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制 1792 1848 1875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一)

1.(2011·汕头模拟)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

A .中央集权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封建制度

2.(2011·揭阳一模)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 A .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3. (2011·温州四校模拟)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C.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4.(2011·北京卷)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5. (2011·肇庆一模)《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 A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B .君臣之间等级森严 C .纺织技术水平甚高 D .中央集权由盛而衰 6.(2011·广东卷)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7.(2011·盐城二模)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

A .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 .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 .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 .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 8.(2011·东北三省模拟)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这部法律是( )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公民法

9.(2011·温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10.(2011·台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2011·苏北四市模拟)“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 .光荣革命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 .1832年议会改革 12.(2011·江苏百校二模)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2011·海南卷)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俄国 14.(2011·江西七校联考)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③ 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1·杭州模拟)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宰相掌帝国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1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17.(2011·全国新课标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18.(2011·临沂模拟)《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向中国倾销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B.向中国输出资本,开矿设厂

C.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 D.把中国变成英国附属殖民地

19.(2011·江苏百校二模)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0.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1.(2011·海南卷)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22.(2011·山东卷)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23.(2011·余姚模拟)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A.体现了阶级矛盾尖锐 B.体现了全民族抗战

C.体现了正面战场抗战 D.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

2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解析】C 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王室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更加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材料中的采邑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度类似。

2.【解析】D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和西周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本题选择D项。

3.【解析】C 解答注意题干要求,从封建制度的发展来看,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是分工合作、相互监督机制。通过该机制减少了失误,提高了效率,故答案为C项。

4.【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代通过分权来分割相权,其中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权,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A项错误;北魏实行三长制是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故B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相权与皇权的斗争,D项错误。

5.【解析】A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正确选项是A项。

6.【解析】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学者的观点是强调古代雅典政治的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结合选项分析,抓住“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这一时间提示,A、C两项都是雅典政治的民主性,D项是克里斯提尼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7.【解析】C 理解题干的意思,一是“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有一定的特权和责任,在政治上是一个牢固的集体,这里城邦的概念强调的是它作为公民政治上的联合体的一面,而不是城墙、军队等物质的因素;二是所谓的“男人”是指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而所有的雅典女性、外邦人都被排斥在城邦之外,故C项符合题意。

8.【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评价。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拓展,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新变化。从材料信息看,这部法律“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颁布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的万民法。答案为C项。

9.【解析】C 从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理性体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0.【解析】B 光荣革命后,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11.【解析】D 从题干中的“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新的经济利益”等关键词,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已经渐入佳境,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并未获得较多的政治权利,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故D项为正确答案。

12.【解析】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如地方教育、卫生等,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①入选;联邦政府分为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部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故②入选;国会参众两院职能不同,众院提案,参院审议,双向制衡,故

③入选;内阁制又称责任内阁,向议会负责,美国并不实行内阁制,而是实行总统制,故排除

④,答案选择B项。

13.【解析】A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择A项。

14.【解析】A 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经过长期反复斗争,最终在1875年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所以④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答案为A项。15.【解析】D 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但是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16.【解析】D 阅读材料,可知主要阐述了新的社会的原则,迁移《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可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17.【解析】D 本题以周年热点切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巴黎是城市工人政权,A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故正确选项为D项。

18.【解析】C 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的目的主要表现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正反映了要求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意图,C项符合题意。A项是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贸易的目的;B项是列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华侵略目的;D项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19.【解析】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任务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先开始的,故答案选择C项。

20.【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外国公使通过外务部控制清政府,列强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21.【解析】A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A项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故选择A项。

22.【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关键要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1924年国民大革命开始,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进步意义。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23.【解析】A 从“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中可以看出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24.【解析】B 本题为漫画式选择题。注意图上的文字,“军”“民”组成的“抗战力量”碾碎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尖锐,中国军民携手共同抗日,实行全民族抗战,反击日本侵略者,故B项符合题意。

25.【解析】D 本题考查对解放战争时期时代背景的理解。理解材料,说明美国对解放战争时期形势的认识,选项中的四个选项都能表明国民党的失败,但最能验证这段话的是D项。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二)

1.(2011·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3.(2011·山东卷)“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4.(2011·杭州模拟)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5.(2011·南京二模)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6.(2011·淮北二模)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7.(2011 ·北京卷)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8.(2011·佛山一模)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9.(2011·台州模拟)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B.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D.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1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

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2011·江苏四市一模)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

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订策略。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

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废除警察、军队”

12.(2011·潍坊模拟)阅读下面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

,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

到的现象是()

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011·杭州模拟)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5.(2011·锦州三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

16.(2011·东台模拟)一首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 (2011·北京丰台二模)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下图,图中上方为一只信鸽)。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18.(2011·兰溪模拟)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19.(2011·上海卷)“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A.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中美关系正常化是70年代高峰形成的因素之一

C.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三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21.(2011·安徽百校模拟)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22.(2011·南京二模)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23.(2011·福建四地六校模拟)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24.(2011·杭州二模)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25.(2011·重庆卷)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1.【解析】C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故B、D两项错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2.【解析】B 本题考查古代中央官制。从“封驳”和“谏议”可知为唐朝门下省。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封驳政令、中书省草拟、颁发政令。A项隋朝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C、D两项均无“封驳”权力,仅为皇帝顾问。

3.【解析】 D明太祖废丞相,彻底解决君相矛盾,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阁臣职权大小、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但英国的内阁制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关。排除A、B、C三项。

4.【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说明这种司法程序还有缺陷,故排除C、D两项。“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可以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说明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项。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史实,故选A项。

5.【解析】B 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也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这些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6.【解析】B 本题实际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法院具有最高司法权,故B的说法正确。法官的做法符合宪法规定,与爱国无关,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国会和法院之间属于互相制衡的关系,法院只能对违宪法律进行裁决,不能否定所有的国会立法,故D项错误。

7.【解析】B 本题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难度较大。既然讽刺打打杀杀,故A项排除;因为义和团有盲目仇外的倾向,外国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文化,故C项排除;D项虽然正确,但与B项相比,B项更是作者的深刻用意所在。

8.【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中国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和所学史实,客观上说明在抗日战争防御和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项。

9.【解析】A 注意材料中提及的“补偿”。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了既反侵略又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抗日战争的胜利属于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加快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故B项结论错误;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并未因此就赢得所有国家的尊重,C项过于绝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表述错误。A项为正确答案。

10.【解析】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根据题干第二个高峰大约是1931—1934年左右,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革命小高潮。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建立,时间不符,排除。

11.【解析】A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此时的俄国正在参加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一战激化了各种国内矛盾,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二月革命后推出一战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

12.【解析】A 该漫画反映的是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情况。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现象,故C项正确;D项与史实符合。二月革

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13.【解析】C 本题以费孝通在第一届北平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的感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把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会场中人员服饰多样说明群众广泛性,他们共商国是说明了平等性,“第一次”说明深刻。

14.【解析】C 中国历史上,这并不是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A、B、D三项说法错误。

15.【解析】D A、B两项是建国后就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不是民主政治制度。1998年,九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各地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D项正确。

16.【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粤海销烟”指的是虎门销烟;“港岛易”指的是签订《南京条约》;“前仇旧恨今尽雪”指的是香港回归。而签订《马关条约》是和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17.【解析】B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平统一”成为对台关系的基本方针,图片上鸽子也象征着和平。本题正确答案为B 项。

18.【解析】C 从题干信息看出是亚非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从而使亚非会议圆满结束。

19.【解析】C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20.【解析】D A项是1949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B项是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C项是199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故D项符合题意。

21.【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古巴导弹危机。依据材料信息苏联人“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可判断这是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被美国很快发现,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2.【解析】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说法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3.【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性质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万隆会议所体现的精神是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团结合作共同为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而奋斗的呼声和要求;据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特点,能够反映其要求的应该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24.【解析】B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A项错误;苏联解体只是国际力量变化的一方面,C项错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形成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为美国,“多强”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B项为正确答案。

25.【解析】C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解答时主要的迷惑项是D项,但恐怖主义不仅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9·11”事件就是发生于21世纪(2001年)。故排除D项,选择C项。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三)

1.(2011·广州模拟)《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2.(2011·梅县模拟)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3.(2011·洛阳模拟)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4.(2011·淄博一模)“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5.(2011·佛山一模)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6.(2011·镇江二模)俄国工人雅可夫认识到当前俄国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历了哪个事件后()

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演说 C.七月事件 D.彼得格勒起义

7.(2011·宁波模拟)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8.(2011·海口一模)“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9.(2011·慈溪模拟)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0.(2011·山西太原模拟)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11.(2011·济南一模)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3.(2011·天津卷)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14.(2011·浙江澄海模拟)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5.(2011·江苏四市一模)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英国商界人士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中国展馆”。这是为了()

A.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物产和资源 B.让封闭自守的中国人了解世界

C.获取商业利益而贿赂腐败的清政府 D.资助财政万分窘迫的清政府

16.(2011·广东卷)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7.(2011·扬州模拟)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18.(2011·临沂模拟)下图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额变化情况的数额图,法币大量发行带来的影响是()

19. (2011·浙江卷)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20.

21.(2011·盐城二模)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22.(2011·海南卷)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23.(2011·淮北二模)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沦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拓展海外殖民地 B.拓展海外市场

C.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D.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

24.(2011·北京石景山模拟)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25.(2011·忻州模拟)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

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

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A.20世纪后期 B.19世纪末期C.18世纪末期 D.17世纪后期

1.【解析】B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和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为了避免“为诸侯所丧”,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了郡县制。“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为B项。

2.【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民主制主体范围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古希腊民主政治主体是祖籍在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项。

3.【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的宪法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故答案为D项。

4.【解析】A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理解题干材料,答案为A项。

5.【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中国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和所学史实,客观上说明在抗日战争防御和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故正确答案是B项。

6.【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列宁的《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7.【解析】C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本题中“它”即是马歇尔计划。

8.【解析】C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一支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好花终须绿叶扶”。

9.【解析】D 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我国寄往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的邮资明显低于寄往欧洲其他国家,说明该时段我国与苏联、东欧民主国家有特殊关系和地位,这一时期应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香港1997年回归,这一时期,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外交的倾向性已不再存在,A项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项不正确。

10.【解析】B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是针对“谷贱伤农”而提出;以盗法为《法经》首篇主要是用刑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君权。结合两则材料可以判断是因为农民因谷贱破产沦为盗贼,所以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11.【解析】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从材料信息看,商人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故A项正确;“会馆”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实行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12.【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瓷器。中国瓷器自唐代即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哥窑位于浙江龙泉,属南方,故为青瓷,选择B项。白瓷属于北方瓷器系列,排除A项;青花瓷出现于元朝,排除C项;珐琅瓷起始于清朝,排除D项。

13.【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西家卖丝籴新谷”说明“丝”和“新谷”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择A项。其他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14.【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清时期自由劳动力在增加,市场在扩大,手工工场的技术不断发展,商品买卖频繁,生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切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不同于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答案为B项。

15.【解析】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根据题干“1851年”信息分析,应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对中国通商等权利,中国开始沦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

16.【解析】B 本题考查清末随着近代企业创办,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改变。题干材料出台的大背景是:20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的许多高官大吏及最高统治者意识到振兴工商为国家富强之根基,在中国近代掀起一股重商社会思潮。题干材料的大意是: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获侯爵,李鸿章获伯爵,其余的不少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竟连男爵都没有得到,现在一些创办实业的工商人士却获得了子、男等爵位。尽管获得这些殊荣者大多是工业巨子和富商大贾,但对扫除千百年来的贱商意识,改变商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故选择B 项。

17.【解析】C 中国近代化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思想领域的思辨化和科学化。“江浙人摸钱”是指江浙人民善于经营,对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突出的表现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18.【解析】C 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选择C项。A、B两项与本题无关,A项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B项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D项说法与“40年代”时间不符。

19.【解析】A 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20.【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C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B、D两项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活场景。故本题答案为A项。

21.【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注意题目中“用全球史观”,是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C项正确。

22.【解析】C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项,因为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

23.【解析】C 本题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相关知识。17世纪荷兰有海上霸主之称,《航海条例》挑战荷兰海上势力。

24.【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显示的是英国资本总额在18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世纪60年代的增长,这一阶段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故选择D项;A、B、C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

25.【解析】B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日不落”帝国。市场的需求促使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很快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美国为核心展开的,美英国力开始兴衰消长。

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四)

1.(2011·湛江模拟)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该大臣主张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2.(2011·皖南八校三模)“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

3.(2011·北京石景山模拟)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希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4.(2011·江苏百校二模)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5.(2011·临沂模拟)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6.(2011·南通三模)“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A.罗斯福 B.丘吉尔 C.杜鲁门 D.尼克松

7.(2011·江苏四市一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1·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9. (2011·汕尾模拟)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10.(2011·苏州一模)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11.(2011·南通三模)“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提到的现象开始于( )

A .新航路开辟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 .“新经济”出现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2.(2011·洛阳模拟)恭亲王奕

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洋)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

A .重视西方的先进器物,雇买以应其用

B .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C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D .兼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制度 13.(2011·南京二模)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 A .戊戌变法时期 B .中华民国初年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北伐战争时期 14.(2011·佛山一模)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 到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展开

B .“大跃进”的影响

C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6.(2011 ·上海卷)“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2011·北京东城模拟)1921年底,基辅郊区农民彼得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结果是( )

A .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

B .粮食被没收

C .他只能售一部分

D .行为合法,无人干预 18.(2011·江苏卷)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19.(2011·南京二模)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 .罗斯福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20.(2011·苏北四市三模)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到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实行美元贬值

C .限制价格水平

D .推行福利制度 21.(2011·天津文综·T34)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 .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 .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 .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22. (2011·湖南十二校模拟)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23.(2011·福建文综·T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 .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 .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 .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24.(2011·南京二模)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

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A .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 .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 .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25.(2011·宣城二调)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右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 .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1.【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分封制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同姓必王”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西晋初年大臣建议采用西周的分封制度维护皇权统治。故答案是B 项。

2.【解析】B 从“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可见其强调公民意识,故答案选择B 项。

3.【解析】B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形势。材料中的“1644年”表明描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88),当时斗争双方是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和旧贵族拥护的国王,故排除A 、C 两项;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19世纪下半期,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才正式形成,故排除D 项。

4.【解析】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 、B 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选择C 项;D 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5.【解析】C A 项1917年4月列宁发布《四月提纲》;B 项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D 项1871年巴黎公社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C 项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6.【解析】C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解读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这是美国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在欧洲扩张的政策,即“杜鲁门主义”,答案为C 项。

7.【解析】D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①项说法错误;从抗日战争时期起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就有合作的历史,建国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②③正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相互监督”的方针,体现了④。

8.【解析】B 本题利用图片考查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之一——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在一定

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新技术,改进农具,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汉代使用四齿钉耙耕作反映了农民利用新农具进行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择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汉代以前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推广牛耕,而雇佣关系出现于明代,均可排除。

9.【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明清时期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现象的普遍出现和所学史实,反映了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10.【解析】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描述,“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有利于出现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有利于诱使资本主义发展,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解析】B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厂一个个建立起来,对空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B项符合题意。

12.【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地主阶级洋务派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分析可以判断答案为C项。

13.【解析】B 本题考查识记及识图能力。从图片文字可以看出,这是政府在提倡国货运动,事情发生在民国初年。

14.【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到B段时间是在1950—1957年之间。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的,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化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所故正确答案是A项。

15.【解析】B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画与诗都反映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浮夸风,B项符合题意。

16.【解析】D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题干可知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三项都末涉及到承包土地问题,故选择D项。

17.【解析】A 本题考查了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1年新经济政策有关农业、商业政策的内容。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1921年新经济政策农业上实行粮食税,不再实行余粮收集制,商业上也恢复了自由贸易。本题中1921年底农民将粮食运到集市出售,结果应是管理人员依法征收税额后允许自由出售。

18.【解析】D 本题以苏联的农业与工业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苏联工业化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数量越来越少,而苏联工业化成就越来越大,这说明了苏联的工业化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19.【解析】C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

20.【解析】B 21.【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才解读能。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场景。

22.【解析】D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西方福利制度在实行中也衍生出弊端,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同时也容易滋生社会惰性,导致工人积极性降低,答案选择D 项。

23.【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能力。《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所以各国货币不可以与黄金直接兑换,A项错误;1973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制,黄金价格上扬,B项正确;美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居各国之首,C项错误;美元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D项错误。

24.【解析】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的说法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25.【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由题干图文材料可知,中国经济的崛起冲击着美、日的经济主导地位,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故正确答案为D项。A项观点自身错误;世界银行关注世界各国,B项表达欠科学;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打破,C 项不符合题意。

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2

历史训练题 1.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A.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C.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D.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二月革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之内瓦解了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政权。促成这一“奇述”的因素主要是 A.列宁的英明领导 B.“一战”激化了各类矛盾 C.四月提纲的提出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3.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俄国临时政府的对外态度 A.遭到了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B.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 C.赢得了英法意协约国的支持 D.导致革命运动不断走向高潮 4.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20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公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这主要表明十月革命 A.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B.担负起多重的历史使命 C.产生了多种社会影响力 D.作用与以往革命完全不同 5.列宁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的这一认识体现于 A.《共产党宣言》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四月提纲》 6.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他们以恐怖的手段获得政权,对自由、财产的破坏远远大于 法国革命……我们不要去理睬这些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与他们发生直接往来!”下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谋求夺取世界霸权B.俄国二月革命引起美国恐慌 C.美、俄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D.美国否定法国大革命及其思想 7.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A.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C.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 8.“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9.战争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三八妇女节那天,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0.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11.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有学者指出,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指一个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体制时的状态)的趋向。这三场革命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体现了普遍民主原则 C.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3.《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场斗争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4.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l1qWMavBZe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高中历史必修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试题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 C.单一的血缘关系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2.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5.秦朝的地方行政和基层机构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A.郡──县──里──乡B.郡──县──乡──里 C.县──郡──里──乡D.县──郡──乡──里 6.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封国制B.设立郡县C.分封制D.皇帝制度 7.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 8.“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取王国的爵位C.颁行“推恩令”D.实行郡县令 9.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0.元朝在秦朝以来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7小题) 1.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2.《大国的兴衰》中写到:“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有修慢慢移向其他地区。”在这两次转移中得益的国家分别是()A.意大利、葡萄牙B.西班牙、英国 C.英国、美国D.意大利、美国 3.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神学的复兴 4.图中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推动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进 5.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6.以下是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A.新航路开辟B.西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D.工业革命 7.《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

“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8.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促进了法国商业的发展 D.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9.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A.血腥的资本积累B.欧洲商道的转移 C.文艺复兴的影响D.工业革命的影响 10.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哥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反映的问题本质是() 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 B.议会掌握着生杀大权 C.封建国王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意志取代了专制王权 11.每个地名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加勒比海上的岛的被称为“西印度群岛”直接相关的故事是()A.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B.迪亚土船队发现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D.基督教的诞生 12.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结束了王权 D.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一切分歧 13.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评价的“这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独立宣言》的发表 C.林肯当选总统D.葛底斯堡大捷 1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所谓的“同态复仇”原则,有学者认为这都是“野蛮的原始残余”有学者却认为这体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体现了立法者的人本观念。据以上信息判断,学者们研究的文献是() A.汉漠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15.中世纪时,教会主要使用了两大法宝作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义;二是禁欲主义。 这里的“教”是指()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16.琅城居民募集金钱,建立了自治机构,并向教主交纳了赎金,但主教背信弃义,挥霍了赎金,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这次起义是为了() A.获得自治权B.推翻大领主的控制 C.获得市民权D.获得封地 17.人作为独立于世界的主体,常常被置于一幅画的中心位置,《蒙娜丽莎》更是将画面的大部分用来刻画人,而背景却做了模糊缩小的处理。达?芬奇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 A.节约画作的创作时B.突出人物的外在形象 C.表现独特的艺术风格D.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 18.“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当时西欧流行的谚语。从10世纪起,西欧的城市开始复苏,这些城市的兴起“使人自由”的意义是() A.孕育了市民阶层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B.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手工工场) C.城市获得了一定自由和特权,消弱了封建领主的割据势力,维护了国王的权力 D.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文艺复兴) 19.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的传播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20.“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无视于西欧在城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综合训练4

训练4 1.“不论西周氏族……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 D “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说明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联系所学可知,这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借助天意来神化皇权。故A项符合;材料中没有体现B、C、D三项的内容,故排除。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艺术的价值不仅需要自身水平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的时代特征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

高中历史比较型选择题

题型6 比较型选择题 (时间:45分钟) 【题型解读】比较型选择题,就是要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物作出比较分析的选择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一般分为求同型和求异型两类,即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关键在于,抓住历史事物的共性和个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作出正确比较。 1.(2014·广东江门一模)“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实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士,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解析儒家强调德治、仁政,重视现实治理,故A项与现实关系密切,但不符合题意;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超脱现实之上,故B项与现实关系最小,符合题意;法家强调法治,与现实最密切,故C项不符合题意;墨家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贯穿实际功利精神,与现实关系密切,故D 项不合题意。 答案 B 2.(2014·广东汕头二模)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皇权的显著削弱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政治制度的成熟D.选官制度的成熟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皇权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从汉代的家务官到唐代政务官,说明政治制度成熟,故C项正确;体现选官制度成熟的是科举制,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4·广东揭阳二模)皇天后土,土地神在宋代以前是各个地域的保护神,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上帝有意为之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由于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3、在公元2世纪左右,有个欧洲国家繁盛开放,以致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国商贾都可云集于此。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下面哪个统治者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矮子丕平 B、查理·马特 C、汉谟拉比 D、伯利克里 5、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中国已经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的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7、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8、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已创造的

推荐-高三历史高考41题专题训练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全国卷41题题型) 1.(2015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15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2014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4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 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3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高中课件精选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 道(各地模拟题汇编+解析)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 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全世界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 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 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 2500 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 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 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创立有关的是() 4.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 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 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5.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 .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 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 呈。回答 6~8 题。 6.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 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 .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 .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7.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 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 ) A .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C )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D )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历史进步 D、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D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5、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C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A、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比其他国家发达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强大 C、封建专制统治障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7、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A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全国政权 8、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D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D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B)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目的在于(B) A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 B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C彼此利用对方D都有反人民的一面 12、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精选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 1.(2016·盐城三模)19世纪末,德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 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89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由她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并与国际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 ——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这对近代德国代议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行方式上的特点.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意志帝国加强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作用. 2.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时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二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选择题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选择题 乡宁一中王蒲玲 目前,历史选择题以其出题方式灵活,知识覆盖面广,既便于知识考查,又便于能力考查;既便于学生做答,也便于阅卷给分等优点,成为历年历史学科高考的两大题型之一,而且分值很大(总分100分,选择题为48分),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因此,能否做好选择题关乎考生高考的成败。那么怎样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历史选择题的准确性谈几点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选择题的基本结构: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备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用来创设解题的情境,明确解答要求;“题肢”包括正确答案和干扰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及解法: 1、比较型选择题题: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例1】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点拨】此题是一道比较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的试题,此题的特点是将备选项同题干内容进行比较。 【解题思路】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经济学观点主要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而备选项中A、B、D三项都不属于经济学方面的主张。【答案】C 【例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B.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C.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点拨】此题是类比型选择题,同时又是一道程度型选择题,同学们在做此题时既要注意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同时又要注意是"最大"的。 【解题思路】两次工业革命都没有使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同时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B、C两项不是其不同之处。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是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但这不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真正地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科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答案】D 2、材料型选择题 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中国古代的史料对农民战争中的人物都称为"贼""匪"等,对这些要进行客观的分析。【例】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