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

1.解释并理解下例名词

(1)反应速率(2)瞬时速率(3)元反应(4)质量作用定律(5)速率常数(6) 反应级数(7)半衰期(9)有效碰撞(9)活化能

解(1)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2)反应在每一时刻的真实速率

(3)反应物分子直接碰撞一步就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4)当温度一定时,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以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为指数的幂之积成正比

(5)反应速率方程式中的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各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本性及反应温度有关

(6)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方次之和

(7)反应物反应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能发生反应的碰撞

(9)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E’ 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平之差

2.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时间单位为h,浓度单位为mol·L-1,对一

级、二级和零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各是什么?

解在数值上等于各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L-1时的反应速率,故k又称为反应的比速率。一级反应:h-1; 二级反应:L·mol-1·h-1; 零级反应:mol·L-1·h-1.

3.碰撞理论与过渡态理论各如何阐述反应速率的?

解碰撞理论认为活化分子在恰当的取向上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需克服一定的活化能,形成不稳定的高能态活化络合物,这一中间物质能转化为产物也可分解成反应物。反应速率取决于转化为生成物的快慢。过度状态理论借用碰撞理论中活化能的概念,进一步从反应的微观过程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这两个方面与反应速率联系起来考虑,更直观地揭示反应的过程。

4.温度升高或降低,可逆反应的正、逆向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或减慢,为什么化学平衡会移动?

解温度对不同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差很大,可逆反应的E a和E a′值不同但均大于零,温度升高时(其他条件不变),速率常数增大,因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但温度的改变对E a值大的反应影响显著,所以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增加程度不同,化学平衡将移动。

5. 化学反应的等压反应热?r H mθ与反应的活化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 ?r H m θ = E a -E a ′

6.在相同温度下有如下两个反应:

(1)

A+ B Z k 1D 2L + Q E a 1E a 2(2)

当E a 2 > E a 1时,温度的改变对那一个反应的影响大?请根据Arrhenius 方程说明原因。

解 Arrhenius 方程为:A RT

E k a ln ln +-=,对E a 越大的反应,其直线斜率越小(因E a >0),即k 的变化就越大,速率的变化也越大,即表明相同的温度变化对E a 值大的反应影响显著,因此,对反应(2)影响大。

7.在SO 2氧化成SO 3 反应的某一时刻,SO 2的反应速率为13.60 mol·L -1·h -1,试求O 2

和SO 3的反应速率各是多少?

解 反应为

SO 2+ 1/2 O 2SO 3

v (SO 2) = 1/2 v (O 2) = v (SO 3)

则有 v (O 2) = 2 ? 13.60 mol·L -1·h -1= 27.2mol·L -1·h -1

v (SO 3) = 13.60 mol·L -1·h -1

8.多数农药的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它们的水解速率是杀虫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溴氰菊酯在20?C 时的半衰期是23天。试求在20?C 时的水解常数。

解 据题意,溴氰菊酯的水解为一级反应,故

t 1/2 = 0.693/ k = 23 d

k = 3.01 ? 10-2 d -1

9.25?C 时,N 2O 5的分解反应的半衰期是340min ,并且与N 2O 5的最初压力无关。

求:(1)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多少?(2)分解完成80%需多少时间?

解 (1) 据题意,此为一级反应,即

t 1/2 = 0.693/ k = 340 min

k = 2.04 ? 10-3 min -1

(2) ln (p 0/p ) = 2.04 ? 10-3 min -1 ? t

t = 789 min

10.低浓度蔗糖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准一级反应:

C 12H 22O ll + H 2O ?→ C 6H 12O 6(葡萄糖)+ C 6H 12O 6(果糖)

在45?C 时速率常数为1.88?10-2min -1,若蔗糖浓度为0.100 mol·L -1,试计算:

(1)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

(2)反应进行到30min 时的瞬时速率。

(3)反应进行到30min 时蔗糖的水解率是多少?

解 (1) v= kc 0 = 1.88 ? 10-2 ? 0.100 = 1.88 ? 10-3 mol·L -1· min -1

(2) 由 ln c 0/c = kt

在30min 时 ln c = ln0.100 -1.88 ? 10-2 min -1? 30min = -2.303-0.546 = -2.867

c = 0.057 mol·L -1

(3) 30min 时,水解率为 0

0c c c - ? 100% = 1

L 0.100mol L 0.057)mol (0.100-??-? 100% = 43% 11.气体A 的分解反应为A(g) ?→ 产物,当A 的浓度为0.50mol ? L –1时,反应速率为0.014 mol·L -1·s -1。如果该反应分别属于 (1)零级反应 (2)一级反应 (3)二级反应,则当A 的浓度等于1.0 mol ? L –1时,反应速率常数各是多少?

解 (1)若为零级反应 v = k k = 0.014 mol·L -1·s -1

(2) 若为一级反应 v = kc k = v / c = 0.014 mol·L -1·s -1/ 0.50 mol·L -1 = 0.028 s -1

(3) 若为二级反应 v = kc 2 k = v / c 2 = 0.014 mol·L -1·s -1/ (0.50 mol·L -1)2

= 0.056 L·mol -1·s -1

12.乙醛的热分解反应是二级反应,733K 和833K 时,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0.038和2.10 L·mol -1·s -1,求(1)反应的活化能及773K 时的速率常数。(2)773K 时当乙醛的浓度为0.050 mol·L -1,反应到200s 时的速率。

解 (1)由 )(ln 2

11212T T T T R E k k a -= 则 1

22112ln )(k k T T T T R E a -= = 0.038

2.10ln 733)K (833833K 733K K mol 8.314J 11-????--= 20

3.4 kJ·mol -1 同理, 773K

733K 733)K (773K mol 8.314J mol J 310203.4038.0ln 111

773

?-?????=---k = 1.73 ln k 773 = 1.73 -3.27 = - 1.54 k 773 = 0.21 L·mol -1·s -1

(2) 对二级反应 kt c c =-0

11 即 =?--1L

0.05mol 11c 0.21 L·mol -1·s -1 ?200s c = 0.016 mol·L -1 v = kc 2 = 0.21 L·mol -1·s -1 ? (0.016 mol·L -1 )2 = 5.38?10-5 mol·L -1·s -1

13.某药物分解35%既失效,在45?C 和55?C 测出每小时它分解掉0.068%和0.18%,药物的分解率不受药物浓度的影响。问:

(1)此药物在20?C 的室温下可保存多长时间?

(2)在4?C 冰箱中可保存多长时间?

解 由题意此药物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318K 时, 1318%068.0ln 0

00?=-k c c c k 318 = 0.070 h -1

同理 328K 时, k 328 = 0.20 h -1

由两个温度下的k 值代入公式 318K 328K 318)K (328K

m o l 8.314J E 07.020.0ln 11a ?-???=-- 得 E a = 91.04 kJ·mol -1

(1) 由上述公式可求得 k 293 = 3.71 ?10-3 h -1

t k c c c ?=-293%35ln 0

00 即 t = 116h (2) 同理可求得 k 277 = 4.28 ?10-4 h -1

t k c c c ?=-277%35ln 0

00 即 t = 1007 h 14.经呼吸O 2进入体内,在血液中发生反应:Hb(血红蛋白) +O 2→HbO 2(氧合血红蛋白),此反应对Hb 和O 2均为一级反应。在肺部两者的正常浓度应不低于8.0 ?10-6和1.6?10-6 mol·L -1,正常体温37?C 下,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1.98?106 L·mol -1·s -1 ,计算:

(1)正常人肺部血液中O 2的消耗速率和HbO 2的生成速率各是多少?

(2)若某位患者的HbO 2生成速率达到1.3?10-4 mol·L -1·s -1,通过输氧使Hb 浓度维持正常值,肺部O 2浓度应为多少?

解 由题可知此反应为二级反应,且根据反应方程式,O 2的消耗速率与HbO 2的生成速率相同,即

v (O 2) = v (HBO 2) = k c (O 2) c (HB)

(1)v (O 2) = v (HBO 2)

= 1.98 ?106L·mol -1·s -1?8.0?10-6 mol·L -1?1.6?10-6mol·L -1 = 2.53?10-6 mol·L -1·s -1

(2) c (O 2) = 161161

14L

mol 108.0s mol L 101.98s L mol 101.3(HB))

2(HBO -------?????????=kc v = 6.42?10-6 mol·L -1 15.青霉素G 的分解为一级反应,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T / K

310 316 327 k / h -1 2.16?10-2 4.05?10-2 0.119

求反应的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A 。

解 由公式 )(2

11212ln T T T T R E k k a -= 1

22112ln )(k k T T T T R E a -= = 2

2

11102.16104.05ln 310)K (316316K 310K K mol 8.314J ----??-???? = 85.3 kJ·mol -1 与之相同方法,用不同温度下的k 求出三个E a 后,求得均值:E a =84.7 kJ·mol -1

又 RT

Ea k A +=ln ln 310K

K mol 8.314J mol J 31084.71016.2ln ln 111

2?????+?=----A A = 4.04?1012

同理,将不同温度下的k 值代入上述关系式,求出三个A 值后,得均值:A =4.05?1012

16.在28?C ,鲜牛奶大约4h 开始变酸,但在5?C 的冰箱中可保持48h 。假定变酸反应的速率与变酸时间成反比,求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解 v ∝ k , 由题v ∝1/ t , 即 k ∝1/ t

1

22112ln )(k k T T T T R E a -=212112ln t t T T T T R )(-= =4

48ln 278)K (301278K 301K K mol 8.314J 11-????--= 75.2 kJ·mol -1

17.反应2HI(g) ?→ H 2(g) + I 2(g)在无催化剂、金及铂催化时活化能分别为184、105及42kJ ? mol –1,试估算25?C 时金、铂催化时反应速率分别是无催化剂时的多少倍?

解 设无催化剂时的速率常数为k 1,金、铂为催化剂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2、 k 3

由 A ln ln +-=RT

E k a 得 298K

K mol 8.314J mol J 10105)(184ln 111

32112?????-=-=---RT E E k k a a = 31.87 1

2k k = 7.0?1013 金催化是无催化的7.0?10 13倍 同理 298K

K mol 8.314J mol J 1042)(184ln 1

33113?????-=-=-RT E E k k a a = 57.31 1

3k k = 7.8?1024 铂催化是无催化的7.8?10 24倍 18.某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是50.0 kJ ? mol –1,试估算此反应在发烧至40?C 的病人体内比正常人(37?C)加快的倍数(不考虑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解 由 )(211212ln T T T T R E k k a -==310K 313K 310)K (313K

mol 8.314J mol J 1050.01113?-?????---= 0.19 1

2k k =1.2 40?C 病人体内此酶的催化反应比正常人(37?C)快1.2倍 19.活着的动植物体内14C 和12C 两种同位素的比值和大气中CO 2所含这两种碳同位素的比值是相等的,但动植物死亡后,由于14C 不断蜕变(此过程为一级反应)

14C ?→ 14N +e t 1/2=5 720a

14C/12C 便不断下降,考古工作者根据14C/12C 值的变化推算生物化石的年龄,如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出土的斑鹿骨化石的14C / 12C 值是当今活着的动植物的0.109倍,试估算该化石的年龄。

解 由题 14C 蜕变反应的速率常数 k = 0.693/ t 1/2 = 0.693/5720a = 1.21?10 -4 a -1

化石年龄 c c k t 0ln 1= = 109

.01ln 1021.1114--?a = 1.83?10 4 a Exercises

1. The major reason why the rate of most chemical reaction increase very rapidly as temperature rises is (a) The fraction of the molecules with kinetic energy greater than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creases very rapidly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b) The average kinetic energy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rises. (c) The 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d) The more collisions take place with particles placed so that reaction can occur.

Solution The answer is (a)

2. Psychologists estimate that people forget half of what they’ve learned in six months if they don’t use it or review it. If you ta ke a course in your freshman year and don’t think about the material again until graduation three years later, how much will you remember? (Assume that forgetting takes place by a first-order process).

Solution According to question, t 1/2 =0.5 a , t = 3 a .This reaction is first-order reaction, so

k = 0.693 / t 1/2 =0.693/ 0.5a =1.386 a

%56.1%100158.43386.1ln

00=?=?==c c kt c

c

You will remember 1.56% three years later.

3. Use data from the following table to determine the half-life of the first-order decomposition of N 2O 5 into N 2O 4 and O 2 in CCl 4 at 75 ?C.

T(?C) 25 50 75

T 1/2(s) 20029 730 ?

Solution At 25 ?C (298K), k 298 = 0.693 / t 1/2 = 0.693/20029s = 3.46?10 -5s -1, at 50 ?C (323K), k 323 = 0.693 / t 1/2 = 0.693/730s = 9.49?10 -4s -1.

For first-order reaction )(2

11212ln T T T T R E k k a -= 1s 5103.461s 4109.49ln --?--?=298K 323K 298)K (3231K

1mol 8.314J ?-?-?-?a E E a = 106 kJ·mol -1

1s 5103.46ln 348

--?k =298K

348K 298)K (348K mol 8.314J mol J 101061113?-?????---= 6.15 At 75?C (348K) k 348 = 1.62?10 -2s -1

t 1/2 = 0.693 / k 348 = 0.693 /1.62?10 -2s -1 = 43s

4. Researchers have created artificial red blood cells. These artificial red blood cells are cleared from circulation by a first-order reaction with a half-life of about 6 h. If it takes 1 h to get an accident victim, whose red blood cells have been replaced by the artificial red blood cells, to a hospital, what percentage of the artificial red blood cells will be left when the person reaches the hospital?

Solution According to question, t 1/2 = 6 h , t = 1 h, for first-order reaction,

k = 0.693 / t 1/2 = 0.693/ 6 h = 0.116 h -1

ln c

c 0 = k t = 0.116 h -1?1 h = 0.116 c c 0=1.12 , the artificial re

d blood cells will b

e left 0

c c ?100% = 89 % 5. The following data are obtaine

d at a given temperatur

e for the initial rates from a reaction, A + 2B + E → 2C + G .

c A c B c E

Expt (mol·L -1) ( mol·L -1) ( mol·L -1) initial rate ( v )

1 1.60 1.60 1.00 R 1

2 0.80 1.60 1.00 1/2R 1

3 0.80 0.80 1.00 1/8R 1

4 1.60 1.60 0.50 2R 1

5 0.80 0.80 0.50 R 5=?

(a) What are the order of reaction with respect to A, B and E?

(b) What is the value of R 5 in terms of R 1?

Solution We suppose that tentative rate law for this reaction is v = k c α (A) c β (B) c γ (E)

(a) In comparing experiment 1 with 2, If

v 1 = kc α (A) c β (B) c γ (E) =R 1

So that v 2 = kc α (A) c β (B) c γ (E) =1/2R 1

We can form the ratio v 2 / v 1 = (1/2) α =1/2, α = 1.

Similarly, in comparing experiment 2 with 3 and 1 with 4, we have the values β=2 and γ=-1.In summary, the reaction is first-order in A(α = 1), second-order in B(β=2) and the order of -1 for C(γ=-1).The overall order of reaction is 2.

(b) v 5 = 12R 4

12

(E)]2(B)[2(A)=c c c k

6. If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following gas phase reaction is

(1) 2NO

N 2O 2 (fast, K 1)(2) N 2O 2 + H 2H 2O +N 2O (slow, k 2)(3) N 2O + H 2N 2 + H 2O (fast, k 3)

(a)Write the equation for the reaction.

(b) Write the rate law.

Solution (a) the reaction equation is

2NO + 2H

2

N 2 + 2H 2O (b) In this complex reaction, the step (1) is fast,

K 1=(NO)

)O (N 222c c The step (2) is rate-determining step. So the rate law is

v = k 2 c (N 2O 2)c (H 2) = k 1 k 2 c 2(NO) c (H 2)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 B. c [2 1(H 2SO 4)] = 0.8 mol ·L -1 C. c [ 2 1 (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 1Ca 2+ )的物质的量。 解:M (2 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 n (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 表示。 解:M (K + )= 39.10 g · mol -1 ,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 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 不受此限制。( )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 10. AlCl 3、MgCl 2、KCl 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 )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 ·cm -3 和0.900 g ·cm -3,若将86.3cm 3 乙醇和 901 cm 3 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 ·dm -3 (B) 1.67 mol ·dm -3 (C) 1.71 mol ·kg -1 (D) 1.85 mol ·kg -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 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 ·dm -3蔗糖的水溶液、1.0mol ·dm -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 ·dm -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 (A) 渗透压 (B) 凝固点 (C) 沸点 (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5. 1.17 % 的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 (C) 0.20 mol ·dm -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 ·dm -3蔗糖溶液 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

均为 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 1mol 。 第十章 开链烃 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 2、NaCl 相同?如将 CH 4 及 CCl 4 各 1mol 混在一起,与 CHCl 3 及 CH 3Cl 各 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 NaCl 与 KBr 各 1mol 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 - - 由于 CH 4 与 CCl 4 及 CHCl 3 与 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 物。 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2-甲基丙烷 ⑵2,4,4-三甲基-5-丁基壬烷 ⑶己烷 ⑷3-乙基戊烷 ⑸3-甲基-5-异丙基辛烷 ⑹2-甲基-5-乙基庚烷 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H 3C CH 3 ⑴3,3-二甲基丁烷 H 3C H 2 CH 3 H 3C 错,2,2-二甲基丁烷 CH 2CH 3 ⑵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H 3C H C C 3 错,2,3,3-三甲基戊烷 CH 3 CH 3 ⑶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 H 3C C CH 3 CH 3 3 错,2,2,3,5,6-五甲基庚烷 H 3C C H 2 CH 3 CH 3 H 3C CH ⑷2,3-二甲基-4-丙基庚烷 H 3 H C H 2 C C H 2 CH 3 CH 2CH 2CH 3 H 3C H 3C CH 2CH 3 H 2 ⑸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 H 3CH C H 2 C H 3C C C 3 3

基础化学试题

d区元素一 一、过渡元素有哪些特点? 二、铬酸洗液是怎样配制的?失效后现象如何?为何它有去污能力?如何使用 它比较合理? 三、根据锰的价层电子构型以及锰的元素电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氧化态的物质稳定? 2.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化合物可作氧化剂?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 Cr 3++ OH-+H 2 O 2 → 2. K 2 Cr 2 O 7 +HCl(浓)→ 3. Cr 3++S2-+H 2 O→ 4. Ag+ Cr 2 O 7 2- +H 2 O→ 5. Cr 2O 7 2-+S2-→ 6. K 2 Cr 2 O 7 +H 2 C 2 O 4 → 五、说明铬价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强。 六、有一钴的配合物,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钴23.16%、氢4.71%、氮33.01%、 氧25.15%和氯13.95%。如将配合物加热则失去氨,失重为该配合物原质量 的26.72%。试求该配合物中有几个氨分子,以及该配合物的最简式。 七、某绿色固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人,即得棕黑色沉淀和紫红色溶 液。与浓溶液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得沉淀。将气体通入溶液,可得。判断A是哪种盐,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八、某含铬和锰的钢样品10.00g,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Cr 2O 7 2-和MnO 4 - 的溶液共250ml。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0.00,加入BaCl 2 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

全部沉淀下来,得到0.0549gBaCrO 4 。另取一份上述溶液10.00ml,在酸性介质中用Fe2+溶液(浓度为0.075 mol?L-1)滴定,用去15.95ml。计算钢样中铬和锰的百分含量。 九、用盐酸处理Fe(OH) 3 、Co(OH)和NiO(OH)时各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式,并加以解释。 十、填空。 1.Cr 2O 7 2-色, Cr 2 O 4 2-色,CrO 5 色。 2.MnO 4-色,MnO 4 2-色,Mn2+色。 3.Fe(OH) 3色, Fe(OH) 2 色,Co(OH) 2 色,Ni2+色,Ni(NH 3 ) 4 2+ 色。 十一、举出鉴别Fe3+、Co2+、Ni2+、Cr3+、Mn2+离子常用的方法。 十二、金属M溶于稀HCl时生成MCl 2 ,其磁矩为5.0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溶液遇NaOH溶液,生成一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棕红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质D。 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KI溶液被氧化成I 2 ,但在加入KI前先加入NaF,则KI不能被E所氧化。 若向B的浓NaOH悬浮液中通Cl 2时,可得到一紫红色溶液F,加入BaCl 2 时, 就会沉淀出红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认各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十三、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 2O 7 2-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 放置时又变回绿色。试解释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A、n=2,l=1,m=0 B、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电化学思考课后答案第七章#试题

思考题 1. 研究氢电极过程和氧电极过程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在电化学研究和电化学测试中,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是公认的电极电位基准;氯碱工业,燃料电池,电镀,电解,金属腐蚀等过程都与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反应过程有密切关系,有些会带来危害,有些会带来好处。因此,为了合理地应用氢电极和氧电极过程为人类服务,有必要对氢电极过程和氧电极过程进入深入的研究。 2. 为什么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反应历程在不同条件下会有较大差别? 答: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反应历程非常复杂,在电极过程中,存在各种中间步骤和中间产物,一旦反应条件发生改变,反应就会发生变化,控制步骤也可能发生变化,产物也因此不同。 所以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反应历程在不同条件下,会有较大差别。 3. 析氢过程的反应机理有哪几种理论?试推导出它们的动力学公 式,并说明它们各自适用范围。 答:迟缓放电机理、迟缓复合机理、电化学脱附机理 迟缓放电机理动力学公式推导: 迟缓放电机理认为电化学步骤是整个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于是可以认为电化学极化方程式适用于氢离子的放电还原过程。当0c j j ?时,可直接得到 0ln ln H c RT RT j j aF aF h =-+

或 02.32.3l g l g H c RT RT j j aF aF h =-+ 一般情况下a =0.5,将a 的树脂代入上式,则有 02.32 2.32lg lg H c RT RT j j F F h 创=-+ 若令 02.32lg 2.32RT j a F RT b F ′-=′= 则原式变为 lg H c a b j h =+ 迟缓复合机理: 假定复合脱附步骤是控制步骤,吸附氢的表面覆盖度按照下式比较缓慢地随过电位而变化: 0=exp MA MA H F RT b q q h 骣÷?÷?÷ ?桫 则有 2.3lg 2H c RT C j F h b =+ 同理,假定氢原子的表面覆盖度很大,以至于可以认为 1MA q ?,若将其代入电化学脱附的反应速度式,经过取对数整理得:(电化学脱附机理) 2.3lg H c RT C j aF h =+ 迟缓放电机理是在汞电极上进行的,所得结论对汞电极上的 析氢反应完全适用。对于吸附氢原子表面覆盖度小的高过电位金属也适用。迟缓复合机理和电化学脱附机理只适用于对氢原子有较强吸附能力的低过电位金属和中过电位金属。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g·cm-3和g·cm-3,若将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mol·dm-3(B) mol·dm-3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题库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 B、0.2g C、0.05g D、0.5g 3.已知T(H2C2O4/NaOH)= 0.004502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A) A、0.1000 mol·L-1 B、0.05000 mol·L-1 C、0.02000 mol·L-1 D、0.04000 mol·L-1 1毫升H2C2O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2C2O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给出质子(H+)是酸→HPO42-,接受质子的是碱→PO43-。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A、25.0ml B、25ml C、25.00ml D、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所用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A、AgNO3、碱性和K2CrO4 B、AgNO3、碱性和K2Cr2O7 C、KSCN、酸性和K2CrO4 D、AgNO3、中性弱碱性和K2CrO4 8.用佛尔哈德法测I-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A、AgI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对I-的吸附性强 C、Fe3+氧化I- D、Fe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的是:(D) A、PH=1~3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威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12.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NaOH B、HCl C、KMnO4 D、K2Cr2O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习题及解答

第七章 电化学习题及解答 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 ,经过15 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 (2) 在27℃,100 kPa 下,阳极析出多少Cl 2? 解:电极反应为 阴极:Cu 2+ + 2e - = Cu 阳极: 2Cl - - 2e - = Cl 2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ξ = Q /(ZF) =It / (ZF) 因此: m Cu = M Cu ξ = M Cu It /( ZF ) = 63.546×20×15×60/(2×96485.309)=5.928g V Cl 2 = ξ RT / p =2.328 dm 3 2. 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1.15g 的Ag ,并知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减少了0.605g 。求AgNO 3溶液中的t (Ag +)和t (NO 3-)。 解: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的改变D m Ag 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m Ag 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m’Ag 之差: D m Ag = m Ag - m’Ag m’Ag = m Ag - D m Ag t (Ag +) = Q +/Q = m’Ag / m Ag = (m Ag - D m Ag )/ m Ag = (1.15-0.605)/1.15 = 0.474 t (NO 3-) = 1- t (Ag +) = 1- 0.474 = 0.526 3. 已知25 ℃时0.02 mol/L 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 S/m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0.555g/L 的CaCl 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1)电导池系数;(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K Cell 为 K Cell = k R = 0.2768×453 =125.4 m -1 (2)CaCl 2溶液的电导率 k = K Cell /R = 125.4/1050 = 0.1194 S/m (3)CaCl 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Λm = k/C = 110.983×0.1194/(0.555×1000)= 0.02388 S·m 2 ·mol - 4. 25 ℃时将电导率为0.141 S/m 的KCl 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525Ω。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0.1mol/L 的NH 4OH 溶液,测得电阻为2030Ω。利用表7.1.4中的数据计算NH 4OH 的解离度α及解离常数K 。 解:查表知NH 4OH 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Λm (NH 4OH)=∞Λm (NH 4+)+∞ Λm (OH -) =73.4×10-4+198.0×10-4 =271.4 ×10-4S·m 2 ·mol - 因此, α = ∞ΛΛm m O H)(NH O H)(NH 44= O H) (NH O H)l)/cR(NH k(KCl)R(KC 4m 4Λ∞

基础化学第二章习题加答案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 例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C 5H 12)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0.0697g 溶于0.891g 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分析 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 p 0M A ,注意p 0是溶剂异戊烷的蒸气压。 解 (1) A A B A 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 B 0 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 =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 (2)A B B B Δm M m K Kb p == 11 A B B mol g 188kg 1000 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分析 稀薄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 RT 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 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解 B f f b K T =?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复习题

《基础化学Ⅱ》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机基团叫做异丁基的是() 2、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烷②己烷③3-甲基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3-二甲基丁烷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③>⑤>④>② D ②>③>④>⑤>① 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 CH2=CH—CH2+ B CH3—CH2—CH2+ C CH3—CH+—CH3 D CH2=CH—CH+—CH3 4、结构CH3CH==C(CH3)2的烃中,下列哪种碳类型是不存在的() A 伯碳原子 B 仲碳原子 C 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用Br2/CCl4试剂不能加以区别的是() A 环丙烷和丙烷 B 环已烯和环已烷 C 1—丁炔和1—丁烯 D 苯和苯乙烯 6、分子式为C4H8化合物结构中,其中属于烯烃(包括顺反异构体)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按照“次序规则”基团大小的比较方法,下列四种基团中,其中最大的是() A —OH B —CH2CH3 C —COOH D —NO2 8、正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9、下列有机物结构中不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10、(反)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11、在室温下往下列化合物中加AgNO3醇溶液,即可生成沉淀的是() A氯苯B1-氯乙烷C苄氯D1-氯丙烯 12、下列化合物在AgNO3/C2H5OH体系中最不易生成沉淀的是() A CH3Cl B H2C=CH-Cl C CH3CH2Cl D CH2=CHCH2-X 13、下列关于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特点描述,属于S N2反应的特点是() A 反应速率与碱的的浓度无关B反应分两步进行 C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D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下列有机物发生硝化反应时,活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 15、下列物质名称叫做(R)-2-溴丁烷的是() 16、根据休克尔规则,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的是() 17、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CH3CH2COOH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O D CH2CH2CH3

第7章电化学练习题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电化学练习题 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设ZnCl 2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 ± γ,则离子平均活度θγαb b B ±=34。( ) 2、298K 时,相同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KCl 、CaCl 2和LaCl 3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LaCl 3。( ) 3、0.05mol.kg -1 Ba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I=0.03mol.kg -1。( ) 4、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 5、对于一切强电解质溶液—I Z AZ -+-=±γln 均适用。( ) 6、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区别是电解质溶液含有由电解质离解成的正负离子。( ) 7、电解质溶液可以不偏离理想稀溶液的强电解质溶液。( ) 8、离子迁移数 t ++t -<1。( ) 9、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只适用于无限稀的强电解质溶液。( ) 10、无限稀薄时,KCl 、HCl 和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 同浓度、相同单位电场强度下,三种溶液中的Cl -迁移数 相同。( ) 11、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弱电解质溶液的

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摩尔电导率减少。( ) 12、用Λm 对C 作图外推的方法,可以求得HAC 的无限稀释之摩尔电导。( ) 13、恒电位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 14、对于电池()() ()() s Ag b AgNO b NO Ag s Ag 2313,b 较小的一端为 负极。( ) 15、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时,10220--=?mol KJ G m r ..,如将该化学反应安排在电池中进行,则需要环境对系统做功。( ) 16、原电池在恒温、恒压可逆的条件下放电时,0=?G 。( ) 17、有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E 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的方向是朝正向进行的。( ) 18、电池()()()()s Ag s AgCl kg mol Cl Zn s Zn 01002012.,..,=±-γ其反应为 ()()()()010*******.,..,=+→+±-γkg mol ZnCl s Ag s Zn s AgCl , 所以其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为 ()010020222..ln ln ?-=-=F RT E F RT E E ZnCl θθα。( ) 19、标准电极电势的数据就是每个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 20、电池反应的E 与指定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书写无关,而 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m r G ?等则与指定电池反应计量方 程式的书写有关。( ) 21、锌、银两金属片同时插入HCl 水溶液中,所构成的电池是可逆电池。( )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2+、Fe2+、Sn4+、Ag B. Cu2+、Fe2+、Ag+、Fe C Cu2+、Fe3+、Ag+、Fe D Fe3+、Fe2+、Sn4+、I- 2、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D)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 Fe2+(aq) C. Fe(s)+2Fe3+(aq)==3 Fe2+(aq) D. Fe3+(aq)+3e== Fe(s) 3、已知Φ°(Fe3+/ Fe2+)=0.771V,K稳(Fe(CN)63-)=1.0×1042,K稳(Fe(CN)64-)=1.0×1035,则Φ°Fe(CN)63-/ Fe(CN)64-)=(A)。 A、0.36V B、1.19V C、-0.36V D、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B)。 A、0.09V B、0.27V C、0.36V D、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压力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催化剂 6、在1 mol·L-1 H2SO4介质中,Φ°(Ce4+/ Ce3+)=1.44VΦ°,(Fe3+/ Fe2+)=0.65V,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B)。 A、二苯胺碘酸纳[Φ°(In)=0.84V] B、邻二氮菲-亚铁[Φ°(In)=1.06V] 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1.25V] D、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0.89V] 7、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B)。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D)。 A、反应不定量 B、I2易挥发 C、终点不明显 D、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9、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H2C2O4·H2O B、K2Cr2O7 C、As2O3 D、Fe 10、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A )。 A、催化剂 B、诱导反应剂 C、氧化剂 D、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B)。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A)。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3、化合物Ag2CrO4在0.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1的K CrO4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14、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2的溶度积为 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A、AgCl B、Ag2CrO4 C、CaF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吸留形成 B、混晶形成 C、包藏形成 D、后形成 16、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以BaSO4的量换算黄铁矿中FeS2的铁量,则换算因素为(C)。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C ) A. 0.1mol/L NaCl B. 0.1mol/L H 2SO 4 C. 0.1mol/L 葡萄糖 D. 0.1mol/L CaCl 2 2. 2.0mol/L 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接近于( B ) A. 0.5mol/L MgCl 2 B. 1.0mol/L NaCl C. 1.0mol/L 蔗糖溶液 D. 2.0mol/L CaCl 2 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 D ) A. CO32- B. HCl C. NH4+ D. HCO3- 6.磷酸H 3PO 4 的pKa 1 =2.16、pKa 2 =7.21、pKa 3 =12.32,则HPO 4 2-的pKb为:(A ) 7. 室温下0.10mol/L HB 溶液的pH值为3, 则其pOH值为( D ) A. 7 B. 1 C. 13 D. 11 8.在0.1mol/L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值将会( B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与pOH相等 9. 在BaSO4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将不使BaSO4的溶解度下降( C ) A. 1mol/L MgSO4 B. 2mol/L BaCl2 C. NaCl D. 1mol/L Ba(NO3)2 10.将下列各对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D ) A. 0.2mol/L Na2CO3 和0.2mol/L NaHCO3 B. 0.1mol/L H3PO4 和0.15mol/L NaOH C. 0.2mol/L H3PO4 和0.1mol/L NaOH D. 0.2mol/L NH3 和0.2mol/L HCl 11. 已知H3PO4(Ka1=7.52×10-3, Ka2=6.23×10-8, Ka3=2.2×10-13),取0.10mol/L NaH2PO4与0.10mol/L Na2HPO4等体积混合,则此溶液的pH值约为( ) A. 12.0 B. 7.21 C. 6.23 D. 5.38 12.某缓冲溶液共轭酸的Ka=1.0 10-5,从理论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的pH是( D ) A、6-8 B、5-7 C、7-9 D、4-6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修订稿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C ) A. L NaCl B. L H2SO4 C. L 葡萄糖 D. L?CaCl2 2. L 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接近于(B ) A. L MgCl2 B. L NaCl C. L 蔗糖溶液 D. L CaCl2 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D ) A. CO32- B. HCl C. NH4+ D. HCO3- 6.磷酸H3PO4的pKa1=、pKa2=、pKa3=,则HPO42-的pKb为:(A ) 7. 室温下L HB 溶液的pH值为3, 则其pOH值为( D ) A. 7 B. 1 C. 13 D. 11 8.在L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值将会(B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与pOH相等 9. 在BaSO4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将不使BaSO4的溶解度下降(C ) A. 1mol/L MgSO4 B. 2mol/L BaCl2 C. NaCl D. 1mol/L Ba(NO3)2 10.将下列各对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D ) A. L Na2CO3 和 L NaHCO3 B. L H3PO4 和 L NaOH C. L H3PO4 和 L NaOH D. L NH3 和 L HCl 11. 已知H3PO4(Ka1=×10-3, Ka2=×10-8, Ka3=×10-13),取L NaH2PO4与L Na2HPO4等体积混合,则此溶液的pH值约为( )

基础化学复习题

基础化学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时,则 B A . 0U ?>,0S ?= B .0U ?=,0S ?> C . 0U ?>,0S ?> D .0U ?=,0S ?= 2.下面关于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生成反应中的单质必须是稳定的相态单质 B.稳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被定为零 C.生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 D.生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力必须是100KPa 3. 理想气体在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是 B A . 内能增加 B . 熵不变 C . 熵增大 D . 温度不变 4. 封闭系统中吉布斯函数G 与热力学U 的关系是 D A. G > U B. G < U C. G = U D. 无固定关系 A. 零级反应 B . 一级反应 C . 二级反应 D . 三级反应 5.工作在100℃和25℃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机其效率是 A A . 20% B . 25% C . 75% D . 100% 6.若将人作为一个体系,则该体系是 C A .孤立体系 B.封闭体系 C.敞开体系 D.半封闭系统 7.在100℃,101.325 kPa 下,1 mol 水全部向真空气化为100℃,101.325 kPa 的水蒸气,则该过程为 B A . ΔG < 0,不可逆 B . ΔG = 0,不可逆 C . ΔG > 0,不可逆 D . ΔG < 0,可逆 8. 液态水在100℃及101.325 kPa 下汽化,则该过程的 D A . ΔH = 0 B . ΔS = 0 C . ΔA = 0 D . ΔG = 0 9.对于封闭体系的热力学 , 下列各组状态函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 . A > U B . A < U C . G < U D . H< A 10. 下列各式表示偏摩尔量的是 A A . )(..(B A n P T B A n U ≠??? ? ??? B . )(..S ( B A n P B A n H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