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报表 -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汇编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报表 -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汇编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报表 -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汇编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报表 -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汇编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报表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 法人性质: 企业(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报人(签章): 填报人电话传真:

填报时间: 2011年月日

企业(单位)负责人签发:

企业(单位)盖章: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十二月

一、填表说明

(一)制表目的:为了解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特制定本表。

(二)统计范围:1、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非高新技术企业但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包括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其它(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

(三)报告期: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

1.必须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没有企业法人代码的企业应先办理企业法人代码本。

2.字迹清晰,符号准确,书写工整,易于辨认。所列栏目文字叙述和数据都应确切、可靠,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写“无”或“/”,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五)报送程序:

1、由地市(行署)科技局统一上报

2、报表一式一份

二、报表目录

表号: GQ-01

(一)企业概况

企业组织机构(QB10、QB11)

1.企业集团总公司的管理机构

2.企业集团总公司的核心企业

3.企业集团总公司的紧密层企业

4.企业集团总公司的其它成员企业

5.非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企业(QB10)

附:企业集团总公司的名称(QB11)

表GQ-01指标说明

报表编号:前两位是地域代码,后三位可以采用流水号。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单位)法人代码。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企业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89),由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经营单位代码:指在海关注册登记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境内法人和其他组织。

法人性质:1.企业法人 2.事业法人 3.社团法人 4.民办非企业法人 5.非独立法人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要求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企业(单位)的全称,不得使用简称,即应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上级主管单位:指机构的行政直接主管单位,如果本机构为双重领导,请填写最主要一方。

行业类别: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填写。多种经济活动并存时,请

填写最主要的一类。

注册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

注意:(1)正在筹建的企业不填;

(2)194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年份;

(3)合并或兼并的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的最早开业时间填写;

(4)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5)与外方(含港、澳、台)合资的企业,按合资企业新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应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按本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代码如下。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10 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托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120 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130 股份合作企业: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140 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称为联营企业。联营企业包括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其他联营企业。

141国有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国有。

142集体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集体。

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指联营单位既有国有也有集体。

149其他联营企业:指上述三种联营企业之外的其他联营形式的企业。

150 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称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为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51国有独资公司: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 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170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称为私营企业。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

171私营独资企业: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172私营合伙企业: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175个人独资企业:指按《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填表时归入私营独资企业。

190 其他内资企业:指上述101至170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

210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220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230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设立的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在内地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320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330 外资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认定:指经国家管理机构认定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但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其他企业即不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不在高新技术行业范围内,但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

企业组织机构:企业若为集团企业的成员,请填写本企业在集团中的位置。其中:

①企业集团的管理机构:指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对企业集团直属的核心企业统一核算和管理,对紧密层企业委派经理人员按照统一决策实施经营管理,对半紧密层、松散层企业采取控股、参股或参与其经营决策等方式进行管理,是企业集团的决策、指挥、协调、监督和利润中心。

本项仅要求有单独一套管理机构,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集团的管理机构填报,如果企业集团的管理机构与核心企业为一体的,则随该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不填报该项。

②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指企业集团中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中型企业或控股公司。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通过资产和生产经营的纽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企业集团的紧密层成员企业:指由集团核心企业控股、长期承包、长期租赁、或经批准将国有企业划归核心企业管理的及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将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交由核心企业经营的成员企业。

与科技园区关系:本企业是否为科技园区的在孵企业。

表号:QG-02

(二)经济概况

表GQ-02指标说明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目前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第二,“工厂法”的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三部分: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经检验合格的已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中不包括销项税额。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亦然。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现行价格指报告期内销售产品的实际出厂价格,不包括应交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总收入:指企业全年的生产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和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商品的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等各种收入的总和。

技术收入:指企业全年用于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入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等。

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科研与开发活动的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技术承包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承包、技术工程和技术承包所获得的收入。

技术咨询与服务收入:指企业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咨询、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技术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指企业承担社会各方面委托研究,开发新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全年销售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指软件企业在报告期内全年用于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包括软件的使用许可费用、独立销售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等。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

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指属于本报表表四所列高技术领域的产品。

商品销售收入:指企业销售以出售为目的而购入的非本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

其它收入:其它类收入。

工业中间投入: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外购物资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包括本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等)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工业中间投入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部分。

(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项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项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后填报。

(2)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是指“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制造费用中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以后的差额。

(3)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是指“管理费用合计”减去管理费用中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钩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税费以后的差额。

(4)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指“销售费用合计”减去销售费用中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以后的差额。

(5)利息支出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的明细科目填列。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出口总额:指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包括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技术服务出口:指出口创汇总额中的技术和服务的部分,不包括产品的出口部分。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的产品出口创汇属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目录》中所列的高新技术产品。海

关总署每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创汇按照此目录计算。

净利润:指企业实现的利润在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按会计“损益表”中“净利润”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实际上缴税费总额:指企业实际上缴的各项税金、特种基金和附加费等。

减免税总额:指报告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填写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所享受的减免部分。明确按以下情况填报:以国家规定的税率为基础,如所得税率的33%、增值税17%,凡是在这个基础减免的都算。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是指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工作指引》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的税收减免额。

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包括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所享受的所得税减免额。

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是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额。

年末资产总计:指企业在报告年末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表号: GQ-03 (三)人员概况

年末从业人员数:指在报告期末,在企业中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

表号: GQ-04

(四)主要产品

技术领域:共分11大类54小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代码。

表号: GQ-05

(五)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

发明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

当年专利授权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内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专利件数。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植物新品种:指由国务院农业或林业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授予的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新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指由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授予的对集成电路中至少有一个是有源元件的两个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连线路的三维配置,或者为制造集成电路而准备的上述三维配置的布图专有权。

软件著作权:指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计算机程序和文档授予的著作权。

境外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报告期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外及港澳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新产品产值:指报告年度本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产值。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本报表中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销售收入: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本报表中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利润等指标即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出口收入:指报告年度本企业将新产品出售给外贸部门和直接出售给外商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表GQ-06指标说明

项目名称:按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中确定的项目名称填写。

项目来源:按相应的分类填写代码,具体的分类及代码是:1.国家科技项目;2.地方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委托科技项目;4.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5.来自国外的科技项目;6.其他科技项目。

项目合作形式:1.与境外机构合作;2.与国内高校合作;3.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4.与境内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合作;5.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6.独立研究;7.其他。

项目成果形式:10.论文或专著;21.一般改进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 22.性能或功能有实质性改变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

31. 一般改进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 32. 性能或功能有实质性改变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 40.发明专利; 50.实用新型专利; 60.外观设计专利; 70.带有技术、工艺参

12

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 80.基础软件;91.应用软件;92.通用应用软件产品;100.其他。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技术经济目标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项目起始时间: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开发项目的年月,为6位编码。如项目起始时间为2009年2月,则在相应的栏目填写200902。

项目完成时间: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如2009年8月完成并通过鉴定,则填写200908;如项目至2009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参加项目人员:指企业在报告期实际参加某研究开发项目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一般指企业认定的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最小单元,其人员指实际参加研究开发项目活动的时间(不包括加班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在10%及以上的人员。专职负责项目管理,并且是某些项目组的成员,视其主要归属情况,归入某一项目组填报,其他项目免填。一般企业研究开发管理人员,不填报在项目组内。若某人同时担负几个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则按其为主的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项目在报告期内确认研究开发工作失败,也应按其实际情况填写参加本项目组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

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指报告期项目组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按月计算。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一人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本年度项目非政府经费内部支出:指报告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研究开发项目活动的非政府经费支出,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等。

研究人员:是指从事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系统的构想或创造的专业人员及R&D课题的高级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是指通常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R&D课题,应用有关原理和操作方法执行R&D任务。他们的活动包括:进行文献检索、从档案馆和图书馆中筛选相关资料;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为实验、测试和分析准备材料和设备;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和编制图表;进行统计调查和访谈,及R&D课题的一般管理人员。

其他辅助人员:是指参加R&D课题或直接协助这些课题的熟练工和非熟练技工、秘书和办事人员,这一类还包括所有为R&D课题提供直接服务的财务、人事及行政管理人员。

项目(课题)主要活动类型:择最主要的项目(课题)活动类型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 基础研究, 2. 应用研究,3.试验发展, 4. 研究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基础研究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从研究目的看,基础研究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它只是通过试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和定律。从研究结果看,基础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通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和规律,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也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从研究目的看,应用研究是探索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从研究结果看,应用研究的成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某些领域和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为主。

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试验发展是指通过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检验和评估实施示范项目)的过程。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成果应用:是指为使试验发展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做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实际应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这类动的成果形式大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操作的带有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1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附件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培育壮大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主要包括数字创意技术和装备、内容制作、创意设计服务、融合发展四大业态。我省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游戏、动漫、电竞居全国首位,直播、短视频、数字音乐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以上,其中,游戏约**亿元,占全国的**%;动漫约**亿元,占全国的**%;电竞约**亿元,占全国的**%;工业设计服务约**亿元,占全国的**。拥有腾讯游戏、网易游戏两大全球游戏巨头和腾讯动漫、奥飞娱乐等动漫领军企业,孵化培育了虎牙、YY、斗鱼三大知名直播平台,酷狗音乐等6家数字音乐平台入选全国前十。

(二)存在问题。一是原创生态有待完善,内容原创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原创品牌和精品IP(知识财产)。二是数字建模、交互引擎、后期特效系统等开发工具、基础软件对外依赖程度高,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三是原创人才、复合人才短缺,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压力大。 (三)优势与挑战。我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各环节的产业链,在不少细分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佛山、中山等产业集聚地各具特色;二是数字技术基础扎实,迭代升级快,具有快速渗透和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较强能力;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在快消品、教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应用场景丰富,有利于培育形成新增长点。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受兄弟省市强有力扶持政策虹吸效应影响,优质资源汇聚能力弱化,竞争优势日益缩小;二是游戏、动漫、电竞发展的舆论引导和行业自律有待加强,缺乏明确稳定的发展预期和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三是数字创意产业出海是发展新趋势,但由于各地文化、政策差异,存在流量渠道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运营风险高等挑战。 二、工作目标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其中游戏**亿元;动漫**亿元;工业设计服务超过**亿元。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蓬勃发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文理科五分段统计表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文理科五分段统计表理科 文科 分数段 小计 累计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 * 张振鹏 马 力 [摘要]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群的案例解析可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优异的环境、功能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根植性三方面的共性特征;从竞争、资本积累和交易成本节约三个角度,可以归纳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内生机理。因此,政府应根据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辅以配套的制度安排作为外部推动力,以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内生机理;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G124;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012X (2011) 02 0176(05)[作者]张振鹏,副教授,硕士,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马 力,教授,博士,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便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在现代生产价值链上,创意处在龙头地位,创 意在现代经济的各个产业中几乎无处不在。[1] 应运而生的文化 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其发展规模和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各国或地区之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概念的诠释或理解的不同,致使发展思路不统一,发展模式也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对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参与,都以强烈依赖当地复杂的劳动力市场的生产者密集网络为基础,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类型总是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相联系。澳大利亚学者斯图亚特 坎宁安(S t uart Cunn i ngham )在文章 从文化产 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含义 中分析了产业发 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多样化,并提出了集群理论(C l uster T heory),这一理论正在成为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参照。 集群 这一概念常常是通过像都柏林、谢菲尔德、纽卡斯尔、奥斯汀、赫尔辛基和安特卫普等城市对原有工业改造来实现的。城市原有的特征,如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和作为业余消遣的音乐收藏,就成了通过文化和创意的融合推动新经济 发展的崭新动力。[2] 由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为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成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个产业从出现到繁荣都有其自身繁衍的轨迹,政策扶持可以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但决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主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一种最为经济的模式,发展模式都具有独特的形成机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不是一个盲目的偶然的选择,也不是对时尚潮流的追逐,而是其产业特点决定的。我们可以从成功的国际案例中发现文化创 17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企业衍生与创新网络演进的互动系统研究: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视角 (10Y J A 6301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09CJ G Z66)和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 科技型企业衍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互动机制研究 (BS2010SF003)阶段性成果。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243《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中旬刊)总第566期 产业经济 一、引言 创意产业在微观上强调创意者的个人创造力,宏观上表现为各国政策性的设计、规划和推动。创意产业服务于许多产业的生产过程,能够实现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意产业在对国民经济做出直接贡献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创造出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也为那些具有文化和科技内涵的传统产业,提供了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研究创意产业形成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并涉及诸多行业。 三、创意产业的特点 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创意产业以文化为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 2.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延伸性。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延伸到许多产业部门。 3.创意产业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中有形资产较少,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这就将其与知识产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和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4.创意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 它们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 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 1.文化资源集聚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1)集聚性特征。文化资源空间集聚性是指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因此,各种文化活动为追求集聚效应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这种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在某一空间上形成文化资源的高度集中。(2)专业化特征。处于某一空间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属于同一特定主题或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正是这种专业化特征,才使集群内的各种资源之间产生紧密的共生、协作关系。(3)根植性特征。根植性来源于经济社会学, 其含义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关系的约束,嵌入于社会关系中。集群性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地理上集聚,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联系,这种地域性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2.创意产业集群利于创意萌生。对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保障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意的萌生。而产业集群是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主要传播源和生产主渠道,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加速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同时,创意是地方风俗、文化惯例、道德观念等隐性知识交流、与异质碰撞互动的产物,这种交流与碰撞更容易产生在拥有共同知识背景的人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集群恰恰为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碰撞的空间上的可能性。 五、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两者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产业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 1.集聚与培养一批创意人才。由于形成、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培养创意人才。因此,建议在经济服务化水平较高和文化吸引力强的城市重点营造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从长远看,还必须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文化消费等方面构建创意人才增量供给机制,培育本土化创意人才。 2.提高区域宽容度。创意经济发展应遵循 技术、人才、宽容的原则。因为技术、 知识和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不是固定资本,而是流动资本,技术和知识随着认定流动成为流动因素。一个地区要在构建、吸引和持有创意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持久优势,必须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只有宽容的区域环境才能有效聚集众多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郑玲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人事处 [摘 要] 创意产业不但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创新服务,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其他产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创意产业形成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现象入手,利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理论来分析创意产业集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创意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目前,“集聚式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创意产业的主流方式,各个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亮点也是以“集聚区”形式来呈现,而最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于可实现其内在机制由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移,可实现因聚集而产生的资源整合以及价值观趋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追寻。 标签: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国际经验 在我国,创意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特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创意产业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学者们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如何让其持续性发展,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国际上有很多的国家未来更好的发展创意产业,采取了集群方式,比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其成功经验将为我国发展创意产业集群提供重要借鉴。 1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特殊优势。虽然集群发展,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它又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发挥集群效应,共享信息资讯,优化产业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还有助于利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来使单个孤立的企业受益,同时还能刺激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归纳起来,我们总结出四个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1.1消费需求 从公众需求来看,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是发展创意经济、形成创意集群的原动力。有效需求是刺激有效供给产生的先导,它能推动创意产业结構的不断优化,进而有力促进创意集群的形成和繁荣。 1.2文化资源 从发展资源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并非随时随地可以出现和形成的。因为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而文化本身又带有极强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积累为形成创意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1.3产业支撑

《社会经济统计学》习题汇编及答案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番号写在括号。)。 1、标志是( 3 )。 ①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②都可用数量表现的特征的名称 ③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④不能用数量表现的特征的名称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1 )。 ①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主要社会经济现象 ③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方面④个别典型事物 3、一般说来,统计报表的报送周期愈长,调查内容( 1 )。 ①愈多②愈少③准确性愈高④准确性愈低 4、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2 )。 ①各方面情况好的单位 ②单位数较少,但所研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绝大比重的单位 ③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④在国计民生中地位显赫的单位 5、考生《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8分、75分、82分、90分。这五个 数是( 4 )。 ①指标②标志③变量④标志值 6、统计调查表可分为(4)。 ①简单表和分组表②简单表和复合表 ③简单表和一览表④单一表和一览表 7、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对象是(3)。 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②每个国有工业企业 ③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④每台生产设备 8、某企业2001年4月1日至5日对该企业3月31日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标准时间是( 2 )。 ①4月1日②3月31日③4月1日至5日④3月1日9、统计整理阶段的关键问题是(2)。 ①对调查资料的审核②统计分组③资料汇总④编制统计表10、对于离散型变量,在编制变量数列时( 3 )。 ①只能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②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既可编制单项式又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④不能编制组距式数列 11、相对指标是( 2 )。 ①两个总量度指标对比形成②两个有联系指标对比形成 ③两个绝对指标对比形成④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形成 12、调查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下列调查项目属于不变标志的是(1)。 ①企业所有制形式②产品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