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囱冬季施工方案

烟囱冬季施工方案

烟囱冬季施工方案
烟囱冬季施工方案

210m烟囱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 5210.1—2005

1.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建筑施工手册》

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1.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104-97

1.6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及材料设备厂家说明书

2工程概况

烟囱高210m,烟囱出口直径7.5m,筒身为钢筋混凝土双筒结构,筒身混凝土强度等级33m以下为C40,33m以上为C30。混凝土量约为4000m3。

3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3.1冬期施工所用材料:毛毡1000m2,负温防冻剂(采用商品混凝土,通知商品混凝土站参加合格有效的负温防冻剂),温度计20支。

3.2对防冻剂的性能进行检验,通过试配给出混凝土合理配合比。

3.3.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以下,则此5天的第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第一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5℃以上,则此5天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终日。

4参加作业人员

4.1烟囱施工设置以下工程管理人员

工地负责人 1 名技术负责人 2 名

质检员 1 名现场安全员 1 名

资料员 1 名电工 1 名

4.2烟囱施工设置以下施工作业人员

钢筋工 20 名木工 30 名混凝土工15 名

5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5.1钢筋提前制作完毕,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

5.2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和掺抗冻外加剂的施工方案,为缩短养护时间,混凝土搅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P.O42.5R的商品混凝土,并加入防冻剂。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冬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按-15℃环境条件经设计并

通过试配确定(已与石河子商品混凝土联系冬期混凝土施工事宜,商品混凝土站已经做好冬季施工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加防冻剂的混凝土试配工作,根据天气的具体变化,随时可以进行冬季施工混凝土的供应)。

5.2.1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冬期施工采用热水搅拌,为了避免出现水泥假凝现象,应严格控制好水温在70℃以内,搅拌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水,待搅拌一定时间后,水温降低到40℃左右时,再投入水泥搅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较平常延长50%。

5.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所以要加快运输速度,缩短运输时间,运输罐车罐体部分包裹保温套,控制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5.2.3混凝土浇筑

5.2.3.1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及施工缝处松动石子水泥膜。

5.2.3.2由于白天气温较夜间高出许多,所以浇筑混凝土时间控制在上午10:00至下午4:00之间,以防止混凝土热量损失过大。

5.2.3.3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0-15℃以上。

5.2.3.4当遇有寒流或雨、雾、雪天气或室外气温低于-15℃时混凝土工程停止施工;对已经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具备混凝土抗冻强度要求。

5.2.4混凝土保温养护

5.2.4.1混凝土筒壁侧面采用覆盖包裹塑料布、毛毡保温保水养护;混凝土顶面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多层麻袋布填充覆盖,防止混凝土内部多余水份过早蒸发,达到保温保水的目的。

5.2.4.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毕,但强度未达到混凝土抗冻强度之前,遇到寒流、大幅度降温或在温度低于-10℃以下时,筒壁外侧包裹多层毛毡保温,筒壁内侧在距离混凝土面2-3m区域内每间隔5m左右设置火炉升温烘烤;在火炉的上部与内侧模板边局部区域搭设防风棚,防止火炉热气散发,在内侧混凝土模板边局部区域形成正温区,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5.2.4.3利用混凝土掺防冻外加剂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同时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根据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决定。

5.2.4.4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测温工作,每昼夜不少于4次。对于混凝土出机及入模温度

每2h测温一次,对于大气温度测量每天不少于4次,防止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前受冻,达到临界温度以后每6h测温一次,混凝土测温点应设在温度较低和有代表性的地方,当温度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测温时要注意做好记录。

5.2.4.5保温完毕的混凝土筒壁未完全冷却前不得冲击和碰撞。

5.2.5混凝土试件

每一模施工做3组试块,其中标准养护一组,28天后备一组,同条件试块为一组为拆模、保温用,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由技术员通知。

6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6.1 混凝土工程

6.1.1检查搅拌用水温度及粗细骨料温度,控制混凝土出机及入模温度并做好记录。

6.1.2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执行情况,控制好搅拌时间,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6.1.3检查混凝土振捣情况,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

6.1.4检查混凝土测温记录是否有异常。

6.1.5根据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控制拆模时间。

7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7.1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7.2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的协调与组织。

7.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及管理工作。

7.4木工班:负责筒壁内外模支设、拆除、模板内外半径调整、埋件安装工作。

7.5钢筋班:负责钢筋制作、绑扎以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的绑扎工作。

7.6混凝土班:负责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包括混凝土振捣、混凝土表面处理、养护工作。

7.7电工班:负责施工现场的照明及维护工作。

7.8架工班:负责脚手架搭设、步道搭设、操作层脚手板铺设、栏杆安装等工作。

8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8.1 钢筋工程

8.1.1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机械性能符合施工规范规定,钢筋接头百分率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无缺扣、松扣。

8.1.2按主筋间距偏差±20mm,主筋保护层偏差+15~-5mm的标准进行检验符合要求。

8.2混凝土工程

8.2.1混凝土原材材质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准确,试块强度达标准值,混凝土测温记录齐全,准确、真实。

8.2.2按表面平整度≤25mm;半径偏差±25mm;孔洞宽和高偏差±20mm;孔洞标高偏差±20mm;筒壁厚度偏差±20mm;烟道口中心偏差≤15mm的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9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9.1.室外气温达-15℃以下时,应暂停施工。

9.2.遇大风(六级以上)、大雪或有寒流时应暂停施工。

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0.1针对施工项目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10.2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目标、指标

安全目标:实现人身伤亡、群伤事故、重伤事故、火灾事故、重大施工设备机械损坏事故、环境污染、大面积传染病、集体食物中毒和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零”目标。

10.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0.3.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10.3.2大雪或霜冻后,应及时清理架子及马道上的积雪,以防滑倒伤人。

10.3.3对于冬期取暖,应严防煤气中毒,点火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

10.3.4现场道路如有结冰现象,应及时清理,严禁在其上面打闹,以防滑倒摔伤。

10.3.5电源箱、电焊机冬期应有防护措施,以防雨雪直接淋上发生事故。

10.3.6施工人员衣着灵便保暖,电工、焊工穿绝缘鞋,其他人员穿防滑鞋。

10.3.7冬期施工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现场如需动明火,必须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动火手续,明火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看火。

10.3.8冬期施工,工棚及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子。

10.3.9施工机械及汽车的水箱应予保温,停用后,无防冻液的水箱应将存水放尽。油箱或容器内的油料冻结时,应采用热水或蒸汽化冻,严禁用火烤化。

10.3.10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要做好防冻措施。

10.4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及响应计划

10.4.1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10.4.2应急救援联系方式

10.4.3应急响应计划

10.4.3.1当工程项目出现紧急情况时,本项目部应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或抢险工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好现场。并将事故的处置情况、伤亡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4.3.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紧急报告后立即通知组长、副组长及其他成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

10.4.3.3当组长不在施工现场时,由副组长代替组长行使组长的权利并履行职责,待组长回来后立即向其汇报,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急小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处理情况,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以及事故损失的初步估计。

10.4.4触电伤害事故的急救

10.4.4.1当发生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

10.4.4.2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源。切勿用金属或潮湿物体做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切断电源后将伤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观察并治疗。

10.4.5骨折事故的急救措施:

工作现场发生严重骨折时,必须迅速采取紧急救护,对于骨折伤者,正确的固定后及时送往医院。

10.4.6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当现场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场所,及时通知就近120急救中心,来现场进行抢救。

11环境管理

11.1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11.1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11.2环境保护的控制目标、指标

施工过程中减少噪音、扬尘及污水的排放,杜绝环境污染。

11.3环境管理控制措施:

11.3.1减低噪音措施

11.3.1.1为了使施工现场的噪声尽量做到不损害职工的健康和工人的正常休息,应对施工机械的噪声控制在最低。

11.3.1.2尽量避免深夜施工。

11.3.2减少扬尘措施

11.3.2.1现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细石路面。

11.3.2.2建筑施工中垃圾集中到现场固定的垃圾池内,决不允许高空抛撒。集中的垃圾及时外运并适量洒水,控制扬尘。

11.3.3煤烟排放符合标准措施

使用无烟煤,减少煤烟的排放;组织良好的通风设施,将煤烟及时扩散。

11.3.4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措施:

尽量选择节能灯具。使用前配备定向式可拆除灯罩,使夜间照明点照射施工区,而不致影响周围职工休息生活。

11.4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

11.4.1应急小组成员

11.4.2应急响应计划

11.4.2.1在施工区域铺设石子。

11.4.2.2尽量避开休息时间进行作业,在施工中机械设备交叉运行降低噪音

11.4.2.3 现场组织良好的通风设施。

12文明施工

12.1文明施工的控制目标、指标

12.1.1 现场设备、材料定置摆放且整洁有序,施工道路畅通无障碍。

12.1.2 安全设施完善、安全保护装置完好率100%。

12.1.3 安全警示标志齐全规范。

12.1.4 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2.1.5 施工现场消灭“烟头、焊条头、钢筋头、板条头、混凝土渣、铁丝头”。12.1.6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满足机组达标投产要求。

12.2 文明施工的控制措施

12.2.1 成立以烟囱工段总负责为首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员有工段总负责、技

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及后勤人员及班组长,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和和监督。

12.2.2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素质。

12.2.3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所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

12.2.4 现场设专人打扫、清理,并定期检查、评比、奖罚,使现场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现场重要入口处悬挂出入制度、安全警示牌,场容场貌管理条例,工程简介等,教育工人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12.2.5 对燃煤产生的炉渣、煤灰等及时进行清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