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1 设计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 什么是设计P2

2 设计的特征P5-6

A 设计是一种体现创意的艺术与科学的实践活动

B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性学科,综合性、跨学科性。

C 设计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D 设计受到社会伦理的指引。

3 设计的本质特征P7-13 杨

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造物活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也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而是两者有机的融合。

A 实用与审美:实用是设计物作为有用之物存在的根本的属性,设计的功能至上,强调的设计设计实用性这一本质特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是指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从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开始,对形式美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事物的。在设计中,形式存于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中,然而形式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是功能这一内容的外化和物质化的体现。设计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人的身心便能获得一种自由,从而体会到美的感受。

B 以人为本:A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方式的过程;B 设计的适用性。设计对人、环境的适合设计,它是设计存在的依据,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自身,而且考虑将来的发展。

C 设计的平等性。为多数人设计,为各阶级群体设计,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设计。(设计面前人人平等的设计理想)

4 设计的功能与审美即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P9

功能与形式是设计的两大主要因素,两者共存于设计中,存在辩证关系。设计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体,不可偏废,注重功能而偏废形式,粗野的设计;注重形式而偏废功能,华而不实的设计。(孔子文质兼备;文质统一;文质彬彬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形式追随功能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5设计的目标

协调人物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趋于和谐。

6 设计的研究对象

设计史设计学的学科体系设计批评

2 中外设计源流

2.1 中国设计艺术源流

1 彩陶文化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营造法式》宋代李诫

《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黄成和杨明所著。

《长物志》:《长物志》(明)文震亨著,书成于崇祯七年(1621),共十二卷,分别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

《园治》:《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它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2 原始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3 宋代瓷器设计概况及特点:从总体上看,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尺度和比例恰当。装饰方法多样,刻花印花划花剔花镂花等,装饰题材喜用花卉虫鸟,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从釉色上看,也是丰富多彩,有白青黑彩等。(国家政策:安内虚外重文抑武;哲学上: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文学思想:平淡自如,条达疏畅)

4 明清家具设计特点:

A 明式家具:将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几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造型稳定简练质朴线条雄劲流畅一般不加滥饰;家具装饰边缘的线型流畅优美安装的金属什件如合页形式多样,大小适度,并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彰显浓厚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

B 清式家具:造型趋于追求富丽华贵,体量显得更加庞大厚重,而在装饰上,宫廷使用的家具追求富丽堂皇、华丽气派的效果,滥用雕刻、镶嵌、彩绘、堆漆等多种手法,以及滥用各种贵重材料,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的繁琐堆砌,往

往只重技巧,忽略效果。(京作苏作广作)

5 中国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A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干栏式、井干式。B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C 封建礼法制度的设计 D 空间设计的高潮 E 中轴线的对称布局F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G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H 色彩的运用。(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6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A “器以载道”的和谐美:天人合一,人与物和谐和物本身(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感性显现与理性规范的统一,功能与形态的统一,材质与工艺的统一。

B “器以载道”的象征美

C “器以载道”的意境美

7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内涵:A 材美工巧B 以用为本C 文质彬彬D 顺物自然 E 重己役物 F 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基本G 观物以取象H 立象以见意

2.2 西方设计艺术源流

A 工艺美术运动

B 新艺术运动

C 装饰艺术运动

D 新古典主义

E 美术革命

F 风格派

G 流线型设计

H 反设计运动

I 高技术风格

J 波普设计

K 国际风格

L 后现代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局限性与进步性及

(1)现代主义设计特征:①功能主义特征,强调以功能为中心,讲究效率和科学性②提倡非装饰的几何造型③重视空间设计的整体性④重视设计对象和设计成本,色彩上多用中性色⑤重视设计实践

(2)后现代主设计特征:历史主义文脉主义折中主义装饰主义隐喻主义。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异同

(1)哲学上:现代主义设计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设计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2)思想上: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设计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合情性、以人为本。

(3)方法上:现代主义设计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4)语言上:现代主义设计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装饰等于罪恶;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

(5)形式上:现代主义为强调功能的形式,几何形式,较为单一;后现代主义强调装饰的形式,多元化形式。

(3) 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

(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

(1)艺术与手工艺、科技的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4)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5)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

(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

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3 设计的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产品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环境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从创造性着眼,改“造物”为“创物”、改“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创物设计、创生设计、创符设计”是否更好?所以我提出:“设计的要义是创物—创生—创符—创和,即创造真的日用产品物品,善的生态智态环境,美的视觉传达符号,以利于人类的和谐同存悠久共存(真、善、美系各有侧重的概念互用,和则为三者的和合)。”

“设计的要义是创物—创生—创符—创和,即创造真的日用产品物品,善的生态智态环境,美的视觉传达符号,以利于人类的和谐同存悠久共存(真、善、美系各有侧重的概念互用,和则为三者的和合)。”简称“创生悠存理念”。

4 设计的本质和目的

1 设计的本质p98

人类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借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艺术表现方式将艺术与技术、功能与审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

2 设计的目的p98

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环境,并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是为“人”。

3 设计的伦理P10

4 杨

A 设计伦理学?背景:解决设计之“善”,具体落实到设计师,那就是其道德社会责任和担当。设计伦理提出的背景:①生态问题②伦理缺失③设计功利

B 关注人,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

C 关注自然,主张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人、环境、资源的平衡和协调。

D 关注社会,解决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自我的心智完善。(巴巴纳克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P105)(以人为本的观念P110)

4 设计的人文价值与精神

A 设计的民主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

B 设计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为人设计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情感的交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及文化的认同。

C 设计关注弱势群体、老龄化社会、环境污染

D 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促进设计的人人平等,平衡设计的阶级差异。

5 设计的社会属性P 117

设计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A 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B设计师的设计责任C实现社会公平D实现社会永续良好发展(P120)。

7 社会性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P117

A必须有一种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大众服务,只有为社会的设计才能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好的设计。

B 设计师还需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

C 设计师还需为大多数人设计为第三世界国家设计。

(设计的社会属性①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②设计师的社会责任③推动

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④促进人环境的共生共存⑤实现社会公平)

5 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1设计与艺术P123 杨P 43 尹

A 设计与艺术是同源的,源于人们对美的的意识和追求。

B 设计本质上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设计是艺术门类中的一个类型。

C 设计与艺术可以说是并行发展,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

D 设计和艺术都追求精神性审美的表达,各个历史时代的设计与艺术的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

E 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推动设计的进步。

F 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风格、艺术思潮影响并推动设计的发展。(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误区一二三P 44 尹)

(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手法P40 尹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2 设计与科技P129 杨P48 尹

A 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在两者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之中。

B 艺术设计的形式、种类和风格只有借助科技才能被感性地表现,技术是审美表现的必要条件,技术不仅是手段,更是服务于艺术的功能。

C 科学技术推动设计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科技的发展及其成果引起人们认识领域的重大变革,进而演化为影响社会各领域的人文主义思潮,从而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D 设计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的载体。

E 科学技术为现代设计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技术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的科技的创新同样带来新的设计的创新。

F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根本源泉,为设计艺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前进的动力。

3 设计与经济P135 杨P59 尹(宏观)

设计的价值投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实现其价值,这充分体现其经济性。

A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国家、社会、企业发展的有利手段,推动经济的发展(如英国日本)

B 设计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C 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小批量、CI 、设计艺术内涵)。

D 设计成为经济体管理的手段。

4 设计与生产消费市场的关系(微观)P13

5 杨P65 尹

A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

B 设计生产消费三者互为衔接的三个不可分离的阶段。

C 设计是先导,设计创造生产与消费,生产时中介,生产是设计物化的过程,是由精神向物质的过渡,消费是转化,没有消费,设计和生产就失去价值。消费也激发新的设计的产生。

D 设计为生产服务,为工厂建设服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

E 消费是设计的消费,推动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只能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设计,消费创造出新的需要,为设计指明方向和目标;设计创造消费。

F 设计的最终实现与市场紧密相关,并受到市场的制约。设计不仅满足市场,而且可以引领市场,艺术设计通过预测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

G 市场对设计的制约要求设计适应市场,市场内容的改变必然导致设计内容的改变。两者存在辩证关系。

6 设计的文化

1 设计与文化P140 杨

A 何为文化?

B 设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透过设计作品探寻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源,并以此指导设计师的创作实践。

C 设计师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所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设计师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因素,到思维方式、审美观点、文化心态等隐性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设计作品中势必会出现文化的烙印。

D 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是一种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呈现。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设计也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反作用于设计。

F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与文化的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任何设计都打上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烙印,设计的观念中也一定具有文化的内涵,好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2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中华设计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宗教文化和礼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分化为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

儒家思想的“礼治”、“仁义”所带给中国传统艺术浓郁的“礼教”色彩和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

道家的阴阳观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天人合一,天圆地方,以自然美学为艺术审美的追求理想。

3 西方的设计文化

A宗教文化: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宗教氛围,规整严谨,梦幻、神秘,如哥特建筑(劵拱玫瑰窗圣经题材装饰)。中世纪后,宗教气息弱化,世俗情感增强,自然华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透视学的基础上。

B 宫廷文化:西方宫廷文化体现出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审美倾向,体现出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豪华、浮夸的特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现。表现出贵族阶级和新型资产阶级崇尚华丽繁缛,以及对装饰的追求和迷恋。

C 对外贸易和殖民文化:作为开放性的社会,欧洲的对外贸易传统和不断地殖民扩张,促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①罗马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②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吸引了古埃及装饰风格、非洲原始艺术以及印第安文化元素。③工业革命,各种哲学思潮和艺术流派影响设计,如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4 设计文化的创新性与复合性

A 设计文化的创新性,是指以创新精神去开创物化的文化。可以说,创新对于设计极为重要,失去创新,设计就失去了生命力。创新性还体现在利用设计满足需求的同时,又在创造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刺激设计不断创新的动力。

B 设计文化的复合性,是指对设计文化的融合、有古今融合、东西融合、新旧融合等,由于在融合的过程中,设计师对不同文化形态的不同理解,出现了设计上的不同选择,是时代背景、人文内涵和生活认知等。隐喻设计也是设计文化复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5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A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了与其他民族相异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为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设计要表达一种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特定文化系统的隐喻,并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于设计中。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其实是传统文化的的传承。传

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本质的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优秀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现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从设计的形式到设计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提供了无穷的启示和创作源泉,设计中的文化取向确定了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方向。

B 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单一文化多元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工业化社会,交通、科技信息等促使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多元文化差异取向,世界各国几乎都在坚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各国的民族文化存在同质化的趋势,形成的全球文化影响着各国的审美和意识形态。

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特征的那一部分,它既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它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趋向等,是相对稳定的部分。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本民族的特征,这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基础。

6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本土设计与国际设计的关系,如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A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民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有传统性又包含着时代性。

B 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体现在时代的前提下,时代性又要保证民族性的延续和传承,两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融为一体,不能简单或极端地割裂两者的关系。

C 如果只强调时代性,全盘照抄西方的物质文化和设计文化,则会使设计走向无根之路,洋味十足,这与我国国情发展不符。

7 设计的风格

A 风格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引入美学领域的。

B 设计风格是指设计作品呈现出来的某一类代表性特征,是设计师设计观念与设计表现手段的统一,是设计作品中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是设计师的主观风格与客观审美的统一。

8 设计的时代风格

设计的时代风格指设计师的设计总是客观地反应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们的文化观念、科技水平和审美倾向等。

A 设计风格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宗教和哲学观念。如中世纪的哥特建筑。

B 设计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理想。如新古典主义风格。

C 设计风格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如唐代崇尚饱满、圆润、雍容华贵。

D 设计风格体现出时代科技的发展。如高技派建筑,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E 设计风格还能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

9 设计的民族风格

A 设计的民族风格的形式,是由于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共同的地域,使用共同的语言,形成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心理、道德观念等。

B 一个民族的群体个性特征是造成民族风格迥然不同的决定因素。如德国的设计

C 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是设计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主要原因。如二战后的美国,世界霸主,出现追求舒适、奢华、气派的审美情趣。

D 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是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波普艺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

E 设计的民族风格是民族气质和精神的表现,是民族历史的凝练和民族观念、民族文化的积淀,真正的民族风格体现在设计的所有层面上,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形象,来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10 设计的美学风格

现代主义美学观

流线型风格

后现代主义

意大利激进设计

7 设计的思维P 169

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反应,是人类自觉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是感觉和自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高级认识阶段,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2 设计思维的特征:

A 抽象思维是基础,形象思维是表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在整个设计思维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设计是科学思维的抽象性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有机整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之间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B 创造性特征。设计创意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创造性思维不同于普通的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

3 设计思维的类型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自觉思维

4 设计思维的方法:

A 脑力激荡法:美国BBDO公司副经理A·F·奥斯本博士首创。

B 六W设问法:

为什么(WHY)

是什么(WHAT)

什么人用(WHO)

什么时间(WHEN)

什么地方使用(WHERE)

如何用(HOW)

C 系统设计法:计划阶段发想阶段提出阶段实施阶段

5 设计心理活动:感觉直觉知觉情绪情感

8 艺术设计美学

9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威廉?荷加斯的《美的分析》。

设计批评的定义。P208 杨

设计批评与设计鉴赏的关系。P209 杨

1 设计批评的意义P218

2 设计批评的标准P215 功能性标准(适用)文化性标准价值型标准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标准时批评一个设计是否成功地综合性标准,它全面地评判设计的好坏与优劣。

3 设计批评的对象:设计作品设计活动设计思潮设计风格流派等。P212

10 设计营销与管理

11 设计师

1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及与艺术家的区别和联系。P 213 尹

区别:A

2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A 造型基础技能

B 专业设计技能

C 社会实践技能

设计师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美术基础综合性知识能力素质创意能力人文情感市场意识

3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P246 杨P 230 尹

A 为第三世界国家而设计

B 为残疾人设计

C 为贫困的人们设计出生存的系统,设计主要解决环境中水污染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

A 服务意识: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级,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甚至所有需要设计服务的人,为其生产、生活而设计。

B 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而不是以个人经济利益而设计,只有这样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C 伦理道德意识:对自己负责、对设计作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自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4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P213 尹(表)

5 设计师的分类P 237

12 设计教育

13 设计符号学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1984年,出版了《机械化的决定作用》。 二、设计理论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著作《装饰 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 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 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 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 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 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 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的《建筑的七暂明灯》他明晰地将 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 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 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莫里斯的《小艺术》,他企图通过工 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 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 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 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设计 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 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 础。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 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 是设计的历史。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 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 ●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 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 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 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 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 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 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 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 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 《纯设计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 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 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 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 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 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 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 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 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 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 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 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 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 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 的设计批评等。 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 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 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 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 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设计 的饿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 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贡 布里希。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 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 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 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 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

设计概论复习点整理

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1.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规划. 2.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3.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4.设计师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设计师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5.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6.平面设计来自英文”Graphic Design”一词,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贞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这是设计一词最先使用。 7.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8.“装潢”原指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 9.染织设计包括了(印染)和(织造)两部分 10.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业绩、(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11.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藏经楼)等建筑。10.(贝律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11.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花布设计)是主体。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

2.(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亦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 3.(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中国现今发现较早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 4.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陶器距今约(一万年) 5.(东汉时代)在中国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瓷器——(青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 6.唐代诗人曾将(越窑)瓷器之美誉为“千峰翠色”。 7.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瓷系的基础上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六大窑系)孕育了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 8.在隋唐时代,中国陶瓷生产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越窑瓷器之美誉为千峰翠色 9.(景德镇)自(元代)起作为中国的瓷都而闻名中外。元代最著名的产品是(青花)和(釉里红)。 10.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盘(“虢季子白盘”)。 现存最大的青铜鼎(司母戊鼎)。 现存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念铭的铜器(“何尊”)。 11.现在发现最早的漆器出自(浙江河姆渡文化)。 10.雕漆中最常见的是(剔红),是(唐代)漆工艺的一大创造。(明代)著名漆器工匠(黄成)所著漆工专著(《髹饰录》)。

设计学概论复习第三章 知识点

第三章知识点 (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等试题知识点)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VI设计 教学大纲

《VI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21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36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增强对VI设计的认识,增强从概念思维到表现的能力,培养个性设计素质,掌握主要的设计流程及实际当中的运用操作能力。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与基本掌握企业形象设计(CIS)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策划顺序、设计方法,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商标标志设计能力和合作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能力。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VI基础认识 (一)教学目标: 了解标志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二)重点: 初步认识VI设计的概况。 (三)难点: 掌握VI设计理论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 1.CIS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2.CIS的含义及构成特点 3.MI、BI、VI之间的关系 4.VI设计的基本程序 实训项目一: 阅读和收集大量优秀标志设计作品。 第二章VI基本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了解标志设计的要素和主题。 (三)难点:

运用软件制作LOGO设计。 (四)教学内容: 1.命名 2.标志的设计 3.标准字体设计 4.实践标志设计 实训项目二: 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标志设计。 第三章 VI应用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学习标志中色彩及标准字的基本运用。 (三)难点: 运用软件结合企业理念制作LOGO。 (四)教学内容: 1.企业标准字与标准色练习 2.标志设计的实践 实训项目三: 利用多种表现形式练习标志设计。 第四章 VI应用识别系统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掌握企业视觉要素的基本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内容最后完成

2018年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2018年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本年度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共包含六篇文章,本文件中有三篇,另外附有三篇中国知网的论文,都是关于设计概论中的某一个话题展开的论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考试题目的方向皆来自于这五篇文章中所谈的问题、方向和精神核心。同时希望大家通过精读文章后,能够由此根据文章中的线索展开延伸阅读,方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精神。 祝大家复习愉快:) 1《包豪斯宣言》,1919.4,Walter Gropius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为建筑进行装饰一度是美术最高尚的功能,而且美术也是伟大的建筑不可或缺的伙伴。如今,它们自鸣得意地离群索居,而可能从这种局面里拯救它们的唯一出路,就是让一切手工艺人自觉地进行团结合作。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到,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它的各个局部,建筑都具备着合成的特性。有了这种认识以后,他们的作品就会充满真正的建筑精神。而作为“沙龙艺术”,这种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老式的艺术院校没有能力来创造这种统一:说真的,既然艺术是教不会的,他们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学校必须重新被吸纳进作坊里去。图案设计师和实用艺术家的天地里只有制图和绘画,它最终必须变回一个建造作品的世界。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年轻人在创造活动中感到其乐融融,如果让他像前人一样,一入行就先学会一门手艺,那么,不出活儿的“艺术家”就不会再为不合时宜的艺术性而横遭谴责,因为他还可以把自己的技巧用在一门手艺上,他可以借此做出伟大的作品来。 建筑师们、画家们、雕塑家们,我们必须回归手工艺!因为所谓的“职业艺术”这种东西并不存在。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艺术家就是高级的工匠。由于天恩照耀,在出乎意料的某个灵光乍现的倏忽间,艺术会不经意地从他的手中绽放出来,但是,每一位艺术家都首先必须具备手工艺的基础。正是在工艺技巧中,蕴涵着创造力最初的源泉。 因此,让我们来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人行会,取消工匠与艺术家的等级差异,再也不要用它树起妄自尊大的藩篱!让我们一同期待、构思并且创造出未来的新建筑,用它把一切——建筑与雕塑与绘画——都组合在一个单一的形式里,有朝一日,他将会从百万工人的手中冉冉地升上天堂,水晶般清澈地象征着未来的新信念。 2《伟大的传统设计智慧》2013刊于《中国设计全集》工具卷杭间 教育部在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已经将原来的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改成“艺术设计”,2011年艺术成为与文学、历史等并列的独立的门类后,设计又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关于史论的考题整体比较简单,相对于往年来说考的更为具体,对我们对特定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关于设计史和材料成型工艺的考查也考的比较具体,对于简答题,很多知识点如果记得不牢固就会失去一定的分数。而70分的论述题依然保留着原有论述题的特点,考题相对比较灵活,我们都会从一定的角度给出一定的分析,不会严重的失分,但想要得高分同样也没有那么容易。 考试分析: 北京理工工业设计史论的考查虽然近两年开始了简答+论述的模式,考题趋于具体化,虽然开始注重考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东西,但更注重考查的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论述题: 论述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考查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宽,通常是考查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或一些设计理念。由于硕士研究生期间写文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导师也会更加注重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论述题,我们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写作水平,即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由于并无标准答案,我们也只需从一定的角度分析得合理、有据,就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虽然听起来比较难以宽泛,但具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也是高中学习写作议论文经常提及到的: 1、列提纲提纲的目的是便于把握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清晰。提纲不必写出,我们在心里打下腹稿也行,但写作时要记得自己的提纲。 2、分出论点论据论述题一定要写成议论文这是无可争议的,不管你的随笔或者散文诗歌写得多么出色,但要记得考试一定是议论文,并且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 3、注意合理分段合理分段的目的也是为了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论点更加分明,尤其要注意论点段的独立性和显著性,须知阅卷的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不会去看冗长的说明,而是去抓鲜明的论点。

设计学概论重点

《设计学概论复习要点和练习题》 注意: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题答题技巧:要简洁,标注清晰要点,评分是按照要点给分的,论述则需要加入实际的举例。不举例,只论述理论的关系则会扣除相应的分值。以练习题中的论述和简答为例。 练习题中的选择和填空答案大家自行查书获取 这是考前的要点提纲和部分练习题,同学们还是主要以书本为主,预祝考个好成绩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概念的历史演变: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以及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的概念: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经营和造物。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1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设计是三项艺术的父亲 1、设计艺术学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是二战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充分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效率。 符号学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设计界的一种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隐喻式的视觉分析方法,符号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离不开符号,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是对符号的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是信息的储存工具,是表情达意的物质手段。设计界将符号学引入设计的过程,涉及到设计的物质性、功能性、审美状态、设计对象的使用和设计作品的传播功能,意大利哲学家埃科用之分析建筑,法国哲学家巴特用之分析摄影,它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目的在于给人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即先验结构的存在,对设计中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做出了贡献。罗兰巴特在《神话》一书中讨论了图像与形式的关系,将设计看做是可形式分析的文化符号。由此英国设计史家福迪《欲望的对象物:设计与社会》一书中讨论了设计对社会的反作用力,同样也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这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和表现方法之一。 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中引申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分析图形,并分别表达图形当中视觉的、文化的、语言的意义,通过这种解码行为,对图形做详细的全面阐释。这种方法也成为了设计的分析方法,启发了创新的设计手法,如法国鲍德里亚教授提出“挪借”手法,打破了设计永远是原创的观念,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提出了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的区别。解构主义风格大师有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和视觉设计师保罗.兰德。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到设计领域,“创造性的混沌”将设计看做是多元化和无次序的,混沌理论是一种自然科学视角,在设计领域中混沌理论是后现代提出的多元化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具体的混沌理论实践有日本的黑川纪章、英国的扎哈哈迪德,意大利设计群体孟菲斯和阿基米亚的作品。 荷加斯《美的分析》 英国画家荷加斯所著《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他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意义,并提出线条曲线美的特征,对线条的组合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实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曲线的视觉美是丰富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使用的理性美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为目的,继他之后,18世纪有关设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 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设计学一般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4、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 5、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7、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8、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9、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10、西方设计界从50年代开始将符号学方法用于建筑设计。当时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认为现代建筑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由此导致了一场功能与意义之争。 11、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2、西方开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萌生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第二章知识点: 1、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并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个特征。 2、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3、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 4、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1785年吉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技术世界,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5、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其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 6、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简称CI 设计。 第三章知识点: 1、我国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2、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填空 1.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按设计目的之不同,设计可分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3.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 4.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 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 6. 从设计思想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民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三方面鲜明的特征。 7. 实用、坚固、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8. 装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明显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原始艺术、.舞台艺术和汽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9.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10. 李春设计的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 11. 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12. 拉斯金是19世纪最重要的设计作家和批评家,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之石》为哥特式风格辩护。 13. 包豪斯是著名建筑家格罗佩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创建的学院。 14.第一个提出后现代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他提出“少则厌烦”的原则来挑战米斯的“少就是多”的原则。他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15. 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16.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 17. 包装有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

家具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家具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日期: ?

一、填空 第一章 1、家具具有()、()、()等主要特性。 2、完整的家具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准备、( )、()、设计完成和设计后续阶段。3、家具具有( )、()、()等主要文化特征。 4、完整的家具设计图样包括()、零部件图、()、以及()和拆装示意图。 5、家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原则、辩证构思原则、()原则、( )原则、流行性原则、资源持续利用原则。 6、完整的家具设计文件包括()、()、外加工件及五金配件明细表、材料计算及成本总汇、( )、包装设计及零部件包装清单、产品装配说明书、开料图以及产品设计说明书等。 第二章 7、家具按基本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装饰家具、准人体家具。 8、木质家具是指以( )或()为基材生产的家具。 9、家具按使用场所不同可以分为:( )、商业家具、公共建筑家具、( )、学校家具、( )。 10、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主要有:()、()、( )、纹理优美。 11、外国古典家具主要有:()家具、()家具、()家具、美国殖民地式家具以及西班牙和地中海式家具。 第三章 12、木家具的原辅材料主要有:木材、()、()、()、五金及其他配件。 13、用于家具制造的人造板品种主要有( )、( )、胶合板、( )。 14、构成家具成本的要素有( )、机具工装、( )、()等。 第四章 15、家具造型要素中点的排列形式主要有( )排列、()排列。 16、材质的视觉肌理主要有:有光与无光、()、有纹理与无纹理。 17、材质的触觉肌理主要有:( )、凸与凹、()、冷与热。 18、家具造型设计中()线显得挺拔端庄、()线则显得平稳安定。 19、色彩的三要素分别为( )、()和( )。 20、色彩的情绪性感受主要有( )、活泼与忧郁、()等。 21、色彩的功能性感受主要表现有冷暖感、( )、()、大小感、远近感等。 22、获得家具色彩的途径主要有()、( )、覆盖材料的装饰色、工业处理色、织物附加色等。 第五章 19、肯定外形图形主要有()、()、()等。 20、家具造型设计中线条对比方式有:长短、( )、粗细、()等。、 21、家具造型设计中长方形常用的比例有:( )、( )、分数比等。 22、家具造型设计中形状对比方式有:()、方圆、()、凹凸 23、家具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对称形式有:()、( )、旋转对称。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第一章 1.符号学理论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往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式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解构主义的领袖德里达对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观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

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设计师的共同点是赋予 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设计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解构主 义设计作品的特征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 没有预定设计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 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 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3.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它是指在产品及其 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 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 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 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它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 减少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经成为一种极其 重要的新趋向。 4.《考工记》

设计学概论大纲

设计学概论 课程名称:设计学概论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设计学概论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通过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进行的系统、科学、严格地讲授与练习,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素养,掌握理论思维方法,并能善于用理论指导设计实践,自发的设计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创造性劳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 第一阶段 1、理论讲授:(1)设计概念;(2)设计类型与相关学科。 2、作品解析与欣赏。 3、作业:读书笔记《认识设计》2000字。 第二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2)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3)品牌 与创业形象创造案例。 2、作品解析与欣赏,互动对话。 3、作业:任选一幅设计作品进行解析《设计形态的知觉心理与创意》。 第三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2)现代设计方法与程序。 2、作品欣赏,学生点评。 3、作业:撰写论文《设计语言与创意》3000字以上。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教师制定的教学教案一定要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应包含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态度与阅读设计理论书籍的习惯。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评分方法: 1、通过学习和作业练习能完成教学要求。 2、对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有独特见解。 3、运用设计理论对设计进行准确批评、并能提出全新创意思维的。 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本教学大纲由环艺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审定,钟云燕执笔编写。

《设计概论》考试大纲与作业题

《设计概论》 考试大纲及作业题 学生姓名: 学生身份证号: 学生准考证号: 完成作业时间:

设计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等问题的一门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的设计成果的能力,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习要求 ( 一) 导论:了解作为理论修养和基础课程的《设计概论》的重要性。 ( 二) 设计的历史: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 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能分析重要设计现象、设计流派出现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分析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中国的设计文化如何确立等问题,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 ( 三) 设计的特征:较全面地认识设计文化和各种特征。理解并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的物化、设计文化的继承方式,装饰的意义和特点、视觉在设计中的意 义和特性,美感的特征及材料和技术的重要性等重要问题。 ( 四) 设计的思维:较系统的了解设计思维规律及其过程。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内在性、外在性、设计观念形成的特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的步骤和展示的重要性 等问题,了解误区的产生和修正。 ( 五) 设计的形态:较全面地了解各种设计形态。较好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手工业设计各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等,理解、分析环境 与人的关系,手工业设计的重要性等问题,了解计算机设计的优势和前景。 ( 六) 设计的市场:较好地了解从调研定位、创意策划、方案实施到投入市场的全过程的有关问题。掌握调研定位,创意策划的应用范围,构思灵感和文案整理, 客户代理,市场规律及有关法规等内容。

2021年《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专插本)

《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设计学概论》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校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设计学概论》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以考核学生个人对艺术设计的认知与理解、考核学生个人的设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考试指定参考书《设计学概论》内容作为考核材料,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具备自身的艺术素养,并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突破惯性思维,具备以新观点新视角进行观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设计学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指定参考书中与设计相关的各项知识,详见以下考核。 3.《设计学概论》考试参考书为《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Ⅲ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设计学概论》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考试内容覆盖面全,并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核,将以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材作为考核重点。 2.根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试题分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综合分析与应用,其分值比例依次约为20%、30%、50%。 3.题型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判断、问答、分析论述等考试常见题型。 4.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卷的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Ⅳ《设计学概论》考核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以指定参考书的内容为准,其中,除第3章、第7章为非考试要求范围,其余各章均为考试内容备选范围,请考生熟识参考书,并根据以下纲要对书本内容进行把握: 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理论阐述 一、设计史 二、设计理论 三、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研究的现状 一、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二、中国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重点)

设计学概论_ 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 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 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 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 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 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 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 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 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 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 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 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 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 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 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 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 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 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 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 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 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 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 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 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 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 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 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 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 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 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 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 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 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 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 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 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 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 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 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 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 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 以及艺术性意义。 4、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 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 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 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5、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 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 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 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 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 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6、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 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 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 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 竟事业。 7、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 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 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 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 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 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