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I__第七章__(相图)

材料科学基础I__第七章__(相图)

材料科学基础I__第七章__(相图)

材料科学基础I__第七章__(相图)

材料科学基础相图习题DOC

1.下图为一匀晶相图,试根据相图确定: (1) w B =0.40的合金开始凝固出来的固相成分为多少? (2)若开始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为w B =0.60,合金的成分为多少? (3)成分为w B =0.70的合金最后凝固时的液体成分为多少? (4)若合金成分为w B =0.50,凝固到某温度时液相成分w B =0.40,固相成分为w B =0.80,此时液相和固相的相对量各为多少? 2.Mg —Ni 系的一个共晶反应为: 0.23520.546g g i M L M N 纯+(570℃) 设w Ni 1=C 1为亚共晶合金,w Ni 2=C 2为过共晶合金,这两种合金中的先共晶相的质量分数相等,但C 1合金中的α总量为C 2台金中α总量的2.5倍,试计算C 1和C 2的成分。 3.根据A-B 二元相图 (1) 写出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α和β相的溶解度曲线、所有的两相区及三相恒温转变线; (2) 平衡凝固时,计算A-25B(weight%)合金(y ’y 线)凝固后粗晶β相在铸锭中的相对含量; (3) 画出上述合金的冷却曲线及室温组织示意图。

4.根据如图所示的二元共晶相图 (1)分析合金I,II的结晶过程,并画出冷却曲线; (2)说明室温下合金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加上5%的 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合金I,II在快冷不平衡状态下结晶,组织有何不同? 5.指出下列相图中的错误: 6. 试述二组元固溶体相的吉布斯(Gibbs)自由能-成分曲线的特点? (a) (b) (c) (d)

《材料科学基础》总复习(完整版)

《材料科学基础》上半学期容重点 第一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键合类型(离子健、共价健、金属健、分子健力、混合健)及其特点;键合的本质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重点说明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的概念; 晶体的特性(5个); 晶体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子构造)、晶体的分类; 晶体的晶向和晶面指数(米勒指数)的确定和表示、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缺陷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离子半径、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 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结构,鲍林规则(第一、第二);书上表2-3下的一段话;共价健晶体结构的特点;三个键的异同点(举例); 晶体结构缺陷的定义及其分类,晶体结构缺陷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举例); 第三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相的定义 相结构 合金的概念:

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1)晶体结构 无限互溶的必要条件—晶体结构相同 比较铁(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与其它合金元素互溶情况(表3-1的说明) (2)原子尺寸:原子半径差及晶格畸变; (3)电负性定义:电负性与溶解度关系、元素的电负性及其规律;(4)原子价:电子浓度与溶解度关系、电子浓度与原子价关系;间隙固溶体 (一)间隙固溶体定义 (二)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原子尺寸因素 (三)间隙固溶体的点阵畸变性 中间相 中间相的定义 中间相的基本类型: 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表示方法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种类 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二元系相图: 杠杆规则的作用和应用; 匀晶型二元系、共晶(析)型二元系的共晶(析)反应、包晶(析)

型二元系的包晶(析)反应、有晶型转变的二元系相图的特征、异同点;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了解三元相图中的直线法则、杠杆定律、重心定律的定义; 第四章材料的相变 相变的基本概念:相变定义、相变的分类(按结构和热力学以及相变方式分类); 按结构分类:重构型相变和位移型相变的异同点; 马氏体型相变:马氏体相变定义和类型、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点,金属、瓷中常见的马氏体相变(举例)(可以用许教授提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金属、瓷马氏体相变性能的不同――作为题目) 有序-无序相变的定义 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温度、玻璃态转变点及其黏度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一级相变的相变;二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二级相变的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spinodal相变)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第7章 三元相图作业答案

第六章 三元相图作业答案 Chapter 6 Ternary Phase Diagram 作业1:30kg 成分为O (20%A ,50%B ,30%C )的合金与10kg 成分为Z (20%A ,10%B ,70%C )的合金熔化在一起后, 形成新合金x, 试求x 合金中A 、B 、C 组元的含量各是多少,并在浓度三角形中标出各合金。 解答: 30 7050101030--=--=C C B B X X X X X B %=40% X C %=40% X A %=20% 作业2:某三元合金K 在温度为t1时分解为B 组元和液相两个相的相对量 2=L B W W 。已知合金K 中A 组元和C 组元重量比为3,液相含B 量为40%, 试求合金K 的成分。

解答: B B L B X X BK KL W W --===100402 X B -40=200-2X B 3X B =240 X B =80% 已知 X A +XB=100%-80%=20% X A /X C =3 故 X A =15% X C =5% 作业3: A 、 B 、 C 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右图为其三元相图投影图。已知合金O 的成分为80%A 、10%B 、10%C ,a 点的成分为60%A 、20%B 、20%C ,E 点的成分为50%A 、10%B 、40%C 。 (1)写出图中合金I 和P 的室温平衡组织。 (2)简要写出合金O 的结晶过程和室温平衡组织。 (3)计算室温下合金O 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解: (1) I :B+(A+B+C ) P :(B+C )+(A+B+C ) (2) 合金O 加热到液相面温度以上后,缓慢降 温,首先遇到液相面Ae 1Ee 3A ,开始结晶出初晶A ,这时液相的成分等于合金成分,两相平衡相联结线的投影是AO 线。继续冷却时,不断析出初晶A ,液相中A 组元的含量 不断减少,B 、C 组元的含量不断增加,液相成分沿AO 的延长线变化。当液相成分到达a 点时,开始发生三相共晶转变,L →(A+B )。此后在温度继续下降时,液相中不断凝固出两相共晶(A+B ),液相成分沿aE 线变化,直到E 点发生四相共晶转变L →(A+B+C )。在略低于E 点温度凝固完毕,不再发生其它转变。故合金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A+(A+B )+(A+B+C )。(3分) (3) 作aD//BC ,OF//BC ,aM//AB ,EN//AB ,延长Ea 交AB 于q ()%5060 100) 80100(60100%=----=== AD DF Aa Oa A (1分) %2540 20 405.05.0%)1()%(=-?=?=-= +AN MN A Eq Ea B A (1分) (A+B+C)%=1-A%-(A+B)%=25% (1分) 作业4 图示为A 、B 两组元固态完全不溶解、C 组元固态部分溶解的三元相图 的投影图。 (1).假定T A >T B >T C >T e1>T e3>T e2>T E ,画出T 温度(T e3>T>T e2)的等温截面图, 并标注出各相区;(5分) (2).画出XY 变温截面图,并标注出各相区;(5分) (3).分析合金O 的相变过程。(2分)

材料科学基础相图部分参考

参考答案 第4章 相 图 范莉: p.4 问题 讲义中说:“压力平衡最容易,温度平衡次之,化学势平衡最难达到”,为什么? 答:从三个层次考虑,力(压力) 能量(温度) 物质(化学势),平衡越来越难。 p.8 问题 从图4-1看出,自由能G 随温度T 的增加而下降。能不能据此做如下判断:低温物质不如高温物质稳定,因为前者的G 高,而后者低。 答:不可以。用G 判据判定体系是否稳定需在同一温度下比较,否则无意义。 问题 p G S T ???=- ????表明,G T -曲线的斜率一定是负的。除此之外,G T -曲线还有另一个特点,请问是什么? 答:温度越高熵值越大,曲线斜率越来越负,即曲线随温度的增加越降越快。 问题 在图4-1中,设有一个温度m T T <。证明:若T 与m T 相差不大,则 ()T T T L G G G m m m L S V -=-=? 答:提示:(1)局部线性 (2)m m /T L S = p G S T ???=- ????,m m m T L T )-T S T G (=??=? 问题 当压力不变时,某种纯金属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理想晶体;二是含晶界的多晶体。请说明两种不同状态下该金属的G T -曲线有什么差异? 答:含晶界的多晶体的熵值比理想晶体大,故曲线更陡。 问题 当压力不变时,某种纯金属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非晶体;二是含晶界的多晶体。请说明两种不同状态下该金属的G T -曲线有什么差异?在横坐标中注明熔点位置。 答:(1)非晶体的熵值比含晶界的多晶体大,故曲线更陡。 (2)按照纯金属的自由能-温度曲线标出熔点。

问题 从图4-2看出,固-气、液-气两相平衡的温度范围比较大,而固-液两相平衡仅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存在,请分析原因。 答:根据 m d d L p T T V =? ,主要看V ?的大小。 问题 对图4-2中的亚稳平衡线,克拉贝龙方程还适用吗?为什么? 答:适用,克拉贝龙适用于两相平衡。 P12~13 问题 为什么“应变能因素总是使固溶体中A 组元的化学势高于纯A ”?注意,不能用公式回答,而要用文字表述。 答:应变能永远为正,使得体系能量增大,A 组元的化学势高于纯A.(位错等缺陷带来影响也是使体系自由能增大,与之类似。) 问题 从()x T k Z x G -+Ω+=1ln B 2A A μ看出,当1x →时,A μ→-∞。请从物理概念角度分析这一问题。注意:负无穷大总是不合理的。 答:考虑在纯B 中加入一个A 的情况,此时熵的变化很大而内能变化很小,此时G-X 的曲线做切线时斜率很大,A d d G G x x μ=-,故A μ→-∞ 问题 讲义中说:规则溶液模型既可以用于液体,也可以用于固溶体。问:具体应用时,两者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答:两者的是主要差异在于线性项,参见教材P14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5-答案-二元相图作业

《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习题——二元相图1、发生匀晶转变的两个组元在晶体结构、原子尺寸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两者的晶体结构相同,原子尺寸相近,尺寸差小于15%。 2、固溶体合金的相图如下图所示,试根据相图确定: ①成分为ω(B) = 40%的合金首先要凝固出 来的固体成分;(画图标出) ②若首先凝固出来的固相成分含ω(B) = 60%,合金的成分为多少?(画图标出) ③成分为ω(B) = 70%的合金最后凝固的液 体成分;(画图标出) ④合金成分为ω(B) = 50%,凝固到某温度 时液相含ω(B)为40%,固相含有ω(B) = 80%, 此时液体和固相各占多少?(计算) ①过ω(B) = 40%的成分线与液相线的交点做与底边的平行线交固相线即可 ②过ω(B) = 60%的成分线与固相线的交点做与底边的平行线交液相线即可 ③过ω(B) = 70%的成分线与固相线的交点做与底边的平行线交液相线即可 ④液相:(80-50)/(80-40)=0.75 固相:(50-40)/(80-40)=0.25 3、指出下列相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由相律知,三相平衡时,图中应该为一点,而不是线 段,且二元相图中最多只有三相平衡,所以把d图中 r相除去。 由相律知在二元相图中 纯组元凝固温度恒定,液固 相线交于一点 4、根据教材图7.20,假设F与G点坐标分别选取5%与99%,计算:①Sn含量为40%的合金在凝固至室 A 20 40 60 80 B 温 度 W(B) % α L+a L

温后的组织组成比例;②根据初生相(α)、共晶组织中的相(α+β),以及冷却过程中析出的二次相(αⅡ或βⅡ),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比例。 解:①Sn 含量为40%的合金在凝固至室温后的组织组成比例: %95.4819 9.6119 40)(=--= +βαW =--?--=5991999199.61409.61αW 43.45% %6.7599519199.61409.61=--?--=∏βW ②根据一次相、共晶组织中的相,以及冷却过程中析出的二次相,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比例: 5、 Mg-Ni 系的一个共晶反应为 设C 1为亚共晶合金,C 2 为过共晶合金,这两种合金中的初生相的质量分数相等,但C 1合金中的α总量为C 2合金中的α总量的2.5倍,试计算C 1和C 2的成分。 解:相图: Ni Mg 由二者的初生相的质量分数相等得:(23.5- C 1 )/23.5= (C 2 -23.5)/54.6-23.5 又α总量为C 2 中α总量的205倍:(54.6- C 1 )/54.6=2.5*(54.6- C 2 )/54.6 由以上两式得C 1 =12.7% C 2 =37.8% 6、 组元A 和B 在液态完全互溶,但在固态互不溶解,且形成一个与A ,B 不同晶体结构的中间化合物,α(纯镁)+ 2Mg Ni[w(Ni) = 54.6%] L (ω(Ni) = 23.5%) 507℃ A 23.5 54.6 B

最新材料科学基础相图习题

最新材料科学基础相图习题 (1) w B =0.40的合金开始凝固出来的固相成分为多少? (2)若开始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为w B =0.60,合金的成分为多少? (3)成分为w B =0.70的合金最后凝固时的液体成分为多少? (4)若合金成分为w B =0.50,凝固到某温度时液相成分w B =0.40,固相成分为w B =0.80,此时液相和固相的相对量各为多少? 2.Mg —Ni 系的一个共晶反应为: 0.23520.546g g i M L M N α纯+(570℃) 设w Ni 1=C 1为亚共晶合金,w Ni 2=C 2为过共晶合金,这两种合金中的先共晶相的质量分数相等,但C 1合金中的α总量为C 2台金中α总量的2.5倍,试计算C 1和C 2的成分。 3.根据A-B 二元相图 (1) 写出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α和β相的溶解度曲线、所有的两相区及三相恒温转变线; (2) 平衡凝固时,计算A-25B(weight%)合金(y ’y 线)凝固后粗晶β相在铸锭中的相对含量; (3) 画出上述合金的冷却曲线及室温组织示意图。 4.根据如图所示的二元共晶相图 (1)分析合金I ,II 的结晶过程,并画出冷却曲线; (2)说明室温下合金I ,II 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加上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合金I ,II 在快冷不平衡状态下结晶,组织有何不同? 5.指出下列相图中的错误: 6. 试述二组元固溶体相的吉布斯(Gibbs )自由能-成分曲线的特点? 1.下图为一匀晶相图,试根据相图确定: (1) w B =0.40的合金开始凝固出来的固相成分为多少? (2)若开始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为w B =0.60,合金的成分约为多少? (3)成分为w B =0.70的合金最后凝固时的液体成分约为多少? (4)若合金成分为w B =0.50,凝固到某温度时液相成分w B =0.40,固相成分为w B =0.80,此时液相和固相的相对量各为多少? 第1题答案 (a) (b)

第7章 二元系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与制备原理 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已整理 袁圆 2014.8.7)

第七章二元系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与制备原理 7.1 复习笔记 一、相图的表示和测定方法 二元相图中的成分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分数(w)和摩尔分数(x)。两者换算如下: 二、相图热力学的基本要点 1.固溶体的自由能一成分曲线

图7-1 固溶体的自由能一成分曲线示意图(a)Ω<0(b)Ω=0(c)Ω>0 相互作用参数的不同,导致自由能一成分曲线的差异,其物理意义为: (1)当Ω<0,即e AB<(e AA+e BB)/2时,A-B对的能量低于A-A和B-B对的平均能量,所以固溶体的A,B组元互相吸引,形成短程有序分布,在极端情况下会形成长程有序,此时△Hm<0。 (2)当Ω=0,即e AB=(e AA+e BB)/2时,A-B对的能量等于A-A和B-B对的平均能量, H=0。 组元的配置是随机的,这种固溶体称为理想固溶体,此时△m (3)当Ω>0,即e AB>(e AA+e BB)/2时,A-B对的能量高于A-A和B-B对的平均能量,意味着A-B对结合不稳定,A,B组元倾向于分别聚集起来,形成偏聚状态,此时△Hm>0。 2.多相平衡的公切线原理 两相平衡时的成分由两相自由能—成分曲线的公切线所确定,如图7-2所示。 对于二元系,在特定温度下可出现三相平衡,如图7-3所示。 图7-2两相平衡的自由能曲线图7-3二元系中三相平衡时的自由能成分曲线3.混合物的自由能和杠杆法则 混合物中B组元的摩尔分数

而混合物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由上两式可得 上式表明,混合物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G m 应和两组成相和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G m1和G m2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即为相α和β相平衡时的共切线,如图7-4所示。 图7-4 混合物的自由能 两平衡相共存时,多相的成分是切点所对应的成分1x 和2x ,即固定不变。此时可导出: 此式称为杠杆法则,在α和β两相共存时,可用杠杆法则求出两相的相对量,α相的相对量为 122x x x x --,β相的相对量为1 21 x x x x --,两相的相对量随体系的成分x 而变。 4.二元相图的几何规律 (1)相图中所有的线条都代表发生相转变的温度和平衡相的成分,所以相界线是相平衡的体现,平衡相成分必须沿着相界线随温度而变化。 (2)两个单相区之间必定有一个由该两相组成的两相区把它们分开,而不能以一条线接界。两个两相区必须以单相区或三相水平线隔开。即在二元相图中,相邻相区的相数差为l (点接触情况除外),这个规则称为相区接触法则。 (3)二元相图中的三相平衡必为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恒温反应。 (4)当两相区与单相区的分界线与三相等温线相交,则分界线的延长线应进入另一两相区内,而不会进入单相区内。

第七章相图-刘彤

T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七章相图 刘彤 Chapter Outline ?相图的表示和建立 ?相律和杠杆定律 ?基本的二元相图(匀晶、共晶和包晶相图) ?含中间相的二元相图 ?铁碳相图 ?合金性能和相图的关系

Binary Alloy Phase Diagrams $ 1,635.00相图及其作用 ?相图又叫状态图或平衡图,是系统在平衡状态下的相组成(数目和相对含量)与温度及组元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实际系统偏离平衡状态,但掌握平衡状态相图是基础。 相图作用 合金设计(高温、非晶合金) (2) 预测合金的某些性能 (1) 设定熔炼温度和浇铸温度 热加工温度范围(退火、渗C 等) 相图熔点以及相变 温 度wt. % or at. % 系统中成分、结构相同,物化性能一致的部分具有相同的相。57%75%实验法建立二元相图 50g L 1 ℃/min 缓冷 温度---时间曲线 凝固放热 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绘制二元相图 ?合金从一种相组成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相组成状态的温度称为临界点。 ?组织结构:金相分析、X 射线 ?热性能:热分析、差热分析、热膨胀 ?电、磁等性能:电阻和磁性 临界点 测量方法

热力学数据计算出相图 ?简单相图可能得到相当精确的结果。 Feest 等重新测定点 早期测定结果 Pascoe 与Mackowiak 计算结果(1970年) ?目前还不能普遍地准确计算出相图,特别是复杂相图。?对于预测未知的多元相图,可减轻实验工作量。T(℃)纯铁相图相律---Gibbs Phase Rule P + F = C + N P 为相数;F 为自由度数或变量( t, p,composition); C 为组元数;N 为非成分变量(t, p )相律是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中,定量地表示出系统的自由度数与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状态与T及P的关系 BCC FCC HCP F=1-1+2=2F=1-2+2=1●F=1-3+2=0 F= C -P + 2元素或化合物

相图材料科学基础 (3)

学前指导将学习到的知识点: 知识点094.具有一个低温分解、高温稳定二元化合物的三元 系统相图

6.4.3.6 具有一个低温稳定、高温分解的二元 化合物的三元系统相图 ●化合物S的组成点在AB边上,化合物在 T R温度以下才能稳定存在,温度高于T R, 则分解为A、B两种晶相。 ●由于其分解温度低于A、B两组元的低共 熔温度,因而不可能从A、B二元的液相 线A′e3′和B′e3′直接析出 S晶体,即S晶体 的初晶区不会与AB边相接触。

E和R,但只能划分出与P和E对应的两个副三 角形。 ●P点在对应的△ASC外的交叉位置,是双升点。 E点在对应的△BSC内的重心位置,是低共熔 ●R点周围的三个初晶区是(A)、(S)、 (B),对应的三种晶相的组成点A、S、B在 一条直线上,不能形成一个副三角形。

在R点上进行的过程是化合物的形成或分解过 程,即: A+B<-> S(A m B n)。 ●这种无变量点称为过渡点。从R点周围三条界 线上的温降方向看,类似于双降点,所以R点 ●在过渡点上由于F=0。系统的温度不变,液相 组成在R点上不变,实际上液相量也不变,这 个情况和前面介绍的各种无变量点有所不同。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M点在副三角形SBC内,对应的无变量点E, 最终析晶产物为晶相B、S、C ●M的初晶区在A内,冷却先析出A,P=2, F=2,液相组成沿着AM背向线变化,固相组成在A, ●液相组成到达界线Re3上的a后析出A和B, P=3,F=1,液相组成沿着界线aR变化,固相组成离开A沿着AB变化。

7第七章合金与相图

第七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题 1 合金的定义是 2.合金中的组元是指。 3.固溶体的定义是 4.Cr、V在γ-Fe中将形成固溶体。C、N则形成固溶体。 5.和间隙原子相比,置换原子的固溶强化效果要些。 6.当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先结晶出的树枝主轴含有较多的组元。 7.共晶反应的特征是,其反应式为 8.匀晶反应的特征是,其反应式为 9.共析反应的特征是,其反应式为 10.合金固溶体按溶质原子溶入方式可以分为,按原子溶入量可以分为和11.合金的相结构有和两种,前者具有较高的性能,适合于做相;后者有较高的性能,适合于做相 12.看图4—1,请写出反应式和相区: ABC ;DEF ;GHI ; ①;②;③;④;⑤;⑥; 13.相的定义是,组织的定义是 14.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相同,而间隙相的晶体结构与不同。 15.根据图4—2填出: 水平线反应式;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 液相线,固相线,固溶线、 16.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其性能较好;但要进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的合金。17.共晶组织的一般形态是。 18.固溶体合金,在铸造条件下,容易产生_______ 偏析,用__________ 方法处理可以消除。 19.AL-CuAL2共晶属于_ _ 型共晶,AL-Si共晶属于__型共晶,Pb-Sn共晶属于_ _型共晶。 20.固溶体合金凝固时有效分配系数ke的定义 是_ _。当凝固速率无限缓慢时,ke趋于_ _;当凝固速率很大时,则ke趋于__ 。 21.K0<1的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的过程中,K0越小,成分偏析越____ , 提纯效果越_____;而K0>1的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的过程中,K0越大,成分偏析越____ , 提纯效果越_____。 22.固溶体合金_____ 凝固时成分最均匀,液相完全混合时固溶体成分偏析(宏观偏析)最___ ,液相完全无混合时固溶体成分偏析最____ ,液相部分混合时固溶体成分偏析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相和产物都是相同的。( ) 2.铸造合金常选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行塑性变形的合金常选用具有单相( ) 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 3.合金的强度与硬度不仅取决于相图类型,还与组织的细密程度有较密切的关。( ) 4.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 ) 5.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说塑性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 6.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浓度和温度下进行的。(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