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塑料与聚合物的世界

09塑料与聚合物的世界

嘿,这个周末我要外出了,在学习与考试后我很需要短暂的休息一下。

我要在寒冷的天气到来之前和我的这辆山地车多亲近亲近。

我不在乎是否寒冷或者下雨。

我说过,我要

走啦,离开这

个合成世界,

投入到大自然

母亲的怀抱

里,换个环境

感觉真好。

回头见!

六大塑料(包括聚合物的识别代码)

六大塑料(包括聚合物的识别代码)续

聚氯乙烯产品中,通常是头-尾排列。链中单体的取向是影响聚氯乙烯挠性的因素之一

硬质聚氯乙烯用于制造排水管和下水管、信用卡、房屋壁板、玩具家具和汽车部件。

挠性聚氯乙烯可用于壁纸、家具布料、浴帘、花园水管和电线绝缘材料。

增塑剂被用来调节聚合物的挠性和弹性。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一一“猛火油作” 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PETROLEUM & NATURAL GAS FORMATION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 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一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Tiny we 护宙nd died and buried on the oceAn floor Ov^r itm^ they covered by layers of sand jtnd 审毗 禺縣莎耶 Plant & Animal Remains Over mill I ions of yriirs B the rrmrnin% were buried deeper and dee*p?r F The enormotn ^nd pre^ture turned them into oil and Today, we drill down through layer% o-f znd# 口九.ind rock the rock fc-FmaKioni that can旧爪eil gaf depotiu.

我国塑料工业基本现状与发展重点

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廖正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100740)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展离不开的新型材料。塑料差不多和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是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在新世纪里,中国已加入了WTO,塑料工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进展新局面。 在2003年底立即召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之际,我仅代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向此次展会的立即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认为此次展会必将是一次国际塑料橡胶届的盛会,那个地点我想就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给大伙儿做一通报。 1 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情况 1.1 中国塑料制品差不多情况 1.1.1 要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塑料制品行业是轻工业中近几年进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计7480个,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40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6%,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4%,产值总额在轻工22个要紧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45%,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产品销售收入2302.8亿元,同比增长15.31%;实现利税181.15亿元,同比增长17.43%;利润总额为109.82亿元,同比增长22.05%。 2003年1~8月份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828.36亿元,同比增长20.94%;产品销售收入1777.72亿元,同比增长23.37%;实现利税123.56亿元,同比增长11.86%;利润总额为75.16亿元,同比增长12.66%。塑料制品行业进展近几年呈稳速增长态势。

(发展战略)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特约作者石公 摘要介绍了聚乙烯的供需状况及技术发展特点,对世界聚乙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指出,由于我国聚乙烯产品品种单一,且专用料品种偏少,限制了市场占有率。因此,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聚乙烯的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聚乙烯产品技术市场预测 1前言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生活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2年,全球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7530kt/a,产量为54580kt,消费量为53150kt。除非洲、亚洲、大洋洲、中南美和西欧有缺口外,其他地区基本上是产能大于需求。 从消费结构来看,低密度聚乙烯的主要用途仍将集中在膜、片制品和注塑制品;而在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注塑和膜片制品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聚乙烯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1995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400kt,产量为1350kt;到2002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650kt/a,产量达到3552kt,分别增长了161%和163%。从国内聚乙烯使用状况来看,薄膜、中空容器、电线电缆、涂层料是目前聚乙烯最主要的用途。 2世界聚丙烯工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聚乙烯供需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世界聚乙烯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产能平均增幅达到了6%。特别是亚洲和中东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为聚乙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后来的世界经济低迷,降低了对石化工业的投资热情。在此情况下,亚洲和中东一些乙烯项目被迫下马和推迟。预计到2007年,世界聚乙烯能力增幅为3.7%,低于需求4.8%的增幅。因此,未来世界聚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将会不断提高。 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见表1。

常用塑胶材料特性大全世界通用版

常用塑胶材料特性 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乳白色半透明) 优点: 1.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均好,乳白色半透明,硬度高,表面易镀金属 2.耐疲劳和抗应力开裂、冲击强度高 3.耐酸碱等化学性腐蚀 4.加工成型、修饰容易 缺点: 1.耐候性差 2.耐热性不够理想, 3.拉伸率底 主要应用范围:机器盖、罩,仪表壳、手电钻壳、风扇叶轮,收音机、电话和电视机等壳体,部分电器零件、汽车零件、机械及常规武器的零部件 改性的ABS共聚物: 将ABS加入PVC中,可提高其冲击韧性、耐燃性、抗老化和抗寒能力,并改善其加工性能; 将ABS与PC共混,可提高抗冲击强度和耐热性;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替代ABS中丙烯腈组分,可制得MBS塑料,即通常所说的透明ABS。 ABS/NYLON 耐热及抗化学性、流动性佳、低温冲击性、低成本 主要用于汽车车身护板、引擎室零组件、连接器、动力工具外壳 ABS/PVC PVC增加防火性、降低成本ABS提供耐冲击性 主要用于家电用品零组件、事务机器零组件 ABS/PC 增加ABS耐热尺寸安定性、改善PC低温、后壁耐冲性、降低成本 主要用于打字机外壳、文字处理器、计算机设备之外壳、医疗设备零组件、小家电零组件、电子

器材零组件、汽车头灯框、尾灯外罩、食物餐盘 ABS/SMA 增加耐热性、流动性、涂装性佳 主要用于电子零组件、罩子、家电器材零组件 模具设计 1.排气 为防止在充模时出现排气不良、灼伤、熔接缝等缺陷,要求开设深度不大于0.04mm 的排气槽。 壁厚 0.8 mm至3.2 mm之间,典型的壁厚约在2.5mm左右,3.8以上需要结构性发泡。圆角 最小在厚度的25%,最适当半径在厚度的60%。 收缩率:0.4%-0.7%一般取0.5% 加强筋:高<3T 宽度0.5T 筋间距>2T 脱模角:0.5°-1.5° 支柱加强筋高度4T,可达支柱高度的90%,宽度0.5T,长度2T, 支柱:外经是内径2倍 具体公司和型号: 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 ABS\MBS TI-500A 透明级价格较高,主要用于要求流动性好、小而透明、性能和ABS一样的零件台达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 8540T 阻燃级,耐冲击强度、射出成型用、高流动性、难燃性可达UL94 1/16“V-0 主要用于商用机器、信息产品、肉薄或形状复杂产品。 余姚四塑阻燃塑料厂

塑料机械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

塑料机械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 1.1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塑料机械制造厂家已超过600家,以中小型企业为多,大型二类企业仅占1%,企业集团为2%,实施股份制企业为总数的20%。专业及相关技术研究单位近20家,设置本专业的大专院校逾10家。”全行业从业人数15万人,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0 %。全行业固定资产现值约为60亿元,年销售额为50亿元,销售利润率为7%-8%,年出口贸易额约为5 000万美元。行业主要产品可划分为19个大类,53种不同类型,数百个品种。主要有混配料设备、注射成型机、挤出生产线、中空成型机、压延生产线、各类二次加工设备及各类配套设备。产品以中低档、通用型为主,主要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当于国际技术先进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部分产品达到80年代中末期水平,少数产品接近90年代水平,极个别产品在理论和实践上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资企业组织结构偏大。各种所有制企业与国外先进同类企业相比(按销售额划分)规模均较小。比照塑料工业的发达地区,塑料机械的行业布局呈现相应的比较明显的区域性。近年来,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生产在塑料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呈现超常规高速发展,但基本上属于自由市场经济初期的无序发展。由于塑料加工工业的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因而大量设备制造厂家竞相仿制、抢产热点设备的现象也随之而来。进而经常出现结构型过剩,市场竞争方式处于恶性价格战等低水平状态。 1.2行业调鳖和发展的主要成就 我国的塑料机械工业兴起于’50年代。改革开放前,大多数企业集中在原轻工和机械系统,规模较小、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上主要以对引进样机进行测绘仿制为手段,产品品种少、工艺水平低、标准不一、模具开发能力低、配套能力差,缺乏成套供应能力。改革开放后,随着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塑料成型加工设备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许多企业通过与国外同类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和购买生产制造许可证等方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计并进行消化吸收,使得我国塑料机械产业有了一个明显的跃升,产品开始初步满足塑料加工工业的一般需求。进入90年代,由于塑料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塑料的应用领域已从一般民用、农用向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如汽车、家电、建筑、包装、装演、通讯、计算机等产业快速扩展。塑料机械生产企业也打破了原大部分局限于轻工、机械及化工系统的格局,迅速在各个工业系统及军工和乡镇企业中蓬勃兴起,并依托塑料工业的重点发展地区,产品门类与之相适应,从而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结构布局。如注射成型机的生产相对集中在南部,的、一带,及的等地;挤出生产线相对集中在东部的、,中部的及豫南,北部的、等城市;塑料编织设备主要集中在和两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则主要在的、及;混配设备主要家港和的部分地区;挤出成型机和注射成型机的关键部件螺杆和机筒则大部在的和的;而各类模具则以黄岩地区以及一些地区较为集中。经过从“六五”开始到目前这段近20年时间的发展,我国塑料机械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业已形成一支为塑料加工工业提供必备的装备,在轻工机械领域中排行首位、在整个机械工业中渐显其重要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全行业的主要成就如下所述

未来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还应用于农业领域,生物领域。世界上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是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α -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乙烯还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还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 目前全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6.45Mt/a,其中亚太地区占26.66%,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占7.21%,中东和非洲地区占9.93%,北美地区占51.10%,南美地区占3.88,西欧地区占21.22%。石油化工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乙烯工业作为石化工业的龙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低级轻烃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有关统计数据,随后几年内,伴随着乙烯衍生物的需求增长,乙烯生产能力将以每年4.2%的速率增长。 如今传统的乙烯技术发展已经日趋完善,短时间内并不能取得重大进展与突破的情况下,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使用将会是未来乙烯工业技

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在乙稀生产新工艺的研究方面有关乙烯原料的轻质化在不断进步,例如目前的 1.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技术 烷烃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脱氢已实现了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UOP公司将催化脱氢与铂重整中连续再生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开发了用于低级烷烃催化脱氢的Oleflex工艺,该工艺用于乙烷催化脱氢,乙烷转化率为25%时,乙烯选择性达98%~99%。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单一,并能副产大量氢气,非常适合如今的生产。 Dow Chemicals公司开发了一种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工艺,自称乙烷单程转化率达到50%,乙烯选择性为86%。而与传统的蒸汽热裂解工艺相比,乙烯选择性比较高,但乙烷转化率略低(传统蒸汽裂解工艺的乙烷转化率为60%或更高),反应产物中不含乙炔和丁二烯,不需纯化即可直接用于乙苯生产。该工艺技术的核心是一种镓、锌改进的丝光沸石催化剂、反应温度700℃,反应条件较蒸汽裂解工艺温和,这样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修、降低能耗。虽然乙烷催化脱氢的工艺流程和催化剂技术较为成熟,但其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乙烯收率难以提高。为解决此问题,曾有人提出采用膜反应器,以打破化学平衡、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该技术尚处于探索之中。 2.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技术 烃类氧化脱氢制乙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乙烷氧化脱氢反应与热裂解反应相比,变吸热反应为放热反应,能耗降

塑料的发展史

塑料的发展史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 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1869年美国人J.W.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 1903年德国人A.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 合成树脂阶段 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W.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 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2009-12-4 14:17:5中塑资讯 1. 近年来国外乙烯工业现状和发展特点 1.1 世界乙烯工业现状 ●乙烯生产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2002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为10943.4万吨/年,产量9497.7万吨/年;2003年能力11077.8万吨/年,产量9750.9万吨/年,开工率分别为86.8%和88.02%。近两年来世界乙烯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02年比2001年净增能力240万吨/年,2003年比2002年净增能力为134.4万吨/年,年增长分别为2.2%和1.2%,2003年是近十多年以来增长最低的一年。 ●乙烯生产能力分布 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格局为“美亚欧”三足鼎立,近年来较多新建装置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2002-2003年中东和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3.6%,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见表1。 表1. 2002-2003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及分布单位:万吨/年 能力 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2-203年 增长率% 生产能力所占比例% 生产能力所占比例% 北美 3583 32.74 3441.2 31.06 -4.0 亚太 2832.6 25.88 2934.6 26.50 3.6 西欧 2354.1 21.52 2406.3 21.72 2.2 中东/非洲 998.2 9.12 1101.2 9.94 10.3 其他 1175.5 10.74 1194.5 10.78 1.6 合计 10943.4 100.00 11077.8 100.00 1.2 ●供需及预测 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量为9775.4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西欧,这三个地区乙烯消费量合计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1.6%,其中亚太地区的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比例占30.3%,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消费情况见表2。 表2. 2002年和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地区及各占比例单位:万吨/年 2002年 2003年 消费量所占比例% 消费量所占比例%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未来前景报告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未来前景报告 报告简介 报告名目、图表部份 目录 第一章2009-2010年世界改性塑料产业进展形势分析1 第一节2009-2010年世界改性塑料产业进展动态分析1 一、世界改性塑料技术进展动态分析1 二、全球改性塑料市场产品结构分析3 三、世界改性塑料品牌竞争分析5 第二节2009-2010年世界要紧国家改性塑料产业运行分析 6 一、美国6 二、日本6 三、德国7 第三节2011-2015年世界改性塑料产业进展趋势推测分析7 第二章2009-2010年世界闻名改性塑料企业进展动态分析9 第一节美国陶氏化学公司9 一、企业进展历程分析9 二、企业经营情形分析10 三、企业进展战略分析12 四、以后企业进展规划分析13 第二节美国杜邦13 一、企业进展历程分析13 二、杜邦公司在中国进展分析17 三、企业进展战略分析21 第三节德国拜耳22 一、企业进展历程分析22 二、企业研发动态分析23 三、企业业务分布分析24

四、企业在中国进展分析26 第四节日本旭化成28 一、企业概况28 二、企业产品研发30 三、企业全球市场动态32 第三章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进展环境分析33 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经济进展环境分析33 一、中国GDP分析33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38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42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44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46 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政策进展环境分析53 一、中国新出台政策分析53 二、产业标准分析55 三、限塑令55 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社会环境进展分析58 一、人口环境分析58 二、教育环境分析61 三、文化环境分析64 四、生态环境分析64 第四章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营运格局分析65 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产业进展动态分析65 一、中国改性塑料实现了跨过式进展65 二、中国改性塑料产业进展呈六大明显特点分析66 三、国内改性塑料产品技术分析66 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改性塑料应用情形分析75 一、电线电缆75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乙烯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乙烯行业克服重重困难,破除深层技术困难,砥砺前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做大,逐步实现了百万吨级乙烯技术、设备的国产化,产业链覆盖范围越发广泛,下游衍生品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乙烯产能不足40万吨/年,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我国乙烯产能已经达到24 55.5万吨/年,规模增长了60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62~1977年)。1962年,兰州石化公司5000吨/年乙烯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乙烯工业的诞生。我国乙烯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小,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但是这个阶段的创业历程揭开了中国乙烯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稳步发展阶段0978~1998年)。到1978年,我国乙烯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原油资源和炼油工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其间大力引进了和鲁姆斯的先进专利技术,使国内乙烯工艺技术迈进了一大步。1978~1988年,我国乙烯产能从38万吨/年增长到123万吨/年,年均增长12%。从1989年到1998年,乙烯产能增长了297.3万吨/年,达到420.3万吨/年,年均增长13%,并已跻身于世界超400万吨/年能力的六强(美国2548.3万吨/年,日本747.3万吨/年,俄罗斯486.8万吨/年,德国464.5万

吨/年,韩国452.5万吨7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我国乙烯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可以说一步一个台阶,逐步缩小了与世界乙烯生产大国的行业差距。 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从1999年至今,我国的乙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套装置加工能力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观。1999年到2008年十年间,我国乙烯产能从435万吨/年跃升到998.5万吨/年,到2009年年底全国乙烯产能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177.8万吨,稳居世界第二位。全年乙烯产量约1048万吨,比2008年增加2.3%。 乙烯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乙烯装置逐步往“大型、先进、节能、高效”方向发展,乙烯工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国产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规模化发展进步明显。1965年8月,我国第一套以原油为原料的砂子炉制乙烯装置及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丙纶、腈纶等主要装置在兰州石化陆续动工,形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产能规模5250吨/年,填补了国内石化工业空白。如今,我国陆续建成了茂名石化、镇海炼化等9家百万吨级规模的乙烯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达到2455.5万吨/年。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成立,两大集团均十分重视乙烯工业的发展。中国石化率先推动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和茂名石化五大乙烯改造,重点是将装置扩能达到经济规模,并调整产品结构。在这过程中,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型压缩机国产化的成功,为我国大型乙烯装备的成套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产化率的提高,使建设投资大幅节约,也增强了乙烯

最新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塑料世界》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塑料世 界》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塑料世界》精品教案 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立足学生对生活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探究、交流等活动,了解塑料的历史、特点、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引发思考,进一步探究塑料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背景: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原材料,它不但可以独立制造器具,而且可以与其他原材料组合制造器具,一些物体上都有它的存在,像钢笔、手机外壳、飞机螺旋桨、农用地膜、塑料袋、人造珠宝等。正因为普遍,学生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忽视它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忽视它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为此,我选择了“走进塑料世界”这一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走进塑料世界,了解其相关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用好塑料,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塑料,了解它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塑料生产、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白色污染”。 3、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将主课题分为塑料的历史,塑料的性质、种类和用途,塑料的使用现状调查,塑料与环境保护四个子课题,学生已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现有条件自由选择合适的子课题,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教师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有一位朋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内容为:塑料盆、汽车、盒饭、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家用电器、玩具、农用喷药器、建筑材料等各种学习、生活、体育用品。 2、知道这位朋友是谁了吗?一起说……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具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塑料世界,探索塑料家族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不仅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可以调动个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活动的成效。所以课件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丰富的塑料制品,引导学生回顾了塑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便于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切入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二、汇报交流,了解塑料

中国塑料中空容器的现状发展

中国塑料中空容器的现状进展 近几年,我国塑料工业的进展迅速增长,塑料中空吹塑容器也已成为中国塑料迅猛进展的一大方向,它的使用已覆盖家庭用品、工业化学品包装、食品药用包装、汽车用部件、运输用托盘、体育场所用设施、交通用设施等领域。 一.中空成型机的现状与进展情况 中空成型机是我国塑料机械的三大主导设备之一,研制起步较晚,但进展速度专门快,通过二十年的进展,我国中空成型机有了专门大的进展,差不多满足了一般中空成型制品的需求,特不是中空饮料瓶及小型中空成型制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进展。目前,

国内颇具规模生产中空成型机的企业有十余家,上海华王工业公司能够制造生产0.5L-1000L的中空成型设备,能够制造生产六层1000L的共挤中空成型设备。陕西秦川机械进展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制造生产20L-1000L中空成型设备和500L六层共挤出中空成型机,其中生产200L双L环的设备中,秦川机械进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80%以上。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正在研制开发七层共挤塑料燃油箱的共挤中空成型设备,衡阳化意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三层共挤双工位模内贴标中空成型机等。 尽管我国中空成型机的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有所扩大和增加,操纵向电脑化方向进展,中空成型制品机构发生了专门大变化,特不是汽车工业领域内中空成型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多,原料商为适应汽车工业进展开发了各种中空成型新材料。但

我国的中空成型机还跟不上需求,特不是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与国际上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塑料中空容器的市场综述 1.药品包装容器 药品作为一类专门产品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由于药品中起作用的是活性化学物质,它的稳定性与它的包装有着直接的阻碍。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药品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伴随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全过程,尤其是一些药品针剂本身确实是依附包装而存在,由于药品包装材料、配方的组成、生产工艺的操纵、生产环境的操纵,都阻碍到所接触药品的药品溶

塑料的世界(1)溯源——赛璐珞和电木引领材料变革”

塑料的世界(1)溯源——赛璐珞和电木引领材料变革” 常常因为去外地进行塑化剂方面的汇报,在旅行途中就开始演练ppt,有几次引起了邻座的注意,纷纷开始提问,于是演练搞得比实战还紧张。不过通过几次对陌生人的科普,倒是发现有关塑料的很多问题是很值得关注的,有一些问题在业内或许已经是常识,但在非专业人士眼中却十分困扰。所以这一系列的“塑料”专项科普主要面对的是非 化学专业人士,有一些地方会比较浅显,专业人士勿砸。在这篇专题中,我们会全面地说明塑料的前世今生,也会涉及塑化剂、双酚A 这些近年热门的话题,或许你会发现,塑料的世界竟是如此精彩。 新材料变革 我们先把历史的时钟倒回到原始社会,那个时候的原始人主要使用的材料主要有三种:木器、石器和陶器,在很多考古学中也发现游离的一些金属矿在原始社会中得到了应用,主要是金和银,但由于这两种金属作为材料而言都偏软,所以其实基本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只是在后来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应用。 那个时候的人们会重视使用木器和石器并不奇怪,因为可以随地取材,这是猩猩都会使用的基本工具。与此对应的是,陶器更多地被认为是文明的标志,几乎全世界的考古都会极为看重陶器的价值,这有着深刻的材料学意义。 木器和石器代表了人类史上的两大类型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当然这简直就是废话,这个世界除了有机的就是无机的。但历史

的发展很不均衡,在漫长的数千年中,直到19世纪以前,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没有什么大的变迁。但无机材料却以石器为起点,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等人造材料,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对已知物施加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即使是游离状态的金、银、汞等,人们也都开发了一些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的提纯方法,而有机材料则几乎都是随取随用——当然这么说也不完全公平,有机材料中的鞣革技术也是化学作用,但产物革与原料皮的性质接近,用途也一致。所以,陶器出现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类第一个利用化学作用制作的材料,使用的手段当然就是火,实际上火也是大多数无机材料产生化学变化的条件,直到铝时代的来临,火才逐渐被电所取代。 陶器是材料学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因为木器也好,石器也好,加工都需要通过修葺或打磨的方式进行,就地取材,成品取决于基材原本的形状,加工的速度慢,成功率也不高,浪费原料不说,而且材料有时还很难找。如果小时候自己做过弹弓就知道,不是什么树的枝桠都适合利用。可是陶器就不一样了,取一块粘土出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吃饭了捏个碗,想喝酒了捏个杯,烧一会儿就定型了,甚至在有些地区还出土了陶器的“娱乐器具”,证实一万年前的人类就有了生殖使命以外的自渎活动。可以说,原始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随着陶器的出现提升了一大档次。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 状况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特约作者石公 摘要介绍了聚乙烯的供需状况及技术发展特点,对世界聚乙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指出,由于我国聚乙烯产品品种单一,且专用料品种偏少,限制了市场占有率。因此,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努力提 高产品质量,提高聚乙烯的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聚乙烯产品技术市场预测 1前言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生活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2年,全球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7530kt/a,产量为54580kt,消费量为53150kt。除非洲、亚洲、大洋洲、中南美和西欧有缺口外,其他地区基本上是产能大于需求。 从消费结构来看,低密度聚乙烯的主要用途仍将集中在膜、片制品和注塑制品;而在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注塑和膜片制品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聚乙烯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1995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400kt,产量为1350kt;到2002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650kt/a,产量达到3552kt,分别增长了161%和163%。从国内聚乙烯使用状况来看,薄膜、中空容器、电线电缆、涂层料是目前聚乙烯最主要的用途。 2世界聚丙烯工业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供需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世界聚乙烯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产能平均增幅达到了6%。特别是亚洲和中东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为聚乙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后来的世界经济低迷,降低了对石化工业的投资热情。在此情况下,亚洲和中东一些乙烯项目被迫下马和推迟。预计到2007年,世界聚乙烯能力增幅为%,低于需求%的增幅。因此,未来世界聚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将会不断提高。 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见表1。 表1 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

世界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世界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金泰塑料色母粒厂信华 一、可降解塑料世界发展现状与前景 可降解塑料一般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四大类。其中,生物降解塑料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际上研究开发的热点。传统塑料如聚乙烯等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差,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羰基生物降解塑料可定义为含有可降解添加剂的石油基塑料。 目前在生物基材料中,发展最快的是生物基塑料。这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材料可望在许多应用领域替代传统聚合物。 近年来,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导致塑料原料价格飞涨。尤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解决塑料材料与环保的协调发展问题愈加凸显。 1. 美日欧钟情于推广生物塑料 美国:美国Freedonia集团于发布预测报告,认为在今后几年美国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以年率15%的速度增长,这将使其需求量从2008年4.0亿磅增长到2012年7.2亿磅,届时市场价值将达8.45亿美元。据称,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使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升温,生物可降解塑料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如谷物,与石油基常规树脂相比,成本更具竞争性。该报告指出,淀粉基塑料的需求将以年率16.8%的速度增长,将达到2012年2.93亿磅。 奥巴马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新政正在助推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聚合物应用,这将有助于提高美国生物聚合物的需求。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经济状况不佳,大量用户仍都愿意购买环境友好的产品。美国业已提出新的能源和环境法案预计将包括排放交易法规或碳税,这使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与传统的塑料相比,生物聚合物将更受青睐。 日本: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广生物塑料,这类外观和普通塑料差别不大却有益环境的塑料有望成为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之一。日本政府为推进生物塑料等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出台了《生物技术战略大纲》和《生物质日本综合战略》,

世界塑料加工业发展趋势-功能化、轻量化、微型化

文章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许丽君) 1、“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是世界塑料加工业发展趋势。 功能化 功能化既是产品属性的要求,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未来将赋予塑料材料和制品更多的特殊功能,塑料制品功能化、智能化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挥。 轻量化 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加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包括各种高强度、高阻隔性 树脂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等微纳层共挤出、多层复合、合金等生产工艺的出现使得塑料薄膜及容器、片材向轻量化、薄壁化发展成为可能。 此外,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方法,特别是超临界CO2发泡技术为代表的微发泡 技术,可用挤出、注塑、吹塑及旋转模塑等多种方式生产以PVC/PS/PC等材料为基材的各种板材、片材及异型材制品,不仅显著减轻制品重量,而且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给塑料制品的加工和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微成型

微成型代表着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最先进的技术集成。以毫克或微米甚至纳米为单位的微注塑成型技术,可满足光电通讯、影像传输、医疗器械等材料更昂贵、零件更细微、更节省空间的高端精微结构零件的应用需求。研究适合微型注塑模具和微型注塑机的成型理论和制造方法,开发相应的元件、装置和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三维打印技术可迅速成型高精度、形状复杂、局部结构细微的塑料产品,目前也是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

世界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

世界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 世界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 1.聚酰胺(PA)、 2.聚碳酸酯(PC) 3.聚甲醛(POM) 4.热塑料性聚酯(PBT) 5.聚苯醚(PPO) (1) 聚酰胺 (PA) PA(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磨损、自润滑性、冲击韧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一般溶剂,绝缘性,耐候性。染色性差,吸水性大,收缩率1%~2%。PA因其具有刚柔兼备的性能而赢得人们的重视,加之其加工简便、效率高、比重轻(只有金属的1/7)、可以加工成各种制品来代替金属,广泛用于汽车及交通运输业。典型的制品有泵叶轮、风扇叶片、阀座、衬套、轴承、各种仪表板、汽车电器仪表、冷热空气调节阀等零部件,大约每辆汽车消耗尼龙制品达3.6~4千克。聚酰胺在汽车工业的消费比例最大,其次是电子电气。 (2) 聚碳酸酯 (PC) PC既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高,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聚碳酸酯的透明度又极好,并可施以任何着色。由于聚碳酸酯的上述优良性能,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高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用量最大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替代玻璃和片材,CD和DVD光盘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3) 聚甲醛 (POM) POM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国外有“夺钢”、“超钢”之称。POM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于弹性,此外它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 POM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如替代锌、黄铜、铝和钢制作许多部件,自问

注塑机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注塑机的结构分类与行业应用 摘要: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本文介绍了注塑机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系统,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和节能改造方案,以及注塑机的操作要点和故障处理方法。 关键词:注塑机结构功能 0 引言 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1]。近几年,随着塑料原材料价格和性能的提高,塑料制品向小型化、轻量化以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一方面,加工附加值高的精密制品;另一方面,一些日用品、医疗器械等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等,为了降低成本普遍要求减少壁厚,减少原材料消耗,从而对注塑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精密注塑是为了提高价值,降低成本。 1 注塑机工作原理和模式 注塑机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注塑机原理示意图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流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注塑机操作项目[2]: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系统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一般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保压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内补充物料,以及保证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对塑料制品的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3],第一是外观质量,包括完整性、颜色、光泽等;第二是尺寸和相对位置间的准确性;第三是与用途相应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等。这些质量要求又根据制品使用场合的不同,要求的尺度也不同。制品的缺陷主要在于模具的设计、制造精度和磨损程度等方面。但事实上,塑料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往往苦于面对用工艺手段来弥补模具缺陷带来的问题而成效不大的困难局面。 生产过程中工艺的调节是提高制品质量和产量的必要途径。由于注塑周期本身很短,如果工艺条件掌握不好,废品就会源源不绝。在调整工艺时最好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多观察几回,如果压力、温度、时间统统一起调的话,很容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何道理。调整工艺的措施、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解决制品注不满的问题就有十多个可能的解决途径,要选择出解决问题症结的一二个主要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此外,还应注意解决方案中的辨证关系。比如:制品出现了凹陷,有时要提高料温,有时要降低料温;有时要增加料置,有时要减少料置。要承认逆向措施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2 注塑机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生产注塑机的厂家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100家。注塑机的结构形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按生产出的制品可分为普通型和精密型注塑机[4]。一次注射量45~51000g;锁模力200~36000KN;加工原料有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和橡胶三种。热塑性塑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氨酯、聚碳酸酯、有机玻璃、聚砜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从加工出的制品来看,有单色、双色的一般和精密塑料制品。上述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系列,各有自己的特点。如广东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捷霸CJ系列注塑机,每一种规格均有数控和电脑控制两种形式。又如浙江省宁波海天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FT80X~HFT3600X型系列注塑机,可用于生产各种高精密的热性塑料制品,机器采用线型移动传感器控制注射、合模、顶出,采用多重CPU电控系统、大幅面彩色LED显示、全电脑自动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