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护理教育的客观规律,指导护理教育实践;培养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实际技能;打好从事研究性、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强调讲授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以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参与讨论表现及期未考核四部分。

二、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能够解释教育的基本概念;说出教学原则;按照课程设置的基本步骤设计一门课程。学会书写教育目标。初步比较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掌握有关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三、时数分配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教育与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特点及发展趋势,熟悉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及类型。认识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

一、教育概述

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意义及任务;教育的要素及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二、护理教育概述

护理教育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国内外护理教育的比较;我国护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三护理教育的体系结构

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的类型;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要素及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二、护理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三、护理教育的层次及类型。

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及护理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我国护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二、熟悉教育的要素、教育的任务、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三、了解护理教育的类型、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任务,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熟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操作技能的学习心理的有关心理学观点,掌握上述学习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学习原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容体系、研究任务及发展历史.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信息处理学习理论;加涅的指导学习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由为基础的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五、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心理学观点;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六、操作技能的学习心理

操作技能的有关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影响操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主要代表人物;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规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三、认知的概念;信息处理的心理过程;人类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记忆的基本过程,遗忘的规律及原因;加涅的学习结构模式、认知累积学说及学习过程与教学阶段;布鲁纳的主要学习观点;认知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五、社会学习理论的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六、操作技能的概念及心理成分;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影响操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操作技能的教育原理在护理教育教育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

一、掌握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及主要代表人物;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影响操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二、掌握行为主义、认知学习理论及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原理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三、熟悉桑代克的主要理论观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信息处理的心理学过程

四、熟悉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信息处理学习理论的概念;加涅的指导学习教学理论的几个组成部分。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五、熟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理念;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六、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容体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人类的记忆系统;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心理学观点;:操作技能的有关概念

第三章护理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

学习目的和要求

过本章学习,了解护理教育目标,掌握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

课程内容

一、护理教育培养目标(自学)

二、护理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类

四、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与实施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Knowledge、Comprehension、Application的定义;教学目标的四大功能、教学目标表述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四大功能、布鲁姆教学目标体系的三大认知领域,常用的认知、动作技能领域的层次目标、布鲁姆教学目标表述的四个方面、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几个特征。认知、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行为标准”的书写要求;

三、应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针对“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编制一份认知领域三层次的教学目标,正确率达到75% ;

四、正确写出本章内容中的英文名词。

考核要求

一、掌握布鲁姆教学目标的编制原则和技术

二、掌握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各领域的各层次、各层次常用的行为动词

三、熟悉教学目标的各专业名词及本章节的英文名词、四大功能

四、了解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定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的关系

第四章护理课程及课程设置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课程编制的原则,护理课程改革的趋势。

熟悉课程结构的主要分类及课程的类型,常见的护理课程结构类型。

了解课程的概念及功能,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概念、功能与组成部分。

二、课程的结构与类型和常见的护理课程的结构与类型。

三、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

四、传统的课程观与当代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五、课程编制的指导模式。

六、护理课程编制的原则与程序。

七、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影响改革的因素

八、课程改革的趋势及策略。

考核知识点

一、能用实例说明护理教育课程的特点及编制原则、改革的趋势。

主要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学年制和学分制各自的优缺点。显性课与隐性课的区别与联系。

二、护理教育课程的大体分类。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护理教育中的关系和地位。

三、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课程编制需遵循的原则,各个课程编制指导模式的特点。

四、根据本专业情况,讨论护理课程结构应如何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教改需要。

考核要求

一、掌握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说明护理教育课程的特点及编制原则、改革的趋势。

二、熟悉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学年制、学分制。护理课程结构类型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课程编制的程序。

第五章护理教学原则与过程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教学原则的体系及应用要求,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熟悉教学原则的特征及作用,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功能。

了解教学原则的概念,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课程内容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二、护理教学原则的体系及应用要求。

三、护理教学过程的概述及特点。

四、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考核知识点

一、简述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中,教师怎么样做到既教书要育人。

四、运用1-2个教学原则,对你认为上得好的一堂课进行分析

考核要求

一、掌握运用1-2个教学原则,对你认为上得好的一堂课进行分析。

二、熟悉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了解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各条教学原则的依据。

第六章护理教学方法及媒体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课堂讲授法;

熟悉小组教学法,教学媒体;

了解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及其他教学法;

课程内容

一、护理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示教法,小组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及其他教学法

二、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概念与特点;视听教学媒体、静片放映媒体;多媒体;教学媒体选用的原则

考核知识点

一、课堂讲授计划、过程及讲授技巧,课堂讲授的优缺点;

二、操作技能的示教过程、方法及技巧,示教法的优缺点;

三、小组教学法的概念、教学环境;问题教学法及发现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模拟及游戏、远程教学等其他教学法的概念

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案书写方法,讲授过程和讲授技巧;操作技能的示教过程、方法及技巧;

二、熟悉授课计划,课堂讲授法的优缺点。示教法的优缺点;小组教学环境;小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及指导方式;角色扮演教学过程及策略,模拟及游戏教学法的策略、远程教学的技术手段以及参与远程教学的人员要求;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材(课件)的应用,多媒体教材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功能和基本模式

三、了解课堂讲授法的定义;示教法的定义;小组教学法的概念;小组教学的类型;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有游戏教学法、远程教学法等的概念;教学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常用听觉设备和电视录象系统的种类的选择;幻灯和投影的特点和制作;媒体的概念,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教材(课件)的定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定义;教学媒体选用原则。

第七章临床护理教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临床教学的概念,特点。掌握临床护理教师的概念,角色和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择标准,临床护理教学环境的分类,各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熟悉不同教学环境对学生临床学习的影响

课程内容

一、概述

临床教学的概念及特点;临床护理教学的原则;

二、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师的概念,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择标准

三、临床护理教学环境

医院及社区临床护理教学环境;临床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临床护理教学环境评介

四、临床护理教学形式

临床见习、生产实习

五、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与方法

临床护理人员“从生手到专家”模式;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论

考核知识点

一、临床教学的概念及特点;临床护理教学的原则;

二、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择标准;

三、医院及社区临床护理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在临床教学环境中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心理压力的表理、帮助学生预防及缓解压力的措施;评介临床教学环境的具体标准。

四、临床见习的分类及见习步骤;生产实习的内容、准备、方式及实习注意事项

五、临床护理人员“从生手到专家”模式、几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考核要求

一、掌握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要求及选择标准;帮助学生预防及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临床护理人员“从生手到专家”模式。

二、熟悉临床护理教师的概念;不同临床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评价临床护理教学环境的具体标准;临床见习的步骤;临床实习方式及注意事项;临床带教制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经验教学法的的过程与注意事项;临床护理查房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临床学习合同的组成要素、应用学习合同的教学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临床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原则;医院及社区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环境的种类及对学生的影响;临床见习的分类;实习准备;临床带教制的概念及优缺点;经验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临床护理查房的概念;临床学习合同的概念;学习讨论会的概念;专题报告及研讨会的概念。

第八章继续护理教育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继续护理教育的概念,方法、形式。掌握继续护理教育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继续护理教育的计划,学会如何实施继续护理教育计划并做好效果评价。

熟悉继续护理教育的原则。

课程内容

一、继续护理教育的概念、意义、发展历史及趋势

二、继续教育的教学原则、形式及方法

三、继续护理教育程序:评估及诊断护理教育的需要;制订继续护理教育计划;继续护理教育效果的实施及评价。

考核知识点

一、继续护理教育的概念,继续护理教育的不同意义,继续护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二、继续护理教育的教学原则、形式及方法

三、继续护理教育的评估及诊断、继续护理教育计划的制定及实施,继续护理教育效果的评价。

考核要求

一、掌握继续护理教育程序

二、熟悉继续护理教育的教学原则、形式及方法

三、了解继续护理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发展趋势

第九章护理教育评价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和编制

了解护理教育评价的概述

课程内容

一、教育评价概述(自学)

二、护理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及内容

三、学习效果的评价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功能,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二、各教育评价的定义、各评价指标的定义

三、主、客观性试题的常用题型;各种编制试题的规则

四、编制选择题,填充题和理由是非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五、正确写出本章节的专业英文名词

考核要求

一、掌握主、客观性试题的各种题型的编制法

二、掌握各教育评价、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英文名词

三、熟悉一套完整试卷的命题要求

四、了解教育评价原则、功能,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实验课教学大纲

本课程实验课共8学时,其中:护理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 2学时;护理课程及课程设置 2学时;护理教学方法及媒体 2学时;护理教育评价 2学时。

具体要求:

(一)护理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2学时

1.给一份布鲁姆教学目标,由学生分辨哪三大领域?哪一层次?

2.给一份布鲁姆教学目标,由学生判断正确与否,并作出修正。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PPT形式报告上述作业,教师讲评上述作业。

(二)护理课程及课程设置:2学时

1.要求学生编制一份他们认为合适的护理本科专业四年制的课程设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PPT形式报告上述作业,最后教师讲评上述作业。

(三)护理教学方法及媒体:2学时

1.用标准格式写出一份2至4节课的教案,课题任意。

2.以个人所写教案,制成PPT形式,试讲10至20分钟课,教师讲评。

(四)护理教育评价:2学时

1.编制一套试卷。要求:任选一门学科,做一套満分为50分的试题命题,题型:单项选择题4题,共8分,填充题5格,共10分,简答题2题,共12分,问答题2题,共20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PPT形式报告上述作业,教师讲评作业。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实施,特做如下说明:

一、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都进一步使考核要求具体化和标准化,使教学者更有目的的使用和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更加明确范围和重点,比较准确的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程度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规定能力层次要求。掌握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重点考核要求。

二、必读教材

《护理教育学》,李小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随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了解占10%;熟悉占30%;掌握占60%、

3.试题应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难、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5%;较难占50%;难占25%。

4.本课程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及出勤20%;讨论课成绩30%;期未考试50%.期未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形式分“开卷”与“闭卷”二种;“开卷”考为一组综合问答题;“闭卷”考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闭卷”考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闭卷考题型举例。”

附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632年出版的《大教育学》的作者是:()

A、桑代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E、苏格拉底

二、简答题:

简述教师的讲课语言要求

三、问答题: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怎样贯彻应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护理学教学大纲是指规范护理学教育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本大纲旨在为护理学教育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以确保护理学生在 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有深度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按照大纲编 写的格式与要求,系统介绍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二、课程概述 1. 课程名称:护理学 2. 课程学分:X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4. 培养目标: a)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护理学的 核心概念和原则。 b) 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效地进行护理操作和干预。 c)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护 理问题。 d)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有效与患者、 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

三、课程内容 1. 基础理论知识: a) 护理学科的定义与范畴 b) 护理伦理与法律 c) 护理学核心概念和原则 d) 护理研究和证据实践 2. 护理实践技能: a) 洗浴、饮食和排泄护理 b) 体温、血压和心率的测量 c) 插管、换药和伤口护理 d) 心肺复苏和急救措施 e) 慢性病管理和预防保健 3. 护理专业发展: a) 护理学科的历史和发展 b) 护理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 c) 护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d) 现代护理科技和信息化应用

四、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 1. 教学要求: a)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提问。 b) 学生需要完成实践技能训练和临床实习任务,积累护理实践经验。 c) 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护理学科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d) 学生需要参加相关考试和评估,查漏补缺,全面掌握护理学知识和技能。 2. 评价方式: a) 课堂出勤和参与度 b) 书面作业和报告 c) 护理实践技能考核 d) 期末考试和综合评估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 1. 教材: a) 《护理学导论》 b) 《护理理论与实践》

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种医疗保健环境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课程将全面介绍护理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护理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和应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掌握基本的护理技术和操作技能; 3. 具备良好的护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了解护理伦理与法律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中。 三、教学内容 1. 护理理论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护理模型和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护理过程和护理计划的编制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技术 •基本护理技术:体温测量、脉搏和呼吸观察、血压 测量等 •专科护理技术:各种导管的插管和护理、疼痛处理、口腔护理等 •重症护理技术:机械通气、心脏复苏、气管切开等3. 护理伦理与法律 •护理伦理原则和价值观 •患者权益和隐私保护 •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法律法规和护理实践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和临床实习,让学生亲自实践护理技术和操作技能。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护理伦理和法律问题。 5.研讨会和学术报告:组织学生参加研讨会和学术报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五、考核要求 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操作评估等。 2.期中考试:针对护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用) 前言 护理教育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为本科生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按照本校四年制教学计划,该课程共设36学时,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考试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可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是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解。 大纲后附有学时分配,以供参考。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补充介绍一些关于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正教材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教育学、年龄特征、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及与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熟悉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3、了解护理教育与其他学科、与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 4、了解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二、教学内容 1、教育的概念、发展、本质、功能。 2、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基本特点。 4、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 5、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掌握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熟悉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4、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及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二、教学内容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4、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及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三章护理教育的课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概念;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2、掌握课程类型分类、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3、熟悉课程的功能、学年制、学分制;教材的概念、编写护理学教科书的原则。 4、了解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二、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概念;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2、课程类型分类、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3、课程的功能、学年制、学分制;教材的概念、编写护理学教科书的原则。 4、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三、教学时数4学时

护理专业的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的教学大纲 一、引言 护理专业的教学大纲是一份对于护理课程的全面规划和指导文件。 它旨在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学生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使其能够成为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优秀护士。本文将根据 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对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组织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目标 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护理科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扎 实的医学基础,能够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 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大纲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培养学生的基本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医学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与护理实践相关的药物学、微生物学 等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包括常规护理操作、疾病护理技术、急救 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 工作。 3.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 等方面的素养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的合格护士。 三、教学内容

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两个方面,同时还包括相关的实习和实训环节。 1. 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涵盖护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以及护理学的 相关理论和模型。 2. 实践操作训练:主要包括常规护理操作、疾病护理技术、急救技 能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训练,通过模拟操作、实验实训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操作能力。 3. 实习与实训: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学生需要进行校外临床实习和实 践活动的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和实训,接触真实的临床环境和病人, 锻炼实践能力。 四、教学组织 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护理专业的教学组织应该注重以下几个 方面的安排和组织: 1. 教学课程的设计: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合 理地设计教学课程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2. 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 师担任护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 3. 实践教学设施的配备:为了实现对学生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学 校需要配备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如模拟病房、护理技能实验室等。

《护理教育学》理论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适用专业 护理学 前言 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学是一门阐述护理教育知识,研究护理教育对象,探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护理教育特殊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总授课学时为36学时,将采用讲授、讨论和自学等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 课程负责人: 李小寒教授xhli@https://www.doczj.com/doc/bc19149376.html, 护理学院院长办公室 主讲教师: 马晓璐讲师xlma@https://www.doczj.com/doc/bc19149376.html, 护理学院208室 刘诗盈讲师syliu@https://www.doczj.com/doc/bc19149376.html, 护理学院207室 宋冰助教bsong@https://www.doczj.com/doc/bc19149376.html, 护理学院207室 考评方式: 1、过程性评价作业一:制定教学目标20% 根据教学目标的编制标准与步骤,每人挑选一项基护操作,制定5条正确且包含三个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在每条教学目标后标明其所属领域及层次。 2、过程性评价作业二:教案书写20% 打印表格后,手写教案内容;授课时间20分钟;为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自选;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语言通顺准确精炼。 3、理论考试:60% 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 教材:姜安丽.护理教育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参考书:1.李小寒.护理教育学(专升本教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郑金洲.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课程目标:

护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同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形成良好的学者个性品质。此外,通过实施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及临床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能力基础。 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护理教育学》的理论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护理专业教育能力,加强学生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为今后学习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授课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导论 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护理教育的课程 护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护理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 护理教学评价 4 4 2 4 6 2 4 4 6 总计36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标】 本章的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识记: 1.能正确简述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2.能从社会物质生产、政治、文化不同层面简述教育的主要社会职能 3.能正确复述护理教育的任务 4.能准确说出中外护理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5.能正确概述我国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 理解: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 Nursing Education 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护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作为培养护理师资的“概论”性学科,重点介绍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探讨护理教育的基本规律,讨论医学模式转变、医疗体制的改革、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改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给护理教育带来的挑战,展示如何通过课程研制、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使护理教育迎合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中介绍国外先进的教育学理论、课程研制、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护理教育的实践与改革的具体国情,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了解护理教育的基本过程,学会实施护理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Nursing Education is a branch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nd it is also a branch of Nursing Science. A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nursing educator preparation, i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 n of curriculum theories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ies in nursing education, explores the basic laws of nursing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that nursing education are facing with the changes in: medical model, demands of the society, reform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 expanding technology and the accompanying knowledge explosion, shifting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design, and student, faculty, courses, program evaluation are fully examined to demonstrate how nursing education can satisfy the society’s demands. The practice and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nursing education are combined alo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ety of advanced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U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mbination of lecturing, discussing, case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will make the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the basic process of nursing process, demonstrate the use of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curriculum, design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evaluating the outcomes. A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for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Master’s program, this course should be finished in the third semester of the second academic year of their graduate studies. Total hours of study: 54 hours, 2 credits will be granted. 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护理教育学

护理教育导论大纲(理论)

护理教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护理教育导论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1.5学分。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6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任选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护理教育导论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阐述护理教育知识,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以及探讨如何将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护理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着重介绍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原理,常用的护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评估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等内容,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其创造性的应用于指导和发展护理教育、教学,为学生今后从事护理学领域内教育教学活动,包括院校护理教育、临床和社区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等提供必需的教育和教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好地承担与发挥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角色与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能够解释教育的基本概念;运用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指导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与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护理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护理教育的基础理论,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护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护理临床教学及护理理教学评估与评价等。重点讲授护理教育基础理论、护理教学方法与技巧及护理临床教学。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教育学理论、方法与护理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切实掌握护理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根据护理教学的特点和对象灵活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力 七、主要先修课程: 心理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及其简要发展过程。。 2.了解美国护理教育体系 3.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4.熟悉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与特点,护理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任务。 5.掌握教学的概念及本质。 【主要内容】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护理教育是以培养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护理教育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层次合格的护理人才的重要使命。护理教育学是教育学与护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护理教师肩负着传播护理文化,振兴护理事业的神圣使命,本课程指导学生如何研究护理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护理教育水平,促进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1)了解教育的概念、本质、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任务,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护理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2)熟悉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护理教学计划、大纲与教材影响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护理教学评价及相关概念。 (3)掌握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方法与媒体,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1)了解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熟悉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掌握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的组织、方法、评价。 (三)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本科护理学专业《护理教育学》教学内容面广、理论性强、知识偏多,但课时数相对较少的状况及学科交叉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 1.突出重点,精心策划教学内容 2.勇于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3.积极实践,调整成绩评价形式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3学时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1学时知识点: 1.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功能及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第二节护理教育学概述 1学时知识点: 1.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和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2.护理教育学的性质和任务 3.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 0.5学时知识点:护理教育的结构体系 第四节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0.5学时知识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重点:教育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难点:护理教育的特点、任务、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护理教育的特点及任务有哪些?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专业的学生 0.5学时知识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护理学专业的教师 0.5学时知识点: 1.护理教师的角色及规范 2.护理学专业教师的条件及要求

护理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 护理学教学大纲是指规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文件,是教育部门对护理学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将对护理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护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 正文内容: 一、护理学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护理工作。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备诚信、责任、尊重和保密等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护理伦理规范。 二、教学内容 1.护理学基础知识:包括护理学原理、护理学理论、护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护理学基础。

2.护理学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的床旁护理技能、病情观察和评估技能、急救技能和护理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护理管理知识:包括护理信息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资源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4.护理伦理与法律知识:包括护理伦理、护理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护理法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5.跨学科知识: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综合护理提供支持。 三、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病例,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诊断和护理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群体讨论法:通过给定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训法:通过实地的护理实习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护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动画、影像、虚拟实验等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5.个别辅导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本科护理教学大纲

本科护理教学大纲 一、引言 本科护理教学大纲是指导护理专业本科层次课程教学的重要文件, 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本大纲旨在明确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 程设置、教学要求等内容,为学院和教师提供指导,确保教学质量和 效果。本文根据护理教学大纲的特点,将以章节的形式论述相关要素。 二、培养目标 本科护理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 护理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 掌握护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提供优质、安全、有 效的护理服务; 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多学科、多职业人 员协调配合; 4. 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护理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 5. 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和应对护理领域的变 化和挑战。 三、课程设置

本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护理实践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护理学理论基础: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学方法论等; 2. 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护理基础、护理技术、护理管理、护理教 育等; 3. 临床实践:内、外、儿、妇、老、社区等不同领域的护理实践培训; 4. 护理研究与创新:科研方法与技巧、论文写作与发表、科研项目 管理等。 四、教学要求 本科护理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具体 要求如下: 1. 课堂教学:融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2. 临床实践:通过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和技能操作能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3. 评估与考核:综合使用考试、实践操作、论文、课堂表现等多种 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等活动,培养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护理综合教学大纲

护理综合教学大纲 护理综合教学大纲 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护理综合教学大纲 应运而生。本文将探讨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重要性 护理综合教学大纲是指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 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系统规划和总结的文件。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教学标准:护理综合教学大纲可以统一教学标准,确保不同学校、不同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上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转 学时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2. 确定教学目标:护理综合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 向和目标。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 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 3. 提高教学质量:护理综合教学大纲可以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内容 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护理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理基础知识:包括护理学基本理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这些知 识是护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护理技能和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 护理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基础护理技能包括测量体温、

测量血压、给药等,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而专科护理技能则是根据不 同病情和护理需求,进行特殊护理操作,如导尿、换药等。 3. 护理管理:包括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和护理评估等。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护士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 4. 护理研究:包括护理研究方法、护理实验设计和护理文献阅读等。护理研究 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可以提高护理学 科的水平和质量。 三、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护理综合教学大纲,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 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以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护理综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方法。教学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理论考试、实践操作和实习评价等,以全面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3. 教学资源: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和实践实习基 地等。这些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4.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护理综合教学大纲,培养优秀的 护理人才。 总结起来,护理综合教学大纲对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通过统一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

《护理学》教学大纲(完整版)资料

引言概述: 《护理学》教学大纲是指规定大纲的一个教学文件,用于指导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护理学》教学大纲的完整版资料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 一、教学目标 1.1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具有指导性、具体性和可测性的特点。 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1.2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 护理学的教学目标要与护理实践的要求相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还应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1.3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 护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知识目标包括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

技能目标包括护理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态度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自我发展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2.1护理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护理学的定义、范畴、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等内容的学习。 重点介绍护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护理模式的应用。 2.2护理学的专业知识 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内容的学习。 强调护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2.3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 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等内容的学习。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 2.4护理病例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进行护理病例分析,培养其诊断和决策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5护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护理教育的客观规律,指导护理教育实践;培育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实际技术;打好从事研究性、制造性活动的基础。教学中要紧采纳教学、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强调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素养教育,评判方式为综合评判,以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参与讨论表现及期未考核四部份。 二、整体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进展趋势;能够说明教育的大体概念;说出教学原那么;依照课程设置的大体步骤设计一门课程。学会书写教育目标。初步比较各类教学法的优缺点,把握有关教育评判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术与方式。 三、时数分派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把握教育与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特点及进展趋势,熟悉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及类型。熟悉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和进展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 一、教育概述 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意义及任务;教育的要素及特点;现代教育进展趋势。 二、护理教育概述 护理教育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进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国内外护理教育的比较;我国护理教育的机缘与挑战。 三护理教育的体系结构 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的类型;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要素及特点;现代教育进展趋势。 二、护理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三、护理教育的层次及类型。 考核要求 一、把握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及护理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进展趋势;我国护理教育的机缘与挑战。 二、熟悉教育的要素、教育的任务、教育的特点;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三、了解护理教育的类型、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把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任务,了解教育心理学的进展历史。熟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操作技术的学习心理的有关切理学观点,把握上述学习理论及操作技术的学习原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容体系、研究任务及进展历史.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信息处置学习理论;加涅的指导学习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 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阐述。 正文内容: 1.课程目标 1.1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病症的护理工作。 1.2培养学生具备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护理问题。 1.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1.4培养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能够跟上医学科技的发展。 2.教学内容 2.1护理学基本概念:介绍护理学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2人体结构与功能:详细介绍人体的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以及常见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3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教授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4护理伦理学: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伦理观念,以及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 2.5护理研究方法:教授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护理研究的能力。 3.教学方法 3.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传授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3.2实践操作:设置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各种护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3.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病例和护理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4老师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 二、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观,逐步学会发现、思考、解决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及教育评价方法,掌握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其初步的护理教育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护理教学评价、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导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我国护理教 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熟悉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 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掌握教育、教育学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要素、特点。 2.学时分配: 理论课:1学时 3.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及特点。 4.教学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理解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 5.理论教学内容: (1)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教育的概念与本质功能;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2)护理教育学概述 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3)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 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 (4)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实际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 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责与角色;熟悉护 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属性、权利与义务,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掌握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概念、基本 性质及基本特征。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护理教育学 学分:2学分 总学时:18学时 理论学时:16学时 实验(见习)学时:2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适应专业:护理学本科五年制、护理学本科四年制 参考教材: 【1】姜安丽. 护理教育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李小寒.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 现代护理教育[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修霞.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方秀玲,郝玉玲.护理临床教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7】董奇.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8】李小妹. 护理教育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姜安莉,李树贞.护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提高护理本科生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护理教育学是阐述护理教育知识、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以及探讨如何将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护理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着重介绍护理教育学导论、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护理教学评价、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护理专业教师等内容。旨在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指导和发展护理教育、教学,更好地承担与发挥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角色与功能。 本课程选用2012年出版的全国统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教育学》作为主要教材。教学实践将以个人课外作业、小组作业、小讲课、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实践内容主要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需的教学必备技能进行安排,旨在为学生未来实际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能够解释教育的基本概念;说出教学原则;按照课程设置的基本步骤设计一门课程。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 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护 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 【基础课程模块】 1.德育(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1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主要内容是职业道德、哲学与人生基础、卫生法律法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学等基础等知识,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具有法制观念,能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语文应用基础(10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0学时,实践教学28学时) 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3.英语(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主要内容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 4.医用化学基础(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6学时,

实践教学10学时) 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旨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5.数学应用基础(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6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主要内容为护理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6.体育与健康(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120学时) 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7.信息技术基础(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52学时) 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 8.解剖学基础(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