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中国地理 总论知识点(必考权威版)

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中国地理 总论知识点(必考权威版)

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中国地理 总论知识点(必考权威版)
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中国地理 总论知识点(必考权威版)

中国地理总论知识点

地理位置(P8-11)

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北纬53°31′;最南端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3°51′;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经73°22′;东抵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得耶字界碑东南,东经135°03′)

陆疆临边的省区有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九省区

地表结构特征(P14-20)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

A、山脉走向类型:

1)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2)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西)昆仑山(中)秦岭(东)淮阳山南—南岭

3)北西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段

4)北东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东—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外—大陆东侧台湾岛

B、四大高原:(特点)

1)青藏高原——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第三极,冰川寒冷

2)内蒙古高原——北部内陆,降水少,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缓和,多盆地,草原辽阔,牧区,高原面保存完整。

3)黄土高原——世界最大黄土沉积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4)云贵高原——气候暖湿、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泛),流水作用侵蚀、崎岖不平

C、四大盆地:(特点)

1)塔里木盆地——最大盆地,有全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绿洲,植被少,剥蚀

和风蚀、风积作用明显

2)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有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封闭型,降水稍多,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

3)柴达木盆地——第三大,盐湖、盐沼和盐矿资源品种多“聚宝盆”

4)四川盆地——中生界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天府之国“红色盆地”“紫色盆地”

D、三大平原:(特点)

1)东北平原——最大,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黑龙江、嫩江、松花江、辽河冲积形成)2)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降小(黄淮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鱼米之乡(洞庭湖平

原、汉江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气候水热结构特征(P23-37)

1、中国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2)大陆性气候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3)气候类型多样-纬度范围广+地形多样化: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4)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灾害频繁,易见极端天气

2、水热条件

A、温度

(1)冬季寒冷,夏季暖热

①冬季温度低,南北温差大

②一月平均0°等温线,东部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平行,到成都西侧后,穿过横断山脉至藏南

③一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地区较明显)

(2)冬季温度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

①冬季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地方

②中国7月平均气温偏高,但差值较冬季小

(3)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年较差由南往北加大

(4)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偏低——北冷南热,年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

B、降水

(1)空间分布(东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地区受夏季风不明显,降水少)

①降水由东南往西北减少

②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

③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有所增加

(2)时间分布(夏季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冬季来自大陆干燥气流影响)

①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5-9月

②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纪变化大

(3)南北差异(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

①北方:降水少雨季短

②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天气气候(P37)

1、梅雨: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的地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成因: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热空气北上;中纬度的冷空气常常南下,形成锋面雨。同时冷热空气势均力敌,在江淮上空徘徊,形成梅雨)

2、伏旱:发生时间7月中下旬8月中上旬,即梅雨后约一个月;成因-副高;特点-晴热少雨

土地资源(P47-49)

1、土地资源的概念:对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包括建议利用和未利用的;陆地表面、内陆水域及海涂;但可预见不能利用的土地不属于土地资源)区分“土地”的概念——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

(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4)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水资源结构特征(P58-77)

1、水资源概念: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水源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地区分布: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时间分配:季节分布不均

3、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中国矿藏资源(P78-91)

1、基本特征:

(1)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2)成矿时空跨度大

(3)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4)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5)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

2、资源概况:(适当注意地区分布,选择、填空题P82-91)

优势矿种: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钨、锡、金、银和稀有、稀土矿产、铝土矿急缺矿种:铬、

中国海域环境(P108、129-132)

1、海域范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

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西起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东海与南海之间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渤海:我国内海,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盆地、渤海海峡)

2、海岸:

(1)中国大陆岸线走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南的海岸线基本呈北东向延伸;渤海湾、及苏北海岸线走向以北西向为主

(2)海岸类型:

成因特点利用典型

基岩海岸陆地山脉或丘陵

延伸至海边缘地势险峻、坡陡

水深、海岸曲折

建港口、旅游辽东半岛、山东

半岛

淤泥质海岸 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质沉积而成 堆积物颗粒细,

海岸宽度大,坡

度小、海岸线平直

滩涂养殖 珠三角海岸 砂矿质海岸 由砾石、沙子堆

堆积物颗粒大,海滩宽阔平坦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 生物海岸 红树林与泥沼 热带亚热带较低

纬度的海岸低洼

地 保滩护岸 红树林、珊瑚礁海岸

人口与年龄结构(P139)

1、人口过程: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自然变动: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

机械变动: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

社会变动:人口社会结构改变(职业、民族、文化、结构)

2、年龄结构: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增长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幼儿和青少年比例大

衰退性:幼年和青少年比例缩小,成年和老年人人口比例扩大

稳定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平均寿命延长

水利(P168、182-185)

1、中国古代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

秦汉:大型饮水灌溉工程

隋唐宋: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大规模开发

元明清: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发展了灌溉

2

、南水北调工程:

东线 目的:解决淮河下游、沂沭河下游、海河流域东部、胶东半岛及天津用水问题

走向: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天津,全长约1150KM ,

沿途地势较平缓,需建13个梯级逐级提升,黄河以北,地势由南向北缓倾,自流 优点: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改造,大大减少干渠工程量,工期短

缺点:多级提水需要大量耗能,运营费高,在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上方取水,水质

条件差,线路偏东,走势地,存在沿线水源污染问题,因此,有人担心“污水北

调” 中线 目的: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

走向: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水

优点:全程自流,采用地下管道输水避开污染,易保持良好水质

缺点:运行成本虽低,工程造价高

西线 走向:(1)从通天河引水,穿越巴颜喀拉山入格尔本河到柴达木盆地(2)在青海

玉树附近通天河上筑高坝,引水经色达阿坝,在积石山东端入黄河(3)从金沙江

的翁水河口引水,穿越横断山脉,跨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到甘肃的定

西

优点:从大高原人烟稀少的高寒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对开发西北黄河

上游,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缺点:工程条件十分艰巨

石油天然气工业布局特征(P195)

(1)开采业分布广泛

(2)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西北三大区

(3)今后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①巩固东部30多个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

②既注重石油资源开发与生产,还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③力争在海洋油气田建设上有所突破

电力工业布局特点(P198-199)

1、水电布局: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2、火电布局: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

观格局——主要受用电负荷(减少电力输送途中的损耗,提高供电的质量和

可靠性)、燃料地分布因素(旨在减轻运输压力、减少城市污染)的制约3、核电布局: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阶段特征(P205-206)

第一阶段(1949-1978):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

略,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改变

第二阶段(1979—):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发

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

现已形成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主要沿海、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

综合交通运输网——铁路线(P233)

第一条,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线,主要由哈大线,沿海南北航线,国道等组成。

第二条,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线,由京沪线,京杭大运河、鲁宁管道和国道组成

第三条,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线,由京广线,北京到广州航线和各条国道组成。

第四条,北京——菏泽——商丘——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线,主要由京九贯通。

第五条,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线,由北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等及各条国道组成。

第六条,包头——潼关——宝鸡——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防城港——友谊关线,由湘渝线,川黔线,湘桂线及210国道等组成。

第七条,中卫——宝鸡——成都——昆明——河口线,由中宝,宝成,成昆线及108国道组成。(仅供参考)

中国文化版图的雏形(P270)

新时器时代,在中国阴山南北、黄河流域(黄河为主,长江为辅的早期文化中心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闽江流域,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四个文化区域

经济文化类型(P272)

(1)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

(2)畜牧经济文化区: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大部

(3)农耕经济文化区: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

文化区特征(P287-288)

1、齐鲁文化:

(1)齐文化、鲁文化融合(2)受儒学思想影响

(3)粗犷古朴、豪爽热烈(4)基本代表了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

2、燕赵文化:

主要指今天山西、河北和陕西的中北部地区

(1)古代南来北往必经之地——胡汉杂糅(2)勇武任侠,慷慨悲歌,民风质朴

(3)戏曲、歌舞、音乐带有热烈、高亢、火爆的特点,又加入了边外苍凉悲壮的风格

3、三秦文化:

主要指今陕西地区,包括甘肃、宁夏的东南部

(1)北宋以前:耿直尚武(2)北宋以后:朴实本分(3)明清以来:保守落后

粗犷、古朴的生活方——服饰、饮食、建筑

4、三晋文化:

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和中部

(1)雄踞我国商界500余年的晋商(2)文化呈现出共享性

自然灾害(P301—303)

1、灾害: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2、致灾因子:可能引起人民生命伤亡及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灾害是因致灾因子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情况

3、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4、自然灾害形成条件:(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饵(2)要有受到损失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5、常见的自然灾害:旱灾、洪涝、崩塌、泥石流等

环境问题(P309)

1、中国环境问题的特征:

(1)具有“压缩性”“复合型”特征

(2)环境与资源压力

(3)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复合的特征

(4)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引起的污染特征

(5)面源与点源并存,有些地区面源污染趋于严重

2、大气污染的类型:

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属煤烟型污染

行政区划(P354)

1、行政体制:省——县——乡

2、行政区划现状: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自治区(面积由大到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

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直辖市(面积由大到小):重庆、北京、天津、上海

自然区划(P361)

1、自然区划原则:

(1)发生学原则——成因、机理,一致性和区域发展的共同性

(2)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综合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别;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指标作为确定区域界限的主要根据

(3)区域共轭性原则——强调每个具体区划单元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元,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元

(4)应用性原则——应有明确的应用方向,或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2、三大自然区:

(1)东部季风区

处于欧亚大陆东缘,地势相对低平,土层深厚,季风影响显著,风向和降水依季节变化,夏季多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气候湿润,河网纵横,由南而北随温度差异

发育着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和土壤。由于人类活动广泛而长期的深刻影响,天然森林大多不复存在,几乎可垦的土地都被辟为农田,区内城镇密度大,农村居住点遍布。这里也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西北干旱区

位置靠近欧亚大陆中心,在中国的第二阶梯上,东南季风对其影响很小,加之有山脉横亘其上,因而气候为干旱或半干旱。河流稀少,主要为内流区。相应的植被为荒漠、荒漠草原和草原,只在较高山地才有山地森林和高山草甸存在。土壤一般瘠薄,盐渍化常见。在广大的盆地中,多有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存在,为风沙的重要来源地。区内人类活动的影响虽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强烈,但由于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风沙危害和草原退化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青藏高原区

世界最高大的高原,平均高度在4 000 m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寒,辐射强烈,风力强劲;在高原的腹地,由区外进入的水汽不多,但由于气温低,在高山之上有较多的冰川存在。由于生存环境严酷,植物和动物种类较少,植被主要为高寒荒漠与高寒草原。高原的东南部,峡谷深切,植被垂直分布,主要是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区内人口稀少或为无人区,人类活动的较大影响局限于部分河谷地区。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P374-382)

1、国土整治: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具有经济联系的广大区域拟定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2、国土整治重点区:

(1)经济发达带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或开发潜力大的农业

(3)重点流域开发区

3、区域发展战略:较长时间内,从区域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作出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

4、制定发展战略的三大理念:

(1)远见:看得远、看得见

(2)全局:全方位——全局发展;宽视野——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

(3)统筹:问题群—目标集—措施链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2020届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和地图)

专题1.1 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卫星照片。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形状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 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 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 经W 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 圈(66.5°)、30°和60°、两极(90°) 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 经线

四、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及其相对位置。 A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确定度数。根据横纬纵经的原则,按照题目要求写出经纬度。 (b)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首先回忆符号:东E西W;南S北N。然后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定符号。(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B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 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五、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 引起现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 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 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 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世界地理1 - 答案

世界地理模拟精选题 (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2、6、9、10、14题) 一、选择题 (2016·山东烟台栖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热量D.水源 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解析本题组以直布罗陀海峡周边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交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和气候成因。第1题,图中甲地处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因此成为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必经之地。第2题,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温差较大,加之地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有利于葡萄种植。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因此需要灌溉,水源成为其主导区位因素。第3题,丙国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临近海洋,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地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故夏季“清凉”。选C。 答案 1.A 2.D 3.C

(2016·课标区高考信息卷)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4~6题。 4.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B.梯田C.盐沼D.沙漠 5.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月B.4月C.7月D.10月 6.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A.沙特阿拉伯B.澳大利亚 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 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无流区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从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最可能的景观为沙漠。第5题,河流流程最短的应为降水最少的时候,其不属于地中海气候,所以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应为该半球冬季时,故C正确。第6题,据经纬度可以判断为澳大利亚。答案 4.D 5.C 6.B (2016·广东广州高三1月模拟)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总结 一、概况(认真参考地图册146---178页,按顺序随时翻阅) 1、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省区? 45°N-------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 40°N-------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 35°N-------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 30°N-------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记住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实到地图上) 季风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 8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部 400㎜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市—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等降水量线 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级: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秦岭-淮河一线意义? 1)、黄土高原南界; 2)、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800MM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4)、河流有无冰期 5)、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二、中国的国土和疆域 1、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意义?

2、读地图册142页图“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范围? 3、说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34′N)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4、熟读我国14个陆上邻国?说出新疆和云南的邻国?(新疆8个、云南3个) 三、中国的近海 1、比较我国四个海区? 1)、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盐度最低-渤海 位置最南、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盐度最高-南海 2)、全部大陆架--渤海和黄海 3)、黄海-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 4)、东海-我国大陆与我国我国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大陆架最宽。 南海-台湾海峡是南海与东海间的交通要道 2、我国潮滩的分布及开发利用? 分布:40%分布在杭州湾以南沿海省区、60%以上分布于杭州湾以北沿海各省市; 开发利用:浙闽沿海---养殖贝类;苏北沿海---盐业、种植棉花、成为商品棉基地;上海金山石化—填海造陆; 3、我国海岸类型及分布? 杭州湾以北——沙岸或泥岸为主-----海积地貌 杭州湾以南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岩岸为主,水深,多良港-----海蚀地貌 4、我国近海油气田分布?(主要在大陆架) 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南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油气盆地。 5、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台湾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北方为沙岸、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晒盐; 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脉的西侧、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蒸发旺; 6、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前两个条件必写) 1)台湾暖流和黄、渤海冷水团在此交汇,海水易搅动,促使营养物质上浮,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且水温适宜,冷暖水性鱼类在此交汇洄游,数量众多; 2)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大河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为多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洄游场所; 3)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浅、阳光足,可直射海底,有利海洋生物繁殖; 4)纬度适中,多优良避风港,有利捕捞; 7、潮汐能的分布?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沿海。

中考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 结 §2.1 中国的地势地形 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着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着,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特别是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多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20200804225834).pdf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中国地理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 的内海。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5.夏季我国白昼最长的地方是漠河镇。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镇 6.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7.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最少的省是西藏自治区。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0.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 雪顿节(藏族); 1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14.我国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复杂多样 15.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7.秦岭、淮河分界线(1月0℃度等温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800mm等降水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南北方分界,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 18.我国的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课程是贯串于基础教育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的重任。你都知道中国地理的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1.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0N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0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0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0E附近)。 2.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参照地图册)。 3.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4.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民工潮。

④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5.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锋面雨带的移动:当锋面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当地为梅雨季节;推到华北、东北地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伏旱季节,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从锋面雨带覆盖的地区看,各地的雨季是分别是:华南:5---9月,长江流域:6月中旬-----7月上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二) 7、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0C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 ●与俄罗斯和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气候温暖 ②南北跨度近50个纬度,气候南北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不足:最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容易造成低温冻害 ●与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之处? ?优势: 东部濒临太平洋: ①季风气候广布,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 ②海岸线长,海域面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旅游等)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③有利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发展对外贸易(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陆上通道、西气东输、边境贸易等) 不足: ①、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域,易受台风影响 ③、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 ④、内地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对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河流、植被,发展历史、经济发达程度、交通) 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1)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 气流的深入,使季风气候区分布广;暖湿空气的迎 风坡也易形成地形雨;(2)东西走向的山脉,冬 季阻挡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湿气流, 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3)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 ?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影响河流的流域范围; (2)影响河流的流速和落差:在阶梯交界处,巨大落差,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植被产生明显差异。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平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聚落、城镇出现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2)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 (3)丘陵、盆地地区经济较发达; (4)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秦岭和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秦岭: ①1月0°C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 ③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⑤ 800mm等降水量线; 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⑧水田和旱地 大兴安岭: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2.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 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 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 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 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海。沿海分布有岛、岛、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8%,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1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 阶梯名称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3、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 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通过的地方,见中国地理(上册)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⑷、降水:①、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主要地形区位于的干湿地区和各干湿地区的植被分布,见中国地理(上册)P33 上面的表格)。

地球、地图、世界地理总论、亚洲、非洲

中学高二文科班地理单元考试 (测试范围:地球、地图、世界地理总论、亚洲、非洲)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P区域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2.图中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3.读右图,AB、CD两线中的分水线、EGF、EHF两路中较合理 的待选铁路分别是 A.AB、EGF B.AB、EHF C.CD、EHF D.CD、EGF 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B.此时北京与广州白昼一样长C.此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D.此时悉尼的昼最长,夜最短 杭州(30o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1—5):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10—11题。 6.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右图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 一个正方形。读图做13—14题: 7.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 位于b点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8.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9.关于世界各州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0.当全世界属7月6日和7月7日的范围恰巧相等,这时 A.中时区的区时是7月6日12点B.“北京时间”是7月7日上午8点 C.东十二区的区时是7月6日24点D.西十二区的区时是7月7日12点 1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近海地区B.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带 C.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带 12.下列每组海峡中,都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A.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B.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 C.丹麦海峡,霍尔木兹海峡D.土耳其海峡,德雷克海峡 1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受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暖湿润B.接近太平洋大渔场水产品充足 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小D.有优良的港湾和接近消费市场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及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 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 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 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 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 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 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及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非常全面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高中生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