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 格式:doc
  • 大小:726.00 KB
  • 文档页数:2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简化关键词,找准研究对象

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是不同的;反过来,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了,它一定是针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在古诗词中,由于语言叙述方式不同,情景不同,所以给参照物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某一句诗词,我们一定要注重简化关键词,明确研究的对象是谁,然后看该对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哪个物体运动或静止;了解了这些内容,判断就比较容易了。

例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分析] 这是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可简化为“青山出”,运动的物体是青山,这是以小船作为参照物而言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简化为“帆来”,帆是运动的,这是相对于青山或岸边而言的。

[答案] 小船;山或岸边。

例2 小明假期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火车窗外的景物,他发现火车外的“树木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有三处加了引号,这三处加引号的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分析]“火车开动”的意思是“火车动”,火车与车站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故选车站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可以判断火车是否开动,如选择房子、树木、站台等都可以;“一动不动”的意思是指小明在车厢里是静止的,这时他与车厢内物体间的位置没有改变,故选择车厢内的物体做参照物都可以,如车窗、车内座椅、小桌等;“树木正在飞快地后退”可简化为“树木退”,树是运动的,树木与列车的位置在改变,故选择车窗为参照物较好。

[答案]“火车开动”是以房子(或树木、站台)等为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车窗(或车内座椅、小桌)等为参照物;“树木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火车为参照物。

例3 (2005年益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分别以高山和小舟为参照物,则舟中的人是( )

A.运动运动B静止静止

C.静止运动D运动静止

[分析] 诗中描写了人乘舟在江水中驶过的情景,被研究的人处于小船上,所以人相对于高山来说,“轻舟己过万重山”,其位置在发生改变,故是运动的;人相对于小舟来说,诗中没说明,但人乘舟说明它们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人是静止的。

[答案] D。

可见,对题中关键词的理解要到位,能及时提炼出题意的主要内容是很关键的,无论是选择参照物,还是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都同样重要。

文学诗词中运动的相对性

文学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描述物体相对运动的,在这些描述运动的诗句中,较多地是让我们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对这样的试题,我们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是谁

动手动脑学物理

A.地面B.云朵C.人D.月亮

分析:由于这句话的本质说的是“月亮在行”,即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所以是月亮相对于云的运动。故选取的参照物是云,应选B。

2、“夕阳西下”这句话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钱塘江潮呼啸奔腾而来”这句话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分析:“夕阳西下”说的是太阳在落下,被研究的物体是太阳,它应该相对于地面是落下的,故应以地面为参照物;“钱塘江潮呼啸奔腾而来”说的是钱塘江潮在奔腾而来,被研究的是钱塘江潮,它应该相对于地面来说的,故也应以地面为参照物。

二、揣摩作者心理,体会诗中的意景

3、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分析:这两句诗所描述的是作者在行船上所看出的一种情景,前一句可简化为“两岸青山出”,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后一句可简化为“孤帆一片来”,被研究的物体是孤帆,看到另一个小船上的帆走了过来,故应选的参照物也是行船。所以该题选C。

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分析:前一次对山的描述是“看山恰似走来迎”是山在迎着我走来,运动的是“山”,所选的参照物应是船或作者自己;后来对山的描述是“仔细看山山不动”,山是静止的,山只有相对于岸才是静止的,故应选岸为参照物。

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B.桥C.人D.地面

分析:人走在桥上,平时我们认为桥下的水是流动的,但如果认为是“桥流水不流”,桥是运动的,那只有认为水是静止的,也就是选择水为参照物。

5、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晶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B.云本来就不动

C.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D.云向西运动

分析:由于作者看满天的云是不动的,即相对于自己来说云是静止的,但题中又说“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云与我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起在向东运动,故应选A。

做好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速度公式是我们接触到的重要物理公式,虽然小学就学过它,但它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我们要定义速度的概念?为什么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一、产生的背景

学过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后,我们发现,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也是不同的。如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和飞机,它们的运动快慢就是不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这种差别进行研究,把运动快的物体称为速度大,把运动慢的物体称为速度小,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二、速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比较速度的大小。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看谁通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