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试题及答案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试题及答案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试题及答案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血浆脂蛋白其及代谢紊乱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1.下列哪种血浆脂蛋白含胆固醇最多?

A.CM

B.HDL

C.VLDL

D.LDL

E. 清蛋白-脂肪酸复合物

2. HDL中哪种成分的含量最高?

A. 磷脂

B. 脂肪

C. 脂肪酸

D.胆固醇

E. 胆固醇酯

3. 乳糜微粒的合成场所是在:

A.血液

B.肝脏

C.小肠

D.肌肉

E.心肌

4.在血液中降解CM和VLDL的主要酶是:

A.磷脂酶

B. 胰脂酶

C.裂解酶

D.蛋白酶

E. 脂蛋白脂肪酶

5.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 LDL

B. HDL

C.CM

D.VLDL

E.FFA

6.脂蛋白结构中,蛋白质/脂类比值最高的是:

A.CM

B.VLDL

C.HDL

D. LDL

E.载脂蛋白

7.下列哪种载脂蛋白能激活LPL?

A. apo A

B.apo B .

C.apo CⅡ

D.apo D

E.apo E

8.apoA工的功能之一是:

A.激活HL

B.激活LCAT

C.识别LDL受体

D. 激活LPL

E.促进CM合成

9.关于HDL受体的调节,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受胆固醇上升调节

B. 受胆固醇下降调节

C. 受血脂调节

D. 不受胆固醇调节

E.识别apoBl00

10.溶血卵磷脂的生成与下列哪种酶有关?

A.磷脂酶A1

B.磷脂酶A2

C. 磷脂酶B

D.磷脂酶C

E.磷脂酶D

11.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需CTP? A.脂肪

B. 磷脂

C.胆固醇

D.酮体

E.糖原

12.下列哪种物质合成障碍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A.脂肪

B.磷脂

C.胆固醇

D.酮体

E.葡萄糖

13.下列哪种物质与卵磷脂生物合成有关?

A.乙醇胺

B. 肌醇

C. 鞘氨醇

D.胆碱

E.胆固醇酯

14.LCAT的功能是:

A. 促进血浆脂蛋白中胆固醇的酯化

B.水解胆固醇酯

C.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

D.促进卵磷脂转变为胆固醇E.抑制胆固醇合成

15.LDL几乎只含哪种载脂蛋白? A.apo AⅠ

B.apo AⅠ

C. apo CⅠ

D.apo B100

E. apo CⅡ

16.胆固醇由哪种化合物合成?

A.草酰乙酸

B. 柠檬酸

C. 乙酰CoA

D.苹果酸

E. 丙酮酸

17. 胆固醇可转变为下列哪种维生素?

A.Vit A

B. Vit D

C.Vit K D.Vit E

E.Vit C

18.下列哪种物质与神经鞘磷脂生物合成无关?

A.鞘氨醇

B. 胆碱

C. 脂酰CoA

D.CTP

E. 甘油

19.下列哪种物质是合成酮体和胆固醇的共同中间产物?

A.丙二酰CoA

B. 琥珀酰CoA

C.乙酰乙酸

D.HMG CoA

E. β-羟脂酰CoA

20.CM合成场所是在:

A.血液

B.肝脏

C. 小肠

D. 心肌

E. 肌肉

21.VLDL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B.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C. 转运胆固醇给肝外组织

D. 胆固醇逆向转运

E. 转运磷脂

22.关于HDL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肝细胞合成,携带大量甘油三酯

B.在血中由VLDL转变而来

C. 运输外源性TAG

D.由肝细胞合成,转运磷脂和胆固醇

E. 运输内源性TAG

23.血浆中,VLDL经脂蛋白脂肪酶作用最后转变为:

A.CM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化学》讲义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入组织细胞。这种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作脂蛋白。 血脂代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而参与这一代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和脂酶。 一、脂蛋白 (一)组成: 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称为总胆固醇(TC)。 不同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种类、数量均有区别。 (二)结构:脂蛋白均为球状颗粒 表层:磷脂、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极性物质 内核:甘油三酯、胆固醇酯—非极性物质 (三)脂蛋白的分类

脂蛋白的密度从CM到HDL由小变大,而分子的大小则由大变小。 1.CM:来源于食物脂肪,含外源性甘油三酯近90%,密度最低。 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浆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浆中含有大量的CM时,血浆外观混浊。 将含有CM的血浆放在4℃静置过夜,CM会自动漂浮到血浆表面,形成一层“奶酪”,这是检查有无CM 存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CM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 AⅠ和C,其次是含有少量的Apo AⅡ、AⅣ、B48。 2.VLDL:VLDL中甘油三酯含量占一半以上。CM和VLDL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RLP)。 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h的血浆是清亮透明的,当空腹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超过3.3mmol/L (300mg/dl)时,血浆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但不上浮成盖。 VLDL中的载脂蛋白含量近10%,其中ApoC为40%~50%,ApoB100为30%~40%,ApoE为10%~15%。 3.IDL:IDL是VLDL向LDL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与VLDL相比,其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加。正常情况下,血浆中IDL含量很低。 最新的研究表明,IDL是一种有其自身特点的脂蛋白,应将其与VLDL和LDL区别开来。 I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 B100为主,占60%~80%,其次是Apo C(10%~20%)和Apo E(10%~15%)。 4.LDL:是血浆中胆固醇(TC)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所以,LDL被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胆固醇的2/3是和LDL结合,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浆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浆中LDL 水平是一致的。 由于LDL颗粒小,即使血浆中LDL的浓度很高,血浆也不会混浊。 LDL中载脂蛋白几乎全部为Apo B100(占95%以上)。 5.Lp(a):其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所含的载脂蛋白为Apo B100和Apo(a)。Lp(a)是一类独立的脂蛋白,直接由肝脏产生的,不能转化为其他脂蛋白。 6.HDL: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载脂蛋白以Apo AⅠ为主(65%)。HDL可分为HDL2和HDL3两个亚组分。HDL2颗粒大于HDL3,而其密度则小于HDL3。两者的化学结构差别是,HDL2中胆固醇酯的含量较多,而载脂蛋白的含量则相对较少。 脂蛋白结构的主要成分 例题 下列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A.LDL、IDL、VLDL、CM、HDL B.CM、VLDL、IDL、LDL、HDL C.VLDL、IDL、LDL、CM、HDL D.CM、VLDL、LDL、IDL、HDL E.HDL、VLDL、IDL、CM、LDL 『正确答案』B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Pl asma Li popr ot ei ns and Its Metabol ic Di sorder) 第一节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脂类包括 血浆脂类简称血脂 总胆固醇 (TC) 游离胆固醇 (FC) 胆固醇酯 (CE) 磷脂(PL) 甘油三酯 (TG) 游离脂肪酸 (FFA) 糖酯等 外源性食物脂类 内源性肝合成的脂类及 脂肪组织 血浆脂质总量 :4.0 ~ 7.0g/L 血浆脂蛋白定义: 血浆脂蛋白( lipoprotei n, LP) :脂类难溶于水,正常血浆脂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是血浆脂类的主要存在形式与运输形式. 脂类 +载脂蛋白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结构: 大致为球形颗粒,由两大部分组成 : 即疏水性的内核和亲水性的外壳。内核由不同量的CE与 TG 组成,表层 由载脂蛋白、 PL及FC组成, FC及 PL的极性基团向外露在血浆中。 幻灯片 8 一、血浆脂蛋白分类:超速离心法: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质的表面电荷不同 , 利用电泳将其分离,并与血浆蛋白质的迁移率比较以判断其部位。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关系 定义: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 , Apo) 种类: 按 1972 年 Alaupovic 建议的命名方法,用英文字母顺序编码,分为ApoA、B、C、 D、 E、F、G、H、 J 等。 由于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每一型又可分若干亚型。

功能: 1、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 2、调节与脂蛋白代谢有关酶的活性 3、识别脂蛋白受体功能 四、脂蛋白受体和脂蛋白结合蛋白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被摄取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迄今为止报道的受体已有很多种,主要有 LDL 受体、清道夫受体、 VLDL受体。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三、清道夫受体 脂蛋白受体定义: 脂蛋白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能以高度的亲和方式与相应的脂蛋白配体作用 , 从而介导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进一步调节细胞外脂蛋白的水平。 (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LDL 受体(LDL receptor , LDL-R/LDLR)亦称为 ApoB、 E受体,为 Goldstein 和 Brown于 1973年发现,并因此荣获 1985 年诺贝尔医学奖。 LDL 受体是一种多功能蛋白,由 836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36 面体结构蛋白 , 分子量约 115kD, LDLR 由五种不同结构域组成。 LDL受体的组织分布肝、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各组织或细胞的 LDL 受体活性差别很大。 LDL受体识别的配体: ApoB100(※)、 ApoE (1)亲和性: 其配体为 ApoB100 和 ApoE,能与含这些载脂蛋白的脂蛋白结合,故其又被称为ApoB-E 受体。 ★ ApoB48 不是其配体。 (2)功能:在细胞结合、摄取和降解 LDL及其它含 ApoB100 ApoE的脂蛋白(如 VLDL、β-VLDL )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对维持细胞和全身胆固醇平衡起重要作用。 注:β-VLDL 为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一种异常血浆脂蛋白。与正常VLDL比较: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化学练习题第3章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

第三章脂代谢及高脂血症的检查 一、A1 1、国内外制定的血脂测定技术目标中所要求的三酰甘油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分别为()。 A、≤±3%,≤3% B、≤±5%,≤5% C、≤±4%,≤4% D、≤4%~5%,≤4% E、≤±4%,≤5% 2、下列关于脂酶与脂质转运蛋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LPL活性需要ApoCⅢ作为激活剂 B、SDS可抑制HL活性 C、细胞所合成和分泌,定位于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LPL受体上 D、LPL可催化VLDL颗粒中甘油三酯水解 E、HDL中积累的未酯化胆固醇在HL作用下由肝摄取 3、下列关于胆固醇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小肠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B、乙酰CoA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C、胆固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结构 D、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前体 E、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4、进行药物降脂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他汀类 B、烟酸类 C、贝特类 D、鱼油制剂 E、普罗布考 5、下列哪些选项不支持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而非肝内胆汁淤滞()。 A、血沉加快 B、常有发热、疼痛的症状 C、血清ALP常在30单位以上 D、血清胆固醇较高 E、常由药物引起 6、胆固醇酯分布于血浆脂蛋白的()。 A、亲水表层 B、疏水表层 C、亲水核心 D、疏水核心 E、表层与核心之间 7、在肝脏,胆固醇主要()。 A、转变成类固醇 B、转变成维生素

C、合成胆红素 D、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E、转变成胆汁酸 8、临床上测定三酰甘油最常用的方法是()。 A、甘油磷酸氧化酶法(GPO-PAP法) B、乳酸脱氢酶法 C、免疫透射比浊法 D、甘油氧化酶法 E、脂质抽提法 9、关于Lp(a)叙述错误的是()。 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B、Lp(a)含有ApoB-100和Apo(a) C、Apo(a)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 D、Lp(a)在脂蛋白电泳时多位于α与前β-脂蛋白之间 E、Apo(a)可从Lp(a)上脱落下来,剩下仅含ApB-100的颗粒称LDL 10、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中()。 A、TG升高 B、VLDL升高 C、LDL升高 D、LDL及VLDL同时升高 E、CM及VLDL同时升高 11、下列各项血脂指标中,何者的生理性变异最大()。 A、TC B、TG C、HDL-C D、ApoAⅠ E、ApoB100 12、对清道夫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道夫受体分布于胎盘、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B、对氧化型LDL具有高亲和力 C、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 D、是LDL受体途径以外的脂质摄取途径 E、受体具有跨膜结构域 13、下列哪类测定HDL-C的匀相测定法试剂中使用抗体()。 A、选择性抑制法(PPD法) B、PEG修饰酶法(PEGME法) C、反应促进剂-过氧化物酶清除法(SPD法) D、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法) E、免疫分离法(IS法) 14、载脂蛋白B族中主要成分是()。 A、ApoB48 B、ApoB75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根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根据 导语:说起血浆脂蛋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了解,其实血浆脂蛋白就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复合物。主要生成在小肠和肝脏的部位。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胆 说起血浆脂蛋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了解,其实血浆脂蛋白就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复合物。主要生成在小肠和肝脏的部位。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胆固醇等脂类运到另一个器官里,可以说是血浆脂蛋白在人体内担任着运输工的工作,血浆脂蛋白一般出现在医学名词上,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关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血浆脂蛋白是根据密度来分类的: (1)乳糜微粒(0.95g/cm3),密度非常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adipose组织。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0.95-1.006g/cm3),在肝脏中生成,将脂类运输到组织中,当VLDL被运输到全身组织时,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VLDL被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3)低密度脂蛋白(LDL,1.006-1.063g/cm3),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LDL与LDL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 (4)高密度脂蛋白(HDL,1.063-1.210g/cm3),也是在肝脏中生成,可能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的胆固醇。当血浆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将卵磷脂上的脂肪酸残基转移到胆固醇上生成胆固醇脂时,HDL将这些胆固醇脂运输到肝。肝脏将过量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以上就是关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血浆脂蛋白是蛋白质中的一部分,而且血浆脂蛋白可以运输脂类。贫血的人平时可以多吃点补血的食物。血浆脂蛋白的密度很高,所以一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临床化学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练习题

临床化学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练习题 一、A1 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组织的LDL受体活性差别很大 B、VLDL受体在肝内大量存在 C、VLDL受体与VLDL具有较高的亲和性 D、LDL受体在肝内大量存在 E、VLDL受体在脂肪细胞中多见 2、血浆置于4℃冷藏10h,可见上层为奶油样,下层浑浊的标本是 A、Ⅱa型 B、Ⅱb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3、血清电泳图谱上出现深β带和深前β带的高脂血症是 A、Ⅰ型 B、Ⅱa型 C、Ⅱb型 D、Ⅲ型 E、Ⅴ型 4、血清电泳图谱上出现宽β的高脂血症为 A、Ⅰ型 B、Ⅱa型 C、Ⅱb型 D、Ⅲ型 E、Ⅴ型 5、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不表现为 A、奶油样表层,下层透明 B、可能是由于LPL活性减低所致 C、CM明显增高 D、电泳时出现深β E、血清ApoB-48升高 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测定LDL中胆固醇的含量来表示LDL的水平 B、常用聚乙烯硫酸盐法测定HDL-C C、当TG水平大于4.52mmol/L时就不能采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含量 D、Friedewald公式为LDL-C=TC﹣HDL﹣TG/2.2

E、用自动分析仪测定LDL-C时采用直接测定均相法 7、血脂异常预防的首要靶标为 A、TC B、TG C、HDL D、LDL E、Lp(a) 8、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以下检测指标与冠心病发生呈负相关的是 A、TC B、Lp(a) C、HDL D、LDL E、VLDL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三酯水平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都比胆固醇大 B、血中CM的半寿期为2~4h C、目前常用检测甘油三酯的方法为化学法 D、甘油三酯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E、甲亢患者甘油三酯常升高 10、载脂蛋白的功能错误的是 A、构成和维持脂蛋白结构 B、是一些酶的辅助因子 C、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D、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的活性 E、不能由肾脏合成 11、不由肝脏合成的脂蛋白为 A、HDL B、VLDL C、CM D、ApoA E、Lp(a) 12、在没有CM存在的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主要反映 A、HDL水平 B、IDL C、LDL D、VLDL水平 E、VLDL和LDL水平

常规化验及正常值

血液一般检查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 ALT(谷丙转氨酶)5~40 AST(谷草转氨酶)0~40 AST/ALT(谷草/谷丙)0.80~1.50 GGT(谷氨酰转移酶)7~32 ALP或AKP(碱性磷酸酶)53~128 TBILI(总胆红素) 5.1~19.0 DBILI(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0.0~5.1 IBILI(间接胆红素) 5.0~12.0 TP(总蛋白)60~80 ALB(白蛋白)40~55 GLB(球蛋白)20~30.0 A/G(白球比)(1.5~2.5):1 LDH-L(乳酸脱氢酶)109~245

脂蛋白代谢

教学要求 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脂蛋白受体、和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和特殊蛋白质;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和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因;血脂测定项目的合理选择。 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和生理功能;脂蛋白紊乱和致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血脂异常治疗目标值;血脂测定的标准化 第一节血浆脂蛋白结构和受体 1、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 物理性质:电泳时处于点样原点 化学组成: 载脂蛋白1-2%: ApoB48、 脂类 98-99%:TG 85-95% CH 2-8% 功能:运输外源性TG到全身各组织 2、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化学组成:TG 50-70% 功能: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3、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脂类:CH 45-50% 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4、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化学组成:载脂蛋白45-55% ?功能: 将肝外组织细胞表面的胆固醇摄入并酯化再转动到肝内的载体进行代谢。 脂蛋白的功能 CM 主要功能是转运外源性TG及CH。 VLDL 主要功能是转运内源性TG。 LDL 主要功能是将肝合成的内源性CH转运至肝外组织。 HDL 主要功能是参和CH的逆向转运 主要脂蛋白的分类和组成

脂蛋白(a)[Lp(a)] Lp(a)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载脂蛋白(了解内容但是精品课程上有很多题!) 不同脂蛋白含不同的Apo: CM 含ApoB48而不含ApoB10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2014版) 一、前言 本审评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审评规范是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审评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审评规范。 本审评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审评规范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二、适用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和/或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从方法学考虑,本文主要指采用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规范不适用于干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

为6840。 三、基本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国食药监械〔2007〕609号)的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富含胆固醇(CHO)的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因素之一,LDL经过化学修饰后,其中的apoB-100变性,通过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被吞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并停留在血管壁内,导致大量CHO沉积,促使动脉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故LDL为致埃及粥样硬化的因子。临床上以LDL-C的含量来反映LDL水平。 LDL-C水平增高:⒈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LDL-C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因此,LDL-C可用于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⒉其他: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阴滞剂、糖皮质激素等LDL-C也增高。 LDL-C水平减低:LDL-C减低常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吸收不良、肝硬化,以及低脂包含和运动等。 LDL-C检测的适应症: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诊断。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出血性疾病检查

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偏高的危害及改善

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偏高 今天,我的体检结果出来了,其中一个叫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偏高。正常范围是0-3.12,而我达到了3.91。医生说,这个指标已经很高了,可能会导致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几点:1、工作时间不太规律,压力大,加班多。2、饮食无规律,饱一顿,饿一顿。3 应酬多,饮食多油腻,喝酒无节制。4、缺少锻炼,整天呆在办公室里。 一、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 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引发多种疾病 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危机心脏 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称为是“坏”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则预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3]。

二、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要做到以下: 1、供给合理的热能,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身高(cm)-105,就是标准体重。使体重控制在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就行。 2、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胰、肝、脑),及蛋黄、鱼子、烧制的虾、蟹等。 3、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饮食宜清淡、低盐。 5、适量饮茶,少饮酒或禁酒。 6、多吃粗粮如玉米、高粱、适量精肉、家禽、鱼类、牛奶、鸡蛋蛋白,各种蔬菜、瓜果、适量洋葱、大蒜、香菇、木耳、山楂等。纯糖食品要限制。 7 要经常锻炼。 三、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1)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2)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 (3)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4)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5)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

4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一、A型选择题 1. 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脂质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2. 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A CM B β-脂蛋白 C 前β-脂蛋白 D α-脂蛋白 3. 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能够抑制纤溶酶活性的脂蛋白是() A VLDL B LDL C HDL D Lp(a) 4. H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 A ApoA B ApoB100 C ApoC D ApoE 5. L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 A ApoA B ApoB100 C ApoC D ApoE 6. 下列哪一项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 A 转变成类固醇 B 转变成维生素D C 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D 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7. 下列关于Lp(a)叙述错误的是() A Lp(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B Lp(a)在脂蛋白电泳时属于β-脂蛋白部分 C Apo (a)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 D Apo (a)可从Lp(a)上脱落下来,剩下不含Apo(a)仅含ApoB100的颗粒称LDL 8. 下列哪种脂蛋白可以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运转至肝外组织()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9. 下列哪种脂蛋白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10. 人群中ApoE可有几种不同的表型()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二、X型选择题 1. 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抽血做血清脂蛋白电泳,会出现哪几条电泳谱带() A CM B β-脂蛋白 C 前β-脂蛋白 D α-脂蛋白 2. 下列哪几项是载脂蛋白的功能() A 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B 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 C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 D 参与脂蛋白代谢过程 3. ApoE具有基因多态性,常见的异构体有() A E1 B E2 C E3 D E4 4. 下列哪几项是ApoE的生理功能() A 是LDL受体的配体和肝细胞CM残粒受体的配体 B 具有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 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参与免疫调节及神经组织的再生 D 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5. 目前研究得最详尽的脂蛋白受体有() A LDL受体 B VLDL受体 C HDL受体 D 清道夫受体 6. LDL受体的配体是() A 含ApoA的脂蛋白 B 含ApoB100的脂蛋白 C 含ApoC的脂蛋白 D 含ApoE的脂蛋白 7. 下列哪些是清道夫受体的配体() A 修饰的LDL B 某些磷脂 C 细菌脂多糖 D 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

血脂及脂蛋白的组成及代谢

血脂及脂蛋白的组成及代谢 一、血脂 血脂就是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它的组成复杂,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 Ch)、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磷脂(phospholipid, PL)与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等。胆固醇又分为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 CE)与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 FC)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血脂的来源有两个途径:(1)外源性途径:即从食物中摄取的脂类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2)内源性途径:即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她组织合成 后释放入血。血脂含量受多种因素饮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响。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组成 血脂在血浆中不就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就是与血浆中的载脂蛋白(apoprotein, apo)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 LP)的形式进行转运与代谢。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按超速离心法,可将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四类。此外还有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就是VLDL在血浆的代谢物,其组成及密度介于VLDL及LDL 之间。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载脂蛋白、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各类脂蛋白 都含有这四类成分,但其组成比例及含量却差别很大。乳糜微粒含三酰甘油最多,达80%~95%,蛋白质最少,约1%;VLDL含三酰甘油约50%~70%,蛋白质含量约10%;LDL含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最多,约40%~50%;HDL含蛋白质最多,约50%。 三、载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apoprotein, apo),迄今已从人血浆中分离出18种之多。主要有apoA、B、C、D、E等五类,其中apoA又分为apo AI、AⅡ、AⅣ;apoB 又分为B100及B48;apoC又分为CⅠ、CⅡ、CⅢ。不同的脂蛋白含不同的apo, 它们主要功能就是结合与转运脂质。此外还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等。如apo AI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P l a s m a L i p o p r o t e i n s a n d I t s M e t a b o l i c D i s o r d e r) 第一节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 脂类包括 血浆脂类简称血脂 ●总胆固醇(TC) ●游离胆固醇(FC) ●胆固醇酯 (CE) ●磷脂(PL) ●甘油三酯(TG) ●游离脂肪酸(FFA) ●糖酯等 外源性食物脂类 内源性肝合成的脂类及 脂肪组织 血浆脂质总量:4.0~7.0g/L ●血浆脂蛋白定义: 血浆脂蛋白(l i p o p r o t e i n,L P):脂类难溶于水,正常血浆脂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是血浆脂类的主要存在形式与运输形式. 脂类+载脂蛋白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结构: 大致为球形颗粒,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疏水性的内核和亲水性的外壳。内核由不同量的CE与TG组成,表层由载脂蛋白、PL及FC组成,FC及PL的极性基团向外露在血浆中。 幻灯片8 ●一、血浆脂蛋白分类: 超速离心法: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质的表面电 荷不同,利用电泳将其分离,并与血浆蛋白质的迁移率比较以判断其部位。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关系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和特征 CM VLDL IDL LDL HDL Lp(a) 电泳位置原点前 -和前 之间 - - 前 - 主要脂质外源性TG (80-90%) 内源性TG (50-70%) 内源性TG、 CE 含Ch与CE 最多 (40-50%) PL CE、PL 主要载脂蛋白 AI、B48 CⅠ、CⅡ、 CⅢ B100、E CⅠ、CⅡ CⅢ B100 E B100 AI、AⅡ(a),B100 合成部位小肠粘膜 细胞肝细胞血浆血浆肝、肠、血 浆 肝细胞 功能转运外源 性TG 转运内源 性TG 转运内源 性TG、CE 转运内源 性CE 逆向转运 CE 三、载脂蛋白的组成和特征 ●定义: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

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CM-VLDL-LDL-HDL 由于脂蛋白的bai蛋白质和脂质的组成、比例不同,它们的du 颗粒大小、zhi表面电荷及密度均有差异 。因此可用电泳法和超速离心法将它们分离 。用电泳法后,按迁移率的快慢依次分为 。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位于点样原点的乳糜微粒四种 。α-脂蛋白最快,CM最慢 。用超速离心法,按密度高低依次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GM)四种。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分类: 血浆脂蛋白是根据密度来分类的: (1)乳糜微粒(<0.95g/cm3),密度非常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adipose组织。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0.95-1.006g/cm3),在肝脏中生成,将脂类运输到组织中,当VLDL被运输到全身组织时,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VLDL被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3)低密度脂蛋白(LDL,1.006-1.063g/cm3),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LDL与LDL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 (4)高密度脂蛋白(HDL,1.063-1.210g/cm3),也是在肝脏中生成,可能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的胆固醇。当血浆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将卵磷脂上的脂肪酸残基转移到胆固醇上生成胆固醇脂时,HDL将这些胆固醇脂运输到肝。肝脏将过量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有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几大误区

有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几大误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会产生的小疾病。但是很多人却对此并不了解。其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这是有可能会导致心脏病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认识常存在很多误区。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三大常见误区 1、胆固醇高就是坏事,胆固醇越低越好。 胆固醇主要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HDL),LDL高于正常是坏事,但HDL 高于3.0是大大的好事,他是脂质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HDL 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也称“逆转运途径”。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LDL是以非氧化状态存在,非氧化的LDL并不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壁像稀粥样的改变),最新的第7版《内科学》已明确阐述LDL被氧化成了(Ox-LDL),这些氧化了的LDL才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导致粥样硬化。 3、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了,其他的胆固醇不用管。 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常了,也不排斥LDL有部 分被氧化,照样会导致粥样硬化。关键是要看HDL是否足量。1975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 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 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

以上就是几个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误区,相信经过的介绍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这里要格外注意的是,配合相应的降低胆固醇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一情况的发生。感谢大家的阅读。

低密度脂蛋白

LDL受体介导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内吞 范丽娟,李仲* 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 蛋白受体(LDL receptor, LDLR)介导的内吞从血液 中摄取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这是体内清 除血浆中胆固醇的最主要方式。当细胞表面的 LDLR出现功能缺陷时,可以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继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等严重疾 1 血浆中的脂蛋白 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中,由于脂肪 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都不溶或微溶于水,故 其在血液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的。脂蛋白, 顾名思义,是由脂质与蛋白质组成,它们之间是 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脂蛋白一般 都是以不溶于水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酯(CE) 为核心,表面覆盖有极性的磷脂、胆固醇和少量 蛋白质,它们的亲水基团暴露在表面,故具有亲 水性[1] 。应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 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病。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 LDL是富含胆固醇水平最高的脂蛋白[2] 。脂蛋白中 的蛋白质被称为载脂蛋白(Apo),不同脂蛋白含不 同的载脂蛋白,如表1所示。

图1LDLR介导的血浆中LDL脂蛋白内吞的模型 LDL是一种球形颗粒的脂蛋白,其直径为 19~25 nm,核心是1 500个胆固醇酯,外面由800个 磷脂和500个未酯化的胆固醇分子包裹,最外层有 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514 000的载脂蛋白B-100 (Apo B-100) [3-5] ,LDL是血浆中主要的胆固醇转运 脂蛋白。 在血浆中大约70%的LDL是通过低密度脂蛋 白受体(LDLR)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各组织细胞所 清除,其余由清道夫受体摄取、氧化,以及由周 围组织进行非受体介导途径所摄取[9] 。由此可见,LDLR介导的LDL内吞途径对于调节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及胆固醇的体内平衡起关键性作用[10] 。 在血浆中LDL水平的升高已经被证明是冠状 动脉疾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普遍的危 险因素[11-13] 。清除LDL主要通过肝脏的LDLR介导 的内吞过程,LDL受体的功能缺陷是引起家族性高 胆固醇血症和冠状动脉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3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内吞在发现 LDLR后,Brown和Goldstein进一步提出了由LDLR介导的LDL细胞内吞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机制[10,33],这种由LDLR介导LDL内吞的代谢过 程称为LDL受体途径(LDL receptor pathway), 该途

生物化学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一、A型选择题 1.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脂质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 A.CM B.VLDL C.LDL D.HDL 2.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 A.CM B.β-脂蛋白 C.前β-脂蛋白 D.α-脂蛋白 3.下列各种脂蛋白中,能够抑制纤溶酶活性的脂蛋白是( ) A.VLDL B.LDL C.HDL D.Lp(a) 4.H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 ) A.ApoA B.ApoB100 C.ApoC D.ApoE 5.L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 ) A.ApoA B.ApoB100 C.ApoC D.ApoE 6.下列哪一项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 ) A.转变成类固醇 B.转变成维生素D C.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D.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7.下列关于Lp(a)叙述错误的是( ) 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B.Lp(a)在脂蛋白电泳时属于β-脂蛋白部分 C.Apo(a)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 D.Apo(a)可从Lp(a)上脱落下来,剩下不含Apo(a)仅含ApoB100的颗粒称LDL 8.下列哪种脂蛋白可以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运转至肝外组织( ) A.CM B.VLDL C.LDL D.HDL

9.下列哪种脂蛋白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 A.CM B.VLDL C.LDL D.HDL 10.人群中ApoE可有几种不同的表型(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X型选择题 1.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抽血做血清脂蛋白电泳,会出现哪几条电泳谱带( ) A.CM B.β-脂蛋白 C.前β-脂蛋白 D.α-脂蛋白 2.下列哪几项是载脂蛋白的功能( ) A.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B.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 C.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 D.参与脂蛋白代谢过程 3.ApoE具有基因多态性,常见的异构体有( ) A.E1 B.E2 C.E3 D.E4 4.下列哪几项是ApoE的生理功能( ) A.是LDL受体的配体和肝细胞CM残粒受体的配体[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 B.具有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参与免疫调节及神经组织的再生 D.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5.目前研究得最详尽的脂蛋白受体有( ) A.LDL受体 B.VLDL受体 C.HDL受体 D.清道夫受体 6.LDL受体的配体是( ) A.含ApoA的脂蛋白 B.含ApoB100的脂蛋白 C.含ApoC的脂蛋白 D.含ApoE的脂蛋白 7.下列哪些是清道夫受体的配体( ) A.修饰的LDL B.某些磷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