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料机液压系统

上料机液压系统

上料机液压系统
上料机液压系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机制xx

学号:xxxxx

姓名:xx

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2上料机示意图

目录

一.工况分析 (1)

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4)

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5)

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8)

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8)

六.液压缸的设计 (10)

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

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

九.致谢信 (14)

十.参考文献 (15)

一、工况分析

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1、运动分析

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

环图,如下图所示:

快进

工进

快退

2、动力分析

动力分析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1)工作负载:N F F G L 670012005500=+== 2)摩擦负载“2

sin ?=N

f fF F

F---摩擦因数a---V 型角,一般为90°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N F N 60=

取,1.0,2.0==d f Fs 则有 静摩擦负载:N F fs 97.1645sin 602.0=?=ο 动摩擦负载:N F fd 49.845sin 601.0=?=ο

3)惯性负载

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

t

v

g G ma F ??=

=G---运动部件的重量(N ) g---重力加速度,2

8.9s

m

g =△v---速度变化值(s m )

△t---起动或制动时间(s ) 加速:N t v g G F a 97.165.005

.08.967001=?=??= 减速:N t v g G F a 49.465.0016

.005.08.967002=-?=??= 制动:N t v g G F a 88.215

.0016

.08.967003=?=??=

反向加速:N t v g G F a 88.215

.0016

.08.967004=?=??=

下拉制动:N F t

v

g G F a a 20.7541==??=

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应平衡回路,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下表

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按前面的负载分析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机速度图(如下所示)

F/

0500m/s

V(mm/s)

50

16

0500m/s 55

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液压缸工作压力主要根据运动循环各阶段的最大总负载力来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因素: (1)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

(2)考虑经济和重量因素,压力选得低,则元件尺寸大,重量重,压力选得高一些,则元件尺寸小,重量轻,但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密封性能要求高。 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机床类,所遇初选此设备的工作压力为2Mpa 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p

F

A =

式中; F---液压缸上的外负载

p---液压缸的有效工作压力A---所求液压缸有有效工作面积 按标准取值:D=63mm 根据快上和快下的速度比值来确定活

塞杆的直径:50

55

222=-d D D 代入数值,解得:d=按标准取值:

d=22mm

则液压缸的有效面积为:

无杆腔面积:222117.313.64

4

1cm D A =?==π

π

有杆腔面积:22222137.272.23.64

4

1cm d D A =?-??=?-?=π

π

3、活塞杆稳定性的校核

因为活塞杆总行程为500mm ,而活塞杆直径为22mm ,L/d=500/22=>10,需要进行稳定性的校核,有材料力学中的有关公式,根据液压缸的一端支撑,另一端铰链,取末端系数1?=85,5.54

224====

d A J r k 则: 由上式可知:在当n=4时,活塞杆的稳定性满足,此时可以安全使用。

4.巩固走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见下表:

以上是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的表格,依照上表中的数值,可绘制出液压缸的工况图(如下)

Mpa

p

0t/s

q

(L/min)

快上慢上快下

(液压缸的工况图)

四、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是考虑一下几个方面问题:

1)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快下的时所需流量较大,且比较接近,且慢上时所需的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小效率节省能量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供油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故宜选用双联式量叶片泵作为油泵。

2)调速回路有工况图可知,该系统的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回油节流调速。

3)速度换接回路由于快上和慢上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缓解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法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实现速度换接。

4)平衡及锁紧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的时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即无杆腔)进油路上设置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了一单向背压阀。 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由于该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取其压力损失Mpa p 4.0=?∑.所以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

两个液压泵同时向系统供油时,若回路中的泄漏按10%计算,则两个泵的总流量应为min /35.91.1L q p ?==min ,由于溢流阀最小稳定流量为3L/min ,而工进时液压缸所需流量为min ,多以高压泵的流量不得少于(3+)L/min=min 。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的数值查产品目录,故应选用16161-YB 型的双联叶片泵,其额定压力为,容量效率9.0=pv η,总效率

85.0=p η,所以驱动该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可由泵的工作压力()

和输出流量(点电动机转速为910r/min )

min

109.09101623L

q p -????=求出:

查电动机产品目录,拟选用的电动机的型号为Y90-6,功率为,额定转速为910r/min 。 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和辅助元件的流量,可选用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见下表)

液压元件型号及规格

(1)油管油管内径一般可参考所接元件口尺寸进行确定,也可按管中允许速度计算,自爱本设计中,出油口采用内径为8mm ,外径为10mm 的紫铜管。

(2)油箱油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发油液中的热量,逸出混在油液中的气体,沉淀油中的污物等作用。 油箱容积根据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取其体积:

p q V )75(-=,即

V=130L

六液压缸的设计

1、液压缸的分类机组成

液压缸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活塞缸、柱塞缸、和摆动缸三类。活塞缸和柱塞刚实现往复运动,输出推力和速度。摆动缸则能实现小于

360的往复摆动,输出转矩和角速度。液压缸除单个使用外,还可以几个组合起来和其他机构组合起来,在特殊场合使用,已实现特殊的功能。

液压缸的结构基本上可分成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以及排气装置五个部分。

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设计(已经计算)

3、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常用的连接方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接,其形式与工作压力、缸体材料、工作条件有关。

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常见的连接形式有:整体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组合式结构又分为螺纹连接、半环连接和锥销连接。

3)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向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锁紧装置等。

4)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应根据密封部位、使用部位、使用的压力、温度、运动速

度的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密封圈。常见的密封圈类型:O型圈,O型圈加挡圈,高底唇Y型圈,Y型圈,奥米加型等。

5)液压缸的缓冲装置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达到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产生机械碰撞。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常见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节流缓冲装置,三角槽式节流缓冲装置,可调缓冲装置。

6)液压缸排气装置对于速度稳定性要求的机床液压缸,则需要设置排气装置。

4、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1)尽量使液压缸有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情况,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

2)考虑到液压缸有不同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和液压缸的排气问题,缸内如无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系统中需有相应措施。3)根据主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但液压缸只能一端定位。

4)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结构形式和设计标准比较,尽可能做到简单、紧凑、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

5、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缸体

材料---灰铸铁:HT200,HT350;铸钢:ZG25,ZG45 粗糙度---液压缸内圆柱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4.0~2.0= 技术要求:a 内径用H8-H9的配合 b 缸体与端盖采用螺纹连接,采用6H 精度 2)活塞

材料---灰铸铁:HT150,HT200

粗糙度---活塞外圆柱粗糙度m R a μ6.1~8.0=

技术要求:活塞外径用橡胶密封即可取f7~f9的配合,内孔与活塞杆的配合可取H8。 3)活塞杆

材料---实心:35钢,45钢;空心:35钢,45钢无缝钢管 粗糙度---杆外圆柱粗糙度为m R a μ8.0~4.0= 技术要求:a 调质20~25HRC

b 活塞与导向套用78f H 的配合,与活塞的连接可用8h 8H 4)缸盖

材料---35钢,45钢;作导向时用(耐磨)铸铁 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6.1~8.0= 技术要求:同轴度不大于m μ03.0 5)导向套

材料---青铜,球墨铸铁

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8.0=

技术要求:a 导向套的长度一般取活塞杆直径的60%~80%

b 外径D 内孔的同轴度不大于内孔公差之半

八、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由于系统比较简单,压力损失可以忽略又由于系统采用双泵供油方式,在液压缸工进阶段,大流量泵卸荷功率使用合理;同时油箱容量可以取较大值,系统发热,温升不大,故不必进行系统温升的验算。

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见3A 图纸) 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见2A 图纸) 九、致谢

本设计课题是由老师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在我们课程设计进行过程中更是得到了xx 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公式的选用、数据的处理以及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的行文过程中,xx 老师多次帮助我分析设计思路,开拓视野。在我们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xx 老师总是耐心的教导我们:要坚持到底,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课程设计虽然很枯燥,但做好后会让你感到很有成就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xx 老师都给予我们每一位学生最大的支持和帮助。xx 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她那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使我终生受益,在我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以xx 老师为榜样。再多的言语也显苍白,在此谨向xx 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xx 老师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老师,她不仅仅只是带我们的液压课程设计,她还是我们系的领导,而且还带着其他班级的课程,最重要的

是她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可想而知,xx老师有多么的忙。尽管xx老师如此的忙,但她对我们的液压课及课程设计一直都放在心上,时时教导我们:你们还年轻,不要怕吃苦,干事情要有坚持不懈,敢于奉献的精神。在和xx老师一年多的相处日子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交际的技巧。

在这里,我真诚地向我们尊敬的xx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啦!

此致

敬礼

十、参考文献

1、教材相应章节。

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液压与气动部分)冶金出版社

3、《机械设计手册》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4、《组合机床设计》(液压传动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

5、《液压工程手册》上、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料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说明书 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组员:

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能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原理图,能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液压元件,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性能进行校验算,为进一步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步骤和内容: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3)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 (6)液压缸设计; (7)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一.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1.1 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采用90度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和制动的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4500N,滑台的重量为800N,快速上升的行程为300mm,其最小速度为40mm/s;慢速上升行程为

100mm ,其最小速度为10mm/s ;快速下降行程为400mm ,速度要求45mm/s. 1.2 工况分析 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为:F=F C +F f +F I 式中F C 为工作阻力,F f 为摩擦阻力,F I 为惯性阻力. (1)工作负载 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F c =F G =(4500+800)N=5300N (2)摩擦负载 此系统的摩擦阻力为滑台所受阻力,与导轨的形状,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有关。此系统为v 型导轨,垂直放置,故为F f =fF N /sin 2 a 取静摩擦系数为f s =0.2,动摩擦系数为f d =0.1 静摩擦负载为F fs =0.2×120/sin ?45=33.94N 动摩擦负载为F fd =0.1×120/sin ?45=16.97N (3)惯性负载 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F a =ma=t v g △△G ,g=9.8m/s 2 加速:F a1=t v g △△G =8.95300×5.004 .0=43.265N 减速:F a2= t v g △△G =8.95300×5 .001 .0-04.0=32.449N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摘要 》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 -------------------2 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2 2.1.2容积调速回路 -----------------------------------------------------------------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 -----------3 }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液压上料机原理设设计与液压缸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 及液压缸结构确定 系部: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8年10月13日

一.文献综述 1.课题来源:指导老师 2.选题依据,背景情况 液压传动元件以其功率大,安装布置简便,易于控制,操作方便舒适,故障率低,便于维护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结构形态多变,工作条件恶劣地机械地应用.几十年来,液压技术不仅在农机,机床,工程机械,建筑机械,航天航空设备等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而且形成了庞大地市场.全世界液压元件市场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一,我国液压行业产值已近八十亿人民币.按其重要程度计算,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机用液压元件市场份额始终属于前五名,我国农机用液压元件需求量在四百万件以上,在国内各行业中,数量最多.进入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地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地势头.b5E2RGbCAP 液压传动技术不仅用于传统地机械操作,助力装置,也用于机械地模拟加工,转速控制,发动机燃料进给控制,以及车辆动力转向,主动悬挂装置和制动系统,同时也扩展到航空航天和海洋作业等领域.p1EanqFDPw 在新世纪中,我国液压机械行业将有明显地进步,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地应用将显出强大地生命力,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电液自动化作业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DXDiTa9E3d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液压油缸是基于以密闭容器中地静压力传递力和功率这一原理实现工作目地地.目前以其可实现大范围地无极调速,体积小,质量轻,结

构紧凑,惯性小,易于实现自动化,过载保护以及良好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当前正继续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RTCrpUDGiT (1)节能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地紧缺,各国都把液压传动地节能问题作为液压技术发展地重要课题. (2)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结合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地发展,出现了各种数字阀和数字泵. (3)运行地可靠性 液压元件地设计中,研究工作地广泛开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地发展等,使得运行地可靠性得以实现,使得液压元件地寿命得到提高.5PCzVD7HxA (4)高度集成化 机,电,液于一体地高度集成化. (5)高压,低噪音,提高密闭性等 4.主要参考文献 液压传动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手册液压分册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设计师手册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918 指导教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返回。给定的条件为: 折弯力 ;6101?N 滑块重量 4105.1?N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80mm 速度(1v ) 23/mm s ; 工作下压(折弯) 行程 20mm 速度(2v ) 12/mm s ; 快速回程 行程 200mm 速度(3v ) 53/mm 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n ,启动、制动、增速、减速时间均为0.2s 。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选择液压元件并对系统性能进行验算。 (注:折板时压头上的工作负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载力缓慢增加,达到最大折弯力的5%左右,其行程为15mm 。第二阶段负载力急剧上升到最大折弯力,其上升规律近似于线性。)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工作参数要求 2、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3、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 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技术文件件。 毕业设计(论文)预期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掌握现代液压设备的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简单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及工作中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及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2012年1月4日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负载分析 (3) 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2.2负载动力分析 (3) 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七、小结 (15) 八、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题目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 ?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折弯机参数及图片

(1000T~~~3000T/13000大型电液伺服折弯机实物图片)

机器特性及基本配置和技术参数设备名称:液压板料折弯机 技术参数:--(注:机床参数及配置如需变动敬请另外说明,作为合同附件)

控制系统配置说明简介:https://www.doczj.com/doc/bc3957234.html, 1:采用双油缸控制滑块上下运动, 2:采用机械式扭力同步, 3:配国内显数器装置 ....., 4:配正泰或西门子低压电器, 5:配国内名牌液压集成系统, 6:配旋转编码器反馈计数, 7:配进口密封圈, 8:配机床后挡料的基本配置:普通电机、普通丝杆和光杆、后挡料链轮传动控制后档料运动,9:配标准上下模具, 10:配前托料架。 一、主要零件配套厂家https://www.doczj.com/doc/bc3957234.html, 1.液压系统 ------------ 江苏运盛液压件 2. 密封元件 --------- 日本NOK公司 3.油泵 --------- 江苏鼎源高压油泵 4.电器元件 --------- 中国正泰集团 5.油缸 --------- 江苏建湖 6.电机--------------- 安徽双塔电机 7.定位系统--------------- 香港三源数控

二、机器的用途https://www.doczj.com/doc/bc3957234.html, 本机器对折弯金属板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工作精度,采用不同形状的上下模具,可折弯成各种形状工件,滑块行程一次即可对板料进行一次折弯成形,经过多次折弯即可获得较复杂形状的工件,当配备相应的装备后,还能作冲孔用。 1、整机采用全钢焊接结构,振动消除应力,强度高,刚性好; 2、机械挡块、扭轴强迫同步,精度高; 3、高精度丝杆;重复定位精度高、低噪音; 4、双机联动可折六米长板料;还可单机使用,折短板料,节能高效; 三、产品外形结构https://www.doczj.com/doc/bc3957234.html, 1.运用UG(有限元)分析方法,经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外形美观。 2.机器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液压传动保证工作时不致因板料厚度变化 或下模“V”形槽选择不当而引起严重超载事故,此外本机器具有工作平稳,操作方便、噪音小、安全可靠等特点。 3.油缸中设有机械挡块,确保滑块行至下死点的重复定位精度,以保证批量生产时折弯角度 的一致性。 4.采用德国技术进行内应力消除。 5.整体框架采用打砂方式除锈,并喷有防锈漆。 四、工作滑块结构https://www.doczj.com/doc/bc3957234.html, 1.本机器采用液压电气控制,滑块行程可任意调节,并具有点动、半自动、自动等动作规范, 采用点动规范可方便地进行试模和调整。 2.上动式折弯机设计,双油缸同时工作,操作平衡、方便、安全。 3.在下死点有保压延时功能,确保工件精度。 4.在国家相关标准条件下,折弯角度精度可达±45′。(引用标准JB/T22572-1999.) 5.有慢速下降控制的功能,操作者能更好地控制工件。 五、液压系统---- 1.液压系统可实现滑块快速 下降,慢速下降,工作速度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姓名:廖聪

学号:27 层次:本科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15机电2班 指导教师:刘方方 2017年12月 目录 任务书 (1)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 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6)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7)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8)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9)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0) 液压系统的拟定 (10)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1) 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2)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3) 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5) 压力损失验算 (15)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8) 参考文献 (19) 设计心得 (20)

任务书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滑台 自重 (N) 工件 自重 (N) 快速上升 速度 (mm/s) 快速上 升行程 (mm) 慢速上升 速度 (mm/s) 慢速上 升行程 (mm) 快速下降 速度 (mm/s) 快速下 降行程 (mm)800450040350≤1010045400 请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1 上料机示意图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谭晓波学号:201010601154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级机制四班 指导教师:杨光春职称: 2013年06 月12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N 5 103.1? ;滑块重量 N 4 105.1? ; 快速空载 下降 行程 200mm,速度(1 v ) 22/mm s ;慢速 下压(折弯)行程 30mm , 速度(2 v ) 11/mm s ; 快速回程行程222mm 速度(3 v )56/mm s ,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0.91 cm η = . 要 求拟定液压系统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主编. 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2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主编.机械制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4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内容学时明确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工作 6 过程分析 16 初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工况分 析和负载图的编制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订液压系统图8 6 确定液压制造元件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 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4 合计1周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1 级机械(1)班 姓名:卫世军 学号:2011043511 指导老师:张雪华 起止日期:2013 年5 月20 日—5 月24 日 摘要 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

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 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 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 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 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 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 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 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液压课程设计题目及上料机示意图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为快速上升——慢速上升—— 停留——快速下降。工件的重量为630KG,滑台的重量为118KG,快速上升速度要求≥43mm/s;慢速上升要求≥8mm/s;快速下降速度要求≥58mm/s;滑台采用V 形导轨,导轨面的夹角为90 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起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考虑密封阻力)。 上料机示意图

WE67K-5004000液压板料折弯机

目录 一、设计的意义 (2) 二、设计计算步骤 (6) 三、使用说明 (24) 四、设计收获与体会 (43) 五、参考文献 (44)

一、设计的意义 板料折弯机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板料弯曲设备,用最简单的通用模具对板料进行各种角度的直线弯曲,操作简单,通用性好,模具成本低,更换方便,机器本身只有一个基本运动---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凡是大量使用金属板料的部门,大都需要使用折弯机。因此折弯机的品种规格繁多,结构形式多样,功能不断增加,精度日益提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精密的金属成形机床。本次所需设计折弯机,用户是电力机车厂车箱分厂,用户本身已有多台板料折弯机,有机械式,也有液压式,都是普通电气控制。现用户为提高产品精度和工作效率,扩大加工能力,要求定购在4m宽度能折弯20mm厚度板料的折弯机,所加工产品精度要高过国家标准一级,加工过程半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踩按开关就能加工出所需工件)。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计划设计WE67K-500/4000数控电液同步折弯机。 折弯机的传动形式有气动、液压和机械三种。气动折弯机一般应用于小吨位。对于本机来说已不适合。机械板料折弯机是由机械压力机演变而成的,基本结构特征与机械压力机相同,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离合器和制动器,通过飞轮释放能量产生折弯压力。机械折弯机的优点是滑动与工作台平行精度高,能承受偏载,比较适合冲孔工序。机械折弯机的缺点是:1)行程和速度都是固定的,不能调整;2)压力不能控制,在滑块下行程中从曲轴转角的最后15度~20度开始到行程下死点之间,才能达到额定压力,而在行程的中间位置,有效压力只有额定压力的65%左右;3)机器结构布局灵活性差,难以实现数控化和半自动化操作。由于以上分析,机械式折弯机也不适合本机的设计要求。 随着液压折弯机的发展,机械式折弯机的这些优点已不明显,液压折弯机的平行精度更高,也更能承受偏载,并能进行冲孔。液压板料折弯机,也就是采用液压传动的折弯机,与机械折弯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行程较长,在行程的任何一点都可产生最大压力;2)具有过载保护,不会损坏模具和机器;3)调节行程、压力、速度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数控;4)容易实现快速趋近、慢速折弯,可任意调整转换点;5)机器结构布局灵活,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结构。从以上可以看出,机械折弯机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缺点,采用液压传动都可以解决了。 本机采用计算机数控(CNC)折弯机,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并能预先显示每一折弯工序的折弯过程;自动绘制折弯零件的毛胚展开图;确定最优折弯顺序;选择模具,判断模具,判断折弯过程中零件与模具是否发生干涉;自动编程。数控折弯机的折弯精度比普通折弯机高,而且整批零件的精度一致,生产率比普通折弯机提高三倍以上,零件的弯越多,生产率提高越多。我们设计的WE67K-500/4000数控电液同步折弯机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 在一台普通折弯机上对一个多弯零件进行折弯时,首先对整批零件进行第一道的折弯,然后依次进行以下各道折弯。这样需要足够的堆放场地,繁重的搬运工作。如果拥有几台折弯机,可以在每台折弯上进行一道折弯,则又需要占用几台折弯机和几名工人,并在第一个零件完成全部折弯工序以前,整批零件都积压在加工过程中。数控折弯机完全改变了这种生产面貌。根据设定的程序,折弯机自动调整滑块行程和后挡料位置,并设定时间,一个零件的全部折弯工序自动连续进行。并且数控折弯机都有角度直接编程功能,只要输入几个数据,经过一次试折和修正,即可完成调整工作,不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而在普通折弯机上需要凭经验经过几次试折。 因此,使用数控折弯机的加工成本,可比普通折弯机节约20%~70%,经济效果十分显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实用文档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实用文档 目录一、设计题目............................................. . (3) 二、负载分析............................................. . (3) 2.1 负载与运动分 析............................................ .. 3 2.2 负载动力分析.......................................... (3) 2.3 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 液压系统原理 图......................................... .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 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 13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说明书

一.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 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1.11×106N 滑块重量 1.15×104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99 mm 速度(1υ) 23.3 mm/s 工作下压 (折弯) 行程 31.1 mm 速度 (2υ) 13.2 mm/s 快速回程 行程 210 mm 速度 (3υ) 54.5 mm/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η。要求拟订液压系统图,计算和 选择液压元件。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课程设计上料机说明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姓名:姓名:指导老师:学号: 学号: 学号: 职称:讲师 成绩: 二○一四年六月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构运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作负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时间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绘制F-t图和v-t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初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计算液压缸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供油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调速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速度换接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平衡及锁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中位机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液压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液压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液压泵型号和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辅助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确定管道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确定油箱容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回路压力损失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油液温升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液压缸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液压缸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耙岩机司机培训教学教案

耙岩机司机培训教学教案 一、培训对象 耙岩机司机。 二、培训目的 1、了解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杜绝“三违”现象。 2、掌握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了解煤矿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工人入井的有关规定;掌握煤矿杨电设备完好标准及检修质量标准;熟练掌握耙岩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3、熟悉抓岩机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遇到险情能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了解煤矿生产技术和矿井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5、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备耙岩机司机安全工作资格。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90学时。 四、课程内容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2、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3、耙岩机司机岗位安全责任制。 (二)煤矿生产技术 1、矿井地质基本知识。 2、矿井开拓方式。 3、采煤技术。 (三)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 1、矿井通风。 2、矿井瓦斯防治。 3、矿井防灭火。 4、矿尘防治。

5、顶板灾害防治。 6、机电、运输事故防治 7、矿井水害防治 8、提升机房火灾的防范及消防器材的管理及使用。 (四)矿井提升容器及提升钢丝绳 1、罐笼结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运输的有关规定。 3、罐道和卸载曲轨的有关规定及其保护。 4、防坠器的保护原理及试验方法。 5、提升钢丝绳的使用及维护。 6、提升钢丝绳的检查及其有关规定。 (五)矿井提升机及其电动控制系统 1、卷筒、离合器、润滑系统、钢丝绳、减速器、深度指示器、制动装置,微拖动装置等的安全知识。 2、《煤矿安全规程》等对提升保险装置的要求。 3、提升机过卷保护装置的检查及试验。 4、提升机的电气安全 (六)矿用提升机的安全操作 1、提升机启动前的检查。 2、提升机的操作及安全运行。 3、提升信号的规定和要求。 4、提升系统安全设施的有关规定。 5、提升系统在维护、检修方面的要求。 (七)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和意义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机床和进行日常维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1.上班按要求穿工作服,否则不许进入车间。 2. 设备开动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3. 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 4. 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指导书或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动作原理、机械传动部分、电气操作等,否则不许开机。 5. 试车前 a.在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 b.在油箱加入足量液压油; c.依次试验设备的点动、单次和连续动作; d.试验滑块行程调节;

e.检查后挡料控制动作。 在试验证明机器动作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6.电气 6.1.1 接通电源前 a. 核对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额定的电压相符; b. 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 6.1.2 调整与操作 6.1.2.1 将三相电源线接入电箱中的电源进线端子上,并接好地线。 6.1.2.2 将脚踏开关接插件插到电箱上,合上断路器开关,接通电源,关上箱门。(电箱机械连锁装置,保证打开电箱门时,自动切断电源,维修时保护人身安全。) 6.1.2.3 接通电源:打开电箱门上的SB1和后挡料操纵箱上的SB2急停按钮(红色蘑菇头)。红色指示灯亮。 6.1.2.4 启动油泵:按下SB4按钮(绿色按钮),XH2(绿色),指示灯亮。 6.1.2.5 认清油泵转向:转向需与油泵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否则应停车调换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二根,即可校正转向,不得调

换电气系统内任何一根线,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泵电机启动数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可试操作把转换开关旋至点动位置。 6.1.3 动作调试 6.1.3.1 点动动作(0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I)位置,当踩向脚踏开关SF2或同时按下SB6按钮(黑色按钮)时,滑块却快速下行,当滑块压下行程开关(SQ1)时,滑块停止下降,实现工件对线,松开脚踏开关或黑色按钮,再一次踩下脚踏开关或同时按下SB6按钮,滑块进入工进,直至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时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卸荷。然后松开脚踏开关。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SB5按钮(黑色按钮)实现回程,回程到行程打头压下(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1,滑块此时进入静止状态。 6.1.3.2 单次动作(2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单次()位置,除在下限位时滑块即从其它任意自动回到上限位停止。 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按钮,滑块即快速下降,下降到行程打头接触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员工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常用折弯方式有( 自由) 折弯、( 压低) 折弯和(矫正)折弯三种形式。 2.折弯机所用的模具分为( 上 )模和( 下 )模两种。 3.板厚为的板料应该使用槽宽( 4 )mm的v形槽折弯。 4.折弯机的上下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Y )轴,并且分为( Y1 )轴和Y2轴,后定位的前后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X )轴。 5.我们使用的折弯机的数控系统名称为( )。 6.折弯的板材在折弯过程中分别经过(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回弹)阶段。 7.通常折弯板料的切边毛刺应向( 折弯内侧 )方向,防止板料开裂。 8.我公司经常使用的板材有(冷轧钢板)、(镀锌钢板)、(敷铝锌板)和不锈钢板。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一般折弯机都是电动的。() 2.折弯机都可以折8mm板料的钢板。() 3.折弯1mm的钢板需要选择6mm的v形槽。() 4.折弯机上模R角与展开尺寸是没有关系的。() 5.折弯成型的外尺寸应该与数控系统里输入的X方向的数值相同。() 6.在折弯过程中发现材料歪斜应现用手将其校正。() 7.板料的长度与折弯机的压力无关。() 8.两人同时折弯机是越快越好,主要提高效率。() 9.经常用来折弯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软铝板等。() 10.折弯机的最小边可以折到3mm。() 11.操作折弯机时应先打开油泵,后打开电源。() 三、多项(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折弯机包括有()部分。 A、电路部分 B、液压部分 C、气路部分 D、水路部分 2.折弯机可以控制零部件的()。 A、尺寸精度 B、角度 C、精致度 D、温度 3.加工产品时要求v形槽内()。 A、要有弧度 B、有点变形 C、润滑到位 D、干净整洁 4.后的板材应该选用()的v形槽。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指导教师: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1.1 技术要求 (1) 1.2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2) 2.1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2) 2.1.2容积调速回路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4) 6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6)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8) 7.1 液压泵的选择 (8)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8) 7.3 油管元件 (9)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10) 7.5油箱的长宽高确 (10)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1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11) 7.8过滤器的选取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