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路基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新
- 格式:doc
- 大小:16.34 MB
- 文档页数:15
盐渍土路基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1 前言
1.1 概况
盐渍土是指含盐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土。盐渍土因具有溶陷、盐胀和侵蚀性等不良特征,在工程上称为特殊土。从工程应用而言,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8.1条规定:“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时,应判断为盐渍土”。
盐渍土地区路基填筑主要以换填适用性材料,对盐渍土进行改良的方法进行施工。其施工工艺与一般路基路堤填筑工艺大同小异。施工中要求对填料的含水量、含盐量、填筑厚度等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及基底处理更加严格,以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
1.2工艺原理
盐渍土路基路堤填筑通过基底处理开始——填料控制(性质、含水量、含盐量或掺外加剂改良其盐渍土,改善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实度控制——防护措施——防腐措施等步骤,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盐渍土引起的盐溶陷、盐胀、盐蚀、腐蚀等危害,保证其盐渍土路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工艺特点
盐渍土路基路堤填筑工艺与一般路基路堤填筑工艺大同小异,无论是机械设备、施工步骤等都基本相同,只针对盐渍土的特性,在填料的选择上更为严格——盐类、含水量、含盐量;压实密度比一般路基要求更高,以防雨水渗湿;路基防护、环保措施等更严密以防路基被盐蚀;基底处理更严格以防路基的次生盐渍化。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凡在盐渍土领域修建铁路、公路、机场、房屋等建(构)筑物。
4 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200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
3)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 施工方法
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为主,人工为辅进行施工作业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土方的调运和弃方。
路堤填筑施工方法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施工。
三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质量检测签证、路基整修。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盐渍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6.2 操作要点
6.2.1、技术准备
路基开工前,熟悉并审核图纸,熟悉各类路基断面形式,边坡坡率,复核路基顶设计高程、原地面高程,路基填挖高度等数据。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清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本工程危险源包括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
试验路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确定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组合方式、碾压速度及遍数、工序安排,松铺厚度等。做好试验段的技术总结,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6.2.2、测量工作准备
在项目执行机构的组织下,设计单位向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桩,对所提供的点逐一与设计图纸核对、辨认、标识并加以保护。
沿路线方向300~500 m距离,埋设加密水准点2个,导线点1个。设置地
点应通视良好且不易被扰动、破坏。水准点、导线点加密桩采用预制或现浇,预制现浇应符合规定(预制件尺寸为顶面12×12 cm,底面20×20 cm,高度为60 cm 的梯形体,桩顶预埋钢筋露出顶面高度应不大于5 mm。现浇桩尺寸为30×30 cm,深度60 cm,预埋钢筋尺寸外露高度应不大于5 mm,预埋钢筋顶部要用钢丝锯拉十字丝),并保证埋设牢固。预制件在埋设前应对基坑底进行座浆处理,基坑回填时夯实,基坑回填顶面应适当座浆,确保埋设牢固。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控制复测。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测边、量角,按一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复测;水准点复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复测完毕后提交正式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
路基施工期间应根据情况对控制桩点进行定期复测(一般2次/年)。季节性冻土、不良地质段地区,加大复测频率。相邻合同段应延伸一个导线点,共用一条基线。
每项测量成果必须进行交叉复核,原始记录存档。
图1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表6.1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符合导线长度(km ) 平均边长(m )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回数 DJ2 DJ6
一级 10 500 17 5.0 1/15000 ±10√n 2 4 二级 6 300 30 8.0 1/1000 ±10√n 1 3 三级
20.0
1/2000
±10√n
1
2
施 工 准 备
路 基 清 表
基 底 处 理
按规定厚度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洒水晾晒)
碾 压
取 样 检 测
进 入 下 一 循 环
不合格
土 工 布 铺 设
表6.2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
差(mm)
检测已测测
段高差之差
(mm)
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三等 3 6 ±12√L±3.5√n±15√L±20√Li
四等 5 10 ±20√L±6.0√n±25√L±30√Li
五等8 16 ±30√L±45√L±40√Li 原地表复测。根据设计图纸提供路基横断面进行相应横断面测量。横断面选点位置主要是地形变化处,纵断面在地形变化较大处适当加密。
路基分层设计图按路面平行线法分层设计,测量清表碾压后的地面高程,结合路床顶标高画出路基分层设计图和路基分层设计表,并报监理审批。
6.2.3、试验准备
路基施工前,试验人员应根据技术规范、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土场的路基填料、路基原地面进行试验。
取土场的选定和试验取样。为了保证土方路基的工程质量,特对土方路基填料料场做以下要求:
在料场内合理布置(间距150 m,等边三角形)探坑的位置,并且对探坑进行标识。
画出探坑平面布置图(标明料场的桩号,距路线的距离)。
监理见证取样,每个探坑要分层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易溶盐试验,(按0-5 cm,5-25 cm,25-50 cm,50-75 cm,75-100 cm,100-150 cm,150-200 cm,200-250 cm,250-300 cm等),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取料深度。
根据探坑易溶盐试验报告评估料场的利用价值,在可以利用的范围内除去覆盖层后每个探坑从上到下全断面取样,混合后应再次验证易溶盐试验,保证填料易溶盐含量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再进行其它指标试验。
所有试验合格后,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下确定取料的平面范围,并绘制料场取料示意图或剖面图,并定出控制点的位置,用彩旗进行标识。
取料现场施工单位必须有专人旁站管理,监理监督检查,防止超范围取料,保证取料范围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