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是子女不能报答母亲所给与他们的爱,里面表达出了遗憾,也说明了孩子不理解亲人对他们的爱护,最后就算知道了母亲的用心,也不明白用什么方式去回报,只能默默的享受着。
出自《游子吟》。
全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情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的情感是子女对母爱的感恩以及对无法完全报答母爱的愧疚之情。
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将子女比作小草,将母爱比作春天温暖的阳光,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但小草的那一点绿意和生机,又怎能报答得了阳光的哺育之恩呢?生动地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与子女回报母爱的无力感。
原文及注释:
•原文:《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修辞手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比喻、拟人、借代、反问的修辞手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两句中“寸草”比喻子女。
“报”就是报答,意思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小草一样的心报答春天灿烂阳光般的母爱,把有生物拟人化。
“三春晖”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以具体存在的春天阳光借代抽象的慈母之恩。
另外整句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面意思是: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这句诗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全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报得三春晖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欢迎阅览。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今天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希望你喜欢。
《游子吟》古诗原文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古诗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古诗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古诗评析《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诗名句,意味深长,表达的是寸草心灵的自我价值与生命力的体现,也表达了获得成功要靠自己不懈地努力不断地积累和打拼的信念。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进行阐述。
第一步:理解“寸草”的含义。
寸草,是指那些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最微小粒子,这些微小的植物无法用肉眼观察,但它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寸草在这句名言中具有微小的特点和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理解“三春晖”的含义。
“三春晖”,是指春天的阳光。
春天是大自然的一个季节,当春天来临时,阳光会越来越多。
阳光是照耀大地的能量之源,与此同时,也是孕育万物的源泉。
因此,三春晖在古代诗词中总是与生机勃勃的春天相联系。
第三步:结合起来,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虽然寸草微不足道,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价值。
即使只是在春天的太阳底下微笑,也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求得什么报酬,只是为了生存和成长。
寸草的生命力和自我价值不是取决于别人怎么看它们,而是取决于它们自己的努力和自身的素养。
因此,人们不应该只看重寸草的实际价值,而应该从寸草身上学习努力打拼的精神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第四步:这个名言可以引申到人生中的某些方面。
在人生中,很多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有自己的价值。
比如,我们为他人做好事,但并不一定会得到回报。
就像寸草为了生命而生,我们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努力拼搏。
我们无需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着,一定要活得有价值和意义。
和这句名言所表达的寸草精神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内秉和自身的素养。
只要我们努力拼搏,总会得到自己的春天,总会得到自己的幸福人生。
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刻含义。
总结:这句名言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观念,寸草看似渺小却有着无限生命力,三春晖看似短暂却有着能量之源的聚合。
寸草之心与三春晖之力的结合如同人生的追求和奋斗。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学习到努力拼搏的精神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按照自己的价值和理念生活和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与成功。
《说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句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呀,说的是小小的草儿那一点点的心意,怎么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的恩情呢。
就好像咱们和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为了咱们做了好多好多事情。
他们每天辛苦工作,给咱们买好吃的,好玩的,送咱们上学。
当咱们生病的时候,他们着急得不得了,整夜不睡觉照顾咱们。
比如说,有一次我生病发烧了,妈妈一直守在我身边,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喂药,一晚上都没睡好。
还有,爸爸为了让咱们住得舒服,努力赚钱买大房子。
咱们就像那小小的草儿,爸爸妈妈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
咱们对爸爸妈妈的一点点关心和爱,跟他们为咱们做的比起来,真的太少太少啦。
小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谈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呀,就是在说小草的心意很难报答阳光的温暖。
就像咱们和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咱们,给咱们讲故事,陪咱们玩。
有一回,爷爷为了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走了好远好远的路。
还有奶奶,她会一针一线地给我缝衣服,让我穿得暖暖和和的。
咱们能为他们做的,比如给他们捶捶背,帮他们拿个东西,和他们对咱们的好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讲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啊,意思是小草难以回报阳光的恩情。
比如说,咱们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精心准备蛋糕和礼物,给咱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咱们遇到困难,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会耐心地安慰咱们,鼓励咱们。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特别难过。
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和我一起分析原因,鼓励我下次努力。
咱们对他们说一句“我爱你”,帮他们做一点家务,都远远比不上他们为咱们付出的。
小朋友们,咱们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爱,好好爱他们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和感悟
翻译: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随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诗人用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和一些无法诉说的遗憾,随言寸草心就是谁能知道母亲对子女的一些付出,里面的爱虽然很微小,但是对于子女而言是无私的,是不及功劳的感情。
最后就是子女享受着这份爱,却不能报答其中恩情,报答这份呵护他们成长的爱。
那么随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就是子女不能报答母亲所给与他们的爱,里面表达出了遗憾,一般很多孩子做错了事,也说明了孩子不理解亲人对他们的爱护,最后就算知道了母亲的用心,也不明白用什么方式去回报,只能默默的享受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浓缩后的成语【实用版】目录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2.成语的象征意义3.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正文一、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诗描绘了古原草地上茂盛的青草,在春天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语中,“寸草”指的是微小的草木,而“三春晖”则代表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滋养。
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微小的草木,也能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
它传递了一个观念:一切生命都在春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二、成语的象征意义这个成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它象征着母爱。
母亲犹如春天阳光,时刻关爱、呵护着子女,让他们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同时,成语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正如寸草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成长,子女在母亲的关爱下也应该学会感恩,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此外,这句成语还可以引申为对恩师的感激。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因此,这句成语也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知识的尊重。
三、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这句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启示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
对于父母、亲人、朋友和老师,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激之心,珍惜他们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帮助。
同时,成语也告诉我们,在享受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时,我们还要学会回报,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回报他们的付出。
其次,这句成语还强调了春天的阳光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和尊重每一个给予我们帮助和关爱的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成为别人的“春天阳光”,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总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成语,不仅传递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还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面意思是: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句诗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全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报得三春晖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
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报得三春晖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
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