.古希腊 C.古印度D.地中海 【解析】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渊源。 7.阿多科克在《希腊城邦的成长》一书中说:“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B) A.小国寡民B.各邦长期独立自主 C.人民民主D.轮番而治 【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可知B项符合题意。 8.哈里是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要去参加公民大会,他的妻子却不能与其一块进入会场,原因是(D) A.看门人与其有仇趁机报复 B.会场太小 C.他的妻子不足30岁 D.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公民政治的局限性,古代雅典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9.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

历史必修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十年高考汇编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2018.11·浙江高考·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3.(2017.4·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4.(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016·上海高考·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6.(2015·江苏高考·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2.3 3.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导火线,口号,历史意义) 4.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3个原则) 5.历史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7.1929-1933经济危机(原因,特点,影响) 8.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影响) 9.福利国家的作用 10.全球化趋势加强 11.经济全球化的评价(积极,弊端)

1.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切不断加强和完善。 2.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导火线:巴黎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历史意义:1)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导军。 3)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阶级中去 4)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4. 1)联邦制原则: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大权。各州在不违反宪法的情况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2)三权分立原则: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3)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5.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6.新航路的开辟:(史实,影响)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影响) 一工:(开始,动力,影响)二工:(条件,成果,影响) 7.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贫富差距大限制消费能力的增长,信贷消费造成市场繁荣的假象,使得企业盲目生产,股市投机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严重破坏经济,大量工人失业,造成社会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威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嫁接危机,加剧市场紧张局势 8.背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3)调整农业生产 4)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 5)通过社会立法保障工人基本权利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1)经济:是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2)政治:缓和社会矛盾,抑制法西斯势力,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世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开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新模式 9.建立“福利国家”保障低收入阶层,有利于稳定社会,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10. 1)科技发展是根本动力2)交通和社会进步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3)两级 格局瓦解为全球化扫清障碍4)各国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强有力的推动 11:1)积极:有利于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发展机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端: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全球的不稳定性

秦朝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1、积极作用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 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④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央:君主权利越来越大地方:中央集权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受限制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中国的统一但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经济上阻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萌芽但也提供了较稳定的生产环境:文化上阻碍了进步文化的发展:一系列的闭关政策是导致中国落后的主要因素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积极的: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傀儡清政府,推翻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改良了社会风气!!! 消极的:没有改变中国的两半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当然这就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具有软弱性,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反对势力太强大也是有原因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有理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了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扩展到亚洲,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备课资料: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设置的官职备课资料 一、中央 “三公” (1)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2)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①中尉 ②“九卿” a.卫尉:皇宫保卫。 b.郎中令:宫廷警卫。 c.太仆:宫廷车马。 d.廷尉:司法。 e.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f.奉常:宗庙礼仪。 g.宗正:皇室内部事务。 h.少府: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 I.治粟内史:全国财政税收。 (3)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二、地方 1.郡 (1)郡尉(2)郡守(3)监察史 2.县 (1)县尉(2)县令 3.乡 (1)游徼(2)三老(3)啬夫(小乡)(4)有秩(大乡) 4.亭 亭长 5.里 里正 关于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秦有一壮士,身高八尺,是真还是假。”使学生了解古今度量衡标准的差异。也可以借助“历史假设”,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绪引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扮演古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学生在讨论、争论和思考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制定法律等等,并体会秦始皇采取措施巩固统一的必要性。 时空隧道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了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纲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本阅读分析、归纳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历史条件、特点和影响。 2、通过课本阅读记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理解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合课本p8图片中央到地方结构示意图) ⑴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是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⑵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指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一律服从于中央政府,受中央的领导和监督,执行中央政府的法令、政策和命令。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时空定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 文化:思想专制,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太学出现;科技文化发展。 【课堂学习】 一、历史条件: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6概括出分封制衰落和瓦解的表现有哪些? 2、阅读材料概括: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条件(提示:从四个角度展开,历史教训、理论基础、政治前提、个人作用): 春秋时期周王室实力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力量强大,“楚王问鼎”反映出分封制破坏,诸侯国的改革纷纷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郡县制(商鞅变法特别典型)。秦始皇统一后深感分封制的弊端,吸收战国时期的新制度。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发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王嬴政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其运用正确的战略灭六合一,建立起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其又雷厉风行的推行着专制制度巩固着他的帝国统治。

【高考历史必修一】1.1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卷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概览】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解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②西周分封制、宗 法制的内容、特点和作用;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②秦朝中央官僚 机构的构成及特点;③郡县制的运作及影响;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 响。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落实】 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 (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色彩。 3.行政管理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 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 3.内容 (1)分封对象:、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核心内容:和人民。 (3)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 4.影响 (1)积极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局限性: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王权衰弱,遭到破坏。 三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 4.内容 (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 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考点深化】 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教学设计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11中学尹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深远。本课以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教学内容包括“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始皇帝与三公九卿”、“废分封,置郡县”等三目,实际上主要讲述“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理解: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③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④探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通过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讲述,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本课知识结构 西周王室衰微与宗法分封制遭破坏 大一统与从群雄割据皇帝制和中央机构 秦朝中央到大统一 集权制度争霸战争与诸侯国的兼并 的确立 战国时的政局变化与变法 中央集权制 的确立地方政权和其他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

浅谈秦朝大一统的背景、过程、成功原因-(2)

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它开创了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新篇章。那么,为何可以在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六王毕,四海一”的开创者呢?天边飞来了几条弹幕…… A【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咋就不行咧!!!天理难容!!!Tell me why!!! B【楼上淡定…王听不懂洋文儿你瞎咋呼些啥呢…哦!其实我也很想知道!!! C【咳咳小朋友们排排坐,两腿并拢双手放在大腿上腰杆挺直耳朵竖起来,且听大师我给你们一一道来让你们心服口服~(嘚瑟ing) AB【说谁小朋友那!哪来那么多废话快点讲! C【咳咳严肃!严肃!The story begins… AB【说好的不秀洋文儿呢! C【一、朝统一的背景 (一)因(主观) (1)人一族的起源 人是华夏(汉)族西迁的一支。之先祖为先贤伯益,伯益乃颛顼后代。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夏末,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故史载嬴姓多显。至商末,蜚廉、恶来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城,其宗族乃为氏,造父侄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后来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A【这些字听着就好难写讲的也挺玄乎…祭祀这些个玩意儿太low了不屑不屑… B【你得了吧吃不到葡萄别说葡萄酸…继续继续 C【(2)国崛起 国崛起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大致概括为: ①下令求贤 当时,为谋求强兵兴国,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图强。文候敢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悝,悝撰写《法经》六篇以为治国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地利、奖励农耕的经济政策,国遂强。为了改变国被楚国、国欺凌的处境,胸有壮志的孝公(前381—前338年),于公元前362年即位后(时年21岁),决心复兴国,再现穆公的伟业。孝公不吝重赏,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人公鞅就是这个勇敢的人,他从国跑来了,帮助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今东北)。 ②商鞅变法 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第一,实行连坐法。公元前356年,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息”,使父子、男女有别。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县置令、丞,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口授,与学生互动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讲授法、探究教学法。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1)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 1秦始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建立这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 2如何评价始皇及其所创的制度? 【导入新课】 (1)以近年来火爆的影视穿越剧作为切入,如《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神话》、《宫》这一系列的影视穿越作品。并重点以《寻秦记》的相关剧情为入口,直接进入本课讲解。 (2)背景(条件): 客观上:1、诸侯混战,加强各地的交流联系,民族交流、融合。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使秦国统一所消耗的精力减少。 3、诸侯长期混战,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和平。(民心所向) 主观上(秦国): 1、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 2、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重视人才,采取正确的策略。 (3)过程:先后十年,灭掉了韩(230)、赵(228)、魏(225)、楚(223)、燕(222)、齐(221)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4)意义:(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历史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一些贵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__”。 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 除旧制度。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秦国先后消灭韩、____、魏、____、____、齐等国,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1)皇帝制度 ①开端: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 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 ③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 最终操纵。 (3)郡县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 ____、____等基层机构。 (4)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________的控制。 (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________影响深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 2、能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5个方面)和基本特征。 3、能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习重点】 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及难点突破】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法指导】 从公元前356年(战国中期)商鞅变法起,秦国逐渐成为一个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法治国家——一个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封建诸侯国(战国时各诸侯国总人口为二千万左右)。经过近120年的持续发展,到秦王嬴政(前259-前210)亲政时(前238),秦国已经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此后的20多年里,嬴政以韩非的思想为指导,最终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废除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秦帝国(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此后2000多年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简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 2、列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5个方面)和基本特征。 3、列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 4、简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课后反思与感悟(4分钟) 1、【自学测评】(; 2、材料阅读: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47岁的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 请回答:作为秦朝丞相,李斯有哪些主要职权?据材料哪些内容可知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 *基础知识归纳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这是中央集权制确立的前提。 ①的力量逐渐强大,原则遭到破坏,取代的现象频繁发生,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地位。 ②打着“”旗号进行战争,使逐渐被吞并,到春秋末期,虽然,但基本上已的天下了。 2、战国时期在各国的改革中废除了一些旧制度,实行了一些新的制度(如郡县制),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①不再满足,先后,不少大国出现了夺位的政变; ②由于,各国不得不在等方面进行变革,其中,国的变法收效最为明显。 3、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经过,秦国逐渐,经过一百多年的角逐(前359-前221),秦国先后消灭等国,于年结束了局面,建立了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主要内容(5个方面): 基本特征: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秦王改称,将等大权总揽地一人之手; ②实行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由为主组成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等方面处于既又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之手。 ①三公指,其职责分别是:;他们的关系是 ②九卿指的是;他们分管着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①郡是设三个重要官职; ② 真实历史情景体验&必修I、II、III知识整合 秦国的崛起是从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的。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登基。根据《史记》记载,当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学生姓名授课日期 教师姓名授课时长1小时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上海会考和高考要求均为B,为理解程度。 一、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灭六国以后,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拓展】春秋时代末期,社会变革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方面的变革已经有详细论述。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层面的变革,旧贵族纷纷退出权力中心。例如,齐国的田氏取代西周时分封的姜氏;晋国的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国君,形成了独立的韩、赵、魏三国。各国为了应对频繁的战争,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大国基本上兼并了周边的小国,并且开发了周围的土地,由此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基础。“区域性的统一”这一提法非常重要,它经常是新的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必经过程,例如三国的割据和南北朝的对峙各自为晋和隋的统一奠定基础。 【拓展】虽然战国七雄进行变法的时间有所差异,变法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有一种向中央集权靠拢的倾向。在中央政府表现为强化国君的权力。这种强化既可以是制度

上的,也可以是操作上的,例如申不害辅佐韩昭侯以术、势驾驭臣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才能、功劳任用官员。例如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在地方政府表现为建立中央垂直领导的地方政府,即地方官员直接由中央任命,而非世袭,而且税收等经济收入由中央掌管。这可以从“县”字本意入手进行解释。先秦时“县”同“悬”,因此在地方设置“县”就意味着它是从中央向下“悬挂”的一级政府。最早设县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但是楚国在战国时期因为封君太多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反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拓展】可以适当解释中国古代发展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原因。一个思路是从文明形态入手。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大河流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农业耕作,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家一户生产为生产单位的小农,典型的分工形态为男耕女织。分散的小农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加上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应运而生。为了管辖庞大的国家所建立起来的制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直接委派。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概莫能外。 【拓展】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法家理论的特点就是关注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一个国家打造成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为: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政策。但是商鞅的政策自一开始就有很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他“轻罪重刑”的思想,例如他规定“弃灰于道者刑”、“什伍连坐”。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不当行为,却因为政府要加以严酷的惩罚,而使得善良的人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因此,法家在这里体现出一种非常严重的“书呆子气”,社会秩序不是靠严酷的法律就能维持的,真正保障社会秩序的,是法律的既定性,即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的确定性。 二、中央官制 秦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长,御史大夫负责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完美版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始皇帝力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等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习相关材料和互动研讨;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了解“始皇帝嚣的来历及对比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加深对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理解,熟悉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 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商鞅舌战守旧大臣图、万里长城图。 “六国蔑秦,不与会盟。”是秦国国耻;“大出天下,一统华夏”是秦国国誓。秦国是如何洗雪国耻的?又是如何实现国誓的?这和前面的图片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本课将为你揭晓这些答案。 新课学习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展示平王东迁图与春秋争霸图。 问题: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灭亡,春秋时始。春秋两百年,

相继出现五个霸主,旧有的统治秩序被打乱,那么,旧有的统治是什么?它被打乱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自己寻找答案。 (教师总结)旧有的统治秩序指的就是通过宗法分封制的“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这样的严格的等级序列。而宗法分封制被打乱的表现有以下这些方面:一、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二、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频繁发生;三、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这样,到了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问题: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当时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必须拥戴周天子,才能有能力维持国家的一统。但后来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战国时期,为了适应诸侯国之间的竞争,保存自己的封国,各国纷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而这些变革最成功的是秦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展示各国变法,秦统一六国图)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皇帝制度 (资料解读)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教师提问)那么,这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它的具体表现为:(1)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又一表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9课

第三单元第9课 学业达标 1.(2016·江苏·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最终方案是前两个方案中和的结果,这体现了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符。 2.(2017·宜宾)美国《独立宣言》写到:“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1787年宪法对这一理念的态度是(C) A.轻易抛弃B.完全忠实 C.基本吸纳D.背道而驰 【解析】依据题干“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可知,体现的是民主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体现的就是民主的原则,由此可知,1787年宪法对这一理念的态度是基本吸纳,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3.(2017·湖南长郡中学)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D) A.采用共和政体B.颁布成文宪法 C.修改邦联制度D.构建分权体制

【解析】共和政体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美国原本就不存在君主,故A项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材料仅涉及防止君主制出现,故B项错误;美国制宪会议,确有修正原有的邦联制度的意愿,但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行政权不断增强,最终会演变成君主制,为防止一权独大,美国采取分权体制,故D项正确。 4.“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C) A.开创政党政治的先河B.最早建立责任制内阁政府 C.确立了总统共和制D.开创了政府首脑选举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规定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将英国的代议制和美国进行对比,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 5.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享了部分权力,如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是联邦政府的专属权力,而教育和家庭法律则专属于州政府,赋税是共享权力。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D) A.分权原则B.法治思想 C.集权原则D.民主思想 【解析】“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体现了分权原则,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6.历史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下图漫画反映的主旨是(B) A.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三权分立体制 B.三权分立体制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君主立宪制不利于政府决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