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XXXX养殖有限公司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1.2 项目承建单位

XXXX养殖有限公司

1.3 项目负责人

XX(公司总经理)

1.4 项目建设地址

养殖公司位于XX1km处,养殖场北与通村路相连,东、南、西三界为耕地,总占地约500亩。区域交通环境方便,东距渭清公路10km,北距西禹高速13km,南距西韩铁路1km。

本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内容均分布在养殖场内。

1.5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标准

1.5.1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防疫及治疗用房150㎡,建设场区道路2km,建设30吨/日牛粪无害化粪污处理系统,购臵防疫检疫设备4台(套),增容变压器200KVA一台等。

1.5.2 建设内容

场区道路2km,水泥砼路面,路宽4~6m。

建设防疫治疗用房150㎡(其中治疗用房50㎡,隔离牛舍

100㎡)。

粪污处理系统,建设集污池、发酵池,购臵沼气锅炉1台。

配套完善低压供电系统,增容变压器200KVA1台。

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320.7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67.8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其它费用23.7万元,基本预备费29.2万元。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为:申请国家财政补贴1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70.7万元。

1.7 主要经济评价指标

项目总投资320.7万元,运营期年均产奶10000吨,年均销售收入2813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21%。

财务净现值6228万元。

全部投资(静态)回收期3年。

总投资收益率168.3%。

1.8 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10个月。

1.9 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关于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2、XX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2007.9.25);

3、XX省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4、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意见》;

5、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陕发改农经[2008]1311号《关于申报2009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通知》;

7、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8、项目单位关于编制《XXXX养殖有限公司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区蒲城县概况

2.1.1 自然概况

XX是XX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县域面积1584平方公里,东邻澄城、大荔两县,西邻铜川市、富平县,南邻临渭区,北与白水县接壤,距省会西安100公里。

XX为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地貌类型多样,以台原为主,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形特征为:北部山原,中部黄土原,北山南坡洪积扇裙,东部河漫滩地。海拨在370—1200米之间,各级阶地总体阶面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

XX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全年多东北风,次为西南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水量为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时,无霜期为219天。

2.1.2 社会经济概况

XX县辖14镇10乡,1279个自然村。人口75万,耕地面积168万亩。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5亿元,较上年增长12%;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2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9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9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20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0元,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

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2.2 国家产业政策和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2.2.1 国家产业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居基础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六届中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臵,并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及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草)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改善传统养殖方式,实行围栏圈养模式,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XX省是西部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省政府制定了《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全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遵循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推进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开发资源,改善环境中加快经济建设,为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

坚实基础。

《纲要》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抓好果业、畜牧、旅游、高新技术、国防科技和能源化工六大特色产业,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型、安全型、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纲要》还指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堵住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遏制农业生产自身引起的面源污染,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潜力,加强农业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农村新能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2.2 蒲城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县域农村产业升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由二元向三元结构转变,蒲城县制定了《蒲城县“十一五”期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畜牧养殖小区,奶站建设为重点,宜猪则猪,宜牛则牛,优先发展生猪和奶牛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畜牧业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全县牛存栏

达到8.8万头(其中奶牛2.5万头);羊25万只,猪60万头,鸡24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6万吨、1.8万吨和10万吨,饲料工业产量达到5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畜牧业结构优化为:以猪、牛、鸡、羊为四大特色品种,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步伐。其中,奶牛生产基地以荆姚镇犇犇奶牛养殖场为重点,以原仁、椿林、永丰等乡镇为基础,发展15个奶牛养殖乡镇,建成25个机械化挤奶站,配套建设25个人工授精点,发展奶牛养殖大户1000户。

2.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配套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2.3.1 公司基本情况

XXXX有限公司位于XX村,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公司总资产约5000万元。法人代表张进录,公司现有员工300人。公司现状养殖规模为1500头奶牛(正在检疫期)。

公司经营范围:牛猪养殖、繁育、引进、推广、苗木种植、农副产品收购(不含原粮收购)。

公司基础设施现状:公司总建筑面积9264.5㎡,其中办公楼275.04㎡,食堂87.12㎡,牛舍7526.4㎡,精料库800㎡,挤奶用房550.4㎡,门房25㎡。辅助设施建有青储窑24411.84m3,奶牛活动场等。建有高压辅电专线2km,供电、给水设施基本配套。挤奶设施建有挤奶台及配套的挤奶站。

公司管理模式、机构设臵及人员结构:公司实行执行董事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公司设立奶牛养殖部、生猪养殖繁育部,苗木种植与经营部和农副产品经营销售部。公司现有员工300人,其中奶牛养殖场165人,其余三部135人。公司人员中:管理团队35人,生产及后勤人265人。

奶牛养殖公司发展方向及目标:探索“以牛为本,草畜乳农”一体化发展目标,把生产绿色有机奶品作为养殖场区的发展方向。以高效养殖推进规模化优势,以实现良性生态循环的产业链为建设目标,实现企业+养殖散户+经济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的依存发展、利益联结的目标。

2.3.2 公司养殖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

公司属新设立公司,自2008年初公司设立以来,公司将资金主要投入到牛舍建设,奶牛购进,青储料的收购贮藏以及土地投入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目前,办公、养殖设施、基地建设等均已到位,奶牛购臵也已进入检疫期,由于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对公用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很不到位,主要问题在于:1场区道路建设滞后,目前场区内全部为土路,造成饲料运输、奶牛挤奶、工人通行等均不方便,雨季期将造成场区内通行不畅。

2、供电设施建设属短期行为,供电负荷难于满足运营期用电需要,现状场区仅有100KVA变压器一台,需进行增容设臵。

3、粪污处理设施没有建设,不符合标准化养殖场的基本要

求。公司原计划采用干粪外销方式解决奶牛粪便处理问题。虽然此种方式可获得一定的收益,但不符合环保要求,将造成区域环境污染,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4、检疫防疫设施缺失,无以保障鲜奶产品的生产安全。

2.4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2.4.1 项目建设是蒲城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探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项目区蒲城县是以粮食、果品、棉花和油料种植为主的农业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经济增长,目前全县耕地面积168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83万亩,棉花30万亩,果业面积45万亩,油料(豆类、油菜)面积10万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作物及设施农业面积逐步扩大,县域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经济单一的增长方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必须积极探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畜牧养殖业以粮食和农作物秸杆为主要饲料,产出品是人们生活必需的肉类、奶及生产所需的有机肥,发展畜牧业能够拉长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因此,项目建设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探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2.4.2 项目建设是按照区域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的需要

XX属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水平较差,当地农业基础较好,但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的二元结构方式一直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农业的发展急需改变传统的种植加工方式,需要调整结构方式。为了推动全县经济结构方式的转变,XX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变的一系列政策和决定,并制定了《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其中,规划提出到2010年奶牛养殖规模要达到2.5万头,并确立以奶牛和生猪养殖为重点,以公司为龙头,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步伐,增加畜牧业的增加值比例,使农民收入中畜牧业的收入水平提高到30%以上。本项目建设以完善养殖场配套设施为内容,将使养殖公司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形成明显的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县域各乡镇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县域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4.3 项目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21世纪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之一,其宗旨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处理好人口、资源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XX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是21世纪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XX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按照“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加快发展”的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加快科技进步,逐步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项目建设以发展奶牛示范生态养殖为目的,

并实现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一方面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使区域形成新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改变了农业增长方式;另一方面,项目充分利用了农业自身的污染废物,变废为宝,做到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协调,提高了区域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项目建设很有必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1 项目建设地址

3.1.1 奶牛场选址原则

1、牛场场址应在居民聚居点下风向,且距居民聚住点不少于500m;

2、地下水埋深应在20m以下,地下水位应在青贮窖底0.5m 以下;

3、选址周围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牛群用水及生活、生产、消防用水;

4、场址周围应无毁灭家畜传染病源,选址应距交通道路不小于100m,距交通干道要求在200m以上;

5、场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

3.1.2 建设地址

养殖公司位于XX县XX村南1km处,养殖场北与通村路相连,东、南、西三界为耕地,总占地约500亩。区域交通环境方便,东距渭清公路10km,北距西禹高速13km,南距西韩铁路1km。

本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内容均分布在养殖场内。

3.2 建设条件

3.2.1 资源条件

XX地处关中平原北部,区域以农业种植为主,全县耕地面积16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0余万亩,豆类及油菜面积10万

亩,玉米等精料有充分保障。玉米秸杆及豆类、油菜秸杆是奶牛的优质饲料,公司秸杆资源有保障,同时,公司在牛场周围建有500余亩饲草基地,饲草资源可自行解决。

3.2.2 区域气候条件

气候、气象:该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剧,夏有伏旱和阵性大风,秋多连阴雨。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6.3℃,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1.5℃,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6.8℃。年日照2362小时,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雨量533.2mm,50%以上集中在七至九月份。全年多东北风,次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最大风速达40米/秒以上。气候条件适于发展畜牧业。

3.2.3 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选址地处XX镇区域,XX镇交通条件优越,西(安)韩(城)、西(安)延(安)铁路穿越镇域,钟家村二级编组火车站、集北火车站距镇区较近。县际公路渭(南)兴(镇)路纵贯南北,荆(姚)贾(曲)乡级公路横穿东西,且均穿越镇区,西禹高速南距镇区仅1公里。区域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项目产品鲜奶的运出和饲养饲料等运入条件较好。

3.2.4 建筑材料供应

石料:XX境内盛产高质量,各种规格道路建筑石料,供应量大,运距短,成本低,汽车运输方便。

砂:XX盛产优质建筑用砂,其间运距约70公里,可通过渭清公路由汽车运输。

石灰、水泥:XX当地盛产石灰、水泥,质量稳定、运距短,公路运输方便。

其它材料:项目建设所需的沥青、钢材、木材均可在XX及当地市场采购;蒲城发电厂产有粉煤灰,采购运输条件十分有利。

土方:路基用土,除以挖方回填外,可由当地建筑取土区就近取土。

3.2.5 水、电供应

水:项目区生活用水由XX防氟改水工程供水,该水源为塬家坡“380”水系,水质优良,供应充足。项目建设用水方便。

电:XX镇供电条件优越。镇区设有变电站,主变容量3200KVA,副变容量3150KVA,可满足近期各类用户用电需求。该项目全部布设于奶牛养殖场内,现状变压器进行增容后,可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用电需要。

3.2.6 邮电、通讯

XX镇设有邮电、电讯分局,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5000门,已安装用户3000余户。镇区设有无线通讯转播塔,无线通讯覆盖全镇域,目前使用率仅为10%。项目建设通讯条件优越。

第四章产品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

4.1 目标市场

本项目所生产的牛奶具有较为稳定可靠的市场前景: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善和绿色食品的时兴,中国奶品的目标市场潜力越来越大。

目前全行业乳品加工能力大于鲜奶生产能力,给奶牛养殖提供了发展空间;鲜奶供应紧张造成乳品加工行业的无序竞争,造成局部地区鲜奶市场的波动,从发展趋势看这些波动是暂时的。

全国几大乳品加工企业进军XX奶品市场,建立基地、抢占奶源,使乳品加工能力大大超过鲜奶生产能力,为奶牛养殖的发民用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建设地周边100公里以内,仅全国几大乳品加工企业(光明、蒙牛、伊利、东方、神果)年加工鲜奶能力就超过60万吨,本地区现产奶能力仅是加工能力的1/3左右,本项目年产鲜奶约1万吨,仅占四大乳品加工企业需求量的1%左右。

伊利、东方、银桥几大乳品加工企业距本项目养殖厂仅在50公里以内,伊利、银桥都提出了在本项目养殖区内自行出资建设鲜奶收购站的合作条件,即投资挤奶机、储运设备,以控制供奶数量和质量。

本项目目标市场稳定、明确,而且有潜力。

4.2 市场渗透和市场竞争分析

1、市场竞争主要是企业内部的机制和管理的竞争。

生产高品质绿色牛奶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项目定位于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严格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机制可以顺畅执行工厂的各项运营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程序严格按设计指标和国家标准进行,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绿色牛奶及其无公害饲料和生物有机肥。

所以,企业的所有管理者任何时候都要培育和促进内部职工提高技术和素质的竞争意识。

2、以优质优价推进市场渗透和占有的优势

在国家和行业未形成优质优价体系前,以优质绿色奶品,区域性推进优质优价的市场氛围。

以绿色牛奶生产、销售为基础,基地向周边各大型乳品加工区的影响和渗透,使各加工企业,均建设无公害奶产品装臵;以鲜奶质量和销售服务的优势吸引伊利、光明、妙士等销售伙伴,进入优质优价的原料奶竞争氛围中来,和周边农户合作。

以无公害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形成饲料原料(无公害粮食)的优质优价的竞争机制,以扩大无公害生物有机肥料的声誉和农民选用生物有机肥的积极性。

提倡以无公害饲料饲养奶牛的无公害饲料对普通养殖小区散户的影响和渗透。

3、建厂环境和条件的竞争优势

1)建厂环境的竞争优势

据XX省畜牧科技服务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的评价;目前在XX搞养殖,蒲城地理位臵优越、气候温和、工业污染少、环境质量优良、养殖场远离村庄,外界隔离好,是理想的养殖地方。

2)企业的竞争优势

该奶牛养殖厂占地500亩,未占用农民耕地,周边公里内无居民区,10公里内无工厂区,周边无矿山、水源、空气等污染源。奶牛按全封闭式养殖;紧靠养殖厂周边将全部优质树木绿化,为养殖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农作物原料、玉米、青贮玉米的种植均在养殖场的周边20公里范围内;项目建设地距主公路12公里,距铁路3公里,距乳品加工企业50公里,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形成自我平衡。

4、资源配臵和资源节约的优势

本项目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来配臵资源,节约资源,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绿色牛奶。本项目生产的绿色牛奶,不仅占有市场竞争优势,而且将会带动新的生产绿色牛奶的项目产生;本项目在建设一期工程时,即预测未来市场的这种变化,项目在二期建设时加大科研中心的建设和循环产业链的完善,提高牛奶质量,保证无公害,降低成本,提高奶牛单产量,从饲料加工——生产鲜奶——乳品加工——产品包装,全部实现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目标。

4.3 价格优势与营销策略

1、价格与价格策略

1)养殖基地与散户养殖相比,具有规模、资金、管理和品牌方面的优势;与一般的规模化养殖企业相比,有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优势和生态园区循环产业链低成本的优势。依此为基础实行差异化经营,在合作伙伴中标明优质优价,即在保证鲜奶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标定优质价格,以提升品牌效应。

综合其它成本分析,本项目投产后每生产一吨鲜奶的成本低于单一养殖奶牛的养殖厂约220~240元左右。

2)投产初期略低于市场价格的策略

项目投产初期在无公害的绿色鲜奶品牌统一战略宣传和推广之下,吨奶市场销售价格可略低于市场其它优质鲜奶价格3~6%,与普通奶价格持平。项目的整体效益仍然高于其它单一养殖项目。

3)在无公害绿色奶信誉确定后略高于市场价格的策略

在无公害绿化奶在市场确立地位和信誉后,在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加工绿色鲜奶的生产线投入建设和生产后,在市场认可绿色奶品后,本项目的鲜奶售价采取略高于普通奶的价格4~6%的价格策略。

2、营销策略

1)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行业组织在农户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本项目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尤其是项目区域的居民、奶农和农户,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是项目建

成后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在政府的支持协调和企业的配合下,成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作为经济实体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起衔接和桥梁作用,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协会与企业和农户的关系,保证农户按照合同生产后获得应得的利益,也保证企业的产品以帐方式给农户后收回相应的无公害农副产品。

充分利用目前奶源缺短的机遇,至少于二个以上的大乳品企业合作,在竞争中巩固自已的价格和销售优势的策略。

2)一定的力量借助政府宣传手段,各农民、养殖散户宣传规模化、无公害养殖,改变耕作观念,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无公害粮食、饲料、奶品的科学普及的策略。

3)与政府合作,引导和教育农民、养殖散户、科学、安全效率养奶牛、种植无公害农作物、增产增收、从大环境保证饲料来源无污染,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从而扩大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的策略。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5.1 奶牛场工艺流程方案

奶牛购进→观察、检疫→入场养殖→机械化挤奶站挤奶→统一收购

5.2 机械化挤奶站流程方案

奶牛入站→乳房清洗、消毒→挤奶→计量→预冷→外运销售

5.3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分析

奶牛的饲养管理一般分犊牛、育成母牛和成年母牛三个阶段。

1、犊牛是指出生后至6月龄的奶牛。新生牛犊应单圈个体饲喂;必须及早吃到初乳(一般原则是每天饲喂乳量为犊牛体重的8%~10%),并逐步补喂精、粗饲料;注意加强运动和牛舍卫生,每日对牛体刷试二次。

2、育成母牛是指6月龄后至产犊以前的奶牛。在饲养方面,一般在运动场上设饲槽,放入多汁饲料及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饲(半青料日饲喂量保持在2~2.5kg,每天喂两次);对育成母牛的乳房按照规范进行按摩,加强育成牛运动,让其自由活动;注意牛舍卫生。

3、成年母牛主要分为干乳期、泌乳期、以及夏季的饲养。从饲料的比例、营养需要、饲养过程、日常管理、挤奶、配种等方面,严格执行《高产奶牛管理规范》。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1.场址选择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要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应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其他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2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的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0~3月龄母犊牛占12%,直接出售的公犊牛占12%,3~10月龄小育成牛占20%,10月龄至2岁的大育成牛占35%,2岁至初产的青年牛占20%。 2.牛舍的设计保温型牛舍是指在冬季舍内的温度保

持在4℃以上。此类型牛舍必须有好的绝缘材料来保持奶牛舍的温度。同时要求通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在冬季具有良好的除湿功能,在夏季能够排出舍内的热量。 常温型牛舍是冬季舍内比舍外稍微暖和。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除湿,并保持舍内的温度比舍外的温度高大约5~10℃。屋顶的绝缘材料能够减少冬季舍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的热辐射。 3种基本类型的牛舍分别为拴系式、散栏式和散放式。拴系式牛舍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通,每头牛有一个分开的牛床,在饲喂、挤奶和梳刷时都是针对单独个体的。拴系式牛舍的跨度通常在10.5~12.0米,檐高为2.4米,牛床的规格见表1。 散栏型牛舍通常适合饲养50头或更多的奶牛。牛舍内的采食区和休息区是独立的,奶牛不用拴系,牛舍内40头奶牛设置一个规格最小为3米×3米的隔离栏。3月龄以下的犊牛须要在规格为1200毫米×3500毫米的犊牛岛中饲养。3~10月龄的小育成牛须要在2.2平方米/头的育成牛群饲养栏(有卧床)中饲养。有的奶牛场可能采用散栏式饲养,其规格参见表2。 5.后备牛及牛奶牛饲养区保持后备牛与泌乳牛分开

奶牛自由卧栏的设计要求及标准

现在规模化的奶牛场都采用自由卧栏、智能管理设施、TMR、挤奶厅等工艺饲养奶牛,所以,建设奶牛场时安装自由卧栏很常见。据调查显示,养奶牛应用自由卧栏不仅可以提高奶牛舍得利用率,减少牛 乳房炎的发病率。但是,如果想要达到这些良好的饲养效果,还需对自由卧栏进行合理的安装设计。 一、自由卧栏的设计要求 奶牛自由卧栏是由隔栏和牛床两部分组成,隔栏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悬臂式和支撑式。悬臂式就是直接固定在前立柱或前方墙壁上,

施工方便,对牛床垫料的整理也方便。支撑式需要前支撑、后支撑,在施工上需要混凝土浇筑支撑腿,使用过程中,卧栏的支撑腿容易被腐蚀,同事也不利于移动和重复使用。在当前国内外牛场中,金属材质悬臂式比较受欢迎。在奶牛场实际中,自由卧栏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舒适性好。在满足生产管理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模仿草地的环境,表面柔软、干净平坦、宽度长短合适,前部要留有充分的前冲空间,奶牛起立时能向前伸腿,卧下时头颈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并能将头弯曲到身体一侧休息,腿、乳房、尾部都能在牛床上,排粪排尿应排到牛卧床以外的清粪通道上,不污染或少污染牛床。 2、高度适中、便于清粪。牛床后沿(挡墙)高度不可过高,否则易引起奶牛恐惧心理,但过低时容易被清粪时污染,后沿的高度一般取决于清粪方式,采用漏粪地板或刮板清粪方式,可选择20cm高度;采用水冲清粪应提高到25-30cm高度;拖拉机清粪与牛舍长度过长,应考虑分段清理、增加清粪次数的方法,后沿高度应为20-30cm。 二、自由卧栏的设计标准 1、如上图一样安装好奶牛自由卧栏,然后再自由卧栏的下方铺上垫料,垫料可选择工程沙土、清洁干草、干燥的沼渣等,垫料厚度不少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1.选址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 燥、背风向阳、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水源充足,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 产、生活用水;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2.布局 奶牛场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生活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及化验室等生产性建筑。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3.牛舍 牛舍 为封闭式牛舍,有四壁、屋顶,留有门窗。窗户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采光。

基础 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墙壁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地面要求致密坚实,水泥地面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牛床 应有一定的坡度,有一定厚度的垫料,沙土、锯末或碎秸秆可作为垫料,也可使用橡胶垫层、微生物菌床等。 牛栏应采用自由卧栏。自由卧栏的隔栏结构采用悬臂式和带支腿式,原则上使用金属材质悬臂式隔栏(菌床除外)。 牛舍面积 泌乳牛舍建筑面积按照每头泌乳牛不低于10卅建设 4.青贮窖 青贮窖(含平贮)要选择建在排水好,地下水位低,防止倒塌和地下水渗入的地方,要求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作,密封性好,防止空气进入。设计容量要保证每头牛不少于1 0 立方米。 5.草料库 根据饲草饲料原料的供应条件设计,饲草贮存量应满足3?6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精饲料的贮存量应满足1?2个月生产用量的要求。 6.挤奶厅 挤奶厅包括挤奶大厅、待挤区、设备室、储奶间、休息室、办公室等。挤奶厅应建在养殖场(小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挤奶厅通风系统尽可能考虑能同时使用定时控制和手动控制的电风扇;墙面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洁。 7.其他配套设施 电力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日期:2010-07-27 16:31编辑:超级管理员来源:赫斯坦奶农俱乐部查看:31次 李德生张修刚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选址,然后根据选址面积确定奶牛饲养规模。在确定饲养规模后,按照牛群结构各类牛只比例,确定牛舍建筑数量和面积。当前我国奶牛业正处于发展中,奶牛场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又缺少牛场工作实践,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建设投资数千万人名币,应尽量减少设计建设失误带来的损失。 1、牛群结构划分 我国奶牛场基本以自繁自养为主,奶牛场饲养的有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专业以经营后备牛饲养的在国内尚未形成,谈到奶牛场饲养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后备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围产期牛。泌乳牛又分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场将初产奶牛集中饲养,单独组建牛舍。围产期牛也可分为: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犊牛: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统称犊牛,具体又可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犊牛。后备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称,7-18月龄称为育成牛,为了方便管理、可根据设计饲养规模,按出生月龄分别将相近的3个月龄牛为一个群体饲养,我们将其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两个群体,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17月龄为大育成牛。18月龄以上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为初妊牛和重胎牛两群体。 2、牛群结构与饲养工艺 现代规模化奶牛饲养工艺强调分群饲养和群体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现代饲养工艺和机械化。首先是落实TMR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同时也方便机械挤奶以及对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犊牛要求个体单独饲养,避免哺乳时争抢的应激和相互吸吮现象。哺乳期一般为45-60天为宜。犊牛去角是一项很重要的驯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过程中,牛只争斗所造成相互伤害。 断奶过渡期是指断奶后至4月龄以前这一阶段,强调饲喂优质粗饲料和营养浓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饲喂发酵饲料和多汁青饲料,并采取小群饲养。 育成牛饲养特点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干物质75%),控制能量饲料的含量和低质粗饲料的用量。为方便管理,将达到和接近配种月龄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发情观察及配种。

牛场设计方案_牛场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牛场设计方案_牛场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牛场与牛舍设计需要考虑牛场的性质和规模饲养阶段,主要生产指标,饲养管理方式等,做出牛群结构及建筑物的合理初步安排。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通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选址一般遵循原则为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形开阔整齐,水源取用方便,合乎卫生要求,土质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地势便于防疫,周围无传染源。 牛场分区规划布局。牛场的规划设计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场区建筑物的布局在既做到紧凑整齐,又兼顾防疫要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牛场一般包括3~4

个功能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粪便污水处理区、病畜隔离区,分区规划先从人畜保健的角度出发,使区间建立佳生产联系和环境卫生防疫条件,考虑地势和主风方向进行合理分区。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①牛场生活区指职工文化住宅区。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②牛场管理区。包括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等建筑物。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 ③牛场生产区应设在场区的较下风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消毒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出入生产区,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生产区的畜舍要合理布局,按科学的饲养模式布置畜舍,各畜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以上的防火距离。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要布置在适当位置,便于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困难。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1.水源:要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2.水质:要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的规定,达到畜禽生产要求。 3.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周围土地:要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周边有效种植土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粪污的最终消纳能力,一个1000头奶牛场每年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0吨尿素,150吨过磷酸钙,110吨硫酸钾, 每年需要3000~5000亩土地消纳。 5.气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荷斯坦奶牛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15℃,最佳生产温度区为10-15℃。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在建筑牛舍时要因地制宜。例如,南方的特点主要是夏季高温、高湿,因此,南方的牛舍首先应考虑防暑降温和减少湿度,而在北方部分地区又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 6.饲料资源: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7.交通:要便利,牛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饲料、粪便进出。因此,牛场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近的地方。 8.便于防疫:场区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一般道路不小于500米;距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小于2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9.供电:充足、可靠,并保证电力供给,现代化牛场机械挤奶、牛奶冷却、饲料加工、饲喂以及清粪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电力。 10.养殖规模:场地的大小应符合养殖的规模,根据我们规划、建设牛场的经验,选址时可按每头成母牛70-80m2估算所需占地面积。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随着奶业的发展和对奶牛养殖扶持政策的出台,奶牛业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投资奶牛养殖的企业和个人纷纷涌出。但目前我国奶牛场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在奶牛场基本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均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化建设。对此,通过查阅资料,特意挑选了奶牛场建设中选址、布局、卫生、粪便处理和绿化以及其他一些方面做以简单介绍。 1、选址 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环境幽静、排水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没有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它污染的地方。要求位于居民点的下风向。远离铁路、公路、城区、河流、工厂及其它畜禽饲养场1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m以上。 同时,建场要考虑好水源.一定要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要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如果没有合适的水源将直接影响奶的品质.给牧场后期运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奶牛场周围最好有利于建设防疫沟或者防疫林带和绿化带,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供应地和牛粪的处理消纳地。 2、布局 整个牛场应科学合理地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废弃物处理区三

个功能区。根据动物防疫需要,场内应建有消毒室、兽医院、隔离舍、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牛场的生产区应设置在上风高燥处,兽医室、隔离舍、贮粪场、无害化处理间和污水处理池应设置在下风较低处,并与畜禽舍保持100—300m的间距。场区内道路布局合理,运输饲料、畜禽、畜禽产品的道路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防疫、卫生保健和隔离消毒 必须加大牛场的防疫力度.以保证牛场疫病的零发生率。如口蹄疫在过去每年防疫两次的基础上可再加强一次:针对布病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要定期检测,阳性牛只及时淘汰;结核检测也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淘汰阳性牛只。 牛场要制定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每年的保健性修蹄、浴蹄,以及牛场全场的驱蚊灭虫等都应制度化。 奶牛场与外界的界线要划分明确,集约化、规模化的奶牛场四周应建有较高的围墙(2m以上),防止区外人员及其它动物进入。大门、各区域以及各牛舍人口处,应设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等。其中。牛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与大门同宽,不低于运输车车轮一周半长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大门两侧有一侧要设门卫值班室,另一侧设消毒、淋浴、更衣室等。进入牛场的人员及车辆要严格消毒。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照射时间必须保证在3-5min,否则会流于形式。 4、粪污处理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方法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投资发展奶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许多奶牛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此,笔者深入奶牛场进行调查,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奶牛场建设管理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和加强的一些问题,现阐述如下: 1、奶牛场的设计和建造 牛舍是饲养奶牛的工作场所,也是奶牛生存的空间,科学而合理的建造牛舍不仅为我们从事奶牛饲养工作提供舒适方便的场地,提高劳动效率,更能给奶牛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条件,这对奶牛减少疾病,保证健康,充分发挥生产性能都有重大意义。 建舍场地选择 奶牛场要选择地势干燥、向阳、易于排水、交通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的地方,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风,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好,对于交通、堆放草料及火源等方面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后方可确址。 牛舍的设计和建设 牛舍要采取双列对尾式设计,如有集中榨乳处也可采取对头式,舍门应在南侧开中门,牛舍屋顶为双坡式屋顶,这

种形式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天棚要有一定厚度,并且要选用耐腐蚀和吸水性能好的材料建造,这样的天棚能保证隔热保温性能好,还能避免舍内潮气凝聚滴水,天棚距地面的高度应掌握在280-300cm,过低牛舍内空间小,空气污浊且舍内显得阴暗压抑,过高则空间大,舍温容易降低而不利于保温,一般按舍内奶牛头数确定天棚高低,牛多则适当提高,反之则可低些。舍顶上要留通气孔,通气孔应设在尿道沟正上方屋顶上,这样通气时冷热空气交汇形成的水滴直接滴入尿道沟内,通气孔装有活动盖板,根据天气及舍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决定开放或关闭。采光窗应宽大明亮,位置应尽量高,以便照到北列奶牛,朝阳的窗户设置要多于阴面,这样夏季既方便空气流通,冬季又可减少阴面窗户散热,每头成奶牛牛床宽为120cm,长为180cm,北方寒冷,地面潮凉,牛床上应铺硬质木板,木板表面刨糙,防止平滑造成奶牛滑倒,牛床前高后低,坡度为1-1.5%,牛舍外要设运动场,为保证运动距离,运动场应参照每头牛20平方米设计,夏季运动场应设凉棚,并放置足够数量的水槽,保证奶牛随时有足够饮水。 2、奶牛的选择和鉴定 在奶牛场的生产过程中或是奶牛场外出选购奶牛时,无论是成牛,育成牛还是犊牛在选择和鉴定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在有资料和记录详细的奶牛场,选择的准确性可能更可

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奶牛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牛奶的质量奶牛生产效率。一个设计合理的奶牛舍不仅能够给奶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工人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工作条件。 在规划设计时需根据待建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工艺、气候地理条件和地势地貌,认真考虑各功能单元的布局,如饲料贮存、牛舍排布、牛奶的处理、饲养管理流程、饮水条件、卧床设计和粪污收集处理等,这些都将影响整个奶牛场正常运行的人员配置和生产效率。同时奶牛场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国家设计规范,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就应当调查清楚。 确保奶牛场有一个24小时能够供水的水量充足、水质可靠的好水源。一头泌乳牛每天饮水量在135L左右,理想的饮水温度应在5—10℃。供水管埋在地面冻层下,可以保证饮水在夏天清凉,冬天防止水管冻结。在散栏式牛舍中饮水槽的实际饮水面面积按照每50头0.5m2米计算。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现代化奶牛场需要有一套可靠的备用发电系统。 场址选择 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 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只能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这样的运动场很容易被晒干并且便于管理。 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者其它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的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两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 母犊牛(0~3月)12% 公犊牛(通常是直接出售) 12% 小育成牛(3~10月)20% 大育成牛(10月~2年)35% 青年牛(2年~初产)0-20% 牛舍的设计 牛舍应当从防风、除湿及冷热应激方面保护奶牛。无论牛舍采用保温型还是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 1.1 选址 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 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奶牛场建设标准

奶牛场建设标准(DB37/T308-2002) 四方畜牧日期:2010-06-2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舍饲、散放式饲养奶牛场的场地、布局、建筑、废弃物减量与无害化处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00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39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拴系舍饲 牛只平时在运动场逍遥运动,不能自由进出牛舍。刷拭、挤奶、喂草、喂料操作均在牛舍内进行。牛只在牛舍中固定床位并拴系。 3.2 散放式饲养 运动场与牛舍相通,牛舍采用密闭舍或棚舍,牛只可自由进出。挤乳在挤乳厅进行。在运动场四周或牛舍内设置饲槽,喂给饲草或全混日粮,挤乳时喂精料。 4 要求 4.1 建设规模 4.1.1 建场规模 奶牛场的建设应综合考虑资源、资金、技术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在市场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以此为依据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 4.1.2 建筑规模 本标准所称的奶牛场建设规模划分大、中、小型,按以下标准确定。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1.1.4 法人代表:徐义民 1.1.5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1.1.6 建设地点: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 1.1.7 建设规模: 新建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1 个,存栏奶牛 5000 头,其中成年母牛 3000 头,后备母牛 2000 头。基地圈舍建筑面积 52187.4m ;新建标准化挤奶厅 1 座,面积 4830 m 。 1.1.8 建设期限:2011 年 8 月-2012 年 8 月 1.1.9 建设内容: 新建泌乳奶牛牛舍 2 栋,面积 44807.4m ;新建犊牛牛舍、产房 1 栋,面积 2160 m ;新建挤奶厅 1 座,面积 4830m ;新建奶牛场配套辅助设施 129910 m 和公用设施;新增全日粮饲草搅拌机

3 台套。 建设目标: 项目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奶牛场,项目建成达产后,基地场高产奶牛养殖规模达到 5000 头,泌乳牛群年均产奶量 9 吨/头,年牛奶总产量 2.7 万吨。 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7397.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6897.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 资金筹措: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3 个股东出资,其中: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 3860 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国资公司出资 3450 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国资公司出资1290 万元。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筹集 8297.33万元剩余项目建设资金及 500 万元铺地流动资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内容单位数量备注 1 产品方案 2 生鲜乳吨27000 3 出栏母犊头 1560 4 出栏公犊头 240 5 淘汰母牛头 600

现代奶牛场建设设计探讨

现代奶牛场建设设计探讨 2009-11-24 来源:养牛技术作者:养牛技术 现阶段养牛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奶牛场设计的重要性显的日益突出,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 现阶段养牛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奶牛场设计的重要性显的日益突出,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牛奶质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规模奶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奶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已是奶牛养殖业的当务之急。 一、牛场规划布局 1.选场原则 ①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的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及风口处,以免排水和冬季防寒困难。地形要开阔整齐,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避免狭长和多边角。 ②土质良好土质以砂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及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可防止蹄病的发生。 ③水源充足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④草料丰富奶牛饲养所需的饲料量大,不宜运输。所以牛场应建在距饲料资源较近的地点,以保证饲草料及时充足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⑤交通方便饲草饲料的购入,牛奶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因此,奶牛场应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⑥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⑦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 2.场区规划原则 奶牛场一般包括3~4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区、生活区、病牛隔离治疗区和粪尿污水处理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生产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主要指养牛设施及饲草料加工、存放设施;生活区指办公室、食堂、厨房、宿舍等区域。 ②风向与水的流向依冬季和夏季的主风向规律,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避免与饲养区在同一条线上,即生活区不在下风口,与饲养区错开,生活区应在

奶牛场的设计

奶牛场设计与规划 前言 作为奶牛养殖业者,追求和实现奶牛健康、优质、高产、高效、和谐、可持续是基本目标。因此,不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也要有奶牛场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适用的饲养工艺,只有给奶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奶牛的健康和奶牛场生产的高效率运行。 目前国际和国内流行的奶牛场设计(红色为增加,下同)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散栏饲养。它主要由以下的环节组成如全混日粮饲喂、机械厅挤奶、机械或人工结合清粪。在奶牛场建筑与牛舍环境控制上与国际接轨,主要是体现在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奶牛的舒适、环境干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考虑合理的养殖规模以及管理实现智能化。环境上要创造适宜奶牛生产生活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粪污无害化处理、防疫安全隔离等。 目前在国内,机械化和智能化在规模化奶牛场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具体包括智能化挤奶设备和TMR饲料搅拌车。在管理上全面实行EDT系统管理:E指奶牛生产环境的全面控制;D指奶牛群生产性能改进的测定系统(DHI),是在北美地区推行的改进奶牛品种和提高牛群生产性能的记录量化管理方式;T是指TMR全混日粮饲喂方式。三者全面配合,从环境、奶牛品种以及饲料饲喂上协同达到提高奶牛场效益。同时结合“奶牛场或奶牛养殖小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可靠性、系统性。为促进国内奶牛场的建设和发展,以下分五个专题,结合国内实际,兼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和国外发达奶业国家现代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项目总论 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天祝奶牛养殖园 (2)项目承办单位:天祝白牦牛牧业有限公司 (3)法定地址:甘肃省天祝县 (4)法定代表: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拟建地点:天祝县松山镇黑马圈河村 (7)项目承办单位概述:天祝白牦牛牧业有限公司初建于2000年,公司现在注册资本700万元。主要经营奶牛养殖等畜牧产业、饲料加工。企业管理范围规范,经营正常,符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企业注册地位于天祝县,距312国道12公里。该地玉米种植面积广大,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原料来源充足。尤其该企业自成立之日就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的关系,技术力量有充分的保障。企业作为当地重点项目,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乡村两级的关心扶持,在税费征收、占地征用、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筹建依据 (1)奶牛养殖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对促进畜牧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奶牛养殖有政府导向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务院专门为此下发了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务院已经决定将全部产奶的奶牛纳入良种补贴范围,还将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扶持。 ( 3)奶牛养殖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4)奶牛养殖可作为农村循环经济开发试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新的途径。

奶牛场标准设计要求

1. 未来5年牛场建设风险不大近来许多人想投资牛场,但看到已有很多人在建牛场,不知到底是否还可再建奶牛场? 根据美国一百多年的奶牛业发展历史以及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乳业发展史来看,中国乳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距离生产消费基本平衡的成熟乳业发展阶段,至少还需20年的发展历程。 当前中国乳业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国内奶牛养殖业增长速度只能达到10%,支撑中国乳业发展的是国外奶粉的大量进口。基本可以确定的是2008年前中国原料奶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不会改变。如果将来中国奶酪消费能够在社会大众中流行起来,则更长期的奶业持续发展也可无忧。 2. 牛舍的主要类型与总体规划中常见的误区在我们接触的很多客户中,他们拿出的规划设计图,给人的最明显的感觉是整个牛场的布局杂乱无章、分群不清晰、牛舍的建筑型式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奶牛年龄发育、泌乳周期来科学地区分和设计相应的牛舍。一个牛场中常见的牛舍类型按照国际分类(主要依据饲养方式结合建筑形式分类)有四种形式:拴系/颈夹牛舍、散栏牛舍、单独牛栏、混群大牛栏。 拴系牛舍指的是奶牛休息、饲喂、挤奶均在同一地的牛舍,是流行于20年代美国适用于当时手工挤奶方式的牛舍,经过50年代提桶挤奶机、70年代管道挤奶机的发展,具体工艺上有所改进,但国内50年代的牛场借鉴国外30年代的建设标准,国内八九十年代改进不大,近年来许多建设者照搬照抄,未能领会其发展的内涵。目前多在产房使用。散栏牛舍是在国外60年代末出现,在80年代开始成为泌乳奶牛舍发展的主流方式,主要是指在挤奶厅统一挤奶,在牛舍中有独立分开的休息躺卧区与饲喂采食区,且每个牛有单独的卧床。散栏牛舍起始于散放牛舍,散放牛舍是指奶牛休息与饲喂区分开,休息区铺有垫草,所有奶牛均在此休息,但奶牛与奶牛间没有分隔物,占地面积大,耗用垫草多,目前已基本过渡到散栏牛舍。 现在的混群大牛栏可近似的看作为散放牛舍,但面积要小,牛头数一般仅为6-8只在一起,适用于断奶犊牛(3-6月龄,3-10月龄)。单独牛栏多指犊牛栏,国内又称犊牛岛,犊牛栏每头牛一个牛栏,有的可移动。主要用于6月龄以下犊牛,特别是2或3月龄前的犊牛。因此不同的牛群牛舍类型应有所区别,一方面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又可在科学的基础上节约成本。按国内常用的建筑形式分类有开敞式、半开敞式、有窗式三种形式,开敞式多用于南方地区或后备牛舍,半开敞式多用于华北地区或成乳牛舍,有窗式多用于产牛舍(产房)或北方寒冷地区。 2规划中另外常见的问题有:距离主干道、周围居民点不合乎防疫要求;选址区内有高压线路而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牛舍朝向选择没有与我国地理气候特点相适应;场区内缺排水规划;挤奶厅位置设置得不特别合适;场区净污道没有合理的区分;饲料区精料库、干草棚、青贮窖的位置与建筑形式选择不科学。总之规划简单、粗放,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要么是农村民用建筑的简单翻版,要么是工业厂房的生搬硬套,本质上反映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的小农经营思维,与21世纪WTO时代市场化商品经营、国际化标准生产观念不适应。总的来说在牛场建设中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但有的投资并不低,而用的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畜牧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 3. 总体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可选择的答案总体规划过程是投资者咨询考察的过程,是投资者与设计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工艺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由设计师闭门造车主观推断的轻率的决定,也不是投资者非专业地无科学根据地自造或盲目地轻率地照抄他人有缺陷的设计。因为每个牛场要实现高效生产,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环境,为劳动者提供方便的工作环境的目的,都离不开投资者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资源的限制,都必须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满足生产的需要和投资者的喜好。下面是需要沟通的常见问题。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国内新建规模奶牛场,大多都冠以“现代化”,“XX现代化奶牛场”或“XX现代化示范牧场”随处可见可闻。那么什么样牧场才是现代化的呢?这里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个现代化牧场,从规划设计、工艺技术、土建施工、设备选择安装,到项目筹建和牧场经管的团队组建培训等全过程,应最大程度地采用国内外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最大程度地吸取现有牧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或不合适、不妥当的)。 就现阶段,一般来说现代化牧场,在饲养模式,工艺及、管理手段上的特点为:散栏(或散放)饲养(与传统牧场之区别),TMR饲喂, 挤奶厅式挤奶,机械或括粪板清粪,粪尿污水处理和利用符合生态环保标准要求。全场全过程运作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牧场管理技术团队理念新颖。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操作技术。奶牛的生活生产环境是良好的、舒适的、愉快的、健康的。 一个现代化的牧场不仅其工艺技术先进及其所配套的设施和设备是科学的、合理的,牛群是健康的,而且其运行管理也是先进的高效的。员工工作生活也是丰富的,快乐的。它的投资是合理的、科学的、节俭的。 国内常见有些牧场,豪华牛舍(其实只要牛只舒适即可),那些与养好牛关系不密切的,仅仅为满足少数群体的眼球的外观装饰布置,例华丽门卫、参观道、参观大厅、围墙、办公会客楼、过度的绿化园林投资等等,实际上这些不属于现代化牧场的范畴。

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一个现代化牧场的唯一目标是获得更高牛 奶产量、更优的牛奶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除此之外,而不应过多的掺入其他外观性的目的,以增加日后牧场运行成本。 现在有些地方某些牧场的豪华的附属设施,误导了人们对现代化牧场的认识。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牧场,必须也应该达到: 1、有较高的牛奶单产水平,由于各地气候、资源、技术条件不一,要求也不同。但至少远高于当地奶牛业的平均水平。 如果新建牧场初期尚还不能达到此目标。三年过渡期后应该实现的,否则应从设计、施工、设备、投资、管理上找原因。加以改进。 2、有较优的牛奶质量,包括理化生物和卫生各项指标。 3、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目前水平,至少全员人均养牛50头以上。 4、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果。粪尿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农牧业循环经济得以完美的实现和运作。 5、在同等市场环境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奶牛场建设方案1.doc

奶牛场建设方案1 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第1章概述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1.1.3项目拟建地点 越南XX牛场 1.1.4建设目标 通过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的建设,处理XX奶牛场10,000头奶牛的粪污,生产清洁能源,减少奶牛场环境污染,减排温室气体。厌氧发酵每天生产沼气10,800 m3,沼气用于发电,日发电21,600 kW·h,电力上网出售,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于周边饲料地、果园。既开发了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了资源,又改善了环境,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1.5建设期限 2014年7月—2015年10月

1.1.6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该项目在工艺选择和方案设计中,采用热电肥联产模式和高浓度全混合(CSTR)中温厌氧工艺。项目所生产的沼气全部用来发电,并入电网销售;利用发电机余热为厌氧反应器供热;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经过固液分离,沼渣用来生产 固态有机肥,沼液用于牛场周围饲料地和果园的有机肥料;在非用肥季节,沼液进入氧化塘净化处理达到畜禽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1.1.7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处理越南XX 牛场(一期)1万头奶牛粪污,牛粪240吨/天,牛尿240吨/天,冲洗水167吨/天。 本项目建设用地240亩,新建匀浆池1,000 m3、厌氧反应器6,000 m3×2座、双膜干式贮气柜1,000m3、后发酵池17,000 m3、沼液贮池17,000m3、氧化塘50,000 m3,沼渣贮存间1,000 m2、发电机房200 m2、管理房108 m2,以及相应的配套室外工程和管道工艺设施;1064 kW进口发电机及余热利用系统1套,沼气火炬系统和CDM监测设备1套。 项目投产后,日生产沼气10,800 m3,每天发电21,600 kW·h。年生产有机肥沼渣1万吨,沼液21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4万吨CO2当量。 1.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4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建投资790.73万元、

标准化奶牛场详细图纸设计.

0.5% 0. 5% 0. 0.5% 700 600 100 1|||"|| 陶离牛含国1: 100 讪m:血改扩建200头奶牛模型隔离牛舍施工图02

f w J aa 扌一?」 g J co } ma 士 ? ~~? ??

改扩逮200头奶牛模型贮贅场施王图08T 12 6@1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D M2024 D 12 0.00 C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 C 6@150 12 M2024 B M2024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B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50 3.50 3.00 1.50 131 9 7 1 6 5 2 4 3 1670 17 835 00 17 00 0.000.20 -0.20 5.70 5.50 3.50 2.40 1.50 0.00 -0.20 0.20 3.30 5.70 5.50 3.50 2.40 1.50 0.00 -0.20 0.20 3.30 12 1 2 3 4 5 6 7 8 9 6@150 12 D M2024 M2024 D 12 6@150 C 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 奶牛场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对奶牛生产和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多年来,研究人员对奶牛生产和奶牛场建设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奶牛场的设计和建设因而得到不断改进。奶牛生产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牛场建设投资来换取最大的奶牛产奶量、繁殖率和奶牛健康,通常的做法是尽可能延长挤奶厅工作时间以降低牛均固定投入。这种情况下,奶牛场需要精心管理以保证建设投资的安全。 奶牛场设计必须考虑的几点要素: ▲最大限度地方便奶牛接近饲料和饮水是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 ▲奶牛舍型式的选择很重要——不能单纯考虑散栏式牛舍的原始投资成本。 ▲限定奶牛离开饲料和饮水的时间——使奶牛在挤奶过程中的应激降到最小。 ▲奶牛舍设计时要避免不利于奶牛合理分群、转群和正常运动的建筑瓶颈。 ▲奶牛场设计应将奶牛在待挤区和牛舍内的热应激降到最小。 ▲硬化地面是奶牛生产管理的需要,软质地面对奶牛是必需的。 挤奶中心(挤奶厅、待挤区和返回狭道) 减小奶牛在挤奶过程中的应激非常重要,因而挤奶厅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考虑将奶牛离开饲料和饮水的时间尽可能降到最低。合理设计挤奶通道和挤奶厅出口的尺寸可以减少奶牛往返挤奶厅的通行时间。目前,鱼骨式、并列式和转盘式挤奶厅是挤奶厅建筑的主流型式。转盘式挤奶厅要扩大容量比较困难,而并列式和鱼骨式挤奶厅扩大容量就容易的多。 典型的挤奶厅容量设计为:每天2次挤奶,每次挤奶时间10小时;每天3次挤奶,每次挤奶时间6.5小时;每天4次挤奶,每次挤奶时间5小时。以此为标准的挤奶厅设计容量包括了清洁和设备维护的时间。设施及牛群规模的确定应基于每个泌乳牛群的挤奶时间:60分钟/每天2次挤奶;40分钟/每天3次挤奶;30分钟/每天4次挤奶。在此挤奶时间框架内确定的牛群规模大小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奶牛离开饲料和饮水的时间。 待挤区是奶牛面对的最大挑战。待挤区应考虑降温措施以降低奶牛在此区域的热应激。待挤区容量设计基于每头奶牛1.35 m2(一群奶牛需要的最小空间)。如果待挤区是非水冲式设计,则应增加25%的设计面积,以便在赶牛门向前推进到第一群奶牛挤奶接近完成时容许第二群奶牛进入待挤区(Smith et al., 1997)。 返回狭道的宽度取决于挤奶厅一侧的牛位数量。如果牛位数量在15头以下,则狭道净宽度0.92m就可以;如果在15头以上,那么返回狭道理想的净宽度应为1.5-1.8m(Smith et al., 1997)。 牛舍到挤奶厅的通道宽度应根据牛群大小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每个泌乳牛群小于150头的情况下通道宽度应设计为4.3m;牛群在150-250头时,通道宽度增加到5.5m;251-400头时为6.1m;牛群大于400头时,通道宽度应达到7.3m (Armstrong 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